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近年来,探讨高龄社会下的老龄议题与疾病,成为广受欢迎的电影题材。从日剧
《明日的记忆》
中迟暮夫妻在先生失智症病发后,生活产生巨大变化的无奈身影,到
《我想念我自己》
中,罹患早发性失智症的大学女教授,如何被迫提早退休,这些电影没有好莱坞式的英雄剧情或浪漫结局,只有高龄社会下真实的人生写照。近年来,随着高龄化社会的来临,也使得失智症人口逐年成长,而其中有不少属于早发性或早期失智症老人,对于这些还具有一定行动与认知能力的失智症老人,他们的日常生活活动除了到日照中心或
被机构收容、专业
医疗院所外,多半居家并由家人或保母照护,很少能参与休闲或艺文活动;而对于长期照护失智症老人的照护者
家人或保母
,日积月累的照护工作,也使得他们身心俱疲,少有机会能够透过休闲及艺文活动来抒发压力。面对日益成长的失智症人口,除了药物治疗以外,使用非药物治疗,例如:怀旧疗法、艺术治疗及音乐治疗等,也被
机构所广泛引介与应用,并期望能
病症并促进失智症老人的身心获得
稳定。
另外,随着各种展览馆的普及,我们生活当中增加多了许多储藏回忆与创新交流的地方,例如按功能定位区分,可分为博物馆、规划馆、科技馆、企业馆、文化馆、纪念馆六大类等
以下统称展览馆
。由于展览馆的社会角色日益受到重视,如何促进社会平权并挑战各种社会议题,例如:
身心障碍者文化参与权
身心健康
等问题,也促使展览馆可以规划专属的活动,希望提供失智症老人及其照护者的愉快展览馆体验。从
社会设计
的运用,我们应该如何重新看待展览馆的功能,同时促进失智症老人的身心健康?如何利用怀旧对象、品尝食物与听老歌等五感,来促进老人透过多元感官的社交互动与回忆?这也是
社会设计
所关心的议题,更是塑造失智症老人友善环境的重要方向。
二、失智症老人感官特质
日常生活中,我们透过眼、耳、舌、鼻、皮肤来感知外界的刺激。这些感知大致可以区分为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这五种,又称为
「五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人的
五感刺激渐弱,身体各种机能必然逐渐衰退。
身体一旦衰退,许多老人最终会
出现许多顾虑,因而会认知
出门与人
见面很麻烦,而变得越来越不喜欢出门,这也是造成失智的许多原因之一。
而所谓的
「五感」
又有哪些特质?说明如下:
及早发现有效预防
负责感觉气味的嗅觉不同于其他感官,不用经由大脑皮质,而是直接与海马回与杏仁核这些器官相通。海马回负责记忆、杏仁核负责情绪。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突然飘来一阵香气引发了自己的食欲,甚至触发了自己对一段往事的难忘回忆。这是因为感知气味的嗅觉神经和这些掌管本能与记忆的器官位置非常相近。嗅觉是一种本能的直觉,与失智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以往我们认为
「记忆力先衰退,接着嗅觉也退化」
,其实不然。阿兹海默症与路易氏体失智症在出现记忆障碍症状前,往往就会先出现嗅觉衰退的症状。近年
研究结果显示,嗅觉退化在先,接着海马回被破坏才是事实。海马回与嗅神经不同,一旦破坏就无法回复,所以在嗅觉神经开始退化后,但尚未波及海马回的初期阶段,就先采取预防措施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嗅觉,可以在大脑异常的初期阶段及早发现。
恶性循环
的开端
五感之中,老人的听觉衰退最容易被忽略。大多数的
人会认为
「轻微的重听对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
。其实,听力衰退是失智症的重大危险因子,因为听力一旦衰退,与人沟通的机会就会连带大幅减少。首先,因年纪增长而造成的听力衰退主要特征是
「高音的部份听不清楚」
。老人的耳朵很难清楚捕捉到儿童或是女性的声音,以及说话的内容。有时,家人担心老人听不清楚,而刻意提高音量,容易使老人误会说话者正对自己动怒,久而久之,会刻意回避彼此交流的机会。此外,家人常将失智的初期症状,误认为是一般的听力衰退。例如,家人对老人说,「昨天的
回锅肉
很美味」时,老人却毫无反应。有可能因为老人虽然有听到对话,但对自己吃过
回锅肉
这件事毫无记忆,无法理解问题的用意,因此不知道如何响应。如果将失智的初期症状误解成单纯的重听时,可能延误发现老人病情的时机。而老人又可能因为误会家人而回避沟通,更会加速听力的恶化。所以,听力衰退的严重性绝对不容轻忽。在老人听力衰退,但尚未完全失聪的状况下,一般的耳鼻喉科通常不倾向使用助听器来治疗听力衰退。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治疗,可能错过治疗的较佳时机。因为当认知功能衰退更严重时,老人就再也无法学习如何适当操作助听器。
促进脑部活性
从眼睛进入讯息,会先刺激眼球底部的视网膜,再透过视神经传达到位于后脑勺枕叶的视觉中枢,将眼睛看到的讯息做进一步处理,并判断物体的形状与颜色。一旦上了年纪,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老化现象,会发生视觉功能衰退,包括老花眼或视力衰退。此外,还有一种因大脑认知功能衰退而引发的视觉异常,其代表性的症状有
「精神性视野狭窄」
,这种症状是眼睛的视觉功能运作正常,但脑部能够辨识的视线范围窄化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上的实例包括老人
「只吃眼前菜」
,满桌的菜肴,但只吃他眼前的那一道菜,对其他的菜肴漠不关心。这是因为老人的视觉功能虽然能正常运作,看得到所有的菜肴,但脑部对于传送过来的视觉信息无法做进一步的处理与认识。另外,不同类型的失智症会造成不同型态的视觉障碍。对视觉功能影响最巨的是「路易氏体型失智症」。此类型失智常见视幻觉症状,被认为与大脑枕叶的功能衰退有密切相关。失智症会让枕叶的视觉中枢受伤,使人丧失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因此会看到
或实质上不存在的人事物
味觉,享受生活
「罹患失智症,是不是连味觉都会消失……」
人会有这样的担忧。有些失智症
会将包装精美的香皂当成糖果吃下肚,这是因为失去判断力导致的误食,而不是因为味觉丧失。一般的老化现象
造成的味觉退化,首先是会感觉不到食物的味道,例如
「食物的味道好像太淡」。另外,
临床结果显示,额颞叶型失智症在发病早期阶段就会有饮食嗜好上的变化。例如
本来不嗜甜食的人,忽然变得非常喜欢吃甜的
等。额颞叶型失智症随着病程的发展,可能会因为味觉的退化而发生刚刚才津津有味地品尝食物,过一阵子却完全不记得这件事的状况。虽然训练味觉不能直接预防失智,但可活化脑细胞,间接发挥预防失智的效果。罹患失智后,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少,乐趣也会渐渐减少,让老人尽量维持味觉、享受食物的喜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触觉,
心灵抚慰
触觉的感受遍及老人全身,从头顶一直到脚趾。例如「热」、「冷」等温度的区别,到「痛」、「痒」等皮肤的感觉,如果没有触觉器官协助感知,我们无法得知这些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其它的感觉器官一样,触觉的衰退无法避免。但是,老人即使罹患失智症,触觉也不会完全消失,所以即使是重度失智症老人,按摩肩膀同样能令人感到放松舒服,受伤也一样会产生疼痛不适,只是失智带来的记忆力衰退,偶尔会让老人忘记自己受了伤这件事。一般来说,活动手指本身就有预防失智症的功效,而且活动手指还能锻炼脑部、活化老人最基本的功能。灵活运用手指是双脚站立的动物特有的
「高层次功能」
,这种与大脑协调的高层次功能同样负责执行言语与抽象思考能力,也正因为可以自由活用这些功能,老人才可以活出特殊性。但一旦罹患失智症,这些高层次功能会受到严重的伤害。不管是轻握双手或是按摩,对老人而言都是一种绝佳的沟通方式,这些动作不单只是触觉的刺激,也可以带来心灵上的安全感或是增进彼此意识的交流,
抚慰心灵。
三、怀旧与音乐治疗的重要性
怀旧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现象,发生在每天的生活中。记忆不仅可以被简单地重拾,也可以被重塑。怀旧疗法从
1986
Norris
引入失智症老人的照护中,主要利用一些有形物的提示
例如:利用照片、熟悉的对象、音乐和录音等
对过去经历事件的唤起和讨论。在美国的护理措施分类系统中
(NIC)
怀旧疗法定义
「通过对过去事件、情感及想法的回顾,帮助人们增加幸福感,提高生活质量及对现有环境的适应能力」
。由于失智症老人对久远的事物印象较为持久与鲜明,且听觉记忆也较晚遭受破坏,因此怀旧疗法与音乐治疗被广泛应用在非药物治疗中。在英美
国,展览馆应用怀旧疗法关怀老人已经行之有年,在我国则较少关注与运用。首先,我们需要理解
「怀旧疗法」
究竟会引发老人哪些类型的记忆
怀旧回忆有哪几种类型
?一般可分为六类如下:
统整型回忆:
认同个人的过往是有价值的,并且了解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对于过去负面的事件或冲突,能达到和解状态。
工具型回忆
:将过去的经验,作为解决现在问题的方法,为问题导向解决型的回忆。
传承型回忆:
将个人的经验与智慧透过回忆法与说故事的方式传承,分享给年轻的世代。
逃避型回忆:
只彰显过去的光荣,甚至夸大神化个人的英雄事迹,以维护自尊,并且有过度美化过去及逃避现实的倾向。
固着型回忆:
源自于对于过去的罪恶感,经常会对个人的过去以痛苦、罪恶感及绝望的方式呈现。
叙事型回忆:
对于过去的回忆主要是描述性而非诠释性的,包括日常生活的自传性数据及轶事,偏向信息提供。
根据国
外的研究,成功老化的老人,其回忆内涵多偏向
「统整型」
「工具型」
回忆,尤其是居住在
区、受教育程度高的老人更为显着。此外,由于失智症老人几乎完全遗忘了自己的经历,但是他可能记得许多乐曲,音乐甚至是某些失智症老人与这个世界的唯一连系
,因此,
音乐治疗也是一种相当有效的介入方式。
我们在规划怀旧疗法时,须注意失智症老人对于音乐及身体方面的记忆往往较持久,一起唱熟悉的歌曲可以促进团体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还有就是播放音乐旋律引导老人做肢体动作,只要进行每周两次为期3
个月的活动,并在后期加入老歌哼唱活动,即可发现参与的失智症老人在认知与忧郁方面都可以达到显着的改善。倘若播放老人所熟悉的音乐,则老人的自我意识与情绪方面会有大幅改善。如果展览馆的背景音乐是聆听邓丽君歌曲时,甚至还能引发某些老人的正面感受及转移疼痛,达到怀旧与人际情感连结的疗效。其中,也需注意极少数老人会因为聆听音乐反而带来的负面回忆,例如:想到往生的妻子或者抱怨不幸的婚姻等。整体而言,规划老人参观展览馆活动,若透过多元感官来学习,所记忆的经验将比单一感官来得有效;而听觉是失智症老人最后丧失的感官,因此如何应用音乐于展览馆活动中,也值得大家进一步探讨。
四、展览馆与失智症老人如何互动
展览馆与老人如何互动?总结展览馆与失智症老人互动的3
种主要模式:
怀旧疗法、艺术欣赏与讨论,以及针对照护
使用展览馆资源的训练课程
但也有结合怀旧及艺术创作,鼓励失智症老人以各种方式表达。展览馆与一般医疗机构或照护机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拥有包含艺术、历史及科学人文等丰富多元的文物,其隐涵丰富的历史文化与知识,可成为引发老人内省及回忆的重要资源。因此邀请失智症老人及照护者参观展览馆,可以运用展览馆的怀旧场景进行交流与对谈,唤起他们的回忆与生命连结。
福利国家英国从1980
年代,便已经开始利用展览馆针对高龄老人提供怀旧疗法,近年来更针对失智症老人及照护者推出各种专属活动及学习资源,目前我国尚属初步探索阶段,还需要累积更多的经验与研究评量,以了解
失智症老人的学习方式、回忆特质及互动模式,这也就是展览馆要如何针对失智症老人展开
「社会设计」
办理专属的活动
;而结合怀旧疗法与艺术创作来与失智症老人互动应该是很好的方向。同时可以邀请具有回忆疗法、医护、社工、
心理、康复、
等经验丰富的各个领域专家参与,强调结构性课程及非语言表达
作为沟通模式,并将失智症老人与照护者分组,依据照顾等级不同的个别需求来设计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可以结合回忆疗法与艺术创意,让参与的失智症老人不仅透过怀旧文物来回忆过往的经历,也能一起唱歌、跳舞、演戏、烹调等,将人生经验与故事透过各种不同的媒材创作与表达,要坚决相信失智症老人仍保有许多创意与想法,可以透过语言以外的方式沟通与传达。活动空间安排方面,将展览馆的怀旧空间可以布置成早期的居家样貌,有老旧的家具、灯饰及办公桌等;另外展览馆中让老人触摸老电话,或是包括喝咖啡、品尝根据老食谱所烘焙的饼干、触摸文物并引发讨论,注意回忆细节也多集中在童年及年轻时期,多激发好奇心和学习欲望,可以带来回忆高峰,最后共同唱两首老歌作为结束。但是要留意,有时老人熟悉的文物回忆会带来压力
例如:触摸战争时的文物
,且对于少数族群或者过去历经伤痛的老人而言,这些文物反而不见得能获得情感连结或愉快的。
五、展览馆如何促进照护者受益
展览馆在举办失智症教育活动上,随行的照护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多数活动都是聚焦在失智症老人,但在促进照护者的身心健康方面,展览馆也同步提供创意及灵感的刺激,有益照护者的身心健康,也让他们暂时解放照护失智症老人的压力;但是参与展览馆活动也是另一种责任与时间付出,要考虑照护者的立场,避免因为照护者内心不愿意参与活动而间接影响参观学习的整体效果。例如:英国的利物浦展览馆则针对此种模式,近年来对照护者推出不同的训练活动,让照护者学习如何运用展览馆的资源于家中或机构中与失智症老人互动,扩大服务范围与效益。不仅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展览馆还提供丰富的资源与详尽的课程,让他们学习如何与
智症老人互动,并开始练习评估成效。照护者会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协助活动的进行,如有人一边唱歌跳舞,一边传递文物,也有人会播放音乐增加感受与氛围。同时放置许多文物,让自行选择喜欢的对象进行不同活动,让失智症老人能运用多元的感官互动及回忆,集中注意力并促进所处时空的熟悉感;而对照护者而言,也可以加强他们的文化意识,并更了解失智症老人的观点、经历与需求。团体人数众多时,有些文物如果没人协助使用会有安全上的疑虑,也可能被失智症老人带走或损毁,要特别留意。
六、展览馆的活动规划实践案例介绍
●展览馆的活动规划理念
具体活动安排内容说明如下:
怀旧互动:
透过小团体
(10
人一组
参观展览,支持失智症老人的人际互动并鼓励他们有组织地回想、讨论并分享过往的事情及经验,以增加自己的信心、自尊,进而减轻忧郁情绪,缓解症状。
手做体验:
以动手做的方式,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发挥创意和想象力,运用巧手改变旧物,创造袜子新用途或以海洋为元素捏塑轻质土八音盒。藉由袜子娃娃及八音盒
DIY
等体验活动与失智症老人互动,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及自我表达机会。
社交参与:
在导览、体验活动及中午用餐时,希望成员之间能相互协助形成良好人际互动、展开对话、增进参与活动动机,进而减缓退化并建立团体支持网络。
健康食物:
坚果类食物对促进老人脑部记忆有益,藉由团体手做坚果燕麦饼干,教导失智症老人及家属于家中也可尝试体验,并透过咖啡、蜂蜜香气及饼干多层次口感,创造咖啡及饼干记忆地图。在怀旧互动内容设计方面,由导览志愿者挑选几个问题和参与者互动。
其中可搭配音乐,选择在传统戏曲展区播放《茶花女》、《少奶奶的扇子》、《梅萝香》等戏曲来和参与者互动。考虑到不同省籍老人有不同的休闲嗜好,也可播放京剧《四郎探母》片段或闽南歌仔戏等。另外,现代感强一点的歌曲《何日君再来》、《我只在乎你》、《榕树下》、《不了情》等歌曲也不错。
●参访活动流程介绍
一般流程为早上
点半左右到达馆内后,首先引导团体来到演讲厅观看简介影片,之后由志愿者带领进行约
分钟左右的手部体操。接着,将团体分为
组,由导览志愿者分别带领,依循事先规划好的不同参观动线,分别进行约
分钟的导览参观活动,并在特别展示区中选择一处坐下来进行约
分钟的怀旧互动。中午午餐过后,将所有人分为两组,一组在教室内进行做饼干活动,而另一组在大厅做手工艺品,完成后再两组交换教室,完成两项动手做活动,整个活动约到下午
点左右结束,全部活动时间约
个小时。
为避免重复性活动让照护者产生厌烦感,展览馆不定期有时会在早上先动手做饼干后进行导览,下午则增加进行海洋八音盒制作及使用水下考古虚拟现实
体验。
●展览馆活动安排留意事项
对话方式
重技巧:
在展览导览方面,失智症老人不易吸收新知,内容要更简易并以失智症老人为主体,加强与他们的互动,导览内容不应该与一般观众的导览内容相似,信息量不宜过度,并应降低语速,语言的表现也需要少用专业术语,一次表达一种内容,解说内容吸引老人,解说过程中偶尔穿插提问,并引导老人观赏作品获得回应。但对于中重度失智症老人,很少主动响应导览员的提问时,则整个导览过程中可安排
1-2
个休息点,例如:规划怀旧互动区及走廊拍照打卡区。
喝咖啡容易聊是非:
多元感官的怀旧互动安排,除了拿着咖啡粉让失智症老人运用嗅觉,引发怀旧记忆,同时邀请参与者自愿协助泡咖啡。但现场最好摆放食物或怀旧对象作为引导物,否则不容易勾起童年回忆。可以询问失智症老人小时候玩什么游戏?询问大家的拿手菜是什么?大家在生活物资缺乏年代都吃些什么?同时活动进行前,因为已经事先在每个餐桌上放置古早味零食和怀旧对象,待参与者陆续就座后,导览志愿者可以请大家尽情享用桌上的零食,并问大家会想起什么?最后准备抽抽乐给失智症老人体验,其中可以是抽纸牌的方式,中奖的话可以拿一片糕点最为奖励。
大家一起来演戏:
在展览馆传统戏曲区布置了一个简易的小型戏台子,并在戏台前放置板凳,让观众可以坐着观看,戏台旁播放的《三娘教子》做背景音乐。导览志愿者以平板计算机播放一段影片,让参与者猜猜看是哪一出戏曲的片段,接着再讨论当中的故事情节。老人一穿上戏服后举手投足都会受到过去记忆的影响,神情会变得很专注,随后招呼着一旁的老人一起照相同乐,并与照护者在戏台合照留念,互动性十足,很适合失智症老人参与。整体而言,随然戏曲互动区会随着导览志愿者的专业而有不同的互动内容,有些注重解说与问答,有些强调表演与体验,未来如能更以失智症老人为中心,鼓励参与体验及互动,应该会有更好的效果。
聆听老歌与欢唱:
每场活动,展览馆需安排手做饼干工作坊。首先,由导览志愿者介绍制作饼干的材料后,再透过
PPT
投影讲解饼干制作的步骤。在讲解内容上,因为失智症老人一次只能注意一样东西,因此一张
PPT
只能介绍一项食材;同时也可以运用藏宝箱的概念,将所有食材放入同一个篮子内,由导览志愿者询问「面粉在哪里?」,让他们取出,将制作饼干的过程结合认知功能训练。在等待饼干烘焙时,鼓励大家一起歌唱,因为都是老人耳熟能详的老歌
,因此许多人都很开心的跟着哼唱,饼干的香气加上老歌优美的旋律,使得气氛温暖而欢乐。小组合唱后,导览志愿者会引导大家一起拍照作成专辑封面,并透过网络
QRcode
,就可以下载、播放大家共同录制的单曲,透过展览馆的巧思设计,也让大家有着共同的回忆与成果,让许多失智症老人走出录音室时仍意犹未尽地哼着歌曲。
动手做工艺品活动
每次参观活动,除了手做饼干外,展览馆可安排一场动手做工艺品活动。工艺品以制作袜子娃娃为例时,请照护者先协助失智症老人完成作品,并运用活泼幽默的口吻进行示范;过程中老人可以获得专注认真的神情,来操作黏贴眼睛与涂胶等动作,虽然较细微,但可以让失智症老人充分运用手臂肌肉。注意袜子娃娃需要较精细的手艺且难度较高,老人容易出现挫折感,视情况可以改为制作胸章,透过简单的绘图透过机器印压就可以完成作品,使形成成就感。进行工艺品海洋八音盒制作时,可以发放材料后拿出几个模板给大家参考比对,让大家自行发挥创意去完成。
七、总结
我国过去的展览馆数目非常少,许多老人很少在学习成长的阶段,有机会培养参观展览馆的习惯。在平日休闲嗜好上很难有机会能够回忆过去的场景,只有展览馆才有可能刻意保留这些过往回忆。展览馆的存在价值可以作为一种另类疗法的载体,特别是针对失智症老人。在展览馆里选择一些符合老人年青时代的流行老歌,一边烤饼干,一边聆听老歌,让回忆充满香气与旋律,甚至带来些许的青春感受,并引起老人的共鸣。
而就展览馆整体功能而言,
考虑针对失智症老人偏好充满嗅觉、听觉及社交互动的咖啡试喝及手工饼干、听老歌作为一种活动主题安排,另一方面,也可以针对照护者的喜爱,提供较需创意及技艺的静态手工品制作等活动内容,这两者活动类型都可以属于社会设计的范畴,同时放在展览馆中都不冲突。最后,本文的主要目的,还是希望抛砖引玉,提出一些案例以及个人浅见,把展览馆做为友善环境创造的延伸,视失智症老人为社会服务关怀的重要对象,并做到真正
「以人为本」
积极为老人赋能的空间营造,这或许也是展览馆
的另一个
历史使命。
本文章部分参考专业书籍与网络信息。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1
03-08
04-08
03-30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