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4100字,阅读时间11分钟
本文选自《当代教育家》第12期圆桌派
作者:本刊编辑部
葛云松教授
前文链接:
圆桌派丨阳刚之气,究竟是什么气?
圆桌派丨“阳刚之气”等同于“行为男性化”吗?
圆桌派丨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阳刚之气”?
“阳刚之气”
是什么气?
首先,我尝试对问题进行一个界定。
引发这个话题的,是某政协委员的提案以及教育部的答复。其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青少年男性的女性化”,二是“阳刚之气”。
所谓“男生的女性化”的提法,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事实判断,中小学男生存在着“女性化”的客观现象;第二层是价值判断,这位政协委员认为,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因此要对它进行某种矫正。
教育部回复的所谓要培养“阳刚之气”,似乎认可了上述两个判断,并且将培养“阳刚之气”作为矫正的方向。
进一步分析,所谓“男生的女性化”的内涵应当是:
男生比较广泛地(至少是较多地)缺乏某种本应具备的好品质、特征,并且,这种特征是在和女性的对比中来界定的。
也就是说,一定存在某些品质、特征,它对女性来说是优点,至少不算缺点,可是,男性如果具有相同的特征,它就成了一个缺点。如果结合“阳刚之气”这个提法,那么似乎可以说,女生缺乏阳刚之气是正常的,男生缺乏阳刚之气,就是“女性化”,就是一个大缺点。
可是,不管是“女性化”,还是“阳刚之气”,指的到底是什么?显然,它的含义非常模糊。似乎大体可以把它们归为一种精神气质、性格特质、审美情趣,特别是体现在个人形象上,比如说言谈举止、穿着等等。
那么,这到底指的是哪些特质呢?某篇微信公号文章是这样来描述的:所谓男生的女性化,就是“娘娘腔、娇滴滴”,缺少刚强、血性、野性……这些是非常感性的表达,如果我们尝试把它界定得更准确一些,似乎指的是这样一些情况:比如说,胆小怕事,不敢冒险,特别听话,不爱运动,娇气娇弱,爱打扮。可能特别体现在言谈举止和穿着打扮上,男生有一些典型的女性特点。大概是这样一些。
与此形成对比的,“阳刚之气”大概指的是上述情形的相反方面,例如勇敢、坚毅、果断、能吃苦、爱运动等等,似乎也特别包括了言谈举止、穿着打扮上有比较典型的男性特征,比如粗声大气、不化妆等等。
如果我们拉这样一个清单的话,我们会发现,其中涉及的不好的品质、气质,恐怕不仅仅对男生来说是缺点,对女生来说,也是缺点。
如果男生有这些缺点,能将其表述为“女性化”吗?如果女生有这些缺点又怎么说呢?即便在统计的意义上,女生有这些缺点的情形比男生多(注意,我不认为这是事实),也不能说这是“女性化”。
“男生女性化”的表达,实际上隐含地将这些缺点当作女性固有特征,这对女性来说,是一种毫无根据的歧视。
比如,女性固然通常来说身体比男性弱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必然“娇气”或者就应该娇气,而男生娇气就是“女性化”。
所以,在教育中的确要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但是不应当将这些品质贴上性别的标签。如果学生欠缺某些优秀品质,就直面这些具体问题,用性别标签来描述问题是毫无价值的,只会导致思维的混乱。
“女性化”提法比较明显指向的现象,在可以合理理解的意义上,大概是个人形象方面。由于生理差异以及文化观念,总的来说,男性和女性在发型、服饰语言、体态等方面通常有明显差异。一个男生如果在这些方面比较类似于典型的女性,大概是某些人所指的“女性化”。
也就是说,这是女性的常见特征,对女性来说不是缺点,而具备这些特征的男性并不多见,或者说,从文化角度常被看作“反常”,从而可能导致负面评价。
相关事实及其评价
刚才我对“男生的女性化”指向何种问题进行了界定。
那么,实际生活中是否客观存在相应的事实?具体来说,中小学男生中是否较多地存在“娘娘腔”“娇滴滴”以及穿着打扮等方面的女性化现象?
刚才几位老师都说,没有观察到这个现象。就我有限的了解而言,的确也没有看到明显的这类现象。
我儿子读小学五年级,我在他和同学身上,完全没有看到这个现象。我近期有较多接触的一个亲戚家的男孩,2020年刚上大学,他是一位非常阳光的男孩,羽毛球打得非常好,拿过省级比赛冠军,从小接受专业训练,非常能吃苦。当然,他很注重个人形象,很注重衣服鞋子的品牌、美观,头发染成了黄褐色,特别注意时尚,很爱洗澡,经常一天洗两次澡。和我个人比较粗放的生活习惯相比,他当然是非常的精致。
但是,像这样一种审美倾向和生活方式,可以称之为“女性化”吗?
我觉得不适宜。这些审美倾向、消费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和大都市的文化氛围、家庭经济条件等有关。我不觉得男生就不应该讲究衣服品牌、不讲究美观,不觉得男生就不能把头发染成某种他觉得喜欢的颜色。
关于性格特质,刚才几位老师提到,有的男生也会有比较胆怯的情况,甚至社会上的阳刚之气普通缺乏。我觉得这和孩子们的生长环境等等有关系。但是不适宜用“女性化”来描述,好像女性就应该胆小似的。的确,这个现象发生在男生身上更扎眼,但是它仍然是男生女生的一般性问题。
又比如,现在的孩子不大能吃苦(主要是生活条件方面)。但是,我觉得也不能说男生就应当更能吃苦,女生娇气一些就无所谓。当然,我不是忽略两性的身体差异,而是说,从品格角度来说两性是一样的,只不过它的具体表现存在差别。
有些评论将“女性化”现象与所谓“小鲜肉“”娘炮”的流行联系在一起(尽管我个人的审美上不欣赏这类形象,但是也不认同用过分贬损的方式来描述)。刚才几位老师指出,影视娱乐界的“小鲜肉”现象对于校园生活的影响实际并不大,尤其对男生。
我缺乏直接体验,就上网查了一点资料。资料显示“,小鲜肉”的粉丝绝大多数是年轻女性,娱乐圈顶流的“小鲜肉”的女性粉丝的占比超过八成,其中25岁以下的女性又占大多数。有人统计了鹿晗的粉丝,男性只占20%,并且其中一些男性并非被他的“小鲜肉特质”所吸引,而是因为鹿晗足球踢得很好,又是曼联队的球迷。
所以说“,小鲜肉”现象对于中学生的影响都非常有限,对于小学生的影响就更加微乎其微了。只不过,他们在当今时代有很高的曝光率,不停地上热搜,好像特别吸引眼球,从而带来了人们对他们影响力的误判。
上面说到,如果我们谈论的是某些人格特质、品质,比如是不是能吃苦,是不是刚强、坚韧,是不是有勇气,是不是敢于冒险,这是男生女生都应当具备好品格的问题。
在审美、消费观念方面,教育工作者(作为与学生存在代沟的人群)要能够理解和接受当今时代的文化氛围,不能刻舟求剑,而应保持必要的宽容。
当然,对于一些比较过度的情形,比如追求奢侈消费、攀比、过度化妆等,的确应当有所引导,但是这也不是男生的独特问题,男生如果存在这方面的缺点,也不宜被称为“女性化”。
在言谈举止、穿着打扮方面,某些男生的表现、爱好可能与典型女性更为接近,从而显得比较另类。怎样评价?
我觉得纪现梅老师说得非常好。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天性以及后天形成的审美情趣,我们应当宽容地看待。尤其是具有“特殊权威性”的学校、老师,更不应当粗暴的予以负面评价。
这种评价不仅仅是不公平的,而且会对孩子产生非常强烈的负面心理暗示,让他们的校园生活有压力,在同伴中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他们被欺凌。我觉得对个人成长、对社会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
个性的自由发展:教育者的为与不为
我觉得,学校的一个与此相关的总体目标是,尽可能地鼓励个性的自由发展,对学生表现出对不同特点保持宽容和理解。这是一个总体目标。
具体来说,它可能体现为几个方面:第一是纪律问题。
我觉得,现在的很多中小学中的纪律要求,实在是太严苛了。
前几天,河南鹤壁一所高中的学生违纪事项清单在网上刷屏。违纪内容包括什么“考试时上厕所”“哈欠不断“”把棉袄放腿上”,可以说,学校的纪律要求严苛到病态。
这样的闹剧不在少数。山西运城有几个中学生,在休息时间喊了奥特曼的台词,学校居然要劝退他们,还鼓励大家举报同类“违纪”学生。这是一种严苛的、毫无理性的、病态的纪律要求,不管男生女生,都要把他们管成机器人,还鼓励一种告密文化。
不合理的纪律要求,引发的不是男性化、女性化的问题,而是男生和女生一起都“机器人化”的问题。
这种现象的普遍程度我不知道,但我觉得这是个大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体育、户外活动、玩耍等课程或者活动空间,以及培养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性课程。这些方面让学生能够在常规课程之外,有一些培养各种意志、品质、道德修养以及技能的机会。我觉得这些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个也和男生、女生的性别特征没啥关系。
第三个方面是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我觉得,在课程内容还有教学方法上,应当考虑到不同孩子的兴趣爱好,提供更多元化的课程提供,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多元化。其中,有一些方面和男女性的爱好、兴趣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绝对的关系。学校提供多元的选择,但不要根据男生女生做硬性的划分。
我之前看到一个报道:成都的一家小学给二年级的孩子开设兴趣课,男生的兴趣课是让他们去造火箭,女生的兴趣课是织毛衣,我觉得这个区别实在太不好了。学校开这两门课是好事,但是不能说火箭课是给男生的,织毛衣课是给女生的。
应当让孩子们愿意选哪个就选哪个,甚至鼓励男生去织毛衣、鼓励女生去造火箭。
在芬兰,有学校开设手工编织课程,选课的男生远远多于女生,因为实际上男生更爱动手。当然,男生女生的总体兴趣会有差别,这是正常的,但是不能硬性区分。而且,这种区分会强化学生不合理的性别意识,比如男生就是应该爱机械、做大事,女生就是应该文静、应该做家务。这是非常有害的。
第四个方面是教师的性别构成。我觉得,这方面的确有改进空间。比如,小学阶段的女老师数量远远多于男老师。尽管女老师绝对并不必然带来所谓的女性化现象,但是,我的确也认为,孩子是对老师有某种模仿性的,如果教师性别比例相对平衡一些,可能会对孩子来说有更多元的模仿对象,是有益处的。
强调一下,我绝对不认为增加男老师就可以培养所谓的“阳刚之气”。两者绝对没有必然联系。
我个人的有限观察是,其实很多男老师是简单粗暴的,因此,比如刚才说到的那些严苛的纪律,有可能男老师以非常简单粗暴的、毫无同情心的方式去严格执行。这会带来什么?所有学生的朝气、“阳刚之气”都没了。而女老师倒是有可能在维持纪律时更有同情心,对学生的个性的保护比较多一些,学生受到对压制可能会少一点。
最后,我觉得学校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每一种孩子,不管他的性别、性格是什么,都能够自由、放松地成长。允许孩子有个性,对于与众不同的孩子(不管哪个方面)予以宽容,允许尝试、允许犯错。我觉得这种校园文化特别重要。
(本文选自葛云松教授在圆桌派上的发言)
“走进全课程”投稿邮箱:
1165177002@qq.com
往期推荐
绘本不能读读了事,原来应该这样教?
这位老师,用一把尺子生发出惊人的教育力量
燃爆这所名校的“盒子戏剧”,是个什么梗?
为了让孩子成为理财专家,北京一位老师这样做
数学的开学第一课:种一棵树吧!
这所学校有魄力:让孩子参与社区改造
中国孩子如何告别“讨论恐惧症”?
这位自称要给孩子一个宇宙的美少女老师,究竟是何方神圣?
中国孩子如何告别“讨论恐惧症”?
每个成年人都应该看的TED视频:大人能从小孩身上学到什么?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4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