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两个“祛湿口”,一个化湿、一个排湿 人体两个“祛湿口”,一个化湿、一个排湿人体两个“祛湿口”,一个化湿、一个排湿

人体两个“祛湿口”,一个化湿、一个排湿

面对湿气,许多人恨不能除之而后快。但苦恼的是,这湿气究是个什么东西,怎么老除不掉?

黏糊糊的湿,为何缠绵不去

《黄帝内经》曰:“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

作为六气之一,

“湿”

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润养人体,一旦缺失,人就会变得干巴巴。

可如果湿气过重,

则会成为致病因素,表现在机体,则会遏制气机,气机上通下达不畅,使人浑身不对劲。

湿气分两种

1,外湿

即环境中的湿。如南方地区普遍全年潮湿,回南天、雨天时,更是湿上加湿,此时,湿邪易从外侵袭人体,称之为外感湿邪。

外湿难挡,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潮湿天关好门窗,避免湿气入室;衣服没晒干,切勿往身上套,以免湿邪侵身。

2,内湿

即人体自产的湿。当体内水液运化障碍时,会使得湿邪内生。

这主要与脾胃功能有关。脾主运化,脾气强时,水液就能正常运化转输;如果脾气虚弱,则运化水液的“功力”大不如前,水就会在体内停滞、堆积,从而导致水湿内停,湿邪内生。

体内湿不湿,就看三阶段

第一阶段:

容易疲劳,经常觉得累,倦怠乏力;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看到食物没食欲,吃东西不香,这是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脾胃排斥饮食的摄入。

第二阶段:

吃东西不消化,饭后打嗝,肚子胀的难受;脾虚则生湿,痰湿蒙蔽头目,出现头晕目眩;聚湿生痰,痹阻心胸,引起心悸。脾湿还会导致浮肿。

第三阶段:

经常拉肚子,反复耗气,对脾循环伤害;脾胃功能不足以吸收代谢过量的营养脂肪物质,再加上活动消耗量少,日久形成脂浊痰湿,从而造成肥胖。

身体有两个“祛湿口”

阴陵泉穴:健脾化湿

阴陵泉为脾经之合穴,而脾有运化水湿之功,在临床上,阴陵泉有“健脾利湿第一穴”之称,可用于各种水肿、黄疸、心胸痞满、小便不利之症。

日常可通过按揉、刮痧、艾灸等操作,刺激阴陵泉穴,从而达到健脾祛湿的效果。

委中穴:畅通水道

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而膀胱经作为人体的祛湿排污通道,委中穴是这个通道的排污口,如果此处不通畅,湿气便排不出去,就会导致关节炎、腰痛等疾病的发生。

具体操作:

每周或隔周腘窝处连续拍打5~10分钟,会出现青、红、紫、黑等类似刮痧时候的出痧反应。

同时拍打腋窝的极泉穴和肘窝的曲池穴,能增强祛湿效果。

1、按揉

每天坚持按揉10分钟左右。同时,可配伍按揉足三里穴、承山穴、丰隆穴3穴。

按揉以上穴位时,会有明显的酸胀感,坚持按揉一段时间后酸胀感减轻,这是湿邪渐散的征兆。

2、刮痧

取刮痧板,在阴陵泉上涂上刮痧油。然后,施行刮痧。

力度由轻到重,以耐受为宜,刮至皮肤发热、发红即可,建议隔天进行一次,刮2至3分钟为宜。

可配伍刮血海穴、丰隆穴、承山穴3个穴位。

3、艾灸

调理时长每个穴位15-20分钟,经常艾灸,可把湿毒和多余脂肪排出去。

艾灸取穴:中脘穴、阴陵泉、丰隆、复溜穴

以上几种方法都可以很好地祛湿,无论是按揉、刮痧还是艾灸都很适合。如果您目前对湿气感到困扰,那么一定要试试!

精彩推荐:

全息截根挑羊毛疔、奇穴针法、舌下取栓、中医刺血、特效手法,中医五绝

神奇的针灸无痛一针疗法(干货)

能量手男女私密产后修复徒手整形脏腑调理、任意瘦、丰胸、缩胸等实战

陈红-易针疗法(八卦针)

➤明镜全息舌诊与五行八卦针,168种病症针灸治疗详解!新增五丁开山针

迷踪通督疗法视频网课,秒杀面瘫、网球肘、带状疱疹特惠200元!

针推学术论坛欢迎您的加入

每天免费分享:健康·养生·中医·教学等知识科普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