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家庭文化微信群
内容整理:裘俭(群主)饮水思源(群管理)
一、话题讨论
鼓励孩子独立思考
高宏志(惠灵顿):
感谢齐悦群主今天的主题分享,这两个例子很有启发,而且衔接很好。我想蜜蜂和苍蝇的例子反映出既有知识带来的思维固化(蜜蜂)外,本能(苍蝇的慌不择路)和外部环境也与创新紧密相关。…我补充一点,没有看到很近的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也许就是我们的思考太多受到过去既定思维的局限了。我们当然不是推崇苍蝇的做法,乱撞去找出路。我们在提醒蜜蜂,既有知识是重要的,但不是认知的全部。认知就是推翻过去的,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就要联系到齐悦故事里的第二个例子,马歇尔发现幽门杆菌绝不是苍蝇式的乱撞,切切是他对这一领域的知识的深度积累但又抱有批判精神,加上他的本能和直觉,驱使他对于沃伦这一偶然发现抓住不放,不懈的去追求的结果。做个比喻,如果沃伦的偶然发现是乱撞(苍蝇行为)的结果,那马歇尔的行为就不是苍蝇乱撞所能解释的。要理解马歇尔的行为就要看创新的其它重要要素:好奇心,冒险(口吞幽门杆菌)还有就是坚持不懈(二十年的努力),忍受孤独和批评(同道者总是少数;惊人的发现不是靠辩让人信服,是靠客观实证的)。
总结一下:创新很大程度上就是本能,直觉,加上创新者的极大的一般是与生俱来的自信和坚持的结果;创新者一般也是孤独的行者。那这些讨论与家庭文化有什么关系呢?作为父母,我们有关注孩子们的好奇心,冒险和坚持吗?我们对他/她们天真的想法甚至是成人眼里(我们有经验和固见)愚蠢的尝试给予鼓励了吗?我们有没有跟孩子一起去冒一点儿险呢(创造对孩子来说家庭内部的创新小环境)?还有,我们对孩子创新的鼓励是不是与孩子在应试体制下的成功有冲突呢?
我的一点粗浅想法:关键要看我们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才”?创新是一个能力,是别人抢不走的,但创新是否成功要依赖于合适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如果孩子有以下特性:天然的好奇心,愿意花大量时间去追求他不知道的问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就大胆鼓励孩子尝试新东西。这样的孩子一旦走向社会是创新导向的企业竞相伸出橄榄枝的“人才”。如果孩子在创造性上弱一些,但有超强的组织能力和情商,这样的人也是创新需要的,因为企业创新很少是单枪匹马的,“组织”很重要。如果孩子创新兴趣和能力较弱,组织和实践能力也不强,啃书本和参加应试补习班走应试“成才”(姑且不说是什么才)的路也是个选择;但是毕业找工作对“应试人才”又是一大挑战。有人说,我也不知道我的孩子到底哪方面能力强啊?那就试试观察一下孩子的创新兴趣,少一点儿条条框框和分数万岁,多一点儿鼓励孩子的创新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试一下,我们怎么会知道呢?
齐悦(群主):
高宏志
惠灵顿
看了您的观点,很受启发。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保有孩子般的童心。有很多时候,孩子也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因为他们没有或者很少有固化的思维,这恰恰能给他们提供一种不受干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
沙立(加拿大教育心理学博士):
鼓励大家质疑,独立思考。很好!可是,如果孩子质疑老师或家长,结果得到一通训斥、批评、责备,孩子还会质疑和独立思考吗?
沙立(加拿大教育心理学博士):
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和每个家庭的小环境,真的允许、保护、鼓励质疑和独立见解吗?
齐悦(群主):
我给老师们做讲座时,也提出一个观点,我们为什么要害怕被孩子问倒?开放式的互联网生态,孩子拥有的资源不比我们少,我们要应该有勇气直面被孩子问倒的结果,然后坦然地表示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当然,前提是自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
沙立:
个人和群体的知识就是“认知冲突”中发展的。这也是Piaget的理论。
沙立:
您问得好!在北美,我在课堂上,或会议上与教授们讨论问题的时候,他们如果不知道的,或是把握不大的,就会很自然、坦然地说不清楚,等我查清楚以后再告诉你。
高宏志(惠灵顿):
我也是一样。我越来越倾向于启动学生们研究导向的学习(
research-basedlearning)
方法。我在上本科生大课的第一堂课时,我一般都用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
Ineverteachmypupils;Ionlyattempttoprovidetheconditionsinwhichtheycanlearn"!
齐悦:@沙立
不知道不可耻,但不懂装懂很可怕
二、人生感悟
1、你是否给予了孩子足够的陪伴?
赵俪雯~雯语心境:
当孩子慢慢长大,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越来越“叛逆”时,越来越让你感到手足无措时,你是否想,在他7岁前他你是否给予了她足够的陪伴?
一部用了50年才拍成的纪录片。1964年,拍过007的英国大导演迈克尔·艾普泰德开始记录14个7岁的英国小孩,每隔7年就会找到这些孩子,拍下他们的最新状况,该纪录片讲述了14位孩子从7岁到56岁的人生经历,默默追问决定人生的答案。这不仅仅是一部史无前例引人思考的纪录片,或者说,这是一个追问普通人命运的社会学研究报告。
片中主人公的人生无不证实了导演最初的推测,幼时的家庭影响对孩子的一生来说,是难以磨灭的。巧合的是中国哲学也阐述了同样的道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群委)
不要轻易和人发生争执,当有人和你无关紧要的争执时,你就让他赢,因为你并未损失什么。其实人生的幸福,一半要争,一半要随。争,不是与他人,而是与困苦。随,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知止而后安。最怕该争时不争,该止时不止,总在纠结中痛苦着。随遇而安,随缘而止,便是自在人!
王涌:
当你接触的人越多、层面越高,你会发现,越高端、越有教养的人,大都相互支持、抱团发展,因为你好了,大家都好;越低端、层次越低的人,越是喜欢诋毁忌妒、相互拆台、彼此鄙视,因为我不好,我也不让你好。和你能量振频相同的人,他们会喜欢你;比你能量高的人,他们会理解你;比你能量低的人,他们会评判你。我们要做的,只是和自己感觉倍儿棒的人一起玩
三、书、文分享
1、裘俭(群主)推荐:《尊重自己的界限》
有的父母抱怨说,我尽量着顺应孩子、满足孩子、给ta很多自由,可是孩子却好像变得越来越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缺乏界限,是不是我给的自由太多了?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反省一下,你平时能够清晰的觉知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吗?你能够尊重自己的界限吗?
比如,你在跟别人投入地聊天,孩子跟你说话,你这个时候有没有清晰的告诉孩子,妈妈听到了,你想跟妈妈说话,但是妈妈现在需要自己独立的空间。我需要跟我的朋友聊天。
比如,你有没有平时表达出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感受,如果你都不表达的话,孩子会误以为你是没有需求的、你是不需要个人空间的,误以为你没有界限的需要。(源自网络)
2、宁铭原创《如何教育贪玩的学生?》
玩,没有错,但是贪玩,就有点过了。
贪玩的学生对待学习三分钟热情,很难坚持完成预习、作业、复习等。比如,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挑拣容易的去做,遇到稍有难度的题就去百度或查阅资料,有的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丢下不管,干自己喜欢的活动去了。因此,老师、家长抱怨起来,批评声一浪高过一浪,甚至拳脚相加,恨铁不成钢。
贪玩学生的具体表现:学习基础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空堂课自控能力差、懒惰、幻想、缺少持久的耐力和坚强的毅力。
1)基础差导致学生学习进度跟不上,心理恐惧,疲于应付作业、考试,痛苦面对成绩。这样的“活动”周而复始,学生“颜面”丢尽,兴趣丧失。于是,破罐子破摔,迷茫不知所措,只能“自觉”地打开另一扇窗子,贪玩起来。
2)每天大量的学习内容检查,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恐惧。检查内容有来自家长的、老师的、学生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惶惶不可终日,永无出头之日,学习生活单调、乏味,情绪往往处在最差之中。贪玩,仿佛是一种自我“救赎”。
3)考试成绩排名,“前百名奖”,是部分学生在短期内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唉声叹气,自愧不如,身体与精神上都受到伤害,学习上耐力与毅力直接下降,转移到贪玩上去了。
4)自制能力差,有些学生沉溺于游戏,每天津津乐道,无法自拔。老师教育以后,满口承诺,可是,过一段时间,又开始于自己的无聊散漫之中。
解决方案:
1)对于因学习“基础差”而贪玩的学生,家长、老师应该把学生学习的目标降低一点,进步一点点都值得表扬。学习是孩子一辈子的事,学习是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因此,鼓励、表扬是学生获得自信心,那么,学习的“一小步”便开始了。
2)关注学生持久的抗挫折能力。美国著名学者保罗·史托兹博士研究得出:“一个人AQ愈高,愈能以弹性面对逆境,积极乐观,接受困难的挑战,发挥创意找出解决方案,因此能不屈不挠,愈挫愈勇,而终究表现卓越。挫折商的测验中,一般考察以下四个关键因素——控制,归属,延伸,忍耐,简称为CORE。控制指自己对逆境有多大的控制能力;归属是指逆境发生的原因以及愿意承担责任、改善后果的情况;延伸是对问题影响工作生活其它方面的评估;忍耐是指认识到问题的持久性以及它对个人的影响会持续多久。”我们都是在失败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家长、老师要鼓励学生不断挑战困难,把大困难转化为小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不断超越自己,直到达到自己的“计划目标”。
3)从责任、担当、目标、道理入手,让学生明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惜时从现在开始;“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玩物丧志从现在停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
4)改变自己,身教重于言教。俗话说“孩子是我们身上的一面镜子”,家长应该好好反思自己,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帮助孩子预习、作业、复习、分析试卷,提出“家庭补救措施”。联系老师,修改计划、落实计划。而不是一面愤愤地批评,一面又去“忙”自己的活动。这样简单、“粗暴”的“教育”,怎么让学生取得优秀的成绩呢?
“玩是孩子的天性”,但不能玩的连学习都丢了...你不努力,谁替你努力?所以,教育孩子要改掉贪玩的毛病,除了老师全身心的投入,家长更应该学会“放弃”一些东西,指导、引导孩子入规入距,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孩子成绩,迫在眉睫啊!
四、专家论坛
1、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自组织的行为
倪绍旺(江苏家庭教育专家):
杨东平,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他在最近一次演讲中分享一个著名的案例:一个印度的教授做过一个“墙洞实验”,他把电脑安在偏僻的农村、少数民族的乡村,之后他就走了,过了三个月他再回来,发现小孩不仅学会了英文,甚至连生物、遗传学这些知识都掌握了!这个实验他反复在南非、柬埔寨很多地方去做,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杨教授提到的印度教授SugataMitra是一位教育研究专家,他于1999年起开始在印度进行“墙中洞”(holeinthewall)的儿童教学实验。实验非常简单,就是在一个墙上挖个洞然后装上一台电脑,看看孩子们会有什么反应。实验的结果是惊人的,学生自己可以用“自组织”的方式学会电脑的使用,并且用电脑去自学各种其他领域的知识。SugataMitra教授认为未来的教育技术应该朝着更好的帮助孩子实现自我学习和学会价值判断的方向发展。
"墙洞实验"在偏远地区都能成功,这就表明:教育要激发儿童的好奇心、维持儿童的学习兴趣,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需要考虑时间的合适性和方式的恰当性;孩子的价值观是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的,教师要引导孩子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自组织的行为。
这个实验也告诉我们,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大,兴趣是最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是最强大的老师。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和老师,其实要做到的只是“放手”与“信任”,不要去干扰孩子强烈的学习能力。
卢梭说,我们的教育有三个来源:一个是自然,一个是人,一个是各种事物。卢梭提倡向自然学习,提倡自然而然的教育。放在现在的语境,就是自主学习,放手让孩子主动获取知识,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墙洞实验"没有任何传道受业解惑,学生的自我学习效果惊人,说明孩子的潜能非你我想象!
杨教授指出,“学校在窗外、他人即老师”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的真理。在学校教育领域,跨界改变教育的第一个尝试是打破班级、学科的界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主题式学习、整合课程,然后把教学的内容从学校转移到了生活中,进入了家庭。自学习的概念从小众走向大众!
杨教授认为,教育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不确定性非常之多。所以一个有效的社会变革必须要建立一种新的生长机制和基础性的力量,这就是学习化的个人和学习化的组织,从而逐渐逐渐的生长、演变、迭代、推进、创新,从而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墙洞实验"告诉我们,学习化的个人天然存在,需要我们放手成就!学习化的组织需要引导帮助和推动!
庄克穗:
倪绍旺
墙洞实验给自主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
2、科学就是刨根问底?
老李(深圳家庭教育专家):
科学是什么?为什么科学产生于西方而不是技术不弱的中国?听了张向南教授的演讲,或许有点头绪。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空间科学部首席科学家张双南《开讲啦》:科学就是刨根问底?
研究生毕业后他留学英国,常常被问到一个问题“What'sthescienceofit?”(它蕴含了什么科学道理)。这让他感到很诧异,自己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从小学到研究生,一直在学习科学的知识,能说明白物理是什么,化学是什么,却并不知道“科学是什么?”
在大学期间读的一本对他影响巨大的书-----诺贝尔奖获得者温伯格写的《最初三分钟》。书中介绍了宇宙大爆炸后三分钟的时间里发生的奇妙景象,让他第一次感受到科学的巨大威力。
演讲中,张双南提问现场观众“我国四大发明都有哪些?”在场的观众轻松回答。可是,张双南却认为“四大发明是技术,并不是科学。”
他讲述了历史上有名的李约瑟之问——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技术都比西方先进很多,但是为什么科学不是在中国产生的?
节目中,他分享了两则寓言故事--“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
“两小儿辩日”里,两个小孩儿就“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更近”而争论不休,当孔子也无法给出正确答案时,两小儿嘲笑孔子,原来孔子并不比我们聪明;
而“杞人忧天”讲的是杞人整天担心天塌地陷,而惶惶不可终日,2000多年来,这个成语一直被用来嘲笑不切实际,异想天开的人。
作为科学家,张双南如何从科学的视角进行解读呢?他说,如果我们仔细想想,这两则故事里,最后都是以“嘲笑”结束,但实际上它包含了严肃的大气科学问题、测量学问题,天文学问题,力学问题,地球科学问题等等一系列的科学问题。
不能以诡辩、自圆其说代替刨根问底,以赢得辩论、实用主义代替追求真理。同样,当我们享受着四大发明带来的技术便利时,我们更应该去追问技术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
所以,科学是什么?他认为简单地来讲,科学就是刨根问底,科学的目的就是发现规律。科学作为文明的一部分,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人类的知识去做贡献。
中学生如何培养科学精神?张双南先生建议:
科学家传记可以作为很好的科普读物,是青少年培养科学精神的方法之一。因为阅读科学家的传记可以体会科学家是如何思考的,他们是如何提出问题的,他们是如何成长为科学家的,而这个过程是培养科学精神最好的方法。
大家都读过《十万个为什么》,其实我们更需要出一本《十万个怎么办》,我鼓励大家质疑,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善于提出问题。科学最重要的是,让你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仅是说知道问题的答案。”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空间科学部首席科学家张双南在《开讲啦》所讲的“科学就是刨根问底”命题,我认为,其“刨根问底”既是“科学”的本质,也是“科学探索”的方法。这与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追问的“自然科学如何可能”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说,所谓的“科学”就是要找寻事物存在的ー些必要条件,找寻事物内在的因果规律性。
在这过程中,要运用到数学工具以及逻辑工具诸如同ー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演绎法、归纳法、假设法等,并且结合经验观察和ー些必要的实验,来对事物进行“刨根问底”。我们经常说到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都离不开以上元素!知识的科学性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收和记忆,更重要的是要对接收到的知识主动地进行逻辑上的建构和思辨,从而加深认识事物并且从中发现事物变化发展的可能性!
我们也常说要有“怀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精神”,这两者也离不开上面所说的元素,倘若离开以上元素去“怀疑”、去“独立思考”,则大致上是片面的或非理性的,甚至是无厘头的。
五、群主寄语
吞下幽门杆菌的人
齐悦(群主):
拿一个广口瓶,瓶底向着阳光,瓶中放入蜜蜂,它会往阳光飞去,但会撞到瓶底,一撞再撞,因为在自然界没有“透明的墙”。
玻璃是人造的,蜜蜂的经验里没这个东西,所以它会一直撞到死。
但是如果你放的是苍蝇,苍蝇也会先撞到玻璃,撞几次以后,它会往不同的方向乱飞,飞几次就能飞出瓶口,得到自由。
苍蝇比蜜蜂更聪明吗?不,蜜蜂是有组织、有分工的,苍蝇比蜜蜂智力低很多,那为什么苍蝇知道可以朝瓶口飞?
不,苍蝇不知道,它只是乱飞。
蜜蜂虽比苍蝇智力高,但它以过去的经验,一定要向阳光飞,它知道自然界没有透明的墙,所以反而一直去撞瓶底。
结果苍蝇因为无知,反而没有被知识所限。
人类无法接受创新的概念和新事物,这并不仅限于无知的人。常常是最有知识的人,才更受限于既有的知识。
旧的知识会像黑眼罩,罩住他们的眼,使他们看不见新发现。旧的知识会像水泥,灌进他们的脑,使他们思考僵固,排斥所有新想法。
1984年6月12日,巴里•马歇尔吞下一个试管的幽门杆菌培养液。
他想死吗?不是,他把自己当小白鼠,要证明幽门杆菌是造成胃溃疡的元凶。
过去医学界的定论,胃溃疡是压力过大或饮食习惯不良所造成,胃里的胃酸足以杀死所有细菌,所以这个病跟细菌无关。
澳大利亚皇家珀斯医院有个病理医生叫罗宾•沃伦,1979年他在胃黏膜的切片上发现奇怪的蓝线,用显微镜仔细观察,看到像细菌的东西。
后来他又在一些胃炎病患的胃里发现了同样的东西。但是没有人认为那是细菌,因为细菌不可能存活在胃酸那样的强酸环境中。
1981年,马歇尔来到皇家珀斯医院,他是肠胃科的实习医生,向沃伦请教有什么新题目可以研究,沃伦就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他。
马歇尔研究之后,认为沃伦可能发现了一种未知的细菌。他当时照顾一个胃病患者,每种测试都是阴性反应,唯一没做的就是细菌测试,但其他医生都说不用做,因为胃里不可能有细菌,有的医生还说这个患者有病,是精神病。
马歇尔知道患者没病,他和沃伦利用患者的胃黏膜切片,想在实验室培养出细菌,结果连续三十七次都失败。
1982年复活节前,马歇尔进行第三十八次实验,星期四他放入胃黏膜切片,就去度假了。
到了星期六,本来要帮他处理切片的人,因为手边有事要忙,就把他的培养皿搁置着没管。
等复活节假期结束,星期二的下午,马歇尔接到实验室的电话,立刻冲去,“细菌”培养出来了。
1982年4月14日,他们培养出幽门杆菌。这种细菌要三到四天才能培养出来,过去的细菌只要两天,所以每次以为是失败了,其实只是时间不够久。
马歇尔把这个惊天动地的发现写成论文,结果被打回来。他在医学研讨会上发表,遭到强烈的质疑。因为这等于是说“教科书”错了,所有权威医生都错了,几百年来的定论要被推翻。
就算有幽门杆菌,怎么能证明它就是胃溃疡的元凶呢?
马歇尔用小猪实验,把幽门杆菌注入猪的体内,但不知道为什么,小猪就是不会得胃溃疡。拿其他动物实验,结果一样都不成功。所以马歇尔决定拿自己实验。
1984年6月12日这天,他先确定自己的胃是健康的,接着吞下三十毫升的幽门杆菌。一天、两天、三天……到了第七天,他出现呕吐现象,症状持续三天,到了实验第十天,用内视镜检查,他的胃已经发炎,有幽门杆菌存在。他服用抗生素之后,症状消失,再做检查,幽门杆菌没了,胃黏膜的组织恢复正常。这下证明幽门杆菌确是胃溃疡的成因。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也不是一日能拆光的。
医学界先是惊讶,接着排斥、存疑,经过大规模的临床实验后,这道墙才一块一块被拆下。
2005年10月3日,马歇尔和沃伦共同获得诺贝尔奖,才算真正获得肯定,距离他们实验成功,已经超过二十年。
其实早在1875年、1940年、1967年,幽门杆菌就已经被发现,但因为没有培养成功,所以就被认定不存在。
人们倾向于不去看见他们不想看见、不期望看见和无法解释的事物,幸好有沃伦和马歇尔相信自己所见,否则胃溃疡如在幽暗之境,想治好是门都没有。
现在,马歇尔把1982年那封拒绝承认他幽门杆菌发现成果的信挂在办公室的墙上,提醒自己、提醒众人,永远要像“学生”,像一张白纸一样,才可以开放地接受新事物。
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新人,发现新东西,因为几百年的定论,也可能是错的。
陈萍怡心理辅导微信公众号:cpy618000
陈老师家长问答微信号:cpy84618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