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创新与心理成长
”,学习更多心理知识
请看这样的一个案例:在放学后,小明受到朋友邀请去参加他的生日聚会。为此,小明非常高兴,并决定痛痛快快的玩上一晚。但是,小明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小明没有和他的父母商量。于是就出现了以下的故事情节。从下午5点钟放学到晚上的8点钟。
小明一直沉浸在欢乐的时光中。但是在另一边却是小明父母的焦头烂额。因为,按照往常的惯例,小明已经回到家中。这时,小明的父母联系了所有可能联系的人去得到小明的消息,并兴师动众去寻找小明。晚上10点,小明回到了家里,拿出手机一看,发现几十条未接来电:来自父母和老师,还有同学。之后小明联系了父母,并告知了事情的缘由。
父母回到家里对小明的做法感到很生气,并批评了小明,小明的老师也批评了小明。小明为此很郁闷,不理解父母的做法。但小明没有和父母发生争执,因为他明白父母的初衷是好的。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发现,在父母的观点上来看,自己的孩子杳无音信的就消失了是很可怕的。但是在小明的观点上来看,自己都已经这么大了,能出什么事儿。这是两代人不同的观念所造成的,其实这个例子只是有限的表达出了存在与我们成长过程中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当这种代沟出现的时候我们所采取的处理方式往往是不同的,采取过激的处理方式可能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采取无视又不能解决这种问题,甚至可能导致问题的酝酿,发酵。那么这种代沟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怎样去认识它,并怎样努力去克服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情感鸿沟的形成
1)父母受教育程度
很多城市或村庄,父母一代所接受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有的初中毕业,有的甚至小学没毕业就不上了。(这是父母的上一代所造成的后果,在这里就不阐述分析了)于是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仅仅是停留在识字的层面,关于各种他们应该具备的素质在学校他们没有培养成功。那么这种局限性的认知就造成了他们对于今后问题看法的局限性,和思考的局限性。他们接下来接受的只能是他们父母自己的教育。这种教育很多时候不是显性的,而是潜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走出自己家庭,其实所面对的是和自己家庭类似的家庭所构成的社会大环境。这种大环境就直接决定了父母早期思想认知。
2)心理认知不同
通常在遇到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都会对这件事情有一个初步的看法,这就是认知,在经历这件事情之后我们会对这件事情有一个反思,这种反思的结果就是思想。那么今后在脑海中就会有这种思想的存在了。那么不同的认知所产生的思想是不同的,错误的认知会造成错误的思想倾向,片面的认知会造成片面的思想………
3)根深蒂固的观念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吧:封建时期对于男女的婚
姻是由父母决定的。有可能在一个人刚出生时他就有了他人生中的另一半。(虽然他浑然不知)这种观念起初的时候也是一种思想指导的。这种观念在被普遍接受后就形成了习俗,然后由此根深蒂固。父母的观念有传承老一辈人的观念,也有自己形成的。
4)思想决定行动
行动就是内心想法的表现,在采取行动之前我们通常会对此进行一个判断,那么判断的标准就是自己的思想认知。设想一下现在你所在的院系要交给你一项任务。那么完成任务的第一步肯定是写方案,然后按照方案实施。这里的“方案”就类似“思想”。道理是相通的。
二、我们和父母观念不同的原因
1)思想改变速度不同
其实我们思想观念与父母思想观念形成所经
的步骤大致相同,但是为什么我们能在突然一瞬间就发现自己与父母直接有了代沟呢?
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就是:
形成所需的时间不同。
我们所经历的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就是对思想一个加工的过程。
这样的教育时间与父母的年龄相比简直差远了。
我们在这短短数年思想发生的转变可能等于父母十多年思想发生的转变。
给我一个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父母“落伍了”。
2)思想的可塑性有明显差别
我们更像是一张白纸,总是等待着新的色彩。而父母却更像是一张带着丰富色彩的画卷。在一种观念所形成之后我们很难去改变它,甚至不愿去改变它。那这样的问题累积之后,改变的机会就越来越少,形成低可塑性。而对于父母的孩子来说,是具有高可塑性的。
三、与父母的认知差别表现
当我们与父母的认知出现差别之后,做事的方
法也随之有显著的区别。
这就是代沟的表现。
1)激烈型
这种类型是父母和子女都可能会表现出来的,
这种类型只是出现在子女身上较多一点。
这种表现就是当父母做法与自己不同时,往往会认为父母的做法是错的,并表现出强烈的不满,甚至会指责父母。
2)委婉型
当我们发现父母做法与自己不同时,经过自己
认真思考并且认识到父母做法的确有所不妥。
这时就会以委婉的方式提醒父母,并要求改正。
3)妥协型
这种类型就是属于不闻不问了。对父母做法
表明上没有表现,但其实也不太认可。
实属闷葫芦了…
但是千万别由此产生怨念,然后给自己造成一种积累叠加的效果。
不闻不问是将父母的做法淡化,不指出,也不埋怨,以往如初,但是就是保持自己的看法。
与父母的做法互不相融。
四、如何面对情感鸿沟
很多其实大部分时候是属于妥协型的,少数时候是属于委婉型的。但对于不同人来说处理这种事儿的时候所采取的措施是不同的。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应秉持着这样的原则:理解为主,尊重至上。不闹不怒,和谐化解。
1)体谅父母不易
无论如何父母总是站在我们这边考虑问题的,就像
我开头提到的小故事一样。
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父母从来不会故意做伤害我们的事情,父母总是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满足我们。
父母很不容易,我想这是我们身为子女应该是深有体会的。
我们常常说:
我学习已经够累了,你还要我干这干那。
其实这是荒唐的说法,我们现在认识到的远不及父母阅历的万分之一。
所经历的磨难也远不及父母所经历的。
如果我们能清楚的认识到父母其实真的很不容易,那么有些问题就有了回旋的余地。
2)充分尊重父母
每个人都是要尊严的,更何况我们的父母,有的时
候我们可能不在意别人的尊严。
但是我们一定一定要在乎我们父母自己的尊严。
在于父母交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辞是否合理?
是不是有伤父母的感受?
是不是有违背这条底限?
3)以合理的方式提出建议
也许我们发现父母有时候做的确实不对,确实有
些过分。
但是我们以命令性的语气指出来是不合理的。
我给出的建议就是写封信给父母,这样不仅避免了面面交谈的尴尬,也让我们父母认识到了自己错误。这实属是一箭双雕了啊!
4)采取最大的包容
我们在处理自己与父母直接的矛盾时与处理我们
与他人的矛盾有很大的区别。
对于他人的一些小错误我们可能无法包容,采取敌视的态度。
但千万别把这些方法用到这上面。
这根本就是井水和河水互不交融。
再给父母提出建议之后发现父母没有多大的变化或者变化不明显。
我们要去宽容了:
“两眼一闭,啥也看不到!
人们总是说:“家家都有本难读的经”。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生活中还有一些婆媳矛盾,兄弟姐妹之间也有矛盾。很多家庭是在日常的一些琐碎的矛盾中度过的,父母的做法不一定对,也不一定错。我们不能盲目的认同,也不能盲目的否定,应该以一种辩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学会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责任编辑:
张依泽
仝兆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障碍治疗、辅导咨询、大中小学及企事业单位团体培训、讲座。
用心进步,快乐成长
关注:
创新与心理成长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4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