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来自我的好朋友
,她从职场小白一路晋升至金融高管,获得业界“十大职业经理人”,个人事迹多次被国家媒体报道。她有着心理咨询师和国家职业规划师的背景,所以对职场有更独特的分享视角。
她的职场自媒体【力姐开讲】,致力于把管理、培训、职场技能等职场经验用最朴实的语言分享给年轻人,成为职场小白的得力姐。推荐
关注【力姐开讲】,给你职场干货,伴你走过职场四季。
——Elaine姐
学会这个方法,轻松驱散职场坏情绪
文:力姐
来源:力姐开讲
力姐,我现在真的很迷茫,我是装修公司的销售。工作了五年的时间,其中连续三年是销售冠军。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任何晋升的机会。我的内心很难受,工作也失去了动力,这不是钱的问题我知道。在考虑纠结挣扎了几个月的时间我还是没有辞职,我很迷茫不知道前路该如何走下去。
想学管理,但放弃公司这个大平台,放弃一切内心难以接受,很纠结。
我问他: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你没晋升?
你未来要走职业经理人道路还是创业道路?想好后再继续咨询。
第一个问题
:我觉得我没有升职的直接原因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原因,因为我跟领导平常走的并不近,而且性格为人处事不够圆滑。那时候只知道做业绩。
第二个问题
:我肯定是要以后创业的,销售经验我不比任何人差,只是现在自己性格有局限性又没有管理经验。所以我现在想找个地方发挥自己的管理能力。我想学习更多自己没有的东西。
今天想给大家呈现的是职场情绪案例,不是职业咨询案例。我把咨询者描述内心情绪的字眼都标出来,大家感受一下
我相信很多职场人士都经历过这样的心路历程,因为职场中的人与事,内心如汤煮的煎熬,无处诉说的迷茫,憋出内伤的郁闷。
我该怎么办?
【力姐开讲】的后台一直有大量的留言,各式各样的问题都有。显然,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因为职业发展而焦灼的灵魂。有很多问题已经不仅仅是职涯规划的问题,而是职场生存和职场情绪的问题。
迷茫、纠结、焦虑、郁闷是出现的最多的字眼,大量的问题最后都集结在我该怎么办?
有些年轻人因为苍白的社会经验,单纯的人情世故,浅薄的职场经历,无法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正确认知和排解方法,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消极或负面情绪。
即便很多人进入职场十年,心智成熟和认知能力仍然停留在职小白阶段。不懂得如何去改变认知,改良情绪,达成个人与环境的和谐。
一个人工作的时间甚至比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都长,如果一直受不良情绪左右,也太辛苦了。
其实坏情绪谁都会有,但是,任其泛滥影响心情和工作,甚至影响职业发展,就得不偿失了。如果没有系统性的方法,改变认知,拯救坏情绪,轻松投入工作就成了空话。
读励志鸡汤文时心潮澎湃,但是遇到问题时,又不可避免的沉浸在不良情绪中,恶性循环,无法尽全力工作,白白浪费大好青春。实在是无聊无趣又无奈。
网上有句话很有意思: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如果过了三十岁,一遇到问题,仍然纠结、困惑、迷茫失去工作动力,仍然考虑是否换个地方的方法来解决,就太可怕了。
那问题来了,如何系统性的来改善不良情绪?
很多年轻人的情绪完全交由了环境、他人进行掌控,出现问题后,要么愤怒,要么委屈,要么压抑,要么自我否定,对了,还有他们最喜欢说的“迷茫”和“纠结”。
大部分人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问题目和解决问题,最容易做的事是逃避—“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换个环境,换个领导,换拔同事,原来的问题又陆陆续续出现,最后变成了“处处不留爷,回家卖红薯”。
体力累不算累,心累才累死人。
我们经常讲生活品质,是不是也得讲讲心理品质或者情绪品质。很多人都教育我们要坚持,要坚守,可是坚持坚守的同时心理品质或者情绪品质很差,迟迟不能排解,也无人诉说,这种感觉是很痛苦的。
学习本文的方法,遇到不良情绪,让它像鸭子背上的水珠,抖一抖也就没了。
左右你情绪的不是人和事
而是你的认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
改变情绪困扰(改变心累)不能靠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外界是客观存在,没有对错,也是我们普通人改变不了的)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他的理论就是著名的ABC理论。
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埃利斯认为A并不是引起C的直接原因,而A发生后个体会对A产生的某种看法,做出的某种解释和评价,从而产生关于A某些观念即B,正是这个观念B才是引起情组织者和行为结果的直接原因。(
站住,你是不是因为拗口打算略过?不行,请回头认真朗读三遍。)
还是拗口?上图:
换句话说,抑郁、焦虑、沮丧等情绪结果C并不是由事件A直接引起的,而是由想法B所产生。但B的产生过于自动化而经常不被人所意识,所以人们都会认为自己的不爽是由某人某事引起的,很容易就产生:换个环境,远离这人这事不就爽了吗?
但是换了个地,你对事件的看法、解释、评价即信念B又跟着你一起如影随行,认知方式没有变化,产生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还是一样的。
然后你会觉得工作还是没意思,领导还是无能,同事还是欺负你。
这就是为什么因为发展原因的跳槽,会越跳越高;因为逃避原因的跳槽,会越跳越糟。
我们再来看开头这个案例。
迷茫、难受、纠结、挣扎——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得到他的不甘又无处诉说的压抑和纠结。
我们来分析:
他的A是什么
?——销售业绩高,没有被晋升
他的C是什么
?——难受,郁闷,不甘,想离开,又不舍,纠结
按照惯性思维,销售冠军不晋升,还有没有公平?肯定那个被晋升的人给领导送礼了,关系不正常了,会拍马屁了,性格圆滑了,等等
我们再看他自己分析:
第一个问题
:我觉得我没有升职的直接原因可能跟
我的性格有原因
,因为我跟领导平常走的并不近,而且性格
为人处事不够圆滑
。那时候
只知道做业绩
第二个问题
:我肯定是要以后创业的,销售经验我不比任何人差,只是现在
自己性格有局限性
没有管理经验
。所以我现在想找个地方发挥自己的管理能力。我想学习更多自己没有的东西。
标蓝的部分他自己再念几遍就应该豁然开朗了:销售高手未必就一定是优秀的管理者。也许他具备这样的能力。但他“埋头做业绩”没让领导发现你干管理的能力和意愿,自我评述“性格还有局限”。
在我的一篇文中《你与升职之间,差得不只是机会》里说过,你得让领导发现和放心。
公司没有让他升职(A),他很难受想辞职(C),是因为他的认知是“销售好就应该被提拔”这样的信念(B),是他的认知导致了他的情绪和行为。
埃利斯(A.Ellis)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
而他的认知是“销售好就应该被提拔”这样的信念(B)。
所以,这些不同情绪的变化最关键的是“如何看待这些大大小小事”产生的B,学会区分合理性情绪和不合理性情绪,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改变了对大大小小事件A,从而改变情绪和行为C。
合理和不合理信念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很情绪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引发他(她)不同的情绪。“一个树叶打破头,一颗沙粒绊倒人”。
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些人情绪稳定,“泰山崩于面前而色不变”、“宰相肚里能跑马”,再大的事情对他(她)而言都是无足挂齿的小事。
这就是面对人和事时,合理的信念和不合理的信念所导致不同情绪和反应的原因。
你知道吗?经过学者归类,不合理信念,无外乎以下三种情况:
1、绝对化要求。
是指有些人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
“我必须受到所有人的重视和尊重”,“你必须对我友善”,“我是新人,你就应该教我,容忍我”。
一旦周围的人事物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他就难以接受和适应,一下子陷在情绪困扰中不能自拔。
合理的理念是
:外世一切都是客观事物,不可能完全以他人的意愿来改变。周围的人事物的表现和发展也不会依他的意愿来改变。要么尽力改变,改变不了就必须去面对。
2、过分概括。
是指一些人面对失败的结果要么全部归咎自己(内归因),要么全部归咎别人(外归因)。
经常认为自己是“一无是处”或“毫无价值”,一旦转向他人就会一味责怪他人,并产生愤怒和敌意。就好像以一片树叶来判断这棵树的生命力。
合理的信念是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达到十全十美的境地,谁都会犯错。你是,你的领导同事也是。
3、糟糕至极。
一些人习惯于把事物的可能后果想象、推论到最可怕最糟糕的境地,所以他经常会遇到他认为最最糟糕透顶的事。(别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他已经是世界末日)
合理的信念是
:不好的事情永远会发生这是无法控制的,要面对现实,能改变的改变,不能改变要与这种状态共存。其实有些事并没有那么糟,只是你一味沉浸在这种“糟糕”的情绪里,除了“我是世上最倒霉”的沮丧心情外,再就是天天吓自己,世界末日都要来了。
继续看案例。这个案例正好三个不合理信念都有涉及。
公司没有让他升职(A),他很难受想辞职(C),是因为他的认知是“销售好就应该被提拔”这样的信念(B),是他的认知导致了他的情绪和行为。
不合理性在于:
绝对化信念
:以自己意愿为出发点,认为自己销售最好,领导就得给我升职。不给晋升很难受。
过份概括
:以销售好这一件指标来概括自己该晋升的原因,没有考虑其他综合指标。
糟糕之极
:认为没有晋升就没有呆下的去必要了,而且跳槽又不舍。纠结郁闷认为事情非常糟糕,“工作也失去了动力”,直接影响了工作。
其实,他的终极目标是创业,只需要为创业做准备就好了(这是职涯规划的重点),销售这么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他都具备了,晋升之事还是多么重大的事情吗?
自我排解的途径
只有慢慢把感性变为理性,学习把不合理信念变为合理信念,思想才能成熟,才能客观的看待问题,从容的处理问题,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
很多人都在讲,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事物的认知,这是有心理学依据的。
遇到问题如何进行自我排解,把自己从坏情绪的漩涡中拯救出来呢?
第1步
:感觉自己情绪不良时,立刻对自己说STOP,不可让自己在坏情绪里漂浮,进行自我否定或者看谁都不顺眼。
第2步
:立刻追本逆源,找出引发不良情绪的具体事件和人物。或许是一件事,也许是几件事的交织在一起。
第3步
:善于发现自己的元认知。就是对自己的认知要认知。梳理出自己对这些事与人的认知。(心理学术语:领悟)
第4步
:将自己的认知与以上所述三种不合理信念对照,进行修正(心理学术语:修通)
第5步
:修正过程中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对方面临相同境地,你会如何。(心理学术语:角色扮演),
第6步
:修正过程中不断自我提问自我回答,最后明确出合理的信念后,从而改变情绪和反应。(心理学术语:辩论)
其实,只要能觉醒自己的情绪,察觉情绪的起因,就已经开启了元认知,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还记得那个著名的双生子的故事吗?
双胞胎兄弟的父母早亡,家境恶劣,多年后,兄弟俩一个是嗜酒如命的酒鬼一事无成,一个是赫赫有名的大律师。
当别人问起他们为什么会有今天时,他们的回答竟然惊人一致“我的家庭这个样子,我还能怎么办?”只是一个没有办法选择了沉沦,一个没有办法选择了拼搏。同样的环境,不同的认知,命运会有大不同。
在同一个职场中,同样的办公环境,有人如鱼得水,有人度日如年。同样一个领导,有人相处融洽,有人事事僵持。排除个别人的人品和素质外,大部分是与认知有很重要的关系。
所以,不断学习修正自己的认知,就是在职场走向成熟的过程。
好钢用在刀刃上
前期网上有一个热门的段子: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
看起来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实际上糟心的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不会摔门砸东西,不会流眼泪或歇斯底里。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积累到极致了,也不说话,也不真的崩溃,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
每次念及这段文字,总是莫名的揪心。
跟我互动的年轻人,有的是大学生,觉得自己什么也没学会,未来一片茫然;有的毕业很久了也没找到工作,又不想问家里要钱;有的是跟上级沟通成本极高,干得够够的了也不敢贸然跳槽。还有的孩子面临大学留级了,还不跟父母交待......
我很心疼,也很替他们着急。
学校里、职场里的事不想跟家里人诉说,无法跟同事上级交流。如果一个人在职场中总是沉浸在不良情绪中,轻则影响工作效率,影响职业发展,重则引起抑郁,对身心有很大影响。
好的事情想两遍,坏的事情想一遍,然后就放下。就不要再沉浸在因事而引的情绪中了。好钢用在刀刃上,精力放在工作上。
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要工作四十到五十年,合理化信念和稳定平和的情绪是多么的重要,不仅对工作对人际有帮助,对自己的身体也是善莫大焉。
我想告诉年轻人:
技能咱可以慢慢学,工作可以慢慢找,实在干不下去咱就换,但是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保证自己心里亮堂,才能更有力量。心胸开阔,遇事客观,推己及人,坚韧柔软。心理平和比成功重要一百倍。
找工作一定不是一步到位,实在举棋不定就先抓住你能抓住的机会。未来有很多改变的机会。工作前三年其实是试错的时间。职涯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往最优的方向调整。
“天下乌鸦一般黑”、“干一行够一行”。这些才是职场的真实面貌,那种收入高又稳定又受尊重的工作本身就不是给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准备的。只是有些人不断的让自己在正确的认知引导下慢慢走向了这个方向,从而成为那些熬得住辛苦,守得住寂寞,止得住损失的人。来与去都是主动的选择,而不是不良情绪的冲动驱使。
人生,一味强调坚持和挺住,显然不够。要科学地坚持,快乐地挺住,才能从容,共勉。
关注力姐开讲,转发其中任一篇文,后台回复
“求职”
获得21个行业800个企业状况和面试经验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9
04-12
03-09
03-09
03-09
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