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初见 知心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初见知心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初见

知心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初见

欢迎来到知心屋

“知心屋”系列活动是文体生活部履行心理健康教育职能而设置的心理帮扶中心。法学院实验班研究生会将依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以“知心屋”系列活动为依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实验班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并增强抗压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

本期内容将介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几种典型的心理问题及相关精神疾病,如失眠障碍、焦虑障碍、抑郁症、躁郁症、强迫症及精神分裂症。无论存在轻度心理问题,还是可能存在重度精神疾病的倾向,我们都应做好心理危机预防,从容应对毕业与就业压力。尤其在面对当下的严峻疫情时,我们更要做好心理防护与情绪管理,共同期待雨过天晴。

Part1失眠障碍

1/3的时间

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不仅对身体健康很重要,对精神及心理健康也很重要。但是很多人缺乏良好的睡眠,中国睡眠研究会2016年调查显示:

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人失眠。

《2018年中国互联网网民睡眠白皮书》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压力大,北京的年轻人睡得最少,平均时长不到7小时。

“失眠症状”与“失眠障碍”

偶尔失眠,对健康没有太大影响,但

长期失眠

可能诱发多种躯体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更严重的是,长期失眠可能造成精神损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心情易烦躁以及抑郁症等。

“失眠症状”仅仅是一种现象

,躯体疾病(如中风、心脏病、骨折等)和精神疾病(抑郁症、焦躁症、老年痴呆症等)都可以引发失眠现象。

“失眠障碍”是一种疾病,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有入睡难、容易醒、睡得早、醒后不解乏等,如果每周有超过三晚的睡眠障碍,连续3个月就可能达到失眠障碍的诊断。

此时,需要到医院精神科就诊,去评估自己是失眠障碍还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失眠症状。

失眠障碍的缓解及治疗方法

若被诊断为失眠障碍,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

心理行为治疗

:患者可以自行采取心理行为治疗疗法,且无副作用,短期疗效与镇静催眠药物疗效相当,长期疗效优于镇静催眠药物疗效。

药物治疗

:治疗失眠障碍的药物种类繁多,不同助眠药物都有各自的适应症和副反应,部分药物长期服用有成瘾风险。所以,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依据处方选药服药,不可自行服用。

物理治疗

:主要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经颅电刺激治疗等,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睡眠三要素

养成睡眠节律

:可以理解为生物钟,生物钟可以通过固定上床、下床时间进行训练,对于失眠障碍患者,比较合适的上床时间为晚上22:30左右,下床时间为早上5:30左右,不管睡眠好坏、睡着或睡不着,每天都坚持固定的上下床时间。

增加睡眠动力

:睡眠动力越大,越容易进入睡眠。睡眠动力主要与

白天连续保持清醒的时间

两个因素相关。

第一,白天连续保持清醒的时间越长,睡眠动力越大,越容易进入睡眠,睡眠越深。

所以,无论晚上睡眠状况如何,失眠障碍患者都不能白天午睡或补觉,否则会减少睡眠动力,从而导致失眠。非失眠障碍患者可以适量午睡。同时,不宜赖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如躺在床上看手机、看电视或看书等。

第二,适量运动可以增加睡眠动力,每日坚持运动1小时。

最好是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爬山等,运动尽量在白天进行,睡前两小时内应避免运动。

保持身心放松

:睡前躯体或心理的紧张会导致失眠,通过每天1小时的放松训练,可以降低身心焦虑水平,从而促进睡眠。放松训练的方法很多,如身体扫描、正念呼吸等静心练习方法。

优化睡眠记忆窍门

睡眠障碍五步疗法:上、下、不、动、静。

坚持3-4周才有效果哦!

Part2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各类精神障碍中,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成人的终生患病率

高达7.6%

。但是,如果仔细去体会,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或正处于焦虑之中。事实上

,一般的焦虑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助手,压力也是动力哦,

只有病理性焦虑才是疾病

。那什么才算病理性的焦虑?焦虑障碍有哪些常见症状?包括哪些类型?患病了应该如何应对?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是一组精神疾病,除惊恐障碍外,还有广泛性焦虑障碍,又称慢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起病缓慢,个体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提心吊胆,还伴有肌肉紧张、坐立不安、手抖、出汗等症状。

个体虽然知道这种紧张是过度的,但无法自控

患者常就诊于综合医院,反复进行不必要的检查。

恐怖性焦虑障碍(又称恐惧症)也很常见,特点是个体有明确的焦虑对象,比如社交恐惧、广场恐惧、特定恐怖等。

惊恐障碍是焦虑障碍中的典型,以下将以惊恐障碍为例介绍焦虑障碍的典型症状及治疗方法。

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障碍,是焦虑障碍的一种,主要临床表现为

惊恐发作、预期焦虑、求助和回避行为

第一,惊恐发作是惊恐障碍的主要临床特点,指个体在不特别恐怖的情境中,突然出现

紧张、害怕、恐惧

,严重时伴有

濒死感和失控感

。惊恐发作常伴有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比如

心慌心悸、呼吸困难、过度换气、出汗和四肢麻木

等。惊恐发作通常起病急、终止快,通常一次发作持续20到30分钟,不久可能突然再次发作,发作期间意识清晰。

第二,

预期焦虑指在发作的间歇期,个体感到心有余悸、惴惴不安和担心再次发作。

第三,求助和回避行为是指由于强烈的恐惧,患者常常立即要求紧急帮助,如到急诊科就诊。另外,约60%的患者由于担心发病时得不到及时帮助,会回避一些活动,比如不愿意单独出门等。惊恐发作的表现可以在许多躯体疾病中出现,如心率失常、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癫痫和短暂性脑缺血等,诊断前根据症状,及时请心内科、神经内科及呼吸内科等科室的医生排除相应的躯体疾病是非常必要的。

惊恐障碍的治疗

惊恐障碍的治疗分为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治疗惊恐障碍的药物主要分为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具体用药需要严格遵循专业医生的医嘱

。心理治疗中最常采用的是认知行为疗法,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个体心理治疗,也可以进行团体治疗。

如果条件允许,推荐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进行联合治疗。治疗期间不能擅自停药,症状好转后仍需进行维持巩固,定期复诊遵循医嘱加量或减量是避免复发的关键,另外放松训练、身体锻炼对于预防复发也有帮助。

Part3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类很常见的精神疾病,各种原因都可能引起抑郁症,

主要表现是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高兴不起来)

,会对个体的工作、生活、人际交往等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根据WHO的数据,全球有大约3.5亿人与抑郁症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还在不断增加。WHO预计在2030年抑郁症将位列全球疾病负担之首。

在这个时代大约每二十个人就有一位抑郁症患者

,那么什么是抑郁症呢?

抑郁情绪与抑郁症

我们的一生中总是免不了遇到一些让我们感到抑郁的事情,比如工作不顺利,考试压力大,遇到坏天气,为此心情沮丧,这些是不是抑郁症?抑郁情绪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但是它和抑郁症是有区别的。

首先,

抑郁情绪的持续时间都比较短暂

,慢慢就会烟消云散;但是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会持续至少两周以上,平均持续数月,个别人甚至会持续几年,仅仅依靠自身很难好起来。

其次,

暂时的抑郁情绪不会对人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抑郁症会影响到人的方方面面,包括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严重时还会引发自杀。

那么抑郁症是从何而来的呢?它是各种社会、心理和生物因素复杂交织,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的后果,有时一些负面的生活事件比如亲人离世等会触发抑郁症,但有时抑郁症没有明确的诱发因素。

抑郁症的缓解及治疗方法

如果出现了抑郁症我们该怎么办呢?值得庆幸的是,

抑郁症是一个可治的疾病

,就像高血压和心脏病一样。向精神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员求助,这是抑郁症患者迈向康复的第一步;可以

去精神专科医院或者综合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做专业的评估

,明确是否患病以及了解具体的治疗方式。

目前治疗抑郁症最有效的手段有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抗抑郁药物可以帮助缓解抑郁症状,减短抑郁发作的时间,而且

抗抑郁药物并不会成瘾

,总体上是很安全的;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处理内心冲突,改善人际关系和负面情绪等等。

积极治疗

通过规范的治疗大部分患者都

可以回归正常生活

。越早接受治疗,效果越好,康复的可能性越大。另外,我们一定要

会求助,学会倾诉

,向值得信任的人敞开心扉谈谈自己的事儿。同时,

规律的锻炼

有助于缓解抑郁。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Part4双向情感障碍

犹如心跳一般,人的情绪也不是一条生硬的直线。顺心如意时,人们感到愉快、轻松、心情像鸟儿飞过晴空;遇到挫折时则常感低落、沉重、心情好像暗淡的阴天。情绪的正常波动是可控的,也不会影响日常生活。但有些人,情绪就像过山车,一阵子

没来由的愉快、兴奋、感到自己无所不能

;又一阵子

心情低落、没精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情绪的剧烈变化不能自控也非常影响生活——他们可能是患上了双向情感障碍。到底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该如何治疗?

双向情感障碍的症状

双向情感障碍也称躁郁症,这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

在抑郁发作期的患者,可以出现抑郁症的种种表现,比如

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悲观厌世

等等。

而在轻躁狂或在躁狂发作期,患者的情绪又会到达另一个极端,症状轻者,也称轻躁狂发作,患者感觉轻松愉快,头脑灵活,变得喜爱社交,自信阳光,兴趣广泛,浑身充满力量,这种表现需要持续四天及以上才可以诊断轻躁狂。患者有时会享受轻躁狂的状态,希望能一直持续这种状态,然而这种良好的状态很难如愿保持,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和干预,情况就可能会变得非常糟糕,躁狂发作。

这时患者的情感异常高涨,或者显得易激惹,为一点小事儿就大发雷霆;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言辞夸大,认为自己才华出众,能力非凡;讲起话来滔滔不绝难以打断,严重者语无伦次;

活动异常增多,不断计划,整天忙碌,只睡几个小时甚至完全不睡觉,但因为患者的注意力极易转移,虽不停做事,但基本都是虎头蛇尾

;另外患者做事冲动,容易不计后果;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妄想和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

诊断躁狂发作,上述症状要持续一周以上。跟大多数精神心理疾病一样,双向情感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倾向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而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

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直系亲属患病风险要比一般人群高很多

双向情感障碍的缓解及治疗方法

双向情感障碍给患者带来莫大的痛苦,但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规范的治疗,

这个疾病是可控的

首先非常重要的是

药物治疗

,精神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开具相应的处方。与抑郁症不同,双向情感障碍的治疗药物最主要的是心境稳定剂,这些药物可以把情绪维持在正常的范围。

除了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也能帮助患者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应对技能。同时,

我们要注意平衡自己的生活,避免过分的压力,规律锻炼,培养良好睡眠习惯,学会倾诉寻找支持,远离酒精毒品等成瘾性物质。

part5强迫症

是否常常会觉得纠结而痛苦

,总怀疑自己的东西会丢、门锁未锁上等,必须反复检查确认来缓解此种担心?

秩序和精准

是不是你日常生活中的必须品,哪怕小事也必须要井井有条、秩序井然,否则就会感到难受?是否对数字有自己的偏好?比如:喜欢数字6,那就什么东西都必须要凑齐6个。

是否有时对于清洁十分偏执、过于细致,并且要求别人也这样?

如果你有以上四种情况,那么是否一旦进入这样的状态,就控制不了自己,导致无法准时完成工作?

如果你的答案是“YES”,也先别急着紧张。不妨先想想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是否有了上述这些症状,就一定是患上了精神科疾病强迫症呢?第二,精神科疾病强迫症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强迫症”是一回事吗?看完下文,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强迫症的患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一百个人中就有1-3个人患有强迫症。但其中

只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寻求医学的帮助

。而患者从出现症状到被确诊,平均要经历17年。

强迫症的常见症状

1.强迫思维

反复出现在脑海中的某些想法、怀疑、冲动等等,患者认识到这些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想摆脱却又拜托不了。

常见的形式包括:

(1)怕脏、怕细菌、怕病毒等;

(2)过分关注小概率事件(如:飞机会不会坠毁);

(3)反复回忆等。

2.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一般在强迫思维之后发生,可表现为能观察到的重复行为,比如:反复洗涤、检查、询问,仪式动作等。

也可以是某些隐匿的重复心理活动,比如:反复计数、反复祈祷等。

如何识别强迫症

尽管表现不尽相同,但是强迫症的核心有两方面:

重复和纠缠

是指患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做一件事情,而达成的效果与付出的远远不成比例。

指患者明明知道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显得过分或者毫无必要,有强烈的摆脱欲望,但因为过分的恐惧和担忧,让患者无法控制,不得不去做。

有强迫现象=患有强迫症?

答案是

否定的

正常人也会出现一些强迫表现

,例如:核对账目、检查门锁等。但是往往具有表现轻、时间短、不觉得痛苦、不影响生活等特点,这并不是强迫症。

强迫症患者的症状更加频繁、更加强烈,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患者也承受着更巨大的痛苦。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使得患者与家人的关系日益紧张,逐渐无法完成学习和工作,越来越回避外出活动和人际交往。最后,他们的生活慢慢变成一座孤岛。

强迫症的缓解和治疗方法

医学上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包括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联合治疗

不论是哪种治疗方法都需要患者本人到精神病科评估病情,再由医生提出具体治疗方法。

最后,我们应努力提高识别,鼓励患者及时寻求帮助,大部分患者病情都能得到缓解或者治愈。如果发现自己存在一定程度的强迫现象,那么不妨努力发现生活,学会与症状共处,积极生活

,“学会与自己讲和”。

Part6精神分裂症

是否有时会产生一些怀疑,认为有人在背后说自己坏话,总在背后议论自己?

是否会常常觉得,身边人总能看到自己的心里,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如果有上述两种想法,是否有时会因此而不愿出门,不愿与人接触,从而感到被人疏远?如果以上三个问题,你给出了“YES”的答案,那么你可能需要重视了,这篇文章你肯定能用得上。如果你的答案是“NO”,也不妨继续往下看看,作为精神科常见疾病的精神分裂症是否和你想象中的,不尽相同。

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

我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的终身精神分裂症患病率

约为0.6%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

1.妄想

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坚信一些与他个人相关的、与现实不相符的想法,并且十分顽固,他人的解释、劝说等根本无法动摇。(例如:大家都在议论我;有人跟踪监视我;同学/同事再背后说我坏话;我不是父母亲生的……)

(1)

关系妄想

。将别人毫不相干且十分正常的行为认定为是在针对自己。例:迎面走来一个陌生人,向垃圾桶里吐痰,看到后下意识认为他是在侮辱自己。

(2)

被害妄想

。例:在咖啡厅,旁边桌子的人在玩手机,产生“这个人在用手机辐射我,他想要害我”的想法。

(3)

非血统妄想

。例:怀疑自己并非父母亲生。注意:精神分类症患者有些幻想内容荒谬且容易识别,但也有一些具有一定的可理解性,不易被大众识别。

2.幻觉

即在没有客观刺激时,患者的感官却感受到了信息。包括

幻听:周围没人时却听到有人说话(例:“他们都在骂我”)、幻视以及幻嗅。

3.正常情绪、思维、行为的减少或缺乏

例:情感疏远、话少、不社交等。

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冲动以及攻击行为。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原因

1.社会心理因素

2.生物因素

这是导致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作用。

通俗来讲,就像心血管问题导致高血压;胰腺问题导致糖尿病;大脑的一部分生病导致精神分裂症。因此,

药物是最为有效且主要的治疗手段

常见问题解答

Q:学习、工作压力大会不会影响精神分裂症病情?

A:不会。药物使得症状缓解只是康复的一部分,回到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中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Q:如果在接受治疗后我的病症已经基本消失,是不是就可以停药了?

A:不是。

若已有病症,则需要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切勿自行停药,防止病情复发以及后续更严重的病情慢性化,防止疾病影响工作和生活。

写在最后

此时此刻,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它正向我们每个人发出挑战。面对危险,焦虑是我们正常的功能性情绪,但超负荷的焦虑情绪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躯体感受,产生不必要的健康危机。因此,在这场抗疫战中无论身处何方、扮演何种角色,我们都应该帮助自己建立起根植于内心的安全感。也许,我们正经历最黑的夜,所有的煎熬和期待都在为迎接光明而蓄力。春天总会来临,樱花照常盛开。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如果读者有任何想要了解的关于心理健康及精神疾病等相关知识,或者有任何心理咨询的需求及心理活动形式的建议,请随时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私信我们,或发送邮件之LSPU2019@163.com,我们将会根据读者反馈及时调整知心屋系列后续线上及线下活动安排,感谢您的关注。

文字来源丨文体生活部

责任编辑丨文体生活部

注:本次关于心理问题及精神疾病科普的主要内容,主要来自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精神卫生686”公众号科普内容。内容仅供参考,若有不当之处烦请批评指正。

写留言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