声明:本文仅为个人猜测,权作一篇思辨手札。
我在读书和之后的授课生活里,都见过一些娘娘腔学生。
小学时期,我感觉这类男同学的存在感还不明显,中学阶段见到的就略多一些,大学更多。而在我任教师之后,也见过一些娘娘腔,并隐约感觉到娘娘腔有低龄化的趋势。
有人解释说,是现在的物质条件好了,各家的孩子水涨船高地娇气了。
然而在我看来,娇气和娘娘腔还不能算作一回事。因为撒娇使性本没有性别之分,就算是男子汉,也有不为外人所知的一面,或是天伦之乐,或是闺房之趣。
一人生而为男,却在仪态上有意无意地偏向女性,这基本就会被称为“娘娘腔”(或今天更流行的“娘炮儿”)。有人认为娘炮儿成风后,会动摇国本,我之前也写过一篇《
在“娘炮误国论”盛行时,我们应怎样处置娘炮儿?
》,此文的基本观点是对娘炮儿不可生硬矫正。
我那时有一个猜测未在文中写出,这是一个很个人的想法,即使多想了这几天也仍未成熟。
但我现在想用文字推理这一想法——
首先,我认为,一部分娘娘腔的本源在于男生内心对异性的渴求。
男女之间有着与生俱来的隐秘屏障,莫说是不经人事的男生,就连弗洛伊德都在临终前痛心疾首地对这道屏障发问。
当性别在一个人的头脑中确定之后,其对异性的猜测、幻想就会伴随一生。
到了年龄的男女,可以去接近心仪的异性,用实际的接触解答内心的困惑,满足这与生俱来的求知欲。但年少的孩子只有克制、忍耐了,尽管这种抑制是违背天性的。
即使在“物质条件好了”的今天,国内的很多家庭仍在回避对未成年人进行性教育,并且家庭往往还会和学校联手打击孩子早恋。
性教育的缺失和防洪一般地遏制早恋,只会让孩子对那道隐秘屏障更加好奇,更想触碰。
既然没有办法通过正常途径了解、接触异性,那孩子就会借由很多旁门左道自发寻找答案,“娘娘腔”就是这些途径中的一个。同理,女生中的“假小子”也是这样。
如此看来,娘娘腔属于被压迫后的变相反抗。所以,娘娘腔和同性恋是不能划等号的,反而那些娘娘腔的男性恰恰更渴望和异性接触。
有的男孩天生有女生缘,能靠自己天赋的特质吸引异性。不得不说,这本是一种福气。但有的男孩不具备这福气,便要靠各种卖萌耍贱揪小辫来吸引女孩的注意力,更有人要异化自身的言行仪态,冒充闺蜜打入女生内部,这种接近方式只能短期见效,时间一长,弊端丛生。
很多家长会介意自家的儿子是娘娘腔。殊不知,造成儿子娘娘腔的原因之一,就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上习惯性懒惰的一个结果。
二零二零年六月二十三夜
阅读原文
,多看一些馆长的文字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4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