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者经常会碰到这个问题:“不同的医生开的药不一样,我该怎么办?”“我邻居说某某药效果好,为什么大夫给我开的是另一种?”
慢性病患者
常见的四个问题
问题一:医生治疗方案不一致时,到底要听谁的?
提示:看病前列个吃药清单
慢性病患者在专科,例如呼吸科就诊后,医生会给出针对专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一般来讲,同一疾病,治疗方案完全不一致的情况并不多见。即使治疗方案有差异,大多也是因为个体情况不同或者因为患者存在多种疾病,因此医生会在药物的品种及剂量上进行个体化调整。说明书上所罗列的副作用并不能一概而论,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生,而且发生的几率整体而言不高。
有人说,是药三分毒。这个说法不能说不对,但是在疾病带来的身体损伤和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之间,医生的作用就是利用专业知识,帮助病人权衡利弊,两害相权取其轻。因此建议患者应遵照医嘱治疗,如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将用药后情况反馈于就诊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
此外,如果患者存在多种疾病共存、需要使用多种药物的情况时,因为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或者新增加的药物可能会对原有的其他疾病带来影响,因此建议患者可在就诊前,将目前所用药物情况列个单子,这有利于医生对药物的选择。
老年患者多病共存的慢病管理中还可以依靠老年科医生和全科医生,因为他们的治疗理念为“全人管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更加关注疾病背后的人。医生不单纯治疗生理上的疾病,还要解决心理疾病。老年科医生和全科医生与患者共同针对慢病进行管理,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告知患者基本的保健知识和改变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同时善于发现心理问题,让患者的依从性更好。
问题二:病友和邻居的话到底该不该信?
提示:别人的药不一定适合你
慢病患者有他们的社交圈,这其中有共同看病的病友,还有邻居朋友。在交往过程中,谈论彼此的病情、治疗也是经常的事情。很多人都会拿着“朋友吃得好的药”来找医生,要求也吃同样的药物。但是这样真的好吗?
不可否认,朋友推荐的药物,肯定是他们觉得效果好的,才进行分享。但每个人病情不尽相同,如果每个人都用同样的药物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那岂不是一种病只需要发明并生产一种药即可了吗?比如高血压病,虽然诊断相同,但是基于每个人的心率、血压升高程度、年龄、肾功能、水肿等情况,每个人的用药情况就不尽相同了。所以,朋友交好,共享饭菜即可,药物还是各人吃各人的吧。
问题三:不按时服药有危害吗?
提示:自行停药后果严重
药物治疗应该规范、规律。所谓规范、规律,就是医生给的药物都要按照品种、疗程、服药时间进行服用,不要随便调整剂量、服药时间。不要自己进行减量,自行停药更是万万不可以的。某些药物的减量是需要逐渐进行的,突然停药会造成严重影响。
比如,降压、降糖药物,突然停用,会造成血压、血糖的飙升,严重者造成心功能异常、脑血管病发作、糖尿病酮症等情况。比如控制心率的药物突然停药或者自行加大剂量,会出现心率增快、心慌、黑朦等症状,严重者会造成严重心律失常,引起心功能异常和脑供血异常。所以,既然病来如山倒,不如我们规范用药,不让疾病带来的危害进一步加重。
问题四:慢性病该如何进行随访?
提示:一般慢性病可以在社区医院随诊
慢性疾病,不论你想与不想、见与不见,它就在那里,所以我们不如坦然地面对它。因为疾病会伴随我们很长时间,所以,规律而有效随访就很重要。一般慢性疾病,不用每月都到三级医院进行随诊,目前社区药品齐全、报销比例高,医生大部分为全科医生,部分社区已经为慢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慢病患者可以放心地在社区进行每月的随访,当病情有变化时,再前往三级医院进行治疗的调整。三级医院对治疗调整后,建立慢病健康档案的患者需到社区医院报道,将病情及用药情况告之社区医生,这样方便您的社区医生对您的病情进行随访,有益于慢病的控制。
在国内的某些医院,例如北京朝阳医院和医联体内的多家社区医院已建立慢病分级诊疗平台,将医院住院、门诊、急诊和医联体内社区医院的医疗资料数据接入整合,形成为患者服务的医疗数据统一视图。也就是说,医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方便快捷地浏览患者在医院及社区的就诊记录、化验检查报告、病历文书等信息,帮助患者更好地做好慢病管理。
所以,当您患病后不要紧张和害怕,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有专科医生的专业指导,有全科医生的密切随访,有您的紧密配合,相信会最大程度地让疾病处于可控、可防的范围,将疾病对您生活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薛磊王晓娟
编辑:张士国
校对:闵青
图片:网络
更多慢病健康管理知识,请订阅
2018
期《大众健康》杂志
订阅电话:010-64621525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1
03-08
04-08
03-30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