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影响我的六本书——我的精神成长简史 曾经影响我的六本书——我的精神成长简史曾经影响我的六本书——我的精神成长简史

曾经影响我的六本书——我的精神成长简史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新教育主题歌】——

【美文拾贝】——

几乎在每一个阶段,都没有人能够回答我的问题,我只好选择阅读。

很幸运,大学期间,我终于找到了小时候那些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观察和思考。工作以后,遇到新的问题,不再惊慌焦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个模式几乎可以帮助我解决任何难题。

当然,仍离不开阅读。好了,下面就逐一说说那些影响了我的书。

反思自己的阅读经历,深感庆幸的是我一直是带着问题在阅读,而不是将阅读作为功成名就的跳板。

阅读首先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困惑,名利地位只是外在的光鲜,生存乐趣的体验并不能取代生活价值的思考。

教师,首先是一个人,而且是帮助别人成为一个人的人,因此,教师应该对人、人性、人生有较深刻地理解与把握,这样,对学生的教育才是有底气的。

所以,去阅读,去生活,让自己成为一个活泼泼的人,而不是整天在学生面前板着脸的“僵尸”。

——茅卫东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播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用阅读唤醒完整的自我

阅读的三个层次与境界,你在哪里?

阅读的歧路——最稀缺的是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读书,读好书,人间最值得

阅读史就是我的生命成长史

......

曾经影响我的六本书

——我的精神成长简史

原创|茅卫东

来源|教育自由谈

曾经,我是一个“问题儿童”,上了学,自然就成了“问题学生”。别误会,这里的“问题”不是别的,真的就是问题,我总有些让父母、老师感到莫名其妙的问题。本该无限信任父母、无限崇拜老师的年龄,却提出了让大人无法回答的问题。我还在那里傻乎乎地等回答,大人们已经生气了。直到大学最后一个学期,我花了几周时间写出了一万多字的毕业论文——那时候还没电脑写作一说,全是手写——后面列出的参考文献有几十条。又是满怀期待地交给指导老师,得到的回复是“看不懂”。

我还是毕业了,拿到了哲学学士学位,顺利地当了老师。自然,我就成了“问题教师”,总显得有些“另类”。似乎学校的一切规则和权威都得不到我的尊重,更妄想让我顺从。我的课,都说好,接下来是“我们学不了”;我带班,任课老师说“你们班的学生最有人情味了”,可总让领导心里不踏实;我的发言,被认为有道理,但“现在不能那样做”。其实我无意挑战任何人,只是近乎本能般地在思考:“这是为什么呢?”

几乎在每一个阶段,都没有人能够回答我的问题,我只好选择阅读。很幸运,大学期间,我终于找到了小时候那些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观察和思考。工作以后,遇到新的问题,不再惊慌焦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个模式几乎可以帮助我解决任何难题。当然,仍离不开阅读。

好了,下面就逐一说说那些影响了我的书。

《论成长:断脐带做大人》

——大人原来是小孩

把这本书放在第一位,不只是时间关系,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了我多年来的困惑。

坦率地讲,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对母亲怀有非常深的敌意。就在大一,也就是1988年暑假,我回家没几天就又和母亲大吵一架。一气之下我上了自行车,连续骑行十几个小时,硬是回到了两百公里外的学校。到学校才发现,裤子后面磨出两个洞。因为没有带帽子,顶着太阳跑了一天,额头上的皮蜕了几天才算完。

《论成长——断脐带做大人》;作者:〔美〕柯尔本;出版社: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1998年10月。

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我如获至宝,立即买了回来,细细读完,对母亲的敌意从此消失。我把母亲当大人看,希望她理解我帮助我,这本书却说,其实父母很多时候内心里也有一个小人,他们很多时候的表现也是极不成熟的。成人的年龄加上不成熟的心态,让父母有时候比孩子更多矛盾更有纠结。父母和孩子的冲突,有时候其实是他们内心冲突的外现。当然,孩子很不幸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冲突的牺牲品。

以后也看过一些旨在助人心灵成长的心理读物,可能是因为个人经历的原因,总觉得它们都不如《论成长:断脐带做大人》更贴近生活更清晰明了。

《逃避自由》

——有些福份你不一定愿意享受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谁也不会自套枷索。读完此书,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希特勒居然是德国人民兴高采烈选举出来的领袖,他们自愿放弃了自由任由他独裁。原来,有时候“枷索”就是“港湾”的另一种说法,它带给人的不是压抑和恐惧,而是温暖和安全感,甚至是生活的全部意义。

《逃避自由》,作者:(德)埃里希·弗罗姆;出版社:工人出版社;出版时间:1987-06。

美国内战后,黑人得到解放。可是许多获得自由的黑人游荡一番后又主动回到主人的庄园,要求继续为主人服务,因为他们找不到工作。辛亥革命后,有被遣散的太监千方百计找到被扫地出门的宫中贵族,哪怕不是自己当年的主子、哪怕没有报酬但求能有机会继续为主子效劳。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有“选择恐惧症”。选择即是自由,可是这份自由让很多人觉得太累,“不如你帮我选吧”——这就是逃避自由。

原因并不复杂。处于自由状态的个人,因为没有了依赖,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无力感,觉得自己太渺小太没有安全感,于是有了机会可能就放弃自由,重回奴役的怀抱。

林达《近距离看美国》系列

——还有这样的国家

这个系列由《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和《我也有一个梦》组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1998年出版。

读林达的书,让我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有了真切的感受。太牛了,这对移民夫妇以观察者的身份,对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和观念、美国历史发展以及美国政治法律构架作了全方位的考察,然后以书信的形式娓娓道来,让我有一种雪夜围炉听故事的感觉。

听完之后,似乎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有“美国梦”。许多历史学家告诉我们无非是弱肉强食、胜者为王、赢者通吃,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让我突然发现,原来真的可以靠一种理念建立一个国家,而不是给丛林法则穿上文明的外衣。现在流行一句话:“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其实国家也可以如此,

而这一切,靠的并不全是基于生存本能的利益追逐和维护,更重要的是一种信仰、一种对人性光芒的呵护和放大。

有一个小故事值得一提。当年,有个学生在北京上大学,来信问我可以好书推荐。我建议他看看这个系列。不久,学生又来信说,这书在国家图书馆只有研究生才能借阅,他本科生不够格。书店谁都可以买,图书馆借阅得看学历,也算奇闻吧。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道德也应该讲道理

这也是一本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够给人极大思维冲击的好书。经济学家茅于轼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话语和事例、都可以接受的逻辑推断,推导出一个个曾经主导我们思想的道德观念的内在矛盾。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作者:茅于轼;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97。

比如,论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他用的是小说《镜花缘》里“君子国”的故事。市场中,买卖双方互为对方着想,卖的要降价,买的要加钱,越说越谈不拢,差点打起来,最后在旁人强力规劝下勉强完成了买卖。可是,如果买卖双方都为自己着想,通过讨价还价,不需要别人作主,即可完成交易。轻轻松松就为“自利”行为正了名。

我们的道德教育一直成效不大,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不在于受教育者素质低,而是许多的道德观念本身就经不起推敲。

道德也应该是讲道理的,不能忽悠人啊。

《道德理想国的覆灭》

——好人居然是冷血

领导者自以为是的美好愿望带给国民的未必是幸福生活,朱学勤的《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一书对此有生动的描述。书中讲的是法国大革命的事情,和许多读者一样,我从中看到的却是中国的历史。

《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作者:朱学勤;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时间:2005年05月。

因为自己的经历以及职业关系,这本书很自然让我联想到了日常生活。中国的父母和老师经常以“我是为了你好”无视孩子的心愿,剥夺孩子的选择权。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道德修养的国度,可是我们的许多道德规范又是不讲道理的,越是不讲道理,就越是要求别人遵循,于是强制以及暴力就不可或缺。美好的愿望需要靠强力甚至暴力来维持和推行,那这朵美丽的玫瑰就只能用鲜血来染红了它。

你的任何美好未来的设想都不是剥夺别人自由的借口,为人父母者、为师者、为官者当谨记。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原来是这么回事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早在1983年就面世了,我买的是2004年的版本。如果说,以前我读的书,主要是帮助我从心理学角度了解人的心理发展和现实选择,那么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则是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帮助我更好地了解了中国。阅读此书,时时有“原来如此”的感叹。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作者:孙隆基;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年5月。

作者说,他在书中没有回答“如何去救中国”的问题,这本书只是他“个人的陈词”,只是表达了一个人与其原生文化之间的疏离而已。这种疏离的态度是我非常欣赏的。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人如果无法与其生活的环境和文化产生一种疏离感,就不可能真正认识这个社会,也不可能真正认识自己。遗憾的是,有人一辈子也没有机会这样去思考问题,即使被提醒,许多人首先担心的是:“要是我回不去了怎么办?”于是只是适应再适应,无法产生真正的思考。

顺便提一下,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杨师群的《中国历史的教训》(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版)也给我这样的感觉。相比之下,后者更为通俗易懂一些。

文章来源,作者微信公号《

教育自由谈》。

作者注:此文刊于《当代教育家》2014年8月刊。

延伸阅读——

生存乐趣的体验不能替代

生命价值的思考——略谈我的阅读史

原创|茅卫东

来源|教育自由谈

那天与人聊天,谈到生活(工作)、写作、阅读、思考几个方面的关系,想起很早以前应一家教育杂志之约总结过自己的阅读史。

查了一下,文章内容曾被切割放在不同的公号文章里,完整的倒还没有发送过。

那就发一下,虽然文中有些想法后来已经有所改变——

带着问题去阅读

我从来不是对书籍(理论)本身特别感兴趣的人,也从来没想到过建立知识结构这类问题,我的阅读是从对生活的疑惑开始的。

如果能象马良那样幸运地遇上一个高人,或许我走的路与现在相比大为迥异了,但是我没有这种福份,只有选择阅读。

一、阅读越多,困惑越大

读小学时,我是个绝对循规蹈矩、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却总是被人欺侮,甚至有一回连班主任都充满同情地说:“老实人吃亏啊!”

班主任那怜悯的表情让我觉得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我奇怪为什么在课堂上从老师那里学的东西到了课堂外面就不适用了呢?如果现在我对生活还有点思考的话,那这种思考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读初中时,学习《社会发展简史》(现在这门课早已取消),知道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出现了对立的阶级,于是有了残酷的阶级斗争。

问题马上来了,我搞不懂:生产力的发展是被肯定的,而私有制却是被批判的,那为什么可爱的生产力的发展第一个成果却是万恶的私有制呢?

问老师,老师告诉我:“听着!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原始的公有制瓦解,原始公有制瓦解了,然后出现的是什么?”我老老实实地回答:“私有制!”然后老师告诉我:“所以说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懂了没有啊?!”

我哪还敢说不懂。

上了高中,因为上面的这些困惑,因为青春期的叛逆,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从初中时的名列学校前矛成为班中垫底的“大力士”,情绪上低落是可以想象的。

我很奇怪,整整三年,老师们讲的都是课本上的东西。客观地说,这些老师的课大多是上得很好的,他们都非常地认真负责,但他们所讲的总是与我的困惑很遥远。因为成绩差产生的自卑,因为从小养成的胆小性格,我不敢主动地找老师谈。

于是,我只有选择阅读,自己找些教材以外的书看。

家境贫寒的我省下了每一分能省的钱买了一些诸如《青春不是涅瓦大街》之类的修身治德方面的书。阅读让我觉得自己的思维能力比一般同学强,唯一的问题是越看越弄不明白:为什么书上写的与实际生活中的反差会这么大?于是书也越看(买)越多。

二、在阅读中逐渐清晰

上了大学,班上学习特别用功而成绩却总是可怜的人就是我,因为我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解决自己当年的历史遗留问题上。

我渴望了解人,开始杂乱无章毫无系统地阅读心理学、伦理学方面的书籍,从《大学生心理学》、《女性心理学》、《青少年犯罪及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到《自我论》、《情爱论》、《生命伦理学》《动机与人格》、《攻击与人性》、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引论》、弗洛姆《爱的艺术》等等直至后来看到《原始思维》、《原始人的心智》、《野性的思维》、《性崇拜》《从动物的快感到人的美感》。我的书架上甚至还有一本《古人类学》,多年前已“啃”过一遍。

在阅读心理学书籍的同时,我感觉到仅仅依靠这些还远远不够解决我的问题,于是我把眼光投向了哲学、历史。学习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这些课程感觉很遗憾,这些课程的教师虽然很努力,但他们给我的只是哲学知识而不是哲学素养。

同样遗憾的是,大学四年最好的阅读时间里,我竟然没有能够进行系统而深入地阅读,也没有留下系统的阅读札记,以至于现在当我叙述自己的阅读经历时,发现已无法回想起当年从图书馆借阅过的书目,只记得读过尼采、叔本华、萨特、海德格尔、波普等人的书,还有自己书架上的《老子新译》、《四书集注》、《诸子集成》(8册,未看完)、《史记》、李泽厚的《中国古(近)(现)代思想史论》、《西方哲学范畴史》、《西方美学史》、《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概要》、《二十世纪文库》、《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现代西方思想丛书》、《二十世纪哲学》(均不全)、《西方哲学名著介绍》、《论黑格尔的精神(自然)(历史)哲学》、《历史的观念》……

大学期间,文化学、人类学也引起了我的兴趣,并一度让我为之着迷。《文化哲学丛书》、《比较文化丛书》、《文化新视野丛书》、《世界文化丛书》《文化和社会人类学》等书籍陆续进驻我的床头。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课余阅读一下《政治社会学》、《比较政治分析》之类的也是必要的。不过,说实话这方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一本通俗读物《以权力制约权力》,由金观涛主编的《走向未来丛书》中的一本。

在我的阅读史上,文学作品少得可怜。虽然案头也是有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却多未认真读过。

大学里的某一天,我突发奇想要考验一下自己的毅力,于是规定自己每天必读《红楼梦》四回。一个月后,我只记住了一句话,至今未忘——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由于没有文学作品的滋润,有人说我写的东西都是大白话。不爱看文学作品比如小说的原因是我感觉读完厚厚一本小说,最后的感爱往往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不如看别的书更过瘾。因为对我来说,困惑的不是现象,甚至也不是一般的常理,而是现象背后、常理背后的东西。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不爱看文学作品的我却很喜欢看文学评论,大学时买下并认真拜读过一套文艺探索书系,里面就有现在大名鼎鼎的钱理群写的《心灵的探索》,以后还看过王彬彬的《在功利与唯美之间》等书,受益匪浅。

与不爱看文学作品相比,我更为拒绝的一类书是经济类书籍。我的直觉告诉我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有问题,它是建立在不完善的人性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大厦建造得越是巍峨,那么它的不完善的人性基础越是被忽略与掩盖。就象一个社会大家都在为如何防范小偷绞尽脑汁,并有人津津乐道传授着这方面的经验,而小偷的数量却日渐增多,你能说这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我这么说或许会被认为是杞人忧天、无稽之谈,但我不想改变。

三、多读,读通透

拉拉扯扯说了这么多,应该多少总结几条阅读体会了,不敢说都是原创,但的确是切身体会:

1.人总是戴着面具,与其说这是为了欺骗别人,不如说是为了保护自己;

2.人们表示赞同与反对,一般是与自身利益有关,与社会公平无关;

3.人们不断地进取,可以说是利益在前面诱惑着,也可以说是恐惧在后面催逼着。后者常常有意无意地被人们忽视;

4.许多人一辈子都不曾说过自己的话,当然也就一辈子没有走过自己的路;对多数人来说,寻求从众带来的安全感与拒绝独立造成的孤独感是同等渴望的。

5.我们所反对的人可能绝大多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对手,他们只是与我们不同。承认差异、尊重多样、适时妥协,比学会如何战胜对手更难。

6.有人贪财,有人贪权;贪财的往往被嘲笑,贪权的往往被敬畏;贪财的津津乐道的金钱,贪权的喋喋不休的是正义;

7.古今中外,总是会有人说:“国王什么也没有穿!”这些人是社会这艘船的真正的舵手,但他们的命运并不相同。

8.如果人生是一盘棋,我们既是下棋人,也是棋盘中的一粒子,甚至有时我们还可能是下棋规则的修订者。那么,是谁创造了这种游戏,又是谁规定了游戏规则呢?

这是我在大学里思考的最后一个问题,我不敢把这种思考用文字的形式清晰地表达出来。我开始理解西方一句谚语:“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

大学四年的阅读,使我不再困惑于现实的丑陋和虚伪,不再迷信任何冠冕堂皇的说教。

阅读使我拿到了一支利矛,只要我乐意——这种时候不多哈,我可以让周围任何一个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人尴尬;阅读也使我获得了一张坚盾,使我能够抵挡来自周围的各种无聊的批判和基于权势的否定。

四、在阅读中获得教育底气

工作以后,我的理想就是当一个好教师,当一个“科普型”的教师。

我开始收集有关学习方法、优秀学生的成长经历方面的资料,购买了一些心理辅导和励志类的书籍。

对国外的教育我也颇有兴趣,比如这两年就认真读过《迈向个性的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苏菲的世界》、《美国中学生报告》等书。

当然,大学时的爱好并没有彻底放弃,我尝试着体会顾准、陈寅恪、吴宓等人的内心世界,随曹锦清走过《黄河边的中国》,与何清涟一起仰望过星空,还比较过我与王小波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的距离,也学着钱理群告诉学生《拒绝遗忘》;还和本家茅于轼教授一直想象过《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就象高中时期的思考与阅读没有妨碍——其实应该说是帮助——我出人意料地成了当时班上为数不多的本科生一样,虽然在四年大学时间里我很少阅读教育类的书籍,工作以后的十多年没有认真阅读过课堂教学艺术之类的东西,但我还是在一所省重点中学一呆就是十几年,并成为了教研组长。

反思自己的阅读经历,深感庆幸的是我一直是带着问题在阅读,而不是将阅读作为功成名就的跳板。

说明一下:我不反对功利性阅读,那也是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只是个人以为,阅读首先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困惑,名利地位只是外在的光鲜,生存乐趣的体验并不能取代生活价值的思考。

我认为,教师,首先是一个人,而且是帮助别人成为一个人的人,因此,教师应该对人、人性、人生有较深刻地理解与把握,这样,对学生的教育才是有底气的。

所以,去阅读,去生活,让自己成为一个活泼泼的人,而不是整天在学生面前板着脸的“僵尸”。

仅仅依靠教材和教参,完全听命于教育管理者的指令,天天让学生背书刷题,每天披星戴月往返于教室和卧室,这不是教育,不是生活,这是行尸走肉。

初稿成于2004年5月,删改于2020年12月10日。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

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特征与实现路径

新教育之光——新教育实验的奥妙何在?

在新教育的田野里舞动梦想,用心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图说《新教育在银河》(十二讲)——走,我们去找好教育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

守望新教育:

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

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

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