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全解读,血管寿命就是你的寿命-血管大扫除刻不容缓 血管全解读,血管寿命就是你的寿命-血管大扫除刻不容缓血管全解读,血管寿命就是你的寿命-血管大扫除刻不容缓

血管全解读,血管寿命就是你的寿命-血管大扫除刻不容缓

现在社会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的饮食也得到了改善,但是与此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健康隐患,一些人由于平时生活中的不当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导致了自己患有一些心血管疾病,有些人往往会认为这些和自己的寿命是无关的,但是今天小编要告诉你在生活中做哪些事情对血管有危害,而且会给你的寿命带来隐形以及怎样保护血管的方法。下面就随着小编一起去学习一下吧。

心肌梗死以及脑出血、脑血栓等等这些疾病一般主要是由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对于一些中青年人来说,越来越常见了。

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防治中心曾花10年时间在70万人中做了一项调查,发现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10年间,在35岁男女中,发病率分别增加了136%和220%。而临床中,每周至少会有2—3名45岁以下的人,因心梗或脑卒中急性发作住进该院的重症监护室,最年轻的冠心病猝死者仅33岁。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专家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任心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徐成斌讲述,临床上甚至还有20多岁的猝死患者。

很多人以为,只有到老了的时候,才用为我们的血管操心。殊不知,血管斑块变大,从30岁以后就加速了,再加上现代人活得越来越累、吃得越来越不健康、运动得越来越少,不知不觉中加速了血管的衰老和损坏。

我们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了解到,35-50岁之间的死亡男性中,大约有47%的是死于心肌梗死的;在韩国,30岁以上的人中,有1/3的都是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人群”。为此,在过了三十岁之后,我们就更加的应该去关注我们的心血管。

你的血管几岁了

35岁的李某是培训公司总裁有着令人羡慕的事业和薪酬,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常常要在各地奔波,熬夜工作成了家常便饭,不得不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来提神,平时还免不了参加各种饭局,吃饭睡觉都没个准点。

由于年轻,再加上每年公司例行体检都没查出问题,所以平时偶尔有些胸闷、乏力,他也没当回事。最近天气突然转凉,有天早上起床时,他忽然觉得胸口剧痛,摔在地上不省人事。到医院后被诊断为急性心梗,幸亏抢救及时,李某才逃过了一次生死大劫。

“现在很多中青年人像李总一样,虽然表面看起来依然精力充沛,连感冒都少得,其实身体里的血管已经悄悄老化,慢慢失去弹性,其中最常见的后果就是突发心脑血管疾病。”专家指出,每天出诊时要做很多血管检查。人体每6.5平方厘米的皮肤上就分布着长约6.1米的血管。

拥有一个好的血管让人看着特别的舒服:动脉的血管是富有活力的,它们的血管口径很大、管壁是非常的光滑以及柔软而具有弹性的,给人体输送血液的时候也是最强的。可是有些人的血管不免让人担心了,就像是家里的自来水管一样,用的时间久了,这个时候管壁内就会结成垢、生锈,就会导致管道受阻不能够供水。

血液中的“水垢”是指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它们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形成如同黄色小米粥样的斑块,久而久之,使血管壁弹力下降,血液流动受阻,最终因缺血而引起心、脑血管病。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一项研究曾指出,现代人生活条件好,肥胖成了通病,可你想过没有,即使儿童期轻微肥胖,血管中积累的脂肪也足以让你在一二十年后,也就是30岁左右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国外有一个“血管年龄自测题”,在情绪压抑,过于较真,嗜吃方便面及饼干、点心,偏食肉类食品,不愿运动,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爬楼梯时胸痛,手脚发凉,有麻木感,忘性大,经常丢三落四,血压升高,胆固醇或血糖升高,直系亲属中有人死于冠心病或中风等12项中,如果你符合其中1—4项,说明你的血管年龄尚属年轻;符合5—7项,提示血管年龄超过生理年龄10岁以上;符合8—12项,说明你的血管年龄将比生理年龄大20岁以上。后两种情况的出现,提示你患糖尿病、心脏病、脑中风的可能性较大,到了该调整生活方式的时候了。

血管“天敌”黑名单

与心脏等其他器官一样,血管也有不少“天敌”,以下几个应并列黑名单榜首:

餐餐大鱼大肉,血管容易堵

三四十岁的人常在外面应酬,餐馆里的菜多用“高油、高盐、高糖”和“浓油赤酱”炮制出来,导致血管里的脂肪越来越多,容易将血管堵塞。

昼夜颠倒,打乱血管生物钟

三十岁以上的人大多是单位的中流砥柱,不可避免地成为“熬夜族”。从养生角度来说,晚上11时到凌晨四五点钟,是保证肝脏代谢血流的时间。熬夜时,不止你自己,心脑血管的生物钟也会被打乱,导致体内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长期“黑白颠倒”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比正常人增加一倍。

一天两包烟,血管易“中毒”

“吸烟是导致血管发生故障的元凶之一,哪怕你身体再好,一天两包烟,也肯定会给血管留毒,让它一天天脆弱下去。”美国科学家50多年的研究表明,每天吸烟20支以上,冠心病风险会增加2—3倍。还有研究发现,熬夜时吸烟,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8倍以上。

运动少,血管垃圾多

下肢血管也很重要,但常被大家忽视。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副所长符伟国教授介绍,如果脑血管有问题,出现心脏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3倍,可如果下肢血管有问题,这几率就会变成4倍。正常人皮肤上每平方毫米约有600根毛细血管,平时只开放100—200根,多运动能让更多的毛细血管开放,促进血液微循环;而长期不运动,血管内的垃圾会逐渐累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个“不定时炸弹”,还会影响到毛细血管供血,并且随时可能被引爆。

高血压、糖尿病拖累心脑血管

没有症状或不加控制的高血压,是引发诸多血管病的导火索。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是正常人的4—7倍。而高血糖不仅累及微血管,还会导致大血管病变,血糖高的人,脑卒中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2—3倍。

坏心情伤血管

瑞士专家最近证实,精神压力可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

1、血管的寿命决定人的寿命,因为血管是不能换,不能移植的,一次生成,终生使用!

2、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高!人们往往不易被掌握和发现,更不好预防!

3、平时多清清血管,做血管的保养尤其重要!

怎样保护血管

吃点血管“清道夫”

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这八大食物最能疏通血管,并保持血管壁的弹性。

醋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徐成斌的秘诀是,每天晚上少吃干饭,用小米加黄米熬点稀饭,再加几颗枸杞子和大枣,最护血管。

给血管做套操

方法是:每晚睡前用冷热水交替淋浴,热水温度为40℃—44℃,冷水温度为12℃—16℃。做“操”时先冷后热,交替5—10次,每次持续2—3分钟,最后以热水浴结束。

这种血管体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及时“冲走”血管内的垃圾。另外,大步快走也是一节不错的心脑血管操,可以增强肌耐力并增强血管弹性。

饭前运动,帮血管驻龄

国外,研究显示,每天运动半小时,如走路、骑自行车、游泳、打门球、打乒乓球、慢跑、游泳、爬楼或登山,都能起到减肥消脂的作用,提高血管“年轻化”程度,防止变老。如果饭前适度运动,保护血管的效果更好。

每周两块黑巧克力

黑巧克力含有天然抗氧化剂黄酮素,能防止血管变硬,同时增加心肌活力、放松肌肉,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内积累,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功效。

喝绿茶品红酒

在家或外应酬时不妨喝点绿茶,因为其中的儿茶酚能减少血液中坏胆固醇的含量,增加好胆固醇的含量,增加血管柔韧性、弹性,预防血管硬化。或者每晚用玻璃杯喝上大半杯(约100—150毫升)红酒,它具有抗氧化作用,一周喝上四五次,能很好地软化血管。

人过30要开始保养血管

心肌梗死、脑出血、脑血栓这些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近些年对于中青年人来说,越来越不陌生了。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之一,北京安贞医院曾花10年时间在70万人中做了一项调查,发现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10年间,在35岁男女中,发病率分别增加了136%和220%。

而临床中,每周至少会有2—3名45岁以下的人,因心梗或脑卒中急性发作住进该院的重症监护室,最年轻的冠心病猝死者仅33岁。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专家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任心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徐成斌告诉记者,临床上甚至还有20多岁的猝死患者。

很多人以为,只有到老了的时候,才用为我们的血管操心。殊不知,血管斑块变大,从30岁以后就加速了,再加上现代人活得越来越累、吃得越来越不健康、运动得越来越少,不知不觉中加速了血管的衰老和损坏。

美国调查表明,35岁至50岁的死亡男性中,47%是由急性心肌梗死所导致的;在韩国,30岁以上国民中,1/3都属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群”。因此,过了三十岁以后,我们就应该像爱护容貌与肌肤一样,学会呵护、关爱我们的血管。

你的血管几岁了

35岁的齐皓在某策划公司任副总,有着令人羡慕的事业和薪酬,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常常要在各地奔波,熬夜工作成了家常便饭,不得不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来提神,平时还免不了参加各种饭局,吃饭睡觉都没个准点。由于年轻,再加上每年公司例行体检都没查出问题,所以平时偶尔有些胸闷、乏力,他也没当回事。

最近天气突然转凉,有天早上起床时,他忽然觉得胸口剧痛,摔在地上不省人事。到医院后被诊断为急性心梗,幸亏抢救及时,齐皓才逃过了一次生死大劫。

“现在很多中青年人像齐皓一样,虽然表面看起来依然精力充沛,连感冒都少得,其实身体里的血管已经悄悄老化,慢慢失去弹性,其中最常见的后果就是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徐成斌说,他每天出诊时要做很多血管检查。

人体每6.5平方厘米的皮肤上就分布着长约6.1米的血管。好的血管让人看着特别舒服:动脉血管富有活力,血管口径大,管壁光滑、柔软,弹性好,输送血液的能力也最强。可有些人的血管不免让人捏一把汗,就像家中的自来水管一样,用的时间长了,管道内壁就要结垢、生锈,逐渐导致管道受阻而无法供水。

血液中的“水垢”是指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它们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形成如同黄色小米粥样的斑块,久而久之,使血管壁弹力下降,血液流动受阻,最终因缺血而引起心、脑血管病。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一项研究曾指出,现代人生活条件好,肥胖成了通病,可你想过没有,即使儿童期轻微肥胖,血管中积累的脂肪也足以让你在一二十年后,也就是30岁左右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徐成斌告诉记者,国外有一个“血管年龄自测题”,在情绪压抑,过于较真,嗜吃方便面及饼干、点心,偏食肉类食品,不愿运动,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爬楼梯时胸痛,手脚发凉,有麻木感,忘性大,经常丢三落四,血压升高,胆固醇或血糖升高,直系亲属中有人死于冠心病或中风等12项中,如果你符合其中1—4项,说明你的血管年龄尚属年轻;符合5—7项,提示血管年龄超过生理年龄10岁以上;符合8—12项,说明你的血管年龄将比生理年龄大20岁以上。

后两种情况的出现,提示你患糖尿病、心脏病、脑中风的可能性较大,到了该调整生活方式的时候了。

冬季心脑血管病养生保健常识

冬季,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的血压一般会比春夏季偏高,遇到气温骤降,血管收缩,易引发脑出血、脑梗塞以及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为此建议老年人,在冬季里要注意测量血压,并根据医生的意见及时调整药物用量,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老年人,身边最好常备有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片等药物。

生活起居方面

1.建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用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烫脚于身体健康。

用冷水洗脸可使面部和鼻腔内的血管收缩,等冷水的刺激消失后,这些血管又会迅速产生反射性的扩张,这一张一弛,促进了面部的血液循环,改善了局部皮肤组织的营养,大大提高了对寒冷的适应性。同时,冷水洗脸对大脑神经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可使人头脑更清醒、精神振奋、视力增强,对老年人更有好处。

而用温水刷牙,可以避免牙齿受到骤冷或骤热的刺激,对口腔、牙齿、咽喉都有保护作用,一般说来,刷牙的水温控制在35℃为宜。另外,晚上用热水烫脚,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下肢营养供给、消除疲劳,还有助于促进睡眠,防止足部冻疮和皮肤开裂。

2.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仅要注意保暖,老年人要及时添加衣物,及时调节室内温度也很重要。有些老年人喜欢穿着很厚的衣服坐在气温过低的室内,这也容易诱发疾病。

3.早晨外出锻炼时间不宜过早,特别是太阳未出来前,户外气温过低,此时很容易诱发疾病。因此,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以后,老年人再出门锻练。

4.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在冬季里可以进行适当的户外锻炼,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不过要注意把握运动量,可以进行散步、羽毛球、太极等有氧运动,不宜进行爬山、爬楼梯等剧烈运动。

对于从未进行过冬泳运动的老年人来说,最好不要轻易尝试,因为温度低易引起血管收缩和爆裂,导致意外发生。而经常从事冬泳运动的老年人下水前也要做好热身运动,并定期到医院做相关检查。

饮食方面

心脑血管疾病建议多吃5种食物

1.鱼

美国心脏学会推荐多吃鱼,尤其是鲑鱼、鲭鱼和长鳍金枪鱼之类含脂肪较多的鱼,每周至少吃两次。这些鱼富含Ω-3脂肪酸,能减少冠心病风险。

2.大豆

最近研究人员发现,大豆、豆奶、豆豉之类的豆制品可以降低人体内的总胆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允许豆制品生产商在产品包装上声明,每天摄入25克大豆蛋白可以减少心脏病风险。

3.豆类和坚果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对一组心脏病发作后的幸存者进行调查。他们的最新调查报告发现,每天吃三分之一杯干豆能使心脏病再次发作的几率减少38%。杏仁、山核桃和花生都有助于保护心脏,但每天只适合吃一把(大约42.5克)。

4.燕麦

燕麦中含有的纤维不仅能降低人体内的总胆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而且还能降低血压。这两种因素都容易引起心脏病。

5.大蒜

大蒜含有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的化合物。研究人员还指出,大蒜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抗氧化的作用,能防止心脏病发作。

6类人天生血管老得快

老张有高血压,降压药有时吃有时不吃。这几天热,他感觉血压下来了,就没有吃;长时间打麻将,精神兴奋,血压自然就上去了;老是坐着,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血压继续升高;俯身捡麻将,大脑血压一下子增大,脑血管破裂。“人与动脉同寿”就是这个意思:血管年轻,人就年轻;血管老化,人就老化;血管破碎了,人就死亡了。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由动脉、静脉和许多微血管及各种组织细胞组成的整体。我们每个人出生时的血管内皮都是光滑干净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的脂肪和胆固醇会慢慢沉积,使血管内皮慢慢变厚,血管腔慢慢变窄,每年变窄1%~2%,有高血压、高血黏度、糖尿病者更为严重,每年变窄3%~4%或以上。

当动脉血管堵塞75%以上,血流量过少时,人就会有胸闷、气短、头晕、头痛等不适的感觉,更严重的可诱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

它是夺取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

当血管功能失调时,新生血管形成,还会诱发数目众多的恶性肿瘤、感染以及免疫性疾病。

血管硬化或蜕变,将导致心、脑缺血以及痴呆等疾病。一般的老年病,其实就是血管老化引起的。

例如活动时感到心慌、气短,伴有呼吸困难;在饱餐、寒冷、情绪变化时,感到心前区憋闷、心悸,平躺时透不过气来,必须把后背垫高才能入睡;有些人长期左肩胛阵发性疼痛,久治不愈等,其实,这些是脑细胞供血、供氧不足的表现。

6类人的血管老得最快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吸烟和精神紧张,会加速血管老化。

(1)高血压:

特别是无症状或没有控制好的高血压,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病的导火索。以脑血管为例,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或脑出血(即脑卒中)的概率是正常人的4~7倍。

(2)血脂异常:

无论是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或低密度脂蛋白,都会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

(3)糖尿病:

高血糖不仅累及微血管,也能导致大血管病变,其危害不在高血压之下,其脑出血的发生率要比正常人高2~3倍。

(4)肥胖:

肥胖易与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结缘,从而使血管老化的程度大大提高。

(5)吸烟:

就血管而言,烟草中以尼古丁为代表的多种有毒物质可以刺激身体自主神经,使血管收缩、痉挛,小动脉变细,血液中含氧量减少,损害血管壁,导致血压升高,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加速动脉硬化等。

(6)情绪:

精神压力可引起血管收缩,加速血管老化,增加心性猝死的危险。

血管老化的3大后果:心梗、脑梗、脑出血

急性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是3只吃人的大老虎,如果高血压患者出现以下征兆,请你立即就医,因为这3只吃人的老虎,已经到家门口了。

急性心肌梗塞前兆

心肌梗塞常见的诱发因素:情绪激动;劳累过度;饱餐,尤其是进食脂肪过多的食物太多,造成本来已经狭窄的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大手术;此外便秘后用力解便、各种感染、休克、持续较长时间的心动过速及气候突变等,也可使冠心病患者诱发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常见的先兆症状:

心绞痛发作较前频繁,疼痛持续时间长,疼痛程度重,轻微活动甚至休息状态下也可出现心绞痛,服用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常伴有出汗现象,疼痛发作时患者烦躁不安;

胸闷多伴随心绞痛同时出现,也可出现活动时心慌气短;

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样痰等急性左心衰症状;

有时患者自感心慌气急,触摸脉搏为不规整脉,此症状可反复频繁出现;

疲乏无力。

精神不振、嗜睡、烦躁、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等感冒症状或胃肠道症状;

无心前区疼痛等不适,而表现为牙痛、胃部不适、左侧肩肿部酸痛。

急性心肌梗塞可在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青、中、老年人中发病,且因症状不典型不易被重视而延误诊断。

脑梗塞前兆

脑梗塞是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脑梗塞造成的后遗症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由于生活不能自理或完全自理,给患者和家人造成很大的影响。

脑梗塞的人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有的人一觉醒来,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这就是发生了脑梗塞,常使人猝不及防。但是只要留心观察,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脑梗塞的前兆的。

有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一过性眼前发黑,头晕或眩晕,恶心,舌头痛,血压波动(可以升高或偏低)等短暂脑缺血的症状。这些先兆症状一般很轻微,持续时间短暂,一不留神就被忽视了。

脑出血前兆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脑出血的发病比较急骤,发病的原因有很多种,与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的硬化等有关。

脑出血跟天气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天气变寒,人的皮肤血管床收缩,造成心脑循环血量的剧增,心脏负荷增加,脑循环阻力增大,容易引起血压增高,因此,冬季来是脑血管意外的高发期。

老人鼻出血后,约有50%~80%的人在1~6个月内会发生脑出血。所以,在排除外伤、炎症等因素后,老人鼻出血多数是脑出血发生的早期信号之一。

突然感到一侧身体麻木、无力、活动不便,手持物掉落,嘴歪、流涎,走路不稳;

与人交谈时突然讲不出话来,或吐字含糊不清,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暂性视物模糊,以后可自行恢复正常,或出现失明;

突然感到头晕,周围景物出现旋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这些表现可以短暂地出现一次,也可以反复出现或逐渐加重。

测测动脉血管的“年龄”

目前有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自身心脑动脉血管的情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测定动脉血管“年龄”。

动脉血管“年龄”是如何测定呢?

(1)情绪压抑。

(2)对任何事情过于较真。

(3)喜爱吃方便食品、饼干或其他甜食。

(4)偏食肉类和油炸食品。

(5)缺少体育运动和活动。

(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

(7)爬楼梯时感胸痛、胸闷或气急。

(8)手足发凉、麻木,有时疼痛。

(9)注意力不易集中,明显地拿东忘西。

(10)高血压。

(11)血脂、胆固醇或血糖值高。

(12)亲属中有人死于脑卒中、心脏病。

(13)其他一些血管老化征象,如皮肤出现皱纹、腿脚不灵便、四肢麻木等。

以上符合项越多血管“年龄”越高:符合O~4项者血管年龄尚在正常范围;符合5~7项者比生理年龄大10岁;达到8~12项者比生理年龄大20岁。

经检测,一些20多岁的年轻人,血管“年龄”竟会高达40~50岁,即使是常规血液检查未见异常的患者中,也有血管“年龄”偏高者。血管“年龄”高出生理年龄10岁以上的人,患糖尿病、心脏病、脑卒中的可能性较大,也意味着你患有动脉硬化症。

人体有三处最危险的动脉粥样硬化区。一是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二是脑动脉粥样硬化;三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大家都知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心肌梗死,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脑梗死。颈动脉较粗大,血液直接供应脑组织和五官等重要器官。

当颈动脉粥样硬化时,如同两只手掐住了脖子,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患者会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

7招有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天凉好个秋。”但对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最近可要特别留神了。时下昼夜温差大,就像埋下了一颗“炸弹”,致使相当多的患者前往医院就诊。专家提醒,进入换季季节,应慎防心脑血管疾病。

秋季心脑血管疾病易发

秋季是从夏季到冬季的过渡性季节,寒暖渐变,常常不易立即感觉和体验到,且秋季的寒暖又常反复,寒而复暖,暖后又寒,使人防不胜防。秋季感冒受寒一般较为普遍,但真正应防范的是心脑血管疾病。

进入换季季节,对健康人来说,这也不意味着什么,但如果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这方面也粗心大意的话,就很容易引发原有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肺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秋季首先要注意季节气候的变化。

防范心血管疾病可从两方面着手,一要对自己所患疾病有充分认识,避免思想上的轻“敌”,二要重视和了解天气情况,及时收听气象预报,以便能随时增减衣物,应付自如,千万不要在这方面有任何的偷懒、侥幸、否则会因小失大。如果把秋天的工作做好了,就会为冬季的全面预防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秋季气候干燥,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好发季节,许多呼吸系统的感染、过敏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因,如病毒性心肌炎常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肺原性心脏病更是由长期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气管炎、过敏性哮喘、肺气肿等)导致。因此,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对心血管病患者而言是相当重要的。”

细心防范至关重要

秋季昼夜温差较大,身体的血管收缩和舒张变化较大,血压容易波动,这是心功能不全的主要诱因之一。

心血管疾病中较严重的是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除在秋天要更加注意治疗原发疾病(即引起心功能不全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等)、针对心功能不全的治疗(如强心、利尿、扩血管)外,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预防各种感染。感染是诱发心衰的首要原因,因心衰病人的抗病能力差,因此对感染要特别重视,如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咽喉炎、气管炎、肺炎等)、泌尿道感染(女病人多见)等。特别是深秋,非常容易患感冒。

②避免中强度体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③情绪不能过分激动。情绪激动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心脏负担增加。

④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饮食中过多的摄盐是心脏疾患的“敌人”,但食盐摄入太少又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会导致另外一些疾病(如低钠血症)。摄盐多少才是合适的呢?一般轻度患者每日限制在5克左右,中重度患者还要适度减少。

⑤静脉输液不要过快过多。

⑥出现心慌、胸闷、憋气等症状要及早医治。

⑦不能滥用心血管系统的药物,应遵医嘱。因为某些药物会影响心脏功能,如利血平、复方降压片等应加以注意。

心脑血管养生秘笈:牢记七大要点!

1、控制血压

秋季血压往往会升高,很容易造成冠动脉循环障碍而发生心梗或由于血压过高引起脑出血,所以要经常测血压,调整用药量,避免血压反复波动。

2、注意饮食

饭菜宜清淡,多吃些粗粮和绿叶蔬菜瓜果,如黄豆、玉米、燕麦、荞麦、洋葱、黑木耳、西红柿、胡萝卜、猕猴桃等。这些食品有一定的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聚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多食用海鱼与深海鱼油,因海鱼与深海鱼油含有丰富的EPA和DHA,对于冠心病和脑血栓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3、适度运动

中老年人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不可能像年轻人一样进行很剧烈的运动,但量力而为,做一些适度的运动是必要的,比如散步、练太极拳等,这样可以加速血液循环。

4、预防感冒

秋季天气变凉,要注意保暖御寒,增强机体抵抗力,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疾病极易诱发心梗,脑出血。另外,还要保证睡眠,睡觉时以平枕为宜,高枕可能因脑血流减少、循环减慢而促发中风。

5.常备药品

心脑血管病因其具有突发性,有心脑血管病征兆或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尤其要注意,最好常备一种效果好的心脑血管病药。

6、适量饮水

心脑血管病人发病死亡,原因与出汗过多、未及时喝水、血液浓缩有关,所以患者不能跟普通人一样渴了才喝水,而应主动补水,以每日排1500毫升尿为宜。对于患心脑血管病人来说,早晨起床应该饮用一大杯水,夜间睡觉前也应适度饮水。

7、定期体检

专家建议中老年人每年至少做一次健康体检;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预防性治疗。另外,一些不典型症状更要留意,如头痛、牙痛、关节痛、腹痛、呕吐等,一旦出现要及时求医,因为这些很可能是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征兆。

结语:

朋友们在看了上文中小编和大家分析的关于我们的人体应该怎样进行疾病的预防以及对于身体的心血管这方面我们应该怎样的去进行及时的治疗与保养大家是否都能够;了解了呢?同时还和大家分享了我们应该怎样去更好的预防心血管疾病,大家都学会了吗?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sdwfebh,分享更多精彩资讯。

潍坊耳鼻喉医院致力于为公众打造一个健康生活的平台,始终为您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潍坊耳鼻喉医院专家热线:

0536-2100120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