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这么写,不得高分都难(附华师一附中学霸范文) 高考作文这么写,不得高分都难(附华师一附中学霸范文)高考作文这么写,不得高分都难(附华师一附中学霸范文)

高考作文这么写,不得高分都难(附华师一附中学霸范文)

昨日语文考试落下帷幕,新高考卷的两篇作文题目引起师生热议。

不少人问:

抛开体育谈强弱之辩可不可以?只谈体育精神可不可以?新高考Ⅱ卷中漫画“人”字书写应该怎样立意?

帅作文特邀请一线名师解读题目,并附上华师一附中长飞班学霸范文,以作参考。

点评篇

聚焦体育功效培养思辨能力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点评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杨胜利

2021年新高考作文命题材料由“体育之效”切入,凸显体育精神,充满思辨色彩,既符合学生实际,立足教育之基,又着眼长远发展。下面试对作文命题进行简要点评和分析。

一、起点平稳,体现内涵的丰富性。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基本上延续了往年的命题形式,是考生所熟悉的。它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阅读材料,二是过渡引语,三是写作要求。材料内涵丰富,

在个人层面,可引导考生进一步重视体育,自觉将体育贯彻终身;在群体层面,可借助体育培育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

二、明理启智,突出思维的辩证性。

材料对“体育之效”的论述极具思辨性,从正反两方面给人忠告和启发。材料论述“体育”的功效,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对“身体”的作用。写作引语和往年不同,没有狭隘地指令和限定某种文体,写作空间更大。它的启发意义是多方面的而且是辩证性的。

考生写作时要统筹兼顾,可以侧重于某一点,但不能只谈一个方面,要在把握材料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凸显一定的思辨性。

三、引导教学,彰显育人的全面性。

此次高考作文命题聚焦体育功效谈启发,再次体现教育对人的身心健康、精神状态、全面发展的关注,有利于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体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以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式赞扬体育精神,引导学生认识体育对人生的意义,有利于引导社会重视体育。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备考要科学严谨,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为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点题外话:

面对这个作文,只要写过“体育”作文的老师,一般都会说自己“押中”了。但细细品读,它和我们平时训练的作文有明显的区别,它的内涵更丰富,思想更深邃,思辨色彩很浓。

材料除了有谈到“体育”本身的作用,还有与体育相关的强弱转化和对此应有的正确心态,强调理性思辨,强者不可恃强,弱者不必自悲。如果由个人上升到民族、国家,那么,体育就具有健身、励志、修德、增信、强国等多层功效。而且根据体育功效以及带来的强弱转化,还可以谈出其他的启发,比如(体育)强国不可恃强凌弱,滥用国力,而要守正克制,弱国不要自轻自贱,妄自菲薄,而要自尊自信,通过“勤自锻炼”也可自立自强等。体育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利于培育一个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重视体育可以强国等。

命题分析篇

稳中开放考查价值观紧扣时代引导新青年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命题分析

湖北省团风中学熊雷

今年全国新高考I卷(湖北卷)作文命题,坚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的指导方向,贯彻语文教学的四个核心素养,评价和选拔具有实践关键能力的人才。

命题继续保持稳中开放的传统,坚持了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趋势,坚持命题的新变化和生活实践的引导,让考生审题不感到障碍,呈现“开而弗达”的启发性,既有“预设情境”的心理暗示,又有“典型任务”的构思考查;命题在方向和内涵上,落实在体育运动中“立德树人”的价值观考察,融入强与弱思辨性引导,试题开放性大。既聚焦考生对历史时代的认识、现实生活的实践和思考,也考查考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和能力的综合素质。

但本命题与常态化作文训练有明显的区别

,强调体育强健身心的基本功能以外,更强调强弱转化的思辨性

,强者不可自喜,弱者不必自悲,体育还有健身增信强国之功效。

考生的难点应该是如何将小我的时代生活与宏

的强国立意结合好

,很考验备考复习时写作文的“贴着材料写”“贴着生活写”。

审题立意篇

强健体魄,做独立大写的人

——全国新高考Ⅰ卷、Ⅱ卷作文审题立意分析

湖北省荆州中学周贤

这两三天谈论最时髦的话题应该是高考作文,圈内圈外,皆可发声。一时之间,各种推文,各类群内热议,无不加入阵营,好生热闹。作为高中语文老师,研究高考试题,尤其是作文,该是本分,下面,以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和Ⅱ卷为例,具体分析两则作文材料的审题立意。

新高考Ⅰ卷:

作文材料引用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论及“体育之效”的核心内容,指出该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你的感悟和思考。究竟《体育之研究》论及的体育有什么功效呢?此论述写于1917年4月,不是白话,设置了审题门槛,文言论及的意思是:

通过体育锻炼,可以练就耳聪目明,改变身体素质,但身体本就强壮的人,不可滥用强力,否则会由强而弱;身体本来孱弱的人,如果增强锻炼,可以由弱变强。所以,生来强壮的人不必窃喜,生来孱弱的人不必自卑,因为,我生来孱弱,未必不是上天因此诱导我变得强大的契机。

最后一句“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是理解该论述的关键。所以,文言文基础不好的同学,在审题立意环节会有障碍。

理解论述之后,我们可以做以下审题立意:

体育锻炼要方法得当才能增强体质;生来孱弱的人不能自卑,因为体育锻炼可以让自己变得强大,本来身体强壮的人也不必沾沾自喜,因为保持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方法,弱者可以自强,所以可以得出观点:体育锻炼要端正心态才能真正变得强大。也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体育锻炼要方法和心态得当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实现真正的身体强壮。当然,由个人体质的强弱上升到国家发展的强弱,即由“小我”到“大我”,由“个人”到“时代”,则让文章的思想更加深刻和开阔。

新高考Ⅱ卷

作文材料是一幅漫画,要考生把握漫画内容和寓意来作文,反映认识评价和鉴别取舍,从而体现你的思考。

漫画内容是“人”字的描红分解三步骤:起笔逆锋,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收束停滞迂回,缓缓出头。漫画文字说明非常清楚,读罢令人似有所悟,但无法言表,必须再次重读作文要求“反映你的认识评价和鉴别取舍”。

作文要求对漫画内容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补充,它指明了寓意所在。结合起来,可以大体理解,“人”字如何写,一个独立大写的人就该如何去做。那么“人”字开始起步要藏而不露,告诫青年做人要起步低调,懂得韬光养晦;完成“人”字一撇,还需要不偏不倚,这应该是告诫年轻人要行正道,不可走歪门邪道;最后“人”字另外一捺,需要停滞迂回,最终才能缓缓完成收笔,这就是在告诫青年人,人生之路难免停滞迂回,但只要坚持,总会峰回路转,慢慢成人成才。

如此看来,“人”字描红所蕴含的做人寓意非常丰富,审题立意必须按照作文要求规定作出“认识评价和鉴别取舍”,于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立意:

人生路途,成长之初要懂得韬光养晦,积蓄成长的力量;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要走正道,不能旁逸斜出,误入歧途;人生起好步,走好路,经历磨难,最终会柳暗花明,出人头地。

结合这三点也可以得出立意:走好人生每一步,脚踏实地,方能成为独立大写的人。

范文篇

强者自省弱者自强

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25)班吴泓毅

指导教师陈春媚

通古览今,弱者当自强,强者当自省,则人,国之盛可以兴矣。

弱者自强,强者自省应是为人的准则。在身体素质上,韩信幼时体弱,曾受胯下之辱;秦武王嬴荡年少体壮,身体强健。然而韩信虽弱,终能自强,率千军万马驰骋沙场终至封侯;秦武王嬴荡虽强,终不自省,与人比试举鼎而终至气绝身亡。生而强者,滥用其强者,终为至弱;弱者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此言得之。

不仅在身体素质上,个体的能力培养也是如此。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仲永年少能文,终“泯然众人”。弱者不自强,则终为弱者;强者不自省,则终不能长久。一个人失去了对自我的判断与信心,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终将坠地。

弱者自强,强省自省这句人生哲理,不仅适用于个人,更总结了为国之理。秦国本一边陲小国,魏国紧逼,大有亡国之危。秦穆公变法,务求自强,经五世之余烈,终于称霸天下。这就是弱者自强,终成强者的历史经验。

然而秦统一天下之后,滥用苛政,不施仁政,苦其百姓,此之谓不自省,最终落到“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二世而亡”的下场。这就是强者不自省,终为至弱之邦。假使强秦自省,施仁政,爱百姓,岂不能成千秋伟业?

回望过去,近代史上的中国丧权辱国,民不聊生,但弱者终自强。从嘉兴南湖上的一艘红船到延安圣地,从北伐战争到敌后武装抗战,从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到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同志的庄严宣告,我们从无到有,从模仿到创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力攻坚。从十三五胜利收官到2035年的远景规划,从全面脱贫到人均GDP迈上一万美元大关,从疫情防控迅速到向全球提供医疗物资……这是弱者自强的伟大胜利!

强者应自省。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贪污腐败的严惩力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从不主动挑起战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努力宣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秦国、大英帝国、苏修的教训历历在目,我们在大国崛起、民族复兴当下不仅要自豪,更要自省。我们翻身是为了站起来、强起来,绝不是为了骑到别人头上。

弱者当自强,强者当自省,则人,国之盛皆可以兴矣。

弱者砥砺自强强者藏锋养锐

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25)班刘奕斐

指导教师陈春媚

百余年前,青年毛泽东在《新青年》上阐明了身体强与弱的辩证关系,并指出勤奋锻炼、藏锋养锐的意义。其实不只是个体之身体,个人之意志、国家之国力也符合此理。这一“强弱之辩”,对今天的我们也仍有重要意义。

弱者虽身暂居下,但也应自强不息、砥砺前行。弱小可以是绊脚石,也可以是磨刀石。古希腊伊壁鸠鲁天生口吃,但其每日口含石子训练,终成一代演说大师;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数十年,历经艰苦的同时也培养出坚毅的品质;凭借“致谢”一文走红的作者黄国平博士,正是童年所吃的苦让他坚定了“把书念下去,走出去,不枉活一世”的决心……弱小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让我们形成“身在黑暗,心向光明”的顽强意志。走出去,走出平凡;拼下去,拼出未来!正是这强大的内驱力让不甘的弱者实现了自我的超越。

强者虽暂居人上,但不可骄傲自满,滥用其强,而应藏锋养锐,保全力量。强者并非恒强,盛极而衰往往是自然之理。如后唐庄宗“方其盛时,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而当他把自己的精力和权力全部投入到伶人身上,结果就是“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人如此,国亦如此。古语云:好战之国恒亡。君不见,对阿富汗长期的战争拖垮了苏联的经济;对越南的入侵让美国国内十年局势混乱,国力亏损。自满导致对他人的轻视,滥用力量导致自身底蕴的亏空,强者沦为弱者。

强弱之间,互相联系,又彼此转换。弱者通过自强奋斗成为强者,强者因为傲慢自满沦为弱者。了解二者之间的关联,找准自己的位置,对于我们自身乃至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我辈青年学子,今日于高考考场上,笔走龙蛇,激扬文字。较于常人,吾等可称为俊才。然与北大数学天才“韦神”韦东奕等天之骄子相比,则才疏学浅,仍需奋起直追。又好比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经济腾飞,科技进步,让我们国人充满自豪。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较,核心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均生活水平有待提高,发展前路上还将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

因此,无论何时,无论强弱,善于自省,勤于自强,始终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外界,这就是“强弱之辩”所能教会我的。

强者需自勉弱者需自勤

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25)班张天烁

指导教师陈春媚

动态变化是宇宙间永恒的真理,强者的高楼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而弱者也能通过一天天的积累筑起自己的大厦。1917年毛泽东就曾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出过这个观点。不论是心理还是身体上,强者自勉,故能延续其强,弱者自勤,也能摆脱其弱。

强者自勉,是维持强大的有效方法。古有圣贤孔子满腹经纶仍手不释卷,韦编三绝;祖逖武功高强仍闻鸡起舞,勤学苦练;今有袁隆平院士不断优化研究成果,水稻产量节节攀升;钟南山院士身强体健仍每天锻炼,保持健康。强大是需要维持的,这一过程如同爬山,当你不断攀登而到达高处,一旦自满松懈,便前功尽弃。因此,“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强者追求更强,才能让自己的实力得以充分发挥,不至于跌落谷底。

弱者自勤,是改变弱小的唯一途径。中国女排通过艰苦训练,由20世纪初的低迷变为如今的辉煌;法国球员坎特用四年时间从建筑工人成为世界杯冠军;航天人一代代接续奋斗,让中国航天事业从50年代的一穷二百转变为如今的跻身世界前列;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让中国人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弱者自勤,让我们看到太多奇迹的发生。正是弱者在勤奋刻苦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不屈与抗争精神,对优秀与成功的不懈追求,不信命、不认命的顽强品格,让他们摆脱了弱者的本质,而跻身强者的行列。

人犹如此,国家亦然。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积贫积弱,但中国人民肯吃苦,勤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如今的成就全世界有目共睹:北斗全球组网,祝融登上火星,港珠澳大桥飞驾南北,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共享……我们曾经是弱者,但通过奋斗逐渐变强。反观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在海上横行霸道,趾高气昂,滥用其强却不思进取,也落得个逐渐衰颓的下场。

如今的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发扬这种品质——强者不骄,自勉自励;弱者不丧,自奋自勤。唯其如此,才能完成自己的理想。

强者自勉,弱者自勤,生活正是在动态的变化中给我们以惊喜。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