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轻度脑震荡怎么办CDC最新指南给答案 儿童轻度脑震荡怎么办CDC最新指南给答案儿童轻度脑震荡怎么办CDC最新指南给答案

儿童轻度脑震荡怎么办CDC最新指南给答案

编译/瓜子

儿童的轻度颅脑外伤(mTBI)即脑震荡,是一个十分需要关注的问题。

部分患儿脑震荡后的症状可能持续超过2周乃至3个月。外伤造成的损伤与症状会影响患儿的生理、认知、心理等各个方面。

本指南制定组由CDC牵头形成,针对未成年mTBI患者,从诊断、预后、治疗方面提出指导建议。

“轻度颅脑外伤”的定义是什么?

基于美国康复医学大会及美国CDC的建议,研究将mTBI定义为——

由外部机械力量造成的急性机械性脑损伤,包括:

(1)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意识混乱或定向力障碍、意识丧失(≤30分钟)、伤后遗忘(<24小时)、和/或其他暂时性神经系统异常(如局灶性体征、症状或癫痫发作);

(2)伤后30分钟,或进入医院就诊时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为13-15分。

急诊遇脑震荡患儿,这些检查做不做?

1.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建议1A:

不应常规对mTBI患儿以诊断为目的进行头部CT检查。

建议1B:

医生应使用经验证的临床决策方案,来

鉴别低危及高危颅内损伤(ICI)患儿,低危者不需进行头颅CT检查,而高危者则有CT检查指征

。现有临床决策方案(如PECARN决策规则),给出的

相关风险因素包括:

年龄小于2岁

意识丧失

严重的创伤类型

严重或逐渐加重的头痛

健忘症

非前额头皮血肿

GCS评分小于15分

临床怀疑颅骨骨折

建议1C:

若患儿已诊断mTBI,医生在与患儿及家属讨论进行头颅CT的风险时,应提及颅内损伤的可能。

2.脑磁共振成像(MRI)

建议2:

在疑诊或确诊mTBI患者的

紧急评估中,医生不应常规进

行MRI检查

3.单光子发射CT(SPECT)

建议3:

在疑诊或确诊mTBI患者的紧急评估中,医生不应常规进行SPECT检查。

4.头颅X线检查

建议4A:

头颅X线片

不应用于儿童mTBI的诊断。

建议4B:

头颅X线片不应用于颅内损伤筛查。

5.神经心理学工具(包括症状量表、电子版认知测试和脑震荡的标准化评估)

建议5A:

医生应

根据年龄选择经验证的症状量表来为急性mTBI患儿进行诊断评估。

建议5B:

医生可以在急性损伤的mTBI诊断中,根据年龄选择经验证的电子化认知测试。

建议5C:

标准化的脑震荡评估不应仅限于6至18岁儿童的mTBI诊断。

相应量表包括:

GradedSymptomChecklist

PostConcussionSymptonScale

HealthandBehaviorInventory

Post-ConcussionSymptomInventory

6.血清标记物

建议6:

医生不应在研究环境以外使用生物标志物来诊断儿童mTBI。

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孩子何时能康复?

7.预后咨询的回答原则

建议7A:

医生应告知患儿及家属,

多数(70%-80%)mTBI患儿不会在受伤后出现持续时间超过1-3个月的显著不适。

建议7B:

医生应该向患儿及家属说明,尽管部分因素可以预测持续症状风险,但每个mTBI患儿的病情都应个体化考虑。

8.患儿恢复时间与既往病史相关

建议8A:

医生应在儿童运动员运动前体检中评估患儿的病史(即伤前检查),或

在受伤后尽快评估其既往病史,以辅助判断预后。

建议8B:

医生应向完成运动员体检的儿童/mTBI患儿及其家属解释,

以下既往病史因素与恢复时间延长有关:

有mTBI病史

认知能力较低(患颅内病变的儿童)

患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疾病

存在学习障碍

受伤前有相关症状(如类似脑震荡后的症状)

存在家庭和社会压力因素

9.医生应积极筛查预后不良因素

建议9A:

医生应在mTBI患儿中筛查已知的症状持续危险因素。

建议9B:

医生可以使用经验证的预测方法,结合与症状持续相关的风险因素,为在急诊就诊的mTBI患儿提供预后咨询。

mTBI持续症状的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年龄较大

西班牙血统/种族(与白人血统相比)

社会经济学条件较差

mTBI相关表现明显(包括与ICI相关的患儿)

脑震荡后急性症状明显

10.建议选择何种评估工具?

建议10A:

医生应使用

多种工具组合评估

mTBI患儿的恢复情况。

建议10B:

医生应使用

经验证的症状量表

来评估mTBI患儿的恢复情况。

建议10C:

医生可以使用

经验证的认知测试(包括反应时间的测量)

来评估mTBI患儿的恢复情况。

建议10D:

医生可以使用

平衡测试

来评估患mTBI的青少年运动员的恢复情况。

11.对于预后不良者,应如何干预?

建议11A:

医生应密切监测

那些根据病史、人口学特征和/或伤情而归类为症状持续高风险的mTBI患儿。

建议11B:

对于那些接受了标准治疗但

症状未能

按预期恢复(即4-6周内)

的mTBI患儿,医生应提供适当的评估和/或干预。

脑震荡患儿治疗相关建议

12.患者教育与家庭教育

建议12:

在为患者家庭提供教育时,医生应提供以下信息:

什么是伤情加重的提示症状

伤情描述,预计症状发展过程与恢复过程

说明如何监测脑震荡后的症状

预防再次受伤

认知和运动/休息的管理

说明如何重新开始游戏/娱乐活动及重返学校

明确的医疗随访指导

13.认知/休养及有氧治疗

建议13A:

在儿童发生mTBI后的最初几天,医生应建议患儿限制体力活动及认知活动。

建议13B:

治疗初期后,医生应建议患儿及家属以不加重症状为前提,

制定活动恢复计划

,同时密切监测症状(频率和严重程度)。

建议13C:

完成活动恢复计划后,

医生应提供积极康复计划,逐步引入不会

加重症状的非对抗性有氧运动

,同时密切监测症状(频率和严重程度)。

建议13D:

若患者恢复到病前状态,且能够保持休息时及运动增加时不出现症状,医生应建议其恢复病前的活动强度。

14.心理社会支持/情绪支持

建议14:

医生应为mTBI儿童评估社会支持的范围和类型(包括情感支持、信息获取、工具提供及鉴定等多方面),并在家属教育中强调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15.重返校园

建议15A:

为帮助mTBI患儿重返校园,

医生及学校应在其耐受范围内逐渐增加患儿学习的时长及强度

,在保证不显著加重症状的前提下,增加学校活动参与度。

建议15B:

学校与医生应根据mTBI患儿的症状严重程度,共同讨论患儿合适的返校时间。

建议15C:

对于那些症状持续且影响学业成绩的学生,学校应评估该学生的教育需求,并确定学生是否需要额外的教育支持(如法规中对残障人士的支持)。

建议15D:

患儿、学校、家庭及医生应将症状结合学业进步程度一起进行评估,继而共同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调整,以在不显著加剧症状的情况下保证学业。

建议15E:

在患儿的学业成绩恢复到受伤前水平前,学校应持续监测并调整教育支持。

建议15F:

对于已采取积极治疗,但症状仍然持续出现且学业存在困难的学生,医生应将患儿转诊至儿童mTBI专家处进行严格评估。

16.头痛的处理

建议16A:

对于伤后出现

严重头痛,尤其合并其他危险因素或头痛持续加重的患儿,急诊医生应进行头部CT检查以评估颅内损伤估

,继而进一步处理。

建议16B:

在接受急诊观察的头痛患儿中,

若症状突然加重,应紧急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

建议16C:

医生及护理人员应为急性mTBI后出现

严重头痛

的患儿

提供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即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同时还应针对镇痛药物过度使用进行家属教育

(如可能出现反跳性头痛)。

建议16D:

除研究项目外,医生不应为mTBI患儿使用3%高渗盐水治疗急性头痛。

建议16E:

mTBI后的慢性头痛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

对于出现慢性头痛的患儿,医生应将其转诊以进行多科诊疗,同时需考虑到是否有过度镇痛的因素。

前庭-动眼功能障碍的治疗

建议17:

对于有持续性mTBI后前庭-动眼功能障碍的客观或主观证据的患儿,医生应建议患儿至前庭功能复健机构进行治疗。

18.睡眠管理

建议18A:

医生应介绍睡眠卫生方法,

以促进mTBI患儿的恢复。

建议18B:

如果在采取了适当的睡眠卫生措施后,睡眠问题仍然出现或持续不缓解,医生应建议患儿至睡眠障碍专家处进行进一步评估。

睡眠卫生包括:

保持睡眠环境昏暗、安静、气温适宜,使用合适的寝具

在每天同一时间睡觉起床

睡眠时间不要超过推荐睡眠时间的最大值

中午后不进食咖啡、茶和其他含咖啡因的食物

避免在傍晚、晚上和睡前饮酒或吸烟

适当增加运动量有助于睡眠

19.认知障碍的管理/治疗

建议19A:

医生应尝试以其他mTBI症状为背景

确定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

建议19B:

医生应推测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病因,并推荐对应治疗。

建议19C:

医生可以

将持续出现认知功能问题的患儿转诊以进行正式的神经心理学评估

,意在确定病因并推荐针对性治疗(高;C级)。

资料来源

Lumba-BrownA,YeatesKO,SarmientoKetal.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GuidelineontheDiagnosisandManagementofMildTraumaticBrainInjuryAmongChildren.JAMAPediatr.2018Sep4:e182853.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医信共同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邮箱:

yxfepd@easyhin.com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