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杀防治指南 青少年自杀防治指南青少年自杀防治指南

青少年自杀防治指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关于自杀的

十二个常见误解

青少年自杀防治指南(一)

自杀身亡,在许多国家自杀都被列于十大死因之中。

根据调查数据,全世界平均年自杀率在24.6人/10万,结合2015年世界人口数据73.47亿(来自美国人口调查局),可以估算每天全世界近5000人自杀死亡,每年自杀人数有180万人。

我国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状况?

根据董永海等人(2014)关于2000—2013年我国青少年中学生自杀状况的研究,在42篇文献中,共计153245名中学生被调查。分析结果显示:

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报告率分别为17.7%,7.3%,2.7%。其中,普通初中组分别为17.1%,7.0%,2.9%,普通高中组分别为19.3%,7.7%,2.4%,职业高等学校分别为14.3%,6.7%,1.6%。学习成绩越差,自杀相关行为报告率越高。

减少自杀造成的生命损失不仅仅是国际心理卫生的关键目标,也是疫后返校复学工作的重要一环。

自杀源于基因、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提高社区/学校对自杀行为的警觉意识,合理转介和处置自杀行为是预防自杀的重要步骤。

生涯探照灯将在几天内,以专题的形式一步步深入剖析中学生的自杀相关行为。

第一课,就是更正对于自杀的误解。

关于自杀的十二个误解

误解1:谈论自杀的人不会伤害自己,因为他们只是想要别人注意。

辅导人员在面对谈论自杀意念、意图或计划的个案时,必须采取一切预防措施。要认真对待所有自我伤害的威胁。

误解2:自杀是冲动的,没有预警就会发生的。

自己可能会因为冲动而杀死自己,但个案自杀前常会犹豫一段时间。许多自杀的个案会在口头或行为上表现出关于他们意图伤害自己的信息。

误解3:自杀的个案都是真的想死或决心杀死自己。

大多数想自杀的人会与至少一个人分享他们的想法,或者打电话给紧急专线或医生。当他们这么做时,显示他们其实对于自杀是感到矛盾的,而不一定是下定决心要杀死自己。

误解4:当个案出现改善迹象或自杀生还时,他们就脱离危险了。

其实最危险的时刻之一就是在危机之后,或者当个案因自杀企图而住院的时候。出院后的一周个案会特别脆弱并且具有自我伤害的危险性。由于未来再自杀行为的一个预测因素是过去的行为,因此自杀者生还时,通常仍然处于危险之中。

误解5:自杀会遗传。

并不是每一个自杀都与遗传有关,而且目前研究没有定论。然而,家族史中有人自杀是自杀行为的重要风险因素,特别是在有多人抑郁症的家庭中。

误解6:尝试或自杀身亡的个案都是有精神疾病。

自杀行为除了与具破坏性和侵略性的行为相关外,与抑郁、药物滥用、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疾患有关。但是,这些关联性不应该被夸大。这些疾病的比例在不同的情况下各不相同,有些情况下甚至没有明显的精神疾患。

误解7:与想自杀者谈论自杀,会使其走向自杀。

想自杀者不会因为讨论是否在考虑伤害自己而引发自杀行为。实际上,确认个案的情绪状态以及将压力引发的状况一般化,是减少自杀意念的必要成分。

误解8:自杀只发生在某些特定族群,而不是我们。

自杀可发生在各种类型的人身上,潜藏在各种社会制度和家庭中。

误解9:一旦有人有过自杀未遂的经历,他或她永远不会再自杀。

事实上,自杀未遂经历是自杀的重要预测因子。

误解10:想过一次自杀,就会总是想自杀。

大部分人只是在他一生中的某个时候产生过自杀的想法。他们大多数人能从当前的威胁中恢复过了,学会适当的反应和控制。

误解11:孩子们不会自杀,因为他们不了解死亡的终结性,而且在认知上没有能力进行自杀行为。

虽然罕见,孩子们也会自杀。任何年龄、任何自杀举动都应该被认真看待。

误解12:想要自杀的人很少寻求医疗帮助。

恰恰相反,研究表明大约75%的人在自杀的当月会去看医生。

消除对自杀的误解,只是预防自杀的第一步。

事实上,预防自杀涉及各种层面的介入,包括如何养育子女、家庭咨询、精神疾病治疗、高风险环境控制和社区/学校教育等一系列问题。

其中,有效的社区/学校教育是重要的初级介入,了解自杀成因、尽早预防、及时治疗,对防治青少年自杀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RichardK.James.&BurlE.Gilliland.(2018).

危机干预策略:第7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社团法人台湾自杀防治学会.(2018).

辅导人员自杀防治工作手册

董永海,刘芸,刘磊,何维,彭广萍,&殷玉珍等.(2014).中国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报告率的meta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4),532-536.

自杀行为的

危险因子和保护因子

青少年自杀防治指南(二)

在扫除了对自杀的误解后,我们今天需要进一步思索,是什么导致青少年的自杀行为?

自杀行为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的结果,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想自杀者的最终选择,其中,促使自杀的因素被称为危险因子,阻碍自杀的因素被称为保护因子。

1.危险因子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文化、基因、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关系,使得自杀行为更为常见。自杀的危险因子包括下列各项:

•低社经地位和教育水平;失业

•社会压力

•家庭功能、社会关系和支持系统的问题

•创伤,例如身体和性虐待

•重大失落经验(如考试失利)

•精神疾患,如抑郁症、人格疾患、精神分裂症、物质滥用

•无价值感与绝望感

•性取向认同问题(如同性恋)

•偏差行为

•判断能力受损、冲动控制缺乏和自毁行为

•应对方式不恰当

•身体疾病和慢性疼痛

•周围其他人的自杀

•取得自我伤害所需的环境或物品

•破坏性和暴力事件(如战争或天灾)

据估计,有多达90%的自杀身亡的人有

精神疾患

,其中60%的人当时处于抑郁的状态。事实上,所有类型的情绪障碍症都与自杀行为明显相关。辅导人员应注意个案的

抑郁症状

(例如悲伤、昏睡、焦虑、烦躁、睡眠和饮食紊乱)

背后潜在的自杀风险。

自杀风险升高也与

精神分裂症、物质滥用、人格疾患,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在内的焦虑疾患和相关并发症有关。

自杀身亡的青少年中,90%源自于精神疾患,其中最常见的诊断为

情绪障碍症、焦虑症、药物滥用和侵扰性行为(对立性反抗性障碍、行为规范障碍症)。

自杀者通常比非自杀者的经历

更大的环境压力

,包括

曾遭受虐待、家庭问题、文化期待、人际关系困难及暴露于极端或长期的压力

。上述负担加上抑郁情绪增加了自杀的可能性。

实际上,

前述的生活负担

所带来的绝望感跟抑郁症相比,

更能预测自杀风险

过去曾有过自杀企图者更会增加自杀的风险

。此外,危险因子还包括

持续的自伤意念、自杀计划和准备

。因此,当一个人有执行自杀的方法、机会和具体计划且缺乏防治时,自杀风险可能最大。

辨识出与自杀行为相关的危险因子对于辅导人员的临床决策相当重要。了解这些危险因子可以协助辅导人员辨识出高风险族群,并导引后续的介入和预防措施。因此,

辅导人员的风险评估培训十分重要。

尽管自杀意图的表达方式没有“全球共通的方式”,但

自杀行为具有共同的警示迹象

,包括

对个人福利的关注不足、社交模式改变、工作生产力下降或学业成绩下降、睡眠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试图对个人事务安排顺序或与他人一起做出修改、对别人的感觉表现出不寻常的兴趣、反复想到死亡和暴力的主题、抑郁急性期后突然的心情好转等。

2.保护因子

保护因子降低了自杀的风险,且被认为是自杀的绝缘体,常见的保护因子包括下列各项:

•家人、朋友和其他重要关系的支持

•宗教、文化和民俗信仰

•社区/学校参与

•满意的社会生活

•融入社会,例如就业和建设性地利用休闲时光

•心理卫生照护服务的资源

来自家庭、社会、重要他人的人际连结

的保护效果,主要来自于社会支持、社会关系的建构和个人对社会的认同。来自于主要照护者的持续支持关系或甚至是重要他人对个案自杀的警觉心,也将减缓自杀行为发生的可能。

社区与学校可以开展生命教育的课程,让民众和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

。近年来我国不同城市陆续有社区开展了“心理健康守门人”的培训项目。

据新华网报道,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和天通苑两个社区在2018年9月就进行了相关项目,对

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卫生中心的医务人员

进行系统、长期、专业的培训,使他们成为社区心理健康的“守门人”,以

识别可能存在高危心理危机的人群。

虽然这些保护因子并不能抵消自杀的风险,但它们可以平衡生活中高度的压力事件所达成的负面效应。

综合以上自杀危险因子与保护因子的概念,亦可从个人层面、健康照护层面以及社会文化层面来了解。下图为自杀行为之危险与保护因子的图示。

图中可看到个人层面的项目包含个人特质、认知、心理状态、生理状态及过去经验等;健康照护层面包含医疗及心理健康的资源;社会文化层面则包含社会关系、社会支持与社会责任。

辅导人员在与自杀个案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在评估个案的危险及保护因子后,促进个人层面的保护因子,以降低个案的自杀风险。

参考资料:

吴佳仪

.(2014).

从个人面向强化自杀保护因子

自杀防治网通讯

(4),2-5.

社团法人台湾自杀防治学会.(2018).

辅导人员自杀防治工作手册

青少年自杀行为的

影响因素

青少年自杀防治指南(三)

我们已经了解了自杀行为的危险因子和保护因子,然而,针对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自杀行为呢?

致使青少年产生自杀想法/行为的因素可分为五类:

生物因素

与遗传因素具有一定关系。

心理因素

思维僵化固执、情绪容易冲动、意志品质薄弱、应对能力欠缺的人,自杀风险较大。

低自尊、过于敏感、易接受暗示等人格特质,也与自杀有一定的关系。

幻觉、妄想等精神性症状是精神健康诸因素中导致自杀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焦虑、抑郁情绪。

家庭因素

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父母离异、再婚家庭、童年期经历虐待、亲人亡故、家庭成员中存在自杀或暴力倾向等家庭因素,对青少年自杀具有深刻影响。

学校教育因素

升学与就业压力过大。正常的异性交往受到压抑,校园人际关系紧张,校园暴力得不到有效控制等教育因素,也可能成为青少年自杀的诱发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灾难应对迟滞、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风气不正、网络文化污染、治安状况混乱等环境因素,可成为青少年自杀的直接或潜在应激源;极端化的宗教势力影响特别是邪教勾引,则可能导致集体性的自杀事件。

生活中近期的压力事件是否会增加青少年自杀的危险性?

答案是肯定的!处于风险情境的青少年,当他们遇上生活中的负面事件时,对压力的敏感会让妥善调适变得困难;因而更容易出现自杀行为。这种重新感受到无助、无望及绝望的感觉可能会让自杀念头浮现,进而诱发自杀行为。

可能诱发自杀企图的危险情境包括下列各项:

1.会让人感到被伤害的情境

(敏感的青少年就可能会把琐碎的小事视为对自我形象的直接威胁和严重伤害,并表现出焦虑及混乱的行为)

2.家庭的混乱

3.和朋友、男女朋友、或同学等人分离

4.恋人或其他重要人物的死亡

5.恋情的结束

6.人际间的冲突与失落

7.法律或纪律上的问题

8.同辈的压力,或是有自我毁灭性的同辈支持

9.恃强凌弱以及被害

10.对学业成绩失望以及学习上的挫败

11.在学校考试期间的过分要求

12.失业和经济困难

13.意外的怀孕、流产

14.的到艾滋病或其他性病

15.身体的严重疾病

青少年自杀有什么值得注意的警训?

任何突发的或戏剧性的变动,若会影响青少年的行为时,都应该被认真对待。最常见的包括下列几项:

1.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

2.成绩全面性的退步

3.努力程度降低

4.在教室里不守规矩

5.无法解释或反复的旷课

6.过度的吸烟、饮酒、或药物不当使用(包括大麻)

7.导致学生暴力的意外事件

注意这些警训有助于辨识出出在高危险情况下的学生,他们具有精神上或来自社会的痛苦,因而可能会有自杀意念进而导致自杀行为。

最重要的是,

任何一次的自杀企图都是自杀者向外界求助的信号

,我们不应该将其误解为只是为了获得他人的注意而忽略,否则随之而来的可能是更致命的危险。

参考文献:

陈永胜,郑日昌.(2012).

学校心理咨询

.开明出版社,北京.

社团法人台湾自杀防治学会.(2018).

青少年心理卫生与自杀防治

如何预防青少年自杀?

青少年自杀防治指南(四)

过去我们已经了解了关于自杀的迷思、青少年自杀的影响因素(包括危险因子和保护因子),今天我们重点关注“如何预防青少年自杀“。

青少年自杀的警讯(FACT)

感觉(Feelings)

无望的—“事情不可能变好了”、“已经没有什么好做了”、”我永远都是觉得没有希望”

无价值感—"没有人在乎”、”没有我别人会更好”

过度的罪恶感和羞耻感、痛恨自己

过度悲伤

持续的焦虑与愤怒

行动或事件(ActionorEvents)

药物或酒精滥用

谈论或撰写有关死亡或毁灭的情节

焦躁不安

攻击、鲁莽

改变(Change)

人格——更退缩、厌倦、冷漠、犹豫不决,或更为喧闹、多话、外向

行为——无法专心

睡眠——睡太多或失眠,有时候会很早醒来

饮食习惯——没有胃口、体重减轻、或吃得过量

对于朋友、嗜好、个人清洁、性、或以往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沉、退缩后突然情况好转

恶兆(Threats)

言语——如“流血流多久才会死?”

威胁——如“没多久我就不会在这里了”

计划——安排事务、送走喜爱的物品、研读药物、获取武器

自杀的企图——服药过量、割腕

如何预防青少年自杀?

青少年时期生活中最长的时间就是在学校,因此,

传授预防青少年自杀知识最好的场域(field)就是学校

,而学校老师与行政人员也就成为保护青少年免于自杀阴影最重要的第一线人员;因此,学习如何谨慎且不是尊重地对待遭逢痛苦并企图自杀的学生,并在保持适当举例和亲密度间找到一定平衡,给予同理心的同时又不失尊重,便成为我们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大多专家一致认为,

明白而清楚地教导学生自杀相关议题是

不明智

。较为建议的方法是,以讨论心理健康主题来取代,归纳起来,可包括以下几项:

1.加强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

2.加强学生的自尊

积极正向的自尊能保护青少年免于精神上和痛苦和沮丧,且让他们有能力处理困难且痛苦的生活处境。为了培养青少年的积极正向自尊,有许多方法可用。例如:

·能帮助青少年锻炼出正向个性的正向生活经验应予以强调。过去的正向经验能增强年轻人对未来的信心。

·不要对青少年持续地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必须要做的更多和更好。

·对孩子而言,大人对孩子说“我爱你”是不够的;孩子需要感受到他们是被爱的。被爱与感受到自己被爱之间,其实由很大差异。

·孩子们不应该只是被接受,他们应该要被珍爱。他们需要觉得自己是特别的。同情心压抑了自尊,而同理心则培育了自尊,这是因为同理心摒除了批评。

3.促进情感的表达

青少年应被教导如何正视自己的情感,并且应鼓励他们信赖父母和其他成年人,如亲戚、老师、朋友等。

4.避免学校暴力

教育系统避免校园暴力发生,目的在于营造出安全无虞的环境。

5.提供照护服务的相关信息

必须确保特定服务电话的广泛可用性,比如专门处理紧急状况和紧急心理问题的咨询电话,并确定年轻人明白如何利用它们。

当自杀危险性被察觉时,应如何介入?

对大部分遭遇痛苦或高自杀危险的青少年而言,常会遇到沟通上的问题。因此,和这些年轻人建立沟通管道是非常重要的。

1.优质的沟通

正在苦恼或由自杀危险的青少年大多会对其他人的沟通方式极其敏感,这常是因为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和家人及同辈之间缺乏互信的关系,并且有着缺乏关心、尊重,甚至是爱的经验。

想自杀的学生对言语和非言语沟通的过度敏感性是不相上下的;在此,肢体语言扮演者和言语沟通同等重要的角色。成人们不应该因为苦恼或想自杀的青少年不愿和他们沟通而感到挫折。相反地,他们应该记住这种逃避的态度常是不信任成人的征兆。

想自杀的青少年也对是否要接受或拒绝别人提供帮助,以及是否要或者还是死亡,表现出明显会举棋不定的态度。这种犹豫不决的态度对于想自杀的年轻人的行为会有着显著的影响,他们可以在寻求协助和拒绝帮忙之间迅速转变,而且可能很容易被别人误解。

2.增进学校教职工的技巧

这可以通过举办培训来增进老师和想自杀学生的沟通,以及增强对自杀危险性的觉察和了解。借由这些培训使所有教职工由能力和彼此以及和学生讨论生与死的话题,促进他们辨认出陷于苦恼、抑郁和自杀行为的技巧,并增加他们对可用资源的知识,这些都是自杀防治的重要方法。

3.转介给专家

一个立即的、强制的和果断的介入可以救人一命,例如将想自杀的年轻人带到一个精神科医生处。

年轻人的健康服务应该是被视为是容易接近的、有吸引力的和没有污名化的才会有效。

4.移除想自杀的青少年触手可及的自杀方法

各种方式的监督以及移除或所住在学校或家长等地方的危险机械、火药、杀虫剂、刀具等,对拯救生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不过光靠这些方法对于长期的自杀防治来说是不够,必须同时给予这些孩子们心理上的支持。

避免青少年自杀的重要保护因子

包括下列三大项:

(一)良好的家庭功能

1.与家庭成员的关系良好

2.从家庭中可得到支持

(二)积极正面的认知模式与人格特质

1.好的社交技巧

2.有自信,对现有处境或成就有信心

3.面对困难时会求助

4.面对重大决定时寻求建议

5.对于别人的经验或接待采开放的态度

6.对于新知才开放的态度

(三)文化与人口学因素

1.社交整合佳,例如参与运动、社团和其他活动

2.与同学有良好的关系

3.与老师和其他成人有良好的关系

4.有旁人给予支持

参考文献:

社团法人台湾自杀防治学会.(2018).

青少年心理卫生与自杀防治.

扫码二维码

素材:生涯探照灯微信公众号(ID:gh_9a4c23f1121f)

编辑:吴晶晶(合肥市西安路学校)

审核:管以东(合肥市29中)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