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到德国已经三个月啦见闻和感悟… 新人到德国已经三个月啦见闻和感悟…新人到德国已经三个月啦见闻和感悟…

新人到德国已经三个月啦见闻和感悟…

来了德国已经三个多月,不长不短。短的话,仅仅只能算是游客吧;长的话就会被一种深深的习惯所控制,把异乡当作第二故乡。三个月正好,对一个国家有了初步的认识,却又保持着对母国深深的眷恋,才能找到那种奇妙的差异。

以下全是在德国所见,略舒感想,一家之言。

【教堂与信仰】

先从教堂说起吧。

到了欧洲不看教堂,便如同到了云岗不看石窟,到了五台山只去山中散步一样,总觉得缺点什么。教堂在欧洲不仅仅是宗教这么简单,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一个城市的文化,一个帝国的兴衰。一个城市的发展看教堂便可以略知一二,一个国家也以教堂作为自己政权的象征。

宗教往往给世人留下的是当时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凡世的人把自己最好的敬献给神,祈求自己的平安,满足自己心里小小的欲望,希望神能够指引自己,能够听到自己的祈祷。而统治者们,往往披着宗教的外衣,说自己与神相通,上知天意,下知民情,把神的形象高高塑造。于是乎,教堂的格局恢弘阔气,里面富丽堂皇。一个时代最先进的工艺,最完美的艺术都是献给了神,献给了宗教。而宗教或许本来就是一种思想的简化,相信神的力量,相信神的存在,遇到问题都可以去祈祷,神可以救助万物,或许这也是统治者思想统治小小的阴谋罢了。

有幸参加过几次德国的礼拜,有年轻人,有还不会说话的小孩,有颤颤巍巍老年人,更有黄皮肤,棕皮肤的外国人,相同的目的,更加接近神的指引,仿佛都是上帝的孩子。这种场景令人羡慕,心灵的满足与内心的充实,是现代生活所或缺的吧。

【德国商店和超市】

说到德国的商店

,想不出一个词来形容。固执的营业时间真是不足以让人相信这是在资本主义下的商业环境。若是在国际化的大都市还好,晚饭过后还可以享受灯火通明与购物的乐趣。若是在小城市,华灯初上便是一片家家户户一片祥和的景象,街上只有几个稀稀落落低着头闷不做声往前走的行人。饭后散步压马路便只能与清风明月为伴了。只是冬日寒风颇大,还是在家的好。

德国的超市却是个好东西,吃穿用度一应俱全。每到周末就能看到,德国的太太们,爷爷奶奶们拿着一张长长的list,在城郊的超市采购了一大购物车的食物,回家囤放,然后便开始了一周甚至更长时间的“闭关修炼”。外面的风雨,外面的寒夜,都不存在。毕竟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而德国的日用品超市绝对的业界良心

,低价与良好的口碑,没有过多的广告,没有过多的宣传。高的性价比加上好的产品,也给各位代购的朋友有了新的目标。若不算货币的汇率,单从欧元的价值去衡量,几毛钱的食品与生活用品,德国人也算生活的很惬意了。加一点德国技术和德国工艺,买个几欧的小东西,也不算夸张。

在德国另一类东西能够绝对的解放生产力,就是不知道用途的

各类清洁用品。懒,绝对是发明的最好动力

,一次性的拖把布,自带洗洁精的洗碗刷,各种特效去污剂,省时省力然后对这些小小的发明产生依赖。

与之相反的其他产品,全球化似乎更明显一点,madeinChina随处可见,还有摩洛哥,柬埔寨,越南和其他的欧洲国家,德国的产品在价格上似乎已经远远比不上进口的商品。越来越多的德国人选择马云爸爸的货,那些往年的爆款,在德国却销量不错。淘宝为了国际化开通了英文版,让不会说中文的国际友人们也能够体会收快递的快感。如果一家店价格低廉,产品丰富,顾客众多,那恭喜您,这可能是一家中国制造的店。

【美食与吃货】

说到吃,中华民族最深处的眷恋绝对是食物。每到一处往往寻找美食,并无例外。一种所谓的旅游美食文化随之诞生,贴上老字号,正宗特产的标签。然后全国都有从长沙空运而来的臭豆腐,每一个景点都有一样的沙县小吃。到了国外旅游也是,标价奇高的法式大餐往往也是吸引消费的重点,什么西班牙海鲜面,德意志烤白肠,来都来了为什么不尝一下呢。

但是,当我们真正来到了这个国家,尝遍了所有的新鲜之后,最终还是会去中华物产店,购齐所有的大米,酱油,醋和料酒……

生活习惯容易变,但是食物或许才是一个游子最根本的思念罢了。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来自天朝的物品,不论比国内贵了多少,总是想买回来尝尝故乡的味道。

在国内的时候希望尝遍世界美食,在外面的时候又总是惦记着家里的一碗清汤,一盆热菜。人就是这样神奇而又矛盾的物种呀。

德国的饮食整体偏酸偏咸。德国人喜欢面包,白面包,黑面包,果酱的,未发酵的,甜的,咸的,一年一种不带可以不带重样。

热爱肉食和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可能是因为高纬度的原因,高热量的食物更有利于度过寒冷而漫长的冬季。德国也有所谓的健康食物,清爽不腻的沙拉和德国人最爱的BIO。所谓BIO就是在没什么食品安全隐患的环境下,各种无污染,非转基因,全天然,经认证的更健康的食物。

我认为只是德国商家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而想出来的对策罢了。各种不同的酱汁,也让饮食有了不一样的调味。而街边的东南亚小店,更符合我们的胃口,时时见过的亚洲面孔,也算是添了一点点的家乡味。

德国的餐厅算是贵的了,作为留学生一年也舍不得进去几次,而中餐馆的存在也算是一种神奇的体验。一句你好,倒像是回到了家,不必再跟人说不是自己母语的语言,让大脑有了一丝的休息。然后嘲笑各种各样有意思的德语翻译,默念着原本的中文名字,熟悉的肤色和偶尔落单的德国人,也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人都是一种群居动物,谁说不是呢。而后饭菜上桌,先要和国内的美食进行一番比较,判定是否正宗,是否已经为了符合德国人的胃改的面目全非。

饭后和老板的交流,无非也是这几个问题,现在在德国哪里呀,之前老家是哪里的呀,在德国是做什么的呀,如果是熟人,就免去这些客套,在国内的那些遥远的距离,那些严格的地理划分,在这里都变得微小。差异的大小也仅仅只是相对的。

祖国的伟大,还有一点可以证明,每个城市,不论大小,总是有中餐馆,总是让海外的国人有一个放置自己故乡的心。

【德语还是英语?】

如果你在德国,还是会说一点德语的好。

因为德国人觉得如果你在他们的国家,你理所应当会说德语。这与国内似乎恰好相反。如若你在街上看到一个外国人,你跟他交流,你会选择说英语或者尝试用他们本国的语言跟他们交流。如果这个外国人会说一两句中文,就会觉得这个外国人的语言说的很棒。而你在德国,他们会随口跟你说德语,而忘记你是一个外国人。一则是德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不同国家来的人,都会生活在这里,或许是祖上,或许是父辈。不同样貌的人说德语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二则,是因为有一种更自信的民族感吧。

【我身边的德国人】

认识的德国人不算多,却有很大一部分德国人选择独居生活。

第一个房东是个独居的老爷爷,平时不见怎么出门,一看签字的房屋合同上居然还有一个Doctor的头衔。老爷爷平时就一个人在楼上,周末偶有他的女朋友会来看他,楼上经常响起钢琴声和细碎的舞步。

当时的室友也是一个独居的德国人,四十二岁,未婚。有车的上班族,在这里租房住了六七年,每天开车半小时去隔壁的城市上班。周末总会和朋友出去活动,一个月左右开车去他母亲那里住个两三天。

看房时认识一个德国阿姨,女儿在海德堡上学,自己一个人住在山上的房子。房子太大,一个人住有些空落落的,于是把一楼的一间房子出租出去。自己在科隆的一家大企业上班,家里布置的很是整齐。

住过几家民宿,一个是个在印刷厂工作的大叔,一个人住了两层楼的房子还带一个小花园,屋里除了他还养了两只猫。他说房间不够大只能养两只猫,女儿时常来这里住几天,偶尔还会来几个朋友,其他时候就把空的那间房租出去。聊天时他说,一个人过的也很好,自己能打扫卫生,能煮饭,能干活,根本不需要一个女人在家。

另一家民宿是个小学教师,租住在离市中心不远的一层公寓,平时女儿在外面上学。房间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租出去赚点钱。每天和女儿打一通电话,平时就在靠近阳台的桌子上工作。

还有一个便是我的德语老师,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家在别的城市,每次坐一个小时的火车来这里上课。她说一个人生活真是很享受,有足够的自由,没有人在旁边约束自己,再也不需要为她的男人做饭洗衣。工作忙的时候,每天六点就起了,没事的时候弄一弄她的小花园。

习惯了独居,但是人本是社会的产物,总要与人交流的。若是在小城市,人口不多,左邻右舍又都认识,见到人不管认识不认识,打个招呼,唠上几句家长里短,也算是不枉出来走一趟。有些时候,商店里的老板和大家都熟了,都像老朋友一样聊聊天。生硬的主客关系在这里变得缓和,变得有人情味。可惜在大城市,一日里人来人往,不见得再有闲工夫去每个人打招呼了。城市越大,人变得越发冷漠。

【德国的建筑】

德国的建筑同大多数欧洲国家一样,以砖石建筑为主,这也是这些老建筑得以长久保存的原因吧。不同于中国的老建筑,以木头居多,不容易保存,三百年以上的明清建筑已经算得上老古董了。至于那些汉唐得华丽宫殿,只有想想复道行空是怎样的华丽景象。

在德国的一个建筑,看似并无出彩的地方,却隐藏了几百年甚至千年的历史。许多古老的建筑,那种质朴的外表,里面已经焕然一新,精致的装修风格,里面可能是一个现代化的企业。这种古典与现代的结合往往出人意料。这样的城市更能找到历史的气息,也更能看到变迁的过程吧。很多城市的古堡,都被改为大学的教室。文化与历史的底蕴似乎更能诠释教育的本质吧。

欧洲城市的格局应该追溯到它们的形成。一个个的城邦制度,使得每一个城市的分立,独立与完整。完善的城市体系,使得大多数的城市都有着相同的格局。市中心是一个城市的核心,所有的活动都可以沿着市中心扩展开来。中心火车站建在城市的中心,从火车站出来步行就可以到市区,对到一个城市旅游的游客来说,城市的观光也许更为简单。用行走可以到达的地方,用步行可以丈量的城市大小。

虽说坐在顶层的双层的旅游大巴或者吹着小风的电频车看风景也是旅游一大乐事,但是自己体会的城市总会带有自己的记忆。或快或慢的脚步,或喜或悲的心情,你慕名来到这座城市,这座城市也烙下了你的足迹。

城市的构造或许相似,但每个城市的建筑与雕像总是别具匠心,特别是在雨天,这些雕像总是让人不禁莞尔。人总是这样,没有见之前,总觉得新奇,见得多了便有些审美疲劳。欧洲这些不倒不坏的大石建筑,原来就在这里,现在还在这里,三十年后依然在这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这样的情景下怕是不易见到。曾和别人开玩笑说,三十年后来德国故地重游,丝毫不会有改变,教堂的钟声依旧。时间在这片土地只是慢慢悠悠的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只有人不同罢了。然则,也因此这里的人们并不希望有所改变,一封一封的信件慢慢来,没有手机也能过得很好,办事不急不躁,从前慢的生活,这里倒是可以试着去体会。

【德国的天气】

不得不提到是天气。想起一句诗,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少年心境,听雨或许总是有些诗意的。

德国的雨季却在冬天,又冷又湿,还总是阴沉沉的。

本就漫长的冬夜,再加上四处泥泞的乡间小路,真的很难做到苏东坡那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精神世界。雨一下就是好几天,大多数的德国人似乎都是漠然的,在雨中也不打伞,只是顶起帽子,加快脚步。迫于习惯这样的天气德国人,以至于一到天和气清的好时候,便拖家带口地出门散步,抑或是在市区人最多的地方,喝杯咖啡,烤个太阳,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物以稀为贵,德国人更喜欢自然,更喜欢在阳光下在草地上随便一坐,最大程度地放松自己的心灵与身体。

常常想念上海的冬天,虽说南方没有暖气,又总是湿冷难耐,但是那种冬日里的暖阳,总是让人神清气爽。

德国的晴天绝对少见,至少在冬日是这样的。从这年的11月起天气渐冷,到来年的二三月都是这般的阴冷,多云,有风,夜长于昼。似乎这样的天气总会使人有些淡淡的忧伤,诸事不宜,唯宜思考。于是乎,德国的哲学家要比别的国家多那么几个。毕竟一个冬天的晚上,滴滴答答的雨声,再加上哗哗的风声,很容易使人迷茫在思考自我中。然而,天才与疯子总是一念之间。德国人的衣服总是过于冷淡,以黑白灰为主,至于深绿色,藏蓝色已经是颜色的极致了。可以想象,满大街的黑色衣服,高度的统一不说,这种极低饱和度的颜色极易使人联想到高冷与沉默。抑郁症也成为德国的高发病症。

【融入还是抱团?】

到了德国,以为能真正的融入到这个国家,能够说着一口流利的德语,能够熟悉周围的一切,像个德国人一样的生活在这里。或者以为,在学校的那个山里,没有一个中国人。把自己伪装成本地人,然后一个人学习,一个人生活。但生活往往就是这样的,不是一厢情愿,而是郎有情,妾无意。国人的力量往往很强大,总是能够迅速在一个地方生根发芽,然后四海为家,四海皆兄弟也。其实人总是有共同性的,就如同你在国内的街头看到外国人,他们也总是和自己国家的人一起行动,抱团取暖并不是中华文明的专利。

慢慢地认识了很多人,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人。每个人的留德生活都有一段长长的故事,每个人的故事都是那么的精彩。真的很感谢每一个认识的你们,在我迷茫的时候,在我刚来德国的时候。或许在异国他乡,情谊往往会更加的重吧。

作者:林杉,在德国读研。腿和脑子总有一个在路上,哈哈哈。灵感随心,机缘巧合。希望大家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大家转发,点赞,打赏。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