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虚无聊是一种心理疾病:国外学者提出&"ldquo;存在神经症&"rdquo;,以心情平淡合格无动于衷为特征,且不会随情境的转移而改变,病症者主观上感觉空虚无聊,不理解别人的生活,不能与周围人在深层次上沟通,生活没有意义,自身毫无价值,内心没有真正、深刻的满足感;我国神经症专家许又新教授称之为&"ldquo;无聊神经症&"rdquo;。暂时无事可做,不是&"ldquo;无聊神经症&"rdquo;(环境改变,空虚就会消失),而患&"ldquo;无聊神经症&"rdquo;的人,在任何时间、何种情境下都会觉得空虚无聊、没有意思。
如何摆脱空虚和无聊的侵袭呢?
治标先治本首先,寻找人生的目标。远离空虚无聊
空虚的本质在于无意义感。从哲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生命与生活是否有意义,主要是指其生活是否有一定的目的当一个人有了目标和奋斗方向时,人生才是美好的,而一切促成人生目标实现的努力也就有意义。人生的意义在于目的与过程的交互作用进入大学后,旧的目标已经实现,大学生新的目标又没有建立起来(或者不明确),就很容易进入一种无意义的空虚状态。&"ldquo;寻找人生的 目标&"rdquo;并不是一句空话、套话,大学生应该不断追求和强化自己的阶段目标。例如,给自己列一张梦想清单,写下来(而不是放在头脑中),然后一项一项尽可能地努力去实现。
其次,调整过高的自我期望。远离空虚无聊
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推动我们走向充实,不切实际的梦想带来的是压力和不自信,使人变得更加脆弱。不少有空虚感的同学都经历了一个从&"ldquo;定目标&"rdquo;到&"ldquo;没有追求&"rdquo;的幻灭过程。为什么?关键在于目标&"ldquo;远大&"rdquo;目标定下来了,但一直不能做好,为了维护(虚荣的)自尊心,干脆选择了逃避和放弃,从而进入了没有的状态。例如,&"ldquo;每天要记100个单词&"rdquo;&"ldquo;我要自学另外两门专业的课程&"rdquo;,这些不切实际目标或许能激励你一两天,却对长期坚持没有益处,恰当的目标应该订在比自己原有基础稍高一点的位置,所谓&"ldquo;跳一跳,摘果子&"rdquo;。同时,既要有长期的目标,也需要有短期的计划,注意在生活中经常安排一些具体的、短期的事情去做,让自己迅速地行动起来(不要去等待合适的时机,每个现在都是最好的时机)。
第三,在挑战中寻找活力,在创造中感受充实 远离空虚无聊
人在面临挑战和危机的时候,是最容易激发活力的。人生的意义感来在自于在创造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价值。许多同学在日复一日的平淡中,看不到可能的危机,日渐变得麻木,近而空虚。一个实验:将青蛙放在热水锅里,遇到强烈刺激,它奋力一蹦,可以跳了出来;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加热,它会一直&"ldquo;享受&"rdquo;,直到最终被煮熟。&"ldquo;专业不好不坏,成绩不高不低,日子不紧不慢&"rdquo;空虚就是一口慢慢加热的冷水锅,在不知不觉中置人于死地。
如何跳出来?必须锻炼自己敏锐感受危机的能力,自觉地给自己一些挑战性的任务。例如,死记硬背书本没有意思,可以尝试写一篇论文,在创造中学习;每天闲逛没有意思,可以主动参加一次社会调查,在行动中磨练。
不要抱怨环境空虚,还是充实,其实掌握在自我手中。只要愿意,从这一刻开始,你就可以把生活安排得充实起来。我们必须去做一些有益、有价值的事情;不要变成一只&"ldquo;被慢慢煮熟的青蛙&"rdquo;,让最美丽的青春、大学时代在麻木中消耗怠尽。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