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一双小情侣在沙滩上奔跑拥吻的画面,不如一对佝偻的老年伴侣在夕阳下相互搀扶的背影浪漫温馨。
世界上最真情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经过时间历练的相守,才是浪里淘金,日久真情。
人在年轻时,很难领会法国女作家杜拉斯说的那句话:“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静子的父母那一代人,总让后代以为没有爱情。其实,经历人事的人都会懂得,所有的爱情最终会成为亲情。他们也许没有什么花前月下,但柴米油盐的琐碎磨合中,会积淀理解之后的依恋与感激。
亲情的滋生与长大,实际是陪伴的过程。
陪伴,是最暖的付出
。真正爱一个人,爱孩子,爱伴侣,爱父母,爱朋友,都是需要时间的。真正的爱,不是夸下海誓山盟,不是给予金钱财物,而是肯为你交付自己的时间。时间即生命,爱的过程,其实是交付生命的过程。
生命是一段“目送”的行程。在一起之后,每一站都是分离。在这一趟行程中,我们送走一个个下车的背影,到达自己的终点站时在别人的目光中离开。每一个背影,都期待众多爱意的目光聚焦。
有人把人一生以75年计算,画900个格子,每一个格子代表一个月,涂掉已经过去的月份,会让人有些恐慌。涂掉的格子里,我们和自己爱的人们,相守了多少?古人都会感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们回问“时间哪去了”时,最美好的,应该是不会后悔逝去的时空里,没有最爱的人的身影。
现实中呢,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电视里唱着“常回家看看”,但年轻的人还是在奔忙中逃避了身后长辈殷切的目光。还有的和父母住在一起,不过是为了要老人帮忙看孩子,做家务,自己好做甩手掌柜。太多的“身不由己”不过是一种借口。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叫“坏人变老了”。确实有一些老人做了不堪的事,但以偏盖全地戴帽子贴标签就不公正了。监狱里年龄层次最多的,并不是老年人;小屁孩里也有讨厌的熊孩子。年龄不是错。也许走近老人,多陪伴老人,就会发现他们大多不是我们误解的那样。经过岁月酝酿的酒,更醇厚更纯粹。“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人应该感恩老人的存在。
当然,老年期因为生理学上的衰老,大脑退化,器官机能下降,人格和心态也会有一定变化。发展心理学上对此总结了几点相对负性的心理方面:
不安全感
。身体机能的退化,让他们对身体健康的变化很不安。经济方面,也会有对生活保障和疾病护理的担忧。
孤独感
。退休后角色的变化,信息源减少,导致失落和孤独。子女如果忽略关心,缺少沟通,老者更会体验到苦楚。
适应性差
。老年人对环境渐趋于被动,保守,依恋已有的习惯,加上学习新事物也困难了,较少主动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拘泥刻板性并趋于保守
。人到50岁后刻板行为渐增强,加上注重自己的经验,会希望晚辈接受自己的经验方式,从而引发矛盾。
更为被动,爱回忆往事
。老年人的心理世界表现出由主动向被动、由朝向外部世界向朝向内部世界的转变。越是高龄越爱回忆和联想往事。
负面心理
目前社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危机认识并不足,给予的帮助还限于表面。对此,晚辈要做的是,心态上的尊重,行为上的陪伴。
尊重,不是因为他们是老人,是长辈,而是尊重他作为个体的尊严
。他们往往能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和活动的变化并有所抗拒,我们更要帮助他们体现价值,维护尊严。尊重并不需要什么下跪含泪洗脚,不是言听计从,而是尊重老人的当下,恰到好处地帮上一把。
陪伴,需要是用心的陪伴,高质量的陪伴
。年轻人确实都有自己的空间和生活,但我们并不需要朝朝暮暮,朝叩晚拜。送再多的钱,也不如亲自登门见老人一面叨几句家常。陪伴的心,是爱心,还有耐心。人们给孩子换尿布和给老人换尿布时的感受是大不一样的。痴呆,瘫痪……老年人抛来的考验总是接连不断。面对困境时,不抛弃,不放弃,才是最深的感动,最温暖的亲情。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和孝道
。“我要陪着你变老”,不应是唱得好,而应是做得好,“陪伴”得好。人谁无父母,人谁不会老,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教会了孩子爱,做好了陪伴,但成年的我们仍应努力补好爱与陪伴的功课,让爱,充满时光隧道,让爱,在生命的旅途沿续。
审稿:杨海鹰
美编:胡馨尹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1
03-08
04-08
03-30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