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我是父母俱乐部赵老师学员宋蕾。
很高兴相聚在周三,我们一起来聊一聊生活、聊一聊家庭,聊一聊生活中的事,高兴的事、烦恼的事或者当下热点的事。
最近央视又做“幸福感调查了”,这次婆媳关系成为上榜的高频词。
CCTV“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在全国省会城市发放10万份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新鲜出炉。受访人群认为,婆媳关系对“幸福感”影响很大。
那么今晚我们就来聊一聊婆媳之间的那些事儿。
我曾经看过一个数据调查:中国女性面对的三大难处关系----排名第一的是:婆媳关系。之后是夫妻关系、同事关系。
婆媳关系历来不缺少火药味的。
常有人说“婆婆不是妈”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婆媳关系的难处程度,充分说明了媳妇难做。
有人说,婆媳关系一般不会好,也有人说婆媳关系主要靠男人调节,调节好了不会有问题,怎么才能保证不出事呢?
交战中的妻子对丈夫说:“有她没婆婆,有婆婆没她”假如不幸遇到这样蛮不讲理的妻子该如何处理呢?
或许还有人说,把婆婆当亲妈一样待,把媳妇当亲闺女,这样就处好关系了,真的是这样吗?生活中真能做到这点的有多少呢?
有人吐槽婆媳之间往往一句话说不对就会记恨好一阵子,甚至有些人即使对方做的很好也还是不满意?为什么?婆媳之间到底存在什么特殊感情使得相处这么难?
有男人直接说婆媳关系就像一碗水,男人是不可能两边都端平的。
也有男人总结,缓解婆媳关系,除了分开住,别无他法。
许许多多的婆媳关系像是一只深埋在水里的鱼雷,一不小心碰到船就会被炸翻。
你的婆婆对你好吗?你的儿媳妇还孝顺吗?
你们家的婆媳关系如何呢?和谐美满、相安无事;还是老鼠遇见猫,天生誓不两立,还是井水不犯河水,相互客客气气,画地为牢?
都说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古往今来的婚姻中,婆媳关系是比夫妻关系更不容易把握的。和谐的婆媳关系是稳定婚姻的重要基础之一。
中国式婆媳关系的紧张,在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忽略了“边界感”三个字。根本原因是儿子和母亲关系断裂和重建没完成好。
在很多的中国家庭中,婆婆是没有边界感的,她们理直气壮地认为:孩子永远都是自己的,永远要听自己的话。婆婆认为一切听从才是孝道;
而多数媳妇主张平时彼此各自独立,在需要的时候支持帮助,时时关心,这样就是孝道。
很多的中国婆婆她意识不到,一旦儿子结了婚,他和他的妻子才是一家人。
几乎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惟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
健康家庭的父母,他们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也不是为了与孩子黏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己的生活。
而这时候的孩子,会去寻找一个伴侣,来组成新的家庭。
武志红说,在家庭中居于第一位的,永过是夫妻关系,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如果将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有两个结果:
1、糟糕的婆媳关系。
2、严重的恋子情节。
对于婆婆来说,自己养育了20多年的儿子与另外一个人建立了新的家庭。作为婆婆,心里会难过,她会觉得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所以,她会有意无意地阻碍儿子和儿媳妇的亲密,会依然习惯性的控制一切,以彰显自己永远的主导地位。
可是,对于家里的另一个女主人来说,老公和孩子是我的,我拥有绝对的权利,他们的事情应该是我说了算,而不是婆婆说了算。
这就是很多婆媳之间难以相处的秘密。
所谓老人有老人的难,孩子有孩子的苦。
我们再来看看婆婆“难”在哪里:1、媳妇奶少,孩子吃不饱,做一桌子饭,东挑西捡,这不吃、那不吃,难为人啊,还一直嚷嚷着减肥。
2、媳妇真能作啊,懒散的要命,每次回到家里,从不做家务,躲进房间嗑瓜子、吃零食、玩手机、上网,吃饭都得叫着,遇到不顺口的饭,一堆外卖叫回来。家里的衣服一堆堆攒,实在没得穿了再洗。
3、生了个孩子,像是给老人生的,啥也不管,说是工作忙,顾不上。孩子的吃喝拉撒全部是爷爷奶奶的。
4、媳妇难说话,一不顺意就大发脾气,吓的孩子哇哇哭,跟儿子天天吵,儿子受夹板气啊,孙子大大,赶紧回老家,眼不见,心不烦。
5、媳妇花钱如流水,几千一件的衣服、更不用提上万元的那些包,化妆品成堆买,用不了的垃圾筒扔的哐哐的,儿子劝劝,说不了几句就开吵。
6、儿媳不管有人没人,跟儿子“腻歪”,亲热自己房间去,一点不注意场合,上来一阵抽风又摔盆子砸碗,吵的呼天叫地,离婚、不过了。更多时候呢支使儿子跟孙子似的。哎,我们老年人看不懂、看不惯,都些啥毛病。
也有太多的老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年轻人认为奶奶带孙子,天经地义,出钱还得出力,身体不适稍微没照顾好,就嘲着儿子数落婆婆的各种不是。孙子跟老人睡,饿了就抱给儿媳妇喂奶,喂完了,再抱回来,一夜折腾不了几次,天亮了。除了带娃,婆婆们必须包揽所有家务,不然就有脸色。
婆婆想说: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没有谁必须得帮谁,不求善待老人,但求能理解,孩子是我孙子,更是你的儿子。
在中国,婆媳关系已成为主流话题,不论是都市题材电视剧中的永恒主题,还是已婚妇女的闲言碎语,都已昭示婆媳问题是中国最重要的社会话题之一,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
现在大部分父母已经很开明,意识到老人孩子各自需要空间,因此只要有条件结婚后尽量是分开住的,你回来蹭吃蹭喝,是另一回事。但也有一些经济条件相对差一些的,只有合住。那么发生婆媳关系显性矛盾的多是合住的婆媳。
来看看育儿。都说婆媳关系,是从坐月子开始变坏的,这一点真不假,没生孩子之前,老人和年轻夫妻可能都不住一起,一旦生了孩子以后,为了照顾方便,不可避免的要生活在一起。这样随之而来各种矛盾如生活习惯和饮食口味、作息时间、卫生习惯等也就来了。
先说说生活习惯和饮食口味,要是公婆和媳妇地域离得近还好说,生活习俗基本都差不多,一般也不会有太多矛盾。要是公婆和媳妇地域离得远那就不好说了,有的喜欢吃辣;有的口味偏重,有的口味偏轻;有的喜欢轻淡,有的喜欢油腻;有的喜欢吃海鲜,有的海鲜过敏;有的喜欢吃猪肉,有的不吃猪肉等等,可以说是众口难调吧,这们的话就会有这样那样的家庭矛盾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和互相迁就。
再来说说作息时间。一般年轻人的是夜猫子类型的,下班回来吃完晚饭喜欢看看手机,上会儿网,购个物,或者玩个游戏放松放松,喜欢晚睡晚起,尤其是周末不上班的时候。但是公婆一般都是接近退休年纪的中老年人,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睡眠时间普遍偏少,一般也就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他们一般早晨都起得很早,这样一来,矛盾也就随之而来了。
来说说这个卫生习惯。有的公婆是从农村来的,可能以前在家从来不用公筷母匙;可能洗衣服用的盆子从来不分种类;可能毛巾也不分开用;可能不习惯城市的坐便马桶;可能切生食和熟食的菜板从来不分;也可能经常吃过夜的剩菜剩饭等等。这个年轻的媳妇可能就会受不了,因为她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了,可能就会发生矛盾。
最后再来说说这个带孩子和孩子教育问题。
谁都知道,带孩子累,谁都有不愿意带,尤其是一岁半之前,天天尿了拉了的,过了六个月以后还得精心学习做辅食,万一再有个感冒发烧拉肚子什么的,那看护人可真的是不能说24小时全靠上嘛也差不多。年轻夫妻白天得上班,晚上要是休息不好的话,第二天工作可能就没精神。这样一来,孩子生病照顾孩子的重任就自然而然落到公婆身上了。公婆又因年龄原因,身体可能会有些吃不消,可能就会有负面情绪或者抱怨等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生病后,年轻人和老人对待疾病的态度不一样,老人一看到孩子流鼻涕或者打喷嚏可能就会用她以前的经验,给孩子买点感冒药什么的赶紧顶回去,而年轻人可能会觉得,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只要孩子精神头好,没必要吃药,过几天就会好起来,这样两代人在用药问题上又产生新的矛盾了。
家庭关系当中不要过分强调婆婆和媳妇之间的亲密关系。媳妇就是媳妇,婆婆就是婆婆,不要硬把两者扯成“母女关系”
有的婆婆控制欲很强,觉得养了二三十年的儿子被人家抢了,想要看看儿子在自己和媳妇之间会选择谁,于是那叫一个作。如果儿子偏向自己,洋洋得意,去跟媳妇示威。如果儿子偏向媳妇,又哭又闹,天崩地裂。有的婆婆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就有很多让人无法接受的观点。比如重男轻女,比如觉得娶了媳妇就是找了不要钱的保姆,比如孩子的教育问题。
年轻人没有成家意识。虽然是结婚了,但并没有走出原来的家庭,更没有组建新家的意识。很多女孩子看似嫁人了,实际上不过是从一个家庭寄养到另一个家庭,进入一个陌生的家庭,作为媳妇,作为一个“外来物种”,除了老公之外,每个人都可能对你产生“排异反应”,这不是针对你,而是一种本能反应,跟我们的身体过敏是一个道理,所以你不要指望一开始就打破这种结构。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保持自我的同时,也要学会妥协,求大同存小异。先找准自己的位置、站稳脚跟,才可以慢慢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你、老公、孩子。其它如公婆、小叔子、大姑子也会重新寻找属于他们的位置。
男人----作为婆媳之间的中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挥得好,则可以加强婆媳之间的情感联系,反之则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出现“两面受敌”的困境。无论做儿子还是做老公,站在母亲的立场上说妻子,妻子委屈无助;站在妻子的立场上说母亲,母亲寒心痛苦。所以两头都不站!是替两个女人讨好彼此。而现实生活中,男人更像一根搅屎棍,所以需要男人有更多智慧,更多的去提升中立这种润滑桥梁的能力。
社会的法则是年轻人有优先生存权,那么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所以婆媳关系的处理,重责在于年轻人,而老年人已经没能了年轻人的适应力,更不可能像年轻人那么有智慧。
婆婆最爱听的几句话:
带孩子去看老人时:“孩子整天念叨你呢”,老人听了一定特别开心,不仅更加疼孙子孙女,更会觉得儿媳教导有方。
婆婆提看法或建议时:你不妨大大方方的支持她,“您说的对,是这个道理”,把老人哄开心了,有时往往退才是进。
去婆婆家吃饭多说:“做的菜太好吃了,看孩子多爱吃,教教我怎么做。”一句话讨了婆婆的欢心。
老人一般买的东西比较实惠,可以夸一下婆婆:“买的真实惠,物廉价美”。
与老人有育儿冲突时,不如反过来夸夸她,换种方式他们会记得更牢,瞅着小进步就夸:“您真厉害,这么有先见之明”。
当老人在帮你打理生活时,不防说:“妈,幸好有您”。婆婆听了后会觉得一切的辛苦都值了。
也有的儿媳妇会说:没办法,我在娘家就是这么个脾气,刀子嘴,豆腐心。有事、有话憋不住,“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只能说,假如遇到了一个大度的婆婆,还好能包容理解;假如是一个心思细腻,性格偏内向的婆婆,还真会陷入琐碎纷争之中,那么我想告诉你的是,婆媳关系糟糕,最大的受害者是你的孩子。孩子是成了婆媳大战的无辜受伤者,有时是充当出气筒,有时便是替罪羊,有时又是矛盾拉锯战中的砝码或棋子。别以为你的孩子小不记事也不懂事,可以“随心所俗,畅所欲言”,孩子14岁之前一直都有潜意识的记忆,这种潜意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重大影响,几乎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方向和命运。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有安全感,想让他是快乐的,有价值感的,那么请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情绪,那些愤怒的、怨恨的、焦虑的负面情绪尽量不要传递,真的请善待你的孩子。
婆媳关系为何难处的九大真相:
1、你和婆婆之间隔着年龄代沟。
2、婆婆没生你,你们没有血缘关系。永远记住:婆婆不是亲妈。
3、媳妇和婆婆是本质的情敌关系。
4、婆婆与媳妇,是栽树和乘凉的关系。(如果你花了很多钱、投入了很多爱,种了一棵树。结果这棵树下,却坐着另一个女人来乘凉,你会舒服吗?)
5、在婆婆眼里:儿子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
6、婆婆对你不好,本质是因为老公对你不好。
7、从儿子出生起,婆婆就对未来儿媳有了理想人设。(他期待的是100分的媳妇,得到的却是70分的媳妇。就算媳妇100分,在婆婆心里也只值60分,甚至不及格)
8、婆媳矛盾,其实是你和老公婚姻的问题的放大。
9、婆媳关系,取决于老公是否会从中权衡。
好吧,生活中家庭里婆媳真的是政见不和,真的各种七凑八凑,真的发生了战争,那么双方还是足够的冷静一下,需要静心思考三个问题:
1、为什么要争,是因为那件事还是因为那件事背后的什么原因?总之想明白之后,如果想说,再用非暴力的方式有效的向对方表达出来,冲突在这个过程中一般的会随之化解。
2、就算争过来了,那又会给你带来什么?要知道的是,在一个家庭里,所有的争执冲突只是一个结果,那就是双输,根本就没有“蠃”这一说。所以,明白了这一点,“争”就会失去动力。关键是,深陷其中的人是否能明白这个争执背后的真相?
3、在这份关系里,你是要和平还是要输蠃?放下了输蠃,便看到了和平。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女人们,就学着让自己慢慢地成为家庭的智者吧。
我还是要唠叨一下,婆媳相处的九大原则:
1、孝敬婆婆是应该的,不要有抵触情绪。
2、不要在婆婆面前和老公过分亲热
3、涉及婆家时,要照顾老公的情绪
4、不要在婆婆面前使唤老公。
5、即便是表面功夫,也得做足了。
6、留点时间听她唠叨吧
7、丑话说在前头没有什么错。
8、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9、学会换位思考。
对了,还有一点我要从另一个角度来梳理一下。和谐的婆媳关系,不是忍出来的。
张爱玲《婆媳之间》有一句话:爱护丈夫的女性为了使自己的丈夫生活得妥适,很高兴地顺服于婆婆之下。
什么是妥适?就是你忽然可以放低自己的原则,为了所谓的平静,忍气吞声。你放下自己的波涛汹涌,而让自己浇灭成风平浪静。然后维持表面的平和,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是,这就是许多人认为的妥适,婆媳关系最重要的是妥协。
而若干年后,我才发现,婆媳之间并不是妥协就会好的,而是要懂得不以情绪说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头小兽,而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只绵羊。
别动不动发脾气,还不如说事管用,就是有事说事。好的婆媳关系,从来不是忍出来的。而是彼此能够听懂对方说的话,心平气和地面对自己和所有的一切。
嫁给一个人,不能说是嫁给一种生活。但绝对是嫁给一个家庭,只要你想走下去,所有的一切,都值得好好诉说,好好聊。只有这样,你才会觉得所谓婆媳是个大问题,其实,从来不是个问题。
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必须完成的任务。
好了,就这样吧,让我们都好好想一想,希望今晚的分享能给你带来一点启发。
下次再见。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