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但这也是一年之中最佳的进补时间,明年的身体健康,全靠这期间打好基础啦。
冬季进补,补肾最为重要,肾中精气藏得充足,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冬属水对应肾,肾脏的生理功能是“藏精”,“冬不藏精春必瘟”,反过来看,把肾养好了,何愁身体不健康。
一、肾虚也分阴阳
中医认为“人到四十,阳气不足”,因此便有“四十不补,五十受苦”的说法。
随着岁数增大,阳气生发很困难,阳气越来越少,疾病也就越来越多,那么如何补充阳气呢?听说六味地黄丸很补肾,那我吃它一个疗程行不行?这里提醒大家,这种行为万万不可取,是在变相害自己!
如果想要通过药物补肾,首先得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
肾阳虚多有寒的表现: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
肾阳虚的人除了怕冷,水的代谢也很缓慢,蒸发能力弱,所以会小便多,尤其是夜尿多,也不怎么想喝水。
肾阴虚多有虚热的表现:口燥咽干,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
肾阴虚的人一般不会怕冷,甚至还要怕热,特别是手脚心总觉得热,想贴在凉东西上,肾阴虚的人还有口干、大便干、心烦的问题,甚至因为心烦而失眠,而且人也容易消瘦,干瘦干瘦的。
二、常吃四宝物
如果不是症状特别严重(比如女子肾虚导致不孕,男子肾虚导致不举),春天最好不要通过吃药来补肾,因为药吃多了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建议大家通过汲取食物的精华来温和养阳。
我们平时说的“黑五类”: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一定要多吃。
除此之外,山药、芡实、核桃仁、白果、莲子、猪腰、猪肚、韭菜、桑葚、荔枝、海带、紫菜、乌鸡、香菇、豆豉、枸杞、板栗、泥鳅等食物都是补肾精品。
补肾汤
补肾活血法,将补肾法与活血法有机结合,通过补肾促进活血,应用活血加强补肾,有一道补肾的养生方,日常生活中就能调配使用。
做法:
西洋参6克,女贞子3克,旱莲草3克,丹参3克,覆盆子3克,陈皮3克,每日煲汤服用。
补肾豆
有个传承百年的老药方,补肾效果极好,肾脏还强壮。
咱们自己做可以一次多做点,然后放在冰箱里保存起来,每天吃一勺即可。
原料:
一斤豆子,沙苑子、白蒺藜、菖蒲、炒杜仲、补骨脂、大茴香、核桃仁各6克。
做法:
1、大茴香加上前面5种药材熬汁,水没过药,然后开始煮半小时,去渣取汁。
2、泡黑豆于药水中,泡4个小时,让黑豆吃满药力。
3、煮豆子,这个时候加入核桃仁和少许盐(最好是大粒子的海盐,如果没有用食盐也可以),煮到豆子没有硬心、黑亮为止。
补肾粥
这碗粥是一位年轻妈妈推荐的,她说连续喝了三个多星期了,气色好多了,以前有好些白发的地方居然没有复发,指甲的小月牙由原来的两个(大拇指)变七个了!有这样好的效果,她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您也不妨试试。
原料:
黑豆(1小把)薏仁(3把)大米(2把)黑芝麻(1小把)核桃(2个)
做法:
1、所有原料泡一小时。
2、将原料放入砂锅,煮粥,煮好后加红糖。
补肾茶
枸杞子甘平能补肾益精,茯苓甘淡能健脾利尿,红茶能利尿提神,合泡成枸杞茯苓茶,既解渴又补肾,特别方便。
原料:
枸杞子、茯苓各5~10克,红茶6克。
做法:
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细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日2次,代茶饮用。
三、常做四件事
晒太阳
养阳最简单的方法晒太阳。晒太阳背光而坐最好,因为背部有一条不可忽视的经络——督脉。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总督一身之阳气。把背晒热、晒舒服了,人体的阳气也就充足了。
一般晒太阳的时间最好选在上午10-11点之间,或者下午16~17点之间,此时阳光比较充足,光线也比较柔和。晒太阳的效果最好。中老年人晒30分钟左右即可,千万别隔着玻璃晒太阳,那样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搓拉耳朵
中医五行学说则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经常进行一些耳部锻炼,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双手空闲下来,看电视的时候都可以按揉按揉耳朵。
晚上泡脚
泡脚既可以保暖,又可以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通过刺激足部数十个穴位达到调整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
晚上9点泡脚最护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踮脚走路
踮脚走路时,前脚掌内侧、足大拇指起支撑作用,而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经过此处。
这样可以按摩足三阴,通过足少阴肾经温补肾阳。每天踮起脚走10分钟左右,中间可以走走停停,累了休息,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就可以。
踮起脚尖走路有一定难度,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定要循序渐进,一开始练习时最好身边有帮扶物。长期坚持,每次不可过量;患有重度骨质疏松的老人,不建议踮脚走路。
养生的医生是中医
最好的调理是中药
最好的中药是草本
最好的草本是食疗
弘扬中医传统文化
分享中医养生知识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不作为商业推广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或疗法等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
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可扫描以下二维码
在后台留言,将会有古法调理老师为您解答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4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