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平台开放自主查询!
您可以回复数字或关键字获取宝宝各种资讯!
回复数字
“101”“母乳”“喂养”
了解母乳喂养相关知识
“102”“奶粉”“混合”
了解奶粉及混合喂养相关知识
“103”“便秘”“拉肚子”
了解宝宝排便相关知识
“104”“健康”
了解宝宝身体健康相关知识
“105”“恢复”
了解宝妈产后恢复相关知识
“106”“智力开发”“认知”
了解宝宝智力开发相关知识
数字“
107”“辅食”
了解宝宝辅食添加相关知识
有妈妈在平台留言询问中耳炎相关问题,今天小编为说说看!宝宝中耳炎怎么回事?该怎样护理?
宝宝中耳为什么会发炎?
在中耳腔内,有一条细管子通往鼻咽部,医学上称为咽鼓管。
由于宝宝的咽鼓管比较短、宽且直,呈水平位,加上小儿机体抵抗力较弱,容易患急性鼻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而某些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感等常常会引起鼻咽部的分泌物增多,或由于婴儿吐奶、呛咳及拧鼻涕用力太猛时,细菌便很容易从咽鼓管进入到中耳而成为引起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的原因。
中耳炎是宝宝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宝宝通常会感觉到耳朵跳痛或刺痛,在吸吮、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就会加剧。较大的宝宝会说耳痛,但不会说话的宝宝由于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常表现为烦躁、哭闹、夜眠不安、摇头或用手揉耳等。由于吸吮和吞咽时耳痛会加剧,所以患中耳炎的宝宝往往不肯吃奶。
如何发现宝宝中耳发炎了?
中耳炎不像感冒发烧,一下子就能看出来。有的宝宝还小,不会明确表示“耳朵疼”,家长便不容易察觉。如果宝贝有了以下这些表现,那么就可能患上中耳炎了。
发烧:
宝宝连续3天发烧37.5℃以上,吃了药烧却持续不退时,就要考虑宝宝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尽早去耳鼻喉科检查。
挠耳朵:
如果宝宝不断地摸耳朵、挠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摇头:
当发现宝宝躁动不安、摇头,要想到他耳朵可能不舒服。
孩子突然变得烦躁,爱哭,而且夜里总是睡不好觉,这时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耳朵积水
当发现有黄色分泌物流出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听力不好
鼓膜里有渗出液会导致听力下降。如果你发现宝宝对你的召唤反应迟钝,叫他几遍也不理睬,要赶快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
宝宝得了中耳炎要怎么治?
1、及时去医院
宝宝得了发生中耳炎后一定要看医生,遵医瞩认真治疗,不能自行服消炎药而使宝宝未得到彻底治疗而留下隐患。中耳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尤其是婴幼儿期的宝宝机体抵抗力低,中耳炎可以向附近器官扩展,如引起乳突炎甚至颅内感染等严重后果。因此要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2、按医嘱治疗
中耳炎主要治疗方案是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药物,常用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头孢霉素等,要求剂量足够、疗程至少1周以上。其他尚有耳朵局部的处理措施,如清洗、引流脓液、耳用抗生素药物滴剂和少量耳用粉剂等。
3、早发现早治疗
中耳炎多数是能治好的,即在合理治疗和护理下能够完全痊愈,但如果发现太晚,不仅会出现刚才讲的感染扩散的危险外,由于治疗延误,还会遗留听力下降等问题。
宝宝躺着哭或喂奶易得中耳炎
躺着哭或是平着喂的姿势都不利于孩子健康,甚至可能导致他们患上中耳炎。
宝宝平躺着哭时,眼泪和鼻涕很难顺利流出体外,再加上体内内压增大,因此眼泪鼻涕很容易堵到鼻腔和嘴巴里。而且,鼻腔的黏膜与耳咽管、中耳腔的黏膜相连,反复积蓄的液体很可能会流到耳廓里,与分泌物、脏东西聚在一起滋生细菌,导致耳朵发炎。
“特别是孩子感冒时,免疫低,鼻涕也比较多,如果不加以注意,更易患上中耳炎。”在发现宝宝大哭并且眼泪鼻涕特别多时,最好将宝宝抱起来,轻轻拍打背部,方便眼泪鼻涕流出来,防止堵塞。
在给宝宝喂奶时,也不宜让宝宝经常平躺着喝奶,否则奶汁很容易跑进鼻咽腔,经咽鼓管进到中耳,引发炎症。“抱着给宝宝喂奶时,最好让他的头稍微比身体高点,在床上时可以用东西把头垫高一点,角度最好掌握在45度左右,这样奶汁容易咽到肚里。”
在宝宝情绪平稳的情况下喂他吃东西,吃完后将宝宝抱起来轻轻拍拍背部,帮助宝宝将胃内的一些积气排出来,使体内各通道保持通畅。
如果发现宝宝鼻腔内有堵塞物,最好用棉签先将其清理干净,再喂宝宝吃东西,否则可能会导致食物呛到宝宝。
宝宝中耳炎的居家护理细则
1、勿信偏方
有的父母听信谣言,采用所谓的偏方,将某些中药或药片磨成粉吹进耳朵里,这是很危险的。如果药末堵塞鼓膜的穿孔处,内耳鼓室内的脓液引流不畅,长期刺激、腐蚀鼓膜,可使炎症向周围组织扩散。严重时脓液可向颅内蔓延,引起硬脑膜外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甚至面瘫等,严重的并发症将会有生命危险。
2、物理退烧
当确诊为中耳炎并用药治疗后,宝宝仍然有发烧的现象,需要父母随时测量体温并进行物理退烧,如果发烧超过38.5℃,仍需及时就医。
3、给宝宝剪指甲
宝宝会出现耳痛和耳朵不舒服的现象,年龄太小的宝宝不会表达,可能表现出躁动不安,或去拉扯受感染的耳朵,应给宝宝剪短指甲,避免宝宝抓挖耳朵。
4、随时看护
宝宝得了中耳炎后,应该保证身边随时有家长看护,因为宝宝有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若耳膜穿孔,会有分泌物流出。若已经是慢性中耳炎,耳膜会增厚且结疤,耳膜活动性下降甚至中耳腔产生胆脂瘤,这时就要家长及时带宝宝再次就医,看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了。
如何预防宝宝中耳炎?
中耳炎的发生率很高,因此预防中耳炎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1、母乳喂养。吃母乳的宝宝,由于母乳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A(lgG)和免疫球蛋白M(lgM)足以抵御由口腔吸入至咽喉部及咽鼓管有害菌的侵染,故能有效地预防或减少婴幼儿中耳炎的发生。而用牛奶、奶粉等食品进行人工喂养的婴幼儿,由于这些食品无一定数量的活性抗体成分,故可使病菌有机可乘,致使呼吸道或中耳发生感染。
2、宝宝患中耳炎往往和喂奶姿势不正确也有关。有的妈妈或保姆在喂乳时图省事,让宝宝平卧喂奶,或人工喂养时喂奶过多、过急,使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呛咳,均可以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而致急性中耳炎。因此,预防中耳炎,需注意喂乳姿势,应该抱起宝宝来喂乳,人工喂奶时不要太多、太急。
3、当宝宝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时,应注意保持鼻腔通畅,当鼻塞严重时,偶尔可用0.5—1%麻黄素滴鼻。此外,还要注意上呼吸道感染时发生的反应性中耳炎,也会引起耳痛,使宝宝经常去抓耳朵。应当找耳鼻喉医生看看以除外化脓性中耳炎。睡觉时,经常给宝宝变换体位,以免分泌物在鼻咽腔积聚。
4、少擤鼻涕。当宝宝鼻塞特别厉害时最好不要擤鼻涕,以防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致急性中耳炎。
要学会正确地擤鼻涕:堵住一侧鼻孔,将另一侧鼻腔内的分泌物擤出。
5、虽然目前世界上尚无专用于中耳炎的预防针,但是研究人员发现注射流感疫苗有助于降低感染中耳炎的危险。
6、6个月大宝宝不宜用安慰奶嘴
芬兰专家在最近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说,半岁以上的宝宝使用安慰奶嘴容易患中耳炎。
文章综合摘自母婴世界、生命时报、母子健康、健康娃娃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作者的创作与分享!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
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