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寒露,天气渐谅,冬天还会远吗?许多退休族都会通过“冬令进补”的传统养生方法来进行保健。但真能补得进去吗?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就要注意进补前的“开路调理”,
提前做好“调理脾胃”的准备,
改善消化功能,才有利于消化吸收!那具体要怎么做呢?
本期电视专家:
闫国良
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中医医院
老年科主任
冬令进补
三大认知误区
误区一
进补就是大吃大喝,吃膏方
所谓的“补”是广义的补,更确切的说法是“调补”,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另外,膏方只是补的一种方法,比如食补,艾灸等,只要是增强体质的方法,都可以认为是“补”。
误区二
只有冬季才能进补
其实四季都可以进补,只不过冬季更好,因为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对能量、营养的要求增加,机体代谢旺盛,此时最宜补,也补得进,因此冬季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令。
误区三
自觉身体好,不需要调理
现代人多不缺乏营养,真正“虚”的不多,失调更为严重,
70%都存在亚健康状态
而且退休族年纪大了,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慢性疾病问题,这在中医中便视为虚证。因此,即使没有明显不适,未必不需要补。
秋季就要开始
为进补做好准备
在南方地区,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通常较高,空气湿度也较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补品,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这三类人要特别注意调理脾胃:
脾虚患者
脾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这类朋友进补前不妨适度吃点健脾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胃火旺盛者
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这类朋友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
老年人及儿童
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健脾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胃的食物。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保和丸、香砂养胃丸等。
“山药”是
调理脾胃的
中医认为,山药性甘平、无毒,它具有补脾益肾、养肺、止泻、敛汗之功效,是药食同源中很好的进补食材。市面上常见三种类型的山药,他们适用的烹饪方法也各不相同:
圆山药
圆山药表皮毛孔偏细,上面有很多毛,切开来横截面很细嫩,会有浆质溢出,削掉外皮之后,用开水冲洗一下,即可切片制作凉菜。
扁山药
扁山药表皮毛孔偏粗,皮色较暗,毛根稀疏,切片后极易氧化发黑,口感吃上去偏甜,很适合用来搭配木耳、肉片一起清炒。
铁棍山药
口感偏糯,淀粉含量较高,适合用来煲汤、熬粥。建议挑选细一点、皮色较深的,切面颗粒感较粗的。
不同体质进补方式各不相同
看看你是什么体质?
平和质:健康派
体质特点:
这类人群体形匀称健壮。不易疲惫,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食欲良好,大小便正常。属正常的体质,平素患病较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无需特别进补
调养方式
○饮食有节,不要过饥过饱,多吃五谷杂粮,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劳逸结合,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充足睡眠。
○参加适度的运动,年轻人可跑步、打球。老年人可散步、打太极拳等。
气虚质:气短派
体质特点:
表现为肌肉松弛,就是我们常说的“虚胖”。讲话声音低弱,容易气喘吁吁。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容易出虚汗,经常感到乏力。舌淡胖,边有齿痕。寒热耐受力差,一降温就怕冷。
调养方式
○宜食用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山药、糯米、红枣、豆浆、鸡肉等。
○作息规律,不要过度劳累,中午可小睡。多与别人交谈,避免过度思虑。
○锻炼不宜太剧烈,适合做一些舒缓的有氧运动。
补气防感茶饮:人参、黄芪是常用的补气药,适合气虚的人群。每天10克左右开水浸泡约10分钟后代茶饮用,重复浸泡多次,至水无参味为止,有健脾益气的功效,还能预防感冒。
阳虚质:怕冷派
体质特点:
体形白胖,手足冰凉,腹部、腰膝怕冷。耐受不了冬寒,夏天耐受不了空调冷气。舌淡胖。这类人群很常见,多为城市人群、女性为高发人群。
调养方式
○避食生冷食物,特别是冰镇饮料。
○冬季尤其要注意足下、背部、上腹及下腹的防寒保暖。
韭菜炒蛋:
对于阳虚,需要用温阳的办法,平时的饮食需要偏温一些。韭菜是一种温性的食物,最宜养阳性,韭菜炒蛋是一道简单方便有效的佳肴。
当归羊肉汤:
冬天手脚不温的人可以用当归、生姜煲羊肉汤,温阳补血行血。当归的味道比较重,煲汤用量不宜太多,一般5到10克即可。
阴虚质:缺水派
体质特点:
两颊潮红,手足心热,皮肤偏干,易生皱纹。口干咽燥、喜冷饮而不解渴,容易失眠,舌红苔少。能耐受冬季,不能适应燥热的气候。
调养方式
○此类人群体热现象比较明显,但不是真的火。平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锻炼时也要控制出汗量。
○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
滋阴润燥代茶饮:
因为阴虚体质会产生内热,所以需要用铁皮枫斗这般具有滋阴、清虚热作用的药材;对于熬夜伤阴上火的人,不妨试试枸杞,不但能清火,而且还可以明目;而西洋参则有补气生津清火的功效,选着三味药材中的1~2样,每天泡水喝即可。
痰湿质:肥胖派
体质特点:
腹部肥满松软,皮肤油脂多,汗多黏腻,肢体沉重、胸闷困倦,痰多,口中黏腻或甜的感觉。舌苔白厚腻。
调养方式
○避免肥甘厚味,戒酒。
○此类体质的人一般不爱运动,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
○居住环境保持干燥,定期检查血糖、血脂、血压,若有异常,及时治疗。
陈皮煲汤、泡水:
痰湿证如果出现腹部胀满,食欲减退,咳嗽有痰,可使用广(新会)陈皮泡开水喝,或者煲汤。
薏仁汤:
芡实、薏苡仁、莲藕等健脾化湿的功效,痰湿体质的也适合使用,其中芡实、莲子同时还带有收涩之性,所以更适合于痰湿证伴有腹泻的人,用这些原料煮水饮用即可。
湿热质:犯困派
体质特点:
体内产热过多,平时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常感口干苦、口臭或口中异味,心烦易困倦,大便黏滞,小便有发热感。
调养方式
○饮食需清淡,宜食甘寒苦寒功效的食物,如绿豆、黄瓜、丝瓜、苦瓜、葫芦、芹菜等。
○适合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
荷叶薏苡仁煲水:
云苓、木棉花、薏苡仁、土茯苓是大家喜欢用来煲汤祛湿的好食材,祛湿作用好,又有健脾的功效,同时药性不会太寒凉而影响肠胃功能。
气郁质:郁闷派
体质特点:
此类人体型一般偏瘦,多为长期情志不畅,感到闷闷不乐,焦虑不安,多愁善感,睡眠不好,喉部经常有堵塞感或异物感。一般女性多于男性。
调养方式
○此类人群最重要的是心理调适,培养乐观的精神。遇事多与家人朋友交流或通过一定方式宣泄。
○睡前避免饮茶、咖啡等提神醒脑的饮料。
○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如跑步、登山、游泳、太极拳、健身操等。
舒心安神茶饮:
绿萼梅、玫瑰花、青皮、佛手、合欢花,每天泡水喝,舒心安神。
血瘀质:长斑派
体质特点:
血流不畅,常以瘦人居多,面色晦暗,容易出现皮肤瘀青或色素沉着,舌紫暗或有瘀斑。中医认为气郁常可导致血瘀,因此常常需要两者兼顾加以调理。
调养方式
○此类人群关键在于活血。可进行一些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舞蹈、健身操等,保持心情愉快。
○保持足够的睡眠,但不可过于安逸,以免气机瘀滞而致血行不畅。
当归田七乌鸡汤:
饮食方面建议多吃些活血类的药物,适合煲汤的药膳有当归田七乌鸡汤。可取乌鸡1只,当归10克,田七5克,生姜1块,先把当归和田七放清水中浸泡二十分钟再将如上材料放入锅中,加盐,倒入清水水开之后小火焖3个小时鸡肉烂熟即可食用。
特禀质:过敏派
体质特点:
常指的是过敏体质。此类人一般比较瘦弱,面色白。经常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容易患哮喘,容易对药物、食物、气味、药粉、季节过敏,皮肤容易起荨麻疹,往往有一定遗传倾向。
调养方式
○首先要查明过敏源,搞清楚哪些东西不能碰。○饮食需清淡、均衡。
○居室宜多通风,保持室内清洁,谨防与过敏物接触。
小米芝麻绿豆粥:
日常饮食应多吃一些滋阴清热、养血补气的食物,如小米、芝麻、绿豆、薏苡仁、黄豆等,用它们熬粥就不错。而辛辣食物、虾、蟹、海鲜类食物、牛肉、羊肉、鹅肉、韭菜等,平时要尽量少吃,甚至要忌口。
体质有时候并非单一的,往往一个人兼杂多种体质,相当复杂,因此辨识体质最好找专业的医生帮忙。以上罗列可帮助大家做初步判断,但切记不可盲目进补,要请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调理,对症下药。
部分资料来源:健康时报、人民健康网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99%人还读过以下精彩内容
吃中药会伤肝,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客厅沙发怎么选?
买之前你得知道这几点!
退休俱乐部服务热线:
021-62227302
点下方“
阅读原文
”,观看专家上课完整视频!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1
03-08
04-08
03-30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