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空巢青年”的是与非 热点  “空巢青年”的是与非热点 “空巢青年”的是与非

热点 “空巢青年”的是与非

近来,“空巢青年”正在成为一个热词。“空巢青年”,即在大城市奋斗打拼的年轻人,他们远离故乡、亲人,独居生活,缺乏感情寄托,缺少家庭生活。那么,我们该如何全面而理性地看待“空巢青年”?

A张娜:“空巢青年”与中国梦

“空巢青年”这一群体在城市中的出现与增多,源于他们以及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于“中国梦”的追逐,他们越来越要求自己的发展、个人的幸福和安全感,迫切希望从以往的集体生活、家庭生活、乡土社会宗族关系中脱离出来,去大城市寻求一个更好的自我。

“空巢青年”还是“独居青年”

国人自古以来就大多喜热闹、不喜孤独,西方世界也如此,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被孤立的人,无法从政治联盟中分享获益”。不仅是人类,野生动物也是在条件所逼之时才被迫选择独自生存。因此,尽管对于人类社会属性的争辩从未平息,但学者们大都认同——人类社会,从来都是围绕着共同生活而非独自生活的想法,才建立起来的。

“空巢青年”这一概念触动了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本质,因此成了当下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这一概念带有一种对没固定居住地、没伴侣、没家庭生活的年轻人的不接纳,甚至有一丝嘲讽,因此,笔者更愿意用“独居青年”来概括这类年轻人。对于独居青年,大家都在担心:一个年轻人,在陌生的城市,怎么生存?可是,这样的担忧和焦虑只能被当前世界各地关于独居者的调查数据远远地抛在脑后。

在美国,

1950

年,仅有

22%

的成年人是单身,独居者占全国住户的

;而今天,

50%

的成年人是单身,独居者占全国住户的

28%

。这些独居者聚集在现代化的大城市,包括华盛顿、西雅图等,尤其在曼哈顿区,

50%

以上的人口独自生活。

其实,美国独居生活的比率还是比较低的,从世界范围来看,独居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分别是:瑞典、挪威、芬兰以及丹麦,在那里,几乎

40%~45%

的住户都是独居者。而在自古以来重视家庭生活的日本,也有

30%

的住户独自居住。中国、印度和巴西三国的独居人口,则是增长最快的。中国的独居人数持续上升,从

1990

年独居人数占到全国人口的

上升到

2010

14%

。根据国家统计年鉴,

2013

年全国独居人数已达到

14.6%

。上海是中国独居比例最高的城市,每

户中就有

户独居,北京的比例则是

20%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世界各地独居人口的持续增长呢?是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现代国家福利提供的社会保障。当下“空巢青年”现象并不是社会发展的负面结果,而是社会的发展使得更多年轻人可以选择、负担和适应这样的生活。因此,“空巢青年”并不是负面的社会现象,也不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是值得深入了解的社会人群。社会了解他们,不是要把他们当作“特殊动物”“小白鼠”来研究和对待,而是在研究和了解之后,探讨国家、社会层面怎样提供更好的保障措施以促进人的发展,其中正包括人口数量未来会逐渐增长的“空巢青年”群体的发展。

“空巢青年”的中国梦是自己发现和发展自己

人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自

1978

年中国正式推行经济改革以来,经济一直快速增长,除了国家层面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激发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变革中也涌现出一个个企业家、改革者等具体的个体形象的努力与拼搏。经历这一社会变革的人们,也感受到了变革中农民和城市居民散发出来的生命力和各种活力,他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使得其施展出自己的能力积极进取,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个过程中,正如著名学者阎云翔在《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中所阐述的,人们越来越相信“中国梦”的概念,即一个人可以通过智慧和辛勤劳动改变其命运。

“空巢青年”这一群体在城市中的出现与增多,也源于他们以及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于“中国梦”的追逐,他们越来越要求自己的发展、个人的幸福和安全感,迫切希望从以往的集体生活、家庭生活、乡土社会宗族关系中脱离出来,去大城市寻求一个更好的自我。当前关注到“空巢青年”的种种特征,就包括这一群体在实现“中国梦”道路上暂时出现的焦虑、迷茫与困惑,它们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年轻人的住房、就业、交友和家庭生活问题。

这些问题绝不仅在“空巢青年”群体中存在,大城市居民、未婚青年等群体中也存在类似问题。可交友和家庭生活的缺乏,真的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吗?没有朋友、家人甚至性伴侣,对于年轻人而言,究竟是个体的主动选择还是被迫的社会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潘绥铭教授主持的

2015

年全国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在

~35

岁群体中,无论男女,不但没结婚也没有过性生活的人,在

2015

年已达到

10%

左右,预计到

2020

年很可能达到

20%

左右;而在

2000

年,到这个年纪还没有过性生活的人,在男性中只有

2.4%

,在女性中则仅仅是

0.7%

,可短短

年之内,男性在这方面的比率增加了将近

倍,女性则增加了几乎

倍,预计到

2020

年还会再翻一番。当下中国青年群体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比率并不低的“无性”状况呢?为什么越来越多“正当年”的男女,迟迟没有正常的性生活呢?有说服力的答案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习惯独处、独居的生活方式。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以及人类寿命的大幅延长,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独居,社会发展为独居生活已经并将继续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当下社会对于“空巢青年”的关注和焦虑,还局限于仅仅将他们视为一种负面的社会现象、一个正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然而,

“空巢”、独居、独处在未来社会中将日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迅速崛起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密不可分。中国的年轻一代当前对于个人生活的强烈的主动追寻,以及在个体生活中呈现的情感和欲望的多样性、选择和控制的多样性,都呈现了中国青年个体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背景下努力向上流动、努力重塑自我、努力在社会上获得一席之地的过程。简而言之,“空巢青年”的中国梦便是自己发现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为“空巢青年”实现中国梦而服务

“空巢青年”的中国梦在实现过程中,有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自我发展、自我重塑,“空巢”的标签、“剩女”“光棍”“没能耐”“混不好”等刻板印象和话语给青年发展自我的过程施加过多的个体责任,进而给他们带来心理负担。青年不仅要面临市场竞争的激烈,还要面临家庭、宗族社会关系等支持的减少和社会舆论的不理解,甚至有意无意的嘲讽和歧视。因此,“空巢青年”的心理问题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需要建立相关的机制和政策以帮助青年解决相关的心理疾病。

二是如何将“空巢青年”个体层面的积极进取动力、选择生活方式的能动性和控制力,转化为正向的社会参与并融入社会组织生活中去。独居、独处、“空巢”青年的增多,其实也会带来一些社会效益,比如他们往往热衷于公共社会话题、更有时间和精力参与社会组织生活、频繁出入餐厅、咖啡馆等公共空间。很多接受独居观念的女性已经从糟糕的婚姻和琐碎的家庭生活中解放出来,她们不仅能掌控自己的生活,还充满活力地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如何建立相关的社会组织机制和政策以引导青年积极参与社会,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B田园君:“空巢青年”,一个虚假命题

青年的成长与探索,需要物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空间。所以,请不要用“空巢”这样的字眼来“同情”或“关怀”这样的青年。如果说“空巢青年”最大的问题是孤独,那么请问:“非空巢青年”就不孤独吗?成人就不孤独吗?进一步说,孤独是青年所特有的问题吗?

“空巢青年”:含混的所指与能指

据说,“空巢青年”近期正成为一个热词。网上搜了下,并未见严谨的概念界定,关于其内涵和外延,倒是多见一些文学式描述,如“空巢老人被动如此,不容易改变空巢状态。青年则很多是出于自己的主动选择,他们有时也会寂寞难耐,每个夜晚刷朋友圈刷到头昏眼花,无法入眠,叫醒他们的往往不是闹钟,而是快递员,害怕过节没人陪宁可加班,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喧闹的城市里享受自由独处的宁静时分,因为珍视这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不愿改变独居状态”。倒也有一句话作出了基本表述,即“空巢青年是离开家乡在城市奋斗的独居青年”。

单从字面上讲,“巢”原指鸟或蚁、蜂等的窝。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筑巢成家生子,小鸟长大后,远飞他乡自谋生路,孤独老鸟空守原窝,此状态在自然界被称为“空巢”。类比到人类社会,子女长大后,分家或外出,剩下年老的父母独自生活,这种“空巢老人”生活的家庭便成为“空巢家庭”。当下,尤其是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使“空巢老人”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现象之一。

据说,“空巢青年”一词正是从“空巢老人”变化而来的,其词义也正相对。在我看来,从“空巢老人”一词不能演化出“空巢青年”一词,基本理由有三:

第一,“空巢老人”中的“巢”既指住房,更重要的是指家庭。而所谓“空巢青年”一词中的“巢”,仅仅具有住房或居所的含义。

第二,这种具有自己住房的青年是未婚的,一旦结婚且有住房,那么,就有了家。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住房而未婚的青年的“巢”,不是“空巢老人”意义上的“巢”。

第三,有住房且结婚的青年,其配偶因特殊原因而长期不在家,这种情形才可以称为非严格意义上的“空巢青年”。

就常态而言,不该有所谓的“空巢青年”。更重要的是学术方面的原因,笔者于下文详析。

独居:当今青年自我探寻的重要表征

相关学术研究成果显示,现代意义上的青年,作为一种社会群体范畴的存在,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此前,人类社会虽然都有成年期之前的人口群体存在,却主要属于一种年龄范畴意义上的青年。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人们在其生命历程中进入成年期的时间相对较早。个体出生以后,从儿童少年时期进入成年期之间并不存在青年期这个在当今具有特别意义的时期,而割礼、参军等仪式便成为个体进入成年期这一转折的决定性因素。

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成员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才能具备基本的从业资格,于是,随着各级各类教育体系及机构的普及和扩展,尤其是高等教育体系及机构的发展,使得具有共同的年龄、生理、心理等特征的人聚集在一起,成为一种独特的群体,他们致力于共同的社会活动——系统地接受未来进入社会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于是,现代意义上的青年便产生了。作为一种真正的社会群体范畴意义上的青年,而非只是年龄群体意义上的青年,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产物。“青年”这一概念,是社会的一种建构,其内涵与外延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而不断变化。

在工业革命之初,早期的或经典的青年概念把青年的本质理解为一种过渡期或准备期,即认为青年是为了将来全面进入社会生活而做准备的一个特殊时期。青年虽然已经不再是儿童,却也不是成人,青年期是处于儿童期与成年期之间的一个特殊过渡阶段。这种青年概念持续了很长一个时期,至少在

年代之前仍是一种主流性共识。

进一步发展的青年概念认为,当一个人生理上发育成熟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在现代社会中证明一个人进入成年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主要标志有: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地位、拥有自己的重要财产、建立家庭和生育孩子等。在更晚近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获得这些标志的年龄普遍地向后推延了,受教育时间的延长,生理成熟的年龄逐渐提前而结婚、生育的年龄则逐渐向后推延。从而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使得“不完全的成年人”现象成为一个凸显的问题。这意味着,青年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当下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变。

第一,生活空间的扩大。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寻找就业和发展机会,这两个最基本的需要与地域上日益扩大的流动性相结合,使青年离开父母家庭及其所在地的情形越来越多。

第二,个体化进程的出现。由于追求更加自主的个人价值选择,以及社会流动性日益加大,青年期与个体化进程交叠。在这种情况下,青年从学校毕业的年龄、结束职业培训的年龄、进入就业体系的年龄、能够独立生活的年龄及其相关方式,都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第三,寻找自我同一性时期的延长。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生活方式的去标准化,使得青年生存状况正呈现去结构化的特征,社会生活中的潜在风险、人生目标的不确定性等,都将导致青年心理的社会合法延缓期的进一步向后推延。

这一切都会导致在实际行为层面上,独居成了当今青年探索自我和寻求成长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这种更主动的自我成长,其实质绝不是“空巢”这样的字眼所能概括和表达的。

请尊重独立性更强的当今青年

当今青年能够有机会选择独居、有条件进行独居,这难道不是一种进步吗?如果青年愿意选择独居,那一定有着比不独居更大的吸引力。青年的成长与探索,需要物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空间。所以,请不要用“空巢”这样的字眼来“同情”或“关怀”这样的青年。如果说“空巢青年”最大的问题是孤独,那么请问:“非空巢青年”就不孤独吗?成人就不孤独吗?进一步说,孤独是青年所特有的问题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价值观及其生活样式,不要把自身的价值观及其生活样式强加给另一代人。不要用中国式的包办式的溺爱去同情、关怀独居一代青年,这种传统方式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国人应该早有共识。

对于独立性更强、个体化趋势更鲜明的当今青年而言,我们各级党政部门、社会各界应该作为当务之急来做的重要工作主要有,不断建立、完善、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所需要的制度和机制,让发展、成长的机会向所有青年公正开放:

建设对于青年人生道路具有引导作用的价值观和文化体系;

建立促进青年全面就业的规范化渠道;

建立、完善青年的职业培训体系;

建立、完善青年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体系;

建立、完善以能力为本、注重德才兼备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

建立、完善以业绩为本、注重德才兼备的向上流动或任用机制;

建立、完善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

综上,切莫随意杜撰一些缺少问题意识和实质内涵的字眼来炒作新闻、吸引眼球,这只是一种消遣大众、消遣社会的方式而已,并非真切地表达一种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摘自《中国青年报》

在这里,读懂教育!

微信ID:hunanjiaoyu2014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