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午不食”有益健康长寿 “过午不食”有益健康长寿“过午不食”有益健康长寿

“过午不食”有益健康长寿

关注【中医宝典】系列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2019年5月文章排行

中医典籍大全>>>【中医宝典】手机应用:免费下载+免费使用

文章转载自:食今不昧

微信号bqsjbm

近日,有媒体报道,杭州29岁的小伙子5年“过午不食”,结果胃粘膜广泛充血糜烂,长了两个巨大的溃疡(直径大于2厘米),还有出血和咖啡色血痂。

这些年,笃信“过午不食”的人不少,主要是因为一直流传的某著名中医专家说“过午不食有益健康长寿”的说法,而反对此说者也多将矛头直指中医。那么,“过午不食”真的是中医推行的养生方式吗?

“过午不食”出自佛教而非医学

据笔者考证,医家最早谈论“过午不食”者,当推清初三大名医之一的喻昌,他在其医案专著《寓意草》中,介绍一例“血证兼痰证治法”时提到饮食调养的重要性,认为不仅肥甘厚味容易生痰,饮食时间也与痰浊化生相关,从人体阳气变化规律看,

中午之前阳气渐旺,可助脾运化,不易生痰;

午后阳气渐衰,此时再进食,则饮食难化而变生为痰。

用现代营养学观点看,喻氏此说有一误区,人体是恒温动物,其消化吸收能力变化与整体健康状态、活动方式和进食品种、数量相关,和自然界的晨昏昼夜变化并不一致。按照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出的三餐模式为:

早餐营养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适量。

喻氏之所以援引佛教“过午戒食”谈病后调护,与他由儒入禅、由禅入医的阅历有关。喻氏在京3年,郁郁不得志,心灰意冷后,削发为僧,遁入空门。诵习佛经同时,他还精研医学,并终于选择“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路,蓄发下山,还俗行医,直至终老。因此,喻氏指“过午不食”是出自佛教,其可信度较高。

喻氏之后,多位医家著述,均有类似论述。而除喻氏外,其他医家异口同声直指此说出自佛教而非医学。如陈岐说

“释教过午不食”

,王孟英指

“释氏有过午不食之戒”

,曹慈山讲“

释氏有过午不食之说”

午后会吃茶羹和“代茶饮”

所谓“过午不食”,佛教的准确说法为“过中不食”和“不非时食”。这里的“午”,并非12时辰制中的午时,而是指正午时分即“可丁可卯”的12点整。按赵朴初先生的解释,为了珍惜居士供养和有利于清心寡欲,佛教徒一天只在正午前吃一餐。原因一是比丘的饭食是由居士供养,每天只托一次钵,日中时吃一顿,可以减少居士的负担;二是过午不食,有助于修定。”

佛教徒诵经不能打瞌睡,为了提神可以喝茶。那时人们饮的茶并非清茶一杯,而是茶羹一盏。茶里要放葱、姜、枣、橘皮、(食)茱萸和薄荷等物一起煮后才吃。别的不提,单说大枣,从现代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看,GI值比葡萄糖还高!多吃俩枣也扛饿。

代茶饮

除了茶羹,还有“代茶饮”给僧人吃,内含黄芪、茯苓、葛根、薏苡仁、通草、干姜、桑根白皮、鼠粘根、生干地黄、枸杞根、忍冬、菝契、麦门冬和葳蕤等14味,这14味都先捣碎,再在炭火上烤出香味、臼中捣成细末,吃之前加上少许盐、橘皮、荜茇等煮熟,“煎以代茶”。这方子里,茯苓、葛根、薏仁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都不低,多吃几盏也扛饿。

另外,据赵朴初先生说:“我国汉族禅宗僧人从古有自己耕种的习惯,由于劳动的缘故,晚上非吃东西不行。所以在多数寺庙中开了过午不食的戒,但是被视为‘药食’。”可见,佛教的“过中不食”也有灵活变通处。

“过午不食”要义是过午少食

多位医家认为,“过午不食”并非过午禁食,而是少食,“早饭可饱,午后即宜少食,至晚更必空虚”;“古乐府云:

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但诸医家多反对吃夜宵,“至于夜食尤当屏绝”。早在唐代,医家王焘就反对夜食:“

人至酉戌时后,不要吃饭。若冬月夜长,性热者须少食

”。酉、戌时相当于现代17到21点,也就是说,晚上9点之后最好不再进食,即使吃也要少吃。

农耕社会民众的作息习惯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阳落山后再干活儿要点灯熬油,“性价比”不划算,因此百姓多是天擦黑后就钻被窝了。中医认为,如最后一餐和入睡挨得太近可致食积不化而郁结成病。

“最忌食后就寝,耳无所闻,脾即不磨,肺气又不为之四布,惟有郁结成病而已”;“人不得每夜食,食毕即须行步,令稍畅而坐卧。若食气未消,而伤风或醉卧,当成积聚百疾。”;“胃方纳食,脾未及化,或即倦而欲卧,须强耐之”。

按顿吃饭是文明进化的产物

原始社会里没有餐制,人们茹毛饮血,狩猎为生,逮着什么吃什么,什么时候逮着什么时候吃。到了农耕社会,人类开始种植谷菜、驯养禽畜,能自定食谱和进食时间了,所以孔子才强调“不时不食”,即不到饭点儿就不能进食。

可见,规律性用餐本身就是文明进化的产物,文化修养从餐桌开始且中外皆然,《礼记·礼运》说“礼之初,始诸饮食”,英语文化culture与农业agriculture就差一个代表“田地”(agri-)的词头。

秦汉以前,一日两餐相当普遍,人们将出工前吃的饭,称为“大食”(甲骨文)或“饔食”,吃得相对饱一些;收工后吃的饭,称为“小食”或“飧食”,这通常是将早上的剩饭用水泡一下就对付了:

“飧,水浇饭也,从夕食”

。因就食时间约定俗成,大食和小食在商代就被定为时辰专名,“大食”指现代7到9点间,“小食”指现代15到17点间。

当然,餐制也因人而异,按礼仪,诸侯一天三顿,皇室一日四餐:

“诸侯三饭,卿大夫再饭,尊卑之差也”

,可见农耕社会里,多吃一顿饭也是特权。古籍因此有平旦食、昼食、餔食和暮食之分,12时辰和16时辰制里也有蚤(早)食、餔(bū)食、夜食之说。餔食指申时即15-17点间进食:

“餔,申时食也”

,相当于商代的“小食”时间,都过了午时。城镇百姓三餐制大约是从两宋开始的,主要为适应商业活动的需要。

饮食有节才是正确的养生方式

古人养生强调: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其中的“食饮有节”就包括进餐定时、定量和五味调和等。过午不食行不行?不行!

“精”和繁体“氣”字里都有个“米”,人就指着水谷来养精气呢:

“精气二字俱从米,是精气又必资乎米”

,半天不吃饭,气就不足了:

“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传统中医在餐制和食量上和现代营养学不谋而合,都强调每顿少吃但多吃几顿:“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像相扑运动员那样一天只吃一顿,但食量超出脾胃的运化能力仍会伤身,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所以食物总量要控制,“每日饭食只宜八分,不可尽量”;饿过头了再吃就很容易超量,“恐觉饥乃食,食必多”。

正确的做法是定时进餐,每餐少食,“常如饱中饥,饥中饱。”

文章转载自:食今不昧

微信号bqsjbm

【本文作者】林殷: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系主任、教授;奚茜:中医养生康复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文来源

:北京青年报,“食今不昧”微信平台授权转载,

由中医思维+编辑整理,转载请联系授权。

中医典籍大全>>>【中医宝典】手机应用:免费下载+免费使用

关注【中医宝典】系列微信公众号>>>

点击右上角

分享给朋友,

让更多人看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透过癌症看人生,别等大病之后才明白!

推拿减肥大全——瘦大腿,瘦肚子,瘦背部!

男人有个长寿穴,女人有个不老穴!

排除人体寒气有方法

【分享】中医舌诊:教学片

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

补肾扶阳大法:“颠脚跟”

少吃饭、多吃菜,很不好

“火”在肺里,咳嗽;“火”在肝里,失眠;“火”在胃里,口臭!

心、肝、脾、肺、肾,保养有窍门

殷浩然:女人为什么胖在腰部?

樊正伦:生活处处有中医

【分享】中医脉诊:教学片

中医急救:常见急症的急救法及十九大病源穴

你是真胖还是虚胖?胖子必看!中医辩证

中草药造假登峰造极

浙江27岁二胎妈妈深夜猝死,不想熬夜,又不得不熬夜,怎么补救?

李可:为什么学中医顾虑多?皆因西医死人事小,中医死人事大

【曾仕强】视频全集(免费下载分享)

眼睁睁看着同学死亡,名中医重新审视:总结出健康真相!

“食荤者”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痰湿的?爱吃肉的都看看!

中医父子亲传:大便异常的诊治方法

“滚背法”,一招预防几十种病,在床上就可以练哦

最神秘的两帮人拉高中国人均寿命,一人一句话就是十颗救命丸

湿气不排出,睡再久也睡不够!夏季祛湿减肥需知

医家秘传:人体一个拒绝病毒的开关

朱进忠:三味药治愈慢性咽炎

殷浩然:什么样的人会得癌症?请记住治疗癌症的灵丹妙药

让三七功效翻倍的方子,千万别丢了!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6大症状及解决方法

病苦自知,中医四诊合参——说说那些仪器查不出的病

神奇的“鬼门十三针”疗法

百病从肝治:肝脏保健方法汇总

再没有比“鸡内金”更金贵的补品了

路志正:国医大师巧祛湿

全息望诊大全

针灸急救,被淡忘的最好急救术

===================================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在线阅读

购买实体中医教材: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第一部分】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第二部分】

针灸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第三部分】

推拿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第四部分】

201、

《黄帝内经》抗衰老的奥秘!

202、

是否长寿?“脸”知道?!《黄帝内经》教您看面相!

203、

中医为什么要收诊金?

204、

知道了中药的行走方式,就明白了中药药效!

205、

“地黄丸”种类这么多,病人到底该吃那种?

206、

我为什么从不体检?一位医生如实说:值得每个中国人反思!

207、

吵架不能吵半截!7位名中医道出了养生大实话!

208、

这篇把补脾的知识全讲明白了,一定要收藏!

209、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在线阅读

210、

七招看透一个中医的水平!

211、

【视频】《中医基础理论》全集

212、

补血是非常重要的,吃这些可以把失去的血补回来!

213、

一位八十岁老中医送给病人的真心话(引人深思)

214、

医生最想揭穿的3大「养生骗局」,别再交这些“智商税”!

215、

长期不感冒不等于身体好!对于感冒的真相,99%的人都误解了~

216、

读故事学中医!郝万山经方36首治病故事(一到九)

217、

人民日报:别拿养病当养生!毁掉你健康的,正是这些“好习惯”

218、

肿瘤可以和人共存!

219、

世间疾病10%外感,20%伤于饮食、习惯,70%是因为它!

220、

晚饭少吃点,饿点防百病!原卫生部专家这个观点很正确,不看后悔

221、

是什么偷走了我们的精气神?

222、

气血不正,五脏皆病!谁偷走了你的气血?

223、

周杰伦戒不掉,脾虚的罪魁,肾衰的祸首,可能抹杀身体最后一丝阳气

224、

说说六味地黄丸

225、

天下第一补小米粥,你如果熬不出米油,说明你犯了一个错误!

226、

肾虚纹,你有吗?

227、

670味中药功效汇总(表格版)【中医宝典收藏】

228、

郝万山:不作死就不会死,不生气就会少生病

229、

李可谈养生:阳虚寒湿者十之八九,阴虚热证者百不见一二

230、

从现在到三伏,每天喝一杯,全年病气都扫光!

231、

手术刀下的中国女性:为什么切了肌瘤,我最终还是被摘掉子宫?

232、

千万不要吃压气饭!后果很严重!

233、

《黄帝内经》说尽人体疾病的根源

234、

眉毛是人体的“保寿官”,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注意!

235、

怎样祛除体内湿气?最全的“湿气”科普在这里

236、

深度好文:《我不是药神》的诛心七问

237、

金世元教授:无药养生,健康一生

238、

都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你是否知道如何吃姜?

239、

化繁为简,一味药也能治病(65种单方大全)

240、

跪坐一周,爽气一年!这个养生方法你一定得看!

241、

秋后吃梨好处多,梨子生吃熟吃功效竟大不同!

242、

这件事致癌还伤肝,有的人却做上了瘾!脸红的人尤其要小心

243、

黄芪当归汤,中医补气补血的第一良方

244、

中医十二时辰对应脏腑图

245、

中医粪便入药是愚昧还是科学?

246、

脾阴虚、脾阳虚,还有脾气虚,脾虚有不同,调理也不同

247、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248、

最伤肝的事,竟然不是吃药…很多人天天都在干!

249、

自学中医,你必须做好这4点……

250、

世上所有的病,都是免疫系统打了败仗......

251、

中医宝典App(日间/夜间模式)正式发布

252、

人体体表“青筋”凸起意味着什么?

253、

手淫后果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254、

阳气足百病消,这些方法让你远离寒湿,阳气十足

255、

什么是真正的中医?

256、

257、

生姜这样用,远离大病和癌症,血栓一辈子不上身,健健康康活到老!

258、

食醋的6大功效,用好了堪比神仙水!

259、

人民日报:为什么要每天走6000步?这里给你讲得很透彻!

260、

我国第一致死病竟是它…每21秒就有一人因它死去!预防方法在这

261、

中医忌口大盘点,你知道多少?

262、

针灸处方及腧穴学歌诀

263、

264、

许多癌症都是富营养化的结果,越乱补只会越差!北方人囤的白菜是竟然是——抗癌圣手!

265、

他43岁学中医,却成为一代医学宗师!

266、

“扎四缝”的妙用

267、

什么病适合看中医,什么病适合看西医?看过此文一目了然!收藏~

268、

为什么台湾人偏爱中医,这位学者说出了背后原因

269、

中医不传之秘:药性阴阳转变大法

270、

阳虚长斑,阴虚长痘,肾虚...

271、

最全中药歌诀【中医宝典收藏】

272、

靠墙倒卧式:不仅仅是瘦腿,你绝对想不到的几大好处

273、

四缝穴,扎一次见效,二次痊愈,真是绝了!

274、

脾胃伤则百病生

275、

国医大师陆广莘:老了不要锻炼太多,吃药就是老三样

276、

足太阳膀胱经之神堂|穴位常识

277、

脾虚的女人老得快,没有丑女人,只有脾虚女

278、

最简便补气法

279、

中医的根在民间

280、

减肥不在于节食,在于补肾!

281、

自学中医入门必读

282、

亚健康这个说法,实在害人不浅!

283、

为什么现代中医出不了古代大医?

284、

一次性告诉你薏米有什么用、该怎么用?

285、

张仲景六经辩证中顺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286、

健康必读!从汗、泪、涎、涕、唾、屁、屎、尿中来看你的健康

287、

针灸单穴治病47绝招

288、

原穴(十二原穴)

289、

阴阳转换大法-中医千古不传之秘(续)

290、

小儿推拿专家教你这些手法,对孩子咳嗽发烧便秘都有好处

291、

万病从根治——如何清除人体多余的水湿

292、

神奇的健骨拉筋术:筋长一寸,寿长十年!

293、

【二十四节气养生】惊蛰|补肝血、护肾水、助脾气

294、

春天不养肝,夏天徒伤悲!最好的养肝时节还有30多天,千万不能错过哦~

295、

中医到底有多伟大?

296、

【二十四节气养生】立春

297、

什么是真正的中医?(序言)

298、

中药凉了,用微波炉加热行不行?

299、

祛湿名方:四神汤,把湿气彻底去净!

300、

郝万山:健康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欲望杂念

301、

怎样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302、

张艺谋:得罪天下西医,我也要为中医说出这句大实话!我们靠中医成为人口最多的民族的!

303、

颈椎怕吹、肠胃怕凉,入夏身体最怕6件事

304、

嘴唇出现这五种颜色,说明你的身体出问题了!赶快自查!

305、

李可:中医和西医可以互补,但绝对不能结合!

306、

读故事学中医!郝万山经方36首治病故事(十到十八)

307、

梳子是一味中药!每天梳这里,赶走疾病,益寿延年!

308、

欢迎关注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309、

容易误读误写的中医药常用字【收藏】

310、

贫血如何食补?

311、

20%的中国人死于吃错饭?这两种习惯你一定有!

312、

5分钟的感冒消退法

313、

权健你是老鼠屎,丁香你是岳不群

314、

在没有疫苗的古代,中医竟然是这样免疫的

315、

送您一套从头练到脚的经络操,疏通经络,让全身运动起来

316、

中医“五劳”会生病,您占了“几劳”?

317、

中医常说的“发物”,到底是什么?

318、

望形体诊病

319、

便秘——读这篇就够了

320、

央视辟谣了:食物相克都是骗人的

321、

不是中医没用,而是你没见过真正的中医!

322、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第一部分】

323、

经常感觉嘴里苦?可不止是上火那么简单!

324、

夏天湿气大涨,不除后患无穷!一碗四神汤,快为家人做起来!

325、

面诊、鼻诊、眼诊等等中医诊断口诀,中医必备!脉诊竟如此神奇!!

326、

十二经筋【图文版】

327、

喝酒后千万别吃这些药物和食物,真的会要命!别怪我没提醒你

328、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抵抗力这么差?

329、

古人养生经典名句,句句经典!

330、

祝总骧教授312经络锻炼法:经络通畅则百病不生

331、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生姜(上)

332、

老中医一辈子的经验总结,记住了你就是中医了!

333、

口苦=上火?中医有话说!

334、

乳房如今不是给婴儿准备的,而是给婴儿的爸爸留着的

335、

“男补气、女补血”25岁后请收藏,受用一辈子!

336、

千万不要等到了五级寒湿的时候再去调理!

337、

中医揭示疾病根源

338、

夏天要“热”养生,千万别干这几件事

339、

热性、温性、平性、凉性、寒性食物一览表,家家户户都必备!

340、

“多吃点”是最毒的爱:吃得多,死得快

341、

痰湿体质的所有表现,都在这里了

342、

万病从根治——如何清除人体多余的水湿

343、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桂枝

344、

十二原穴功能【图文版】

345、

鲜为人知的补虚药

346、

刘力红:为什么中医把脉可以诊病?

347、

中医谈五脏之疾

348、

每天举手加三宝,调脾胃,气色红润人不老!

349、

药补不如食补~超实用的天然“补药”大集合来啦!

350、

元气和寿命的关系

351、

80%的“腰突症”无需特殊治疗,记住“十字口诀”,腰痛十年不复发!

352、

纯中医怎么看待糖尿病

353、

心梗、脑梗、寿命,竟和一顿饭有关!

354、

苦丁茶,是药不是茶

355、

为什么中国民间把人的寿命称为阳寿?中医角度看生死

356、

阴阳转换大法-中医千古不传之秘

357、

养生丨30不养,60遭殃,脾胃差的人难长寿!

358、

生病最重要的不是吃药,而是先回到正常的生活里!

359、

164首经典常用方剂歌诀,分享给中医粉

360、

春天最容易得的10种病,第一种最常见,最后一种只有女人才有

361、

吃香椿会致癌?你必须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

362、

什么样的病,自己会好?

363、

针灸入门一夜通

364、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365、

孙思邈的益寿之方:揉腹不断,百病不犯!

366、

四大名医一辈子的抗癌心得,比天价抗癌药好多了,见者有福!

367、

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视频全集

368、

夏天养生,中医为什么总让你少吃寒凉?

369、

简单有效:手心的温度就能治好多病(谈掌捂疗法)

370、

世界上有两种胖子,一种是懒,一种是湿

371、

一杯黄芪水,没想到功效竟然这么强大!不看太亏了

372、

不应失传的中医绝招:失去的是宝贝,受苦的是百姓!

373、

百病生于过用!“五劳”你占了“几劳”?

374、

癌症的三大原因——撑的、气的、累的!

375、

神奇中医导引术,简单动作防病治病

376、

经络的定义

377、

把死亡的权利还给本人,是件重大的事!

378、

阳虚长斑,阴虚长痘,肾虚...

379、

罗大伦:你的孩子为什么只吃肉不吃菜?

380、

双脚7个变化说明“人老了”,3个动作强健腿脚,抗衰老、驻青春

381、

最佳艾灸顺序、时间,从年、月到日,彻底说个清楚!

382、

人体健康的第一杀手,答案出人意料!

383、

中医必背:汤头歌诀完整版

384、

“上火”与“败火”

385、

身体好坏写在舌头上,五脏六腑哪里不好,伸伸舌头就知道!赶紧对照试试!

386、

要不要接种疫苗?——我对疫苗的理解

387、

蚕豆,健脾化湿、补中益气的宝

388、

知道了中药的行走方式,就明白了中药药效!

389、

80岁国医大师两次得癌,化解方法都离不开“它”!太简单了!

390、

恢复免疫力的方法:补气

391、

这7种病别急着去医院!戒掉你爱吃的,自己就会好

392、

腊八节|养生很重要!

393、

学好中医,该如何读书?

394、

血栓当天会向你发送6个暗号,收到1个就能救命!为家人看一眼

395、

【药膳】早泄食疗方

396、

宫寒?宫寒!来,正经的聊聊宫寒!

397、

同样一天三顿饭,为何有人健康,有人吃出一身病?只因为这10个饮食习惯!

398、

母亲是个中医

399、

逍遥丸,归脾丸,桂枝茯苓丸......这些最熟悉的中成药还有这些不为人知的新作用!

400、

晚饭吃多少,决定你生什么病、活多久!值得每个人看看!

==================================

【中医宝典】热文推推荐>>>

【中医宝典】2019年5月前文章总排行(一)

【中医宝典】2019年5月前文章总排行(二)

【中医宝典】2019年5月前文章总排行(三)

【中医宝典】2019年5月文章排行

【中医宝典】2019年4月文章排行

【中医宝典】2019年3月文章排行

【中医宝典】2019年2月文章排行

【中医宝典】2019年1月文章排行

【中医宝典】2018年12月文章排行

【中医宝典】2018年11月文章排行

【中医宝典】2018年10月文章排行

【中医宝典】2018年9月文章排行

【中医宝典】2018年8月文章排行

【中医宝典】2018年7月文章汇总

【中医宝典】2018年6月文章汇总

【中医宝典】2018年5月文章汇总

【中医宝典】2018年4月文章汇总

【中医宝典】2018年3月文章汇总

【中医宝典】2018年2月文章汇总

【中医宝典】2018年1月文章汇总

【中医宝典】2017年12月文章汇总

【中医宝典】2017年11月文章汇总

【中医宝典】2017年10月文章汇总

【中医宝典】2017年9月文章汇总

【中医宝典】2017年8月文章汇总

【中医宝典】2017年7月文章汇总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