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8月23日,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
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二科主任毛宇湘表示,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但此时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人们仍将面对秋老虎来袭,
所以这个时节的衣食住行需要特别注意。
“秋冻”要因人而异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非常实用的生活谚语。
“秋冻”的意思是说秋天到来之后,气温稍有下降,此时不宜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平日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
当然,“秋冻”也要因人而异。
毛宇湘指出,尤其是进入深秋后,要时刻关注气候变化,明显降温时应及时调整衣物,不要盲目固守“秋冻”。
老人和小孩,以及一些身体虚弱的人群,抵抗力弱,要注意保暖,不要盲目“秋冻”。
注意补水,养护肠胃
秋燥是处暑时节的一大特点,此时人们常会感觉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口燥咽干,出现大便干结等不适情况。
毛宇湘说,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处暑时节应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
如银耳、藕、菠菜、鸭蛋、蜂蜜等,防止燥邪伤害人体津液。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建议多喝温水,以缓解和防止便秘症状。
此外,“少辛增酸”也是此时节的养生法则。
毛宇湘表示,肺气盛于秋。少吃辛味,是要防肺气太盛。
而酸性食物具有非常强的滋阴效果,处暑时节要多吃酸味水果,如山楂、葡萄等。
还应注意养护肠胃,多吃些百合粥、银耳粥、杏仁粥、莲子粥、坚果粥等有助于健脾胃、补中气的食物。而西瓜这类瓜果,则要少吃或不吃。
调节起居,适度运动
随着“处暑”节气的到来,暑气消散,气候变凉,人体各系统也从活跃状态转入生理性休整期,人便会感到倦怠乏力,即“秋乏”。
毛宇湘说,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此时宜调节起居作息,可较夏季夜晚适当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
与此同时,做好日常室内通风工作,祛除暑热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入睡之前把窗户关上,以防寒湿之邪侵入人体。睡觉时腹部盖薄被,以防脾胃受凉。
秋季气候清爽宜人,建议多到户外走走,勤晒太阳,适当做些有氧运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可以迅速使机体消除“秋乏”的感觉。
毛宇湘说,可选择快走、慢跑、跳操、瑜伽等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老人锻炼则以早晚为好,可选择较为轻松的保健操。
—-END-—
感谢你每一个“点赞”和“在看”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