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海北】探秘青海湖祭海仪式 【这里是海北】探秘青海湖祭海仪式【这里是海北】探秘青海湖祭海仪式

【这里是海北】探秘青海湖祭海仪式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东为日月山、北依祁连山、南靠青海南山、西临柴达木盆地,湖面东西长106公里,南北宽63公里,周长360公里,面积4456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260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3/5的湖面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内,2/5的湖而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内。古代称青海湖为“西海”,又称“鲜水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为“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意为“青蓝色的海”。

祭海,是中华民族三大祭祀(祭海、祭黄帝、祭孔子)活动之一。青海湖祭海是环青海湖地区规模最大的民间祭海活动,每年农历四月二十日左右,寺院僧侣开始在湖滨搭建煨桑台和临时经堂,并开始诵经。农历七月十五日,穿着民族盛装的农牧民群众手捧哈达,带着炒面、酥油、松柏枝等祭品,前来参祭。寺院的僧侣活怫点燃松柏枝,僧侣们齐声诵经,一时间螺号声声,鞭炮齐鸣,众人高呼。祭祀者沿顺时针绕行煨桑台三圈,同时向煨桑台投献哈达、白酒、糖果、五色粮食等祭物,向空中抛洒“隆达”(即纸风马)。祭献完毕,由法师手捧五色丝线缠裹的五谷包,带着僧侣组成的仪仗队,他们手持法仗、宝伞、香炉、净水瓶、幢幡等法器,奏着藏唢呐,吹着法号,头戴鹿首、牛首面具的鹿神、牛神以及地方神拥向湖岸。在湖岸边,法师朝着湖水念诵咒语,祭祀者向湖中投掷自己的祭物(五谷包等),祈愿众生吉祥幸福、国泰民安。祭海仪式结束后在湖边举行赛马、赛牛、射箭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表演跳神(欠母)、佐斗侯、桑德舞、吉祥鹿舞等。

青海湖祭海历史久远,据记载,汉代王莽秉政时期,想“四海一统”,已设有东海郡、南海郡、北海郡,欲设立西海郡,故以祭海为名,邀请羌族首领会宴,并对羌人曰:“西海乃神地,应归属朝廷,每年若不祭海,海神发怒,激起海水,会将你们淹没。”羌人遂献“鲜水海”(即青海湖)。公元751年(唐天宝十年),唐玄宗赐封西海神(西王母)为“广润公”,遣使礼祭,以显示'“四海会同”之意。自唐以来,历代封建王朝对青海湖皆有封号,并进行祭祀。祭祀又分为“遥祭”和“近祭”,“遥祭”时在皇都郊外,设坛祭祀,祭祀时面向海神的方位,行礼致祭,又名为“重祭”。

公元1253年,蒙古用兵青海,吐蕃归降,第二年召集蒙古王公在日月山祭天,在青海湖祭海,“近祭”活动正式开展。公元1726年(清雍正四年),雍正皇帝诏封青海湖水神为“灵显宣威青海神”,并派遣大臣到青海湖边立碑致祭。公元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国民政府先后派宋子文、邵元冲、朱绍良携员到青海湖祭海。新中国建立后,青海湖祭海由官方祭祀演变为民间自发祭祀,成为群众祈愿幸福吉祥、国泰民安和民族文化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和载体。

青海湖“祭海”仪式是环湖地区群众传统民俗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有其独特的特征,首先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展现了环湖地区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和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信念,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次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祭海”仪式历史悠久,充分展现了环湖地区藏民族语言表达方式和深奥的经文内容及搭建“俄堡”、煨桑、祭海神乃至赞颁海神的祝词、仪式,有原始崇拜的成分又有藏传佛教的成分,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再次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当地农牧民群众穿着打扮与其他地区相比差别大,包涵了环湖北岸游牧民族独有的着装习惯并保持了独有的语言特色,更具有独特的信仰,敬圣灵而五体投地、敬天地而歌舞的民俗民风。

青海湖祭海保留了较完整的原生态习俗,其中祭词、经文、跳神、民族传统体育等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史学价值,是研究中国古老民族发展演变的第一手宝贵资料,是藏族民俗文化的缩影,传承了藏民族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具有较高的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研究价值。青海湖祭海是民间文化活动,保留了众多的民族民间艺术、体育竞技活动,传承着各种传统表演艺术形式,不仅对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有重要作用,而且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青海湖祭海不仅能够増强各民族的凝聚力,营造安定、祥和的氛围,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在祭海时,通过图片展览、播放电影、问题咨询、发放资料等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科技养畜、科技种田,提高了农牧民的思想觉悟和生产技能。

来源/海北历史文化丛书《海北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期监制/智华坚赞

扫描二维码,关注海北新媒

赞,我们的新闻会更好!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