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国际古迹遗址日,“免票游览二帝陵” 4月18国际古迹遗址日,“免票游览二帝陵”4月18国际古迹遗址日,“免票游览二帝陵”

4月18国际古迹遗址日,“免票游览二帝陵”

“免票游览二帝陵”

每年的

4月18日

国际古迹遗址日

,为使古遗址、古帝陵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激发人们对古遗址、古帝陵保护的责任感,颛顼帝喾陵文物景区特举办

“国际古迹遗址日免票游览二帝陵”

颛顼帝喾陵俗称高王庙、二帝陵,汉代建陵,唐代立庙,宋代兴祀,元、明、清历代修葺。清末被黄沙湮没,1986年清沙再现。陵区存有元明清三代陵冢标志碑和百余通御祭碑碣,以及山门、拜殿、陵冢等建筑遗迹。颛顼陵居东,帝喾陵居西,是目前全国唯一双陵并峙的古帝陵。颛顼帝喾陵被誉为华夏寻根祭祖圣地、中华祭祀文化和姓氏文化的发源地,是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文化遗产重点开放景区、国家AAA级景区。

颛顼帝喾陵景点简介

●颛顼陵

坐北面南,南北长

米,东西宽

米,陵周底部有元代砌筑的护陵墙。陵前墙镶有元天历二年

1329

“颛顼帝陵”和清嘉庆二十四年

1819

“颛顼陵”两通标志碑

●帝喾陵

坐北面南,南北长

米,东西宽

米,位于颛顼陵西侧,陵周围残存有明代砌筑的护陵墙。陵前墙镶有明嘉靖七年(公元

1528

年)标志碑。

●拜殿

1997

年在唐代基址上复建的仿明清风格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奉祀颛顼、帝喾二帝,颛顼执钺,帝喾执矩。殿内壁画采用传统掐丝珐琅工艺制作而成,描述了颛顼、帝喾二帝历史功绩。

●御祭碑廊

颛顼帝喾陵发现御祭碑碣百余通。

1999

年修建碑廊,选出明、清御祭碑

通镶嵌于墙。这些碑碣是明、清两代皇帝遣官祭祀颛顼、帝喾的记录,也为研究古代官职、地域风俗、政区沿革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老山门

1986

年清沙时发现,为清代宣统年间修葺。山门是祭祀颛顼、帝喾二帝时进入陵区的第一道门,呈拱券洞式,四阿顶,刷红土,大小共三个门洞。经考证,老山门还有两米多深埋在地下,露出地面建筑用砖分别有元、明、清三个朝代。

●宋井意隆亭

相传陵在山上,庙在腰间,山前必有龙眼镶嵌。

1986

年清沙发现古井,出土二龙戏珠碑首、棂星门条石及瓷片、瓦当等。经考证,古井建于宋代,距今已逾千年。古井新泉,水质上佳。

2004

年意隆公司捐建井亭,保护古井。

●万通碑林

万通碑林颂始祖。颛顼帝喾陵自1986年清沙面世以来,团体与个人恭祭始祖,刻碑纪事,形成碑林。碑林主要包括姓氏宗亲碑、家族祭祖碑、捐资捐物碑、题字题词碑,以及历年祭祖节祭文碑和纪事碑等。

●中华二帝钟

中华二帝钟铸于2009

年(己丑年)

祭祖节,总重

吨,钟体铭文。每逢重大祭祀,浑厚悠扬的钟声烘托氛围。鸣钟

响,象征传统历法记时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纪念颛顼创制最早的天文历法《颛顼历》,表示天地和合,人类应敬天法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中华二帝鼓

中华二帝鼓制于

2009

年(己丑年)

祭祖节,用整张牛皮蒙制,鼓面印制天干地支。每逢重大祭祀,雄浑激昂的鼓声震撼四方。击鼓

通,代表全国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人民追根溯源,认祖归宗,祭祀人文始祖颛顼、帝喾,弘扬传统文化,实现民族复兴的共同心声。

●中原圣土碑

2010年

日,世界客家播迁路——中原圣土采集汇集仪式在颛顼帝喾陵举行。采集自内黄颛顼帝喾陵、淮阳太昊陵、方城古缯国遗址、舞阳贾湖遗址、固始客家人迁徙出始地、新郑具茨山轩辕庙、商丘睢阳燧皇陵、偃师汉魏故城、卫辉比干庙的中原圣土,在此汇入中原宝鼎。圣土用黄河水融合,制作“圣土望君归”纪念物,在世界进行文化交流。

●老母殿

2014年在原有基址上为奉祀嫘祖复建。嫘祖为黄帝正妃、颛顼祖母、帝喾曾祖母,发明养蚕,史称嫘祖始蚕。殿内同时供奉有颛顼两妃邹屠氏、胜奔氏,帝喾四妃有邰氏姜嫄(生周祖后稷)、有娀氏简狄(生商祖契)、陈丰氏庆都(生帝尧)、娵訾氏常仪(生帝挚)。

●鸟柏

珍稀古老树种,树干表面布满小穴眼,相传横切面年轮为鸟形。颛顼帝喾陵鸟柏与黄陵挂甲柏为同一树种,帝陵帝系,遥相呼应。

●馨槐连理

颛顼帝喾陵地处沙岗,适生刺槐,暮春初夏,花香远溢。今有双槐连理,正北与颛顼陵对应,西与帝喾陵前“五帝同根”之构树呼应,“德至草木,朱草生,木连理。”(汉•班固)异根草木,枝干连生,吉祥之兆,感念始祖二帝水木盛德。

●五帝同根

构树为帝陵野生树种,成方连片,生机盎然。这棵枸树呈扇形外延,枝繁叶茂,绿树成荫,正北与帝喾陵对应,东与颛顼陵前的馨槐连理呼应,五株同根,并列有序,象征上古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华夏始祖,一脉相承。

●认养林

帝陵认养一棵树,祖德荫庇万代福,翠柏长青,承载景仰,寄托希冀,传承美德。

●树碑立传

沙掩帝陵,黄沙珍藏了历朝历代官民恭祭始祖的史迹。百余通祭祀碑文的清晰面世,真切记录下世世代代对始祖功德的景仰。这块探出半身的石碑与半倾的槐树组合,犹如笔架与笔,书写下后世子孙延绵不断的根脉情怀。

国际古迹遗址日是什么?

1982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突尼斯举办科学研讨会,同期在哈马马特召开的执行局会议上,有代表首次提出建立国际古迹遗址日,并在每年的这一天举办全球性的庆祝活动。这一建议经执行委员会讨论后通过,并于次年11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上得到批准。大会在一项决议中号召各成员国倡导并推行“4・18国际古迹遗址日”。

国际古迹遗址日在中国

我国于1993年加入ICOMOS,成立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即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协会是由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管理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群众性、非营利性的学术团体。

中国自1993年加入这一组织后,对4·18这一纪念日的宣传及举办相关活动也是极为重视,不遗余力。2018年,为推动遗产保护的代际传承,激励更多年轻人参与到遗产事业当中,实现保护理念、精神、经验的代际共享,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被确定为“

遗产事业,继往开来

”,将围绕遗产理念、精神、经验的共享和传承,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