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使用三波纵向研究法以探究社交媒体的使用方式和多动症的症状是如何相关联的,并通过研究结果发现了一个单向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交媒体的使用问题会加重多动症的症状,但是社交媒体的使用强度并不会加重多动症的症状。这意味着,
不良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例如,成瘾性)会对青少年多动症的症状产生负面的影响。
▉原文信息
▉研究样本
研究分别于2015年2月和3月、2016年和2017年3月进行。在第一轮调查中,来自两所中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543名青少年参与了这项研究。两所学校都设在荷兰:一所位于中等城市,另一所位于大城市。参与者年龄在11至15岁之间(M年龄=12.91,SD年龄=0.73)。在这个样本中,293名青少年(54%)参与了所有三个波,198个(36%)参与了两个波,52个(10%)参与了一个波。在第一波中,学年和性别分布均匀(51%的一年级学生,52%的女生)。
参与调查的方式是在上课时间通过在线系统自我完成,并且是自愿和匿名的。参与者没有得到任何奖励。评估期间,研究助理在场,必要时提供协助。参与者被告知,在评估期间,他们可以随时退出调查。家长在参与调查前收到了信息信,这为他们提供了拒绝孩子参与的机会。研究程序按照赫尔辛基宣言进行,并经乌得勒支大学社会科学院伦理委员会(FETC16-076Eijnden)批准。
▉正文
在2018年,报告显示美国45%的青少年经常上网,然而在2015年这个数据仅有24%。为了加强我们对社交媒体使用和多动症症状的关系的认知,这项研究在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和社交媒体使用问题中做出了区分。社交媒体使用
是根据使用的
定义的,而社交媒体的使用
是以类似
的行为为特征定义的,例如:
因为需要使用社交媒体而取消了其他的活动,或者因为社交媒体而与他人产生矛盾
通过之前的各项研究,结果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第一,之前的研究并没有明确表示究竟是社交媒体的使用强度或使用问题与多动症的症状相关联,还是两者都与多动症的症状相关联。因此,本研究的第一个目的是去探索这两种社交媒体使用的类型是否与多动症的症状相互关联。第二,本研究使用纵向研究的数据去设法填补我们已知横断面研究数据的空缺。
本研究共提出了四个假设。
第一,我们假设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动症的症状会增强社交媒体的使用强度。
其次,由于多动症的症状会增大成瘾性的风险,所以我们假设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动症的症状会增加社交媒体使用的问题。
第三,青少年高强度的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会削弱他们对信息过滤的能力以及干扰他们的睡眠,再而导致注意力缺陷的发展。
因此我们的假设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交媒体的使用
多动症的症状。
除此之外,当有社交媒体使用问题的青少年无法及时检查和回复讯息的时候,他们会变得焦躁不安。
所以我们的第四个假设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交媒体的使用
多动症的症状。
在当前的研究中,我们使用了“带随机截距的交叉滞后面板模型”去解决问题的方向性,并且为了验证这四个假设,我们使用了数字青年计划的前三波,以及自我报告的方式进行了对中学生的网络行为和心理健康的纵向研究。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二波及第三波测量中,社交媒体的使用强度、使用问题、以及注意力缺陷比在第一波测量中高出很多(表3)。
女生们报告了她们有更高的社交媒体使用
和更多的社交媒体使用
,并且她们更不容易冲动(表3)。即将进入职业教育前的青少年也汇报了更高的社交媒体使用频率,更多的社交媒体使用问题和多动症症状(表3)。父母均为荷兰人的青少年汇报了更高的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和过度的活跃度(表3)。
表3初步结果研究者在543个个体中进行了1629次观察
由于结果表明,多动症症状加重的青少年在一年以后并没有报告他们社交软件使用强度的增大,也没有报告社交媒体使用问题的增多。
因此,这个结论驳倒了假设1和假设2(表5)。
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增大的青少年在一年以后并没有报告多动症症状的增多,因此结论无法支持假设3(表5)。
然而,我们并没有发现随着社交媒体使用问题的增多会加强过度活跃的程度,所以假设4只能部分被证实(表5)。
表5用浅灰色标注的数据描述了假设1和假设2的结果;
用深灰色标注的数据描述了假设3和假设4的结果
▉结论
本研究表明了通过纵向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使用问题(例如成瘾性)会加重青少年的多动症症状,但是社交媒体使用的强度(频率)并不会加重症状。
除此之外,结论还指出这个关联是单向的。
本研究拓展了之前横断面研究法得出的结论,并强调了区分社交媒体使用问题和社交媒体使用强度的重要性。
即使社交媒体使用的强度
(频率
并不会加重多动症的症状,但是社交媒体的使用问题
(例如成瘾性
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危害。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去测量花费在特定社交媒体上的时间,以及对多动症的症状进行短期评估。
除此之外,更短的时间间隔和较大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会使单向关系的结论更加明确。
▉期刊简介
本文编辑:
孙宇舒|美国天普大学,研究生
研究方向: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与测评
请点击阅读原文或扫码阅读原文
相关链接
欢迎投稿
志愿者招聘
Wiley神经科学心理学及相关学科期刊
欢迎关注“Wiley神经心理”微信公众号
NeuroPsychoChina@wiley.com
欢迎留言与编辑讨论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4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