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阳生 冬至一阳生冬至一阳生

冬至一阳生

2018年12月22日6:22:38

戊戌年冬月(大)十六日

南师怀瑾

冬至一阳生

我们中国的这个历是夏禹的历法,又叫夏历,又叫阴历,因以太阴——月亮为标准,每月十五,月亮从东方出来,一定是圆的,用这个标准,可以知道各地潮水的起伏升降,推测出农作的时间等等。我们中国人过年,还是喜欢过阴历年,而正月是寅月,十二地支,以“子”开始,而夏历的子月是十一月,十一月的节气有冬至、大雪。一个月有两个节气,其中一个是节,一个是气;大雪是节,冬至是气,这个时候是复卦。

所谓复卦,我国古人即知道,地球的外面,是太阳,月亮,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围绕,月亮本身不会发光,是借太阳的光反射而亮的,而且知道月亮半圆时,另一半是在黑影中,并不等到近世用仪器或太空人爬上去才知道的,而且知道各星球都有放射能量的功能,而地球一方面在吸收其他星球放射的功能,同时它本身也在放射其能,和其他星球的功能相互影响;这些理论在古书上都有记载,可知我国古人对宇宙的科学,非常了解。

地球吸收太阳和宇宙的功能原是这样的:夏至一阴生以后,开始渐渐吸收宇宙的功能,一直到冬至吸到地心,在古代是说阳气下降到地心,到了冬至才开始渐渐外放。古人并说阳气从地球放射到高空的时候,可到达九万六千多丈,这不能说我们的古人不科学。几千年前,他们就知道地球的放射功能,到太空的其他星球,有一个界限,也就是现代所称的游离电子层那个界限。地球到了冬天把阳能——现在可称作太阳的放射能吸到地心去。我们从井水的情形就可以知道,夏天的井水是凉的,冬天的井水是温的,就是因为地下有阳气。

所以我们中国人吃东西,也是依照宇宙的法则来的,冬天可以吃冰淇淋,吃大凉的东西也没有关系,因为胃的阳能内敛,夏天外面热得很,而阳能向外放射,里面是空的、是寒的,所以不吃冷的,因此中国人以前空腹不吃水果,饭后也不吃水果,一冷一热,慢慢易出毛病,现在却学西方了,饭后吃水果,反认为科学。

到了十一月,阳气重新生起来。

中国人冬至进补,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这时消化力特别强,补品吃进去,营养容易吸收,同地球的道理一样,所以冬至一阳生,是十一月开始,卦象是复卦,上面都是阴爻,代表寒冷,一阳生,从地底的功能发生来的。

古书上说:“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那么阳是什么?它是说明地球的物理,这是其中之一。《易经》包括的学问太多了,如学医,先要把《易经》研究透,因为人体的内部也有一阳生,有些年纪大的,或者比较衰弱的,不必害怕,因为

人随时有一阳生的现象,只要把握住这初生的一阳,适当调摄,就对健康有益。像有些人睡不着,好像是失眠,其实是体能消耗到要恢复以前,可能精神非常旺,不想睡,要注意,这不是阳气而是阴气,和地球物理一样,但过了这个阶段,非常想睡,会大睡,那就是一阳生的现象,这就是复卦。

(以上摘自《易经杂说》)

----------------------

地雷复卦,为什么这个卦名称为复卦呢?你看啊,这个卦上面五爻都是阴爻,只有下面这一爻是阳爻;阳能在下面发动,地下打雷了。这个卦所代表的同我们学道都有关系。拿现代人的观念来说,就是宇宙万物都在放射,譬如这个桌子也在放射,手表也在放射,我们的生命也在放射,诸位也是在放射。太阳的放射被地球慢慢地吸收,复卦开始,地心吸收到的阳能渐多,所以冬天地心是暖的,地球表面上是凉的。冬天的井水,我们手摸进去是温的,夏天井水是凉的,外面是热的,这是地球的物理作用。所以到了十月是坤卦阴极,十一月的大雪是节,冬至是气。每月一个气一个节,节等于这个圆的地球在虚空中转动。气是什么?是地球本身内在的放射功能,太阳、月亮跟自然界的放射是配合的。

到了十一月的冬至,是“一阳生”,最下面一爻由阴变阳,代表一个阳能开始生长,所以这个卦叫复卦,这个就是“冬至一阳生”的道理,因此我们过冬至就进补了。

算命根据的二十四气节,并不是用阴历,是用阳历啊!太阳星座准确得很。阴历是一个月三十天,每月的十五月亮圆了,所以我们本来就是阴阳合历。

冬至这个“一阳生”不是生,是地球吸收太阳的热能进入地球的中心,冬至以前是收缩到极点的状态,“冬至一阳生”重新放射出来,地球的热能放射慢慢上升了。

子月就是阴历十一月,它的节是大雪,气是冬至,卦象是复卦。

“冬至一阳生”,冬至是月中,所以一阳生就是中气开始。

这个“中”字就要注意啦,中究竟是哪里?天上的中心,还是地下的中心?在我们身体是哪一个地方发动这个阳?譬如密宗讲中脉,道家认为冲脉就是中脉,不过修密宗的人不承认道家讲的冲脉就是中脉。这是意气之争我们不管,我们站在学术立场了解,它应该是一样的。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代表的名词也不同。所以在中医这个中脉叫冲脉,冲脉是简写。

这个冲脉同中气很有关系,我们提到这个中气,就要注意卦象,卦的阳爻是一横,也就是一点,代表这个生命一个阳能,向外发展叫做上升,收缩回来叫做下降。一升一降、一收一放是讲物理的现象,在生命就是一生一死,在学理观念里头就是一消一息。“消息”两个字出自《易经》。什么叫“消息”呢?这些观念为什么要啰嗦地讲?这同我们修道做工夫有关。譬如十一月冬至一阳生,阳气生命能刚刚成长,到十二月二阳上来地泽临卦,到正月三阳开泰,泰卦,看到的是阳气的成长上升。

看到一个婴儿刚生下来,我们很高兴。可是《易经》的道理,这个叫做消,消就是慢慢用,直到用完为止。依庄子的道理,生的那一天就是开始死亡的一天,所以生下来是在等死。就算是活了一百年、一千年,“不亡以待尽”,不过是在等最后一天的到来,所以

生命的过程是消。那么死亡了以后,是真的没有了吗?不是没有了,那叫“息”,休息去了,休息是充实充电,所以息的时候不是没有生命。我们习惯了把消耗、活动的时候当成是生命,不知道那个息,表面上看到的是死亡,实际上是在充电,是新的生命正在开始。

所以叫一消一息之间,换一句话说是一动一静、一善一不善、一是一非等等。

譬如你研究起来,复卦冬至一阳生,冬至是气,大雪是节。冬至是一阳初生处,冬至要吃汤圆,吃汤圆是假的,叫你注意这个时候可以配合补品了。但是有伤风感冒的话,一点补药都不能吃,有其他毛病也不能随便吃补喔!

只要身体内外有一点不清爽就不能吃补,一补就把它封锁住了,病就好不了,所以要特别注意清补这个道理,清理就是补。

有些人非常莫名其妙,“哎呀,老师啊!这个清补不算补。”所谓清补,不是说轻微的补药叫做清补,完全搞错了。譬如这个房间,你说墙上破了把它补一补,表面补好了,实际上里头还是破的。还不如干脆把破的清理干净,倒是个新的局面。所以

真正的补是把内在的病完全清理干净,因为我们的生命功能自有生生不已的力量,生命自己会补助自己,这就是清补。

我们先要了解如何把握“冬至一阳生”的法则。在这个十二辟卦中,一阳初生之处最为重要。

宋朝五大儒之一的邵康节(邵雍),他是研究《易经》的专家,他的成就是跨越时代的。他把易学整理出来一套法则,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面的人到现在为止,能够真正超越邵康节的还没有。讲到“冬至一阳生”的道理,他的见解后来的修道人没有不用的。他的名句是:

冬至子之半

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动处

万物未生时

这个也是“冬至一阳生”的原理,是《易经》最高也是最基础的原理。冬至是子月(阴历十一月)下半的气,子月是复卦,一阳来复的意思。此时天地间阴极阳生,开始了一阳。运用到人的生命上,就是子时,从夜里十一点到次晨一时。所谓正子时正好是十二点整,正子时是子时的中间。他说“冬至子之半”,在每天时间上来说,十二点是子时一半,上一半的子时属于当天夜里,下一半的子时是次日零分开始。

邵康节说“冬至子之半”,

冬至是子月一半的时候,宇宙万物到了一个不属于动态也不是静态的时刻。

“天心无改移”,平稳极了,这中间是真空状态。这真空的状态是一阳之气初动之先,也就是“万物未生时”。所以佛家讲修到无念,真正空了,才是阳气来之前的境界。

邵康节这一句“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道家所谓天心就是佛学讲的无念真如这个境界。

这个时候天心叫做“天心正运”,运就是运动的意思,就是这一刹那之间,指南针刚停在那里,对着南北极最准的这一刹那。

所以有些算命看风水地理的,要想懂天心正运就很难了,那是极微之间,刹那之间。所以天心也就是佛家讲明心见性那个阶段,是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时。“天心无改移”,这个时候,阳气将要发动,道家叫无阴阳之地,不阴也不阳。也就是佛家讲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所谓止的道理。

我们懂了“天心无改移”,就懂得阳气真发动的状况。当一个人睡觉打鼾时,实际上没有真睡着,脑子还有思想;当他真正睡着时,原本吸啊呼啊,忽然有一个短暂的不呼也不吸了,动都不动,那是真睡着了。等一下他又吸气了,身体也动一下。所以懂得佛家禅定修止息的,就知道息的境界就是不呼也不吸。在密宗或瑜珈术就叫做宝瓶气,停止了呼吸。这个境界配合心理的“天心无改移”,到了呼吸真正不来不往的时候,思想心念绝对没有了,这个是空灵,要从这个地方起步修道。

(以上摘自《我说参同契》上册)

--------------------------------

我们知道了邵康节这个复卦的道理,就是活子时的道理。邵康节是宋代有名的大儒,也是易学大家。他说:“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冬至夜正十二点钟,就是冬至子之半,天心没有改变、没有移动,就是平潮的时候。这时阳气——生命的功能,刚刚恢复,就是一阳初动处。

一阳刚开始动,将动未动之际,就是万物未生时。所以禅宗讲修定打坐到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没有什么了不起。其实人到疲劳已极,什么话都懒得讲了,那也是一念不生啊!不过那个阴境界。可是一般人不懂得这个学理,认为阴境界一来就害怕了。阴境界就让它阴境界,阴也不错,阴极就阳生嘛!它是必然的。

一般修道的人很冤枉,不懂这个学理,我们知道阳极也阴生。你今天绝望到极点,慢慢慢慢地进入到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是阳极阴生。

“冬至子之半”,一半一半,平潮时候一半一半。所以我讲我们小时候在海边玩耍,看海潮在平,冬至子之半看到潮水平的时候,同我们心情身体一样,平静异常,非常宁静。“天心无改移”,天心是我们中国《易经》道家的话,就代表生命的本相。无改移就是没有动过,这个时候要把握住。这个时候就是“一阳初动处”,是生命的根源。“万物未生时”,就是禅宗所谓的“本来无一物”,很清静的境界。

但是我们懂了《易经》的道理后,就了解这个清静不是永远可以保存的,那是不行的。永远保存不变的话,阳也变成阴了,变成了死东西啦。阳能是个生长的东西,“能”是个生长的炁化。至于阴呢?阴是个收藏的东西,阴极就阳生,必定会收藏进来,所谓阳施,阳性是放射的;阴藏,阴是代表女性。阳施阴藏,是两种功能。那么修道要到什么程度呢?最后还是要到达邵康节说的“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这个时候就是平潮的时候——不阴不阳、半阴半阳、无阴无阳。这个境界是个最高的境界。假设一动,不是阴就是阳,这个复卦的道理。生命的道理也就在这里边。

人的这个生命,每天活着,如果没有用修养功夫,每天在生理上补充些、赚些什么回来,那就很吃亏了。

不要认为过一年是长大了一岁,那是又残废了一岁,又损失了一岁。所以老子说:“物壮则老。”一个东西壮盛了,就要变老,“谓之不道”,老了就要死亡。

死亡没有什么了不起,死亡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不过是一种变化而已。

这个卦变了,本来是乾卦变成坤卦了,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我要大家把方圆图——就是象数最重要的这一环弄清楚。大原则我都告诉大家了,你们自己去研究十二辟卦、方图圆图、六十四卦就可以了。这个东西搞不清楚、不背来,你没有办法研究《易经》。这是你要讲讲文字,那倒很容易了,那不需要我来讲了。

我们要知道,《易经》重点在象数里头。把方圆图及六十四卦弄清楚,这是必须的事情,否则我劝你们也不要去搞这个东西了,也不要管它有没有道理,不要再浪费自己的精神。尤其是修道的,不把这个搞清楚了,你修道会走很多冤枉路的。弄清楚了,你就晓得我们人乃至于每一天、每一个时间,思想、身体都有它的变化,而且它的变化都是这一个法则,随时你都晓得自己到了什么卦象,回转头来检查自己的身体,会很清楚。

有时候不是病,却有病的现象,有时候觉得精神特别旺盛,你注意,现在已经在病态中啦,很严重的病态。往往在这个时候人会死亡,死亡都是在精神最旺的时候产生的。相反地,一个人随时也会感到身体很衰弱。有些同学常问我:老师,我今天身体很不好。我说你放心,你的命长得很啊!因为他知道身体不好,便什么都不干了嘛!又是吃药、又是休养,当然不会有问题。如果你认为身体好得很,不注意、不小心,那你随时都会完蛋。这个法则,在方圆图、大运、小运都是一样的。

(以上摘自《易经系传别讲》)

宋朝有个易学大家,叫做邵康节。你们现在喜欢算命的就知道,他那是很高明的,也是道家,也学佛。邵康节有一首诗讲子时,子时是阴阳分界的地方,他说子时“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所以你们学佛、学道打坐,修到一念不生阳气来了,就是“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一年之中的冬至,就属于子月,他的诗说: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冬至子之半”,拿一年来讲,冬至那一天,是回转来开始长生。我们冬至时,过去大家吃汤圆啦,过冬至农村人很重视,因为阳气正要开始。“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这是本体论,不动。“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学针灸的有个子午流注的方法,大家学医的应该知道。子午流注就讲天地之间固定的一个运动,活的子时,是把天地运行的法则用到你身体上来。所以人老了,阳气用完了,可以使他重生起来;这是中国修长生不老补充生命的一种方法。

上次提到七七四十九岁,女性的更年期,大家注意,这是更“年”期哦,不是更“命”期哦,你的命还是活着的。当年龄时间转变时,道家产生了一套修养方法,配合了佛家的。如果真正的加以实行,则不管男性女性,都可以返老还童,可以不只活一百岁,几千岁也可能;据说是如此。这是自己重新培养起来的,不靠外力。但也有药可用,不过这不是普通的药物。这套理论,在《黄帝内经》里只提了现象。

所以读《黄帝内经》,如果没有融会贯通,实在不愿意读下去,不晓得讲些什么。如果你懂得了以后,才晓得里头包含了生命的科学;学问之大难以言喻。更年期以后,如果都做到用活子时修养身心,是可以返老还童的。

照我们学佛的所讲活子时,就是随时做到无念,随时念念在清净圆明中时,就是“一阳初动处。”生命可以回复,返老还童,长生不老。这是道家的神仙提出来的壮语,非常雄壮的,也是其他各国的文化都没有的。

(以上摘自《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冬至|过好这一天,营养健康一整年!

适当增加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

冬至过后,天气正是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在民间也将这段时间成为“数九寒冬”的日子,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为了达到防寒御暖的效果,此时的我们不妨多摄入一些高蛋白质的食物,如禽类,鱼肉,蛋类、红肉类等食物,不过在这里要提醒各位的是,高蛋白质的肉类并不是指脂肪多的肥肉哦,而且每天食用的肉量也应控制在2两以下为最佳。

饭前最好喝碗热汤或热粥

严寒冬日,喝上一碗热汤或热粥,不仅有暖身暖胃的效果,而且还能唤醒倦怠的消化系统促进食欲,以及可以为身体补充多种所需的营养。

零食首选坚果类

坚果应该可以说是秋冬季节的应季食物,因为坚果中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都是帮助人们抵抗寒冷的好帮手。当然在这里指的提醒的是选择坚果应吃原味的坚果。

深色食物要多吃

中医认为,冬季养生以补肾为主,而黑色入肾,所以冬季不妨多吃一些黑色食物,例如黑米、黑豆、黑芝麻等,而且多吃黑色食物对预防心血管疾病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哦。

冬至不仅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而且在以前还当作一个很大的节日来庆祝,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庆祝节日肯定离不开吃,各地的环境不同,吃的食物也有所不同,南方有吃汤圆、吃馄饨的、吃年糕的,北方各地一般吃饺子。

饺子的来历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据说来源于河

南。相传在东汉时期,河南南阳医圣张

仲景告老还乡,冬至那天赶到了家乡,

当时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他见乡亲们

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

心里非常难过,就用羊肉、辣椒和一些

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

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

煮熟,做成“祛寒矫耳汤”给百姓吃。

乡亲们吃后,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

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以后人们称

它为“饺子”,就形成了冬至吃饺子的

习俗。慢慢的还演变成吃了冬至的饺子

不冻耳朵的说法。

饺子虽小,营养均衡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饺子虽小,

却包含着营养健康的学问。大家知道,

要想实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促进健

康的目的,“食物多样”是一个基本的

原则。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从底层到

顶层依次为粮谷类、蔬菜水果、禽肉鱼

蛋类、奶类及豆制品,最上面一层是油

盐。饺子皮是用面粉做的,属于粮谷

类;小小饺子皮可以包罗万象,蔬菜、

肉类、蛋类、海鲜等,都可以包进来;

调饺子馅时还会加点油……小小的饺

子,营养搭配合理,就像一个小的“宝

塔”;如果搭配的不合理,就有可能带

来一些健康问题。

吃饺子6条建议

自己动手,健康营养

现在市场上

各种速冻饺子应有尽有,买起来很方

便,也节省时间,但也就少了自己动手

包饺子带来的暖融融的氛围和享受。建

议和家人一起自己动手包饺子,虽然费

时、费力,但无论从心情和口味上都是

一种很好的享受,而且安全营养。

肉类适量而止

好多人喜欢吃“一

兜肉丸”的饺子。我们平常吃的肉已经

不少了,所以,尽量地多用蔬菜少用

肉,或者干脆做成素馅饺子。做馅时用

的肉不要太肥,原则是少放肉多放菜。

还有,能自己剁馅就自己剁,乒乒乓乓

的才有节日气氛,但是注意不要影响左

邻右舍。

油点到为止

许多人调饺子馅时,

觉得只放肉香味不够,还要另加好多

油。口味要讲究,健康也要注意,我们

吃的油已经过量了,油多容易影响健

康,所以应该点到为止。

挤菜丢营养

由于蔬菜中含的水分

比较多,用蔬菜做馅时怕馅太稀,大家

都习惯把蔬菜中的水分挤出去倒掉再拌

馅,这样等于把其中的营养素也给倒掉

了。菜需要挤水的话,把挤出来的水分

用来拌面,可以防止营养的白白丢失和

浪费。

盐要少

油多了,口味就有点腻

了,多加盐或酱油口味是好了,可吃进

去的盐自然而然也就多了;吃盐多了,

血压就会升高。所以,油适量,盐要少。

来点醋蒜

醋和蒜可以称为饺子

“伴侣”,吃饺子离不开醋、少不了

蒜。好多人怕吃蒜后嘴里气味呛人,其

实只要把蒜捣成蒜泥,就解决这个问

题啦。

紫雪斋文化互助公益平台

本公众号秉承一贯的传统文化传习、社会自助互助、人文关怀、危难援助等宗旨,倡导基于人间温情、友爱的日常性自发、自愿、自主的学习交流、人际关爱等自助与互助之风习。

本公共号五项原则——

一、中国为家园,人类为本源,宇宙为根源;

二、关注人、社会和大自然,崇尚天人合一;

三、支持理想人生,倡德才兼备、质朴无华;

四、居仁由义,乐善不倦,溯游儒释道之源;

五、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赤诚弘毅化忧患。

微信号:

zixuezhai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