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2日周一《现代财经-早读分享》 2016年9月12日周一《现代财经-早读分享》2016年9月12日周一《现代财经-早读分享》

2016年9月12日周一《现代财经-早读分享》

今天是2016年9月12日,星期一,农历八月十二,美好的一天从欣赏《现代财经-早读分享》开始!

每日晨语

时间不肯回头,只因希望总在前方。时间可被分成三份,一份是既往的昨天,一份是迫切的当下,一份是神秘的未来。昨天带我们来到今天,今天领我们奔向明天。你可以走昨天的路,却永远踩不到昨天的脚印。放下昨天,珍惜今天,心向未来。既然时光永不回头,人生亦当无悔。美好的一天从做好当下,珍惜眼前美好时光开始。早安,周一!

以下内容是由《现代财经》编辑部根据国内外财经类门户网站相关资讯编辑整理而成。原创不易,敬请尊重。谢谢鼓励。

一、早读分享

1、机构研究报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呈现新趋势

。普华永道和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联合发布了2016年《全球并购市场年度研究报告》。根据《报告》,2016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金额增长了近3倍,达到1340亿美元,超过前两年中企海外并购交易金额的总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出现一个新趋势,即民营企业渐成并购主体。

长江经济带在空间布局上提出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格局。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答问:长江经济带在空间布局上提出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格局:“一轴”指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两翼”指发挥长江主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向南北两侧腹地延伸拓展;“三极”是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3、环球网:全球十大独角兽公司:小米第二,滴滴第三!

在174家来自于21个国家的公司中,中国有33家公司入榜。而且,在今年新增的27家公司中,7家来自于中国企业。

4、贫困县企业IPO不排队,多少家企业能拿到“绿卡”?

证监会再出重磅,全国贫困县企业IPO将适用“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政策。统计发现,目前包括已预披露和进行辅导中的公司共有6家,其中山西1家,河南1家,安徽两家,内蒙古1家和湖北1家。以全国592个贫困县计算,每100个县才分到1家上市公司。这难度也不小!

5、央行马骏:中国杠杆上升1/3源于房价上涨。

马骏先生对《首席对策》表示:目前有两大来源导致了杠杆率的上升,第一个就是房地产领域,在过去十几年当中,杠杆率上升1/3的来源是房价的上涨,因此在房地产领域当中还是需要采取很多措施抑制泡沫过度的加大,抑制过度的金融资源流入到房地产行业当中去;第二个是国营企业,国营企业是使用了很多金融资源,但是有些是很低效的在使用,因此要在未来想办法强化国有企业的约束机制,也就是说不能用太便宜的钱让它去做无效的投资。

6、编造传播“上海房产新政”谣言,部分中介企业被暂停网签资格

。针对近期部分房产中介企业蓄意编造、传播“房贷新政”谣言,以讹传讹,扰乱上海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行为,上海住建部门已对编造、传播谣言人员所在的金丰易居、太平洋房屋、我爱我家等中介企业正式立案调查,并暂停相关企业涉事部门或门店、人员的网签资格。

7、前工银瑞信基金经理用亲戚账户炒股获刑。

基金经理王某管理市值10多亿基金的同时,用亲戚名下的资金账户买入或卖出他所操作的股票,4年间共获利249万余元。二中院一审以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二百五十万元。

8、反腐不是反正常福利!这些职工福利,可以有!

工会提供的福利有:①职工业余文化、技术培训;②优秀学员奖励;③文体活动购置器材;④各类活动中按规定开支的伙食补助、夜餐费;⑤集体观看电影;⑥集体春游秋游(限所在城市、当日往返);⑦逢年过节发放少量的节日慰问品;⑧困难补助;⑨生日慰问品。

9、刘世锦谈房价:年轻人生活不下去的城市没有未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如果一个城市,年轻人觉得这个城市生活成本太高,待不下去的时候,这个城市是没有未来的。北京就是这样,有一些年轻人本来打算买房,大概在五年前,集各种关系,还能买房子的话,现在很多人已经不想这个事了。

10、北京楼市新规:没有购房资质不能在房本上单独署名。

北京近日实施新政,封堵通过结婚骗取购房资质的行为。夫妻双方购买新房时,在网签环节,无法以无购房资质一方名义单独署名房本。有消息称,这样的限制政策很快也会适用到二手房市场。这项条款目前只针对购买新房适用。

11、逃离北上广?这些地方返乡创业最多。

阿里研究院日前发布了国内首份返乡电商创业研究报告。报告指出,近两三年,年轻人离开大城市、返乡创业,在浙江、江苏、广东、福建、河北等地广泛涌现。年轻人回到家乡后,电商创业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潮流,电子商务有效释放草根创造力,成为推动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最大动力。迁出最多的十个城市分别为:广州、杭州、上海、深圳、北京、东莞、金华、温州和苏州。

12、揭上海虚假“房贷新政”出笼始末,房产中介造谣将严惩。

8月下旬,有关“9月起上海市将实行购房信贷新政”“信贷政策收紧力度很大”的传言在网上流传。而在这期间,上海房地产市场震动不小,一手房签约量一路见涨。因谣言称“9月房贷新政”规定,“9月后,离婚不足一年的购房者,限购及贷款政策按照离婚前的家庭情况处理”,上海甚至出现离婚潮。这类谣言误导消费者,扰乱市场秩序,社会影响恶劣。上海市多个部门严肃查处,值得点赞。

二、今日财经关注

有钱却不富有:中国中产阶级焦虑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来源:江瀚视野观察(ID:jianghanview);

作者:江瀚

中国中产阶级仿佛走在平衡木上,过着独木桥,每天为了家庭,为了工作尽心尽力,却没法给自己降低一丝一毫的担忧,因为大部分中产阶级都只能用“别无选择”这四个字来形容自己。

在传统的美剧之中都会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剧情:在开往郊区的林荫大道上,一辆雪佛兰轿车缓缓的驶离喧嚣的城市,来到一片静谧的社区,在一栋全木的别墅前院缓缓的停下,明媚而灿烂的阳光洒满院落,两三个孩子在草坪上玩耍,一条苏格兰牧羊犬懒懒的躺在旁边。这个时候大门缓缓地打开,优雅的女主人走出房子,与刚下车装着西装革履的男子拥抱亲吻。

这是大部分人记忆中熟悉的一幅画面,这也是大部分美国中产阶级的写照。在中国也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有着不错的学历,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拥有着一个自己的小家,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拥有自己的住房,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素养,以及一定的家庭消费能力。他们在中国被称为“middleclass”也就是中产阶级。

中国中产阶级标准

根据前几天挖财网发布的中产阶级标准:

1、可投资资产在15-200万人民币之间2、饮食支出占总体支出30%以下

3、年龄在45岁以下的成年人群。

根据估计,目前这一群体规模达1.8个亿,占全国总人口13%,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或接近70万亿。

但是,在实际的生活过程中,中国的中产阶级却远没有美国的同类们那帮悠闲惬意的生活,网上曾经流传着一个段子:

我是一个城市的白领,我被人称作中产阶级,我每天享受着让别人羡慕的生活,但是我却时刻在担心。担心我今天所从事的工作,明天会不会被辞掉?今天身体很健康,明天会不会因为一场大病而致贫?今天的职位明天还有多少上升空间?今天疲于奔命,明天老人谁来赡养?一次大规模裁员,一场可能存在的降薪,股票的波动,税率的调整,甚至是住房公积金的调整,都能让我从睡梦中惊醒。

这就是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活,他们仿佛拥有着让人艳羡的生活,有着房子,车子,他们可能收入不少,但是大部分人都会在说钱不够用,这就是中国中产阶级的现状。

中国名不副实的中产梦

在传统的经济学定位中,中产阶级是社会金字塔的中间部分,“他们大多从事脑力劳动,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中产阶级有时间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而且对自己的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

在这段定义中,中产阶级的关键在于“有时间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如果用这个标准去衡量的话,中国的中产阶级不免就有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了。

在中国的现实下,消费能力、生活质量、时间支配的能力,这些都在于中产阶级对于社会资源的占有与使用的程度,如果中产阶级对于自己手上社会资源的占有不够多的话,那么相对而言的高工资基本上也就是一种安慰剂而已。

社会的竞争极度激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有人都在做一种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社会资源不仅不会集中于中间阶层的手中,更会遵从两极分化的“二八定律”,所谓的中国中产阶级,只是一种夹杂在贫富两者之间的中间阶层,由于其上升通道其实是一种近乎半封闭的状态,对于他们而言就仿佛是洄游的大马哈鱼,如果不能每天奋力的向上游游去,那么留给他们的往往就是滑下底层的深渊了。

这个特征在一件事的表现上非常明显,这就是时间。如果说十年前,中国的中产阶层还是一个比较幸福的阶层的话,他们那个时候的特征是有钱有闲,关键在于有闲,对于中产阶级来说,有钱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他们的收入往往远高于普通人,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进入经济新常态之后中产阶级的生活正在发生改变,他们曾经的有闲正在进一步丧失。

由于经济发展放缓,政府政策从严,大部分的中产阶级都在从有闲阶级向加班阶级转变,加班的次数越来越多,加班的时长越来越长,而来自于房贷、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生活消费的压力,让大部分的中产阶级会不得不延长自己的工作时间,挤占自己的休闲时间,成为真正的“夹心饼干“。

他们不得不付出自己大量的时间,却只能遥望可望而不及的上层生活财富,为拥有资产的老板们打工,如果蜜蜂一样辛勤创造财富的同时,却不得不承受日趋重大的经济压力,原来休闲惬意的中产阶级不过是一场中产梦而已。

大前研一曾经问过中产阶级三个问题:房贷是否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你是否不敢结婚,或不打算生儿育女?孩子未来的教育费用是否让你忧心忡忡?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只要有其中之一的回答为是,那么你可能真的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中产阶级,而是一个夹层阶级而已。

中国中产阶级焦虑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中国的中产阶级表面上生活风光,工资不低,储蓄不错,但是如果仔细问他们,

未来的潜在支出并不低,子女的教育,医疗的准备,养老金的储备,子女的结婚,个人职业生涯的培训,以及可能存在的大宗开支(如购车,房屋置换)等等

这每一笔开支都不会低,有人测算过如果要在一般水平满足中产阶级未来的这些开支的话,那么一个过的压力不大的中产阶级家庭,在还完房贷、车贷等一系列贷款之后,

必须要有现金存款在550-650万之间,而这个标准对于当今中国的中产阶级而言恐怕并不轻松。

但是,这些都是一些表象,那么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国家刚刚发展起来,对于我们而言所谓的公共社会福利尚未建立,在中国除了最基础的低保以外,大部分的日常支出都是需要家庭来自己承担的。

因此,刚刚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往往因为一场大病,或者其他什么意外就会轻易的返贫。而除了医疗之外,子女教育,子女结婚,养老储备也往往耗费了大量的金钱,这让中国的中产阶级们陷入了这样的一个情况,就是表面上生活不错,收入不低,但是翻来覆去依然为钱发愁,每天拼命工作,努力加班的原因是不敢停下,因为表面赚的不少,实际上存下的有限,满怀生活的梦想,其实却是社会的脆弱群体。

不敢去做风险类的投资,因为担心一旦市场出现风险波动,就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教育经费,可能的疾病储备。更不敢因为加班为了情怀而辞职,因为一旦收入不稳定房贷、车贷都会成为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陷阱。于是乎中国中产阶级仿佛走在平衡木上,过着独木桥,每天为了家庭,为了工作尽心尽力,却没法给自己降低一丝一毫的担忧,因为大部分中产阶级都只能用

别无选择

四个字来形容自己。

对于中国而言,一个稳定的中产阶级群体是中国能否启动消费,稳定社会的关键,但是中国需要的不是现在这样的夹心阶层,而是在完善了社会保障之后,真正可以有钱有闲,享受生活,敢于消费的一群人,他们才是中国发展的脊梁与支柱。

拓展阅读:中国中产阶级的焦虑(深度)

来源:博客日报(bokerbcom)

他们是有产者,比大多数人物质更丰裕,比下有余,比上不足。在上行的中国社会里,他们是抓住了机会的人;他们的烦恼,也折射着中国发展青春期和中国法治青春期的烦恼。基于中国中产阶层的定义存在争议,你不确定他们是谁,但你能感受到他们的焦虑。

一、社会转轨期的仇富替罪羊

仇富是偏狭的想法,但仇富心态在发展不均衡的中国仍有土壤。每一个富豪的倒下,都引来整个社会的“痛打落水狗”。当社会的仇富意识抬头,客观需要更多的中产者作为保持社会稳定心理的杠杆。有理论认为,一个社会的中产阶层超过30%,这个社会就会相对稳定;超过40%,就达到稳定期。中国现在的中产阶层是一根脆弱的杠杆。

二、没有房东只当租户的“有产阶级”

中产阶层像葛朗台重视金币般重视他们手中的房产和爱车,并认为这两样东西绝对关乎中产生活的所有权。对此,法律是否予以他们保障?由以前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机动车负全责”对车主可能造成的负担,到最近房屋所有权的“70大限”的热议、《物权法》草案的公布,一次次风吹草动,触动着这些中产者敏感的神经。

中国现行法律规定居住用地使用权的最高期限是70年。成都大学工商管理系教师王怡说,在目前的地权制度下,不过是“每个人都暂住在中国,拥有一个共同的房东”,而这个房东就是国家。2005年7月10日,《物权法》,这个我国第12部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法律草案,对中产者最关心的“70大限”问题给出了一个相关答案。根据草案的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前,住房有望被原使用者续期使用。但1994年《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国家对于个人使用的土地有无偿收回的权力。如果不申请续期,当土地被国家收回的时候,国家只能把地上房屋一并收走,而过后对土地上的房屋是否作补偿则未作规定,物权法草案对此亦保持沉默。这种法律上的沉默,可能为侵犯私人财产权留下了隐患。

有了好车,但碰上了交通事故可要负上比行人更大的责任;有了好房子,却要担心法律上房产权能否得到保障。在法律制度不断完善而缺陷仍然存在的现实下,多赚点“金币”才能消弥葛朗台们心中隐隐约约的不安感。

三、工作狂变成了过劳死

广州一地产公司的设计部主管阿富,每天在电脑前工作超过15小时,他的口头禅是:“一天不工作,我觉得就会被世界抛弃。”中国式的中产阶层薪水不断升级,却没时间享受生活。他们从来不把体力透支当一回事,浑身无力、容易疲倦、思想涣散、腰椎劳损等等如家常便饭。“30岁的脖子60岁的颈椎”,成为中产阶层工作狂的写照。包括教师、记者、研究人员等职业的中产者总有职业病,而中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每况愈下。生活方式的不健康令部分中产阶层的压力无法排遣,造成了严重的心理枯竭,抑郁症、自杀早就不是新闻,自我期许与竞争意识到头来反刃自伤。中产阶层总是感觉没有人分担他们的所思所虑。

唯有拼命工作,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才能保证自己的楼、自己的车能够继续供下去,才能保证孩子的学费甚至将来能出国留学,才能保证负担起家中老人患病、住院等的高昂医疗费。在工作、家庭的重重压力下,最不幸的结果是,一个中产者先是变成了一个工作狂,然后变成了一个精神病患者,或者一个“过劳模”。

四、职场如战场的晋升压力

面对竞争压力,中产者要保护自己的地位和薪水不要失去,否则一切风光霁月将成为过去,自己难免成为社会的又一个新贫族。这种心理正给中产者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其中,中层管理者的社会环境、个人成就和社会支持压力排名并列第一。处于事业上升期的中层管理者们既要承担如何提高业绩表现的压力,又要承担着调动整个团队、协调众人工作任务的压力,还要承担子女抚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压力,诸多重担压在身上,难怪人们看到他们大都是一脸严肃的保守派。

五、从小资情调跌入机械生活

当小资肚皮发福变成中产后,他百分之九十会失去和“飞”有关的小资青春期,成为企业的螺丝钉,是可替换的零件。艺术家艾未未认为中产阶层的生活最无聊,就像一个既定程序——打工、挣钱、周末拼命消费。担心房子、汽车、医疗保险、纳税,追求品牌、追求时尚,成为进入社会的标志。艾未未说:“这是一种不自信。”

六、时尚攀比成为阶层压迫

“我们正活在一个贪婪是好的时代”成为一句口号,限量版劳力士带上手腕,轩尼诗如开水般消耗,LV手袋总是吊在手上,奢侈之风蔓延在富裕的中产者之间。只是不知不觉中,这种时尚的攀比,渐渐剥夺了中产者原本的面目。为了比别人有更加光鲜的脸面,他们对物质产生了更迫切的渴求,花掉了更多的心思,也因此换来了更大的焦虑。

七、小本生意的患得患失

中产阶层的投资热点主要集中在股票、商业、服务业和房地产。而与其他阶层投资不同的是,他们还注重教育投资和收藏投资。他们比富豪们更难贷到银行的钱,只是用他们的原始积累来投资,要么慢慢增值,要么血本无归。1990年代初,中产阶层对投资房地产产生了极大的热情。但1993年国家调控政策一出,很多曾经风光的中产者赔了本,从此变得一蹶不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中产输不起,最怕打回贫困的原形。因此,理财比投资更适合他们保守的风格和脆弱的资本,买保险和债券,以房养房之类的理财相对安全。

八、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顶梁柱

中产要供楼。2005年2月,温州每平方米商品房平均房价9278元,上海8627元,杭州7210元,北京6232元,深圳6037元,广州5660元。今年1到6月份,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1%。中产要养车。自6月25日起,将汽、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00元和150元,零售中准价格按出厂价调整幅度等额提高。“每次在加油站,看着显示屏上跳动的钱数,我的心跳也随之加速”成了中产者的流行语。

中产要抚养孩子。“连续数年,多项关于城乡居民储蓄目的调查中,子女教育费用均被排在第一位,超过养老与住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培林在《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指出了这一“不是很正常的事情”。有报告称,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到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因为1996年高等教育产业化以后,高校的学费一直水涨船高。

中产阶层不少已经步入中年,还负担家庭的医疗、饮食、娱乐等各种不断上升的成本。和草根阶层不同,中产阶层在住房、汽车、生活方面追求更为舒适和精致,在子女教育方面更为苛求完美,恨不得子女一出生就通晓8国语言。中产阶层上涨的工资永远追不及中产生活上涨的价格。

九、庞大弱势群体须关怀

收入较高、具备一定社会地位、拥有知识和文化的中产阶层,能够在慈善公益、维护道德、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贡献力量。目前,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城镇失业下岗者中的贫困人口、受灾人口、残疾人等需要社会救助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慈善事业是继工资、社会福利和保障之后的“第三次社会大分配”,中产者通过捐赠需要帮助的人,可以缩小社会由于贫富差距带来的矛盾,但在我国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1000万家企业中,仅有10万家曾经为慈善事业捐过款物,99%的企业从未有过慈善捐助记录。在企业中,不少中产阶层对捐款的行为并不感冒:一方面,国内一些慈善机构的透明度受到他们怀疑,受到舆论影响,他们担心捐款落不到实处;另一方面,不少人更关心的是自身事业的发展,对慈善行为缺乏热情,对社会有一种冷漠感,把捐款等社会义务看作一种烦恼和焦虑。

十、利益集团霸王条款的受害者

1960年,科斯写了《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他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把社会成本定义为“一切涉及社会个别成员和集团的负担、损失、痛苦、牺牲或辛苦的现象”。额外社会成本体现在中产阶层的家庭里,最明显的是教育。教育学家杨东平认为,政府应该增加教育投入,不应将教育成本过多转移给家庭,因为这无疑增加了每个家庭额外的社会成本。

【免责声明】《现代财经》微信公众平台所转载的专题文章,仅作分享和学术研究之用,未有任何商业目的;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有侵权或非授权发布之嫌,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三、健康生活

【不明出汗当心心脏病】

多数人认为心脏病是突然发作并伴剧烈胸痛,但并非总如此。出汗也可能是心脏异常的征兆,它可能导致患者心脏病轻微发作而不自知。当突然大汗淋漓而无明确原因,要高度怀疑是心脏出问题了。心输出量大量减少和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会造成心脏病发作的出汗症状。

《现代财经-早读分享》是由《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总第283期)

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现代财经》公众微信号(modern-finance)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