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休闲在家,理当活得轻松愉快,但往往并不尽然。尤其相当一部分城里人,遇事常常想不开,终日疑虑重重,使自己陷入孤独之中。这些人中,有的刚退下来的老同志,不适应新的环境,觉得人走茶凉很不好受,又埋怨家人不理解自己,由怨到气,由气到恨,心里越来越不平衡;有的在家里继续扮演领导者角色,把家人当作下属,经常训话甚至骂人;有的把全部情感、精力都放在家务上,从早忙到晚也没完没了;有的全心全意带孙子(女),连自己的退休金也付出了100%,但却得不到儿女的理解;有的退休之后来客少了,就疑心别人遗忘了自己,访友不遇,又疑心他人有意疏远自己,偶患小病,就怀疑得了不治之症;有的因家务事而与子女发生矛盾,就为家长的权威受到冲击而痛苦&"hellip;&"hellip;由此自感越老越没用,失去了生活热情,与亲属缺乏良好的沟通,少与朋友来往,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愿参加任何社会活动。久而久之便产生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容易使人患上抑郁症,但多数轻度抑郁症并不易察觉。
由于不典型,病人也缺乏相关的知识,所以很容易忽视,使病人长期陷入精神痛苦之中,甚至导致悲剧发生。
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一条是心理健康出了问题,也就是说得了心病。例如,一些老同志多有失落感,就是没有把自己看作普通的百姓。思想上老是停留在工作岗位上,不去寻找新的精神支点。寻找新的精神支点也是一种战略转移,要让自己对晚年生活有较强的适应性。所以,心病还得心药医嘛。
首先,要正视自己是一个老人这个现实;老年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具有不同的因素与特质,其发展也有不同的规律性:有些心理成分和特性发展早,衰退也早,如人的感受性,思维的流畅性等;有些发展晚,衰退也晚,如思维的深刻性会随年龄的增长不断深化;还有些发展成熟后仍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如老年人的智力,深邃的智慧,性格的坚定性等,往往可以持续到八九十岁的,而且,60岁以上的老人的智力发展仍具有相当的潜力。所以说,六七十岁的老人,智力并不比青年人差。为此,老年人不要自卑,也不要自傲,以平常心去对待新的生活。
其二,要正视自己是一个退(离)休老人这个现实,尽快思考人生第二个春天的设计。吴玉章81岁时,给自己写了座右铭。我志大才疏,心雄手拙,好学习而无学问专长,喜语文而语文不成熟。无故皋之敏捷、有司马之淹迟。是皆虚心不足,钻研不深之过。年已八一寡过未解,东隅已失,桑榆未晚。必须痛改前非,力图挽救。戒骄戒躁,毋殆毋荒。从中启示我们,只有自强不息,才会积极热情。
其三,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迅速把坏心情消灭在萌芽状态。情绪和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其变化与脏腑功能活动相关。一般的情绪变化不会致病,而某种情绪突发或者长期受刺激,就会影响生理功能,导致生病,所以要自控情绪。建议:(1)勿太闲,勿太忙;勿太动,勿太静。(2)积极学点新东西。(3)大事精明,小事糊涂。(4)对不合理要求敢于说不。(5)重视午饭时间。(6)参加群体活动。(7)广交朋友。(8)生活有规律。(9)养生与养性相结合,以养性为主。(10)知足。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