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向你时回望我的人是谁——影视剧中的多重人格 当我看向你时回望我的人是谁——影视剧中的多重人格当我看向你时回望我的人是谁——影视剧中的多重人格

当我看向你时回望我的人是谁——影视剧中的多重人格

本文共3313字,建议阅读时间7分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木子杏

编辑/SOYYY

美编/Maer

古堡华丽房间中与骷髅对话的癫狂青年、湖边寂静小屋里在一顶礼帽下纠缠的邋遢男人、隔着监狱铁窗即将被无罪释放的狞笑着的嫌疑人,影视剧中常有这样“无辜”的凶手,证据确凿,但行凶的却不是他们,而是沉睡在他们身体中的另一个人格。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多重人格症,通常指患者在刺激之下分离出另一个乃至多个独立人格,这些人格轮流出现控制一具身体的行为,这样神秘的冲突往往是电影艺术中悬疑色彩的浓重一笔,其中较为突出的三部电影:《惊魂记》《一级恐惧》和《秘窗》则是本文探索多重人格障碍的逻辑线索。

1960年6月16日,多重人格影片的开山之作《惊魂记》在美国上映。这部由希区柯克执导的电影首次使用精神恐怖的手法,讲述了在扭曲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汽车旅馆老板诺曼·贝茨出于强烈的恋母情结杀害了母亲及其情夫并分离出其母亲贝茨夫人的人格。这个人格响应了贝茨对母亲的病态依恋,会因为贝茨的旅馆入住了年轻漂亮的女性而嫉妒,她会尖声与主人格贝茨争吵、拉开浴帘乱刀刺死沐浴的少女、穿上蹩脚的长裙吊着嗓子举到高呼“我是贝茨夫人!”,成为了无数人闭上眼睛挥之不去的梦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纵观诺曼贝茨的人生,单亲家庭中长大的他饱受母亲的苛责,却又对母亲有着病态的依恋,杀死母亲和她的情夫后,对母亲强烈的愧疚促使他分离出母亲的人格,这正是儿童早期心理创伤对人格发育的危害。

事实上,多重人格障碍的病因并未明确并且争议较大,普遍认为,多重人格障碍是对创伤的反应。普遍的多重人格障碍病例发病于童年期,是一种对创伤和刺激的反应,例如躯体伤害和性虐待,特别是由依恋对象造成的创伤、痛苦的医疗经历、参与战争等等。患者将创伤有关的意识、记忆、情感移除本体意识,从而形成拥有不同身份、记忆、性格、情感的非核心人格。患者通常较为软弱、忧郁,且易于通过心理暗示分离出新的人格,而有的非核心人格也会成为创伤的一种映射而存在。[1]

目前对多重人格障碍发生的过程的理论解释并不完备,常见的有心理动力学派的基于防御的观点、依恋理论解释和结构性分离理论解释。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心理动力学派基于防御理论的观点:患者在受到创伤和发生内部冲突时通过防御中的分裂和分离,保留“好”的意识部分,分离出“坏”的心理内容,从而发生意识状态的改变,使创伤事件从核心人格的意识中消失。[1]

如果说多重人格障碍是《惊魂记》中噩梦的源泉,在《一级恐惧》中,它则成为了犯人开罪的利器。

长着一张无辜脸的少年艾伦被警察在老主教罗森遇害现场抓获,他满身鲜血,却看上去单纯、茫然又无助。随着审讯过程的推进,他突然变得暴戾而凶猛,并称自己叫罗伊,罗伊承认自己杀死主教的事实,而当罗伊发泄过后,茫然的艾伦醒来,仿佛对罗伊的出现毫不知情。检察官瑞纳在法庭上指出了他杀害罗森的原因是罗森对他的虐待后,罗伊出现并攻击了瑞纳,这样的行为无疑坐实了艾伦的人格分裂症,他被判处入院观察30天。在与律师的最后一面中,这个无辜的少年说:“替我向检察官小姐说抱歉。”铁门关上的那一刻,面对镜头笑着的,叫艾伦或是罗伊并不重要,因为他们显然是相同的人格。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级恐惧》拍摄完成于1996年,那正是国外多重人格障碍领域研究最为鼎盛的时期。从1980年代起,国外对分离性障碍的研究激增,北美地区甚至出现了专业期刊《Dissociation》,这样的高强度研究使学界在1990年代收获颇丰,并衍生出了这部以分离性身份障碍误诊为冲突的电影。截至目前,诊断和检测分离性障碍的两大标准分别是《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CD-11)和《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并在两种标准中均被置于创伤与应激障碍之后。

ICD-11与DSM-5在分离障碍中包含的疾病类型和诊断特征基本相同,包括分离性身份障碍以及其他病症,并且一致性的认为这类疾病可能与创伤或应激性事件相关,特征性地具有一个或多个精神过程不自主的整合性中断。稍有区别的是,部分分离性身份障碍在ICD-11中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分离障碍,而在DSM-5中被归类于其他特定的分类障碍。[2]在具体的临床检测中,通常通过患者的多种人格特征区别分离性身份障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通过正常的动态脑电图检测结果排除惊厥发作;通过分离体验量表DES对症状进行检测和评价。

DES是一种关于分离性体验频度的简短的自我报告式检测量表,综合了DSM=Ⅲ中的诊断标准和专家意见,利用日常生活中分离性体验的发生频率进行相对状态的测定。量表中一共有28个问题,每一题评分从0%-100%按10%递增,所有题目得分总和除以28即为DES得分。量表28个问题分为4类:第一类问题12条,负载因素1;“注意-想象干扰”;第二类问题4条,负载因素2:“分离状态活性”,即多重人格障碍的次重要特征;第三类问题5条,负载因素3“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第四类问题7条,不负载任何因素。四类问题三种因素中,因素2、3均可筛选分离性障碍者并鉴别多重人格障碍患者。需要注意的是:检测对象必须为18岁及以上者。[3]

DES应用广泛,信度和效度都已经被反复使用所证实,效度系数高达0.86,多个地区使用评分接近,在测试分离水平、探究心理问题与生物学过程关系等领域有重要的作用。

《秘窗》改编自著名作家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说,讲述了被前妻带了绿帽子的倒霉作家莫特雷尼独自来到湖边小屋舔舐伤口,却遇到了声称他抄袭自己作品的神秘礼帽男JohnShoother,JohnShoother阴魂不散要求莫特改写故事的结局,莫特的狗、邻居、请来的侦探接连惨死,一切谜题都在莫特戴上那顶黑色的礼帽后揭开了谜底:JohnShoother不过是莫特的非核心人格,连他的名字都来自于心底的欲望:shoother。最终,莫特被非核心人格控制,对前妻和她的现男友完成了双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

根据ICD-11,分离性身份障碍表现为身份的瓦解,出现2个及以上相互独立的人格状态,伴随明显的自我感中断,至少有两个独立人格反复取得个体的意识及与外界交流的执行控制权,人格状态的改变通常伴有相关的感知觉、情感、认知、行为改变,以及严重的遗忘症。也就是说,多重人格障碍患者通常具有多个人格,每个人格拥有不同的个人经历、自我形象、年龄性别、语言和学识,甚至有不同的血压血糖和视力水平,在切换人格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分离性遗忘。

特别的是,多重人格障碍具有许多共病。根据Youtube博主Jess的分享,她在患有多重人格障碍的同时还患有抑郁、社交障碍等精神疾病。多重人格障碍共病的主要精神障碍包括但不限于:物质滥用、人格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同时,相当一部分患者具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和双向情感障碍的病史,以及更高的抑郁障碍、躯体化障碍发生率。这些问题显然使多重人格障碍的表现复杂,增加诊断难度。[1]

通过对从事多重人格障碍的临床工作的专业人员个人经验的调查,多重人格障碍的治疗方式中,个体心理治疗和催眠术应用最广,分别位列第一第二。约1/3的治疗工作者没有使用药物或不能肯定药物疗效。其余服药治疗病例所用的药物包括神经阻滞剂、抗惊厥剂、抗抑郁剂、抗焦虑剂和锂盐,其中抗抑郁剂和抗焦虑剂疗效最好,占药物疗法的50.2%。一般认为,以药物治疗为辅的个体心理治疗对多重人格障碍的治疗有效,尤其是催眠术辅助个体心理治疗疗效最佳。[5]

尽管过去认为多重人格障碍的发生率很低,但随着研究发现,多重人格障碍在住院患者中占2.4%~11.3%,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也较高。如果一不小心发现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竟在我身边,友善的建议他去寻找专业医生的帮助、替他记住被遗忘的要事、避免给他不良刺激、注意帮他远离接触酒精等依赖性物质或许会是避免被惊悚电影导演取材的有效手段。

作为有些“偏门”和“邪性”的心理疾病,多重人格障碍为影视剧提供了无数略显惊悚的素材,有人称之为梗,有人阅片无数不屑一顾,但是有时我们也会希望,在光怪陆离的光影之中,在惊声尖叫中揭开的血淋淋的疤痕也有人看到:那是一个有点内向、有点被动的人格受到的难以抚平的创伤。我抬眼望向你,看见一双眼睛回望我,或许那不是你,但我希望你们都不再受伤。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1]孙巧玲.(2018).多重人格障碍:创伤引起的分离防御.健康报2018年11月16日第006版

[2]肖茜.(2020).Icd-11与dsm-5关于分离障碍诊断标准的异同.四川精神卫生2020年33卷5期,471-475页.

[3]林长跃.(1996).分离性障碍及其检测方法.上海精神医学,008(002),106-108.

[4]姚尧作品.(2015).重口味心理学.3.现代出版社.

[5]左成业.(2004).《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创刊30年的回顾.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031(002),65-65.

小丘说

“我真的是我吗?我究竟是谁?”影视剧中与多重人格障碍有关的情节往往十分具有吸引力,而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奥秘呢?相信这篇文章能够带给你一些有趣的答案。

点一个

在看,

让更多人看见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