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每年约有100万人因此丧生。而自杀未遂者至少是自杀者的十倍。自杀是全球人口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研究发现,近几年,中国每年有28万多的人自杀,有250-500万人因自杀未遂而接受治疗。自杀排在我国死亡人群系列的第五位,而在我国15-34岁人群中,自杀为第一死因。我国青少年(15-24岁)的自杀率仅次于斯里兰卡。而15-24岁青少年女性自杀率世界第一,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国家,中国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三倍。尤其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自杀率居高不下,且有低龄化的趋势。
青少年自杀原因很多,简单归类如下:
一、社会因素:
我国社会迅速发展,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价值观念的变迁,各种相互冲突的信息快速传播,强烈冲击着青少年本就不牢固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他们还没完全成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而迷失自己。
同时,现代许多媒体为了产生视觉冲击,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往往美化死亡,将死亡刻画得唯美生动。电视、电影中也常常出现宣扬死亡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和台词,这给还不能明辨是非黑白的青少年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其对死亡充满了好奇心,尤其是一些情杀场面,给懵懂的青少年误以为自杀是一种浪漫而且能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甚至还天真的认为,死后还可以在一起,化蝶成仙,再续前缘;还有一些网站不负责任地宣扬轻视生命,误导青少年,使他们情绪不稳定,价值观错位,心理偏激等心理问题,诱导青少年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系统,许多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后没有安全感,找不到可以帮助他们的地方,最后越来越绝望无助,只好选择自杀。
二、学校因素:
学校生活是大部分青少年的生活重心,但在目前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体制下,分数就是一切,许多学校为了分数无所不用其极,教师和学生都在为了分数费尽心机、呕心沥血。从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特别是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得到老师的赞扬和同学的羡慕,成绩不好的学生便经常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看不起,还会得到家长的冷漠甚至打骂。许多青少年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从来没体会到成就感,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认为人生没有什么意义,最后走上自杀道路。
三、家庭因素:
根据众多自杀个案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和,特别是父母离异的家庭,是引发自杀的重要原因。这样的家庭容易使孩子形成不良的自我情感体验,甚至产生人际交往的恐惧和不安全感等心理,使他们表现出更多的反社会等不正常的冲动行为,具有更多的攻击性、不服从性、依赖性和更多的焦虑、沮丧。在社会关系上也会具有更多的困难,与父母感情疏远,不愿与父母交流。这些孩子在遇到挫折时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也难以得到学校和同学的帮助,承受能力会下降,从而导致心理素质越来越差,最后很可能导致自杀。
目前,校园内学生之间贫富差距日益明显,家境较差特别是家庭经济十分拮据的孩子生活压力较大,其内心充满了愧疚感,还要承受同学的歧视,从而陷入忧虑、自卑、抑郁的情感体验之中,稍有突发事件的刺激,很可能产生自杀念头。
我国目前大部分家庭很少会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有的甚至会教育孩子轻视死亡。如:小鸡小鸭死了说是睡着了,老人去世也说成是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这样会让孩子搞不清死亡的真正意义,让孩子认为死亡其实一点也不可怕,甚至会认为死亡是可逆的、暂时的。有的孩子自杀是因为害怕挫折、不懂得生命的宝贵,不知道也从没想过死亡对于自己和亲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四、青少年自身问题:
学习压力过大是目前青少年自杀的重要原因。青少年对学业成绩比较敏感,都希望有个好成绩,但总有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成绩不理想,又要承担着家长的期待,从而产生较大的思想压力,逐渐把学习当成了苦差事,但父母老师却难以理解,甚至还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无论孩子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老师的要求,这就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挫败感,认为自己无能,从而走上轻生的道路。
人际关系不良,也是引发青少年自杀的一大因素。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际交往的需求日益明显,但人际交往的能力还比较缺乏,特别是独生子女,社会交往有限,当遇到人际交往出现冲突和困难时,找不到朋友倾诉、发泄,也没有父母和老师的帮助,很容易产生厌世心理。
早恋也是导致孩子自杀的因素之一。很多孩子早恋不是因为对方有多么优秀,而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被父母、老师经常责骂,从而想从恋爱中得到安慰。青少年恋爱很少成功,他们只知道恋爱的美好,对生活充满希望,却从没学习过如何分手。一旦分手,一旦理想与现实发生较大差距,就认为失去了一切,从而产生轻生的冲动。甚至有的青少年认为为爱自杀是一件值得自豪、浪漫的事情。
一般而言,自杀的青少年其内心都比较脆弱,对自己和外界均没有什么安全感,自卑、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低。一旦挫折强度超过了他们的心理防线,他们就有可能做出冲动的行为。有些青少年由于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和生理疾病,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最终也会选择结束生命。
为青少年创造一片美好生活的蓝天,是全社会、家庭、学校和青少年自身都义不容辞的责任!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4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