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与对策(1)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与对策(1)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与对策(1)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与对策(1)

学术发展之一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与对策

中医养生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各学派之精华,不断积累养生实践经验,逐步完善养生理论,总结凝练出了贯穿养生始终,有效指导养生实践的基本原则。谨遵这些基本指导原则进行养生,即可达到却病延年,健康长寿的目的。

一、保养正气,慎避邪气

所谓“正气”,泛指人体一切正常功能活动和抗病康复能力。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身体的强弱及机体是否早衰,主要取决于自身正气是否充盈。如果正气充沛,脏腑功能协调,机体则按正常规律生生化化,人的身体也就健康强壮,精力充沛,长葆青春活力,可得长寿;反之,正气不足,则身体虚赢,精神不振,未老先衰,寿短夭折。从病因发病学角度来看,人由强转弱、由年轻到衰老、由健康到亚健康甚至疾病,无不是由人身之内因和戕蚀之外因而起。在导致亚健康和疾病的“外因”与“内因”之间,内因正气居于主导地位,而外因居于次要地位。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正气旺盛,邪气就不易侵犯,机体就不会发病,即使患病,症状也比较轻,而且也容易治疗和恢复。所以《黄帝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果人体正气相对虚弱,抗病能力低下,邪气便可乘虚而入,侵犯人体而发生疾病,即《内经》所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然,在一定条件下,邪气也可以成为主导因素,因此也主张采取某些措施,“避其毒气”,以维护正气,避免机体阴阳失调而发病。

基于以上认识,中医养生学提出了“保养正气,慎避邪气”的养生原则。强调以正气为中心,发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主动的人神调摄,保养正气,增强生命活力和适应自然界变化的能力,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却病延年的养生目的。养生使人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法来保养生命的一种主客观行为。人自身的认识主导养生实践,人首先要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知道天地之间存在诸多影响生命健康的因素,从而形成生命需要主动保养的观念,才会有具体的养生行为。在养生的实践中也是依靠人自己来达到目的,一方面通过自身努力去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来养生;另一方面通过有意识的调摄人体内外环境来养生。

正气为本的法则,在具体实施时,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护肾保精,扶正固本

精是生命的根本,而肾主藏精,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人体功能的强弱,关系到衰老的速度,故有“人之有肾,如树之有根”之说。因此,养生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扶正当首先从肾人手,将护肾保精固本作为养生的基本措施。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肾与下视丘、垂体、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都有密切关系。肾虚者可导致这些方面功能紊乱,出现病理变化和早衰之象。临床大量资料报道都表明性欲无节制,精血亏损太多,会造成身体虚弱,引起多种疾病,导致过早地衰老或天亡。这说明重视“肾”的护养,对于却病延年、抗衰老是有积极意义的。护肾保精的方法,要从节欲保精、运动保健、导引补肾、按摩益肾、食疗补肾、药物调养等多方面人手。通过调补肾气、肾精,以协调其他脏腑的阴阳平衡;使肾的精气保持充沛,以利元气运行,增强身体的适应调节能力,更好地适应自然。

调理脾肺,益气扶正

脾胃为后天之本、肺为气之本,人出生后依靠脾胃化生水谷精微和肺所吸人的清气来充养人体精气,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中医养生学认为益气扶正当从肺脾人手,强调通过调理脾肺,使化源充足、正气充渖而达健康长寿的目的。现代研究证明,脾肺功能与消化系统、免疫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都有密切关系。调理脾肺,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能对整个机体状态加以调整,防衰抗老。从治疗学上来看,调理脾肺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除了能调治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疾病外,对血液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妇科、五官科等方面的多种疾病,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由此可知,肺脾是生命之基、健康之本,历代医家和养生家都十分重视肺脾的护养。调养肺脾的具体方法非常丰富,包括饮食调节、药物调养、精神调摄、针灸按摩、气功锻炼、起居劳逸调摄等。

另外,补益精气是补肾强身的关键,增强运化是健脾养胃的关键,二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即所谓“先天养后天”“后天补先天”。在所有的养生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脾肾功能的维护和促进。

清静养神,真气从之

神是生命的主宰,神能御气,只有在神的正确指挥和协调下,人体的正气才能保持和顺调达,《素问·移精变气论》高度概括其重要性为“得神则昌,失神则亡”。因此,养生学认为只有清静,精神方可得以养藏,强调清静养神而和调正气。要以清静为本,祛除杂念,用神而不躁动,达到精神内岢的状态;少思少虑,用神而不耗神,保持神机灵敏的状态,如此则真气从之,精气自然充足,邪气不能侵犯,病无由所生,生机于是繁荣昌盛。清静养神的具体方法详见于精神养生法中。

慎避邪气,正气安和

中医发病学说一方面强调内在正气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认为“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素问·金匮真言论》),“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素问·移精变气论》),“邪气胜者,精气衰也”(《素问·玉机真脏论》)。邪气侵犯人体,必然引动正气抗邪,从而会扰乱脏腑组织功能、耗损人体精气。因此,养生强调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医养生学认为邪气是疾病损正伤身的触发因索,强调避邪安正,通过避免六淫入侵、七情内伤、饮食劳伤、金刃外伤、虫兽灾害等,使正气安和、不受损耗而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

二、天人相应,和谐统一

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出了人处于天地宇宙之间,其生命活动与宇宙自然的密切相关性,并指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知和日常,知常日明”。中医养生学吸收这一思想,形成了中医养生学的和谐观念,提出了相应的养生原则。

人类在其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中,与外界自然之间相瓦影响所形成的客观规律,是中医养生学通过对生命现象的深入观察、认真总结、反复验证而总结出来的。“天人相应,和谐统一”这一养生法则就是强调养生应顺从人与外界息息相关的规律,通过人的主动调节,维系和协调内外关系,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这一养生法则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积极主动,顺应自然

《吕氏春秋·尽数》说:“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

指出入应该主动调摄,与自然变化的规律相和谐,做到趋利避害,就能长寿。《太平经》也指出:“人欲去凶而远害,得长寿者,本当保知自爱自好自亲,以此自养,乃可无凶害也。

强调以积极的养生态度,通过自我养护和锻炼,得到长寿。诚如《灵枢

玉版》所说:“人者,天地之镇也。”万物之中,只有人类最宝贵,只有人类能主动适应和改造自然。所以《抱朴子》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养生态度,强调了生命之存亡、年寿之长短,不是决定于天命,而是取决于人体自身。这一口号包含着一种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在养生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古代养生家在这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主动进取的精神去探索和追求人类的健康长寿、争取把握自身生命自由思想的影响下,创造了许多养生方术,如调气、导引、存想、咽津、食养、药养、针灸推拿、房中保健等。

协调内外,调内为主

中医养生学认为,人可似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协调统一自身与外环境的关系,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协调统一内外关系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主动调控自身因素来顺应外环境的变化;二是改造外界环境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二者虽缺一不可,但诚如《寿世保元·饮食》所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气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形神虚矣。”寇宗奭在其《本草衍义》中也说:“夫善养生者养其内,不善养生者养其外。养外者实外,以充快悦泽、贪欲恣情为务,殊不知外实则内虚也。善养内者实内,使脏腑安和,三焦各守其位,饮食常适其宜。

因此,协调内外关系应以调内为主。

但在养内的同时,不能完全轻忽养外,而应坚持内外相养的原则。只有内外相养才能真正保持内外统一。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充分重视,于外采用各种适合自身的养生方法,于内对脏腑经络、气血精神善加调摄,使人体内外通达协调,才能保持健康,防病延寿。正如《册府元龟》所说:“内外相养,形神交泰,六疾不生。

《素问·上古天真论》也指出要“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才能“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吕氏春秋》说:“凡生之长也,顺之也,使生不顺者,欲也,故圣人必先适欲。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厥,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味不众珍,衣不蝉热,蝉热则理塞,理塞则气不达。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中大鞔而气不达,以此长生,可得乎?”在这里,《吕氏春秋》提出了顺乎自然、适欲、衣食居处毋求太过等内外相养的原则,这种养生警示,在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今天尤具现实意义。

因时之序,顺应天时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同,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连续两个因时之序强调指出,人通过适时的自身调摄,保持自身的生命节律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相协调,就能精神调和、形体坚实,不受外界邪气的侵害,从而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

)顺应四时变化

一年四季,自然界有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生物体受其影响而产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相应生命变化,人体也不例外,四时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存在着多元性,应通过主动的调摄顺应四时变化。现代研究也证明,人的生理活动受年节律、季节律、月节律、昼夜节律等自然规律的影响。人体必须随时随地与其保持和谐一致,如果违背丁这些规律,就有可能产生各种病理变化。

就精神情志而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说明了气候与情志的相感应的关系。由于这种感应关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人的情志在一年中应与四季相适应:春三月“使志生”,夏三月“使志无怒”,秋三月“使志安宁……无外其志”,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从脏腑组织的功能来看,《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这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趋向于表,故皮肤松弛、疏泄多汗;秋冬阳气收藏,气血则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溺。一年四季中,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自然节气随着气候变迁而发生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变化。因此,中医养生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人们在春夏之时,顺应自然保护人体之阳气;秋冬之时,应保护人体之阴气。这样,人就能与自然阴阳消长保持协调一致的关系。《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又指出:“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

说明经络、骨肉的生理功能也与四时季节有关。中医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功能系统分别对应五季:“肝应于春”“心应于夏”“脾应于长夏”“肺应于秋”“肾应于冬”。养生应根据四时更叠交替、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去调养脏腑组织,进行养生保健。

从四时发病的角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予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四时季节各有不同特点,春夏秋冬气候有异。故除一般疾病外,还有些季节性多发病,如春季多温病、夏季多暑热、秋季多疟疾、冬季多寒湿咳喘等。正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说:“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此外,某些慢性宿疾,也往往在季节变换和节气相交时发作或增剧。例如,心肌梗死、冠心病、气管炎、肺气肿等常在秋末冬初和气候突变时发作,精神分裂症则易在春秋季发作,青光眼好发于冬季等。养生应了解和掌握四时发病的规律,在某一季节到来时,采取积极主动的有针对性的预防保健措施,从而达到却病养生的目的。

)顺应月廓变化

月亮的盈亏也可影响人体的生物节律。《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说明人体生理功能、气血盛衰与月亮盈亏直接相关。在人体中,水分占了大部分。月球的引力,会对人类的体液发生作用,即生物潮。随着月相的盈亏,生物潮对人体会产生不同影响。新月时,人体的气血偏弱,而在满月时,人头部气血最充实,内分泌最旺盛,容易激动,《素问·八正神明论》指出:“月生无泻,月满无补。”就是这个道理。此外,妇女的月经周期变化、体温高低、激素分泌、性器官状态、免疫功能和心理状态等都以一月为周期,正如《妇人大全良方》中所指出的,“经血盈亏,应时而下,常以三旬一见,以象月则盈亏也”。据调查,婴儿的出生也可受月相影响:月圆日,出生率最高,新月前后最低。

由于月球对人体的上述影响,自古以来养生学家们就很重视联系月相进行养生保健,或在不同月相时采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或在月圆日直接对月进行呼吸训练、冥想锻炼(传统养生称为调气、存想)等。

)顺应昼夜变化

一日之内随昼夜阴阳进退消长,人的新陈代谢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人为秋、夜半为冬。”虽然昼夜寒温变化的幅度并不如四季变化那样大,但对人体仍有一定影响。《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说明了人体阳气白天多趋向于表,夜晚多趋向于里。由于人体阳气具有昼夜周期变化规律,故对人体病理变化也有相应影响。《灵枢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指出:“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人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现代科学发现机体的应激能力与昼夜时间节律有着极为相似的规律。根据“生物钟”的原理,在临床实践中创立了时间医学,如时间诊断学、时间功效学、时辰药理学等。

因此,应根据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利用阳气的日节律进行养生保健,妥善安排工作、学习和休息,发挥人类的智慧和潜能,提高人体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掌握人体昼夜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就可以未雨绸缪,善加预防。诚如《庄子》说:“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

异法方宜,适应地理

不同方位地域的地理环境不同,气候、湿度、温差、水质、土壤中所含元素等也不相同;地域气候等的差异,可对人的生、长、壮、老及生理、病理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而言,舒适的气候环境造就了人较弱的体质和温顺的性格,恶劣的气候环境造就了人健壮的体魄和强悍的性格。地域不同,气候各异,中国的地理环境具有“东方生风”“南方生热”“西方生燥”“北方生寒’’“中央生湿”的特点,相应地,东南方人,体质多瘦弱,腠理偏疏松,易感受风、热、湿、暑之邪,其阴虚内热体质多见;西北方人,形体多壮实,腠理偏致密,易感风、寒、燥邪,其阳虚内寒体质较多见。住惯某地后一旦易地而居,身体则可能不适,甚至生病,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重新适应。《素问

异法方宜论》指出:“东方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北方者,夭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腑,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跻。”这些所述的基本精神即提示,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人们的体质和疾病情况也不一样。

气象条件、季节更替、各种辐射乃至太阳活动等环境物理因子都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例如青藏高原是高原病高发区域,因为那里海拔高、紫外线强;气管炎、关节炎等多发于寒冷的北方。环境化学因子也可导致很多健康问题,如在我国某些地区,因环境生命元素缺乏或过剩,可导致碘缺乏病、砷中毒病等地方性疾病;因环境污染,可导致儿童铅中毒、肿瘤高发、畸胎以及生殖能力下降等。因为地理环境和发展程度不同,其疾病谱、健康类型和保健系统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养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保健和预防措施,使人体与所在的地理环境相适应。

.修德正行,适应社会

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是社会环境的成员。人的体质、性格、嗜好和一些疾病的发生都必然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黄帝内经》就曾指出:富人养尊处优,过着奢侈腐化的生活,多食肥甘油腻之品,导致脏腑虚弱、筋骨脆弱、气血浮浅。贫穷的人,吃的是粗糙食物和蔬菜,过着朴素的生活,而他们却有坚实的脏腑、强健的筋骨和充实的气血。社会环境一方面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义促成和制约着人们的心理活动,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的平衡。一旦人与社会的稳态出现失调,就可以导致疾病。暴力社会、经济萧条、生活水平低下、战争、过度劳累、遭遇不幸等,都可以严重损害人之身心健康,导致心身疾病和疑难病症。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发展的工业化和都市化趋努的加快,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如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危害等。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激烈竞争,人们承受的各种压力大,尤其是心理压力更大,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了大量的“生活方式疾病”。当今流行的心身行为疾病,如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癌症等,都与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

由此可见,不同社会环境人群的养生方法也要整体综合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因此,《黄帝内经》强调为医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人应该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提高自己的精神道德修养,以适应具体的社会环境。养生者应怀着一颗对社会感激之心,用乐观积极的态度看世界。谚语说:“日出东海落西山,悲是一天喜也一天。”若以悲观的心态看社会,就会天天生气,引起疾病;若以乐观的心态看社会,就会天天高兴,形成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身心健康。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