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抑郁,你需要做的3件事 远离抑郁,你需要做的3件事远离抑郁,你需要做的3件事

远离抑郁,你需要做的3件事

作者:

实用菌

来源:

实用心理学(ID:

watchgold)

当前的社会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被抑郁症困扰。

而且越来越多人因为抑郁症而自杀,比如国内我们熟知的张国荣、乔任梁,都是众所周知的例子。

所以,面对抑郁症,人们多多少少都有一点恐慌。

其实抑郁症并非绝症,因抑郁症而自杀的人也只是少数。

但这确实在提醒我们,平时要注意多关照自己的内在世界,出现抑郁情绪的时候要及时疏导和化解,这样才可以避免掉进抑郁症的泥潭中。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从应对抑郁常见的三种消极感受着手。

消极感受一:无望感

有时候一个人抑郁,不一定是遭受了来自他人或社会的严重打击,而可能是因为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老布在监狱中待了50年,后来出狱重获自由。这在其他犯人看来是梦寐以求的好事,但老布的眼中却并非如此。

面对外面崭新但陌生的世界,老布一直无法适应,甚至有时候还会从噩梦中惊醒。最后,无法忍受的他上吊自杀,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解脱了自己。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

“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

其实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希望的生活,其实就是地狱。

所以,对生活长期的无望感,会摧毁一个人生存下去的欲望。

当有无望感时,可以怎么做呢?

你可以这样提醒自己:

这感受很真实,但并一定对,真正的原因是自己的头脑被迷惑了。

心理研究认为,经常感到无望的人很多时候是被头脑中一些不合理信念绑架了。

比如否认积极事件的信念。

抑郁的人之所以看不到希望,是因为感受不到希望,而之所以感受不到希望,要么确实是没有好的事情发生,要么是虽然有好的事情发生,但被自己无视了。

这就像戴了一副墨镜,本来阳光灿烂的世界在眼镜的过滤下,也会变得失去光彩。

因此,当你长时间处在情绪低落的状态中时,要及时提醒自己转移注意力。多关注事情积极阳光的一面,去感受和体验它,这样才有助于摆脱不良的情绪。

消极感受二:自罪感

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人都是有超我的,而超我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道德良知。

一位抑郁症患者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在和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会特别自责,仿佛做了特别见不得人的事,总在反思自己为什么不能多为别人想一想?”

这就是超我对我们的影响,越是道德感强,对自我要求高的人,越容易抑郁。

当一个人把所有问题的责任都归咎于自己,认为都是自己的错时,内心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最后,就会默认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最后的最后,你会认为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于是产生深深的羞耻感,甚至是自罪感。

要知道,在所有具有破坏性的负面情绪中,这些感受对自我的伤害是最严重的。

当你总是感到自责和内疚时,可以怎么做呢?

如果你平时就是一个急于认错,或者勇于揽错的人,就要提醒自己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归因方式。

要知道,任何问题的出现生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外在环境的因素,时机的问题,以及他人的影响等等。

一出现问题就把责任归结于自己,看似很负责,其实也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

你对自己太不负责任了。

而抑郁,不过是你对自己不负责的一个恶果而已。

消极感受三:自卑感

自卑和抑郁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相互影响和“成就”。

越自卑的人越抑郁,越抑郁的人越自卑。

在做事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是没有能力的;在人际关系中,他们觉得自己不可爱的,不受欢迎的。

当做事和做人都觉得很失败后,一个人就会形成对自己的核心认知:

我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

于是就会产生“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自卑感。

当一个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没有价值时,是不可能获得真正快乐的。

当你总是感到自卑时,可以怎么做呢?

要赶走这种消极感受,就要重新看待和认识自己。

比如当你做错了一件事,或者被别人否定的时候,你需要告诉自己:

问题是问题,人是人,不要拿问题定义人。

生活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从来没有完美的剧情,也不存在完美的人设。

重要的不是不犯错,而是能否通过不断的尝试得到一些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当我们允许自己犯错,接纳那些无法避免的问题,并意识到成长比完美更重要的时候,自卑以及否定自我的念头才有可能远离你。

以上三点,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历和体验过,这并不是问题,问题是每次都不懂得及时去化解和应对。

当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人的内心就会变得越来越脆弱,这时任何一件事突然的事件,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所以,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多注意,多对自己好一点,抑郁症就会离你远一点。

·推荐书单·

我战胜了抑郁症

作者:[澳]格雷姆·考恩

内容介绍

如果患有抑郁症或双相障碍,请记住你并不孤独。《我战胜了抑郁症》收录了美国前众议员肯尼迪、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首席顾问坎贝尔、谷歌公共政策主管布尔斯汀、电视脱口秀主持人戈达德以及作者本人等9位国际知名的公众人物走出抑郁症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充满希望和治愈的能量,不但告诉你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据此选择适合自己的疗法,而且能够培养你从抑郁中快速恢复的能力,帮助你获得持续性的改变,从而完成生命的重建。

在抑郁打败你之前战胜它

作者:[美]罗伯特·L.莱希

内容介绍

你是否觉得自己被消极的想法所迷惑,被孤独感淹没,被对失败的恐惧麻痹?如果是这样,请相信你并不孤独。

抑郁症没有界限,无论我们的性别、年龄和收入如何,都有可能深受抑郁症的困扰,并且受抑郁之苦的人数在日益攀升。

值得庆幸的是,抑郁症并不是无法治愈的顽疾。在本书中,美国认知心理治疗协会主席、认知行为治疗领域知名治疗师罗伯特·L.莱希博士基于其30多年的治疗抑郁症的宝贵经验,用清晰易懂的方式介绍了抑郁症的成因、症状,并结合众多真实的案例,揭示了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抑郁者战胜绝望,停止自我苛求,克服完美主义,摆脱孤独感,重新巩固友谊、爱情、事业,找到人生动力,最终打破抑郁症的魔咒的方法。《在抑郁打败你之前战胜它》中包含了能使你的思维和行为远离抑郁的束缚的有效工具和方法。《在抑郁打败你之前战胜它》将成为伴你左右的抗抑郁指南,希望阅读本书能使你战胜抑郁,并有效降低抑郁症复发的可能性。

我战胜了产后抑郁症

作者:[英]凯拉·艾肯

内容介绍

生孩子后,却常常流泪、情绪化、无法入睡。但是受完美妈妈神话的影响,她们不敢说出口;即使鼓起勇气说出口,也无人能理解,即使亲近的人也如此。

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就统计数字而言,英国有十分之一的妈妈患产后抑郁症。《我战胜了产后抑郁症》一书的作者,访谈了数百位患有产后抑郁症的妈妈,选取其中10个比较典型的故事,让故事的主角亲自讲述自己如何从那种痛苦的深渊中一步步走出来。在此主线的基础上,书中还加入专业人士的解读,分析可能致病的因素,给出专业的指导与建议。尤其是从专业的角度指出,男性,也有可能患产后抑郁。本书适合心理专业工作者、产科和儿科服务的所有专业工作者阅读,也同样适合备产的家庭自助阅读。

自愈的本能

作者:[法]]大卫·塞尔旺-施莱伯

内容介绍

《自愈的本能:抑郁、焦虑和情绪压力的七大自然疗法》提出的七大自然疗法包括眼动脱敏与再加工、饮食疗法、日出仿真器等都是全新的、自然的医学疗法,并且有效性都经过了科学研究的证实,多个鲜活的案例更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与运用自然疗法。毋庸置疑,这本书是深陷抑郁、焦虑痛苦的人群的福音,也是现代心理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自愈的本能:抑郁、焦虑和情绪压力的七大自然疗法》既可以为患有抑郁症、焦虑症的人群排忧解难,促使他们使用健康自然的疗法彻底治愈疾病,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也能够帮助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有巨大压力的上班族、学生等人群减轻负担,帮助其打造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对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推荐阅读

9月书单|金秋阅读时刻

09-书单

8月书单|夏末微凉,读书趁早

08-书单

7月书单|暑气盛,书气长

07-书单

作者介绍

最实用的心理学知识,每天学一点,让你懂得自己,懂他人心理,生活回归快乐幸福。还有心理老师在线解答心理问题哦。实用菌私人微信:college888,加好友后领取50本电子心理书籍。

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版权声明:“普华文化”所转载的文章,除确实无法确认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删除。本文为转载文章不代表本号立场。

-阅读往期精选-

哈佛脑科学家谈如何面对抑郁症:

使用大脑,而非被大脑利用

情绪稳定,是一个成年人的标配

十二张图教你如何维系一生的亲密关系

如果你觉得爱得太累,可能需要接纳这三点

好心情让人变美,70岁还能逆生长?

|实验背后的“可能心理学”

作为母亲,如果你快乐,孩子才会快乐

假期做这件事,你会越来越有价值

马未都、李玫瑾&蒋方舟:

看完这期节目,你就能明白为什么父母和孩子永远无法互相理解

为中国企业的成长

与发展提供管理智慧

产业经济|创业创新|金融财经

投资理财|

人力资源|市场运营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