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白事”上的事都明白了 看了这个,“白事”上的事都明白了看了这个,“白事”上的事都明白了

看了这个,“白事”上的事都明白了

原标题:逝者为大——略述民间殡葬中的礼仪文化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时时处处都在礼节上有所表现,尤其是过去在农村死人之后,办理丧事的过程中,更是各种礼仪文化的集中体现。一个家庭老人死后,不管儿女子孙多少,不管事业如何,都将丧事“当大事”办,尽心尽力去处理,不可马马虎虎,这是对逝者的一种态度,也是对孝子的一种综合能力的测试和考验,处处展现出一个家庭的精神面貌,体现的是一种孝道文化。

首先是忌说“死”字。人死后说“倒头了”,“咽气了”,“走了”,“老了”,一个“了”字说出了死的结果,了却了苦难艰辛或辉煌灿烂的一生。不是说“死了”,“断气了”,“完了”,“拉倒了”。办丧事不说“丧”,而是说“办白事”,“安排后事”,以示与结婚红事的区别,“红白前后”对比说出了生死的结果,道出了事情的性质,看出了对人的态度。在过去严格执行“丧不报,亲不往”的年代,尤其在送达“丧帖”这一私家正式公文时,表述的更加有文化味,称“仙逝”,“殡天”,“西游”——。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文字中尽量避免生硬粗俗,透出一种含蓄和委婉,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从而以显示出孝子对逝者的敬仰。

其次在病人垂危之际叫“抬床”或“移床”,不可等病人死后再抬尸穿衣。待病人奄奄一息,寿终正寝之时,子女们、亲朋们要提前几日要昼夜守候在病人旁,随时观察病人的各种变化,适时把号病人的脉象。看只呼气不吸气异常现象时,要迅速穿衣冠,不得死于炕上,否则被外人说不孝,床前无儿女。子女不守在老人床前,见不到最后一面,是做人的终身遗憾,无法弥补。在大家精细分析病情后,最后由家中主事者,下令给病人穿衣裳,在未完全咽气时,趁身体还热便于好活动,衣服穿得舒服,更容易整理容颜。一般所搭的床,就地取材自家门板和两条板凳支撑,将棉褥铺于门板之上,将奄奄一息的病人抬于床上。人是清风肉事泥,有口气是人,无口气是尸骨。一般家庭将“床”放在房屋的中堂,庄重宽敞,便于人员的来往和孝子们守灵,同时头朝西,以示阴阳两界驾鹤西游,通往极乐世界。这时灵前摆好干鲜祭品,点上长明灯,烧上香,灯不可灭,香不能断,以示家庭香火不断,代代延绵,同时给孝子们提出,要严格守灵。用这样的做法暗示子孙在老人最后时刻要认真孝敬,莫要麻痹松懈,若要放松对孝子将来不利。

当人死后,先要在自家门前挂“坐牵”(男左女右)。以示真正咽气,向众人宣布开始办后事,逝者多大岁数挂多少条白纸条,但大部分地方是“倒头长一岁”,以示岁数大高寿,证明家庭条件好,子女们孝顺,逝者身体好有修为。从门前挂的“坐牵”,可以看出死者是男是女,男士白纸条尖为“V”,女性为倒“V”,以此提示哪些不太知情的人,在吊唁和说话办事时,说不清死者的身份,闹出尴尬的笑话。

根据死者的年龄,子女的多少,家庭经济情况,死者生前遗嘱,亲朋好友的多少和其它情况确定办事的时间,过去由于交通不便,物质的准备需要时间,有排七(放七天)的,有放五天的,有放三天的。每天的日程都排的满满的,有说书的,有唱戏的,后来还有演电影的,有跳舞的。可根据死者的爱好,选择老人生前喜欢的曲目,热热闹闹,以示隆重,同时也丰富了民间的文化生活,以此彰显孝子的孝心和经济实力。

烧纸(送钱)是整个丧礼中的重头戏,贯穿整个丧礼的全过程。倒头之后,由女儿烧“倒头纸”一斤(过去这应该是个比较大数字)。每天还有烧“天明纸”,这不单是女儿,而是女儿、儿媳等和死者有亲缘关系的,所有小辈的女眷们都参加,晚上也要烧纸,以示死者到阴间,只有人间的晚上,方是阴间的白天,死者才能收到烧的钱,以给死者更多的钱,保证过世后“生活富裕”,尽儿女们的孝心,同时也补偿父母在世时省吃俭用,一生操劳的辛苦。街坊邻居,亲戚朋友每到之人皆不空手,均带上纸钱,以送别逝者,表达对死者的追忆及对家属的慰问。

更为大规模的“送钱”是“烧车马”(一般情况下是由女儿出钱购置),除了零散的纸钱外,还要烧特制的“金库银库”,让身强力壮,有韧劲的“童男童女”抬着,金银库严格密封,封条上都有密封的“时间和单位”,同时还要找一个赶大车的车把式。此“车把式”是早已过世,又与死者相识,老实本分,赶车技术好,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带上“路条”(相当于介绍信)和穿资路费,在去西天极乐世界的途中,打点路途中的各种查路的“小鬼”“匪徒”,以便道路畅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顺利到达目的地。“烧车马”也有讲究,死者是男性,烧“大马车”(有两匹的,有三匹的)人高马大,骏马高骑,是女性则是“老牛车”(旧时女人是裹足的三寸金莲,不骑马,出门坐牛车),老牛有耐性,走得慢,平稳少颠簸。

送死者上车,是个繁杂隆重的事情,是办白事的重要环节。过去必须到天黑才能进行,因为人死后是从人间到地狱,从阳间到阴间的转换,所以昼夜颠倒,只有阳间黑了,阴间才能开始天明,否则阳间不黑阴间不明(旧时没有电灯照明),看不清路径,走不了。死者走时送上车,所有的儿女都要背着上车,由儿子披上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上边有死者的灵魂),用弯腰真背的姿势,在众人小心翼翼的搀扶下,口中念念不断的呼叫着,由前面点灯(一种油制的纸)照明带领下缓缓走到纸车前。纸车前放有桌子,慢慢“扶上车”,旧时在放的桌子上,还要用箩筛好一层草木灰,看是否留下死者的“脚印”,如没有脚印说明死者还没有上车,还要第二次背请。死者不上车,车马不能烧。烧车马前先把马(牛)的嘴抠开,让马(牛)吃好草料,喝足水,以示吃饱喝足,快马加鞭赶路,同时脖子上还要带好干粮,寓意路途遥远,日夜兼程,饿了半路备用,然后用刀砍断马(牛)的腿,只有这样才能在阴间行车。点燃后,所有烧的车马财务要自然烧透,不许用水浇灭,否则“烧的钱”不能在阴间天堂使用,同时用一个水壶反倒水,逆时针方向将所烧之物“圈上”,示意别人不许动用死者的财务和用品。

办白事过程中,礼仪贯穿始终,到出殡日更是集中的体现和高潮。

早饭后,所有的孝子披麻戴孝全副武装,集聚在灵棚内外,鼓乐,高跷,说书的,唱戏的,跳舞的各就各位,相互交织,众人在灵棚前“行礼”。首先是办事的“总理班子”,先行叩拜礼,向死者行最后的敬意礼,众孝子分列两旁跪谢,感谢多日的操劳,从此开启出殡日的繁忙时刻。然后是孝女们开始隆重庄严肃穆的“行礼”仪式。整个场地里三层外三层,多是年龄稍长的女性,一则看每个孝女行礼的技巧,为自己以后遇到此类事情提前做好功课,二则是看那个做的不好的,众人品头论足,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尴尬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孝女们陪跪在灵棚的两旁,按辈份大小依次进行,秩序井然,衔接紧密。一般先由长儿媳带头开场,面带凝重,动作缓慢舒展,上下起身优雅,跪拜叩首清晰,款款优美大方,在肃穆中完成四磕八拜,给人艺术的享受,令人交口称赞,若年龄大的,跪起不便的,一旁有小辈人搀扶。儿媳们按次序叩拜完毕后,依次是女儿,侄媳,侄女,外甥女,孫媳妇,孙女-------.两旁的孝女们依次相排,与行礼者以礼相还,彼此互动彬彬有礼。整个过程因孝女的多少而定,起初单独进行,往后看时间,同辈同类的有双人的,有几个人同时进行的,越往后越简单越快,人们的关注度也逐渐降低。整个过程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态度、修养和技艺水平,也展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组织领导能力。为使整个“行礼”过程高水平,大多时由家族中的有经历的人或女“总理”(办事的女主管),提前单独培训,交代“行礼”中的要领和技巧,并反复揣摩练习。所以参与的人,是一个学习锻炼成长提高的过程,不是简单地草草了事。

在孝女们“行礼”的过程中,办事的各个部分均在总理的指挥安排下,按预定的方案紧锣密鼓的进行,除了灵棚以外,丧事上宴席的摆布,厨房红白案的准备情况,锅碗瓢盆烟酒茶的分配摆放,笔墨纸砚写礼人员的到位情况,说书的、唱戏的、跳舞的、踩高跷的以及各种花圈挽联的摆放,各个部位协调统一,相互衔接,环环相扣,一切准备到位后,按照时间节点,“总理”发令燃放鞭炮———“开灵”。这样宣布一切准备就绪,可以接待各方来的亲朋好友进行吊唁,出殡日的大幕正式拉开。

“礼桌子”是最繁忙地方,是亲友们到达后的签到处,各种祭品的清点地,是整个办事的最前沿,是掌控出殡日办事节奏的操作台。礼桌处的“先生们”,根据主家提供的亲朋好友清单,将各类孝服依次摆放清楚,写好来宾的地点、主礼、傍礼和各种祭品的种类,并将孝服发放到对应的人员手中,有时还要帮着穿戴整齐,然后由孝子谢孝(此孝子一般是与死者关系稍远的小辈。儿孙重孝在身不离灵堂寸地)。是对远道而来的亲朋表示欢迎,对来宾表示感谢,谢孝后由办事人员引领到灵前吊孝,摆好祭品后,司仪点纸,鸣锣叩拜,有时为突出主角,单独一排,其他人在主角的后边,有时将主角放在中间,由几人组成一排。磕头、作揖、手拜是否规范整齐,看出一个家族成员的文化素养和家规家风。

谢席,也是整个出殡日的重要环节。当宾客们在灵前祭奠完毕后,办事的“支客”按预定好的地点吃酒席,尤其是重要的姑姨娘舅或女婿,用丰盛宴席答谢车马劳顿远道而来,开饭前由孝子们到桌前跪谢,一是感谢,二是对办事期间,人多事杂,照顾不周,让长辈多包涵多理解,并致以“吃好喝好”的客气礼节,同时对办事过程中,还有什么不到位的事项、细节、要求给予指教,是一种敬意和尊重,也减少本应该有的礼,没有想到做到引起长辈们的不满不快,避免怪礼和节外生枝,影响葬礼的顺利进行。

路祭和中间停顿。在接待完各方亲友之后,吃过中午饭后(一说孝子不空肚上坟,寓意办完白事后,家庭不可空空如野,对以后家业不利。实则是在漫长的送葬巡街途中,孝子们要吃好,补充足能量,避免出现无力而虚脱)开始绕街出殡。由长子(或长孙)披麻戴孝,手柱哭丧棒,肩扛引魂幡,摔盆砸碗(以示人间饭碗摔掉送往阴间)在前边,后边按照儿孙和其他孝子,手持“雪柳”依次排开弯腰行走。办事的长者空中抛撒“轱辘钱”,由吹鼓手、髙跷、跳舞和众多小孩举着花圈,旌旗前方引路,开始绕街出殡。孝男在灵车前方,孝女随灵车(棺罩)之后,儿媳妇们和闺女还要扒棺罩,众亲友身穿孝服,前后左右送行,队伍的后边由年龄稍大,身体不便的乘车尾随其后。场面蔚蔚壮观,热热闹闹,使死者风风光光驾鹤西游,儿女们也体体面面。

从孝服和行走的位置可以看出,每个人与死者的关系,同时从哭声中也可知孝子与死者的情感基础。民间流传一种说法:儿子哭惊天动地,女儿哭真情实意,儿媳哭虚情假意,女婿哭逢场作戏,生动地表述出每类人的表情态度。因这是最后的送别,孝子们痛哭流涕,口中含糊有词,什么见不着面了,受苦受罪——,用以追忆死者生前的功绩和优良品质,充分表达自己感恩的心情。孝子们在行走的过程中,消耗很大的体力有时需要休息,补充能量,办事的主管找街上宽阔地点,村内中心广场处停下,摆上场子让敲鼓的、唱戏的、踩高跷的进行擂台表演,一则让孝子们和办事的工作人员休息喝点水,二则用精彩的节目答谢众乡亲的倾巢相送。

在大街上行走过程中,路过亲朋好友的家门口、胡同口,亲友们都要摆上祭品,作为最后的拜送祭奠,孝子们随地磕头谢拜,充分体现浓浓的亲情和乡亲。如果遇到路不好走,或到街道的转弯处,灵车大罩行走缓慢,办事人员需要付出更大的力气,每到这时男孝子们要转头跪拜,一则等灵车平稳通过,二则是对办事人员辛苦付出的感谢。整个过程孝子用中国最大的下跪礼,对办事人员进行感激,用真情和实际行动赢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民间通俗讲:死了老人膝盖当脚走。当在村中巡游完毕后,众乡亲们纷纷完成最后的送别退去,灵车出村口后,将棺罩卸下,棺木便直奔坟园墓地。墓穴已由主家和先生根据整个坟墓的定位走向,提前挖掘铺设好,放上各种随葬品,将各种五谷杂粮,各色衣物针线,安排十分妥当后,由送殡的男性亲朋做最后的拜别——“拜框”。有女婿们,侄女婿们,外甥们,盟兄弟们,按照不同类别分组进行,其死者的孝子贤孙则在对面跪谢,至此整个葬礼的拜送算告一段落,全部过程是在司仪敲打的锣声指导下进行,秩序井然。

不过“拜矿”过程儿媳妇们不参加,因为当”拜矿”进行前,儿媳妇们在墓穴的四个角,各取一把土(抓福)抱在怀中回家了,在回家的路途中不许回头,不许说话,以示一心一意,不让他人打扰,不走回头路,将抓的土回家后,放在自家的炕席底下,以示枕着老人的福气荫及后代。在众位乡亲和族人的共同努力下,将死者入土为安,待墓穴填至地平际,将旌幡插在坟头的中央,在继续埋土的过程中,边埋边拔三次,以示死者的晚辈生活的步步高升,上学科举连中三元,事业兴旺发达。整个过程完毕后,孝子们再次给帮忙的亲朋族人磕头谢孝,然后脱下孝服回家,在村头街口或家门口放脸盆和菜刀,孝子经过时洗手并将盆里的菜刀转一圈,意为死者转世一生,孝子和死者一刀两断。至此出殡葬礼全部完毕,只待圆坟(三天),一七,三七、五七、百七(一百天)再次上坟烧纸“送钱”,在一些礼仪重的地方,家中办丧事后,家中的各种杂物可谓一片狼藉,乱七八糟,但不等圆坟后不许收拾。一是孝子们多日劳累需要休息,二是失去老人后的悲伤没有心情,三是这些办事的遗物是对老人的思念,不宜过快过早的忘掉。

老人故去“当大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过去有很多的老礼,老讲究,老规矩,什么报庙、找魂、粘纸、脏孝、丑孝、谢孝、守孝,尤其是一些繁琐的礼节令人苦不堪言,随着岁月的流逝,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时代的与时俱进,老礼渐渐退去,淡化,甚至有些繁琐冗长的礼仪存在迷信和糟粕,应该彻底抛弃和批判。但尊重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厚养薄葬是时代的要求,减少铺张浪费,文明祭奠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一路走好”“一路顺风”是良好的祝愿,感恩是传统价值观的核心之一。一年四季,暑去寒来,交换变更,人们随时而变,牵挂仙逝的父母、祖宗,不是“一刀两断”而是亲情的“藕断丝连”绵绵不断。国家将春节,清明列为国家的节日,让人们追根溯源,代代相传。尊老重老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和深邃的精神内涵,葬礼中一些丰富的文化元素,美好寓意的文化礼仪,不可全部抛弃。

注:封面照片来自网络。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