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成长 爱如成长爱如成长

爱如成长

圆满的爱情有三个组成元素:激情、亲密和承诺。若缺少其中任何,一段恋情便往往无法持久。若有两人从年少起便相携而行,那么大约正如作者所写,是共同成长让他们相伴到老。

【引言】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元好问

【爱是本能】

世上怕再没有什么,能如爱这般浓墨重彩的了。

那些人生中“最快乐”与“最痛苦”的时刻,都与爱有关。最快乐的,可能是坠入爱河的瞬间,可能是难忘的婚礼,也可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总之,都是象征着一段亲密情感的建立;最痛苦的,可能是一次刻骨铭心的失恋,可能是一次情非得已的离别,也可能是永远地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总之,都是宣告了一段亲密情感的结束。当爱来临,我们欢欣鼓舞,宛如新生;当爱离开,我们心如刀绞,痛彻心扉。为什么爱能带给我们如此剧烈的情绪波动?那是因为,爱是一种“本能”。

别看人类如今一副宇宙终极大Boss的派头,很久很久以前,我们不过就是野兽眼中的一顿美餐。可是团结就是力量啊!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养成了群居的生活习惯,协同狩猎、分享食物、抵御强敌、共同哺育后代,群居生活使原本弱小的个体凝聚成为强大的族群,而寻求归属则成了一种本能。落单的人,常常因为势单力薄而逃脱不了被大自然淘汰的命运。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一段亲密关系的终结会给人带来巨大的伤痛,那是我们身体里古老的本能在发出警告:嘿,你即将面临生存的考验!

从表面上来看,这样的警告似乎有些过时,毕竟在现代社会,孑然一身并不会使你的生存立马受到威胁。楼下便利店的收银员绝不会因为你没有小哥和妹子就拒绝向你出售食物。但是,现代医学实验表明,维系健康的人际关系能减低患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而孤独则会加剧患病甚至死亡的危险。著名的“WidowEffec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对相依为命的老夫妻,若一个先去世了,其伴侣在短期内去世的几率将变得很高。如此看来,这种警告也不算过时。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看来并不是完全杜撰出来的浪漫,而是藏在我们身体里的古老本能。

爱有生命,也会生老病死。

一段爱情,总有那么一两个瞬间,会让你忽然忍不住想问自己:所谓爱情,究竟是什么?古往今来,诗词歌赋中关于爱情的咏叹调不绝于耳。有趣的是,并不是只有满腹诗情的文人墨客在思考爱情,看似不解风情的科学家们其实也在苦苦追问着爱情的真谛。

经典的爱情三角定律(TheTriangularTheoryofLove)是由美国心理学家RobertSternberg提出的。他认为,构成爱情的三个最重要的元素分别是:激情(Passion)、亲密(Intimacy)和承诺(Commitment)。这三个元素之间不同的相互交织作用,便形成了人们对爱情各不相同的主观感受。爱情纵然有千变万化的面孔,每一张却都是由这三原色描绘而成。心理学研究表明,兼顾这三种元素的爱情,恋人们的主观感受通常更良好,恋情也通常更稳固长久。

然而,这三种元素从何而来?在爱情中究竟起着怎样奇妙的作用?那些文艺青年们口中扑朔迷离的情爱纠葛,在科学青年眼中是什么模样呢?

【一】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汤显祖

【爱是激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每天都会展开周身的触角,像雷达一样地搜索他的存在。一旦他出现在你的视野中,心脏便开始报警,脸红心跳,小鹿乱撞。人群中只有他的面容总是清晰,有时连梦里也都是他的眉眼与笑意。所谓坠入爱河,我们从来就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仿佛是总有什么在撩拨着你的心,煽动着你的荷尔蒙,叫你想要靠得他近一点,再近一点。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互相吸引,萌发爱意?这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就能回答的问题。有人相信爱情需要“眼缘”,也有人对“一见钟情”嗤之以鼻,以为那不过是“外貌协会”的幌子。但毫无疑问的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且我们看待异性的审美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研究表明,五官越对称、越平均,就越美丽。对称,说明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发育稳定并且没有病变。平均,说明基因对环境的适应性广泛。总的来说,“美丽”=“健康的基因”。这也就是我们对美丽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

更加有趣的是,有时候我们对美丽的追逐甚至不需要接受任何视觉刺激,光靠跟踪气味就可以实现。在一个心理学实验中,主试要求参加实验的女被试仅凭嗅觉来评判几件白汗衫主人的样貌和吸引力(即闻过汗衫的味道之后,给曾经穿过这件汗衫的男性的样貌和吸引力打分)。实验结果表明,得分越高,汗衫主人的面部对称性就越高。也就是说,这些女被试,仅仅通过嗅觉就能判断哪些男人更英俊!另一个实验结果表明,人的体味与一种叫做MHC的基因息息相关。那些被女被试判别为更英俊,更性感的男性,通常与女被试有着更加不同的MHC结构。也就是说,那些更有“男人味”的男人,通常在基因上跟女被试的亲缘关系更远,从繁衍后代的角度来说,基因更优秀。

也许“外貌协会”这个词已经过时了,“基因协会”才更靠谱!

当然,外在美绝对不是爱意萌生的唯一决定性因素,心灵美也很重要。尤其是在选择人生伴侣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把优良的人品和性格排在美貌之前。然而,如今品目繁多的相亲节目都向我们多多少少展现了一种“男女有别”的择偶态度,那就是男人更注重女人的外表,包括年轻和美貌;而女人更注重男人的社会地位,包括职业、收入和社会关系。其实,这种差异并不是媒体刻意渲染出来的“三俗”产物,而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客观差异,是全球“婚恋市场”的普遍现象。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心理学界提出了两种学说推理。第一种学说认为,这种差异源自于男女在进化中面临的不同生存问题。因为相对于男人,女人在繁衍后代的过程中所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和体力都要高许多,并且还要承受极高的风险,所以她们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更加挑剔的一方。男人只需要寻找一个拥有健康基因,并且具有受孕能力的女人,年轻貌美即可。而女人却需要在此基础上,挑选那些愿意为自己和后代提供更多优越资源的男人,以保障自己后代的健康成长。

第二种学说却认为,择偶中的这种男女差异并不是由于进化直接导致的,而是社会化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由于男人的体格、力量和速度普遍强于女人,所以在社会化的初期,他们都被分配去做高风险、高回报的工作,比如狩猎。而女人则因为生育和哺乳后代的责任,而被留在群居的部落周围。经过漫长的社会化过程,男人和女人都成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角色。虽然,今时不同往日,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男性的社会角色仍然总是跟较高的社会地位挂钩,而女人的社会角色则依旧多与哺育后代相连,这才使得男女有别的择偶标准沿袭至今。

虽然这两种学说之间的争论还未停息,但至少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世上并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看似不知所起的丘比特之箭背后,可能也蛰伏着许多远古而来的思考。

【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

【爱是亲密】

《还珠格格》里有首情诗: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再将你我,用水调和。

[1]

虽然肉麻,但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恋情伊始,总是令人甘之如饴。巴望着能和心爱的人靠得近一点,再近一点,恨不得从此不分你我,合二为一。可是过一段时间,又会迷惘,觉得自己是否在爱情里丢失了自我。许多恋情,甚至还会因此而走向危机。

亲密感是爱情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这种如胶似漆的感觉是从何而来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建立和平衡好亲密感与自我的关系呢?

其实,自我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它同时也包含了“自己”这个个体与其他人的关系,是一个社会性的复合概念(social-self)。自我也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而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而不断扩充的。当你与他人建立起一种情谊的联系,自我就会得到扩充,进而得以成长。于是,朋友、伴侣也将成为你自我的一部分。他们的知识、信息、社会关系等等资源,也将成为你所拥有的资源的一部分。有时候,你甚至会因为新朋友和伴侣的出现,而启用全新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也重新认识你自己。

亲密感的递增,是自我加速扩充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从陌生人到恋人,因为一种亲密关系的建立,自我迅速地得到扩充和成长。这种成长的感觉很美妙,恋情伊始时那丰盈的甜蜜感,正是源自于这个自我迅速成长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正性情绪能够提升人们思维的开放性和探索性,于是,这种甜蜜感又将从侧面辅助人们对恋人的了解,继续自我扩充的过程。于是,一个自我扩充的良性循环得以建立。这也就是为什么恋爱之初,恋人们总是越靠近,越快乐,越快乐,便越想靠近。

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越是亲密,这种自我的扩充效应越是明显,有时候你甚至会忘记哪些是你原来拥有的,而哪些是属于你的伴侣的。爱上一个人的同时,也爱上了他的生活方式。他喜欢吃的东西你也渐渐喜欢了,他喜欢的活动你也慢慢精通了,他的朋友久而久之也成了你的朋友

⋯并不是为了投其所好,而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一系列的心理学的实验都证明,人们会在认知过程中混淆自己和伴侣。混淆的程度是与两人的亲密程度息息相关的。就像两个相交的圆,亲密程度越高,两个圆的重合部分就越大。比如,在心理认知任务中,有的被试常常搞不清楚是自己还是伴侣参与了某件事情。还有的被试对于自己和伴侣共同拥有的一些特质反应较快,而对于自己或伴侣独有的特质反应较慢。除此之外,在社会比较的实验中,被试反感将自己与社会成就高于自己的陌生人进行比较,却乐于接受与社会成就高于自己的伴侣进行比较。这些实验结果都说明了,“你是我的另一半”并不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是有更深的心理意义的。当两个人陷入了爱情,彼此就真的成了对方生命中另一半。

亲密感的增进,还是恋人之间信任建立的过程。信任的建立并不简单。一方面,你希望让对方喜欢你,所以你总是想要把美好的一面展现给他;而另一方面,你又希望对方认同你,这就需要你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现给他。真实的必然不完美。因此,向恋人展现自己的不完美是需要勇气的,因为需要承担被拒绝的风险。所以,谁也不会毫无顾忌地对恋人一下子就敞开心扉。每一次的吐露心声(self-disclosure)都是一次小心的试探,而对方的回应则会成为下一次吐露心声的基础。

恋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便经常会听见恋人们对彼此的抱怨,“他根本就不明白我在想什么”,“我完全搞不懂他想要的是什么”,“和他在一起,我觉得没有自我”。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在短期的恋爱中,人们总是在伴侣的赞美(enhancement)中,感觉对方看到了最好的自己。然而,在长期的感情中,人们却是在伴侣对真实自己的认证(verification)里,感到对方看到了最好的自己。一段感情里,赞美和认证其实都很重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都更希望能在恋人面前自在地做自己,也希望恋人能够欣然接受真实的自己。这个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真正地被了解、被认可、被尊重、被支持以及被关爱。所以我们既要听好话,更要听真话,认证比赞美更为重要。单纯的甜言蜜语已经无法满足此刻我们所需要的安全感,反而有可能引起不安和质疑,尤其是对那些缺乏安全感的人而言。而对于那些正抓耳挠腮,不知道该怎么哄男朋友/女朋友的迷途青年们,心理学家的建议是:在宽泛的、抽象的概念层面上赞美你的伴侣,而在生活琐碎、细枝末节上认证你的伴侣。(例句:“哦,亲爱的,我知道你并不是每天都刷牙。但是你仍然是这世上最可爱的女孩!”)

说到底,如果你寻找的是一个能够与自己执手白头的爱人,你一定不会希望每天都需要靠扮演别人来寻得他/她的欢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把自我价值(self-worth)过多地与恋情绑定在一起,则会使得其本身的自尊水平(self-esteem)波动剧烈,不仅会影响情绪,还会影响健康。而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明白,爱情中绝对独立的自我是不存在的,就像前文中所说的那样,当你爱上一个人,他便已经潜移默化中进入了你的生活,融入了你的自我,而你们的行为举止也会变得息息相关,互为影响。完全不顾对方感受的任性行为,并不会给一段感情带来益处。人们总是试图在恋情中寻求一种平衡,既能满足自我的欲求,又能兼顾感情利益。心理学家认为,健康的恋爱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双方平等地享有自主权(autonomy)的基础上。由此而发的自主性行为,并不会凌驾于任何一方的利益之上,而是代表了双方共同的利益,且可使双方都心悦诚服。

毕竟,爱情不应该是恋人之间的战争,而是两人对生活共同的经营。因相知而相守,因相亲而相爱。真正美好、坚定、长久的爱情,需要的不仅仅是耳鬓厮磨,而是比翼双飞,连理同发——一种建立在对彼此的理解、信任与支持之上,有着共同的生活目标的努力与成长。

【三】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卓文君

【爱是承诺】

许多人对于爱情的理想都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种对于承诺的追求。但也有人觉得,这不过是个不切实际的浪漫念头,与身不由己的乱世浮沉相比,这种念头因奢侈而显得悲凉,比如《倾城之恋》里的范柳原。然而,故事的结尾,范柳原还是娶了白流苏。有人说是这乱世战火成全了白流苏,我却觉得,这之于范柳原何尝不也是一种成全呢?

人对于安全感的需求,与生俱来。婴儿对于母亲的依恋,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生存机会。所以当婴儿被迫与母亲分离的时候,他们通常会大哭大闹来表达自己的伤心和恐惧,希望能唤回母亲的注意和亲近。成年后,人们依然延续了婴儿时期的依恋模式(attachmentstyle)——恋人分手,亲人去世,面对生离死别,成年的我们依然会哭闹着表达自己的伤心恐惧,而这些负面情绪则会引发我们对于逝者的依恋,若无法及时排解,也可能令自己陷入更深的忧郁之中。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两个模型,一个是对自己的模型,衡量着“我值得被爱吗?”,体现在我们对情感关系的焦虑程度上;另一个是对他人的模型,衡量着“当我需要爱的时候,别人会给予我爱吗?”,体现在我们对情感关系的抗拒程度上。不同的人会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不同的模型,于是导致了不同的情感信息处理方式和情感行为模式,并表现为不同的依恋模式。不同依恋模式的人,对待和表达情感的方式各不相同。但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多数的人都有着对美满感情的向往和追求。

成人的依恋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安全型(secure)、焦虑型(anxious)和抗拒型(avoidant)。安全型的人对情感关系的焦虑度和抗拒度都较低,面对负面情绪的管理能力较强,对承诺的态度非常坦然。焦虑型的人对情感关系的焦虑度较高,总是担心“我是不是不值得被爱?”这一类的人,通常对亲密和认可的需求非常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needy”。他们渴望经常与伴侣耳鬓厮磨,并且会常常向伴侣求证其对自己的爱意。焦虑型的人看似贪婪地索取着感情,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巨大的不安全感,所以他们在付出感情的时候也会同样毫不吝啬,甚至会过分地付出,而遭到对方的反感。其实他们也是“好心办坏事”,错误地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对方的需求。他们对待承诺,通常有着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们对承诺有着强烈的渴望,因为他们渴望能与自己的伴侣更亲密。然而,另一方面,他们对承诺又有着一种莫名的恐惧,害怕会被自己的伴侣拒绝和抛弃。另一类抗拒型的人对情感关系的抗拒度较高,总是认为“当我需要爱的时候,别人并不会给予我,所以我还是要靠自己。”这一类的人,表面上会显得有些冷漠和不近人情,亲密的态度和行为都会使他们感到不安,所以他们在生活和感情上都显得非常独立,克制甚至有些冷酷。那是因为在抗拒型人的心理模型中,亲密关系并不是自己获取安慰和帮助的源头,反而会增加被拒绝的精神压力。为了防止自己受到伤害,他们总是逃避恋情,拒绝承诺。然而实验表明,抗拒型的人并非真的不需要情感,内心中,他们对亲密情感的需求更强烈,只是害怕被拒绝而刻意地压抑了自己的情感欲求。

换言而止,每个人都有对“安全感”的需求,但是每个人对“安全感”的定义各不相同,对“安全感”的需求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果说爱情三角定律中的第一个元素:激情(Passion)是一种对基因优越性的选择,第二个元素:亲密(Intimacy)是一种对成长的快感的追逐,都源自于人类的进化本能,那么可以想象一下,仅仅是为了留下自己的基因密码,或是为了体验自我扩充的快乐,自然是情人自然是越多越理想。可是,作为第三个至关重要的元素,承诺(Commitment)却成为了许多人对爱情的理想。那是因为,它让我们产生安全感,它让我们免于在爱情汹涌的波涛中漂泊不定,沉浮无助。不同于激情和亲密,承诺是一个更理性的元素,它需要人们用一种长期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感情,用一种更理性和克制的态度来处理感情中遇到的问题,因而,更有利于维系一段长期的感情。

构成承诺的三个因素分别是:满足感(satisfaction)、“备胎”质量(qualityofalternatives)以及感情投资(investment)。前两个因素很好理解,而感情投资却常容易被误解。它不仅包括情感上的投入,经济上的付出,还包括一些更为抽象的投资,比如共同对未来的计划和蓝图。这三个因素在结构上相互制约和补充,从而共同构成了承诺。因此承诺是有别于单纯的满足感、伴侣条件或者感情投资的。这就是为什么,有时明明相爱的人(满足感高),却最终分道扬镳(比如同性恋情侣不受社会认可,无法公开恋情,久而久之导致情感投资的下降)。自身条件优秀(“备胎”质量低),却仍然难觅佳偶(客观条件的优秀,不等于恋情的满足感一定会高,没感觉就是没感觉)。长跑多年的恋人(感情投资高),却终成陌路之人(虽然感情经历多年经营,却也可能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上演高质量“备胎”横刀夺爱的剧情)。总之,这世间分分合合的众情百态,多半是因为承诺出了问题。

虽然拥有承诺,通常能帮助人们建立安全感,但有时也会引发许多问题。研究表明,家暴受害者(大部分为妇女和儿童)虽然在身体和精神上受到了严重的摧残,感情满足感极低,但很多人仍然无法离开施暴者,原因是他们的选择太少,经济不独立,且感情投资太高,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了很高的承诺水平。许多人并不能理解这种现象,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拒绝离开施暴者的家暴受害者都是受虐狂”的偏见和歧视。这种歧视不仅严重影响了这些受害者的正常生活,更是常常扰乱司法程序,造成各种不公平的恶劣影响。

另一项以北美样本为基础的研究表明,婚前同居者,婚姻质量偏差,并且具有更高的离异风险。这与我们所知的“常识”有所冲突。许多人都愿意把同居当成是一次“模拟婚姻”,觉得是给日后的婚姻上了保险,其实不尽然。同居通常会暴露出彼此许多需要磨合的问题,致使感情的满足感降低。然而无论是情感上还是经济上,双方的感情投资却都在同居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因此造成了承诺水平上升的“假象”。这就是很多人口中“既然分不掉,那就结了吧”的婚姻。这种满足感低迷的婚姻,很容易在婚后爆发出各种问题,导致感情的完全破裂。

由此看来,若能寻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便是为彼此建起了一座承诺的港湾,是安全感的源泉,能予人以抚慰心灵的正能量。然而,若是寻得的并非良人,也不要让承诺成了禁锢幸福的枷锁,勇敢地走出来,才能遇见真正的幸福。

【后记】

一生一世一双人。

——纳兰性德

【爱是成长】

情人节一过,超市里半价的巧克力便很快卖到脱销。

正如那些过期的甜言蜜语,总是迅速地在现实的世界里,被欲望消费殆尽。

心如鹿撞的感觉会消退,感天动地的誓言会听腻,面对着再美的脸庞也难免会有厌倦的一天。而对现实的焦虑和对未知的恐惧,却从来不肯放过你心中的一丝脆弱,它们胁迫你去质疑你所拥有的,它们说:凡是你拥有的,有一天都会失去。

永恒,大概是人类创造出的最傲慢的词汇。

可面对爱情,我们偏偏要说,“一生一代一双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美好的理想,也是坚定的信仰。无人能够触摸永恒,但至少我们拥有“此时此刻”——一帧又一帧,转瞬即逝的“此时此刻”,一帧又一帧,触感丰盈的“此时此刻”。然而,也正因如此,我们真正拥有的,便永远也不会真正失去。

此时此刻,我正在爱着你。于是,爱情便不会有沧桑。

究竟怎样的爱情才算是好的爱情?每个人心里可能都有一个自己的答案。

在我心里,最好的爱情,是共同成长。

谁也不能保证十六岁的时候爱上的那个人,到了六十岁的时候仍会让你心动。能够肯定只有,你在十六岁的时爱上的那个人,到了六十岁的时候已经不再是同一个人——正如十六岁的你和六十岁的你,也早已不是同一个人。所以,不要去指责他/她变了,其实你又何尝没有改变?时间让我们改变,也让我们成长。若真心想让爱情历久弥新,就不能拒绝成长,而应该顺应成长。

曾经有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把情侣请到实验室之后让他们分别写下两个清单。一个清单写下十件他们经常参与的日常休闲活动,比如看电影或者逛街。另一个清单写下十件他们认为非常有挑战性但平时不敢参与的活动,比如去坐过山车或者攀岩。接着,随机分配情侣们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去完成任意一个清单上的所有活动。结果,那些完成第二个清单的情侣,普遍在实验结束的时候,表示自己与伴侣的关系更密切,恋情更甜蜜。共赴挑战,共同成长的爱情,每天都会有新鲜的体验。

有时候,因为害怕改变而拒绝自己的成长,阻止恋人的成长,成了许多人维系安全感的方法。还有许多人为了得到一段理想的爱情,更是全力“打造”着自己和恋人,甚至不惜削足适履。然而,就如同植物的生长一样,太多的设计和修剪,只会让你和你的爱情,渐渐地成了一株盆景,尽是束缚与扭曲,却无法帮助你了解生命的真意。

而那些众人追逐的爱的真谛,也许就在那些不断流逝的“此时此刻”之中。越是想要去抓紧,它便越是急速地流失。松开你的手,你才能感受到它生生不息的波流。

(封图来源:ElliotMargolies;图片编辑:陈特)

编者注:

[1]

出处为元代管道升所作的《我侬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椁。”管道升为书画名家赵孟頫之妻,此诗是回应赵欲纳妾所作,赵读后打消了念头。

文|赛凌云

想弄个“KnowThyself”的刺青,刺哪儿好呢?

编辑手札|胡笑野

世间故事百样,总在书写生死,总在书写爱情。

本文内容为作者

原创,未经

多大中文

及原作者授权,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抄袭、转载本文内容。任何个人或组织若有意愿使用本文任何原创内容,请发送邮件至mail@saoye.me,并说明用途。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CanadianCopyrightAct等法律法规保护。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