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湿重表现有哪些 身体出现这些状况不容小视 身体湿重表现有哪些 身体出现这些状况不容小视身体湿重表现有哪些 身体出现这些状况不容小视

身体湿重表现有哪些 身体出现这些状况不容小视

中医认为人体的身体如果湿重严重的话,那么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是很大的,像日常生活中的睡眠不足,运动少,工作压力大等因素都是会引起人体湿重的问题的,湿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很大,如果不及时的调理的话,也是会引起很多的健康问题的,因此对于有湿重问题的人来说一定要及时的调理。

也许你要问了,那么什么是湿重呢?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判断我们的身体是处理湿重的状态呢?湿重都有哪些表现呢?湿重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呢。

夏季是最容易为湿所困,也最容易排出湿毒的季节,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你都可以和医生一起利用这个夏天抖落湿毒。

是什么导致我们身体的湿气重?

公安医院中医理疗科李岩博士解释,我们体内水的运化过程就像"烧开水",水没开身体无法用,聚集在身体里成为"湿";水烧开后变为水蒸气就能通行于身体上下、内外表里,真正滋养身体。

出现湿气重主要是下面的8个原因

1.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的人通常活力不足。肌体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身体会比较低迷。

对策

保证睡眠时间,每天增加点体力消耗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2.运动少

出门坐车,上班坐在电脑前,没有体力消耗的身体代谢自然变慢,身体的运化能力随之降低,活力不足导致阳虚。

对策

运动生阳,尤其是能够让身体出汗的运动要把皮肤这扇"窗户"打开,借助运动产生的热量将湿气"蒸腾"出去。

3.办公室空调温度过低

由于夏季毛孔都是张开的,寒冷制造的一些寒湿会聚集在我们的身体里。

对策

把办公室空调的温度调节到25度以上,准备护腰和披肩,避免冷风侵袭身体。

4.肥甘油腻吃太多了

加之胃肠动力不足,就会阻塞经络成为能量垃圾。

对策

三餐从简甚至短期断食,多吃粗纤维,减少身体的运化负担。

5.便秘

最天然的排湿途径就是大小便,排出途径不畅会导致湿重。

对策

吃排湿食物,如薏米、红小豆、海带、紫菜等,绿豆汤也不错。

7.水喝得太多

可能表现为眼袋或腿肿,口渴还可能是心火。大量喝水增加肾脏负担,加重水肿。

对策

喝水的时候要小口小杯,可以用蔬菜水果等补水。

5个角度查看是否"湿气重"

1. 吃饭时,看食欲――

到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而且什么也不想吃?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在吃饭过程中有隐隐的恶心感,好象吃下去的东西自己往上顶?

专家点评: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自检脾胃功能,就能发现你是否脾湿。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我们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水液,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细胞新陈代谢提供能量。大多数人在夏季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马上会有饱胀的感觉,这是胃强脾弱的表现,也是脾湿的征候。

2. 清早洗漱时,看面色和舌苔――

早晨眼皮肿,或有下眼袋?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或舌边缘有明显齿痕?

专家点评:确认是否脾湿,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看舌的形态。健康人平时可以养成定期观察自己舌象的习惯,对照一些中医舌诊的图片,就可以发现自己健康问题的蛛丝马迹。在夏季,脾湿的人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

3. 感觉一下,你的体态

饮食作息和原来一样,但体重明显增加?关节僵硬,起床时浑身酸痛?下肢水肿?

专家点评:湿气重的人还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而且表现为虚胖的体征,更严重的人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

4. 如厕时,看大便――

大便稀烂不成形?大便基本成形但较软,而且大便完了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总有大便排不尽的感觉?

专家点评:确认是否脾湿,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就是看大便。正常大便是香蕉样软硬适度的条形。而如果像熟得过度的香蕉一样外形软烂、黏腻的大便就是脾湿的表现,说明身体消化功能异常。体内湿气过重时,小便往往表现为尿不多,甚至尿量很少或尿得不痛快。有些女性白带量多,也是湿气的显现。

5. 工作时,看精神状态――

是否有胸闷的感觉,想长呼一口气才舒服?感觉四肢或身体沉重甚至有浑身酸疼的感觉?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活动时关节发紧,好象不灵活?有头昏沉、头脑不清爽的感觉?易困倦,有时记忆力减退?

总得来说湿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是很大的,在这里我们想提醒各种朋友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有以上这些健康问题的话,那么就一定要请专业的专家帮我们调理身体了,这样才能远离湿重给我们带来的那些健康问题。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