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东北是一个满、蒙、回、赫哲、鄂温克、达斡尔、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也是以山东、河北、河南等省为主的闯关东汉人和以俄罗斯、韩、日等多国移民聚集的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以满族为代表的东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以山东、河北为代表的中原语言文化、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外来语言文化,在这里交融、汇集、碰撞、沉淀,逐渐形成了“混血儿”、“杂交”、土洋结合,最具历史文化多样性的方言俗语。这些方言俗语包罗万象,妙趣横生,醇厚实在,简洁有力,火爆俏皮,富于节奏感,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风貌,而且体现出了东北人特有的粗犷豪放,幽默乐观,直率豁达的品质。
东北方言主要流行在黑、吉、辽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广大地区,是众多地方方言中词汇量最大、内容最丰富、使用频率最高的地方方言之一。充满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由于东北不同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和人文环境不同,东北方言在东北方言区也不尽相同,不仅在语音上存在差异,在方言的词汇和对方言的理解上也存在着一些差异。本书选取的是以松嫩平原为中心,以农耕文化为背景的东北农家常用的一些方言俗语。希望读者在了解它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那正是笔者编纂此书的初衷。
著名学者钱玄同曾说:“方言的本身是一种独立的语言,方言文学的本身,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它们自己发达,它们永远存在”。东北方言是中国语言的一个根基,是诸多地方方言中璀璨夺目的一朵奇葩,她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语言与文化宝库,而且,在现代社会中又以其独具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
您想贴近东北农村先辈的日常生活,感受那里独特的方言俗语吗?现在,就请您循着这些原汁原味的乡音,幽默诙谐的俗语,走近东北农村,走近东北人曾经的生活吧……
从清代中期,闯关东的流民进入东北腹地,东北本土汉语方言渐趋形成。从禁荒政策废除直至清朝末年,东北地区的人口来自四面八方,所操语言各异,但均以汉语的官话音系为通用语言。在呼兰河水域内蒙古语也占有一定的优势,且满语相对地日益衰落,现在区内的满族人已操汉语,年龄较大者仅记少量的单词。
呼兰城位于呼兰河下游,其建制历史远远比中游的绥化等地久远。绥化一带通用的是北方的汉语方言,各族交往中通用汉语普通话。呼兰河方言,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是标准的汉语普通话。呼兰河方言的形成有其历史的过程,前后大约经历了一二百年时间,譬如:望奎县解禁前,人烟稀少,极少数满族土著操满语;1897年放荒,山东、山西、河北等省的汉族人相继来此开垦,落户定居,语音各异;另外,加之辽沈一带的满、汉族部分居民北迁,带来并巩固了汉语北方方言,渐成为与标准音相似含有地方特色的语音,属于中国八大方言区的“北方官话区”范畴。
萧红作品的语言“没有什么显眼耀目的装饰”,她用乡土的语言写乡土的题材,东北风土人情的味道浓厚,以我看来这很大程度上,在于萧红对呼兰河方言娴熟的化用能力。呼兰河方言,乃呼兰河水域内、松嫩平原东部典型的寒地黑土语言,是东北话的典型代表。萧红出生在呼兰河下游的呼兰城,并在呼兰河生活了大约20年,若包括流寓哈尔滨的日子,萧红则在泛呼兰河流域生活了23之久,其以女性的敏锐力锤炼了深厚的生活语言功底,并在哈尔滨时期就开始试用本土方言写作了。
一个叫“xiaoyu2”的网友,早在2005年7月31日所发布的《呼兰河传中的几处方言使用》一文中,就说:「萧红的《呼兰河传》通篇用的是“国语”,然而行文之中会有一些方言夹杂在里面。东北方言与国语相比,有两个特点:1.东北方言使用的字词,是国语里边没有的;2.东北方言借用了国语里边的某些字词,但是含义有所变化。呼兰河传中的方言使用,就是第二种情况。」
呼兰河方言的语音与普通话相近,无较大差别。但有些单词的读音与普通话比较则有差异,出入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诸如:人与“银”不分,把人读成“银”;肉与“右”不分,把肉读成“右”;褥与“玉”不分,把褥读成“玉”;热与“夜”不分,把热读成“夜”;口与“义”不分,把日读成“义”,等等。这种语音,在呼兰河水域内一些地方已成为习惯读法,表现在语音或单词上就逐渐形成了北方语音夹杂着方言,在构成词汇时读音也如此。这种语音以农村和文化不普及的地方操者较多。
呼兰河方言属“地方土语”,是在长期的寒地黑土劳动实践中产生形成的,能形象恰当地表达人、事、物的特征与意愿,才得以流传至今。呼兰河方言的语汇,与普通话比较有两点不同:一是同一事物但叫名不一致,二是同一个叫名但含义不一致(如:“三玄”,普通话中是《老子》《庄子》《易经》三书的统称,呼兰方言中则指事情很危险)。
一、方言分类
萧红小说《呼兰河》中的方言词汇(土语)很多,据笔者所采集到的语言标本,初步划出以下类别:
〔一〕东北方言特定的介词
【介个】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这个。
〖例句〗1.~人狼心狗肺。2.~物不是物。3.~年头是啥年头。〔出处《呼兰河传》第六章第三节〕
〔二〕东北方言几组近义词的比较
【捉弄】
〖例句〗祖父说:“二月让他搬家。把人家的孩子快~死了,又不要了。”〔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八节〕
【作弄】
〖例句〗有二伯虽然~成一个耍猴不像耍猴的,讨饭不像讨饭的,可是他一走起路来,却是端庄、沉静,两个脚跟非常有力,打得地面冬冬地响,而且是慢吞吞地前进,好像一位大将军似的。〔出处《呼兰河传》第六章第十节〕
【疤拉节子】
例句]第一章第一节:「(板墙)平滑得连一个~也没有。」
【疖子】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生疮、生疗、生疖子。
〖例句〗也无管什么病,头痛、脚痛、肚子痛、五脏六腑痛,跌、打、刀伤,生疮、生疗、生疖子……〔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四节〕
【疤拉疖子】
〖例句〗哪家的孩子的身上没有个~的。没有疤拉疖子的孩子都不好养活,都要短命的。〔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四节〕
〔三〕东北方言数量词
【一刀菜】
〖例句〗再说公鸡,公鸡是~,谁家杀鸡不想杀胖的。小公鸡是不好卖的。〔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四节〕
【一锅粘糕】
〖例句〗一到了冬天,冯歪嘴子差不多天天出去卖~的。这粘糕在做的时候,需要很大的一口锅,里边烧着开水,锅口上坐着竹帘子。把碾碎了的黄米粉就撒在这竹帘子上,撒一层粉,撒一层豆。〔出处《呼兰河传》七章第一节〕
【一些斤两】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饭米汤。
〖例句〗她又不会下蛋,反正也不是猪,打掉了一些斤两也不要紧,反正也不过秤。可是这小团圆媳妇,一打也就吃不下饭去。吃不下饭去不要紧,多喝一点饭米汤好啦,反正饭米汤剩下也是要喂猪的。〔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四节〕
【打个对折】
〖例句〗这一画,这一画本来是十吊钱,现在就给~吧,就算五吊钱一只脚心,一共画了两只脚心,又是十吊。〔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四节〕
〔四〕东北方言民谣、谚语、传说、民间故事
【拉大锯,扯大锯】
例句]戏还没有开台,呼兰河城就热闹不得了了,接姑娘的,唤女婿的,有一个很好的童谣:“拉大锯,扯大锯,老爷(外公)门口唱大戏。接姑娘,唤女婿,小外孙也要去。………”〔出处《呼兰河传》第二章第三节〕
【扭扭搭搭】
〖例句〗歌谣上说:“小大姐,去逛庙,~走的俏,回来买个搬不倒。”〔出处《呼兰河传》第二章第四节〕
【没有愧心事,不怕鬼叫门】
〖例句〗他说:“走黑路怕啥的,~。”〔出处《呼兰河传》第六章第五节〕
【乌鸦乌鸦你打场,给你二斗粮】
例句]等黄昏之后的乌鸦飞过时,只能够隔着窗子听到那很少的尚未睡的孩子在嚷叫:“~……”。〔出处《呼兰河传》第一章第八节〕
〔五〕东北方言特定的呼兰城地点名词
【虾沟子】
〖例句〗再问他这~离城多远,他便说:骑马要一顿饭的工夫可到,坐车要三顿饭的工夫可到。〔出处《呼兰河传》第二章第四节〕
【河沿】
例句]和尚、道士吹着笙、管、笛、箫,穿着拼金大红缎子的褊衫。在~上打起场子来在做道场。〔出处《呼兰河传》第二章第二节〕
【龙王庙】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东大桥。
〖例句〗我家的背后有一个龙王庙,庙的东角上有一座大桥。人们管这桥叫“东大桥”。〔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十一节〕
〔六〕特定的呼兰河风俗词汇
【浆衣裳】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捶棒棰。
例句]女人一到了八月也不过就是浆衣裳,拆被子,捶棒棰,捶得街街巷巷早晚地叮叮地乱响。“棒棰”一捶完,做起被子来,就是冬天。〔出处《呼兰河传》第一章第九节〕
【抽一袋】
〖例句〗第一章第一节:「等进了栈房,摘下狗皮帽子来,~烟之后,伸手去拿热馒头的时候,那伸出来的手在手背上有无数的裂口。」
【不过了】
例句]关于豆腐这美妙的一盘菜的爱好,竟还有甚于此的,竟有想要倾家荡产的。传说上,有这样的一个家长,他下了决心,他说:“~,买一块豆腐吃去!”这“~”的三个字,用旧的语言来翻译,就是毁家纾难的意思;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我破产了!”〔出处《呼兰河传》第一章第七节〕
【跟人跑了】
〖例句〗(老胡家)他家的大孙子媳妇就~。〔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十节〕
〔七〕呼兰河野台子戏特定的民间术语
【野台子戏】
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一台子戏、柳条圈。
例句]野台子戏也是在河边上唱的。也是秋天,比方这一年秋收好,就要唱一台子戏,感谢天地。若是夏天大旱,人们戴起柳条圈来求雨,在街上几十人,跑了几天,唱着,打着鼓。〔出处《呼兰河传》第二章第三节〕
【竖起架子】
例句]台子的架一竖起来,城里的人就说:“戏台~来了。”〔出处《呼兰河传》第二章第三节〕
〔八〕《呼兰河传》生活民俗类精彩语段
【凉粉】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烧晚饭、小瓦盆。这里暗示给我们一个民俗:呼兰河人是以泥瓦盆做餐具的。
例句]要买的拿着小瓦盆出去了。不买的坐在屋子一听这卖凉粉的一招呼,就知道是应烧晚饭的时候了。〔出处《呼兰河传》第一章第七节〕
【找食吃】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六匹红六匹绿、脑门、膀梢、肚囊。
〖例句〗等她的小鸡,略微长大了一点,能够出了屋了,能够在院子里自己去找食吃去的时候,她就把它们给染了六匹红的,六匹绿的。都是在脑门上。至于把颜色染在什么地方,那就先得看邻居家的都染在什么地方,而后才能够决定。邻居家的小鸡把色染在膀梢上,那她就染在脑门上。邻居家的若染在了脑门上,那她就要染在肚囊上。〔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四节〕
【拾黄豆粒】
〖例句〗这五十吊钱,是她秋天出城去在豆田里拾黄豆粒,一共拾了二升豆子卖了几十吊钱。在田上~也不容易,一片大田,经过主人家的收割,还能够剩下多少豆粒呢?而况穷人聚了那么大的一群,孩子、女人、老太太……你抢我夺的,你争我打的。〔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四节〕
【闹点事】
〖例句〗“这手是要~吗?这手……”
她的手,不但一个指头,而是整个的手都肿起来了。那原来肿得像茄子的指头,现在更大了,已经和一个小冬瓜似的了。而且连手掌也无限度地胖了起来,胖得和张大簸箕似的。……“这手是要闹点事吗?这手……”一清早起,她就这样地念了好几遍。〔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四节〕
〔九〕《呼兰河传》精彩用词类经典语段
【触】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小葱蘸大酱、包米大云豆粥、豆腐加上点辣椒油。这里“触”读音应为chu3,该字用得传神贴切。
例句]晚饭时节,吃了小葱蘸大酱就已经很可口了……用筷子触了一点点豆腐,就能够吃下去半碗饭,再到豆腐上去触了一下,一碗饭就完了。〔出处《呼兰河传》第一章第七节〕
【毛头毛脚】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歪歪斜斜。
〖例句〗三间破草房是在院子的西南角上,这房子它单独的跑得那么远,孤伶伶的,毛头毛脚的,歪歪斜斜的站在那里。〔出处《呼兰河传》第四章第二节〕
【椽杆子】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滴里郎当。
〖例句〗那些钉在房脊上的椽杆子,能够跟着它跑的,就跟着它一顺水地往北边跑下去了;不能够跟着它跑的,就挣断了钉子,而垂下头来,向着粉房里的人们的头垂下来,因为另一头是压在檐外,所以不能够掉下来,只是滴里郎当地垂着。〔出处《呼兰河传》第四章第二节〕
【拉着小驴】此处,“拉”字用的恰如其分,十分符合孩子的身份,而没用“牵”,说明孩子的气力还小。
〖例句〗大的孩子会~到井边上去饮水了。〔出处《呼兰河传》七章第十节〕
〔十〕《呼兰河传》巫俗迷信类微妙语段
【红花裙子】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打颤。
例句]先说大神。大神是会治病的,她穿着奇怪的衣裳,那衣裳平常的人不穿;……从头到脚,无处不哆嗦,哆嗦了一阵之后,又开始打颤。她闭着眼睛,嘴里边叽咕的。每一打颤,就装出来要倒的样子。〔出处《呼兰河传》第二章第一节〕
【绿色的是鬼火】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铁脸蓝青、一套。
〖例句〗他说帖下也没有字,也没有影。……抽着黄的就是黄金富贵,抽着红的就是红颜不老。抽到绿的就不大好了,绿色的是鬼火。抽到蓝的也不大好,蓝的就是铁脸蓝青,张天师说过,铁脸蓝青,不死也得见阎王。〔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四节〕
【初一十五的素口】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拉下过、过场、舍善、逢年过节、讨饭、拍拍良心:娘娘庙前一把香,老爷庙前三个头。
〖例句〗虽然没有吃斋念佛,但是初一十五的素口也自幼就吃着。虽然不怎样拜庙烧香,但四月十八的庙会,也没有拉下过。……虽然说不曾做过舍善的事情,没有补过路,没有修过桥,但是逢年过节,对那些讨饭的人,也常常给过他们剩汤剩饭的。虽然过日子不怎样俭省,但也没有多吃过一块豆腐。拍拍良心,对天对得起,对地也对得住。〔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四节〕
【吱哇乱叫】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撕掉。
〖例句〗果然,不一会工夫就洗起澡来了,洗得吱哇乱叫。大神打着鼓,命令她当众脱了衣裳。衣裳她是不肯脱的,她的婆婆抱住了她,还请了几个帮忙的人,就一齐上来,把她的衣裳撕掉了。〔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五节〕
〔十一〕《呼兰河传》另类民俗类语段
【给气受】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吊在大梁上。
〖例句〗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让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打得是着点狠了,打昏过去了。〔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四节〕
【嘴也是特别硬】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花费、订下、头绳钱、鞋面钱、盘费、请神、看香火、吃偏方。
〖例句〗这孩子,嘴也是特别硬,我一打她,她就说她要回家。……一个团圆媳妇的花费也不少呢,你看她八岁我订下她的,一订就是八两银子,年年又是头绳钱,鞋面钱的,到如今又用火车把她从辽阳接来,这一路的盘费。到了这儿,就是今天请神,明天看香火,几天吃偏方。〔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四节〕
【吹风、把眼、跑线】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大毡靴、白挨冻。
〖例句〗于是吹风的,把眼的,跑线的,绝对的不辞辛苦,在飘着白白的大雪的夜里,也就戴着皮帽子,穿着大毡靴,站在冯歪嘴子的窗户外边,在那里守候着,为的是偷听一点什么消息。若能听到一点点,那怕针孔那么大一点,也总没有白挨冻,好做为第二天宣传的材料。〔出处《呼兰河传》七章第五节〕
【摆在那里一两天】
〖例句〗投了河的女人,被打捞上来了,也不赶快的埋,也不赶快的葬,~,让大家围着观看。跳了井的女人,从井里捞出来,也不赶快的埋,也不赶快的葬,好像国货展览会似的,热闹得车水马龙了。〔出处《呼兰河传》七章第五节〕
〔十二〕《呼兰河传》人物刻画类典型语段
【咔咔响】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小猪官、炕梢、赶集、有啥捎的没有、房户。
〖例句〗有二伯没有一定的住处,今天住在那咔咔响着房架子的粉房里,明天住在养猪的那家的小猪官的炕梢上,后天也许就和那后磨房里的冯歪嘴子一条炕睡上了。他的行李他自己背着,老厨子一看他背起行李,就大嚷大叫地说:“有二爷,又赶集去了……”有二伯也就远远地回答着他:“老王,我去赶集,你有啥捎的没有呵?”于是有二伯又自己走自己的路,到房户的家里的方便地方去投宿去了。〔出处《呼兰河传》第六章第六节〕
【行李】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零零碎碎、被角往外流着棉花。
〖例句〗有二伯的行李,是零零碎碎的,一掀动他的被子就从被角往外流着棉花,一掀动他的褥子,那所铺着的毡片,就一片一片地好像活动地图似的一省一省的割据开了。〔出处《呼兰河传》第六章第六节〕
【荞麦壳】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漏了馅。
〖例句〗有二伯的枕头,里边装的是荞麦壳,每当他一抡动的时候,那枕头就在角上或是在肚上漏了馅了,哗哗地往外流着荞麦壳。〔出处《呼兰河传》第六章第六节〕
【边沿】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帽顶、焦焦黑、雪雪白、倭瓜。
〖例句〗有二伯的草帽没有边沿,只有一个帽顶,他的脸焦焦黑,他的头顶雪雪白。黑白分明的地方,就正是那草帽扣下去被切得溜齐的脑盖的地方。他每一摘下帽子来,是上一半白,下一半黑。就好像后园里的倭瓜晒着太阳的那半是绿的,背着阴的那半是白的一样。〔出处《呼兰河传》第六章第七节〕
〔十三〕《呼兰河传》生活类方言动词
【觉景】
〖例句〗一去去了这么久没回来,我就有点~。〔出处《呼兰河传》七章第四节〕
【抬走】
〖例句〗我一念起诗来,我家的五间房都可以听见,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常常警告着我说:“房盖被你~了。”〔出处《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七节〕
【卷卷裤脚】
例句]第一章第一节:「他们~,脱了鞋子,看看没有什么办法,走下泥坑去,想用几个人的力量把那马抬起来。」
【刮打】
例句]她一开门就很爽快,把门扇~的往两边一分,她就从门里闪出来了。〔出处《呼兰河传》第一章第六节〕
【良心长在肋条上】
〖例句〗有二伯一听就生气了:“你们家里没好东西,尽是些耗子,从上到下,都是~,大人是大耗子,小孩是小耗子……”〔出处《呼兰河传》第六章第十四节〕
【吃它的苦头】
例句]第一章第一节:「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了雨,这泥坑就变成河了,附近的人家,就要~,冲了人家里满满是泥,等坑水一落了去,天一晴了,被太阳一晒,出来很多蚊子飞到附近的人家去。」
〔十四〕《呼兰河传》东北方言情态动词
【活该】
例句]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出处《呼兰河传》第一章第五节〕
【不碍事】
例句]回到家里,用火一烤,粘粘糊糊地就贴在冻疮上了。这膏药是真好,贴上了一点也~。〔出处《呼兰河传》第一章第九节〕
【不要紧】
例句]假说女子就是一个恶鬼的化身,但那也~。〔出处《呼兰河传》第二章第二节〕
【早就该打】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风快。
〖例句〗邻居左右因此又都议论起来,说早就该打的,哪有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也不害羞,坐到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二节〕
〔十五〕《呼兰河传》东北方言叠加词现象
【哽哽的】
〖例句〗第一章第一节:「小狗冻得夜夜的叫唤,~,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
【哐哐地】
例句]第一章第一节:「(外祖母)用力地在孩子的屁股上~打起来。」
【活活】
例句]第一章第三节:「再说那造纸的纸房里边,把一个私生子~饿死了。」
【忽咧忽咧】
例句]第一章第四节:「他身上写着他名字的纸条,来风一吹,还~地跳着。」
【一惊一乍】
〖例句〗(小团圆媳妇)到近来就不想喝,饭不想吃,睡觉的时候睁着眼睛,~的。〔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四节〕
【够了够了】
〖例句〗祖父一边吃着,一边说~,意思是怕我多吃。母亲吃完了也说够了,意思是怕我还要去买。〔出处《呼兰河传》七章第一节〕
〔十六〕《呼兰河传》东北方言时间类熟语
【隔三差五】
例句]第一章第二节:「卖豆芽菜的女疯子,虽然她疯了还忘不了自己的悲哀,~的还到庙台上去哭一场,但是一哭完了,仍是得回家去吃饭、睡觉、卖豆芽菜。」
【一个大清早】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车老板子。
〖例句〗是一个大清早晨,老胡家的大儿子,那个黄脸大眼睛的车老板子就来了。〔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九节〕
【打过了三更】
例句]~,河沿上一个人也没有了,河里边一个灯也没有了。〔出处《呼兰河传》第二章第二节〕
【半晌午】
〖例句〗一到逛庙这天,各不后人,到不了~,就车水马龙,拥挤得气息不通了。〔出处《呼兰河传》第二章第四节〕
【二八月】
〖例句〗祖父想要让他们搬家。但呼兰河这地方有个规矩,春天是二月搬家,秋天是八月搬家。一过了~就不是搬家的时候了。〔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二节〕
【七个月出牙,八个月会爬】
〖例句〗他的儿子也和普通的小孩一样,~,一年会走,两年会跑了。〔出处《呼兰河传》七章第七节〕
〔十七〕《呼兰河传》东北方言地理气候类语汇
【冰溜】
〖例句〗第一章第一节:「年老的人,一进屋用扫帚扫着胡子上的~。」
【顶着】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绕着大鞭子、好厉害的天、小刀子。
〖例句〗第一章第一节:「赶车的车夫,顶着三星,绕着大鞭子走了六七十里,天刚一蒙亮,进了大车店,第一句话就向客栈掌柜的说:“好厉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样。”」
【挂了掌子】
〖例句〗第一章第一节:「可是过不了一会,他的脚上~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
【吞了】
〖例句〗第一章第一节:「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拣到箱子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他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我的馒头了。”」
【火烧云】
例句]这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说“晚霞”人们不懂,若一说“~”就连三岁的孩子也会呀呀地往西天空里指给你看。〔出处《呼兰河传》第一章第八节〕
【大昴星】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二昴星,三昴星。
例句]一直闹到月亮来到了中天,大昴星,二昴星,三昴星都出齐了的时候,才算渐渐地从繁华的景况,走向了冷静的路去。〔出处《呼兰河传》第二章第二节〕
〔十八〕《呼兰河传》东北方言服饰、日用品等语汇
【网子】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疙瘩针。
例句]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刚刚睡午觉起来,她的头顶上梳着一个卷,大概头发不怎样整齐,发卷上罩着一个用大黑珠线织的网子,网子上还插了不少的疙瘩针。可是因为这一睡觉,不但头发乱了,就是那些疙瘩针也都跳出来了,好像这女人的发卷上被射了不少的小箭头。〔出处《呼兰河传》第一章第六节〕
【刘海】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辫根、蛋青。
例句](看戏去的姑娘)擦了胭脂涂了粉,刘海剪得并排齐。〔出处《呼兰河传》第二章第三节〕
【钳子】
例句]耳朵上戴了长~,土名叫做“带穗~”。这带穗~有两种,一种是金的、翠的;一种是铜的、琉璃的。〔出处《呼兰河传》第二章第三节〕
【撇着大扁方】
例句]老太太虽然不穿什么带颜色的衣裳,但也个个整齐,人人利落,手拿长烟袋,头上撇着大扁方。〔出处《呼兰河传》第二章第三节〕
〔十九〕《呼兰河传》东北方言跳大神巫俗迷信类语汇
【长鞭】
例句]第一章第四节:「再一回头看,就觉得这院子终归是有点两样,怎么丫鬟、使女、车夫、马童的胸前都挂着一张纸条,那纸条上写着他们每个人的名字:那漂亮得和新郎似的车夫的名字叫:“~”」
【快腿】
例句]第一章第四节:「马童的名字叫:“~”」
【德顺】
例句]第一章第四节:「左手拿着水烟袋,右手抡着花手
【妙算】
例句]第一章第四节:「管帐的先生叫:“~”」
【回山】
例句]二神嘴里:“大仙家~了,要慢慢地走,要慢慢地行。”〔出处《呼兰河传》第二章第一节〕
【赶鬼】
〖例句〗她的辫子还是很大的。她的婆婆说她有病了,跳神给她~。〔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三节〕
〔二十〕《呼兰河传》东北方言丧葬风俗语汇
【灵棚】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闹。
〖例句〗大门前边吹着喇叭,院子里搭了灵棚,哭声终日,一闹闹了不知多少日子。〔出处《呼兰河传》第三章第六节〕
【扎彩铺】
例句]第一章第四节:「其余的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打狗饽饽】
〖例句〗“这是~。”〔出处《呼兰河传》第三章第四节〕
【打着灵头幡】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东大桥、络络网、葫椒眼。
〖例句〗我看见了冯歪嘴子的儿子,打着灵头幡送他的母亲。灵头幡在前,棺材在后,冯歪嘴子在最前边,他在最前边领着路向东大桥那边走去了。那灵头幡是用白纸剪的,剪成络络网,剪成葫椒眼,剪成不少的轻飘飘的穗子,用一根杆子挑着,抗在那孩子的肩上。〔出处《呼兰河传》七章第九节〕
【送殡】
〖例句〗在这样的一个夜里,冯歪嘴子的女人死了。第二天早晨,正遇着乌鸦的时候,就给冯歪嘴子的女人~了。〔出处《呼兰河传》七章第九节〕
【施舍一块地方】
〖例句〗他说:“请老太爷~,好把小团圆媳妇埋上……”祖父问他:“什么时候死的?”〔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九节〕
〔二十一〕《呼兰河传》东北方言祭俗类词汇
【报过庙】
〖例句〗祖母已经死了,人们都到龙王庙上去~回来了。〔出处《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五节〕
【灶王爷板】
〖例句〗第二天早晨,药还没有再吃,还有三包压在~上,那些传偏方的人就又来了。〔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四节〕
【灶王爷】
〖例句〗她洗完了手又跪在~那里祷告了一翻。祷告完了才能够抽帖的。〔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四节〕
〔二十二〕《呼兰河传》东北方言生活类形容词
【热忽着】
例句]是刚出锅的,还~哩!〔出处《呼兰河传》第一章第六节〕
【风凉】
例句]戏台搭好了之后,两边就搭看台。看台还有楼座。坐在那楼座上是很好的,又~,又可以远眺。〔出处《呼兰河传》第二章第三节〕
【溜得准】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溜平。
〖例句〗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的,西一脚的瞎闹。〔出处《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一节〕
【焦黄】
〖例句〗那黄色的水流,还一直流得很远,是凡它所经过的那条土地,都被它染得~。〔出处《呼兰河传》第四章第一节〕
【西沥忽通】
〖例句〗就这“几度呼童扫不开”,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念成~扫不开。〔出处《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七节〕
【大手大脚】
〖例句〗但是她没有想,一方面因为团圆媳妇的病也实在病得缠绵,在她身上花钱也花得~的了。〔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四节〕
【蔫败了】
〖例句〗这时候冯歪嘴子的窗子也露出来了。因为那些纠纠缠缠的黄瓜秧也都~,舍弃了窗棂而脱落下来了。〔出处《呼兰河传》七章第一节〕
〔二十三〕《呼兰河传》东北方言行业类名词
【豆腐房】
例句]五岁的孩子说:“开~。”〔出处《呼兰河传》第一章第七节〕
【火磨】
〖例句〗第一章第一节:「西二道街上不但没有~,学堂也就只有一个。是个清真学校,设在城隍庙里边。」
【烧锅】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掌柜、大窝堡。
〖例句〗两家都很有钱,一家是本地的烧锅掌柜的,一家是白旗屯的大窝堡,两家是一家种高粱,是一家开烧锅。〔出处《呼兰河传》第二章第三节〕
【税局子】
例句]第一章第一节:「~是干什么的,让大街上,在光天化日之下就卖起死猪肉来?」
〔二十四〕《呼兰河传》东北方言生活器具类名词
【蝇甩子】
例句]祖母的手里,拿着白马鬃的~,就用蝇甩子给他驱逐着蚊虫。〔出处《呼兰河传》第一章第八节〕
【旱烟管】
〖例句〗(祖父)嘴上则不住地抽着~。〔出处《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二节〕
【缸帽子】
〖例句〗走到酱缸旁边(我家的酱缸是放在后园里的),一看,有雨点拍拍的落到~上。我想这~该多大,遮起雨来,比草帽一定更好。〔出处《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五节〕
【大躺箱】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地长桌、朱砂瓶、帽筒。
〖例句〗祖母的屋子,一个是外间,一个是内间。外间里摆着大躺箱,地长桌,太师椅。椅子上铺着红椅垫,躺箱上摆着朱砂瓶,长桌上列着座钟。钟的两边站着帽筒。帽筒上并不挂着帽子,而插着几个孔雀翎。〔出处《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三节〕
【毛子人】
〖例句〗那小人是黄头发,蓝眼珠,跟我相差太远,虽然祖父告诉我,说那是~,但我不承认她,我看她不像什么人。〔出处《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三节〕
【香荷包】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搭腰、马蹄袖。
〖例句〗我觉得这储藏室很好玩,随便打开那一只箱子,里边一定有一些好看的东西,花丝线、各种色的绸条、香荷包、搭腰、裤腿、马蹄袖、绣花的领子。〔出处《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三节〕
【毛猴子】
〖例句〗他说前年来的,他还带给我一个~。他问着我:“你忘了吗?你抱着那~就跑,跌倒了你还哭了哩!”〔出处《呼兰河传》第三章第四节〕
【煤油灯】
〖例句〗等到了晚上在~的下边,我家全体的人都聚集了的时候,那才热闹呢!连说带讲的。〔出处《呼兰河传》七章第四节〕
〔二十五〕《呼兰河传》东北方言物质、及动植物词汇
【盐豆】
例句]破草房有上半间,买上二斗豆子,煮一点~下饭吃,就是一年。〔出处《呼兰河传》第一章第六节〕
【油炸糕、香油掀饼】
〖例句〗公园里边卖什么的都有,油炸糕,香油掀饼,豆腐脑,等等。〔出处《呼兰河传》第六章第十一节〕
【洋蜡】
〖例句〗有二伯去跳井,他的烟荷包,小烟袋都带着,人们推劝着他回家的时候,那柴堆上还有一枝小~,他说:“把那~给我带着。”〔出处《呼兰河传》第六章第十二节〕
【黄瓜子拌高粱醋】
〖例句〗他说拉着磨的小驴,驴蹄子坏了……父问那驴吃的什么药?冯歪嘴子说是吃的~。〔出处《呼兰河传》七章第一节〕
【粘米】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黄米粘糕,撒上大云豆。
〖例句〗一到了秋天,新鲜粘米一下来的时候,冯歪嘴子就三天一拉磨,两天一拉粘糕。黄米粘糕,撒上大云豆。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出处《呼兰河传》七章第一节〕
【草棵子】
〖例句〗我不知道,为什么长得高还让人家笑话,我问她:“你到我们~里去玩好吧!”〔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一节〕
〔二十六〕《呼兰河传》东北方言婚俗类词汇
【小礼】
〖例句〗所谓“~”就是在法律上的订婚形式,一经过了这番手续,东家的女儿,终归就要成了西家的媳妇了。〔出处《呼兰河传》第二章第三节〕
【指腹为亲】
例句]这~的,多半都是相当有点资财的人家才有这样的事。〔出处《呼兰河传》第二章第三节〕
【“妨”穷了】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望门妨。
〖例句〗“妨”字在迷信上说就是因为她命硬,因为她某家某家穷了。以后她就不大容易找婆家,会给她起一个名叫做“望门妨”。〔出处《呼兰河传》第二章第三节〕
〔二十七〕《呼兰河传》东北方言称谓类名词
【子孙娘娘】
〖例句〗觉得~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女子而已,只是她的孩子多了一些。〔出处《呼兰河传》第二章第四节〕
【死脑瓜骨】
〖例句〗她骂祖父是“~”,骂我是“小~”。〔出处《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二节〕
【变把戏的、耍熊瞎子的】
〖例句〗公园里变把戏的,耍熊瞎子的都有,敲锣打鼓,非常热闹。〔出处《呼兰河传》第六章第十一节〕
【小子】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败家、作了主了。
〖例句〗你这小子,你不是败家吗?你妈还没死,你就作了主了。小兔崽子,我看着你再说买红花的!大兔崽子我看着你的。〔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四节〕
〔二十八〕《呼兰河传》东北方言居所类方言名词
【正房】
〖例句〗是五间一排的~,厨房在中间,一齐是玻璃窗子,青砖墙,瓦房间。〔出处《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三节〕
【炕洞子】
〖例句〗炉灶就总不常坏,~修的也比较结实。〔出处《呼兰河传》第四章第一节〕
【透窿、两梢】
〖例句〗房脊上还有透窿的用瓦做的花,迎着太阳看去,是很好看的,房脊的两梢上,一边有一个鸽子,大概也是瓦做的。〔出处《呼兰河传》第四章第二节〕
【炕沿】
〖例句〗只是不能够预先订座,来得早的就有凳子、~坐。来得晚的,就得站着了。〔出处《呼兰河传》第四章第四节〕
【屋里屋外】
〖例句〗~,越张罗越热闹了,小团圆媳妇跟我说:“等一会你看吧,就要洗澡了。”〔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五节〕
【东厢房】
〖例句〗后来我家在五间正房的旁边,造了三间~。〔出处《呼兰河传》第六章第十二节〕
〔二十九〕《呼兰河传》东北方言其他类名词
【毛病】
〖例句〗大神差不多跳了一个冬天,把那小团圆媳妇就跳出~来了。〔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三节〕
【偏方】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野药、大神、赶鬼、看香、扶乩。
〖例句〗东家说看着个香火,西家说吃个偏方。偏方、野药、大神、赶鬼、看香、扶乩,样样都已经试过。钱也不知花了多少,但是都不怎样见效。〔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四节〕
【晕腥】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面疙瘩汤。
〖例句〗因为她想,奶奶婆婆不是四五个月没有买到一点晕腥了吗?于是她就给奶奶婆婆偷着下了一碗面疙瘩汤吃了。〔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四节〕
【盘程】例句中另有典型方言词汇,如:叛道。
〖例句〗他下山来是为的奔向山东的泰山去,谁知路出波折,缺少盘程,就流落在这呼兰河的左右,已经不下半年之久了。……这地方的警察特别厉害,他一看穿了道人的衣裳,他就说三问四。他们那些叛道的人,无理可讲,说抓就抓,说拿就拿。〔出处《呼兰河传》第五章第四节〕
二、萧红方言写作的艺术特色。
、(二)人性化写作的意义。方言写作的作用:一是个性化写作的特色
、地方文化色彩。
、更好的突出人物形象。
、表达对故土的思念。
三、萧红方言写作的意义
、萧红在写作中的态度。恰当好处。
别人问萧红,文艺可否用方言?萧红回答说:“大概说来,文学不可用方言,但有时在对话里可以用,有时为了一个小地方的人们宣传,也不妨用。”
鲁迅一直强调改造我们民族的特点,改造我们民族的劣根性,这咱劣根性与人物的话语是紧密相联的。我们读小说或平日里听别人说话,根据他的不同话语就能听得出他在哪个层次上混。这是一个地域人们性格特点的标志。萧红这样写来就是要给给予严厉的批判。
、时代变迁造成的。有的方言仍在使用,而有的已经死掉了,不用了。
虽说现今对于过去的方言已不再使用了,而且已有新的语言替代了原有的方言土语,但是,的确有的方言还在继续使用,比如:屋里屋外、大手大脚、没有愧心事,不怕鬼叫门等。特别是提起或讲述从前的故事时,还是经常使用那些具有特色和地方滋味的方言,也更恰当地展现当时的语境和况味。比如:洋蜡、煤油灯、东厢房、拉大锯,扯大锯等。
当然,有的方言已经死掉了,人们不再用它了,比如“死脑瓜骨、毛子人,税局子、德顺等。
、不少地方对方言改动了,用了别的词语替代了。
这是个显著的变化,如:“打个对折“,现在说:打折。“抽一袋”现在叫:抽一支。河沿,如今:说是:河岸,这属于改动的方面。“介个“,由”这个属于完全“替代了。“跟人跑了”,现在叫做:私奔。等等,也都是属于完全替代了。“吹风、把眼、跑线”、“西沥忽通”“椽杆子”等,这类方言已经死掉了,没有人再用了。
、萧红方言对我们后人的影响。
(一)内容的真切与深透:萧红的作品字字句句如倾诉,讲述着东北这个地方百姓在命运中苦苦挣扎的故事,每个故事,每个情节,每个场景,都是真真切切,没有虚掩的成分,也没有虚构的影子。可以看出他对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了解和同情程度。这种情真意切的讲述和对人个命运的描述,对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一直在阅读他的作品,感受着他作品字字如金的沉甸甸内容。让我们对于文学作品更加敬仰和珍重。
语言艺术的成熟与民族特色:萧红创造了自己语言上的绝对特色,也成就了东北文学作品的一个经典。他对于东北地方语言的娴熟的运作,特别是对于方言的巧妙汲取和大胆尝试,完全还原了家乡的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和鲜活的人物。这是作家在语言驾驭上的成功之处。方言成为萧红小说中的靓点,也是她对于人物性格塑造上的飞来妙笔,方言在这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地方语言恰当运用成为一种时尚。如鲁迅、迟子建、阎连科、陈秋实等作家对于本地地方语言的提炼和引用,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地域特色。作者所讲述的故事时时带有地方的味道,总是离不开地方生活语言的带入和引发,也将人们带入那样的生活情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绝妙作用。
小说是民族的,也是某一地方的产品,所以,必然要带上地方的泥土风味,如果离开了地域的风物人文色彩,便不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便不会更鲜活地创作出属于那个地方那个年代的东西。
人物离不开一方水土,小说便要努力地写成这一方水土的细微与微妙之处。萧红在文学作品的方言运用,也给后人创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引领着作家们在地方语境的陈述上更具风情和特色。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