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笔会】年度专栏 孙士伟散文:继母 【世界笔会】年度专栏 孙士伟散文:继母【世界笔会】年度专栏 孙士伟散文:继母

【世界笔会】年度专栏 孙士伟散文:继母

只接受原创首发作品投稿,投稿邮箱:1634513920@qq.com

作者:

孙士伟

(一)卷首语

继母,也就是人们说的后娘,在人们的潜意识里,继母往往是同狭隘、自私连在一起的,是否好些地方都有这么一个说法:蝎子的尾巴,后娘的心。说明了人们对于后娘的一些不公正看法。但我也是遭遇了一个继母后娘,却没有感觉到后娘的恶毒与狭隘自私,相反,得到了不少的母爱与关怀。

母爱(其中也包括继母们的爱)这个话题,也可以说是人类的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赋予了它太多的诠释,也赋予了它太多的内涵。它也许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涛大浪,但母爱就象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道:“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普天下最平凡的是母亲,最伟大的也是母亲。从来没有一种文字能写尽母爱,文章是有长短尽头的,而母爱,却是无痕的岁月,贯穿着我们生命的全部。

母爱就象一部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

而母亲更象是一本书,写满了勤劳、善良、自豪和挂牵;母亲是孩子走路的启蒙老师,教会了孩子为人处世的社会道理;母亲是孩子生命的保护伞,保护着孩子在磨砺中闯下去的勇气;母亲也是孩子们搏击风雨的靠背。

同时,平凡而伟大的母爱是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平淡的小事情坦然反映出来的;母爱是无私的,无私的母爱是因为母亲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了孩子;母爱是真挚的,真挚的母爱是在母亲平常生活中的叮咛、唠唠叨叨的牵挂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

母爱有无数的方式,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点头……在这些细节中,或深或浅,或重或轻都有爱的滋味。只要你回味和咀嚼,就会品尝到爱的味道。在凡俗的生活中,母爱正是以一些芥微小事来震撼我们的心灵。

而我的继母也象中国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朴实无华,善良宽容,加之她勤垦简朴,持家有方,对于我的成长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我的父亲对于我的教育是身教重于言教。而继母却是言传身教并于一身,虽然她对于我的教育,不是刻意而为,但却是在平平常常的日常生活中,以她那自有的处世做人规则,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教育了我,使我在一辈子的生活工作中获益匪浅,受益颇多。

(二)开始篇

继母来我家的时候,大概有五十几岁吧,高高的个子,挺立的腰身,可就是踩着一双三寸金莲。继母虽然是一双三寸金莲小脚,但走起路来却是风摆杨柳,快捷利落。我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继母将近六十岁了,还踩着三寸金莲走路去孝义大孝堡。大孝堡有我的一个姐姐,也就是继母第一个丈夫留下的女儿。我们村庄到大孝堡也有三十华里之多。一个三寸金莲的小脚老太太跑上三十多里路,而且还都是坑凹不平的土路。如果遇到浇地那就更遭罪了,那时候农村浇地,大部分是大水漫灌,一到浇地时候,好些地方都是白茫茫一片,连道路都寖在水里了,因此有时候遇到上浇地,还要左绕右绕多走不知道多少弯路。

而还有一种情况,那时候的交通状况是非常不好的,好多渠道上都没有桥梁,遇上浇地,只是在渠道上搭两根木头椽子,摇摇晃晃。你看吧!下面是湍急奔流而过的渠水,上面是只有脚面宽两根摇摇摆摆巅巍巍的椽子,看的人都心慌腿软。男人们还好办一些,女人们尤其是一个将近六十岁,况且是踮着一双三寸金莲的老太太要过那个椽子桥梁,那些个困难是可想而知的。遇上那种情况,据继母生前说:只能是爬在那个只有脚面宽的两根椽子上,手脚并用,胆战心惊,一点一点挪着前行。而那个情景想象起来都有一些战战兢兢与滑稽,没有经历过那个场景的人是体会不到那个危艰和无奈的,而同时也需要多么大的坚强毅力呀。

继母出生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年,也就是公元1906年,一生遭受的苦难,真是溢于言表。军阀混战,日本鬼子,二战区,勾子军,加之饥饿,疾病,更有好几个亲人的去世,都没有击倒她。在那样的艰难困苦中,是什么力量支持她挺了过来。是她那坚韧不拔,自立自强的精神,是她那对于人生不离不弃的坚强信念激励着她,鼓舞着她,使她度过了一个个的艰难险阻,从而对于后来的生活充满了激情与希寄。

说起来继母也是一个非常苦命的人。她的老家是孝义县司马村人,她的第一个丈夫是孝义县旧城楼南武姓人,听说嫁过去没几年丈夫就去世了,留下一个襁褓中的女儿。第二个丈夫是我们演武古镇的一个王姓殷实人家,并且有了一个男孩子,但孩子十来岁时因病夭折了,祸不单行,同年第二个丈夫也因病去世了,只留下继母一个人孤寡的生活。

直到后来,我亲生母亲去世后的第二三年吧,经人介绍继母与我父亲走到了一起,成了我的继母,也就是我们当地所说的后妈。

我们当地有句俗话;后娘难当,继子难养。在我们当地就有有的家庭因为后妈与继子的关系处理不好而维持不下去的。但是继母自从到了我家直到她老人家上世纪一九八七年八十一岁时去世,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里与我们生活在一起。总的说来,继母和我们的关系还是非常好的,非常融洽的,这个情景是所有亲朋以及街坊邻居们有目共睹的。虽然继母没有给予我生命,但是将近三十年的养育之恩,日常生活中那些潜移默化的教育,我是刻骨铭记在心,时刻感念不忘的。

我的继母是旧中国典型的劳动妇女形象,勤劳持家,自立自强,热情好客,待人真诚。继母虽然没有文化,大字不识,可是她会讲故事,会唱小曲,当地的一些童谣民谣,俗语老话张口就来。

继母说起话来,干脆利落,办起事来也是风风火火,干净利索。虽然没有文化,但是记性好,悟性高。就是急性子,脾气不好,口不饶人,刀子嘴,豆腐心,属于那种心眼好,心地善良心直口快不会绕弯儿的人。

我记得继母刚来我家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颠着一双小脚,但是那时候是集体化,还得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我们村庄是大村庄,土地多,路程远,最远的有七八里地。难为了我那继母颠着一双小脚每天奔波几里地还要地里劳作,想象是多么的辛苦呀!记得那时候每每继母劳动回来,两个膝盖上老是黄土痕迹满满,因为继母是三寸金莲,锄地的时候不能圪就(土话指蹲下),只能是爬在地上锄地。所以裤子膝盖处老是早早的就破了。

而继母虽然是个女流之辈,但是,能吃苦会持家。曾记得六十年代初期的时候,父亲是个木匠,有时候做木活需要将大件木料锯开,那就得两个人配合,用大锯锯开。而那时候我才十岁多一些,不是帮助父亲拉的圪流拐弯,要不就是拉不了几下就不想干了。继母见状,一边数话我;“真是莽张三”。‘莽张三’是小时候继母经常数话我的用语,指做事情没有恒心,坚持不下来,一边巅着她的小脚,盘着腿坐下来帮着父亲拉开了锯子,而当时,继母已经是将近五十多岁的人了,况且还巅着一对“三寸金莲”,而且拉得还是像模像样。

到了后来,给生产队砸化肥,那时候叫肥田粉,一般是硝酸铵肥料,那时候是用牛皮纸包装,如果受潮以后,有如石头一样,非常坚硬。记得那时候砸化肥的时候,一般老是我先用大锤将化肥砸成小块,然后继母再用小锤砸开,然后还要用筛子筛下来。还有砸石头,那时候为了修公路,每个家庭都有砸石头的任务,也是我先用大锤将大块石头砸成小块,继母再用小锤子砸成适合铺公路用的小块石籽。再后来给人家望小孩(备注)。

而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继母还经常颠着一双小脚在石磨上,在槽槽碾上加工粮食。记得大约是1961年,吃大食堂刚刚解散。原来吃大食堂时候加工粮食的锅驼机磨坊也因为人们没有多少粮食加工停止了。所以,人们加工粮食只能是在石磨上或者碾子上加工。而那时候粮食品种也比较单调,一般也就是高粱,玉米两种。如果粮食多,还可以在石磨上预约生产队的牲口来加工。但那时候粮食短缺,一个人一个月也领不了多少粮食,敷不住在石磨上加工,而且,如果使用生产队牲口,一来要预约排队(有时候等米下锅等不得),再一个,使用牲口还得付一些费用(一般是用加工粮食的下脚料顶)。所以那时候好些人家因为时间和费用就是自己在石磨上加工。

记得那时候,我就经常随继母加工粮食。粮食稍微多一些在石磨上,如果粮食不多,就在碾子上。在石磨上加工粮食,听起来简单,但要做起来,却是非常辛苦的。那就的像牲口一样,一步一步计算着脚步。只不过牲口是拉着向前,人是推着向前。

那时候,我父亲在汾阳营造社建设汾阳大礼堂,经常不在家。如果要加工粮食,就是继母和我,到了要加工粮食的时候,往往是继母颠着她的三寸金莲,将疙栳子(一种用条子编的放粮食等的容器,一般能放四五十斤粮食)里的粮食扛到磨坊,我将推磨的其他用具拿上。

刚开始推磨的时候,也往往是我自告奋勇,抢的上去抓着磨杆就推开了,那时候,那个石磨也有大小,一般小一些的还比较省力,如果是大一些的,那就比较吃力了。而那个推磨并不是有力气就行,有的人晕点低,推不了几圈就头晕脑胀的不行了。我那时候刚十岁,还没有多大力气,推了一会儿就不想推了,见状,继母一边过来把着磨杆,一边说道;“蛮张三,我来吧!”随即蹬着她的三寸金莲,把着磨杆一步一步转起圈来了。要知道那时候继母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况且还是三寸金莲,没有推过那个磨的人是体会不到那个艰辛的。那可正是一步一用力,少了一步也不行,时间不长,继母的汗珠子就下来了,见此情形,我急忙过去帮助继母一起推磨。

那情那景是否正是体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又一种境界。

而要是粮食更少一些,或者是加工一些别的东西,人们就到碾子上。而那个碾子也分两种。一种是在那个圆圆的,大约有不到一米高的台子上镶嵌有一块也是圆圆的打磨出来的石头碾子面,上面有一个大大的石头圆滚子,也可以人推上走,也可以牲口拉着走,比较大一些,高档一些的碾子,它是适合加工粮食等数量比较多一些的碾子。还有一种石头打造的碾子,我们当地叫做槽槽碾。槽槽碾是全红沙石头打造,大约长有三米左右吧!宽有六七十公分,高有六十公分左右,外表大体上就像中药铺里碾中药材的那个船形的碾子一样,所不同的是,中药铺里的碾子是铁的,个头小,而且是利用人脚蹬的。我们那里这种槽槽碾是石头的,体形大,那么大一块红沙石头,中间打磨出一条大大的石槽,那个石槽也是中间深,两头浅,最深处也有四十多公分左右,宽也有差不多二十公分不到三十公分左右。再挑一个合适的,平坦地方,建一个砖头或者石头台子,将那个槽槽碾安上去,配套一个直径八九十公分,厚大约有二十公分的圆石头滚子,中间用有小碗粗细的木头穿过,长的那头安在碾子的里手一根木头柱子上,短的这头,由人们推着来回滚动。而且,在碾子的后头,还要建一个与之配套的石头墩子,以便人们加工粮食等的中间,将那个大大的石头滚子推上去,也好像是那个石头滚子的停车点,休息处吧!

而在碾子上加工粮食等,同样是继母颠着三寸金莲将粮食扛上,我拿着扫把,铁铲等工具屁颠屁颠的跟在继母后边。那时候特别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我们家乡的槽槽碾最为红火的时候,你看吧,基本上每天一大早,只要是普通天气,不刮风下雨,家乡的那个槽槽碾就开始有人忙活上了。如果去的迟了,还得排队。

开始碾粮食了,继母将槽槽碾的肚子里打扫干净,将要加工的东西倒到碾子里,薄薄的摊开,再用力将那个大大的石头滚子推下来,来回滚动。同时我也是或左或由来回跑动,帮助继母滚动那个大大的石头滚子,就这样的来回滚动,石头滚子在深深的石头槽槽里的来回滚动,连接起了我们的生命之源,许多粮食等经过了无休止的来回碾压,成为了我们那时候赖以生存的各种食材,也就是成为了我们的生命源泉,力量的支柱。

(备注)望小孩;望小孩当地土话的一种说法,指看小孩子,就是当时生产队为了提高出勤率,让年轻妇女们参加生产劳动,将她们的孩子托给一些老年妇女照看,那时候看一天孩子,挣二分工,如果一个工一块钱分红,看一天孩子能挣两毛钱,如果要是五毛钱分红的话,看一天孩子只能挣一毛钱。

(三)从继母的“三寸金莲”说起

据继母讲;那时候的女孩子们都必须是缠足的,如果不缠足是要受到好些人们的白眼的,是嫁不出去的,嫁不出去就等于还得在家父母养着。所以不管父母是否忍心,都必须逼女孩儿家缠足。那时候就听见继母讲“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女孩子缠足是要蒙受极大痛苦的。继母说她四五岁上大人们就开始给她缠足了。缠时先将脚拇趾以外的四趾屈于足底,用白棉布条裹紧,取其涩而不易松。等脚型固定后,穿上“尖头鞋”,白天家人扶之行走,以活动血液,夜间将裹脚布用线密缝,防止松脱。到了七八岁时,再将趾骨弯曲,用裹脚布捆牢密缝,以后日复一日地加紧束缚,使脚变形,最后只靠趾端的大拇趾行走。总之说那缠足的痛苦和无奈是现在女孩子们无法想象的。

而人们把裹过的脚称为“莲”,不同大小的脚是不同等级的“莲”,大于四寸的为铁莲,四寸的为银莲,而三寸则为金莲。“三寸金莲”是当时人们认为妇女最美的小脚。女子缠足以后,她的“三寸金莲”就变成了一个最隐私的部位,绝不可让陌生男子看见。

而中国女子缠足之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说法不一,较常见的说法是,南唐后主有宫女嫔娘,纤丽善舞。乃命作金莲,高六尺,饰以珍宝,网带璎珞,中作品色瑞莲,令嫔娘以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着素袜行舞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以后,此风从宫内传向宫外。一般有些人认为这就是女子缠足之始。

到了宋代,女子缠足就逐渐从宫廷推广到了民间,到了宋朝末年,社会上还兴起了一股“以大足为耻”的风气。到了明代,女子缠足的风气更盛,都认为这是时髦,坊曲中的妓女无不以小脚为媚男子之具。古人认为,女子的足小不盈握,惹人怜爱。由于足小,走起路来娉娉婷婷也会使男子浮想联翩,可以“昼间欣赏,夜间把玩”。

清末的中国学者辜鸿鸣说:“裹脚能使血液向上流,这使臀部变得丰腴性感。”他认为欧洲女子穿高跟鞋和裹小脚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代有许多人,尤其是文化人大都是“拜足狂”,对“三寸金莲”大加吟咏。例如宋代的苏子瞻写过一首吟咏女子缠足的《菩萨蛮》词,被认为是最早歌咏女子缠足的词: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处行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明代的唐伯虎唐寅也写过一首《咏纤足俳歌》:第一娇娃,金莲最佳,看凤头一对堪夸。新荷脱瓣月生芽,尖瘦帮柔绣满花。从别后,不见他,双凫何日再交加。腰边搂,肩上架,背儿擎住手儿拿。

辛弃疾《菩萨蛮》有:“淡黄弓样鞋儿小,腰肢只怕风吹倒”句,常常为人们引用。

女子的缠足,完全地改变了女子的风采和步态,其作用等于摩登姑娘穿高跟皮鞋,且产生了一种极拘谨纤婉的步态,使整个身躯形成弱不禁风,摇摇欲倒,以产生楚楚可怜的感觉。中国古代有些男子简直可说是成了“拜足狂”、“金莲癖”。在宴席上,有些男子常用女子的金莲小鞋盛上酒喝,称之为“金莲杯”。以后,有些人干脆把瓷酒杯制成“三寸金莲”状以“过瘾”了。

到了清代,却禁止女子缠足,因为满族统治者认为这是一种陋俗。顺治元年(1644年),孝庄皇后谕,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顺治二年后,民众所生女子禁缠足。以后,到了康熙七年(1668年),却又对女子缠足开禁,于是缠足又风靡全国,不仅汉族女子缠足,连不少满族妇女也纷纷学样了。

清朝被推翻后,孙中山正式下令禁止缠足。到了“五四”时期,缠足更成为各派革命运动和激进分子讨伐的对象,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都曾撰文痛斥缠足对妇女的摧残和压迫。自从中国共产党登上政治舞台后,毛泽东主席领导下的中国政府才真正消灭了小脚,中国的妇女才得到了彻底的解放。

以上是说道了继母的小脚后对“三寸金莲”的引申。

但那时候我就见过继母的小脚,小时候我非常喜欢看书。那时候我们那里还没有通上电,往往我在昏黄的煤油灯底下看书的时候,基本上已是夜深人静了,也往往是继母切理(切理当地方言指修理,这里指修剪)洗她“三寸金莲”的时候。继母先在火火上沙鏊里热上多半洗脸盆水,将她那切理脚的工具,小剪刀,小刀,磨脚石什么的,拿出来,稍得等水热了,稍得解她的裹脚布。那个裹脚布真正是又臭又长,好像有七八尺长吧,再一个平时也不见继母她洗脚,好像十头八天或者更长一些时间才见她洗一次脚,所以气味很大。水大热了以后,继母将洗脸盆端到火火与炕的连接处,坐在炕沿上,就开始了她的洗脚。

“三寸金莲”听得好听,但我看到的却是一双奇形怪状苍白的脚。除了大脚趾,其余四个脚趾头都向内弯曲,成了脚底的一个平面了,只有一个大脚趾朝前,看上去非常突兀,而脚后跟的肉却被裹到了脚心,真正是触目惊心,惨不忍睹。每每想起来都感觉是非常恐怖非常痛的。而那个洗脚过程也是比较繁杂的,先是将脚焖到滚热的水里,焖一会儿再左洗右洗,洗了以后才慢慢的修剪,用小剪刀剪,用小刀削,用磨脚石磨,总之是非常麻烦的,好像得两三个小时或者更多。切理完脚以后,还要将两条又臭又长的裹脚布及凉板(方言指袜子)洗得干干净净,焙到火脖脖(火脖脖土话指火与炕连接部分中间的那一段)上焙干,以备第明(第明方言指明天)早上,早早地起来裹脚用。

一切都清理完后,我给继母将脏水倒掉继续在煤油灯底下看书,而继母躺在被窝里往往还会说道;真舒服,今儿的觉又熬下了,一个“熬”字充分体现了一个下层小老百姓的满足感。

(四)听继母“说匣匣”

前面说道,继母记性好,悟性高。我的继母虽然是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她会“说匣匣”(讲故事),给我们孩子们讲述很多故事。继母所讲述的故事都是发人深省,耐人寻味,教育人们尊老敬贤,告诉人们要多行孝道以及因果循环的故事,要不就是宽容待人,感恩行善,或者是勤俭向上等故事。而那些故事大多是继母从旧戏文里,以及传承了老一辈人的流传而记下来的。

记得那时候我已经上小学了,差不多每天晚上她都要给我们讲故事说匣匣。夏天秋天,就在我家门前。那时候我家是临街铺面房,门前有五六尺出檐,台阶是石头砌就,地面也是铺有石板,而且铺面正中间两边根据台阶与路面的落差还别有洞天的设计了一边一个石头做的小滑梯,每个差不多宽有一尺多,长有一米多,每天有许多孩子们在此玩耍。到了夏秋天,我们孩子们一边在滑梯上玩耍,一边听我继母讲故事说匣匣。

而到了冬天,那时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初期,我们村子里还没有通上电,到了晚上,昏黄的煤油灯下,继母一边给生产队剥棉花圪桃(备注)一边给我们猜谜语,讲故事说匣匣。有时候也给我们在煤油灯的影子下,在墙壁上变手影,兔子啦,麻虎啦,小狗啦等等,惟妙惟肖。要不就是一边剥玉米棒子,一边讲故事,猜谜语。到了早春也是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捎的给生产队选棉花籽(就是将籽粒饱满的棉花籽挑拣出来做种子,剩下的榨棉花籽油)或者是其他一些什么种子一类,同时也是讲故事说匣匣,猜谜语,反正是每天都有新的故事,新的谜语什么的。

继母会讲一些什么月亮嫦娥啦,什么麻虎(我们当地叫狼,为麻虎)外婆啦,还有什么七仙女七夕相会啦,宝葫芦啦等等等等故事。继母伶牙俐齿讲述得活灵活现,听得我以及小伙伴们如醉如痴。故事大都是告诉人们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好心好报等因果循环的故事。但好多故事情节随着时间流逝,岁月逝去渐渐模糊记不清了。但有两个故事虽然记忆不是很清楚,但大概意思还是记得的。一个是敬老的故事,一个是孝道的故事。

敬老的故事大概情节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赢政剿灭六国,一统天下,并且自封为秦始皇,他为了他的秦家天下千秋万代相传下去,统一度量衡,修筑万里长城,而且毁书坑儒,为了更加巩固他的政权,采取了更为惨无人道的暴政,就是不论男女,不论仕绅平民,人一活到六十花甲,便要自行无常,自行了断。谁敢抗旨,满门抄斩。

秦始皇的国师徐福,就是那个东渡日本给秦始皇寻求灵丹妙药不死神丹的徐福。他虽然对秦始皇阿迷奉承,欺瞒哄骗,没有做什么好事情。但他对他父亲确是非常孝顺。他父亲到了花甲之年,也就是六十岁的时候,他偷偷的修建了一个密室将他父亲藏了进去,秘密的送茶送饭,而且有时候还偷偷的去看望他的老父亲。

一天有个西域之国,送给秦始皇一个有如小牛犊般大小的动物,并且放出话来,三天之内,如果秦国有人能识的此物,他的国君便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并且进贡黄金十万两,牛马羊十万只,如若不识此物,便大动干戈,与秦为敌。随即秦始皇便下旨意,三天之内,不论军民人臣,不论官职大小,若能识的此物,赏千金,封万户侯。旨意一出,布告一贴。军民人臣纷纷前往观看。

但是两天过去了,还没有人能认识此物。当天徐福回到家中,又偷偷的去看望他的老父亲,老父亲见他闷闷不乐,便问他怎么了。于是,徐福便将上述情景说了一遍。又将动物的模样详细介绍了一遍。老父亲听他一说,便告诉徐福说,这个动物是西域国特有的一种动物,名叫西鼠,能大能小,属于老鼠一类。而且还告诉徐福说,不管多么大的老鼠,它也是怕猫的。并且告诉徐福明天上朝时候,把他家的花狸猫带上,到时一验,便知端的。

第二天,徐福便带着他家的花狸猫早早的上朝去了。到了金銮殿上,秦始皇众位大臣以及西域使臣已经在金銮殿上观看议论了好一阵子了。徐福山呼以毕,站到那个小牛犊般的动物跟前,刚一观看,他家的花狸猫便窜了出来,那个动物一见花狸猫,马上吓的屁滚尿流,小牛犊般大小的形状立马收缩的成了一般老鼠大小了,满地乱窜,找洞要钻。西域国使臣见状,赶忙跪倒磕头讨饶。并且称愿意岁岁来朝,年年进贡,两国和好,永不交战。秦始皇一见大喜,一面赐赏徐福,一面问他是如何认识这个动物的。徐福一见,知道事情是瞒不住了,便将他老父亲所说的一五一十讲了出来。并且乞求秦始皇饶恕他老父亲。相反,秦始皇不仅没有加罪于他,反而赏赐了他。

秦始皇从这件事情上感悟到老年人的智慧,以及丰富的社会实践与经验,还有临危不乱,战胜邪恶的本质。并且立马下旨意废除了以前暴政,恢复六十岁人的生命自由,免除死刑。并且称赞徐福;卿有一老,国之一宝,家有一老,家中一宝。自那以后,尊老敬贤凤气逐渐在全国风行开了。

第二个是关于孝道的故事,故事情节大概这样的;在古时候,有一个家庭,他母亲记不清是因为什么做错了一件事情,他儿子便要将他母亲活埋,不论母亲怎样乞求,他儿子就是不答应,非要将他母亲活埋不行。他母亲见一再乞求不行,便同意了。

于是,他儿子扛着铁锹在前头走,她母亲在后面跟着。走到半路上,有一座小庙,他母亲说要到庙里拜一拜神仙。他儿子同意了。并且一块到了庙里。到了庙里,只见他母亲跪在神仙面前,虔诚的祷告神仙;说她一不小心做错了事情,非常遗憾。祷告神仙她走(走当地去世叫走了)以后,请神仙保佑他孩子以及家人平平安安,通通顺顺,一顺百顺。说完后,便立起身来,拍了拍裤子上的土,便通通通通前面走了出去。

他儿子也急忙提着铁锹跟了出去。到了她家坟地,他儿子一言不发也不讲话,便哼嚓,哼嚓的挖起墓穴来。一时三刻,她儿子便将墓穴挖好了,随即他叫他母亲躺下去。他母亲见此情景,眼见回天无力,便默默无音,一声不吭躺到了她儿子给她挖下的墓穴中,把眼睛一闭,听天由命了。

他母亲躺在墓穴中,只听见沙沙沙的铲土声,不一会儿她身上便落满了土。但是时间不大。忽然落土停止了,她母亲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便睁开了眼一看,不看不要紧,一看吃了惊,只见她儿子,手拄着铁锹,一只脚还在铁锹上面踩着,好似挖土的样子,但是脑袋确不见了,可是也不流血。他母亲见状,大吃一惊,赶忙爬起来,也顾不得身上土了,爬到坑上,摇了摇他儿子,但是她儿子动也不动。

她急急忙忙,跌跌撞撞赶忙向那个小神仙庙里奔了过去,一进庙门便跪了下去,急急忙忙向神仙磕头祷告,乞求神仙饶恕她儿子。几个头叩下去,便见额头上磕出了鲜血。正在她虔诚不顾一切的祷告之中,忽然听到外边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跑步声,随即便见一个人急急忙忙,披头散发奔了进来了,也是一进庙门便跪在那里向神仙磕头祷告。她转过身一看,呀!这不正是她的儿子吗?她赶忙爬过去,抱着她儿子痛哭起来,她儿子也抱着她嚎啕大哭起来。过了一会儿,她儿子将她搀扶了起来,扶她坐在上首,趴下便是磕头,并且拽着她母亲的手,让她母亲打他脑袋,而且口里还叫着,他不是人,是畜生,一方面请她母亲饶恕他的罪恶。她母亲只是抱着他痛哭不已。又过了一会儿,她母亲这才拍了拍他,说道,起来吧,他这才爬了起来将他母亲也扶了起来,又虔诚的向神仙磕了几个头,随即将她母亲背在身上,回到家中。以后,他对他母亲百依百顺,非常孝顺,直到他母亲百年之后。

继母所讲述的这两个故事,虽然其中有一些迷信,但都是发人深省,耐人寻味,教育人们尊老敬贤,告诉人们要多行孝道。

(备注)扒棉花疙䄻;集体化时候秋后棉花杆上没有完全崩开的棉花疙桃,生产队统一摘回来之后再分给社员们将棉花与壳分别开来,挣棉花圪䄻皮烧火,也有一些微薄的工分,好像是剥十斤棉花才一分工)。

(五)听继母唱戏文

继母不仅会讲述故事,而且还爱唱歌,唱戏文。对于她年轻时候看过的一些戏文在她六十多岁的时候,还是记忆犹新,一字不差的唱出来。那时候经常听继母唱什么打金枝,三娘教子,夜宿花厅,王宝钏等,还有当地的一些秧歌,地方小戏,特别是流传于我们当地的一首十劝劝小曲调,更是经常听她演唱,十劝劝虽然是流行于解放前,但它歌词里涉及到男女老少,以及各个阶层人员,内容通俗易懂,都是奉劝人们走正道,积极向上,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正能量。而且曲调优美动听,唱起来朗朗上口,因为继母经常哼唱,耳闻目睹,我也会了不少,至今好些歌词我还能够背下来。十劝劝这首歌虽然流行于解放前,但是,在今天看来也有一些教育意义,是否还会给人们一些启迪。那时候继母能够一字不差的唱出来,集合我的记忆,搜索了一下记下来,以偿朋友。

歌词如下:

一劝劝的人儿,老汉汉们听,你的儿子参军参战为了打鬼子,光荣的任务,应尽的义务摆在你面前,劝你们要开动脑筋积极来支持。

二劝劝的人儿,老婆婆们听,封建社会的旧思想彻底要清除,你们要解放思想做个好榜样,要把全家人搞成一个和睦的好家庭。

三劝劝的人儿,妇女们来听,解放妇女男女平等,权利早就有,社会活动你们要积极来参加,千万不要把你们的自由束缚在旧家庭。

四劝劝的人儿,年轻的人儿听,日本鬼子害的我们不能在家中,你们要行动起来,参军来参战,消灭了日本鬼子,我们家庭才能得安宁。

五劝劝的人儿,开明绅士们听,日本鬼子侵占了我国,残杀中国人,你们要积极主动多作些贡献,捐粮捐款,捐物资支援大前方。

六劝劝的人儿,吸洋烟的人儿们听,每日起来没事干,来把洋烟抽,卖儿卖女拍卖家产妻离又子散,劝你们要下决心改邪归正,把那好人当。

七劝劝的人儿,抗日的家属们听,你的孩子为国家参加了八路军,吃得饱,穿的暖不用你关心,家里面有困难有政府来关照。

八劝劝的人儿,巫婆神汉们听,迷信活动造谣惑众,骗取民财,劝你们破除迷信不要再骗人,不听劝告继续骗人政府要干预。

九劝劝的人儿,光棍汉子们听,婚姻大事你们要放在脑海中,积极劳动创造条件找个好伴侣,劝你们要早日建设一个幸福的小家庭。

十劝劝的人儿,二流子懒汉们听,勤吃懒惰不劳动,游街串门子,拨弄是非家家户户不得来安宁,劝你们要积极劳动当一个好公民。

前面说到继母记性好,悟性高,说的一点儿也不错,她不仅能将上面的十劝劝唱得滚瓜烂熟,而且,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流传于汾阳孝义一带的一首长长的四千多字的叙事曲《八十庵血案》,也叫《数民国》,她基本也能唱下来。

《八十庵血案》说的是民国十七年(上世纪1928年)在汾阳鼓楼东路南武家巷东边一条叫做八十庵街道上一个叫做章公馆发生的一件血案。

那时候就经常听继母哼唱:

初七十七二十七,我给大家来段《数民国》。

数民国不是从头数,单说桩血案挺特殊。

中华民国十七年,汾阳城出了事一件。

街头议,巷尾谈,千嘴万舌嚷塌天。

一颗枣核两头尖,城里有个八室庵。

八室庵,街不宽,道北的西头有一宅院。

这宅院人称章公馆,从外一看也不起眼。

章公馆,圆大门,大门扇一推重沉沉。

这宅院里挺雅气,前庭后院花满地。

房脊上龙口里含珠玉,风水楼楼上绕运气。

金鱼、银鱼、五花花鱼,大鱼缸摆在当院里。

油漆彩画明晃晃,苍蝇也滑得落不上。

四大空玻璃明铮铮,挂上窗帘瞧不见人。

青石台阶层层高,进了家里挺宽套。

八音盒子自鸣钟,景德镇的掸瓶是古董。

上讲究的家具推光漆,一人高的穿衣镜是西洋的。

扣碗盅盅供喝茶,客厅里面挂字画。

房高墙厚一宅院,大门关得森森严。

来了客人往里传,主人不见往回弯。

章公馆里住着章老爷,前清时候是做官的。

知县做在甘肃省,买了个丫头是当地人。

取了个名儿叫九香,卸任后带她回汾阳。

章老爷回乡悠了闲,日子过得挺安然。

六月里摇着把雕毛扇,大小老婆身旁站。

几个儿子都在外,闹文闹武都不赖。

老三在队伍上是武官,穿的马靴二尺三。

升了营长没几天,回到家中闹不安......

因为词曲太长,这里只将第一节附上。

那时候还听继母说,后来血案的犯人被执行死刑时候,她们还去汾阳南门外观看,而在执行的时候,因为看的人太多,很多人站在城墙上观看,致使一段城墙垮塌,死了五六个人,伤者也不少。

这是说到继母唱戏文引出来的一段汾阳旧事。

后来我有一个自己制作的收音机,继母又在收音机里学了当时流行的好多革命样板戏,以及当时流行的老两口学毛选,逛新城,以及一些毛主席语录歌,她声音洪亮,吐字清楚,受到了好多人的喜爱,好些时候还会在村里的大喇叭上演唱。我们村里好些上点年纪的人,都曾经听过她唱的戏文,歌曲。

(六)继母的粗粮细做

山西汾阳人骨子里,追求的是丰富的人生,从汾阳人制作的千变万化的面食就能看得出,为了这丰富,他们不怕艰辛不畏烦琐,楞是能把普普通通的白面,甚至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杂面,楞是做出来各具特色别有风味的美食来,汾阳的面食,早已经不再是充饥的低层面,而是上升到了饱含情感饱含文化饱含哲理饱含灵魂的“精神境界”。每吃一种汾阳面食,都能感受到和那种面食相对应相关联的人生理解。

人们生命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就是饮食;民以食为天。也就是说维持人们生命的基本东西就是吃饭,首要的是吃饱,其次再说吃好。那时候人们基本上摆脱了国家三年自然困难时期,以及大饥荒的困扰,吃饭问题初步解决了,人们基本上能够吃饱了,但离吃好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那时候我们当地的主要粮食就是高粱,及玉米。记得那时候每天早上就是玉米面,中午是高粱面,那时候我们当地晚上一般不做饭,大多是吃早上中午剩下的。

农村有句俗话:巧媳妇也难作无米之炊。可是我们当地历来是美食之乡,继母是一个从旧社会过来过人,吃过很多苦,受过许多罪。因此,她具有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还有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继母对我们当地的饮食情有独钟,加之继母心灵手巧,接受新鲜事物快,有创新精神,受多年来美食之乡的熏陶,粗粮细作,她将简单的食材也能够做出百花九样的美食来。

记得上世纪1965、1966年我在汾阳中学校上学的时候,那时候还是物质匮乏时代,口粮还是定量吃,白面一年也吃不上几斤,平常的日子都是红面,玉米面为主,而且还不能够管够。我在学校上学,为了减少开支,每个星期日回家,都要由继母加工一些熟食带到学校,比如用玉米面做的窝窝头,蒸熟以后,再在鏊则上焙干,我们叫做窝子片片。然后再炒上一些油茶,那时候油茶也是因地制宜,因为白面非常稀缺,只能是用红面炒出来,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牛油什么的,只能放一些羊尾巴油,棉花籽油,就那样在那时候我们也就相当满足了。

还有是用玉米面里面放上一些盐和花椒水以及五香粉,也是在鏊上烤熟。再好吃一些的就是红面饼,也叫摊摊,因为做那个饼的面是稀的,做的时候,用那个勺子将面糊糊舀起来,放到鏊则上摊开,因此也叫摊摊,摊摊也是放上一些盐,花椒水,五香粉然后也是在鏊则上焙熟,这就是那时候的一种比较美味的食品了。每次回家捎上一些,在学校灶上再花几分钱买上一些菜,差不多能够维持一个星期。不过,那个食品冬天或者气温低的时候,还是可以的,但是到了夏天气温高的时候就不行了。那时候学校也没有冰箱,食品稍到学校里,只能是放到同学们自己的木头箱子里或者书包里,往往有时候还没有吃完,剩下的那些个摊摊就长出了红的绿的白的毛来了,发霉了,也就是人们说的成了红毛白毛了。但就那样,还舍不得扔掉,将那个摊摊上发了霉的毛去掉,将摊摊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再泡到油茶面里吃掉。

你比如就是一种简单的高粱面,继母也能够做出许多种丰富多彩的面食来,不过红面里要搅榆皮面或者绿面面(绿面面我们当地一种叫和尚花的植物,也有叫鬼灯笼,嗮干以后捣成的面面)才能加工。比如;红面刀拨面、切板板(类似于刀拨面,但又不同)、剔尖、河捞、猫耳朵、掐圪瘩、擦圪斗、擦尖、贴八菇、包皮面、斜旗旗、还有搓圪瘩、和子饭、圪累、拌稼、红面饺子,蒸饺、料窝子(全高粱磨下的面)、实窝子(用红面烫面)、黄儿(土话指发糕)、杂面摊摊等,还有我们当地独具特色的一些风味食品。

首先是红面发糕,将上好的红面发出来以后,蒸的时候加上适量的起子(起子当地话指苏打粉),大火蒸出来之后,就是暄踏踏,香喷喷别有风味,老少咸宜的一种食品了。

那时候继母还隔三差五给我们制作一种用红面做的卷儿,具体做法和做白面花卷差不多,将那种头二遍红面用开水烫出来,和好面以后,用擀面杖将红面擀开了,首先抹上一些食用油(当然了,如果有条件的话,用那个猪肉五花肉炖出来的肉,剁成肉末和葱花卷上,那是最好的了,可惜那时候大多数人经济条件不好,还不知道什么时间能吃上一次用猪肉末做的那种卷儿),将预先切好的葱花,适量盐卷上,从一边一下一下卷起来,用刀切成一段一段的,但是,不要像花卷那样卷,直接放到铺有笼布的蒸笼上,蒸上二十多分钟,香喷喷别有风味的红面卷儿,就可以出笼了。

还有一种食品是蒸夹儿(当地土话,指蒸饺),也是将红面用大开水烫出来,包上自己喜欢吃的菜馅,那时候,大多是一些茄子,西葫芦,茴子白之类的蔬菜,将那个馅在锅里用食用油拦(拦,当地土话,也是炒的意思,但具体操作过来还不是炒,就是那种油开以后,将花椒,葱蒜一炸以后,将菜馅放到锅里快速翻炒几下就成,千万不能炒熟,炒过了,就不好了,我们当地也称圪拦圪拦,总之,拦和炒还是不一样的)一下,也是放上适量盐,再放上一些五香粉,搅拌起来,包成一掴子(一掴子,土话,指一巴掌)大小的蒸饺,上笼蒸熟,再沾上我们当地自己晒下的粞醋,也是一种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

有时候为了改善一下生活,就炒上几个鸡蛋,焖上一些粉条,再切上一些豆腐干与韭菜搅拌在一起做成蒸饺也是非常不错的一种选择。

还有我们当地称作为“料窝子”的,也是一种风味独特粗粮细作的食品。它是用高粱直接加工出来的一种全高粱面,磨面的时候加工成碎小的颗粒状就行了,蒸的时候做成就像玉米窝窝头似的,熟了以后是黑红黑红的,可是比玉米面窝窝头韧性大,有咬头,耐饥饿。

还有一种叫“实窝子”的食品,具体是将红面也是用大开水烫出来,捏成扁窝窝头大小的样子,在蒸笼里蒸熟,等晾冷以后,用刀切成件件,锅里放食用油,炸花椒,葱,炒出来,再喷上一些蒜泥。也可以晾冷以后,切成件件调上西红柿酱拌上吃。

还有一种,就是仿莜面做的栲栳栳,那时候我们那里莜面是非常稀缺的,为了调剂口味,继母也会隔三差五做一些栲栳栳,不过仍然是用红面做的,但要将红面(也最好是头二遍红面),等锅里的水开了以后,将红面放到锅里烫出来,然后,再像加工莜面栲栳栳那样制作。

而手巧的继母将那烫出来的高粱面可以制作出好几种食品。首先将烫出来的高粱面在案板上揉好,拽一小块面揉成粗长条,将面再拽成红枣大小的小块,揉一揉,再用大拇指一压一推一压一推,就成了一个海螺的形状,继母谓之海锥锥。

一种是将面揪成一小段一小段,揉成一个一个如手指头差不多长的长条,将揉好的长条放到夹比上(夹比,当地土话,指用高粱秸编下的盖容器的盖子,也用来盛放饺子食品等,也叫箭排排),再用刀刃压在长条面上,稍微用点力,往后轻轻一压一拉,就是一个美丽的长海螺形状了。

还有一种是将面杆成一厘米厚的片,再切成一厘米厚的条,再切成长方形小段,将面在案板上用手掌的大鱼际往前推,推出长方形面片,随即借助食指卷起,就成了一个长圆形筒状的栲栳栳了,一个一个摆在蒸笼里蒸熟。蒸熟以后,沾上下面方法制作的调料,就是一种味道不错的风味食品。

具体做法;将锅里放上食用油,炸上花椒,葱,再将我们自己晒下的粞醋放到炸好的食用油里,浇上蒜末,或者将我们当地的黄菜也是用上述方法炸出来,也是特有风味的一种吃法。

还有一种风味独特的食品,那就是仿荞面碗秃子,那时候我们那里荞面也是非常稀缺的,为了解口馋,继母也是隔三差五做一些碗秃吃一下,虽然没有荞麦碗秃子好吃,但也不失为一种粗粮细作,风味独特的诱人美食。具体做法是,将上好的红面调成稀糊状,加上一些花椒水,适量盐,舀在盅盅里,(舀上少半盅盅,多了蒸不好了)上蒸笼里蒸熟,晾冷以后,再放上自己做好的调料,辣椒酱,就是一种非常不错,味道独特的美味佳肴了。

还有一种蒸的食品是,别的地方叫卜烂子,我们当地叫粿垒,就是将土豆,或者豆角,茴子白等拌上上好的红面蒸熟,再用食用油炸上一些花椒,大葱,一噴。或者再用锅炒出来也可。也还有一种粿垒,是炒粿垒。具体做法是,锅里放食用油,炸花椒,葱花,将红面直接放到锅里炒,加上少量开水,直到炒熟,这种食品,特别耐饥饱,有的人吃上一顿,一天不吃饭也不觉得饿,倒是要时刻找水喝。

而那时候继母还经常给我们做一种用红面加工出来的蒸制食品,我们当地叫做蒸檫糘。也是将红面用开水烫出来,蒸笼里铺上笼布,用檫糘床檫到了蒸笼里,大火蒸上二十多分钟就成了。放到盆子里,稍晾一会儿,撒上一些盐,切上一些葱姜蒜丝,然后,炒勺里放一些食用油,油开了以后炸花椒,葱蒜,将开了的油趁热浇到擦嫁上,搅拌起来,就是一种风味独特的地方美食了。爱好美食的朋友不妨一试。

到了天气炎热的时候,继母还会做一些凉粉等,后来条件好了一些,端午节包棕子,入伏吃的打卤面,八月十五的月饼,腊八节的作儿(作儿当地土话指腊八粥),过年吃的炸油糕,上供的各种花馒,以及孩子们过满月,过生日蒸的一些蛇盘兔,或者一些别的,而且在过节的时候,还会做一些油炸糕,锅贴、大米焖子等。

至于后来条件逐步好了以后,我们当地的好几种特色食品,比如石头饼,圐圞,黃烧饼,三尖尖等等,都是继母得心应手的拿手好戏。而且在过年的时候,还会做一些我们当地叫做油花花,油散散的一种油炸食品。

那个油花花、油散散在今天看来好像是一些不屑一顾的食品,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那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吃食了,尤其是为孩子们喜闻乐见。因为是要用白面和油,所以平常日子没有条件做,就是过年时候,继母给我们做一些解馋。

五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但小孩子时代的记性好,现在大体上还能够记得继母制作油花花的那个过程。油花花,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因此,制作起来也比较费事。继母用的是两种面,一种是半发面,一种是死面。而和死面的时候还要加一些酱油,为的是上色。面发好以后,就开始制作了。首先在案板上将发好的面揉来揉去,揉的有筋道以后,稍微再饧一下。将那一块死面也揉一揉。然后,将两种面用擀面杖擀开成形状一样大小的面胚,然后再将两种面胚叠在一起,再将面胚擀的薄一些,然后切成条条形状,对折起来,再切成不到10厘米大小的块块,再用刀在切好的块块上均匀地切上六刀或者八刀,将对折的两头黏捏在一起,放到案板上,左一扭,右一扭,看起来两种颜色非常有层次感。于是,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油花花便魔术般的出现在案板上了。捏完以后再下油锅一炸,炸出来再撒上一些继母用白糖和面粉制作下的作料,脆生生,甜滋滋,又香又脆。冷了以后,放到一个黑盔盔里,有孩子们来了以后就是那时候孩子们的稀罕吃食。

那时候还有一种食品是继母经常给我们做得吃的,搓疙瘩;也叫那糕,也有叫糊糊,汾阳西南乡那边叫胶团,搅团。虽然叫法不一样,但是都同宗同祖,也是一种简单,但是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以前是一种普通普遍的家常饭,现在好多饭店开发成了一种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了。

其实,现在风味独特的搓疙瘩,在那时候是人们为了改善一下生活,也为了省时省事而吃的一种食品,是一种涨肚而又不耐饥饱的饭食,人们形象的形容吃那个搓疙瘩、那糕是;喝的稠,夹的流,刚吃上一肚,你还是觉得肚胀的不行,时间不太长,尿上几次尿,肚子就挨咕咕叫了。因为那种饭,所含水分比较多。

说起搓疙瘩、那糕,其实做起来也是省事省时,但是比较费力,锅里放半锅水,水开了以后,边撒面粉(最好是头二遍红面,也可以用细玉米面,但是没有上好的红面做出来劲道好吃)边用筷子(要多用一些)或者用一根擀面杖,快速搅动。但是要顺时针搅,不能来回搅,来回一搅,里面就会有搅不开的面疙瘩了。

搅团搅团,全凭搅,人们俗话说;“搓疙瘩要好,全凭多搅,七十二搅,缺一不好,缺少一搅,那糕糊了”。

那糕虽然也叫糊糊,熟了以后也是糊状,但是搅不到糊了的那糕,里面就会有夹生的小面疙瘩,就像浆糊一样不好吃了。

那时候的调料也比较简单,炸上一些食用油,花椒,葱,浇上一些自己晒下的米粞醋,爱吃辣椒的放上一些辣椒,就是一顿香喷喷,酸溜溜,辣飕飕的风味食品了。或者也是用当地的黄菜炸上一些调料,那就是另一种独特的风味了。

而搓疙瘩还有另外一种吃的方法;就是做的时候,将那糕稍微稀一些,用那种漏粉条的葫芦瓢(要那种眼粗的)将那糕像漏粉条一样,漏在冷水盆里,好像一条条游来游去的小鱼一样,叫那糕鱼。也有两种食用方法,一种是冷调,一种是热炒,随心所欲加上一些自己喜爱吃的食材,也是一种不错的吃法。

而搓搓疙瘩的时候,还有一种副产品,就是糊在锅底的那些那糕锅巴,将那糕都从锅里铲出来之后,稍等片刻,锅底就形成了薄薄的一层锅巴,我们当地叫偶巴巴(偶当地土话,指焦,但还不是太焦的那种东西),吃起来脆生生,香喷喷,孩子们一般都喜欢吃,但也有一些火太大了的锅巴,就是太焦了,味道有点苦,非常不好吃,而大人们又怕浪费,就哄孩子们说,偶了的偶巴巴有营养,杀食哩(杀食,当地土话,指消食)!从中也可看出那时候人们的节俭,无奈,与心酸。

继母不但会做一些具有我们当地特色的面食,而且普通的家常便饭也是做得八花九样,丰富多彩。

什么擦尖抿尖切板板,卜鱼子刀卜面,斜旗旗擦片片,还有用手挠的挠片片,搓鱼河捞刀贴家,碗里做的流流家,和子饭疙瘩汤,还有风味独特的圪糊饭,均是红面粗粮细作的农家饭。

其中斜旗旗,也叫包皮面,那是那时候来了客人款待客人吃的一种面食,用一些白面和成擀面条的面,用擀面杖擀开,将和好的红面用白面包起来,再用擀面杖擀开,用刀切成了斜旗旗状,或者是面条状也可以,煮出来以后,红白分明,浇上炸酱,或者炒菜,又好看,又好吃,那时候就是款待客人的好饭了。

而其中,擦尖,擦片子,与挠片片又不一样,擦尖是用一种我们当地叫做擦子,也叫擦尖床的工具,也可以擦一些蔬菜什么的,擦出来的,面条小而短。

擦片子是用一种和擦子一样,但比擦子稍微大一些,也是叫做擦子的工具加工出来的,擦出来的面条又大,又长,适合人多的地方,和爱吃大稼稼(稼稼当地指面条一类的面食)的人享受(后来,我在我们村农田水利工地上担任司务长的时候,每天都是一百多人吃饭,那时候也还正是白面稀缺的时候,于是基本上天天都是擦片子,这是后话,有文章专门介绍)。

而挠片片又不一样,挠片片是用一种我们当地以前家家户户都有的工具,一种挠胡萝卜,土豆,等等蔬菜皮子的东西,我们当地叫做“黄瓜挠”,一手拿和好的红面,一手用那个”黄瓜挠“一下一下将面挠到锅里,这种挠片片大小介于擦尖和擦片片之间,浇上自己喜欢的炸酱也是一种风味不一样的美食。

而抿尖,与河捞虽然形状相同,但是也是有所不同,抿尖是用一种我们当地叫做抿尖床的工具,将和好的红面放在抿尖床上用那个抿拐拐一下一下抿下去。

而河捞是用那个河捞床子压下去。抿尖小而短,河捞粗而长,这就给喜好爱吃大小稼稼的人,有了一个选择的余地。

而切板板,与刀卜面,虽然形状差不多,但做法也是不一样,切板板是将和好的红面,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开,用刀将擀开的红面切成粗一点的面条下到锅里。

而刀卜面是将和好的红面放在案板上用手擀压成长方形,用刀直接将面条卜进锅里,虽然也是形状差不多,但是,这有和咱们的有些汉字一样,形同意不同,口感不一样。

而搓鱼,又是一种风味,那是继母那时候为了节约粮食,也为了粗粮细作好吃,将一些蔬菜,野菜,也就是我们当地叫做甜巨芽的野菜洗净煮熟剁碎,与红面和在一起,用手搓成,我们叫做圪搓搓,两条尖中间宽,用手一压,做好以后下到锅里煮熟,浇上一些西红柿或者一些炸酱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风味饭。

而卜鱼子,刀贴家,流流家,虽然三种饭食形状差不多,但也是同宗不同谱。卜鱼子(最好用头二遍红面),是用碗将红面调成稠稀适度的面,饧出来,用尖头的筷子,转圈从碗里卜出来,吃的柔软而有韧性;而刀贴家就比较简单了,将和好的红面,用铁铲放到刀的一面上,用筷子贴到锅里就成,吃的比较硬,但是,耐饥饿;而流流家也是用碗将红面用水调出来,面比卜鱼子面又稀,也是用筷子将碗里的面流到锅里,面条细而柔软,适合消化不良的人享受。

而和子饭,拌家疙瘩汤,和圪糊饭(疙糊饭《草根春秋》《面食之乡汾阳家的疙糊饭》文章中详细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则又是一种独特的面食品种了。

因此说山西,特别是我们汾阳面食的博大精深就在这里,虽然同是一种面做出来,近乎一样的面食,而和面的不同,用水的不一样,加工的手法不一样,就适合了不同人的爱好和需求。那真正是达到了“一样面百样做,一样面百样吃”的境界,正是有了这样的境界,汾阳才产生出了对面食精美无比的制作技术和种类繁多的面食品种,以致形成了汾阳独特的饮食文化,继而成为了著名的“面食之乡”。

(七)从那时候继母制作醋和酱油说起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的“面食之乡”在汾阳。山西的面能夺得世界之最,靠的不全是它的花样繁多,靠的也不是它的做工精良。山西面食能荣登世界第一的宝座,靠的是辅佐山西面食一路走来的山西醋。

有人曾这样调侃,要想让山西人服软,那就不给他醋喝,要想让山西媳妇听话,就把醋瓶子藏起来。山西人吃醋,把醋当作调面的灵魂,没有了醋,那面条就没法下咽,没有了醋,吃饭睡觉工作都没有了精神。醋是山西人的灵魂所依,醋是山西人的情感所在,醋更是山西人生息繁衍的必须。

在山西人看来,醋是佐餐下饭的必备调味,醋是黄土文化的灵魂所在,醋更是山西人相依为命的伙伴。山西人与醋的深厚情感,是发自灵魂发自骨髓,发自与生具来的。

山西人至今依然有自己做醋的传统,如果你在盛夏去山西乡下旅游,你就会发现,很多人家正忙着做醋,按照自己最喜欢的味道,做自己最喜欢吃的特醋、双醋、陈醋、香醋或熏醋。工艺不同,原材料的不同,温度的不同,季节的变化,让山西人做出的醋来,真是琳琅满目各具特色特色。家家有醋缸,人人会酿醋,餐桌长摆着盐罐和醋壶背上“醋葫芦”,就是山西醋文化和山西人痴迷吃醋的最好见证。

山西人为啥最偏爱吃醋呢,有人说,醋有保健的作用,醋里富含人体最需要的钙铁乳酸和氨基酸,它最能溶解食物中的有益微量元素,吃了它,能强身壮体壮肾脾。还有的人说,山西那地方,水里含的氟元素太多,吃醋就能中和掉多余的氟元素,面食代表不了山西,山药蛋蛋也代表不了山西,羊肚子毛巾箍在头上,也不代表那就是山西,能代表山西的,就是每个山西人对醋的热爱。

山西人对醋的爱,那是一种代代相传的固守,那是一种与生具来的痴迷,那是一种发自骨子发自血液发自内心的全方位的爱。醋是山西人的调味品,也是山西人的动力源泉和精神寄托。一天不让山西人吃醋,那就是断了他的“根儿”,两天不给山西人吃醋,那就是夺了山西人的“魂儿”,三天不允许山西人吃醋,那无疑就是要了他们的“小命儿”。山西人对醋的爱,只有山西人自己才能说得清。

现在超市里,商店里,醋和酱真是琳琅满目,花样众多。有老陈醋,熏醋,饺子醋,苦荞醋,蒜瓣醋,姜汁醋,柿子醋,苹果醋,葡萄醋,中国四大名醋,甚至还有外国进口醋。酱油也是各式各样,生抽,老抽,香菇酱油,海鲜酱油,等等,等等均是百花九样,数不胜数,简直让人挑花了眼。

但是,想起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继母制作醋和酱油的事情,不免还是感慨万千,感念不断,有些故事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说起醋的事古今,那可是丰富多彩的,据说醋的历史已经有3000多年了,北魏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在他的名著《齐民要术》中总结的22种制醋法,就是山西人历来总结出来的酿造法,其中“作米酢法”便是山西老陈醋的酿制方法。山西人经过数千年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到了二十世纪,终于发展成了中国四大名醋之首,成为了中国醋的故乡。醋古时也叫醯,山西人特别爱吃醋,在中国也可以说是爱吃醋之冠,因此上获得了“老醯儿”的别称。

山西人爱吃醋,可能与山西地理位置,气候温度,物产民情有关。山西地处北纬34.46—40.44度,东经110.15—114.32度,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盛产小麦,玉米,高粱以及各种小杂粮,而小麦,玉米,高粱以及各种小杂粮又成为山西人制作各种面食的有效可靠来源,山西爱吃醋和山西人爱吃面食关系极大,山西人爱吃面食早已成为习俗,黄土高原,气候干燥,醋能生津润燥;山西的面食名闻天下,吃面食,调点醋,味道鲜美,增加食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产醋、吃醋、爱醋,醋文化,成了山西非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称谓山西人“老醯儿”真正是恰如其分。

醋在日常生活中也大有可为。醋作为调味品,可正味、去腥、保鲜、增香。吃饭时,调点醋,能开胃、助消化,醋还能除腻、解酒、消除疲劳……沾醋擦洗金属器皿上的锈斑,会变旧为新,用醋可冲洗掉水壶、暖瓶中的水垢……正因为醋与人民生活密切相连,因此有俗语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醋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用醋美容是现代人的时尚,因为醋有润泽肌肤、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对延缓衰老,美容养颜有益。醋不仅是家中必备的调味品,其独特的保健作用也备受人们青睐,对女性朋友来说,生活中如果把“醋意”发挥得恰到好处,可为自己带来健康和美丽。空腹一匙陈醋,通便。可促进肠道蠕动,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生态菌群平衡,保持大便通畅。如果便秘较重,可每天早晨空腹服一匙老陈醋,一周后效果非常明显。热醋泡脚,改善睡眠。中医认为醋能活血散淤,用醋泡脚,能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解除疲劳,帮助入睡。因此备受失眠困扰的朋友不妨每晚睡前将2500毫升40左右的热水倒入盆中,加食醋(陈醋、米醋均可)150毫升浸泡双脚,以改善睡眠。洗澡时在浴缸中加入适量的醋,也能起到很好的消除疲劳,改善睡眠的作用。

清洗坐浴,防妇科病。白醋具有杀菌作用,对外阴瘙痒及阴道炎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每次可用1000毫升温开水加白醋10—15毫升,配成浓度1%—1.5%的溶液清洗外阴或坐浴。与其他妇科外用洗液相比较,用白醋洗后外阴湿润,舒适,无干涩感及异味,尤其对中老年妇女效果更好。

《本草诗笺》有诗评论曰:“醋名苦酒原无取,引导恒为药制肝,淬炭能蔹血晕醒,敷疮善使肿痛安。病邪欲泄终非易,木火能兴偏不难,有疾在躬总忌食,因其收敛具寒酸”。清乾隆四年京师太医院集中全国名医,为治疗宫妃郁血病而炮制的定坤丹,其中所采用的二十多味中药,都是用老陈醋炮制的。几千年来,人们发现醋有许许多多奇妙的用途,醋确实是一种好的生活用品。

而吃醋在历史上还有另外一个典故;吃醋是妒忌的同义词和比喻语,据传这个典故出自唐朝的宫庭里,唐太宗为了笼络人心,要为当朝宰相房玄龄纳妾,大臣之妻出于嫉妒,横加干涉,就是不让。太宗无奈,只得令大臣之妻在喝毒酒和纳小妾之中选择其一。没想到房夫人确有几分刚烈,宁愿一死也不在皇帝面前低头。于是端起那杯“毒酒”一饮而尽。当房夫人含泪喝完后,才发现杯中不是毒酒,而是带有甜酸香味的浓醋。从此便把“嫉妒”和“吃醋”融合起来,“吃醋”便成了“嫉妒”的比喻语,这是关于醋的一些事古今。

“老醯儿”爱吃醋,这在全中国恐怕也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了,嗜醋如命的山西人几乎顿顿饭都离不开它。山西人有多爱吃醋?汪曾祺有一段描绘:“山西人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三调羹醋,看的邻坐的客人只瞪眼。”说道这里,我就有同感。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与我们村第一生产队的会计王守让到天津市宁河县也就是芦台镇出差的时候,就出现了一段关于醋的轶事。

1981年,我和守让去到芦台采购制作尼龙袜的尼龙丝,因故在那里住了十几天,在那里伙食倒是不错,天天白面大米饭,比在我们老家强多了,而且芦台那里靠近海,各种水产海鲜非常丰富,蔬菜品种也比我们那里丰富,但就是面条一类少的可怜,再就是有一些没有我们山西人每天吃的醋,只有一些清凌凌寡淡淡酸不拉几,醋精对下的所谓醋,十几天吃的我们胃口也倒了。直到十几天后事情办妥以后,到了北京永定门火车站发完货物,进了火车站餐厅,要了两盘水饺,服务员端来了水饺,和一瓶山西老陈醋,才解开了我们十几天吃不上醋的困惑。见到服务员端来了山西老陈醋,我们不禁两眼发光,也顾不得吃水饺,先打开醋瓶子,每人咕咕咕的喝了几口老陈醋,旁边的几位客人见了,瞪大了眼瞧着我们说;“看起来二位一定是“老醯儿”山西人吧!”

我们不禁诧异的问道;“我们头上又没有记号,你们怎么知道我们是山西人哩!”

“只有山西“老醯儿”才会端上来饭来不吃饭,首先咕咚咕嘟灌醋喝的,别的地方的人绝没有如此现象。”

又一个人说道;“听说以前你们山西阎锡山的部队还是宁可缴枪掉脑袋,还舍不得交醋葫芦,不知是真是假!”这是说到了醋,而引起来我们曾经经过的一段关于醋的小插曲。

下面讲述一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继母自制醋和酱油的轶事。那时候人们刚刚摆脱了大饥荒以及吃大食堂的困惑,百废待举,励精图治,但经济还是比较困难,市场上各种物质还是比较匮乏,作为人们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醋和酱还得自己制作,不过我们好在有老祖宗们千百年来传承流传下来的制作技术,况且,制作技艺也不是那么复杂,因此上那时候很多人家都是自己制作醋酱。

你看吧!那时候一到夏天,继母都会利用家传的制醋技艺制作家庭一年的用醋。

家庭制醋,说起来简单,但是也要注意一些制作过程中间的事项。首先准备一个适合自己家庭制作醋的瓮瓮,根据自己家庭的需求或大或小均情而备。然后,将准备下的醋缸里里外外清洗干净,将醋缸暴晒一两天,然后就可以添水放制醋的原料了,那时候我们那里自己制醋,大多是用我们当地制作的一种米粞。而米粞,也叫粞秃子,记得那时候继母告诉我们说是我们汾阳郭贤庄的粞秃子为最好。

将制作醋的缸里适当添上水,那时候我们村庄里的井水就最好,别的村庄的水是咸水,不能用。添水以后,首先将缸里的水暴晒两天,让水杀毒升温,然后就将粞,我们当地叫做“粞油秃子”一个大约有三斤左右,泡在水里,但不能够将粞直接泡在水里,而还要用糸落子(备注1)将粞托住,将糸落子挂在擀面杖上,横担在醋缸上,让粞在水中间慢慢融化开,千万不能将粞沉底,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一过程,大约要一星期左右。一星期以后检查“粞油秃子”完全融化开以后,就要放曲种封缸了。将制作醋的曲种,按照粞水的比例放到醋缸里,上面还要摆一些高粱箭杆,醋缸的上面要用好几层麻纸充分裱糊结实,然后就可以将醋缸放到太阳下暴晒了,大约要晒上五六十天左右的时间,也就是热晒三伏,这样才能晒出来好醋。

夏天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还能够听见醋缸里的醋被太阳晒的滚起来的声音。那时候如果将耳朵贴在麻纸的上面,就能够听见醋缸里的醋被晒的咕嘟咕嘟的翻滚声音。而晒醋的期间,还要特别注意一件事情,就是千万不能够让醋缸淋雨,因为,醋缸是用麻纸封闭,一淋雨,麻纸烂了,雨水进去了,那醋就坏了,就成了我们当地人们所说的;做酒做成醋了,砸锅了。因此,晒醋的人家,家家户户都会特别注意,一到天气变化,赶紧用石页(石页,一种红沙石头制作大小不等,圆圆的石头板,专门用来盖粮食缸,水缸什么的)或者木板盖到醋缸上,防止醋缸里面进水。

写到这里,不由得又想起了流传于我们汾阳孝义一带的一个有点重口味的一个歇后语。在我们汾阳孝义一带稍微上了一些年岁的人都知道这么一个歇后语典故;大堡里盖醋黃(备注2)——两协耽(两协耽,当地土话,指两耽误)。如果外地人听了这么一个歇后语;大堡里盖醋黃——两协耽。一定会莫明其妙,这是什么东西呀!

其实,在我国好多歇后语都有其各个地方的显著特色和其特定的表达事物(比如我前面文章里讲述过的一个歇后语;马庄枷地——不顺手。也是具有我们当地特定的事情)。这个歇后语典故也不例外;大堡是孝义城东边的一个村庄,离我们演武古镇有二十华里左右,旧时候大堡村有一家人家,家境殷实,又种地,又做买卖,儿子取了一个漂亮的媳妇,蜜月之后,又出去做买卖去了。家里留下他的老父母亲,以及他的年轻漂亮媳妇,老父母亲住上房,漂亮的媳妇住西厢房。那时候他们那里也是家家晒醋。

这年的夏天,他家也是根据惯例晒了一缸好醋,眼看夏天的二三十天已经过去了,一缸好醋即将晒成。一天,他们临睡觉的时候,还是晴空万里,满天星斗。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们朦朦胧胧刚刚睡着了的时候,一场雷雨不期而遇,轰隆隆的雷声,铜钱大的雨点,明晃晃的闪电,一股脑儿同时而至。睡梦中猛听到轰隆隆的雷声,老父亲一激灵,赶忙爬了起来,翻身下炕,开了门子就向院子里中间的醋缸跑去。

但这当儿,一道明晃晃的耀眼闪电,不期而至,照的院子里如同白昼一般,这时候西厢房也突然打开,只见到年轻漂亮的媳妇,只穿了一个小小的裤头,裸着上身,两个白生生鸡头似的奶头晃荡着,她也是听见惊雷,连忙奔出来要盖醋缸。但是,明晃晃的闪电之下,突然发现上房里奔出来的老公公,浑身一丝不挂(旧时候,人们往往为了省钱,晚上睡觉好多人都是一丝不挂,裸睡),湿裰子(湿裰子,土话,也是指一丝不挂)就要奔向醋缸。这时候,一丝不挂的老公公,也发现了裸着上身,晃着两个奶头的年轻漂亮儿媳妇了,尴尬之余,这才发现自己也是湿裰子,一丝不挂的就奔了出来。情急之中,双手护住自己的不便处,赶忙弯身奔回来自己住的上房。而年轻漂亮的儿媳妇也是见到自己的老公公一丝不挂的晃荡在如同白昼一般的闪电下,尴尬羞涩之余,也是急忙用双手护住自己的那一对白生生的奶头,弯身奔回了自己住的西厢房。

但是就这样,一缸即将晒成的好醋,被这一场不期而至的雷雨给毁了。这就是流传于我们汾孝一带的一个歇后语;大堡里盖醋黃——两协耽的典故,也是一个关于醋的事古今。

醋经过夏天三个伏的暴晒,酿成了以后,还要放到专门放醋的醋缸里,也就是前面说的醋黃里,好的醋黃放上醋,一年也不会坏,而且越来越香,清香酸甜可口。而关于醋黄,继母还有一个谜语;黑肚弹,黑肚弹,有口没屁眼。谜底就是醋黄。

而那时候制作酱油就比较简单了,我们当地叫做熬酱。继母买下米粞,在铁锅里化开以后,而那时候也是孩子们享口福的时候。那时候经济还不发达,物资匮乏,平常孩子们也没有什么零食。刚化开以后那个粞油咕嘟咕嘟的在锅里翻着泡,浓稠浓稠的,散发出一阵阵甜丝丝的香味。继母用筷子或者一小截高粱杆从锅里挑上一些,来回卷一下,给在场的孩子们一人一个,那就是那时候孩子们一种不错的美食了。于是,我们就蹦蹦跳跳的出去向小朋友们炫耀去了。

待粞油充分化开以后,作情添上水,再放上一些八角,桂皮,花椒,盐熬滚出来以后,就是红圪奴奴,香喷喷的酱油了。又美味,又上色,继母存放在她的那个黑黑的陶瓷坛坛里,一年也坏不了。

那时候的醋酱油,虽然品种单調,但那可是实实在在真材实料制作出来的东西呀!绝对是环保绿色的,绝对没有一丁点儿什么添加剂,吃的绝对放心。现在的醋,酱油,琳琅满目,花样众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吃不到以前的那个香味浓浓令人回味无穷的味道了。

(备注1)糸落子;糸落子当地土话,指旧时候往地里送饭糸饭盔的一种用细麻绳编织下的网兜。

(备注2)醋黃,一种专门用来储存盛放醋的瓮子,不到一米高,口小,肚子大

(八)继母制作的特色小菜

那时候,一到制作小菜的日子,继母就忙碌起来了,耳闻目睹,对于制作那几种小菜记忆深刻。分别是酸菜,酸酣菜,辣菜,老咸菜等。这几种家乡特色小菜风味独特,有酸,有辣,又有咸,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吃起来又清淡,又刺激,非常灵味,别有一番特殊滋味在心头。

一酸菜(我们当地叫黃菜);首先挑选一些个头大,长的饱满的荠菜疙瘩,要带樱,将荠菜疙瘩上的细根刮干净,荠菜樱上的黃叶子都清理了,然后将荠菜疙瘩与樱子用菜刀切开,分成两堆,用水清理干净,控水待用。下来再将装酸菜的瓮瓮用水洗干净,用干净布子搽干净,千万不要沾油。再煮一锅花椒水(最好用新花椒,新花椒灵味),趁热倒入瓮瓮中间,盖上夹比(夹比,当地土话,指用高粱秸编下的盖容器的盖子,也用来盛放饺子食品等,也叫箭排排),据继母说,这叫焖瓮瓮,这道工序必不可少,对于酸菜的灵味大有关系。

下来开始制作;将荠菜疙瘩用擦子(北方吃面食的一种工具)擦下,将荠菜樱子在案板上切成细细的小段,然后,烧一锅开水,分别将荠菜疙瘩丝丝与荠菜樱子在开水锅里汆一下(也可以不汆),汆的时候不能盖锅盖,否则菜就绵了,做出来的酸菜就不是脆生生的了(上年岁牙口不好爱吃绵的人可稍微多煮一下)。两种料充分搅拌均匀以后装到盛有花椒水的瓮瓮中,然后再滚一些花椒水,稍微晾凉一下,将花椒水淹住所装的菜以上就成了,最后用红沙石头压住即可,切不可盖盖子,否则瓮瓮内温度过高,菜会就焖烂。第二天,酸菜就会发起来了,注意要将发起来酸菜,用没有沾油的勺子压下去,再用石头压好,家里温度适宜,两三天以后便大功告成了,又酸又脆的酸菜就可以享用了。不过还有一种做法,做的时候,原料程序大体一样,就是不放花椒水,纯粹荠菜发起来的,那样又是一种别有风味的酸菜。

酸菜在那困难的岁月里,也可以说是当地老百姓的一种当家菜,记得那时候一到秋天做下酸菜以后,差不多每顿饭都有酸菜,继母用那时候的那个小小的平坛锅锅,顶多有十三四工分大小,正好坐在火火前面的火口上,平坛锅锅里放上酸菜,里面搁上一些盐,就是那时候下饭的小菜了。到了现在,看是不起眼的酸菜,也登上了大雅之堂,在我们当地好多饭店都推出了用酸菜制作的特色食品,酸菜豆腐汤,酸菜羊肉汤,鸡鸭羊血酸菜汤,酸菜肉丝粉丝汤,大鱼大肉吃腻了,来一碗酸酸的黃菜豆腐汤,那真是另有一番风味在心头。

你如果食欲不振,用我们那里的酸菜,放上一些豆腐丁,再放上一些羊肉碎,少许粉丝,混合滚起来以后,再拌上一些白面疙瘩,调上一些盐和醋就行,就是一种酸溜溜,香喷喷的开胃饭了,爱吃辣椒的人,再调上一些辣椒油,那真是吃了还想吃。如果爱吃莜面栲栳栳,用酸菜羊肉做成羊肉酸菜稍子,那也是一种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而且,酸菜还可以治感冒,你如果有些伤风感冒,不用吃药打针,最好是晚上睡觉的时候,用奶锅或者什么滚上一些黃菜汤,里面也可以少放上一些豆腐丁,少放一些盐,稍微多滚一些时间,最后再放上一些白胡椒粉,趁热喝下,然后,盖上被子发上一身汗,睡上一觉,保管第二天就轻松了。

其实,酸菜好多地方都有,不过也不知道是我孤陋寡闻还是就没有发现,我走的地方也不少,大城市超市商店也逛的不少,东北酸菜也有,南方酸菜也有,但是,就没有发现象我们这里的酸菜,也就是黃菜这样的酸菜,那些酸菜也吃过,但就没有我们当地的酸菜好吃。我们这里的酸菜好像是好媳妇养在深闺人不知,早几年前,有人做成酸菜罐头销售,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市场上又没有了,只是家庭自做自享受,也有的饭店做上几百斤,也是自己饭店自做自用。

其实,我们当地如果有有识之人,将我们当地黃菜做成一个大产业,也未必不可以。注册商标,申请专利,设计包装,抓好质量,加大产量,推向全国。如果做强做大,不仅自己能够发家致富,而且,还能够带动相当一部分人就业致富。这是题外话,这是说道我们当地的黃菜引发出来的一些遐想。

二酸酣菜;酸酣菜制作也比较简单,挑选合适的大白菜,用白菜帮,不用叶,切成一寸左右的长方形小段,再将胡萝卜去皮去樱,将胡萝卜切成也是寸数长的件件(件件当地土话指细条条),再擦一些荠菜丝,用开水泼上一些花椒水晾凉待用,然后,分别将三者在开水里快速汆一下,淋干以后,撒上一些盐充分搅拌均匀,然后装到之前洗刷干净的小坛子里,或者瓮瓮里,也是压上一块石头,将晾凉的花椒水浇到里面,秋末冬初的常温下,两三天就可以吃到又酸又咸,别有风味的酸酣菜了。吃干粮,吃大米,吃面条下饭那是非常不错得了。现在,好多饭店也将酸酣菜作为饭前开胃菜了。

记得那时候继母做酸酣菜用的是我们家祖传的一个不大不小黑黑的盔盔,做好以后,就将那个黑黑的盔盔放到火火头,一两天就发起来了。那时候物质匮乏,粮食不够吃,好些时候,往往是滚上一锅粗玉米面砂砂(砂砂当地土话,指粗玉米面粥),就上酸酸咸咸的酸酣菜,就是一顿饭。只不过那时候吃是为了裹腹,而现在是为了开胃。

三辣菜;特别是那个辣菜,虽然便宜简单,上不了桌面,但是吃起来却是美味可口,脆圪噌噌,辣卜嗖嗖,下饭的时候你要夹上一筷子,菜还没有到嘴里,就会有一股辛辣的味道直冲鼻孔,顿时,使你的眼泪直流。真不失为一种饭前开胃菜。而且,那股辛辣味直冲鼻孔的同时,不仅使人眼泪直流,而且,还会喷嚏大发,因此它还是一种开窍菜,能够打通七窍,预防感冒。那时候每年芥疙瘩下来的时候,继母都要做上一些辣菜。其实那个辣菜做起来也非常简单,将芥疙瘩洗干净,切成细丝,锅内放适量油,等油锅刚刚冒开烟时,加入一些花椒,稍待片刻,将芥疙瘩丝倒进锅里,迅速搅拌,大约不到一分钟就可以了,搅拌的过程中不要盖上锅盖,以免将辣菜炒蔫了,将炒好的辣菜迅速放到瓶子里,或者坛坛罐罐里,压实,盖好盖子,放到有一些温度的地方,过几个小时,就可以放到凉快的地方了,那个辣菜,发上一天吃最好,吃的时候,根据喜好,适当加一些盐,香油,老陈醋,辣椒油为最好。

四老咸菜;那个比较普遍,全国好多地方都有腌制,腌制的方法总的说来,大同小异。不过继母制作老咸菜的后期制作比较特别一些。每年秋天将荠菜疙瘩洗净腌到瓮瓮里,可以用大一些的瓮子,因为咸菜消耗量大,大一些的瓮可以多腌制一些,到了冬天稍吃稍腌。到了来年的清明节前后,继母就将腌好的咸菜捞出来,放到箭拍拍上在太阳下晒上三四天,再用那个酣汤锅(备注)熬煮晒好了的咸菜疙瘩。熬煮那个咸菜疙瘩只有用这个酣汤锅熬煮出来的咸菜,红润软绵,口感好,没有邪味。而如果用普通的铁锅煮出来的咸菜,就会有铁丝气(铁丝气,当地方言,指有铁的气味)。

要煮好老咸菜,关键是熬酣汤,也就是要将咸菜瓮里面腌过咸菜疙瘩的盐水汤全部用旺火熬出来,然后再倒入一个稍微小一些的干净瓮子里备用,因为咸菜疙瘩经过太阳一晒,酣汤里一煮熬,会收缩不少,所以用不着大的瓮瓮了。

熬,从那个简单的熬字,就可以看出那绝不是简单的煮,或者滚开就可以了。那时候记得熬酣汤,往往是继母在我们家堂屋里的一个风厢火火上,吧嗒吧嗒拉着风厢要滚好长时间,才能够将一锅酣汤熬好。这么说吧!满满一大锅酣汤,要吧嗒吧嗒拉着风厢,熬到剩下不到二分之一的汤,这才能算鏊好了,熬好的酣汤,用我们当地的土话说,那真是精红圪韧叽。离大几十米远,就能够闻到那熬酣汤的味道了。

酣汤熬好以后,就开始煮老咸菜了,将刚才熬好倒到小瓮子里的酣汤再舀到酣汤锅里,滚开以后,就将晒好的咸菜疙瘩放到酣汤锅里煮,放上一些八角,桂皮,花椒,再放上一些自己熬下的老酱油,刚开始也是大火滚,大火滚上五七六次以后,再用小火焖上一段时间,这样才能将咸菜疙瘩煮透,那真是黑里透红,吃起来又咸,又香,软绵又韧性。那时候食品比较奇缺,每每煮出来,小孩子都拿它作为零食,装到口袋里,不时的咬上一口。你看吧!那时候如果到了清明节前后熬煮老咸菜的时候,村庄里好多地方都是熬咸菜的味道。而那时候学校的课堂上往往也都有了老咸菜的味道,那是同学们的口袋里装的老咸菜释放出来独特味道。你看吧!下课铃一响,好多同学们就奔到了学校厨房的水缸面前,舀起凉水,咚咚咚的灌起来。

那时候最难忘的是酣汤锅里煮鸡蛋。记得我成家以后,在那个租凭下的简陋东房里居住的时候,也是每每到了清明节前后熬煮老咸菜的时候,那时候经济状况比较好了一些,煮咸菜的时候,将鸡蛋顺便放在酣汤锅里,也是放上一些花椒,八角,等香料,鸡蛋煮到了多半熟以后,每个都磕一下打开,然后放到酣汤里继续再煮,那样煮出来的鸡蛋,在那时候简直就是天底下最美味的食品了,又咸,又香,又鲜,一点也不比那个五香茶蛋松花蛋什么的逊色。

现在虽然各种各样的茶蛋,卤蛋花样众多,但没有一样可以和那时候那个酣汤里煮出来的鸡蛋相比的。老咸菜煮好以后,继母就将老咸菜放到了熬好的老酣汤里,什么时候吃捞出来,依旧是软绵可口,也有一些老咸菜放到箭拍拍上太阳下晒干,放到继母她的那个黑黑的坛坛里,放好多年都坏不了。

(备注)酣汤锅:我们当地方言,指的是一种用那个制作砂锅的原料制作出来的一种浅锅,专门用来熬煮咸菜的锅。

(九)继母与邻里之间

我的继母是旧中国典型的劳动妇女形象,勤劳持家,自立自强,热情好客,待人真诚。而继母不仅饭菜做的可以,而且心灵手巧,剪纸也剪的很棒,记得那时候过年的时候,继母就剪好些剪纸,什么年年有鱼,花开富贵,鱼跃龙门,喜庆吉利的一些剪纸,雪白的窗户纸上贴上一些红红的剪纸,煞是好看。遇到一些人们结婚的时候,还给人家们剪一些喜字,麒麟送子,莲生贵子,或者其他一些喜庆,吉利的剪纸,还会给人家挽绣球什么的。那时候还会给小媳妇们绞脸,街坊邻居,邻里之间凡是她能做的,她都是有求必应。

而说起绞脸,现在的这种古老手艺,虽然没有绝迹,但恐怕好些年轻人是不知道的了吧!绞脸,是一种古老的美容方式,据说流传于西亚、中亚、东亚。韩国偏远地区的市民嫁女儿都流行绞脸,表示已婚。旧时一些爱美女子都喜欢这种低成本的古老美容术。绞脸,指婚礼前为新娘修饰梳妆脸面,或者过年也或者平常时间女人们清除汗毛脸上的污垢而采取的一种简单实用的美容手段。

绞脸,它虽然是一种民间古老手艺,但也是一种传统婚俗之一。女子一生只开脸一次,表示已婚。一般大多由公婆、丈夫、子女俱全的所谓全福妇女进行操作。而在旧时的农村,不但男人们要赶在年前去理发,而女人们也要在忙年时找个空隙,美容美容。也就是绞一下脸,以绞去脸上的灰垢陈皮汗毛,清清爽爽地过个年。

而女人绞脸一般是从嫁人开始。女孩子出嫁都要先绞脸。这生平第一次绞脸也叫“开脸”,让女孩脸部光洁美丽,让新郎官一见倾心。在过去,一般女孩子出嫁年龄都不大,大多是十五六,十七八,不过二十岁。因此,这个开脸仪式也算是女孩的成人礼了。而作为民间古老的手艺,绞脸的工具应该说是最简陋的了吧!一根普普通通的棉线,在女人那灵巧的十指之间转动飞舞,脸上的绒毛灰垢纷纷落下来,随即,面容变得洁净滑嫩,光亮美丽,整个人顿时精神了不少。

而关于女孩出嫁前的绞脸,还有一个传说,说是隋炀帝经常微服出巡,暗中命令侍卫拦截迎亲轿子,强拐新娘,吓得百姓迎亲时都不敢敲锣打鼓。有一户人家要娶媳妇,女方坚持锣鼓迎亲。于是就把出嫁女儿脸上的汗毛全部除去,涂脂抹粉假扮成城隍娘娘,被侍卫拦截时,推说是迎神会。侍卫看到新娘脸若盈光,汗毛都不见了,以为是天仙下凡而不敢冒犯,便放了行。后来大家跟着学,便成了风俗。从此,女人绞脸的习俗便延续下来。传说真假暂不考究,总之,女孩子们在绞脸之后,一转眼变得面目一新,容光焕发。继而风姿绰约,楚楚动人,颜值显然提升不少,这个是不争的事实。绞脸就如同绣花做针线,也是技术活,麻线太粗,缝衣线又太细,最好是缝棉被用的棉线。

那时候,我就经常见继母在堂窝里明亮的阳光下,或在院子里给小媳妇及一些女人们绞脸。

她首先在小媳妇脸上抹上一些那时候廉价的抹脸粉。然后,就开始了她的绞脸手艺。只见继母她用牙齿咬住棉线一端,左手拉住线的另一端,右手从线中向内转绕五六道,形成一个线环,再以拇指和食指将线环撑开形成三角型。然后,左手拉动棉线。随即三角形棉线转动,三角形棉线在拉动下,不断变换大小和角度。随着棉线的滚转,绒毛灰垢就被从脸上绞下来了。那时候,在继母绞脸的期间,是否还能够隐隐约约听到棉线在绞脸过程中的相互交叉摩擦吱吱吱的声音。绞脸一般从额头开始,逐步往下绞,一张脸绞下来,一般需要十几甚至二十分钟左右时间。

往往绞完脸之后就会发现,小媳妇们整个面部皮肤精致润滑,光彩照人!面容干净白皙了不少,而且双颊绯红,颜值显然提升了许多。而在继母绞脸时,往往还能够听到继母絮絮叨叨的绞脸歌谣。也就是趁着绞脸的机会说些吉利话,教新娘一些做媳妇时应懂的道理。

那时候,也不太注意歌谣的内容。今收集整理一番,形成固定押韵的歌谣:“福筷举一双,贵气从天降,去污求吉利,百年得平安。一净额头,嫁人不会饿,劳动不怕累,孝顺有人爱;二净眼睛,消灾又解难,夫妻手牵手,一直到白头;三净祥鼻,佑家保平安,早生贵子喜,夫妻两和谐;四净嘴边,出口便是吉,上轿去婆家,今夜喜团圆;五净面皮,晶莹剔透玉如肌肉,纯净白嫩好姑娘,赐你富贵万年长;耳后,颈脖,处处干净,处处清白,全家幸福过一生。”

当下,各种各样美容机构满街林立,爱美的女主人们大都选择了去美容店保养一番;即便是在农村,那种房前树下,迎着暖阳绞脸的身影也很少见了。那份情景就像旧时候做布鞋一样,已经成了对乡村老母亲印象的回忆了。而随着五花八门的美容品登场,绞脸美容法已逐渐消失。然而,在许多老辈人眼里,绞脸,不仅是一门活计,更是一段与她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场喜事有关的美好记忆。

而继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情味特别浓。前面已经说过,继母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她会刮痧,会拔罐,还会“颩寒邪”(‘颩寒邪’那时候人们因为营养不良,劳累过度,好些人都会得寒邪。记得那时候我父亲就曾经得过寒邪,发作起来,疼痛难忍,往往用木头洗衣板顶着腹部,强压止痛,而继母就会用她那土办法,给父亲‘颩寒邪’,就是在背部敏感部位,用大拇指与食指用力颩,离老远就能听见那个继母给父亲‘颩寒邪’那嘣嘣嘣的声音)。

而继母的人情味就是体现在亲戚朋友及相好知厚乡邻们的白事上,那就是“吊孝”。

“吊孝”也是旧时候数千年来老祖宗们流传下来的一种丧葬文化的具体表现。表达了“吊孝”者对亡人的一种哀悼之情,通过“吊孝”者声泪俱下的哭诉,表达了对亡人生前事例的评价,以及消除一些隔阂,化解一些误会或仇恨。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吊孝就淋漓尽致的体现了这种丧葬文化。

记得那时候继母如果有她的本家当户(继母的第二个丈夫是我们村一户王姓人家,本家当户比较多)或者亲戚朋友以及一些相好知厚的驾鹤西去了的话,就会去“吊孝”。

用继母的话来说:就是去吊一吊(吊当地土话念diee)。那时候我还小,遇上了有白事的,小孩子们爱看热闹,有时候也是为了在白事上把一些执事(挽帐,旗号,或者一些纸扎)赚上一两毛钱,一般白事上经常就有我们孩子们的身影,因此有时候就会看到继母去“吊孝”,而继母去“吊孝”,并不是象一些人干巴巴的干嚎,或者假惺惺的掉几滴眼泪,而是声泪俱下,声情并茂,很自然的表达了对亡人的哀悼之情,加之继母口齿伶俐,充分发挥了她平时爱唱戏文的特点,有哭有唱,情真意切的真情流露,往往得到了亡者家属的共鸣。而这也充分体现了继母人情味的浓厚及对于人情的看重。

(十)感天动地继母情

前面说过母爱有无数的方式,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点头……在这些细节中,或深或浅,或重或轻都有爱的滋味。只要你回味和咀嚼,就会品尝到爱的味道。在凡俗的生活中,母爱正是以一些芥微小事来震撼我们的心灵。

那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吃大食堂的时候。对于“吃大食堂”的这个概念,恐怕现在的年轻人是体会不到当时人们的那个饥饿感觉的。只有从那个时候走过来的人,对于吃大食堂才有深切的体会和刻骨铭心的记忆。1958年,全国农村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成了那时的主旋律。在公社化运动中,各村生产队都成立了公共食堂。公共食堂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的产物。“吃饭不花钱”是那时候办公共食堂的宗旨,而且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试点。刚开始的时候公共食堂确实不错,不少公共食堂是倾其所能,倾其所有。吃饭不限量,吃菜不重样。但一下子有这么多人“放开肚皮吃饭”,一时间又能到哪里去找可供填满那么多肚皮的下锅米和烧饭菜啊?这样的状况实行不久,多数公共食堂已经是寅吃卯粮了。发展到后来,每天是清汤寡水,人们普遍吃不饱,而继母为了给我多吃一些东西往往不顾自己已将近六十岁了,况且还是颠着一双三寸金莲还要参加生产队地里的劳动(参加劳动还可以多领一份饭分给我吃)。但就那样大人小孩仍然老是在饥饿之中。没有办法,只好添些野菜,野菜就是那时候老百姓的救命菜。因此,那时候的孩子们每天放学以后掐野菜就成了那时候孩子们每天的例行公事了。

那时候我正是十岁的时候,上小学二年级。那时候我们那里上学一星期上六天课,就是星期天休息一天,但每天就是早上和上午上学,下午就是孩子们的天下了。如果不是特殊天气每天下午就是玩耍和掐野菜。

大约是1960年盛夏一天的下午两点多钟,太阳高照,万里无云,午后的阳光仍然是毒辣辣的嗮的人头皮发烫。但我们孩子们不顾炎热,照例是每天的例行公事掐野菜。有的人不仅会问,掐野菜不会等到天气凉快了再去掐吗!为什么要赶在两点多太阳火辣辣的时候去掐哩!这个也算是当时我们那里孩子们的一个公开秘密吧。那时候虽然物质生活是贫穷的,但那时候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却是自由快乐的,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你看吧!每天一到那个时候,三三两两的孩子们便从各自的街道上出来了,他们三五成群或四五六个,自找年龄差不多(大多是十岁左右),对脾胃平常能够玩耍在一块的孩子们组成一伙,向着同一个地点出发,磁窑河(备注1)。到磁窑河上耍水(土话指游泳),耍水和掐野菜一样,也是当时我们孩子们每天的例行公事。

那一天的天气非常炎热,孩子们玩耍的有点比平常迟了。直到一个大一些的孩子说;不早了,赶紧上来掐野菜去吧!我们才意犹未尽的上了岸,赶紧穿上衣服,拿上自己的工具到各自记好下的地里去掐野菜。那时候我们掐野菜基本上就是掐我们当地叫做甜苣芽(苦菜)的那一种野菜。天可怜见,那时候好像是老天爷怜悯老百姓吧!虽然人们在大食堂吃不饱,但记得那时候的野菜特别多,在社员们没有锄过的地里,遇到一片野菜,就是我们孩子们也是一会儿功夫就掐一口袋(就是当时人们叫做机器面布袋的那种)。

那天可能因为耍水时间长了点,还没有掐够一比俩(一比俩土话念一bilia指平时或昨天前天)的数量,就发现天气不对了。刚才还是炎热无比的天气,忽然潲(潲土话指刚刚刮起的不算大风的风)起了风,气候顿时凉爽了许多。但直起腰来一看:不好了!要下雨了!说话间风大了,只见到从西北边子夏山那里涌出了一片片的乌云,隐隐约约的雷声也响起来了。一看不好,我们几个孩子赶快将掐下的甜苣芽收拾到了机器面布袋里,丢(丢土话指拿)上镰刀大撒屄头(大撒屄头土成语指什么也不顾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奔跑)就往大路上博急(博急土话指奔跑)。

刚刚跌跌撞撞博急到大路上,铜钱大的雨点就当头砸下来了,只见到乌云滚滚,雷鸣电闪,风助雨势,雨助风威。随着一道道的耀眼的闪电,轰隆隆的雷声好似在头顶上炸响一样,震的人们头皮发麻。更要命的是那天的雨是从西北上上来的雨(我们当地一般的雨大多是从东南上绵山那边上来,西北上上来的雨不太多,但有时候西北边上来的雨比较猛),我们的村庄是在西边,要回家就得顶风冒雨。而那时候地里道路上根本就没有一个可以避风躲雨的地方。只是在离村庄大约两三华里我们叫做道碑路北的地方,有两通石碑楼(备注2)可以避一避。但当我们几个孩子顶风冒雨气喘吁吁的奔跑过去之后,却发现那两通光秃秃的石碑楼东边可以稍稍避一避风雨的地方,已经有好些个前头过来的孩子们在那里挤着,碑的里面也挤了好几个孩子。其实碑的里面还凑乎能避一避风雨,在那个光秃秃的碑外面,只能是避一避风,瓢泼大雨象从天上注下来一样,挤在那里的孩子们也是浑身湿透了。

看了看没有地方可避风雨,我们几个小孩子只好又顶风冒雨跋涉前行。而这时候的风雨似乎更加威了,地上白茫茫的一片,天空黑沉沉的,乌云翻滚,一道道晃瞎人眼的闪电,不时的划开黑沉沉的乌云,相继而来的是头顶上一声声的炸雷,随着狂风席卷而来的雨点,打的人们脸上生疼。无可奈何,我们几个小孩子将机器面布袋里的野菜往下抖了抖(还舍不得将野菜倒掉),将布袋的口挽一个疙瘩,将布袋带在头上,抵挡风雨,仍旧是弯腰冒雨跋涉前行。就那样我们几个小孩子泥里水里三步一滑,五步一跤,跌跌撞撞往村里跑去。

也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直到到了我们村庄的敌道(备注3)那里,肆虐的狂风暴雨似乎才小了一些。而一过敌道离我们村庄也就不远了。

看见胜利在望了,我们几个孩子们抹了抹头上脸上的雨水,不禁加快了脚步。突然间,我发现从我们村庄的东口上出来了一个人,好像拄着一根棍似的,风雨中向着我们这个方向不断张望,继而向我们这个方向走来了,因前面仍然是白茫茫的一片雨帘,看不清人的面貌,也分不清男女。直到走到了近前我才看清了人的大概模样。原来是个女人,还是个老太太。而更进一步我发现了那个女人竟是我的继母,是我那将近六十岁三寸金莲的老继母。知道我掐野菜去了,这么大的暴风雨,心中着急的不行,左等右等也回不来。于是不顾自己已经快要六十岁了,况且还是一双三寸金莲,也不怕摔倒,急匆匆的拄上两根帚棍就奔向了风雨中。只见她仍然是穿一身黑卡叽布斜襟女式衣裤,头上顶一块蓝色衿腰布(衿腰布土话指围裙),左手(继母是左撇子)拄两根帚棍(高粱杆),脚上还是踩着她那双黑华达呢三寸金莲绣花鞋,但泥淋擦水(土成语)也看不出鞋子原来的面貌了,浑身上下也是落汤鸡一样湿漉漉的了。

而此时继母也看到了我,她叫着我的小名加快了脚步,拄着帚棍踉踉跄跄的朝我奔来。我也紧跑了几步,向着继母奔去。一刹那我奔到了继母跟前,继母赶紧将那两根帚棍撂在了泥地上,将她头顶上的衿腰布拽了下来用力拧了拧水,将我头上脸上的雨水左擦右擦,继而一把将我抱在她的胸前。见状,失去亲母之爱幼小的我,情到深处也情不自禁眼睛发湿,鼻子一酸,抱着继母哽咽着叫了一声妈!

这一声妈,是继母来到我家以后,我叫的第一声妈。情之真,意之切,在这一刹那,我发现继母也是激动得稀里哗啦,泪眼朦胧,频频的用衿腰布擦她的眼睛,控制不住她的感情,喜极而泣!

都说人生如戏,那么,这时刻暴风雨中继母与前家子相抱而泣的画面就是一部充满喜剧色彩的惊喜戏。

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太太,不顾自己年老体衰,最关键的是自己还是颠着一双三寸金莲,冒着狂风暴雨,不顾自己安危,前来寻找不是己出的前家后子。这是什么使然?我想,这就是出于人类本能,一个母亲(虽然是继母)发自肺腑的母爱吧!

而此时,老天爷也似乎有了一些情义了,似乎也被现场的情景感动了,刚刚还是雷声隆隆,风雨交加的天空,慢慢的雷声远去了,风停了,雨住了,云开日出了,本来就要落山的太阳,重新又露出了它的笑脸,染红了西边的天际。继而西边广阔的天幕上,出现了一条美丽壮观的七色彩虹,高高的挂在西边的天幕上。“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七色分明,灿烂夺目,真是美丽极了。见此状况我们几个小孩子高兴的跳了起来;“天晴了!天晴了!好美的彩虹呀!”

继母也是高兴的说道;“天晴了,咱们回家吧!”同时弯腰捡起了她的那两根帚棍,将我的野菜袋背在了她的肩上,让我拉着她的衣襟,挺起了脊梁,踩着她的那双三寸金莲渡着泥水,渤汊渤汊(渤汊渤汊土话代用词指在泥水中行走的声音)的走向了回家之路。

(备注1)磁窑河是我们当地的一条小河,离我们村差不多将近五华里,旧时曾经有一段时间是汾河故道的一段,磁窑河也可以称为我们演武古镇的母亲河。近百年来她灌溉,滋润着我们那里的人民。至我记得她就是我们那里每年浇灌用水的主要来源。特别是磁窑河在我们村庄那一段。我们村庄差不多有上千亩河滩地,她是我们村庄那段时间蔬菜,果园,药材,树林苗圃基地。还是我们村庄的高灌基地。也是我们小时候孩子们的乐园。我们孩子们赖以玩耍,嘻戏的主要地方。从每年的晚春,初夏的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晚秋,磁窑河畔就一直是我们孩子们玩耍,游泳嘻水的乐园。

(备注2)石碑楼:石碑楼坐北朝南,差不多有五六米多高,四方形,直径有一米多宽,龟座檐顶,一色青石板造就,雕刻精美,而且碑身正面还刻有清朝道光皇帝敕封巡抚,道台,布政使等字样,字迹优美,遒劲有力。据说原来路南边叫做八碑的地方还有八通更加雄伟高大的石碑楼,可惜由于年代久远,以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我们当地磁窑河上的水利枢纽,以及各种原因,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时候,就已经留下路北两个碑楼了,到七十年代,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兴起,兴修水利,剩下的两个碑楼也是灰飞烟灭,荡然无存了,可能是都拆除修建了桥梁涵洞了)。

(备注3)敌道:敌道紧靠我们村庄东边南北走向的一条古道,可能是古代通往驿站的一条驰道吧)

(十一)煺拔煺拔“打炭锤”

而继母对我的关爱,更体现在了与我们相处的将近三十年时间里的一天又一天中,同时也体现在一件又一件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小事中。小时候我家就在我们演武古镇南北正街繁华地段的临街三间门面房居住,一出门就是大街。在当时我也是我们那里的一个孩子王,每天爬墙墙,上枣树,逮麻雀,捅马蜂窝,捉蛇,逮蝎子,最多的时候是玩各种各样的游戏:练气功,学武术,玩打仗,夏日游泳冬溜冰。反正没有消停的时候。正如那时候老乡们所说: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再一个那时候正是大饥荒吃食堂的时候,春夏还要到地里掐野菜,有时候拣圪亮(圪亮当地土话指没有烧尽的煤炭),拾柴。加之那时候母亲去世父亲又为生活所迫,没有多少时间照顾我,所以差不多每天都是玩耍的月上树稍,精疲力尽才回去睡觉。而有时候往往就连脸手不洗就睡觉了。久而久之一双小手就成了脏兮兮,黑黢黢的了,致使两只小手布满了厚厚的麻生(麻生当地土话指手上厚厚的污垢)。以至于在小学一二年级检查卫生的时候,我往往是羞于将自己的一双手展示出来。直到后来继母来到了我家以后,见到我那脏兮兮,黑黢黢的一双手时说:“你这两只小爪爪呀!麻生一钱厚,黑黢黢的正象两个‘打炭锤’。”

可不是两只小手黑黢黢的,连两个小手腕也是黑黢黢的麻生,活脱脱的象一对“打炭锤”。而那两只布满了麻生的小手,特别是到了十冬腊月以后,手上厚厚的麻生被寒风一吹,裂开了一道道的血绽绽,那正是刺骨钻心的疼呀!

见此情景往往是继母让我拣上一些雀屎(雀土话指麻雀,但雀当地土话不读que而念曲无,拼音也拼不出来),也就是雀粪,麻雀粪(备注)。雀屎在那时候是非常好拣的,大树下,场院里,屋檐下等,时间不长,一会儿就能拣好多,拣好回去以后,继母就将雀屎放在一个不大的容器里,倒上一些水放在火脖脖那里焖着。

那时候冬天是非常寒冷的,每每到了晚上继母往往是将火望(望土语但不念wang念沃wo指看火,捅火等,总之没有土语表达贴切精准)的旺旺的,火火上坐着一个散热非常好的沙熬,沙熬上面煨着多半洗脸盆水。当我拖着玩耍的精疲力尽的身体回到家里的时候,继母煨在沙熬上洗脸盆里的水也热气腾腾的了。于是,继母就让我坐在了火火头,升出来两只黑黢黢亚似“打炭锤”样的小手,而继母就颠着她的三寸金莲站在了火火前面,在昏黄的煤油灯下面(那时候我们那里还没有通上电),用继母的话来说;退拔退拔(退拔土语洗刷当地一般是指洗刷动物内脏下水)我的两只小爪爪。

记得那时候继母先将我那脏兮兮黑黢黢的小手焖在热气腾腾的水里面,寝泡一会儿以后,将那个焖在火脖脖里的雀屎揉搓在有麻生的地方,反复揉搓,下来用水洗干净之后,再揭开沙熬,在旺旺的火上烤干手,抹上一些那时候时兴的润肤油。也就是当时的一种哈利油,我们当地叫做圪布油。大合的五分钱一盒,小合的才二分钱一盒。虽然便宜但实用效果非常好,是那个年代普通劳动人民最为青睐喜欢的一种护肤产品。然后再在火火上反复烤干。

这样连续洗上几次以后,就会将那个厚厚的麻生清除干净。而两个用腥臭的雀屎洗下的手就会变得绵咚咚的,白白的。而如果用雀粪洗脸的话,也会使脸变得洁白,细腻,有光泽,而且再冷的天气也不会皴了脸。

那时候继母给我用雀粪将两只类似于打炭锤的小手退拔干净以后,后来又让父亲从当地屠宰场找回来一些猪的胰脏,用刀就像剁肉馅一样,反复剁成糜状,加上一些碱面,就是食用碱面,然后再加上一些雀粪,再搅上一些面粉,充分搅拌均匀,再然后用手将那些混合物揉搓成一个个比乒乓球稍大一些的蛋蛋,再用力压成扁元形,晾干就成了一块去污力超强,滋养润肤,美容美白,防冻防皴的多功能猪胰子啦!有了猪胰子,后来我在学校里遇到检查卫生的时候就不用再尴尬之余,羞于露出来自己的双手了。

而说到猪胰子,现在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现在超市里各种各样的香皂琳琅满目,撞花了人们的眼睛。那个土里土气,灰不溜秋,毫不起眼的猪胰子是入不了现代人们的法眼的。但那个物美价廉,去污美肤不入人们法眼猪胰子的功能,却是现在各种各样香皂所不能比拟的。直到前几年我还自己找来猪胰脏制作一些猪胰子。不过现在的物质比较丰富了,制作猪胰子的原料也比以前丰富多彩了。

仍然是以猪胰(猪胰脏含有一种消化酶成分可以直接深入到人体表皮第三层,进行深层清洁,祛除皮肤污垢)为主,然后加上雀粪,这是必须的。再加上一些洗衣粉(以前加碱面烧手皮肤容易裂口。不加也可以),加上少许香精,再加上一些自己喜欢的香皂,配上一些羊尾巴油(羊尾巴油也是一种美容润肤保湿的东西),将这些东西充分搅拌均匀以后,定形,晾干即可。

(备注)麻雀粪:据说慈禧太后美容的方子里就有雀粪的成分。而雀粪还是一种不错的中药材,名叫白丁香,也叫雀苏,青丹。其性温,味苦,有小毒;入肝,肾二经。能消滞治疝,退翳去胬肉等。

(十二)继母的别样迷信

而继母对于我的关爱还不止这些。大概是我十岁的时候吧,我已经上了小学了。那时候正赶上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们普遍营养不良,加之医疗卫生条件也是不好,因此各种疾病肆意横行。我也得了一种说不上名来的病,每天饭也不想吃,就是想睡觉,有时候还发冷发烧,特别是到了下午傍晚,症状更为严重,冷起来盖上两张棉被还冷的打战,热起来又是棉被都掀了,光膀子还是热得不行,口鼻生燥,脸颊飞晕,头昏脑胀。

期间,我继母也曾经请我家对门石先生前来看病配药,但是吃了不少药,就是不管用,后来,又是放十指(就是拿银针扎十个指头都扎出血来),扎行针,可还是不顶事。后来,继母又请我们古镇上有名的老中医柳先生过来看视,也是吃药扎针,但也是收效甚微,不太顶事。

一天晚上,我又开始发作起来了,刚开始也还是冷的打战,继母赶紧给我盖上棉被,开始一会儿还行,但是又过了一阵子,便又冷起来了,浑身筛糠似的,直哆嗦,不住的打冷战。继母见状赶忙又给我盖了一张棉被,又让我赶紧喝了一杯开水。

可是不大一会儿功夫,燥热又向我袭来了,燥热袭来,更加难受,正是浑身冒火,口鼻生烟,两眼发火,耳鸣舌燥,继母见此情景,又连忙将棉被掀了一张,可是,我还是燥热的不行,随即,继母又将另一张棉被也掀了过去。但是,我还是燥热的不行,而且这一次发作,更是厉害,烧的我迷迷糊糊的说起胡话来了。继母见此情景,发了慌了,着急的六神无主,不知道如何是好。

过了一会儿,继母才又想到了拜神祈福。便急忙跪到神位前祷告乞求,乞求菩萨各路神仙(那时候我继母供着一个狐大仙牌位)保佑我消灾去难,逢凶化吉。可想而知,这是无济于事不管用的。但继母仍然口中絮絮叨叨,念念有词,不管不顾的继续乞求。又过了一阵,继母见还是无有效果,我仍然还是浑身燥热,口中胡话连连。逐自言自语道:“不是神仙作伦,是不是我的童童(指继母供的狐大仙的小跟班)与孩子玩耍附身了,如果是,乞求赶紧退身让孩子好了吧!如果好了,我给你贡献好酒,鸡蛋(传说中狐仙及童童们最爱吃鸡蛋)。”

好些时间过去了,继母见还是不管用,逐又自言自语说道:“这就奇怪了,神仙不是,童童也不是,难道是龌龊(龌龊我们当地一般是指鬼,怪等,泛指家鬼,野鬼)拍滑(拍滑当地土话,意思是欺负。拍滑的拍,土话不念pai,土话念pia)我孩子哩。”其实,这一句用现在语音说起来就是:难道是家鬼野鬼欺负我孩子哩。

继母一边自言自语的说着话:“我试一试吧。”一边拿出一个青花瓷碗,又拿出三只一样长短,一样粗细的筷子,还有一个舀饭用的勺子,从水缸里舀了多半碗凉水,一并放到火火上(我们当地火火就是指灶台,就是农村连火炕带灶台的),然后站在灶台前,挽起袖子,也还是一边自言自语念念有词,一边右手拿着三只筷子,捏着立在青花瓷碗里,左手(继母是左撇子)拿起勺子,从青花瓷碗里舀上水浇到立在青花瓷碗里的筷子头上,口中念念有词絮絮叨叨:“不是仙家,不是童童,如果是那路鬼魂,给我站住(指三只筷子在碗里立住),是家鬼也好,是野鬼也好,如果是给我站住。”

絮絮叨叨的念叨了半天也没有见筷子在碗中立起来。昏暗的煤油灯下,只见继母额头上也微微的冒汗了,黑黢黢的窗户外时不时传来一两声怪怪鼬(怪怪鼬土话指猫头鹰)凄厉瘆人的叫声,更给寂静黑暗的夜晚增添了一份恐怖之感。

但继母不管不顾这些,仍然是一心一意,口里念叨着,手上舀着水浇那个筷子头。

当时,我也是烧的迷迷糊糊,模糊之中,听见继母又念道;“是你母亲吗(指我去世的生母)?如果是请赶快退身吧,不要拍滑孩子啦!”口里说着,手上仍然是频频舀水浇在那个筷子头上。

“是你xxx(指我去世的亲戚们)吗?”继母一个一个数着我去世的亲戚念叨着。

又好些时间过去了,筷子还是没有立起来。

“家鬼也不是,野鬼也不是,难道是冤鬼吗?”继母说道这里,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三只筷子在水中间,树树的站立起来了。

只听见继母舒了一口气,低低的说道:“冤鬼也好,请你老人家赶快退了身吧,不要再拍滑我的孩子了,我这就给你老人家烧高香,表黃纸。"

听见继母舒了一口气,我也挣扎着睁开了眼睛,只见到昏黄的煤油灯光下,火火上那个青花瓷碗水中间,树树的站立着三只筷子。旁边什么也没有依靠,就是三只筷子直直的立在水中间。我也不仅好奇诧异不已,也顾不得发烧了,挣扎着爬起来,爬到火火边上,去看那个青花瓷碗水中间不知道怎么立起来的三只筷子。

继母见我爬起来了,赶忙叫道:“谁叫你起来了,赶快躺下。”紧手推我回到炕上,拉过棉被给我盖上。我躺在炕上,仍然聚精会神,眼睛也不眨,直愣愣的观看碗中间站立起来的那三只神奇筷子。

那边厢,只见继母烧起高香,点燃黃纸,口中又念念有词道:“给你老人家烧高香,表黃纸了,赶快退了身吧!再不要拍滑我的孩子啦!”

黃表纸燃尽后,只见继母从那个青花瓷碗中间把立起来的筷子拿开,将燃尽的黃表纸灰卜落(卜落当地土话指倒)到青花瓷碗的水里。随即对我说道:“你盖好棉被睡的吧,我把这个发送出去”。

随即颠着一双小脚颠颠颠的跑出了房门外。

不大一会儿,听见继母在门口拍打衣服的声音(我们当地讲究晚上在外边烧过纸,或者鬼节下烧纸贡献吧,临回门口都要拍一拍身上衣服,可能吧是怕鬼魂附在身上吧),说话间,继母颠着脚回来了。

也不知道是继母许谢发送的原因(无稽之谈),还是刚才掀掉棉被折腾凉的,我的体温这一会儿降下来了,一晚上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继母又请对门石先生诊了脉,又开了一些温中理气的中药,这样,我的病也才逐渐的好了起来。

不过,我发现继母将我吃过的中药渣不是到在了垃圾堆上,而是倒在了大街的道路上。问继母,什么原因,她也说不上什么原因,只是说,这个是多少年来的风俗习惯,中药渣倒在大街上,让踩到中药渣的人将吃过中药病人的病,让人带走。有一点替病人消灾的意思,更深的原因,她就不知道了。

不过,我们当地这个风俗习惯,就是将煎过头茬,二茬的中药渣,倒在大街道路上的习俗,我发现全国别的地方也有这个风俗习惯。比如在北京,天津,甚至各个小县城,各个乡村都有这个习俗。你看吧!早上出门,有时候往往能够看到倒在路上的中药渣。后来,才逐渐了解到,这个风俗习惯也是古人流传下来的一个美好的愿望与期盼。其中,普遍的说法就是上面说的消灾一类的。而还有一个传说说的是;唐代药王孙思邈为了观察各地中医开出来的药方对不对,但看药方又看不过来,所以人们就将中药渣倒在道路上显眼的地方,请药王菩萨观看,然后再对症下药。再还有一个传说是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传说;据说东汉时期,各地闹瘟疫,病人很多,但医圣张仲景也是看不过来,于是,人们就将煎过的中药渣倒在道路上显眼的地方,医圣张仲景一看就知道那家有病人,吃的什么药,再采取什么措施。这是题外话。

但这件事情,管中窥豹也能够看出继母对于一个前家后子出于本心,发自肺腑的关爱之情。

(十三)滴滴涕治牙疼

而下面一则故事,则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继母对于我的关爱。

记得也是我十岁左右的时候吧,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那时候普遍上学比较迟,大部分孩子九岁才上学),那年夏天的一个上午,我的牙齿莫明其妙的就疼了起来,开始还不要紧,但过了一会儿,就加重了,疼的我双手捂着腮帮子,不住得嘶,嘶,嘶的吐气。老师见状,赶忙叫我下学回家去看医生,并且派了一个同学送我回家。

回到家中,继母一看便嚷了起来:“哎呀,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啦。”(那时候父亲在县城做木工)一边急急忙忙领着我去我家对门一个老中医家中治疗。老中医姓石,一个和蔼可亲的白胡子老爷爷,当地人们叫他石先生,我经常帮助石先生跑腿,捣药什么的。石先生一见我进去,立马从他的太师椅上起来,拉着我的手到了窗户边上,一边问讯情况,一边对着光亮,叫我张开嘴观察病况。看了不大一会儿,石先生说道:“不要紧,孩子是蛀牙,虫吃牙,我给开点药吃,就没事了。”随即石老中医给我开了一个秘方;六神丸1——2粒研碎放于蛀牙上,每次5——10分钟,一天早午晚各一次,三天一个疗程。随即把药递到继母手上,并嘱咐赶快回去给放上。继母一边接过药包,一边掏钱给石先生,只见石先生一边推我继母往外走,一边说道:“给什么钱哩,赶快回去给孩子放药去吧。”

回去之后,继母立马按照石先生吩咐,将俩粒六神丸研碎放在我蛀牙上,时间不大好像牙疼不太疼了。

但是吃过午饭之后,我的牙又疼起来了,而且疼的更厉害了,疼的我眼泪都掉下来了。继母一见,便又急忙拉着我来到了石先生家中,叫石先生再看看。

石先生一见,赶忙问道:“怎么样?不顶事!还疼的厉害吗?”

我捂着腮帮子,疼的直掉眼泪,话也说不出来了。还是继母说道:“这一会儿他疼的更厉害了。”

石先生说道:“不要紧,我重新再开些药吧。”说吧,石先生拿起毛笔来,那时候,石先生开药方用的是毛笔,随即,石先生铺纸,沾墨一笔一划写了起来。

樟脑6克(以前开药方用的单位是钱、就是一钱俩钱,今合成克),龙骨3克,透骨草3克,甘草3克,以上药研细泡入高度白酒中,白酒刚过药即可,搅拌均匀,然后将药酒点燃,火自行灭后,药酒冷却了,随即将药酒含在口中,噙泡痛牙,30分钟后吐掉,药酒不可以咽下肚去,一天数次。

石先生开好药方,迅速把药配齐研碎,包好后赶忙拿给我继母,并且吩咐道:“赶快回去给孩子泡药去吧。"而且还是不要继母给的钱。

我继母接过药,给石先生道了谢。急忙拉着我回到家中。找了父亲喝过的高度白酒,便按照石先生吩咐的办法泡了起来。然后点燃,待火自行熄灭以后,等药酒冷却下来,便让我含在口中,噙泡蛀牙。大约30分钟左右,我将药酒吐出口外。

噙泡过后,顿时感觉到蛀牙不是那么的疼了。到了晚上继母又给我按照石先生嘱咐治了一次,感觉很好,便睡觉了。

可是,睡到大半夜,蛀牙又火烧火燎的疼起来了。我坚持到天明,继母又带我去对门石先生家中去看。石先生也是刚刚起床,来不及洗漱,便拉我到光亮处观察。一边观察,一边说道:“这就奇怪了,我昨天给你开的药方就是比较好的,对牙龈炎,牙周炎,风火牙疼,蛀牙等一般都是有效的。要不,我再告诉你们一个偏方试一试吧。”

这次,石先生也没有开药方,告诉继母说:家里不是有花椒吗,回去拿上十来粒花椒,还是用高度白酒泡上,十来分钟后,酒含口中,泡过的花椒咬在蛀牙上,也是十分钟就可以。花椒最好要新的,味比较冲的那种。

听完石先生吩咐,继母急忙拉我回到家中,赶紧找出花椒,高度白酒依法炮制。一会儿功夫继母便泡好给我含在口里,白酒泡过的花椒咬在蛀牙上,这样过了十来分钟后,蛀牙慢慢的不疼了。因为昨天晚上折腾了半宿,我又迷迷糊糊的睡着了。一上午睡觉没事,中午还吃了点饭,但是到了半下午,那个该死的蛀牙又开始疼起来了。

继母一见,便又急急忙忙的带我去对面石先生家中去看,一进门,便见石先生正在忙着制作药膏,一见我进来,连忙问道:“怎么样,还是不顶事,要说我告诉你的偏方和前面开的药,其他人都管用,怎么到了你身上就不灵了呢?要不你再去找一下柳先生看一看吧!”

柳先生在我们当地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老中医,平遥那边的人称呼柳先生为活神仙,可是他最拿手的是妇科病,牙疼找妇科医生看,是否不搭界。但是当时也顾不了许多了。继母便又拉着我,颠着一双小脚急急忙忙的找柳先生去了。

还好,柳先生的医院也不太远,顶多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好在是下午,柳先生不大忙,要是上午来,许多外地的患者慕名前来看病的络绎不绝,柳先生是顾不上的。找到了柳先生,柳先生照例拉我过去,让我张大嘴巴,也是一边观察,一边问讯情况。

看了一会儿,问讯了情况,柳先生说道:“你这是严重蛀牙,是不是爱吃糖。”我点了点头。“你看牙上已经有虫咬下的洞了,要说石老先生给你开的药方,以及偏方我看都是不错的方子呀!是应当管用的,那么好的药方怎么就治不好你的蛀牙呢?”又说道:“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大人有时候都受不了,何况小孩子呢!”随即又对我继母说道:“我也给你一个偏方吧,回去找上十来粒白胡椒,细细的研成粉,也是拿高度白酒调成糊状,分几次敷在蛀牙洞上,这个也花不了多少钱,家中一般都有,你回去试一试吧!另外我再给你开上一些止疼片,孩子疼的时候吃上一粒就可以了。”随即柳先生给我开了一些止疼片,于是,我继母给柳先生道了谢,拿上药方,去药房付钱拿药,又拉着我颠着小脚回到家中。

回到家中以后,因为牙疼的厉害,继母先给我吃了一片止疼片,然后找来白胡椒白酒如是依法炮制,制作好了后,继母给我将白酒泡下的白胡椒膏敷在了蛀牙洞上。一时三刻,很是神奇,慢慢的感觉到蛀牙上麻麻的,辣辣的,逐渐不疼了。你还别说,这治疗妇女病拿手的老中医,治疗牙疼也还是有一手的。

一夜无语,我睡的很香,第三天早上起来,也没有事。早上我还吃了一些饭,但是到了半上午,坏了,我模糊感觉到蛀牙又有一些发烧了,这个该死的蛀牙又开始蠢蠢欲动了,果不如然,一会儿功夫,那个该死的家伙又开始发作了,这次更厉害,疼的我两只手,紧紧的捂着腮帮子,眼泪疼的又下来了,继母见状,赶紧给我吃了一片止疼片,但是也是于事无补,还是疼的不行。见此情景继母也是着急的六神无主,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她只好跑到神位前,祷告神仙,乞求神仙免除灾难,消除疼痛。祷告乞求了半天,那肯定是无止于事的。眼看快到中午了,继母见我疼的痛苦万分,忽然,她一拍脑袋,说道:“快起来,咱们去你王家娘娘处试一试吧!”王家娘娘是我继母第二个丈夫的一个本家,继母叫人家大娘,到了我辈儿应当叫奶奶(我们当地叫奶奶为娘娘),王家娘娘不是什么医生,而是平常有时候给人们求神拜佛磕头许愿做一些神婆一类,就是巫婆神道什么的。

去了王家娘娘处,继母先向王家娘娘问了好,便将我牙疼的情况以及在石先生,柳先生处看过的情形讲述了一遍。听了继母的叙说,我还以为王家娘娘要烧香上贡,求神拜佛什么的。但是她没有,她也是把我拉过去详细的看了看蛀牙的情形,沉思了一会儿,想了想,对我继母说道:“我看这个不是什么神仙看的病,就是虫吃牙,你看那一个牙齿被虫吃的有一个大坑了,怎么能不疼呢!”又想了想对我继母说道:“这样吧,我告你一个秘密偏方,试一试,可是这个秘方怕有些风险,你如果愿意,我就告诉你,如果不同意,也就算了。”

“我愿意,我愿意,”我抢着说:“行了!”我继母也连忙说道:

“那么,你们要是同意,我就告诉你们,不过还是要注意一些。”

于是王家娘娘接着对我继母和我说道:“根据石先生,和柳先生的治疗方法,一般的蛀牙都是有效果,管用的,但是你这个牙齿都被虫吃的快剩下一半儿了。虫虫,是可想而知厉害的了,所以,我告诉你们这个秘方,就是咱们家家都有的滴滴涕(备注),你拿上一个东西,往里面滴上几滴滴滴涕,再往里面对上一些水,筷子头上缠上一些棉花,把滴滴涕和水搅一搅均匀,拿筷子头上的棉花沾一沾滴滴涕水,往蛀牙上稍微用力按一按后,尽快抽出来。让滴滴涕水在蛀牙上停留一两秒钟。赶紧吐掉,再赶紧用温开水漱口,直到口里没有异味为止。就是这个秘方,不过,你们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咽下去。”原来,王家娘娘平常不仅做一些巫婆神道之事,而且粗通一些卫生医疗方面的东西,所以对我牙疼没有用巫婆一类的东西,而是用的一种特殊偏方。说完后又望着我继母道:“你看如何”。

我继母望了望我,点了点头道:“行,就这么吧。”

“那好,你们快回去办吧!”王家娘娘说道:

于是我继母也是赶紧给王家娘娘道了谢,领着我,颠着一双小脚回家了。

回到家里,继母找出东西,又是如法炮制,准备好之后,叫我站到光亮处,筷子头上缠上棉花,往对好水的滴滴涕水里沾了沾,待棉花吃上滴滴涕水后,让我张开嘴巴,把筷子朝我蛀牙上那么稍微用力按了一按,随即抽了出来,待滴滴涕水在我的蛀牙上停留了一二秒的时间后,赶忙叫我吐了出来。然后赶紧拿温开水让我漱口,一茶缸温开水漱完后,还有异味,于是我继母又连忙给我到了半茶缸水继续漱口。漱完后,才没有了异味。

你还别说,自这次(也就是那么一次)治疗过后,我的牙就一直没有疼过。你说神奇不神奇。

(备注)滴滴涕:滴滴涕,那时候农村居住条件不好,卫生状况更是不行,所以造成了家家都有苍蝇,蚊子,臭虫,跳蚤,虱子,因此家家都准备有滴滴涕。

(十四)继母的鸡屁股银行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但念物力维艰。

六十年代初的时候,大饥荒刚刚过去,人们大都经济困难,除了必要的粮食之外,就是每天的一点称咸盐打醋的钱,也是非常艰难的。没有别的办法,因此大多数庄户人家,都会饲养几只老母鸡,三五七只不等,顶多养上一二十只,那时候如果养的鸡多了,就是资本主义尾巴,就得割掉,保不好会带纸帽子游街。

那时候我家还是在我们演武古镇的正街上居住,那时候继母每年都要饲养五七八只鸡,多的时候十来只鸡。但鸡下下的鸡蛋,除过有客人来或者有人生病吃几个,大多是拿到供销社换一些咸盐,煤油什么的生活必需品,自己是舍不得吃一个的。

那时候粮食还是比较困难的,况且庄户人家都有俭省节约的习惯,也就是我们当地老百姓常说的:是好的(是好的指俭省节约不浪费,比如说,xxx球毛鬼胎几,可是好的哩,什么也舍不得)。因此上,喂鸡剩菜剩饭是没有的(不是没有,剩下的饭菜人还要吃,是舍不得喂鸡的),记得那时候每天都是由继母剁一些野菜,再拌上一些磨面剩下的下脚料,糁子糠来喂鸡。而幸运的是,我家院子的东边,一堵不高的墙壁过去,就是当时我们生产队的打谷场,我家的鸡往往会偷偷的飞过去在打谷场的麦草垜下,打谷场的周围边上,或者是生产队的大粪堆上大快朵颐(那时候我们那里每个生产队大多是在打谷场的旁边有一个大大的农家肥堆,里面有庄稼桔杆里还没有完全腐烂的粮食颗粒,以及粪里生成的各种昆虫,因此上,是鸡非常好的饲料)。但有时候往往被看场的人撵的鸡飞狗叫,呱呱呱,呱呱呱的落荒而逃。可是,鸡那种动物是记吃不记撵的,说不定,一会儿功夫就又偷偷的飞过去享受它的美味佳肴去了。

继母那时候饲养鸡是非常虔心的,每天剁野菜喂鸡不说了,而每天早上的放鸡,每天晚上的闸鸡窝(那时候的鸡窝门大多是小小的,只能够容一只鸡出入,一般是三块半头砖正好塞进去)都是继母的活计。因为每天晚上鸡回了窝,继母还要清点数目,我们闸鸡窝,她还不放心。尤其是到了每年打春的时候,去年新哺(哺当地叫法,指孵)出来的鸡,即将要下蛋的时候,那时候也是继母更加虔心的时候。农村庄户人家养鸡,大多是散养鸡,而鸡的习性就是喜欢两只脚乱动,圪拦(圪拦当地土话指卜拉)。你看吧,柴草垜下,树根周围,墙角旮旯,农家肥堆上,都是鸡喜欢圪拦卜拉的地方,而有些贪吃的母鸡,和一些自制力差,不守规矩的母鸡,往往在外边吃着吃着,就到了鸡蛋顶住屁股的时候了。因此上,随处丢蛋的事情时有发生。而一些每年打春以后新开始下蛋的小母鸡,刚开始往往认不住自己家的下蛋窝,就会发生一些吃里扒外的事情,吃着自己家的饲料,而将蛋下在邻居家的鸡窝里,或者下了野蛋。那时候农村里因为鸡蛋下在别人家鸡窝里的纠纷是时有发生的,如果遇到两家都是针尖对麦芒的话,那后果也是比较严重的,轻则生气打架,重则原来的好邻居也成了陌路人了。

所以继母每天早上放鸡的时候,都要将每一只适令的母鸡检查一遍。也就是我们当地老百姓说的,抠鸡屁股。而抠鸡屁股就是根据母鸡的大小不同情况,分别用右手的食指,中指,相继试查。如果一根手指头能够进到母鸡屁股里,就叫一指拉,两只手指头能够伸进去,就叫做两指拉,如果三只手指头全部都能够伸到新母鸡的屁股里,按照继母那时候的说法,那就是鸡的骨缝开了,那就象征着新母鸡具备了能够下蛋的基本条件了。而能够下蛋的鸡,才是当年新母鸡里的战斗鸡,也是需要特别关照的鸡。那就更加需要每天早上抠它的鸡屁股了。那时候继母谓之于揣蛋,揣一揣那个鸡有蛋没有,如果揣见有蛋的话,那就要将它圈到专门下蛋的鸡窝里,直到那个母鸡下了蛋,“咯咯大,咯咯大”的表功叫了起来,才能将它放了出来,然后赶紧给它撒一些小米什么的奖励一下。而那个揣蛋比较简单,母鸡到了每年即将要下蛋的时候,它那个逐渐成长的鸡蛋,就从鸡的卵巢里一个接一个按照大小顺序顶到了它的蛋管里,如果当天要下的蛋,用手指稍微伸进鸡屁股里,轻轻的一捅,就能够接触到硬邦邦的鸡蛋壳,那就是百分之百的当天能下的蛋了。说道这里,那时候继母确实也是非常辛苦的,最多的时候,继母曾经养过十来只母鸡,日复一日,天天早上守在臭烘烘的鸡窝旁边,天天还得抠臭烘烘的鸡屁股,况且,那时候继母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而且还要在生产队里给人家上地劳动的妇女照看孩子,你说那是多么的辛苦呀!

可是,继母不管不顾,辛苦也吧!臭烘烘也吧,不管刮风下雨,寒冷下雪每天坚持抠它的鸡屁股。要知道,那时候鸡屁股就是庄户人家的银行,摇钱树,抠鸡屁股就是抠钱。

而继母在每天抠鸡屁股的同时,每年到了夏天母鸡落窝(落当地土话念lao,落窝当地指母鸡歇蛋,栾窝)的时候,也就是说母鸡要传宗接代孵化儿孙的时候,往往还要利用落窝了的老母鸡孵上一两窝鸡娃。从众多落窝了的母鸡中间,挑选出来一个有责任心,有耐心,也就是有担当能够胜任传宗接代,而还要能够保护好小鸡的母鸡。还要将留下来要孵化小鸡的鸡蛋精桃细捡,然后,找一个大小适宜的瓦瓮,里面铺上一些麦草,将挑选好的鸡蛋,小心翼翼的放到瓦瓮里面,将落窝了好多天的老母鸡抱进去,然后再在瓦瓮顶上盖一个铁丝筛子,以便透风。而那个孵化小鸡的过程也是非常耗心费力的,记得那时候继母还的每天给老母鸡放风,喂食,饮水,排便,日复一日,天天如此,直到第二十一天上,那些个毛茸茸的小鸡全部都孵化出来,这才能省下心来。

可是带之而来的却是另一种不省心,而且是更加的操心费力,那些个刚刚孵化出来的鸡娃,五七八天以后,就像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样,叽叽喳喳,叽叽喳喳,乱说乱动,非常没有纪律,这里圪拦一顿,那里又卜拉一次,你刚刚打扫下的垃圾,还没有来得及倒,一眨眼的功夫,那些个叽叽喳喳的小家伙就给你圪拦的乱七八糟了,你说气人不气人。而更为可恨的是那些个不守纪律,不懂规矩,时时刻刻叽叽喳喳的小家伙不讲一点卫生,往往是随时随地拉屎,堂屋里,桌凳上,甚至锅台上,更加可气的是,有一天,我家刚刚磨下的面,放到长卜落里,在院子里太阳底下晒着,一不注意,就被那个无法无天的小鸡给拉进了鸡屎,你说可气不可气,要是自己的孩子们不守规矩,还要喝责,打骂。而继母对于那个又爱又恨的小家伙却是无可奈何,只能是狠狠地举起双手一扬一扬的,口里也是狠狠地叫着;“梭!梭!梭!”(当地撵鸡的叫声)将那些个可气又可爱的小家伙暂时撵开,将小鸡拉在面里的鸡屎清理一下,可是,继母一会儿功夫就又“咕咕咕,咕咕咕”的将那些个不守规矩的小鸡叫回来了,保不住还要给它们撒上一些小米什么的。而同时还要防备猫,老鼠什么的侵害小鸡。记得有一天午饭后,我刚刚午睡起来,一股内急,就急急忙忙的往院子里跑,但是睡眼朦胧一不注意就将一只在那里打盹的小鸡给踩死了,继母见了,连连呵责我,而接下来她老人家一直心疼了好几天才过去。从中也可以看出继母对于鸡的虔心和爱护。

而有一年,继母喂养的一只老母鸡还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那是那年夏天的时候,继母发现她的那只下蛋冠军芦花母鸡好些天没有下蛋了,继而又发现芦花鸡丢了,好多地方找了以后,也没有找到。期间,继母还怀疑人家邻居藏起来了,后来又以为是被我们当地那时候经常出现的黃妖(当地土话,指黄鼠狼)给叼上走了,好多天过去了,也没有踪影,于是,继母也就死心了。但是,有句成语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天了,一天上午,继母正在院子里饲弄她的那些摇钱树,也就是那些鸡们,突然间,发现她的那只芦花老母鸡“咕咕咕、咕咕咕”的叫着回来了,而更为匪夷所思的是那个咕咕咕叫着的芦花鸡前后,跟着十来个叽叽喳喳,叽叽喳喳,活蹦乱跳,毛茸茸的又颜色各异的小鸡娃,继母一见,真正是高兴的合不拢嘴了。原来是那只芦花老母鸡将蛋下在了那时候我们生产队打谷场上的麦草堆上了,那个麦草堆高有四五米左右,直径也有三四米,而它在那个麦草堆的上部卜落下一个窝,将蛋下在了那里,继而又孵化出了小鸡,而打谷场上,生产队夏天打完了小麦以后,就将麦草接出来一个个大麦草垜,以便冬天的时候给牲口当饲料,正好给那个芦花老母鸡作为了它孵化小鸡的洒身之地,而麦草垜上的剩余的烂麦粒,以及一些昆虫成了它的美味饲料,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件匪夷所思的大好事。

可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是出乎了人们的意外。但是却使我们吃到了那时候我们认为是天底下最好吃的美味佳肴—鸡瘟肉。

那好像是六几年的春夏之交的时候吧,继母发现有好几只鸡萎靡不振,也不下蛋,不思饮食,你就是将它平常最爱吃的小米端到它的嘴边,它也不吃一口,喂上水也是不喝一点,鸡冠黑紫黑紫的,后来鸡翅膀也拖落下来了,又流涎水又拉稀屎,起初,继母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经历过的人说,那是传鸡哩(传鸡当地叫法指鸡瘟病),继母捣上一些西药什么的喂上,后来又叫兽医站上的兽医过来看了,打了几针,也是不见效,不起作用,几天的时间,那些个鸡就蹬腿一命归西了。对此,继母非常伤心,心疼不止。只好告诉父亲将那几只肥嘟嘟的得了鸡瘟病的鸡,拔毛,放血,清理干净煮了来吃,而放血的时候,那个得鸡瘟病鸡的血都是黑紫黑紫的了,鸡的内脏也变了颜色了,特别是那个鸡的肺泡更是看见黑紫黑紫的了,而那些个正是当时下蛋时候的母鸡,从卵巢里扒出来的未成熟的鸡蛋,还是一嘟噜,一嘟噜的,黄澄澄的,而还有几颗顶到输蛋管里的鸡蛋,也已经有了软软的鸡蛋壳了,如果不是得了鸡瘟病,几天以后都会成形下出来的。

于是仔细清理一番以后,就砘到了铁锅里,而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别的调料,只是放上一些花椒,八角,盐在锅里砘出来就吃,但你还别说,就是那样简单砘出来的鸡肉,在那上世纪六十年代吃食堂大饥荒过去不久的时候,在当时那简直就是天底下最好吃的美味佳肴了,那时候平常好多时间就闻不到一点儿肉味儿,就是食用油也是非常稀缺的,记得那个时候,经常吃的就是窝窝头,红面饭。有一段时间每天吃的菜就是茄子,早上蒸茄子,中午白水里面煮茄子,一点油也没有,直至后来一闻到煮茄子味就想吐。这时候遇到这么好吃的鸡肉,那口水早就下来了,那管什么鸡瘟病不鸡瘟病的了,只有是大快朵颐,美美的享受了一顿香喷喷的鸡瘟肉。

时间已经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了,我家已经从我们演武古镇的正街上的老房子里,搬到了后来新修建起来的新农村了,五间瓦房独院子,那时候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政策也松动了,人们开始了搞一些家庭工副业,饲养鸡鸭猪羊大牲畜也不是什么问题了。

记得当时我在家庭搞家庭织袜的同时,我在院子里的东边盖了一个大大的鸡窝,继母还饲养了大约二三十只当地的土鸡,饲养了一二年,效果还是不错,结果是乐极生悲,又到了一年的春夏之交又遇到了传鸡,也就是鸡瘟病,而那一年的鸡瘟病非常严重,它来势汹汹,几天的时间就将继母饲养的二三十只公鸡母鸡全军覆没了,不过那时候,经济政策也比较好些了,也不是单一的将鸡屁股作为摇钱树银行了,家庭经济的渠道也比较宽了。

但是面对因鸡瘟病而死去的一片死鸡,继母仍然是欲哭无泪,心疼,惋惜,叹息不止!我也是无奈可何,那时候我的三个孩子正是茁壮成长的时候,妻子怕鸡瘟病传染,因此上,那二三十只死鸡一个也没有吃,全部都给了一个朋友,而那个朋友人家全然不在乎什么鸡瘟不鸡瘟。一股脑儿将那二三十只鸡瘟病死了的鸡,装了满满的一笼兜,兴高采烈的丢回去了。

适逢第二天,我去朋友家办别的事情,一进院子,就闻到了屋子里飘出来的香喷喷的鸡肉味儿,原来是朋友将那些鸡瘟病死了的鸡都清理干净,已经煮熟了,一见我来,急忙热情的拉我进屋品尝,一进屋只见到已经有几个人在那里大快朵颐起来,一个个吃的满嘴流油,正在那里品味那些因鸡瘟病而死去的鸡做出来的美味佳肴。

以上,并不是提倡吃那些不卫生,不干净的食品,我想说的是,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人们大都是无可奈何,你首先是要填饱肚子,继而肚子里有一些油水,然后才能够讲究什么卫生,健康。如果连肚子还填不饱,那还谈什么绿色,环保。如果是象现在一样,人们经济比较宽松,市场上的食品又琳琅满目,丰富多彩,那谁还会吃那些鸡瘟肉,或者吃了剧毒农药死了的羊肉,吃了毒鼠强死了的狗肉,以及一些其他病死的动物肉哩!

有句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要我说一时水土养一时人。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什么地步说什么话,好多事情都是应时而宜,应人而宜。说不定现在的人在谈鸡瘟,谈一些不卫生,不环保,不绿色而色变的同时,仍然有好些贫困的人,不管不顾吃那些鸡瘟病,以及其他一些不卫生,不环保,不绿色的食品。

是否杞人忧天!?

而对于现在的人谈鸡瘟病色变的情形下,在那时候好多人是一点儿也不以为然的,只是可怜了那些个为人们鞠躬尽瘁,下了一生蛋的鸡,而死后又被人大快朵颐吃到了肚子里,同时也为我继母损失了好多鸡屁股银行而惋惜不止。

(十五)继母有意思的记账本

而继母虽然是个女流之辈,但能吃苦会持家。曾记得六十年代初期的时候,父亲是个木匠,有时候做木活需要将大件木料锯开,那就得两个人配合,用大锯锯开。而那时候我才十岁多一些,不是帮助父亲拉的圪流拐弯,要不就是拉不了几下就不想干了。继母见状,一边数话我;“真是莽张三(‘莽张三’小时候继母数话我的用语,指做事情没有恒心,坚持不下来),”一边巅着她的小脚,盘着腿坐下来帮着父亲拉开了锯子。而当时,继母已经是将近六十岁的人了,况且还巅着一对“三寸金莲”。

六0年吃大食堂的时候,吃的是成饭,大人十成饭,小孩子们是五成饭,对于正是长身体时候的孩子们,五成饭根本吃不饱,老是处于饥饿之中,继母为了让我少饿肚子,多领一份食堂饭,因此还得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到了后来,给生产队砸石头(那时候为了修公路,每个家庭都有砸石头的任务,就是将大块石头用锤子砸成适合铺公路用的小块石籽),砸化肥(一般是硝酸胺肥料,那时候是用牛皮纸包装,如果受潮以后,有如石头一样,非常坚硬,也是用大锤砸开,然后再用小锤砸开,还要用筛子筛下来),再后来给人家沃(沃土话指看护)孩子。

而继母除过能够吃苦耐劳以外,还有一些经济头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就利用我家在我们演武镇南北正街繁华地段居住,开了一个小小的干鲜果品摊,经营一些当时的干鲜果品。那时候普遍经济不发达,而且好些东西也欠缺。记得就是卖一些瓜子,果子皮,杏干子,酸梅糖,以及一些瓜果什么的,要是放在现在的人,那些东西简直是不屑一顾的。不过,摊子虽然寒酸不起眼,赚不了多少钱,但在那个经济短缺,物资匮乏的年代,多多少少还是给家庭增加了一些收入,给拮据寡淡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活色。到了后来,又与时俱进,卖起了香烟,直到文化革命时候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才停止了。

正是在继母卖香烟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那年头,农村老百姓大多仔细是好的(是好的土话指节俭的意思),抽烟点火舍不得檫根火柴的人也不是个别的。尽管那时候的火柴二分钱一盒,但他们就是舍不得用一根。而是拿出火镰,火石和火绒,一次一次地打燃火绒,再点火。而买纸烟,好些人是一盒半盒,甚至论根买,两毛钱以下的一分钱一根,一毛五以下的二分钱三根,一毛钱、八分钱一盒的一分钱就可以买两根。但就是这样抠抠巴巴的还是有人要赊账。人们手头一时不便,况且又都是乡里乡亲的,几分几毛的,少数也有上块的。有时候没钱就要求记账,等有钱以后再给。那时候的人缺钱但不缺诚信,似乎也没有发生过什么纠纷。

刚开始赊账也不太多,都是继母脑子里记住。随着时间的过去,也随着赊账的逐渐增加,继母的脑子也记不了许多东西了。于是就寻找了我用过的生字本,翻过来当作记账本用。

而继母是大字不识的一个人,没有办法记名字,但她有另一种方法记账。如果来买东西赊账的人认识字,就让他自己在继母准备下的账本上记上账。如果不识字,当时现场有识字的人,就请他们给记账。如果都没有,她就画上一些只有她能懂得的符号来记账。可是后来也不行了,于是继母要求我给她记账。

我那个时候也才是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吧!一天继母将她那个账本拿过来让我重新登记,我拿过来一看,禁不住笑了起来。原来继母的账本上,不仅有赊账的人自己记下的账目,有现场请人记下的账目。可笑的是继母她自己记下的账目,也就是继母她画下的符号。一上一下两个园圈代表一个人,上园圈下园圈各画两条杠代表人的两只胳膊两条腿。你比如,有一个人绰号叫“拐三”的人,而且他的左腿就是有点毛病,继母就画上下两个园圈,上面园圈两道杠代表两只胳膊,下面园圈,画右边一条杠代表一只腿,左边没有杠,这个就代表“拐三”。还有一个人是一条胳膊,人们叫他“一胳膊”的人,继母就画上两个园圈,上面园圈画一条杠,代表一个胳膊,这个就是“一胳膊”。还有是高个头,她就将两个园圈画成了长园形,代表个头高的xxx。个头胖的xxx,她就画成两个圆圆的园圈。最有意思的是两个出天花脸上有麻子的人。一个人叫“二疤子”,一个人叫“疤三”,继母记得符号是上下两个园圈,上下各两条杠,“二疤子”上面园圈内画了两个点,表示两点麻子,这个就代表“二疤子”。另一个是上下两个园圈,上下各两条杠,上面园圈内画了三个点,表示三个麻子,同时也代表是“疤三”。可笑之余,也不免为继母她没有文化的无奈而叹息!

于是我重新拿了一本用过的生字本,用反面将继母账本上的外欠,重新登记了一遍。但那个时候,我也才是二三年级学生,有的字我也不会写,但我可以写成别字,或者用拼音字母代替,虽然字儿不好,可是比继母她的强多了。以后,每天下学了,回到家中,首先是帮助继母把账记上,另外,将人家还了钱的勾去。一直到了文化革命开始,又不让经营小商贩了,那个有意思的账本才完成了使命。

到了后来,外欠还有几百块钱,继母与父亲认为欠账的都是街坊邻居,乡里乡亲的,因此那些欠账最后都是不了了之,没有再去问人们催要。而这些个也充分说明了继母父亲他们宽容待人,重乡亲,轻银钱的做人操守。

(十六)继母流传下来的包饺子匙匙

2019年7月12日,也就是猪年入伏的第一天,入伏虽然不是什么节日,但在我国北方地区好些地方都有这么个习俗: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入伏是每年夏季高温的开始,气温升高。而北方人大多有这么个认可:好吃不过饺子。饺子营养丰富,有面,又有馅,有肉也有菜,既可当主食,又可当副食,爱吃荤的用肉馅,喜欢清淡不吃荤的用素馅,馅里面的葱,姜,蒜又是杀菌调味的好助手。而且饺子形似元宝,而“伏”与“福”同音,因此,“头伏”饺子又有“元宝藏福”的说法。

在炎热的伏天,好些人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而好吃不过的饺子正是开胃解馋的。调上一些我们当地的老陈醋,配上一些海鲜酱油,再滴上几滴我们当地汾阳产的“德义园”香油,爱吃辣的调上一些红油辣子,或者嚼上两瓣生蒜,来上那么一盘香喷喷的饺子,然后再喝上一些香喷喷的饺子汤,用我们当地的话来说:那就是“原汤克原食”。发一身汗,打几个饱嗝(不过吃上大蒜的饱嗝可不敢恭维),你别说那多惬意呀!但主要的还是可以弥补大暑伏天闷热气候体力的消耗。

而现在吃饺子是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想吃什么馅就吃什么馅。和妻子商定,就吃猪肉白菜馅饺子吧!于是,我剁馅妻和面,一会儿功夫就搞定了。在饧面的同时,我从橱柜里拿出了灵巧的擀面杖和包饺子匙匙。当我的目光落在那个毫不起眼的包饺子匙匙的时候,一时触景生情不由得感慨万千!

那是一个好像是用牛骨制作的包饺子匙匙,大约有十五公分长,下面宽,上面窄,下面最宽处有将近二点五公分,上面最窄处一公分多一些,而下面左边头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缺了一个角,淡雅的黄色,岁月的侵润,使得表面包浆圆润光滑,小巧玲珑。用起来得心应手,是那些个现在用木头制作下的包饺子匙匙所不能比拟的。

那个不太起眼的包饺子匙匙,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继母来到我家的时候,便一同来到了我家。从五十年代末吃大食堂,到六七十年代大集体生产队时候,一直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至今,将近六十年的时间。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见证了我家从那时候的三口之家到今天的十八口人以及从那时候缺吃少穿吃野菜的生活到今天衣食不愁小康社会的全过程。

同时这段时间也是共和国初创到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集体化时期,也是经过了三反五反运动,反右倾运动,大跃进运动,四清运动,农业学大寨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一打三反运动以及1978年的改革开放时期。同时也是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富强发达国家的时期。这段时期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恐怕没有那个国家能在短短的半个多世纪发展到中国如此的速度,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这段时间充分见证了当年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最目空一切的一句话;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谈的有点远了,不过也是这个时间段共和国的真实写照。

还是回到主题是来吧!

如果那个包饺子匙匙有生命的话,它也能充分感受到我家这将近六十年来的变化,也能够感受到它自身经历过的那些陈年往事。

包饺子匙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随着继母来到我们这个家庭的。不到一年后就赶上那时候的吃大食堂。当时生产队的人都在大食堂里吃饭,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派不上用场,它也是被束之高阁,英雄没有用武之地。一直到了1960年下半年国家审时度势取消了吃大食堂,继而允许老百姓重新自立锅灶在家做饭这样它才慢慢的有了一点用处。

那是1960年解散了大食堂的时候,那时村集体的经济非常薄弱,到了春节的时候一个人发了一块钱,一斤好面(当地称白面为好面),全家三口人领了三斤好面。那时候人们肚子里没油水,三斤面一个好后生连一顿饭吃都不够。记得就是正月初一过年早上吃了一顿饺子用了那个包饺子匙匙一次。那可正象是当地老百姓所说的那样:过年吃饺子头一遍。当年以后的日子里就很少用到它。

直到1961年以后日子才逐步逐步慢慢的好起来,包饺子匙匙也才开始有了一些用武之地。那时候人们的生活虽然还是比较艰难,但是粗粮野菜也凑呼能够填饱肚子啦!加之我继母持家有道,心灵手巧。在那时候白面仍然是比较稀缺的时候,就用红面来做一些饺子。而饺子馅则是油圪巴(油圪巴土话,指猪油渣。那时候割肉和现在大不一样,还不知道何年某月才能够割上一些肉。而到了肉摊前面,眼巴巴的盯住肉摊师傅的手,恨不得将所有的肉都割成猪油,然后,化成油以后慢慢的炒菜用)配上萝卜,那就是当时非常不错的美食了,要不就是一些茄子,茴子白,西葫芦一类的素馅饺子。或者包一些红面蒸饺子。

直到到了七十年代后期的时候,那个包饺子匙匙才有了大显身手的时候。七十年代后期,我们那里虽然还是集体化,但在当时生产大队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农业生产,工副业生产蒸蒸日上。社员们分红也是逐步提高,相应的人们生活水平也是逐步好转。当地有句俗话:有了讲究,没啦了迁就。加之我们汾阳人爱吃,会吃。于是,在那个时间段的好几年里,每到了春节以后,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要互相请客吃饭。当时的那个包饺子匙匙已经由我继母手中传到了我妻子手上了。而我们那里一般请客的主食就是饺子。因此,一过春节,那个包饺子匙匙就没有闲的时候了,差不多每天都要包上几夹箅(夹箅土话指用高粱秸编下盛放食物的器物)饺子,一般要过了正月十五以后才能够消停一些。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经济大多比较宽裕了,生活水平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又比一年好。于是,那个包饺子匙匙的用途也频繁起来了。平时包饺子,包包子,八月十五包月饼,腊月三十包翻身火烧。与过去不同的是所用的面的种类也是丰富多彩了,精粉面,包子面,饺子专用面等。而饺子馅更是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猪肉馅,羊肉馅,牛肉馅,海鲜馅,还有什么蟹黄馅,三鲜馅,等等等等数不胜数。就是一般素馅饺子也不一样了,香菇、粉条、豆腐干、核桃仁,想配什么就配什么。这是那个包饺子匙匙以前根本没有享受过的。

那个淡黄色毫不起眼的包饺子匙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随继母来到我家的,将近一个甲子过去了。我家那时候的所有炊具,也就是锅碗瓢盆,兆利、勺、铲、筷子等,经历过多少次的更新换代,现在基本上都退出了历史舞台了。好像是就剩下这个包饺子匙匙了,所以显的有些珍贵。

据我所知我继母的前夫家在以前家境比较殷实,继母来我家时候带来的好些家具东西都是她婆婆留下来的。而那个毫不起眼的包饺子匙匙就是其中之一。因此,这个包饺子匙匙少说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也可以算是一件传家宝,一件文物了,虽然它毫不起眼不值几个钱。

(十七)目不识丁继母口中的那些俗语老话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这是两句著名的俗语老话,引出了下面继母关于当地那些脍炙人口的俗语老话。

继母来到我家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她虽然没有文化,但心灵口巧记忆力好,加之多少年来饱经风霜,坎坎坷坷的生活,况且她还是个用心生活的人。因此积累了许多的俗语老话,谚语故事。

俗语是流传于民间的熟语之一,一般指约定俗成,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经验和愿望以及符合当地人们风俗习惯,人文天象,涵盖了农耕文化,人情世故,做人操守等流行广泛而且形象精炼的语句。从广义上来讲,俗语包括谚语,老话,歇后语,习惯用语,及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从狭义上来讲,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它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于几者之间,界限不太明显。俗语来源广泛,历史久远,既来自千百年来先民们的口头创作,也和一些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有关连。使用起来还会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有趣味性,它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再一俗语还有鲜明的地方特征,也就是俗话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出一方人的俗语。还有一个就是俗语的历史时间段,在什么时间就能孕育出那个历史时间段的俗语。

俗语在民间,特别是在农村,人们在生活当中,在劳动当中,或者在闲聊的时候,不经意间一句俗语就能够随口而出,它并不是刻意表白,似乎不需要任何加工和思忖就能够水到渠成脱口而出,和即时即景所要表达的意思黏合的天衣无缝。

而没有文化的继母正是这样的一位农村老人。她虽然没文化大字不识,但在沧桑的岁月中留意生活,加之广大农村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俗语老话丰富多彩。因此,一些即时应景的俗语老话就会随时脱口而出。其中有一些俗语老话还非常有哲理,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比喻形象,鲜明生动。而且还带有普遍性,尽管说的是一些乡村土话俚语,但生活中做人的准则,世态百相,世道人心,家长里短,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多能通过打比方讲故事一点一滴灌输到我的耳朵里,渗透到我的脑海里。那些朴实无华甚至土得掉渣的俗语老话饱含着许多的做人道理,幽默风趣,有些还是非常有哲理。以至于一甲子时间过去了,继母口中的那些俗语老话好些还是记忆深刻,耳熟能详。在今天看来,不识字继母口中那些泛着乡村土话俚语芳香的俗语老话对于现今的一些事物、现象等仍不乏有针砭借鉴的意义和作用。

我们当地对于半路上结合的夫妻称为不是“角角里的夫妻”,而继母则不以为然说道:“虽然不是‘角角里的夫妻’但也是‘白日里说话有了应声的,黑间(夜晚)睡觉有了挡风的’。”

继母刚来我家的时候,我才七八岁吧!那时候父亲在汾阳营造社做木工活,修建汾阳万人大礼堂,经常不在家,继母领着我在生产队劳动。记得那时候继母就肯(肯土话稍微有点经常的意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怕坏心,树怕烂根。”“脚大脚小不能錯了样子。”“做事情要和肚皮商量。”等俗语老话,希望孩子从小有一个好的开端。

针对当时有人说前家后子猪肉贴不到羊身上(其实这也是一句俗语老话),继母说道:“人人都是娘养的,心肠儿都是肉长的。”也会说:“孩儿是自家的好,庄稼是别人的好。”

那时候还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国家困难时期,有些人因为吃不饱偷拿生产队地里的粮食,继母就会说一些:“不看强盗吃好的,要看强盗挨打的。”不要“见屄眼小。”“眼小不成大事”之类的话教育我从小不走邪门歪道。稍大的时候又说:“人随王法草随根,不随王法是野人。”告戒我要遵纪守法。

那时候我的个头不高,于是继母劝解我:“好汉(汉当地土话念谢xie四声)十七八,赖汉(xie)二十几。”意思是有的人身高十七八就定形了,而有的人二十几还生长哩。但对于身高的人往往又会说:“身高不为富,多穿二尺布。”

那时候我们那里经常有山东,安徽,河南那边过来的逃荒要饭的人,继母就会从自家不多的食物中拿出一些给他们,从来也“没有跌的地下的时候”(其实这也是我们那里的一句老话意思是不落空),往往还会说:“有话送给知人,有饭送给饥人。”有时候也会说:“饱汉不知饿汉饥。”父亲是我们当地有名的“筛子俩”(“筛子俩”《草根春秋》第二章十四《父亲的绰号》中有详细介绍),加之我家在我们古镇正街上居住,父亲那时候修理自行车,那时候就记得经常有临近村庄不相干的人在我家吃饭,我老大不愿意,而继母往往会说道:“谁家出门还背锅哩!”

经济困难时期,继母经常说:“一文钱逼倒英雄汉,”“一啊钱当八啊钱花,”“吃饭穿衣量家当。”针对那时候吃大食堂继母又说道:“人多没好饭,猪多没好食。”稍后一段时间虽然凑乎能吃饱了,但基本上每天都是桃黍面(高粱面),白面非常稀缺(1961年春节的时候一个人发了一斤白面),又会说道:“好面捏成怪吃到肚里风响快,桃黍面捏成佛爷爷,吃到肚里圪蜒蜒。”

我小时候比较顽皮捣蛋继母就会说:“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有时候也会说道:“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烂黄菜。”但我有些内向有时候不大爱说话,继母会说:我孩儿那是“肚里点灯心里明。”那时候人们都比较贫穷,孩子们根本没有什么零食,断不住父母亲买回一些稀罕的食品,我就会一扫而光。继母就会说道:“吃虱子不留后腿,”也会说:“叫花子留不住夹夜食,”还会说我是“独槽牛牛”。继母虽然没文化,但是否对手相等还有一些了解,我的右手手纹是把刀纹,见状继母惋惜的说道:“可惜是一只手把刀纹,如果是双手把刀纹就更好了,‘双手把刀纹,一世不求人’。”上世纪1965年我考上汾阳中学,自己用自行车带上行李去学校报到,继母说:“离娘的孩儿自识逆,”又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那个时间我自己组装半导体收音机,开始的时候继母不相信说道:“毛毛没长全就想飞高。”针对我制作半导体收音机好些天不成功,但又废寝忘食继母说:“谋下修行不瞌睡。”后来又鼓励我:“只要有恒心,铁棍磨成针。”成功了以后我鼓捣的又不出声了,继母说道:“医聋医的啊(土话指哑当地哑巴叫啊子)了。”后来我自己制作二胡试验的时候,拉起来吱吱呀呀的,继母又说那是“狗啃(当地土话叫捆)门前前(门前前土话指门槛)哩。”小时候我在小学里学习不错,时常有作文作为范文贴到版报那里供同学们欣赏。有时候不免沾沾自喜,继母见到,她不会说你是骄傲自满,而是说道:“日儿热(备注1)哩!‘圪蓝(备注2)落在茬子上拉,跶不住深浅了’。”

那时候我父亲是木匠,有时候需要将粗一些的木头解开,那就得用大锯,而大锯就得两个人才能拉。于是,我就自告奋勇过去帮父亲拉大锯(那时候我十岁多一些),开始的时候还比较用力,继母见状说道:“猛张飞,”但一会儿我就坚持不住了,继母就会说道真是个“莽(土话念mo)张三。”随即她推过我坐到了刚才我拉锯的地方,与父亲一上一下拉开大锯。你还别说,尽管继母是个女流之辈况且已经五十多岁了,还踮着一双三寸金莲,但她拉起大锯来还是像模像样,而且还会说道:“劲儿是奴才,使的没拉了再来。”那景象也像当地一句俗话说的:“姜,还是老的辣。”那时候父亲曾经在汾阳城里参加修建大礼堂摔伤了胳膊,骨折了。休息了一段时间还没有痊愈,就想上工去。继母关切的说:再将对几天吧!“伤筋动骨一百天,”“朝廷爷还不使唤病人哩!”

针对父亲修理自行车和木匠的手艺,继母会说:“是艺的不亏人。”有时候也会说:“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而对于父亲给别人干活上心,对自己家的桌椅板凳坏了好长时间也不修理的现象,她又会说道:“泥匠的堂堂,木匠的长长(长长土话指板櫈椅子等)。”一段时间父亲曾迷恋上抹纸牌,也就是三分二分,一天下来输赢也不过几毛钱的赌博。有时候父亲输了但还想再玩牌赢回来,继母就会说道:“刀刀攉屁眼,越攉越深,”有时候又会说:“喝酒喝的厚了,耍钱耍的臭了。”一段时间父亲有胃病吃药,但免不了想喝一点小酒,继母就会说道:“吃药不忌口,丢了先生的手。”有时候遇上同类事情也会说:“话是说出来的,病是吃出来的。”那时候父母亲断不了为一些家庭琐事抬拔(当地土话指抬杠,吵架)起来,而往往是父亲提前不作声了。继母是那种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嘴上不饶人。于是就会说道:“拍拍脯子问问心,”还会说道:“有理不在言高,山高挡不住太阳。”有时候也会刻薄的说道:“谷谷种(土话指布谷鸟)触折脖子拉,怎么不做时了(不做时指不出声)。”有时候为了一些事情抬拔的厉害,继母就会受屈的说她这是“邹(邹也叫部bu指端,捧)上银碗讨饭吃(她前夫家的家庭状况比我父亲好)。”有时候还会连带上我(指我是前家后子)气呼呼的说她是“没弊(病)揽伤邪(伤寒)”。但事后也会说道:“谁家的盆盆碗还不涉磕哩,谁家的皂利勺子还不碰锅沿哩!”有时候更会说道:“夫妻没有隔夜仇,”“亲不见过,熟不讲理。”

那时候父亲有修理自行车和木匠的手艺,因此木匠工具和修理自行车的工具应有尽有。好些时候乡亲们会来借用一下,但有时候一件工具父亲答应下一家了,而继母不知道也应承下一家了,于是就会撞墙。继母就会说道:哎呀!“一女许下俩家啦!”

后来继母利用居住在集镇中心临街门面房的优势做起了卖一些瓜子、花生、干鲜果品以及香烟等的小本生意。那时候就常听她说一些比较富有哲理的俗语:“买卖不成仁义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货比三家”。“会买的哄不了会卖的。”“货卖堆山。”“一文价钱一文货。”“皮钱买的熰饼子。”“有钱讲究,没钱迁就。”“有钱不买半年闲。”“能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斗。”“枯(枯ku当地土话指磕)瓜子三年,不如溜瓜皮一口。”“酒肉巡常过,瓜果等一年。”有时候因为图便宜进下的东西走眼赔钱了又会说:“图贱失老牛。”那时候夏天卖一些瓜果,遇上接下的瓜果看走了眼,辛苦一天赚不下钱又会说:“心强命不强,使得脖子一丈长,”也会说:“吃亏教伶利。”文化大革命时候一度小买卖不让做了,外面还有几百块钱的账也不了了之了,继母说道:“三年敲铛铛,一喇叭吹干,”“外财不扶命穷人。”又会说道:“人长天也长,”“吃亏人常在,”“财去人平安。”

那时候每年继母都要养一些小鸡,长大以后作为鸡屁股银行补贴家用,而遇到鸡瘟病,鸡往往会传染致死。继母就会无可奈何的说:“家有万贯,长毛的不算。”可是在平常生活中往往又会说:“家有万贯,还吃不住水萝卜就饭。”

也是那时候的养鸡,我家的鸡窝是盖在房檐下,经常遭雨淋,鸡窝顶上被雨淋了好几个大洞。继母催促父亲修理一下,父亲老是答应,但一直没有动手。直到有一天好几个鸡被黄妖(土话指黄鼠狼)咬死,父亲才着急了。连忙和泥将鸡窝修理好,见状,继母调侃道:你这是“强盗走了才挠(挠土话指扛的意思)出棍来了。”

到了夏天,瓜果蔬菜上来了,继母往往会说道;“六月里没钱瞎(当地土话叫哈ha)活一年。”针对那时候过日子的艰辛,春夏之交时候继母说那是“两腰不涉接”的时候。也会说道:“吃不穷,穿不穷,思谋(指计划)不到一世穷。”“好过的时节,难过的日月。”

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前期我的老丈人是生产队队长,他在工作中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泥里水里不负身手,经常是热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将全身心都投入到生产队的工作中。但就是口不好,脾气暴,有时候继母就会说他是:“性暴骡子撅瞎(瞎当地土话念哈ha)眼。”

一年夏天的一天,父母亲他们捞下桃帚(备注2)准备加工磨面,但那天的天气不作美,阴晴不定。继母说就把捞下的桃帚放在门道(门道指堂屋)里慢慢干的吧,但父亲看了看外面的天气,坚持要把长卜落里的桃帚放到院子里去晒。父亲将长卜落里的桃帚放到院子里以后,就忙他的别的事情去了。但夏天的天气就像孩儿脸,才刚还是阴晴不定的天气,说话间就阴云密布,随即铜钱大的雨点也劈里啪啦的砸下来了。继母当时还给人家望着(望指看)小孩,况且一个颠着一双三寸金莲将近六十岁的老太太,一个人也弄不动长卜落里那将近一百多斤的湿高粱(当时人们一上地劳动,村里就基本上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的人了)。真正无计可施的时候,我家门上奔来两个外村来我村办事的年轻人躲到我家穿廊下(那时候我家在古镇南北正街上居住,房屋是临街三间带一米多穿廊的门面房)避雨,继母见状,连忙请人家将晾在院子里的高粱抬回堂屋里来。但长卜落里的高粱已经被雨浇了个透。此时,父亲也冒雨奔了回来,但也于事无补了。看见父亲,继母不免火的数话起父亲来了:“不看天气,冒搐凉粉。”

“不看天气,冒搐凉粉”是我们当地老百姓常用的一句经典俗语老话。它富有哲理,还有一些科学性。凉粉是我们汾阳当地的一种特色消暑降温凉爽美食,用土豆淀粉或者绿豆淀粉等加工。炎热的天气里来上一碗红白绿黄相间(红的辣椒,白白的凉粉,绿的黄瓜丝,黄的烤花生碎和芝麻末)的凉粉,那真是赏心悦目,凉飕飕、辣丝丝、香喷喷,酸溜溜,正叫人心旷神恬。但卖凉粉要看天气,越是炎热的天气,凉粉越是好卖。如果阴天、下雨天,天气凉飕飕的,谁还会吃你的凉粉呢?所以说你如果不按规律做事,只能是自认倒霉。这就是“不看天气,冒搐凉粉”这句俗语老话的来由。它泛指在错的时间,做错的事情。“不看天气,冒搐凉粉”短短的八个字,虽然有些土气,但它其中也蕴涵了一些富有哲理的学问。

其实继母口中的俗语老话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及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一方面是继母记忆力好,继承了当地先人们千百年来一辈一辈流传下来的那丰富多彩的俗语老话,再一方面继母是个用心生活的人,在平常的岁月里积累,也有自己创造下了许多的俗语老话。而那些俗语老话就像在她舌根下面储藏的一样,遇到合适的场景就会迫不及待的蹦出来。

继母目不识丁,大字不识一个。对于书本上的那些字她认为都一样,同时会说道:“黑字白旮旯,腿腿都朝下。”小时候我爱看闲书,虽然继母她没文化但也会说:“看闲书,识闲字。”对于她的那双“三寸金莲”她会说道:“小脚一双,眼泪一筐。”

对于邻里关系继母非常看重,她经常说道:“远亲不如近邻,”“打不断的亲,隔不断的邻。”那时候还是经济困难时期,但遇到“时头八节”(也是一句俗语),继母仍然会想法子做一些时令应景美食。比如过年做的油花花(一种油炸小食品),端午节的粽子,八月十五的月饼等等,做下以后往往要送给左邻右舍品尝一下,彰显邻里之情。而这家几个那家几个,本来就不多的那些美食送人之后往往就剩下不多的几个了。面对此情此景,继母往往是自謿的说道:“好家当还吃不住三份分哩。”同时也会说道:“你的不出门,人家的不下炕。”

那时候人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科学意识淡薄,因此,好些人迷信鬼神。继母没有文化,也是一个迷信的人。记得那时候她在我家神龛旁边还贴一个狐仙牌位,遇上“时头八节”等继母就会上供,求福驱灾保平安。那时候她往往会说:“人在做,天在看,头上三尺有神明。”但有时候也会说:“信神如神在,不信也不怪。”有时候也会说:“佛烧一炷香,人争一口气,”教育我活的要争气。

那时候继母已经五十多快要到六十岁了,但时不时仍然要颠着三寸金莲走上将近三十里路去孝义大孝堡村看望我姐姐(继母第一个丈夫留下的遗腹子),住上几天以后再颠着三寸金莲三十里土路走回来,回来以后往往会说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

说道旧社会那时候老辈人的婚姻状况继母会说道;“十三留头,十四嫁,十五就养个胖娃娃。”

那时候我家在我们古镇南北繁华大街上居住,镇上一般儿娶女嫁都要从我们门前路过。遇上儿娶女嫁继母除过说一些“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之外也会说:“不是一家人,进不了一家门,”有时候也会说道:“嫁给当官的做娘子,嫁给杀卖的(指屠夫)翻肠子(说的也是,我们村庄里好几个嫁给杀卖的女人们,男人们杀了猪羊等,女人们就得在家里翻肠子)。”

而遇上白事葬礼(我们当地叫培人),继母往往会说道:“活的给点吃,死了不用哭,”有时候也会说道:“活着孝顺一口,胜过死了供献一斗。”针对当地丧葬风俗会说道:“儿培埋,女哭街。”对于有的人姨妈去世她说道:“姑姑亲,辈辈亲,姨姨亲,死了姨姨割断襟。”

那时候没有电视,连电还没有,于是一些人们就会串门子,说闲话。针对这个情况。继母就会说道:“人串门子惹是非,狗串门子挨棒槌。”

那时候人们大多是用的旧式火灶,烧的柴炭。有时候继母会说:“好火火费炭,有了辣家家(辣角角)费饭。”说的也是,好火火遇上刮风天气添上炭,嗡嗡嗡一会而就着完了。那时候家家生活困难,人们肚子里没有油水,肉还不知道多少天才能吃上一些,所以在火口口上用那个小小的平坛锅锅搐上一些辣角角就是非常好的下饭菜了,而有了辣角角人们往往能多吃半碗饭不止。

1966年我在北京串联,接受毛主席检阅以后回到家里,继母说道:“人是活神仙,一天不见走一千。”

对于村子里有些孤寡老人的凄凉晚年继母会说道:“黄瓜苦到圪蒂上了。”对于有的家庭大孩子还没有结婚后面的孩子结婚了,她会说:“落墩(落墩ladun指碌碡)走到楼头前。”

而对于村子里有的老人遭到儿子的忤逆不孝,但到了他老了的时候又遭到了他儿子的忤逆不孝。继母会说道:“看的不会学的会,”也会说道:“蝎子跌到胃眼(土话当地石磨叫味儿wer,磨上漏粮食的两个眼叫胃眼)里了,一蛰一磨。”

有时候乡邻们在一块道乐(土话指侃大山),其中有人说起谁谁谁的闲话,并说再也不和他来往了,继母就会说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并且会说道:“话不说尽,路不走尽,不走的道还走三回哩!”在与邻居们说闲话时,难免有人说长道短,东家有钱了,西家贫寒了。于是就听见继母说道:“卯来不知窍来的事,”“和尚不知道家,一家不知一家,”有时候也会说:“邪(土话指蛇)钻的窟窿蟒不知。”“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邻里们道乐起来说是一个院子里住有好几家,但街门坏了谁家也不管,继母说道:“三家塞靠(塞靠土话念塞苛seke指依靠),倒了笼床锅要。”有时候邻里们道乐起付出与回报的时候她会说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针对有些人做了一些事情迫切要回报的事她会说道:“前晌(指上午)栽下树,后晌(下午)就想歇凉凉(歇凉凉指乘凉)。”针对有的人本来是为他好,但他却错怪帮助他的人,继母会说道:“狗怪树圪杈。”“狗得脑不识铺儿(铺儿指盘)来部(部指端)。”

对于年岁已高没有儿女的老人想抱养孩子的事情,继母会说道:“黄瓜上来,蒜老了,茄子上来天短了。”

针对身体状况她会说道:“要看红火趁走动,要吃好的趁咬动。”“能给吃塌本,不敢兑倒身。”

对于男主外女主内她会说道:“男人是搂柴的耙耙,女人是捆柴的绳绳。”

对于人生的不易,继母会说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有时候也会说道:“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对于人情的冷暖她会说道:“茶淡不如水,人穷不如鬼,”“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面前不相认。”对于有些人脑瓜子精明会算计她会说道:“八米算出九糠来了。”而对于那些没良心不知道感恩回报的人,继母往往会说道:“良心背到脊背上了。”

而目不识丁的继母对于节气,天气,时节等也有她的一番见解。立春的时候她会说道:“春打六九头一天。”到了雨水她会说:“春雨贵如油,下的沫(沫mo土话指满)街流。”惊蛰到了她会说道:“惊震(震土话指蛰)万灵开。”到了清明节针对一些不给先人上坟的现象她会说道:“吃倒泰山不谢土。”谷雨到了她会说:“谷雨前后,安瓜种豆。”到了七月流火的时候她会说:“五黄六月。”夏至以后入伏了她会说道:“头伏没雨二伏旱,三伏天连阴雨吃饱饭。”到了秋天处暑它会说道:“处暑热不来”。秋风天气有些凉飕飕的了她会说道;“秋风凉了。”关于穿衣指数她会说道:“春捂秋冻,”“不怕穿的迟,就怕脱的早。”到了冬至春节她会说道:“冬一也(一也当地土话指一日,一天),年一也,老骡老马歇一也,”“好冬好年好收成。”而对于天气的俗语老话那更是张嘴就来:“早霞不出门,晚霞嗮死人,”“东降(指彩虹)忽雷,西降雨,南降北降下大雨,”“燕子低飞,邪(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早阴饭雨,一天的雨(指一早上阴了,早饭时候下开的雨),”“早看东南晚看西北。”“八月初一下,挂起犁和耙”等等。过年的时候她会说道:“小孩盼过年,大人们怕过年,”“好过的时节,难过的日月。”等等等等。

我是1972年结婚的时候,父母亲给租下同一个生产队社员的两间烂塌东房,继母无奈的说:“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来,夏不凉。”我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儿,继母欣喜的说:“先养沃(沃wo沃孩指看望招呼)孩的,再养赚钱的。”到了孩子生长发育阶段,继母会说道:“三翻六坐九爬爬,十啊月地里挽麻麻(挽土话念vang挽麻麻指学走路)。”

七十年代以后,人们生活逐步好起来了,免不了出现了剩菜剩饭,继母会说:“饥时一口,饱时一斗,一米还能度三荒哩。”随即就给我们讲起了旧时候的一个故事。说的是旧时有一人家,官绅一体,家道富裕,过着朱门酒肉臭的生活。而且无端的将好些粮食白白的浪费了,每天从他家下水道里流出来的白米就有好多。他家的一个邻居看见白花花的大米浪费了可惜,于是就将他家每天从下水道里流出来的白米都收集起来,洗干净晾嗮干,然后存放起来。时间长了,竟然存下了好几大缸。后来他家做官犯事,家道中落,家里的人连饭也吃不上了。邻居见状将收集起来的白米给他家送去才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救了他一家。继母的目的是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不铺张浪费。

六十年代初期的时候,那时候生产队每年的冬天都要给社员们分派剥棉花圪桃(棉花圪桃未成熟没有嘣开的棉花圪桃)的任务,况且那时候我们那里还没有通上电,每天晚上坐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剥那个棉花圪桃是个非常乏味的活计。我往往剥一会儿就不想剥了,继母就会说道:“瞌睡要打眼里过”。

父亲六七十岁了还担任生产队副队长,那时候过来的人都知道,集体化时候的生产队副队长是个出力不讨好的活计。但父亲不管不顾一直是任劳任怨的干着,惹的继母说道:“日儿热!‘茅柴叶还有几天值日哩!‘”有一次父亲因为一个邻居将粪堆攒到了街道上不应该集攒粪的地方,与其理论起来。但那个邻居不仅不认错,而且还和父亲抬拔(吵架)起来。继母见状数话父亲道:“咸吃萝卜淡操心,”又说人家正队长还不说哩!你这个副队长是“十里管出十一里了。”不过事后那个邻居承认了错误,而且他女人为此还给送来了一些蔬菜以表歉意。继母本不想要人家的蔬菜,认为“无功不受禄”。但她又怕冷落了邻居的好意,况且不多的蔬菜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下次遇到再回还她一些什么东西就行了,于是说道:“吃了是五八,不吃是四十。”

对于那时候的居住条件和那时候的气候等,继母说道:“热茅房,冷厨房。”小时候不大了解,后来大了一想,还正是那么回事。那时候气候比现在要寒冷很多,冬天那可是滴水成冰。但就那时候滴水成冰寒风刺骨的情况下,你要出恭就得到露天茅房里去,亮出大屁股蹲在那里,不畏严寒解决内急。而到了热气腾腾的厨房,也往往是搓着手连连叫冷。

其实,继母口中的那些俗语老话还有好多好多。比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三人出门问老的。”“人情仅出债,砸烂铁锅卖。”“水口里拉不出大象来。”“哄死人的不偿命。”“争的不够吃,让的吃不了。”“养马要知性。”“家不露家是好家。”“懒惰不成人。”“捎话捎的多了,捎吃的捎的少了。”“朝廷没福民遭难。”“能拆一座庙,不拆一家人。”......

继母口中的那些俗语老话大多是流传于我们汾阳,平遥,介休,孝义一带,好像也属于晋语的一部分。那些朴实无华的乡村俚语,俗语老话继母她并不是刻意表白,而是不经意间就能够水到渠成脱口而出,和即时即景所要表达的意思黏合的天衣无缝。比如那时候好些人家每天晚上的即景。那时候差不多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继母就会说道:“炕头起的关门,火火头的吹灯。”那个情况现在是没有了。那时候一个院子里就住好多人家,甚至两家住三间房屋,共用一个门道里(门道里指堂屋外屋),所以关门也是每天的例行事,而对于吹灯同样也是每天的例行事,那时候还没有通上电,家家户户都是煤油灯,而煤油灯一般大多是放在火火头,因此,每天吹灯的任务就落在了睡火火头的人身上。那情那景表达的真是入木三分。而最后睡到被窝里躺下以后,继母还会说道:“哎呀!真舒服,今儿的觉可熬下了。”一个“真舒服”一个“熬”,充分说明了一个小农经济式的小老百姓的知足感是多么的容易满足呀!同时也说明了生活的不容易。是否与前面“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生活有些仿佛。

继母善良,聪慧,与人为善,虽然是旧时候过来的人,但也能够与时俱进的接受新事物,况且她为人处世也比较灵活,特别是她口中那些不经意就嘣出来的乡村俚语,俗语老话更是给我一生中获益匪浅。其实,继母口中的每一句俗语老话,都有一段或简或繁或美丽或凄惨的耐人寻味的故事。继母把她的所爱,所恨,所喜,所犹,都通过平时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运用打比方,讲故事的方式传递给我们。使我在不经意中就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使我懂得怎样做人做事。

继母口中的那些朴实无华的乡村俚语俗语老话在语调上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它不仅充分贴切的表达了叙述者所表达即时即景的意思,也是对于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风,家风,以及一些做人做事底线的准则给了一个传承下去的脉络。但是,这样丰富多彩富有哲理的俗语老话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进程中是否会慢慢的退出历史舞台,不得而知。

(备注1)日儿热;当地标志性土话之一,没有准确的表达意思,一般用作衬语,主要是衬托渲染现场气氛。

(备注2)圪蓝;我们当地一种象麻雀一样的小鸟,经常在麦田等庄稼地里垒窝,学名不知道叫什么。

(备注3)捞桃帚;指捞高粱,旧时当地磨高粱的时候都要提前将高粱用铁锅煮出来‘去涩’,再晾干然后才能加工磨面。这样加工出来的高粱面,又白又细腻,头二遍高粱面做成的各种面食,简直是不亚于小麦面。

(十八)目不识丁继母口中的那些童谣民谣

继母不仅会讲许多流传于我们老汾州地区千百年来的那些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俗语老话。而且对于流传于我们当地的那些乡土味道浓郁的童谣民谣也颇为熟悉。那些流传于我们当地上世纪中后期的童谣民谣(可能有些童谣民谣流传的时间更长远吧),是那个年代出生的人耳熟能详,通俗易懂的一种乡村民谣文化。有句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流传于当地的那些童谣民谣也是当地老百姓一辈一辈千百年来传承前人,加之根据时势的变化、一代一代人自觉或不自觉的润色加工以及各种情景的即景生情逐步创造演变而来的。好些童谣民谣的内容也是表现出了了我们老汾州地区的民俗风情,体验出了该地域当时的一些特色情景与景象,好些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地方特质与色彩。

而目不识丁继母口中的那些童谣民谣就是如此。那些童谣民谣内容想象丰富,富有情趣。好些情景故事大多是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生活气息非常浓厚。而且,大多数内容都是浅显易懂,合辙押韵,节奏欢快,朗朗上口,生动活泼。好些童谣民谣抑扬顿挫,诙谐幽默富有音乐感。让人们听后有一种清新脱俗,返璞归真的感受。

但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太太为什么对当地的童谣民谣比较熟悉,而且还有一些情有独钟的情素呢?

那还要和她的经历说起。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以后,人们刚刚摆脱了吃大食堂及大饥荒的阴影,生活逐步一年比一年好了起来。同时那时候也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搞的如火如荼的时候。那时候农村已经实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社员们都投身到了轰轰烈烈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行列。当时我继母已经五十多岁将近六十岁了,而且还颠着一双三寸金莲。但她也是义无反顾的参加了生产队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除地间苗,砸石头,砸化肥等等,以及沃(沃当地土话指看护)孩子。沃孩是当时生产队为了提高出勤率,让年轻的妇女们参加生产劳动,而将她们的孩子托给一些年老的妇女照看。那时候继母沃一天孩子,能挣二分工。二分工是多少钱?如果一块钱分红,就是两毛钱。如果五毛钱分红看一天孩子那就是一毛钱了(而其中还不包括年底每个劳动力要扣的义务工)。那时候沃孩子主要是负责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及孩子的安全。

而继母正是在沃孩子的过程中,将那些我们老汾州当地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童谣民谣发挥的淋漓尽致。使一茬一茬好些个孩子听着她口中的那些脍炙人口的童谣民谣长大成人,一个个走出了农村,走向了人生的道路。

那时候继母沃的孩子大多是四五岁、五六岁,正是儿童接受初期教育最佳的年龄段,那个时候农村也没有什么托儿所,也接触不到什么早期教育,他们的父母亲大多忙于参加生产队劳动,也没有时间精力给孩子们进行早期教育。因此,目不识丁大字不识一个的继母就成了那些孩子们最初的启蒙老师了。

而继母给孩子们说唱童谣的时候,也并不是刻意做作,好些时候都是即景生情,借题发挥,在不经意间给孩子们寓教于乐,并且陶治了儿童们的性情。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不仅沃了孩子,使他们保持了孩童们的活泼、天真、童心,而且使他们也增长了一些知识。

春天来了,万物生长。布谷鸟也开始“布谷,布谷”的叫起来了。那时候继母就会给孩子说:“谷谷种,谷谷种,一颗米,吃三顿。”而且抑扬顿挫,高低起伏,说歌不歌,说曲不曲,但韵味独特。

到了下雨的时候又会对孩子们说:“哈(土话指下念ha)雨哩,打泡哩,王八生儿(当地土话着乌龟)带的草帽哩!”

那时候经常可以看到大雁南飞,或者北归的景象。蔚蓝的天空中大雁一会儿摆成人字形,一会儿又排成了一字型。每当此时此刻,继母就会对孩子们说起:“安儿安儿(当地土话指雁大雁)摆溜溜,红绸绸,绿袖袖,后头跟的你舅舅,你舅舅就爱吃个炒豆豆。”

而那时候的喜鹊也是比较多,当地人们对于喜鹊比较关爱。认为喜鹊叫,贵客到。因此,每每有喜鹊树上喳喳喳的叫起来,继母就会对孩子们说道:“妖鹊子(当地土话指喜鹊)喳,喳三下,喳的你大(爸爸)回来吧!我大在何格儿哩(何格儿汾阳标志性土话指那里)!在天北京(天北京指天津北京)口外(口外指张家口以北,包头、内蒙古、库伦、俄罗斯等)做买卖。”

那时候我家住的斜对面有位河北来的铁匠赵师傅,每天叮叮当当的打着一些铁制刀、镰、火杖等。继母即景生情就会给孩子们说唱道:“铁匠铁,铁打铁,铁匠老婆会裹节(脚),裹下两个猴猴节(脚),卖喽吧舍不得,不卖吧没吃的,愁的铁匠拍垛子,一怒气打下两个铁杌子。”

那时候如果沃孩的过程中,孩子们有时候跌倒,或者碰了一下头也或者别的地方,继母就会一边给孩子揉碰住的地方,一边绘声绘色的脍哄(脍哄土话指哄孩子)孩子道:“揉揉散,疙瘩散。递明早(明天早)吃上两碗和子饭,好啦!一风刮上跑了!”

针对孩子们好动爱玩土,继母会说:“胖娃娃,耍土土。磨烂袖袖没人补,亲娘补,死得早。后娘补,不叫(叫指给)补,气的大大(爸爸)面如土。”还有什么“二宝宝”:“二宝宝,上窑挽草草,挽不动,吼佬佬(佬佬指叔叔)。佬佬不动弹,气得二宝宝抠屁眼。”什么“鸡蛋黄黄”:“鸡蛋鸡蛋黄黄,雀儿(指麻雀)盖起楼房,额啊子(指鸭子)扳倒,伊尔(燕子)扶起。”

好些童谣大多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传播流传下来的。那时候就经常看到继母与孩子手拉手或者背着小孩,一边晃悠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拉拉,两拉拉,拉大俺孩儿吃稼稼(稼稼当地对面食的统称),一背背,两背背,背大俺孩儿倒盔盔。倒哩不倒哩?倒哩!”通过一问一答脍哄教育了孩子。

而还有一种游戏童谣叫“顶楼楼”。“顶楼楼”是一种儿童游戏,具体是一人抬起一手,手掌向下成半圆扣碗状,其他的人将自己的一只食指伸出来顶入其手掌中间。撑掌人发号令突然握拳,以“锁”住指头的多少为优劣。那时候就经常看到继母与孩子玩耍那个游戏,并绘声绘色的说唱道:“顶、顶、顶楼楼,不捉大大捉猴猴。鸡蛋、黄酒,越吃越有。红布、绿布,七色布锁住他。咚、咚、咚咚嚓。一把锁子锁住啦!”

而那时候如果有孩子不幸被狗咬了,继母就会用当地的土办法,将咬人狗身上的狗毛搅(搅土话指剪)上一撮,煨(烧)成灰,用一些香油搅起,涂抹被狗咬住的地方,并且口中还念念有词:“搅、搅、搅狗毛,搅了狗毛再不咬,衣蛾(衣蛾指要)再咬,打烂狗狗的屄得脑。”

还有什么童谣:“嚓嚓,嚓嚓,一院里住下两家,东一家,西一家,一家去了口外啦,留下咱家独自家,关起门来吃糘糘(糘糘汾阳地区对于锅里煮的面食的总称)。”到了秋天做黄菜的时候,继母一边做黄菜(黄菜汾阳当地的一种特色腌菜),一边就又对孩子们说唱:“额啊、额啊(额啊指压)额黄菜,一碟馒馒一碟菜,麻虎(指狼)不吃额嗯姊妹。”还有什么“妖鹊子,意巴(意巴指尾巴)长:”“妖鹊子,意巴长,娶喽媳妇忘了娘。把娘背到山背后,媳妇子坐到火火头。”还有什么“寿桃桃”:“山里的核桃桃,鹊而落巢巢,果果(当地土话指哥哥)打妹妹,嫂嫂教的来,嫂嫂穿了个大红袄,美的果果跌八跤,左一跤,右一跤,把果果跌成一个寿桃桃。”

那时候我父亲是木匠,继母有时候也断不了盘着三寸金莲坐在地上帮助父亲拉大锯解木头。因此继母在沃孩子的过程中就免不了借景生情,与孩子们玩起了“拉大锯”的游戏。一边与孩子们手拉手来来去去,一边口中说唱道:“拉锯,扯锯,布布(外婆)门上唱戏。请姑娘,唤女婿,不要脸的猴女女(指玩耍的孩子)就要去。去了没睡处,睡到燎窝旮旯里,铺条帚,枕棒槌,胡撸胡撸打鼾水。”

而继母口中的童谣还有一段“大姐大”;那时候就时常听到她给孩子们说唱:“大姐大,耍来吧,忙哩,忙甚哩?忙鞋哩。忙鞋做甚哩?嫁哩。嫁‘哈多’(哈多指何地)哩?嫁山哩。山里有颗枣树,枣树枣树能能,买下一个瓷盆,瓷盆有砂眼。买下一个灯盏,灯盏漏油。买下一个老牛,老牛不吃草,气得大姐儿满街跑。紧跑慢跑,一疙瘩砖头绊倒,砖头底下有屎哩,溅了大姐儿一脸哩。”

而作为脍炙人口的就是那段“亲家母”童谣,那时候就见继母一边给她沃的孩子洗脸梳头发,一边说唱“亲家母”童谣:“亲家母,请上炕,看看你女的死屄样。头不梳、脸不洗,三根黄毛圪炸起。头梳喽、脸洗喽,三根黄毛圪抿喽。叫你女揩抹,八仙桌前‘叨啦’(叨啦指说闲话)。叫你女扫地,裹脚布子(三寸金莲的裹脚布)拖下半地。叫你女拾柴,柴旮旯里丢了红鞋。叫你女间谷儿,谷儿地里养孩儿。叫你女割麦子,麦子地里编盒子。叫你女种花生,花生地里搓麻生。叫你女栽红薯,红薯地里耍土土。叫你女间‘桃黍’(高粱),‘桃黍’地里撵骆驼。叫你女锄‘黄秧’(糜子的一种),‘黄秧’地里撵‘毛狼’。她撵‘毛狼’我们怕,引上你女回的吧!俺家是个猴堂堂(指小庙这里指小家庭),放不下你女那活娘娘”。

那些继母口中的童谣民谣,大多是流传于我们老汾州地区;汾阳,平遥,介休,孝义,文水等一带。千百年来人们口口相传,流传到了现在。但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加之一般童谣民谣在当地都是用的当地方言土话,因此,同样的一首童谣就会有几种版本。不过基本上是大同小异,所表达的情景大体上还是一样的。

而用纯粹汾阳方言土话所表现的童谣,那外地人听到一定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比如“门圪牢”:“门圪牢里有圪截杌子,杌子上(上当地土话念huo四声)立一圪截不子(杯子),不子上放的圪截谷子,谷子顶又勒(垒)二十四根竹子,竹子上落(lao)的二十四只鸽子,门上进来圪截秃子,碰倒了杌子,捣烂了不子,扣喽谷子,拗折竹子,飞喽鸽子,额啊(压)住喽秃子。”

上面继母口中的那些童谣民谣大多是那时候继母看沃孩子们的时候即景生情而说唱的,好些是我耳闻目睹,对于那些童谣民谣也慢慢的耳熟能详了。其实,那时候继母口中的童谣民谣还有很多,什么“数秃子,”“月亮月亮亮堂堂,”还有什么“游铁道,”等等等等,但好些童谣民谣年代久远记不清了。

而那时候我以及那些小孩子们可能也不太懂那些童谣的意思,只是津津有味的跟着继母说唱,完全是小和尚念经一样,喃喃自语,有口无心。而那个时代孩子们的精神食粮恐怕就是那些个土得掉渣但却是朗朗上口的那些童谣民谣了吧!而要说那些个童谣民谣有什么文学价值的话,那显然是要让人嗤笑的。但对于那些个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来说,那些个通俗易懂,节奏欢快的童谣民谣,却是非常的接地气,听着那些个清新脱俗,返璞归真的童谣民谣,是否会感到浓郁的乡情民俗扑面而来,让人陶醉的几乎热泪盈眶,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但那些个丰富多彩的童谣民谣却是靠人们口口相传得已流传下来的,它们就像那田野里的野草一样,自生自灭。社会在发展,世事在变化。中国民间艺术家主席冯骥才先生就全国保护古村落说道:“遍布中华大地的古村落,一直没有科学,完整,详备的档案。致使在十年中消失的近百万个村落中,究竟那些村落具有重要价值,或者说我们究竟失去了那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村落,无从得知,无人能说”。由此可见在蓬勃发展工业化的今天,那些具有农耕文明“活化石”的古村落尚且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状态下消失瓦解。那些个脆弱的乡土童谣民谣及继母口中的童谣民谣是否也会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脑海,渐行渐远,走向没落。不得而知!

其实,回忆继母口中的那些渐行渐远的俗语老话,童谣民谣,仿佛就是透过我们的皮肤,窥探我们脉络中搏动的密码,追溯我们生命的源头。而那些个通俗易懂口口相传的俗语老话,童谣民谣显然是担不起这个大任的,但那些个清新脱俗返璞归真且在我们生命个体中发生过深刻关系的文化符号——俗语老话,童谣民谣,是否还有值得我们珍爱,保护,传承下去的价值,同样是不得而知!

(十九)继母的去世

继母是1987年去世的。父亲与我继母再婚的时候就商定,两人重新组织家庭,生在一起,但死不同穴。也就是说,我父亲百年之后,与我生母合葬,而我继母百年之后再回归到孝义,与她的第一个丈夫合葬。因为孝义那里还有我继母与她的第一个丈夫的一个亲生闺女,以及侄儿,甥女,最主要的还有我继母原来第一个丈夫的本家当户,他们人丁兴旺事业有成,同时也是我继母百年之后回归孝义与第一个丈夫合葬的原始作者。而这样一种安排,也是我们当地丧葬风俗的一种形式。

三十多年过去了,但继母朴实无华,善良宽容,勤俭持家......点点滴滴的形象,仍然不时地在我脑海中浮现。

继母与父亲虽然不是原配夫妻,也就是如我们当地所说的不是“角角里”的夫妻,而是半老地里组合起来的夫妻,但是相依为命将近三十年来,夫妻两人的感情还是非常恩爱融洽敦厚的。因此,父亲去世以后,继母就有了深深的失落感,半年多身体就不如以前了。虽然我们对继母仍然如父亲在世一样,甚至比以前还要虔诚尽心。但是,不知道继母是有预感,还是想换一换环境,于是就去了孝义我姐姐那里,期间,我和我妻子隔一些日子就去看望一下。往往看望吧继母往回走,就看见继母恋恋不舍的眼光看着你。

这样过了几个月,突然一天,孝义姐姐那里传来了一个噩耗,继母去世了!

生命总是有来有去,就像春夏秋冬季节的转换一样,生老病死,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亦是大自然的魅力,无论谁都不可抗拒的。虽清楚那是迟早的事,但初闻之下,仍不免唏嘘悲痛。虽然心里有些准备,但却还是很失落的。

这正是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因此,每每回忆起继母,就感到非常遗憾,遗憾继母在世的时候没有抽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关爱照顾继母。

继母去世以后,我就与妻子根据孝义那边的风俗习惯祭奠送别了继母。那一天是个阴天,阴沉沉的天空,时不时有几滴雨点落下来。早早的我就与妻子骑着摩托车去了那里。去了以后,就受到了继母本家当户虔诚的接待。

那是在孝义旧城中央楼南边路西一个窄窄巷子里的一处旧院子,可能是继母旧时居住的院落吧。中国有句俗话;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当地也有句俗话;十里乡谈不一般。继母的本家对继母与她的第一个丈夫的合葬非常重视,当日,一切出殡丧葬习俗都是按照孝义那边的风俗来进行。

记得那天音乐响器就有好几班,好多旗旗号号,花圈纸扎无其数,继母的棺木由汽车拉运,在孝义旧城好些个街道举行了路祭,然后,仍然是汽车送到了墓地。墓地是当地集体的陵园,虽然仍然是土葬,但是比较环保,就是将棺木深埋以后,不留坟头,而是上面栽培果树,立一块小小的石碑,也是陵园,也是果园,节省土地,一举两得。

所有仪式完成以后,也是由继母的本家当户立灶款待各地来宾及所有帮忙之人。饭后,我与妻子特地到继母的本家当户家中,致谢了他们给予继母后事隆重的安排,以及对于我及我妻子热忱的接待。随后,我又去了孝义大孝堡我姐姐家与她们寒暄道别。

虔诚的祝愿继母在天之灵安好!

(二十)结束语

时光荏苒,岁月如烟,继母去世不经意间三十多年过去了,但对于继母的记忆却是记忆犹新,感念不断。

那些个继母三寸金莲,巅着小脚三十里地去孝义我姐姐家的情景,吃大食堂的时候为了让我多吃一份饭,三寸金莲跪在地上锄地的情景,冒着倾盆大雨拄着两根䄻黍棍泥水中接我的情景,蹬着三寸金莲推磨,推槽槽碾的情景,巅着一双小脚与父亲拉大锯的情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卖干鲜果品,香烟的情景,以及制作各种家乡美食,家乡特色小菜的情景,特别是给我们讲故事,说谜语,唱歌谣的情景,更有是小时候颠着三寸金莲领着我去云家庄,上达村逛庙会的情景,领着我看牙疼,给我发送病的情景,再及后来给我望我的三个孩子的情景。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从八二0四工地上回来的时候,已经结婚有了三个孩子啦,正是最为困难的时期,当时生产队劳动非常紧张,照顾三个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当时已经是七十多岁的继母身上了,继母不顾自己年老体衰,无微不至的照看了我的三个孩子,直到上学。

当地有句俗话;猪肉贴不到羊身上。意思是不是血肉相连的情深骨肉不会沾连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不是自己亲身生养下的是不会互相亲的。但这句话放在继母身上是不适用的。我虽然不是她己出,可是对于我的三个孩子,继母更是关心备至,疼爱有加,比对我的关心还甚。就像我们当地人们俗话说的;有后妈,没有后娘娘(娘娘我们当地土话,指奶奶)。意思是虽然有后妈继子这个说法,但是继子生下的孩子是没有亲疏之分的,而且隔辈亲,更加亲。这个也正是继母对于我及我孩子们真心关爱的真实写照。

......点点滴滴,一丝一缕,继母的那些影像在我脑海中不时浮现。

纵然岁月流逝,但一丝也没有冲淡了我对于继母的思念,随着年岁的增加,各种生活阅历的丰富,对于继母的思念却是与日俱增,而在我梦中也时常有继母的影子难以忘怀。

总之,继母朴实无华,善良宽容,勤俭持家,乐观向上,不管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样的艰难与困苦,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更没有向我们提一些别的要求,只是她自己默默地承受。

继母以她平凡,平淡,平常及波澜不惊的一生使我懂得了什么是善良忠厚,什么是宽容大度,什么是坚韧不拔自强自立,什么是人间真爱,同时也让我明白了父爱如山比天高,母爱如水似海深,这一千百年来颠扑不灭至理名言的真情所在。

继母一生的确没有做过什么了不起的事迹,但她却用自己的勤劳,让一家人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冻着饿着,还尽可能的帮助了别人,一辈子也没跟街坊邻居们红过脸。继母的一生,和父亲的一样,也是平淡,平凡,而又平常,但也是无怨无悔的一生,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境,以及各种艰难,从来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与怨言,只是坚韧不拔的自己抗挣着,信心满满的生活着。

继母的一生尽管极其平凡,可她以平凡的作为,善良宽容,朴实无华,乐观向上的做人宗旨,感染了我,影响了我,她以一个普通人的人格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我懂得了实实在在的做人道理。回想继母一生走过的路,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一个人的人生,也许是轰轰烈烈的,也许是默默无闻,平平凡凡,但对很多平凡的人来说,只要你踏踏实实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为社会,为生活,为家庭,为孩子们不遗余力地去奉献,将平凡的事情做好,那你就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值得怀念的人。

谨以这些拉拉杂杂的文章杂乱无章的文字纪念对继母的一往情深。

作者简介

:山西汾阳人,孙士伟,1951年生,文化程度;初中一学期,一介农民,中共党员。爱好文学,著有一部三十多万字的童年回忆录小说《遥望童年》,在网易博客、新浪博客等网络平台上著有一部一百三十万字的纪实自传体乡村百姓故事小说《草根春秋》。部分文章散见于当地《汾州乡情》等一些地方刊物上。获得孝义市文联“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奖暨文学创作交流“二等奖”。

图片是作者在汾阳会展中心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