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约
2300
阅读大约需要
作者|詹大年,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崇敏家庭关系学校校长
有一次,一位家长责备我:“我的儿子在你们学校好像要恋爱了。”我笑着回答这位家长:“你家的桃树不是因为种到了我这里才开花的。春天到了,种到哪里,都会开花。”
春风徐来,花儿自开。孩子进入青春期,出现恋爱现象是正常的。“早恋”,其实是个不必纠缠的话题。
从历史的角度看所谓的“早恋问题”
据记载,王昭君、杨贵妃、慈禧都是16岁入宫的。按照《礼记》所规定的男女成年标准来理解,古代嫁娶年龄一般标准是男20岁、女15岁。但各朝代有异,如唐代,“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明代,“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嫁娶。”甚至古人有的早在13岁就结婚了!而明代,如果女孩子在15岁还没有嫁出去,是违法的。因为古代人认为整个社会人丁缺乏,生产和戍边就得不到保障。所以古代女子结婚年龄在很多朝代有详细规定,以及强制出嫁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为控制人口,提倡晚婚晚育,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大量宣传认为“早婚”对的身体发育,工作学习等身心不利!所以,“早恋”也就同样属于负能量了。
从现实生活中看所谓的“早恋问题”
哪些孩子可能容易发生“早恋”?
我的经验,容易早恋的孩子是:1.漂亮的孩子;2.聪明的孩子;3.出众的孩子;4.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孩子;5.家庭功能不健全,缺爱的孩子。6.生长发育,感情成熟比较早的孩子等等。
家长担心孩子“早恋”并非是担心问题本身,而是担心此问题的严重后果及不良影响。
1.早恋分散精力,影响孩子的学习与发展,毁了孩子前程。
2.过早的性生活(尤其是女孩子)会对孩子的身体和精力带来不良影响;
3.孩子不能承受失恋带来的痛苦。
家长心目中的“早恋”,应该是这样的:我还没有批准,你就恋爱了。
我们在看待所谓“早恋问题”时的误区有哪些?
首先,把孩子的“早恋问题”看成是道德品质问题,与成年男女的“私通”关系看成是一码事。认为是可耻,低贱的事!这样的眼光会导致孩子心理阴影。
其次,百般阻挠、打压、窥探、跟踪,千方百计的从孩子的日记、短信、电话、QQ聊天记录,以及同学好友等方面搜寻相关“证据”。实际上这些做法不仅无用,反而会导致亲子关系恶化,严重的可能导致孩子双双出逃,甚至殉情等。
第三,幸灾乐祸。不少的父母都希望孩子的“早恋”失败,让孩子失恋。从而证明父母的先见之明——这样的坏事情怎么可能成功呢?!
第四,父母们认为“早恋”就等于“早性”。害怕孩子过早开始性生活,严重伤害孩子身心健康。其实,我们成年人忘了,自己大多也曾“早恋”,很单纯美好的感觉呀,很多只是单相思,希望或者喜欢两个人一起上学、玩耍、读书、聊天而已。当然,今天网络时代的影响,可能会有不良影响。
其实,从人生长的长远过程看,“早恋”并不一定是坏事,它也是人生的一种经历,是一种经验和体会的积累,如果处理引导合适,它将有益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孩子为什么会“早恋”?
第一,生理发育的必然。我们应该承认,孩子的早恋首先是由身体荷尔蒙激素的分泌带来的必然,孩子在身体发育开始进入青春期,对异性是必然产生兴趣的。
第二,爱的需求和爱的能力之间的矛盾。孩子们身体发育成长,对异性的好奇与交往的需求,是生物属性需要。他们缺乏爱的能力、爱的智慧。这不是靠禁止“早恋”就可以实现的。
有位心理学家说:“成熟的身体加上不成熟的大脑就等于青春期”!青春期就是“性的待业期”,很是形象准确。
第三,社会风气的开放,加上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的推波助澜,性渲染无孔不入,恰恰符合孩子的身体发育需求和心理对异性的好奇。
第四,孩子对“爱情”和“性”的认知态度和上一代人相比发生了改变。今天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使得孩子对爱情和性的认识理解,往往不同于成人。
第五,同侪团体的压力。比如说,没有男朋友(或者女朋友)被认为没有面子。现在,没有恋爱或者失恋了叫“单身狗”呢。
第六,家庭关系不和谐,亲子关系亮红灯时,孩子在家里没有安全感,缺乏被关爱、被理解、被保护等,使他们从家庭以外的空间去寻找、去满足。当孩子的同伴关系发生改变时,当孩子觉得有些问题和父母不好沟通时,当孩子觉得自己被忽视时……他们会向平时要好的异性倾吐,寻求被关注的感觉,都可能发展成恋爱关系。
如何把握对待“早恋”问题的“度”
保护,而不是放任
没有“早恋”的孩子,防止“早恋”比较简单。有过恋爱的孩子,要“断恋”是困难的;特别是有过性史的孩子,更是难以自拔。除非是受到过伤害。所以,面对现实,教给孩子保护身体的方法,非常重要。还要让孩子知道:有困难,找爸爸(或者妈妈)。
另外,男孩女孩私密的情景空间往往会导致“早恋”和“早性”。这一点,家长要特别注意。
提醒,而不是讥笑
孩子一旦恋爱了,不要讥笑他们的爱情,因为,在孩子看来,他们的爱情是神圣而美好的。他的她或者她的他都是符合对方审美价值的,是最佳选择。要告诉孩子对生命负责,对对方负责。还要准备承受失恋的痛苦。因为恋爱只有两种结果,其中一种就是失恋。孩子一旦失恋了,要用拥抱的方式帮助他疗伤。
转化,而不是抑制
青春期的情欲是可以转化的。青春期,除非自卑,女孩很多都有暴露欲,男孩子特别具有攻击欲。体育、艺术、健身、表演、创作、奔跑等等,都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些欲望,还可以减少他们胡思乱想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孩子参加社团、公益活动对青春期情欲的转化十分有效。
另外,对“早恋”问题的教育具有隐私性和独特性。情感来得慢,去得慢;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每个孩子对待感情的认知态度与驾驭能力不一样。家长一定要先保护孩子再消化情绪、处理问题。家长要特别注意,辨别孩子的情感与情绪,把握好处理情感、情绪的时机与分寸。处理不好,有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生命。
往期精彩
◀头条丨
施一公的呐喊:中国潜伏的最大危机!
◀头条
丨养其根,俟其实——教育高质量发展与育人方式变革
专访朱永新:缓解教育内卷,靠强制摇号,不如让孩子阅读
◀头条丨一位北大教授的反思:有了孩子以后,我发现自己更不懂教育
来源丨詹大年私号
(ID:ZDNSH2016)
编辑丨校长派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4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