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对老年人的消极印象之外,还伴随着一些更普遍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样去理解老年人,怎么样和他们相处,怎么样去解决相处过程当中出现的矛盾冲突。
作者|彭华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一直以来关注儿童青少年的研究很多,关注老年人的研究相对要少。而且社会似乎在把老年期的界限往前推。北京今年6月份疫情确诊的第一位患者才52岁,大家就称他为“西城大爷”。而我们70后已经有人说我们应该当爷爷奶奶了,和我同龄的同事在他的朋友圈发了这张图片之后,只配了一句话:去你大爷的。
心理学对老年期的界限是60或者65岁,但是大家在生活当中可以看到,60岁的人根本就不像一个老年人。我们的研究数据显示的是,基本认知能力要到70或者75岁才有一个比较大幅的下降。
我个人觉得社会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年龄焦虑和恐慌,原因之一是因为对老年期有比较多的消极认识,大家对老年人这个群体也有一些消极的刻板印象。
比如大家常常问我说,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受骗?为什么抠门?为什么喜欢转发谣言帖?这些现象……
我们可以看到里头绝大部分都是负面信息。
为什么老年群体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一会再谈,我想先谈谈我从自己的研究当中获得的对老年人的认识。
我做老年心理学研究已经十几年了,最开始研究老年人认知功能的衰退和背后的心理机制,也做老年人认知功能干预研究。关于认知老化,学界都有一致的结论,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基本认知能力,比如说记忆、反应速度、空间定向、推理能力等,都会出现一个下降的变化,这是一个正常的衰老过程。
我从2013年开始研究老年人的决策行为,决策行为也属于认知能力,它属于复杂认知。在刚刚进入这个领域的研究的时候,我是保有之前的认知老化研究结果的这种预期的,就是觉得老年人的决策会比年轻人差。
结果我被自己的数据啪啪打脸
,我给大家看两个我们的研究结果。
第一个研究是关于买车。当我们去4S店买车的时候,如果销售给了你两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是给你一个基础配置,就是便宜的汽车,你可以往上添加你想要的配置,第二种方案是给你一个高配的汽车,就是贵的汽车,你可以往下删掉你不想要的配置。
前者我们称之为加框架,后者我们称之为减框架,通常人们都是在减框架下花钱更多。我们的决策结果会因为表述方式的不同而不一样,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
框架效应
这种框架效应在很多研究当中都发现了,我们就加入了老年人作对比研究,结果发现
老年人并没有比年轻人表现出更大的框架效应,他们俩是一样的
第二个研究是关于老年人决策过程的研究,就是老年人在做出最后的决策之前,会查看较少的信息就做决定吗?
我们通过事先的调查研究,选了一些对老年人和年轻人来说相关性不同的任务,所谓的高相关任务就是对他来说又重要又熟悉的任务,低相关任务是说这事既不重要也不熟悉。
我们把这样的任务放到一个信息矩阵上面,每一个格子里头都是一个属性的描述,你可以用鼠标点开去查看它,你要看多少格子,看多长时间,看多少遍,我们不限定,随便。
我们在后台记录了鼠标点击的情况,蓝线所到之处都是他们查看过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老年人在做出选择之前,比年轻人查看了更多的信息,表现出来一种很谨慎,考虑很周到的特点。
这两个结果只是我们的两个研究,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研究,都发现了这种模式,就是老年人表现的不比年轻人差,这应该说是非常出乎我们意料的。
我们就去找各种各样的解释,发现在文献当中,那些说老年人比年轻人决策差的报告,他们所用的任务经常需要很强的基本认知能力,比如需要记忆、速度。那些说老年人决策没有变差的报告,通常选用的任务不需要那么强的认知能力,比如说我们的任务就是这样。
而且我们还发现老年人在那些跟他关系越密切、越重要的事情上,会表现得越好。大家可以看到,在选择交朋友和选择买车方面,交朋友就查看了更多的信息。这些结果提示我们,老年人的动机、情绪、认知能力,还有决策人物情境特点,都会影响他的决策。
所以不能因为说老年人的基本认知能力下降了,我们就简单地去推论他的决策能力也下降。更广泛的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去推测老年人各个方面都会单一下降。
实际上在增龄过程当中,是既有丧失也有获得
。学界有很多人发现了这个现象。一方面有很多研究报告说,老年人的认知能力、生理功能在下降,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报告说,他们的情绪体验、生活满意度、亲近的人际关系质量,包括主观幸福感,都在上升。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
老化悖论
斯坦福大学曾经进行过一个18到84岁的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情绪体验的追踪研究,跨度为10年。发现在日常生活当中,老年人的正性体验要比年轻人多,就是积极情绪要比消极情绪多。而且老年人的情绪体验更加稳定,不会出现今天跟明天比,情绪体验强度有大起大落。
为什么老年人在身心衰退的时候,还能够保持相对良好的生活状态和心态呢?
德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Baltes提出了一个SOC理论,来解释在遇到身心资源丧失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它。
SOC理论是三个单词的首字母,选择、优化、补偿。
Baltes经常会以波兰裔钢琴家Rubinstein的例子来说明这个理论,Rubinstein是19世纪最有代表性的钢琴演奏家,他在80岁的时候还可以开钢琴演奏会,有人就问他其中的奥秘是什么。
他说首先他只选择少数几个曲目来弹奏,这就是
。然后他会反复地练习这几个曲目,这是
。为了应对手指灵活度的下降,当曲子中快节奏到来之前,他会放慢整个弹奏速度,这样快节奏到来的时候只要弹得相对快就可以了,这是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老年人的适应能力是不可小觑的。
而源自SOC理论的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它是由LauraL.Carstensen提出的,她是我在斯坦福访问进修时候的合作导师,她用这个理论来解释为什么老年人的情绪体验会比年轻人更积极。
在讲这个理论的具体观点之前我们先看两个问题。
第一,假如有半小时的自由时间,没有任何外在的压力和安排,你可以选择一个人共度这半个小时,
你会选择和谁在一起?
家人、刚读过的小说的作者、还是最近认识的一位有许多共同爱好的朋友?
第二个问题,假如你马上要一个人搬去另外一个国家了,还有半小时自由的时间,你又选择和谁在一起呢?
在这两个问题当中,第一个问题,年轻人大多数会选择刚读过的小说的作者或刚认识的朋友。而年龄大的人会选择和家人在一起。但是到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会选择和家人在一起。
这两个问题的区别是什么?同样都是剩半个小时,区别就在于剩余时间的紧迫性。我们的行为目标可以大概分成两类。刚读过的小说的作者和刚认识的朋友,它反映的是
知识获得目标
。而家人代表的是
情绪调节目标
知识获得目标是说我们做一个事情,目的是为了去理解我们周围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所以我们会去听很多的课、读很多的书、见不同的人。情绪调节目标是说我做这样的事情,目的是为了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我们会去寻求亲密关系,寻找生命的意义,然后聚焦在当下,投资肯定的事情。
这两类目标没有高下好坏之分,只有优先性的区别
。当我们觉得未来时间无限的时候,我们会以知识目标为优先目标,当我们觉得未来时间有限的时候,情绪调节目标就会成为优先目标。
而在自然生活状态下,老年人的未来时间知觉是有限的,所以他们会以情绪调节作为他的优先目标。因此老年人做事情很多都很看重有没有积极的情绪体验,他也很看重他的家人关系。
我们在知道了老年人的优先目标是情绪调节目标之后,老年人的很多行为我们其实就可以理解了。
比如说学习新技术,为什么有的老年人愿意学,有的不愿意学呢?
这里头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愿意学的老年人,是因为他在这个过程当中获得了愉悦、自信、满足,而不愿意学的老年人,可能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遭遇到了挫折、自我批评、麻烦。
如果是年轻人感受到这些负面体验,他的优先目标是知识获得,他是可以克服这些负性体验,坚持学下去的。但是老年人往往不会,感到不舒服他就不学了。
而且老年人为了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他也会去
回避很多消极刺激
,比如说不愿意看悲剧,不愿意看悲惨的图片,我自己年纪越大就越是这样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老年人的这个特点,你要去劝说他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可以从积极的方面讲,比如说锻炼身体有什么好处,而不要从消极的方面讲,不锻炼身体有什么样的坏处。
在拿掉了说老年期是一个全面衰退的这种简单标签之后,我们再来看开头我提到的大家对老年人的一些印象,你仔细分析,会发现,
这里头好多并不完全是年龄造成的
老年人买保健品,买保险受骗,这是经常有人提到的,有人就说
是不是老年人的判断能力下降
,太容易轻信别人呢?但我想提醒大家,刚才我们的研究结果——在信息正确全面的情况下,老年人是很谨慎,考虑很周全的,他的表现并不差。
那为什么还会受骗呢?原因当然很复杂。
我觉得一个是,
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很大
,这就给了骗子一个行骗的空间。
第二个就是老年人对这些保健品和保险的信息,通常是相对匮乏的
。信息相对缺乏的时候,就主要会去以别人的推荐作为判断依据。
其实对于保健品、保险这类,我们都缺乏专业知识,除了去查相应的专业知识——而这很少有人去做,我们大部分都是听别人推荐。老年人听推销的推荐,我们听朋友、公众号、听红博主的推荐,你会发现没有本质的区别。
而且人都不是完全理性的人,我去买衣服的时候,明明这件衣服穿在身上是很一般的,但是销售在旁边一个劲地夸,穿上好特别,好符合你的气质,我可能就买了。
第三我觉得有时候是一些老年人特定心理需求的表现
。有的老年人不是没有判断力,是太孤独寂寞了,需要有人关注,骗子说起话来比我们甜多了,“阿姨,您保养得好好”“叔叔,您看您这通身的气派,一看就是以前做过领导的”。这么甜,我们说得出来吗?
而且有时候老年人为了家人,宁愿上个小当。有些低级骗子会说,你们家孩子会有血光之灾,要破财免灾,老年人为了家人平安,记得我们刚才说的情感目标吧,他就宁可上这个小当。我们的研究也发现,老年人会愿意为了他的老伴和子女投入金钱和时间,哪怕这个投入已经是不理性的了。
所以说老年人受骗这个事情不完全是年龄造成的,出了事之后,我们也不要一味去指责老年人,而是要去分析背后老年人的
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这事。大家常说老年人太抠门,东西旧了也舍不得扔,甚至有时候还会把垃圾往家里捡。我觉得这也不是年龄特点,更多是一个代际特点、个人特点。上一辈的人过去物质匮乏,节俭习惯了,到了我们这一代,我的孩子那一代,等我们老了,也许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还有被年轻人暗讽的
大妈审美
,我觉得它也是体现了代际特点。上一辈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那么多颜色可选,现在有了,那就有
补偿行为
了,所以就穿得花花绿绿的。
所以我们在看一些老年人表面的行为现象的时候,应该要去区分是年龄特点,还是代际特点、情境特点、文化特点。
我们怎么样去理解老年人
在这些对老年人的消极印象之外,还伴随着一些更普遍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样去理解老年人,怎么样和他们相处,怎么样去解决相处过程当中出现的矛盾冲突。
我是搞心理学研究的,所以我会从老年人心理需求角度来谈这个事情。我们平时关心老年人基本上都关心的是他的身体健康、吃喝拉撒、开不开心,但这其实都是一些基本情绪和基本需求,而
老年人更复杂的情绪,更高级的心理需求
,可能没有被关照到。
我们先说情绪。喜怒哀乐是我们的基本情绪,这个在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就会有。但是我们作为一个人,还会有更复杂的情绪,比如说骄傲、自豪、尴尬、羞愧、内疚,这些都是和自我评价相关联的,要在两岁之后才会出现。老年人的这些复杂情绪往往是被忽略的
(其实小孩的也常被忽略)
我有一个认识多年的阿姨,她早年间参加过我们的研究,和我保持联系有十几年了。她大概每半年就会给我打一次电话,问问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有时候我说我给您打电话吧,她说你不要打,不要耽误你的工作,我就是问问你的情况就好了。
最近这一年半我没有接到阿姨的电话,就很担心,辗转联系到她女儿,才知道阿姨已经患阿尔茨海默病,住到养老院快一年了。
我就说我去看看阿姨,她女儿说我母亲现在只见我们姐弟俩,别人都不见,我母亲说了,她已经不记得别人是谁了,别人来了以后说起过去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她都不记得,这在别人眼里看起来特别不好。
我特别理解阿姨的这种心情,她是一位非常要面子的人,自尊心很强,很在意别人对她的评价,即使她已经身患阿尔茨海默病,这种自尊心仍然在,也很看重别人怎么看她,所以我也就没有再去要求说看她。
当老年人的这些复杂情绪被人关注到的时候,他们其实是非常在意的。
我想讲一个我学生家的事情,今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都是关在家里的。我学生的公公身体还很好,因为疫情暂时住到了儿子家里,被憋坏了,所以家里有快递的时候,都会下楼去溜达几分钟。
有一次父亲出去时间长了没回来,儿子着急了,就打电话,才知道父亲在小区里压马路。儿子很生气,觉得父亲是不知道外面疫情的严重情况,在外面瞎溜达。其实呢,父亲是想给孩子们省钱,去给自己买高血压的药去了。
这父子俩火气一上来就吵起来了——
这俩人就这么吵,其实我们可以看到父亲的焦虑、压抑,还有替孩子们着想的心情,但是儿子没有注意到。然后两个人都觉得挺生气和委屈的。
到晚上的时候,儿媳妇,就是我的学生,在客厅里悄悄跟他先生讲,说你不该那么对爸爸说话,我们要理解爸爸的心情什么的,然后说着说着老爷子就从卧室里冲出来了,假装去上洗手间。他为什么冲出来?肯定是听见儿媳妇的话了,心里肯定老激动了,终于有人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了,但我是长辈,也不能挂在脸上,所以只好假装去上洗手间。
有的时候我们会觉得父母年龄大了,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也可能会被坏人骗,所以我们总想替他们承办一切、安排一切,甚至有时候到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情况。但其实
老年人都有掌控自己生活的愿望,这是我们心理学所说的控制感
我有一个朋友,他跟父母不住在同一个城市,担心父母年龄大了以后会出什么事,就给父母家里装了摄像头。结果有一天他发了一个朋友圈说,老两口悄悄订了机票和酒店,拔了家里的摄像头,朋友圈屏蔽了他,出门旅游了,等他发现的时候,老两口已经溜达到陕西了。
我们可以看看这个情景,是不是很眼熟,像不像我们青春期很叛逆的样子
?但这其实是老年人非常典型的控制感需求的表达,我们能够掌控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是可以让我们心安的,对老年人也是这样的。
哈佛大学的兰格教授和她的学生罗丁,曾经在养老院对老年人的控制感做过一个研究,这个研究非常有名。他们把养老院的老人分成两组,责任感提升组和对照组。
我们可以看到,两组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一组可以自己做决定,一组得听安排。
这个实验做了三个星期,我们可以看到,两组老人差别很大。责任感提升组的老人报告了更多的愉悦情绪,还有更高更强的活力,而对照组各个指标都在下降,只有对工作人员的黏着程度在上升。
这个研究充分说明了控制感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BeingMortal》(《最好的告别》),里头用了一句话来总结控制感这个事情,我觉得特别贴切,我也送给大家:“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是能够自己上厕所”。
作为主体的人,老年人也有体现价值感的这种需求,也就是说被人需要比被人关照更重要
。曾经有人跟我聊天说,给父母打电话常常不知道要说什么,问问身体情况,问问吃饭怎么样,然后就不知道该说啥了。我说你可以说说你自己的工作情况。他说从来没想过。
可能我们大家都觉得,我说我的工作父母也听不懂,可是我们怎么知道父母不愿意听呢?我们曾经研究过城乡老年人,他们和成年子女的亲子支持和老年人的抑郁水平的关系。
发现对于城市老年人来说,提供给子女的情感支持越多,老年人的抑郁水平会越低
比如说子女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我能够从精神上鼓励他们,子女心里不痛快的时候我能安慰他们,能给子女提供这样的支持越多的老人,他会越多的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感,他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更好。
因此我们可以在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说说我们自己的事情,哪怕他们不能够给出建议,能够当听众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当然老年人的价值感有多种方式去实现,比如说照顾家人,帮助子女,服务社会也可以。
还有年轻人常常苦恼的,就是
长辈们喜欢转发谣言帖、养生帖
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它也部分反映了老年人的价值感。我们从中年开始一直到老年,都会体会到一种繁衍感,就是说我们想要照顾下一代,要为下一代或者未来几代人的幸福而努力,这就是繁衍感。
长辈们转发这些帖子,其实是想把他觉得好的东西分享给年轻一辈,这也是价值感、繁衍感的体现,只不过可能有的老年人缺乏一些
必要的信息素养
,比如说知晓信息的来源、了解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评估信息的真实性等,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腾讯研究院曾经以微信为代表,调查过老年人的数字生活状况,就发现小辈们虽然会教老年人使用微信,但教的是发红包、发语音、视频聊天这样的工具性的功能,但一些老年人更关注的东西反而很少有人关照到。
比如说什么样的公众号是高质量的,没有人告诉他们
。没人告诉他们“一席”是高质量的公众号,也没有人告诉他们我们北师大老年心理实验室的公众号是高质量的。
所以我们年轻一辈要和老年人共享这些信息,把我们觉得好的信息分享给他们,丰富他们的信息渠道,这个可能才是解决之道。
最后我还想强调一点,有的年轻人会苦恼说,
自己家里的长辈为什么不能像别人那样去旅行、去唱歌,去学这个学那个呢
我在课上会经常请学生讲讲他们爷爷奶奶在家里的生活状况,其中一位学生就说,看到你们的爷爷奶奶都会用智能手机,都会上网聊天,我特别惊讶,我的爷爷奶奶特别传统保守,每天就是买菜、做饭、散步、看电视,他说这个话的时候是带着一些惭愧的口吻的。
但我想说没关系,老年人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他的生活方式。
我们不希望父母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要求我们,长辈们也不希望我们用别人家的爷爷奶奶、别人家的爸爸妈妈去衡量他们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包容这种多样性。
我今天谈的只是老年心理的冰山一角,而且我们的研究所触及到的老年人也主要是城市老年人,这是我们目前最大的局限和遗憾。不过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老年人这个群体,我们对老年人和老年期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来参加过我们研究的叔叔阿姨,常常感谢我们对老年群体的关注,我们做过的一点点工作他们也都记在心里头,但是我在这里想向他们表达我的感激,是他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旺盛的生命力给了我极大的鼓舞,让我可以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也是他们,让我可以安定平和地看待我们都将走入的老年期。
点个“
”,谢谢妈妈们~~
推荐阅读
张文宏:“流感不是感冒,就像老虎不是猫!孩子最好在开学后1-2周接种疫苗!”最全接种指南都在这了!
蔡少芬应对女儿发脾气被怒赞:“坏脾气”是孩子发出的求助信号,你听懂了吗?
幼儿园高清监控告诉你,什么样的孩子容易受“排挤”,真相戳心!
北京的教育,疯狂到什么程度?衡水们输了,顾佳们败了……
不要再给孩子随便看动画片了,选好的才是硬道理!(内含资源)
©来源:一席(ID:yixiclub)
妈咪成长手册
我是妈妈,更是我自己
帮你解决当妈之后遇到的各种难题
长按二维码识别后关注
合作,转载,投稿:lamacrazy@qq.com
为你准备了最好的育儿资料
回复“
”领取
▼团购进行中,点击
阅读原文
,购买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