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  关博君带你了解国际古迹遗址日 4月18  关博君带你了解国际古迹遗址日4月18 关博君带你了解国际古迹遗址日

4月18 关博君带你了解国际古迹遗址日

当地时间4月15日傍晚,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有着800多年历史的中轴塔倒塌。面对这一历史文化古迹的焚毁,人们都痛心不已。

但你知道吗?为了保护和修复古迹遗址,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士于1965年在波兰华沙成立了一家非政府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简称ICOMOS)。它积极致力于服务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派遣世界遗产专员,对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迹遗址进行专业评估,并参与世界遗产公约的贯彻落实。

国际古迹遗址日的由来

InternationalDayforMonumentsandSites

中国万里长城

1982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提出设立国际古迹遗址日(InternationalDayforMonumentsandSites),并在每年的这一天举办全球性的庆祝活动,这一建议在次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上获得批准。由此,每年的4月18日,ICOMOS都会确定不同的主题,并组织多样的庆祝活动,推广宣传文化遗产,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多样性以及文化遗产与生活相关性的了解。

古罗马角斗场遗址

秘鲁印加马丘比丘遗址

从2001年开始,ICOMOS会员国根据当年的活动主题自行选择活动内容与形式。

之后各国再将有关报告、论文、海报、新闻报道等文字和图片资料送交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处备案。

接下来,我们就了解一下2001年至2018年历届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

国际古迹遗址日历届主题

InternationalDayforMonumentsandSites

2001年:拯救我们的历史村镇

2002年:20世纪遗产

2003年:水下文化遗产

2004年:土建筑遗产

2005年:纪念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40周年

2006年:工业遗产

2007年:文化景观和自然纪念物

2008年:宗教遗产和圣地

2009年:遗产与科学

2010年:考古遗产

2011年:水文化遗产

2012年:世界遗产

2013年:教育的遗产

2014年:纪念性遗产

2015年:纪念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50周年

2016年:运动遗产

2017年:文化遗产与可持续旅游

2018年:遗产事业继往开来

2019年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解读

InternationalDayforMonumentsandSites

云南元阳梯田乡村景观

2019年的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主题是“乡村景观”。

早在2017年,ICOMOS在《关于乡村景观遗产的准则》中就将“乡村景观”定义为“人与自然共同塑造,用于农耕、畜牧、造林、渔猎以及获取其他资源的水陆区域”。

由此,不难看出,乡村景观属于功能资源,它既体现了所属居民的文化意义,同时,也成为了见证人类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景观风景。

福建永定初溪土楼景观

ICOMOS将“乡村景观”确认为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目的就在拉近公众与乡村景观遗产的距离,了解这类遗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并认识在乡村景观遗产保护中遇到的挑战。

中国与国际古迹遗址日

InternationalDayforMonumentsandSites

中国自从1993年加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后,就开始重视4·18纪念日的宣传及相关活动的举办。

200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在西安召开

从2006年开始,国家文物局都会在每年的4月18日前后于江苏无锡举办遗产保护论坛,论坛以当年的主题为主要议题展开讨论。

与此同时,各省也开始积极配合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开展免费开放博物馆、举办展览、邀请当地或外国专家学者,开展座谈、进行访问等活动。

如2008年,河南省文物局结合“宗教遗产与圣地”的主题,开展减免河南宗教圣地门票等一系列活动。

国际古迹遗址日参观身边古遗址活动

2009年4月18日,宁波市文博界也举行了第四届宁波“国际古迹遗址日”系列活动,内容包括科普教育、学术研讨、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宁波市文保所、市文博处、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天一阁、市图书馆、市群艺馆都举办了宁波文化遗产“大课堂”、保国寺古建筑群白蚁及有害生物防治国际研讨会及成果展、宁波市古迹遗址图片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展、美国西部印象摄影展等活动,吸引了上千名市民和学生参加。

国际古迹遗址日参观实践活动

2018年,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还于4月15日在北京共同主办了“2018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活动---遗产故事会”,邀请了青年遗产工作者,分享自己工作中的故事和经历。

国内对国际古迹遗址日的部分宣传

以上这一系列围绕古迹遗址日主题的参观、研讨、展览、社教、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了国际古迹遗址日精神的推广,增加了公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提高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了解,推动了遗产保护的代际传承,实现了古迹遗址保护理念、精神、经验的代际共享。

部分图文源自网络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