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眼突然好了更要及时就医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中老年人说:&"ldquo;老花眼多年了,最近看报纸,不带老花镜也能看清,看来要返老还童了。&"rdquo;话语中表现出来的不是担心,而是高兴。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XX眼科医院眼底病中心医师表示,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就医,往往会延误疾病的诊治,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所以,中老年人一定要认识&"ldquo;老花不花&"rdquo;的病因。
&"ldquo;老花眼&"rdquo;及其主要表现
&"ldquo;老花眼&"rdquo;又称老视,指中老年人逐渐产生近距离阅读或工作困难的情况,这是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现象。&"ldquo;很多人认为,老花眼就是远视眼,其实是错误的。虽然表现上两者相同,但是病因是完全不一样的。&"rdquo;医师称,远视眼常常是由于眼球发育异常引起的,发病者往往是儿童和青少年。而老花眼往往是由于晶状体随年龄的增加而弹性减弱,进而调节力下降,视物时近处的物体在视网膜的后面成像,发生&"ldquo;老花&"rdquo;,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
老花眼的表现主要有:视远如常,视近则模糊不清,将目标移远即感清楚,故常不自主地将近物远移;平日不能穿针引线,日照或灯光很好时,阅读没有问题,当光线变暗时,看不清楚字;眼睛易疲劳,看一会儿书,就觉字迹模糊,或者头疼、眼酸、眼胀及嗜睡等。不同屈光不正的人也有不同的表现:原先近视者,发觉戴近视镜看报时,反而有种不适感,验光发现变正视眼了;原先有远视者往往比一般人更早出现老花。
&"ldquo;老花不花&"rdquo;可能受早期白内障、血糖过高及药物中毒影响
&"ldquo;要知道,正常情况下,老花眼一旦出现,是不会好转的,除非眼部出现病理性的变化。&"rdquo;医师提醒道,&"ldquo;要警惕早期白内障、血糖过高以及药物中毒影响。&"rdquo;
白内障早期,晶状体由于吸收水分而膨胀变厚,晶状体凸度和屈光力增加,并因此抵消掉部分老花,从而起到了老花镜的作用,因此出现&"ldquo;老花眼不花&"rdquo;的现象。医师表示,这种现象是短暂的,随着白内障的发展,到了白内障&"ldquo;成熟期&"rdquo;,晶体内水分吸收,屈光度降低,视力会严重减退。
&"ldquo;如果对&"lsquo;老花不花&"rsquo;现象没有意识到其潜在的危险,不及时就医,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rdquo;医师说,&"ldquo;比如,早期膨胀的晶体,会引起房角的关闭,导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会引起视力不可逆的丧失。&"rdquo;
血糖过高也会缓解老花。糖尿病患者由于过高的血糖,导致晶状体代谢失调紊乱,房水被动渗入晶状体内,使晶状体膨胀,凸度和屈光折射力增加,也可起到暂时提高视力的作用,使老花眼症状减轻;而当血糖下降或恢复到正常时,老花症状会再次出现。
&"ldquo;少数药物中毒也能影响老花程度,比如,当所从事的工作长期接触磺胺、钾、汞、铅等化学药物时,就可能影响到晶状体的代谢。&"rdquo;医师说,&"ldquo;但这些情况很特殊,一般很少发生。&"rdquo;
平时要注意眼部保健,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眼部疾病
当出现&"ldquo;老花&"rdquo;时,除了配镜外,中老年人还应学会眼部保健,平时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的食物和果蔬,多吃豆类、谷类等粗粮。而面对突如其来的&"ldquo;老花不花&"rdquo;,医师表示,应理智对待,及时就医,明确眼部疾病。
&"ldquo;如果发现有白内障,应尽早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以免因失去治疗时机,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等。&"rdquo;医师说,还有一些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应定期就医,及早明确是否患有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以便进一步对相关疾病进行诊治。
另外,还要注意保持平稳的心态。医师介绍,由于眼部疾病引起的&"ldquo;老花不花&"rdquo;常需要住院手术,这让许多患者心理上难以承受,生活中可能会变得烦躁、易怒。&"ldquo;在正确认识&"lsquo;老花眼&"rsquo;的同时,也要正确认识&"lsquo;老花不花&"rsquo;。&"rdquo;医师表示,出现这种情形时,患者应保持心态平和,而良好的工作氛围、融洽的人际关系对疾病的缓解很有帮助。&"ldquo;人到了40岁以后,或迟或早、或轻或重地都会出现老花眼以及&"lsquo;视力好转&"rsquo;的现象,这是不可避免的生理规律,我们应该坦然处之,正确面对。&"rdquo;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1
03-08
04-08
03-30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