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违反某种标准和规范并且威胁现状的事物出现,都会遭取笑和取缔。无性人群不得不面对的种种反应,正说明我们生活的社会是多么缺乏教养、思维狭隘,对性是多么不开放。
安妮特现年47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她说:&"ldquo;这是因为我善于照顾自己,而且没有丈夫和孩子的烦恼。&"rdquo;
她住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城市市郊,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律师助理。&"ldquo;我的工作让我觉得过无性生活是多么幸福,我目睹了太多离婚案件,这个无聊的地方充斥着丑陋的事情:她的丈夫为了他的男友而离开妻子,诸如此类。&"rdquo;
据英国《观察家报》报道,全世界约有1%人口过着无性生活。他们从来没有对性产生过兴趣,将来也很可能不会。
旧金山人戴维&"middot;杰伊2001年建立&"ldquo;无性关注和教育&"rdquo;网站,目前已吸引5万多名会员。他说,&"ldquo;无性&"rdquo;不是对性的的压抑,它是一种独身状态,只是没有性生活。他坦承,自己在青春期里从来没有性冲动。
&"ldquo;当我跟父母说到自己的无性生活时,他们立即劝我释放自己,&"rdquo;杰伊说,&"ldquo;我想,他们大概很难想像,其实我觉得无性生活很幸福。&"rdquo;
无性生活令人&"ldquo;着迷&"rdquo;的一点是,它揭示了&"ldquo;性&"rdquo;的丰富多彩。24岁来自西部乡村的内思自称是一个&"ldquo;泛浪漫主义的无性人&"rdquo;。自青少年时期她就知道自己没有性欲,但直到最近才知道有一个专门术语&"ldquo;无性&"rdquo;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她也喜欢用&"ldquo;性别模糊&"rdquo;来形容自己:无法界定自己是男人还是女人。
&"ldquo;有时我觉得自己更像个女人,有时又完全不是,&"rdquo;她说,&"ldquo;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魔幻世界,我希望随着我的感受自由改变自己身体。当然,那是幻想。&"rdquo;
社交雷区
在新近拍摄的一部纪录片《无性》中,导演安吉拉&"middot;塔克做了一个调查,请受访者告诉她,&"ldquo;无性&"rdquo;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一名女子犹豫地回答:&"ldquo;我想&"hellip;&"hellip;苔藓是无性繁殖?&"rdquo;另一名受访者提到了蝌蚪。
公众对&"ldquo;无性&"rdquo;缺乏了解,这给无性人群带来困扰。安妮特一直单身,她对这样的生活十分满意,可周围人却对她侧目相看。比如,当地教会组织的一个朋友曾祈祷,求上帝赐给安妮特一个丈夫;她的一个亲戚显然对安妮特的长期单身生活十分不解,于是偷偷为她在婚介所报了名。多年之后,她还经常收到婚介所发来的资讯。
此外,她不得不经常面对一些常人不以为然的社交雷区。比如,她和同事聊天时,往往找不到共同话题。她想说说政治,可同事们总是喋喋不休地爆料丈夫的&"ldquo;糗事&"rdquo;。
其他无性人大都有类似烦恼。来自曼彻斯特的20岁生物学专业学生布里尼说:&"ldquo;生活在一个以浪漫情调和性生活为最高理想的世界里的确很困难。目前对我生活影响最大的是,人们的话题中充斥着性和性吸引,我实在不想加入其中。&"rdquo;
苏齐&"middot;金是英国交友网站&"ldquo;柏拉图伴侣&"rdquo;的创始人和心理咨询师。她说,她的病人经常抱怨,咨询界对无性人缺少关注和了解。&"ldquo;心理咨询界总是希望&"ldquo;治疗&"rdquo;无性人,让他们变得有性冲动。可并没有多少人关注无性人真正的心理和情感需求。&"rdquo;
孤独大概是无性人群最普遍的负面情绪,在互联网普及之前更是如此,他们无法在匿名的保护下找到心灵沟通者。性,只构成恋情的一部分,但如果它被视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那些不愿有性生活的人们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不可能有恋情。
金因为一个试图自杀的病人才于2007年建立&"ldquo;柏拉图伴侣&"rdquo;网站。那人极度孤独,觉得未来没有人会愿意与自己发展一段无性恋情。后来,金为他介绍了一个同样不希望有性生活的女性,才让他走出心灵困扰。
布里尼说:&"ldquo;你无数次听到人们这样说:&"ldquo;我痛恨我的工作,可是一回到家,回到丈夫(或妻子)的怀抱,就觉得一切值得。&"rdquo;有一阵子,我非常担心,自己永远不会有一个家庭,那该怎么办?我的理想生活是:和好朋友生活在同一建筑物里,过着社区式生活。可是朋友们渐渐长大,分别有了各自恋情,这样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不可能。我有点嫉妒有些人,他们愿意为某个人付出一切,而那人也愿意为他们做任何事。而我只愿意和朋友进行柏拉图式的情感交流。&"rdquo;
&"ldquo;柏拉图伴侣&"rdquo;网站吸引的不仅是无性人群,还有因受伤而无法有性生活的人。不管何种原因,网站传达的核心思想是:不能因为你不想要性生活或不能有性生活而孤独一生。
渴望理解
英国华威大学学者马克&"middot;卡里根认为,无性生活的凸显是对战后消费主义、性解放和嗑药文化的反应。&"ldquo;我接触的大多数无性人反映,父母一代很难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反倒是祖父母一代更容易接受,&"rdquo;卡里根说。
&"ldquo;我怀疑,只有当性成为公众话题、被广泛议论、不再隐形时,缺少性吸引才会变成一个问题,&"rdquo;卡里根说,&"ldquo;当性还属于隐私时,&"ldquo;无性&"rdquo;这个词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无性人也不必找一个词来界定自己的身份。&"rdquo;
苏齐&"middot;金同意卡里根的观点。她说:&"ldquo;任何违反某种标准和规范并且威胁现状的事物出现,都会遭取笑和取缔。无性人群不得不面对的种种反应,正说明我们生活的社会是多么缺乏教养、思维狭隘,对性是多么不开放。&"rdquo;
来自苏格兰的21岁姑娘罗拉青少年时期就知道自己没有性欲。&"ldquo;上学时,其他女孩13岁就开始谈论性冲动,而我根本不知道她们在说什么。&"rdquo;在她现在工作的酒吧里,她经常成为顾客谈资。&"ldquo;我几次向他们解释我不想要性生活,但他们只是说:&"ldquo;嘿,那是因为你还没跟我干过,亲爱的。&"rdquo;最后,我只能闭嘴,这样更容易一些。&"rdquo;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