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美食家蔡澜曾说过:「没吃过猪油的人,不懂人间至味」。
在焖好的米饭上,放上一勺雪白柔软的猪油,再淋上拌饭酱油,撒上葱花,那真的是千金都不换的一碗完美猪油拌饭。
光是看着猪油在热腾腾的米饭上逐渐化开,口水就要流出来了
而刚出炉油光灿灿的猪油渣,直接拿来吃就香酥可口,再蘸点盐或糖就更绝了!
猪油似乎有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超能力,随便哪种食物放点它,就能让整道菜直接升华!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饮食备受推崇,猪油被贴上了“胆固醇超标”、“心脑血管疾病杀手”等不健康标签,很多人因此对猪油避如蛇蝎。
猪油真的是一无是处,不能再吃了吗?其实.......
猪油,有个最大的优点
那就是......
闻起来香,吃起来更香!
但这也是猪油唯一的优点了。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一碗猪油饭、一碗油渣面,就是销魂的人间珍馐。光是想想那滋味,就让人口水直流“三千丈”。
猪油独特的香味,主要来源于一些微量的特殊蛋白质和甘油酯的化解产物。
此外,猪油的
饱和脂肪含量高达39%
,这种物质能把油脂、淀粉和纤维素更好地融合,使食物变得更润滑、酥脆。
但就是这让食物瞬间变得诱人的饱和脂肪酸,让猪油背上了“心脑血管疾病杀手”的标签。
真相究竟是怎样的,我们继续往下看......
你爱吃的猪油
到底是不是心脑血管“杀手”?
油脂摄入过多,的确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之一。
但这也不能直接把“心脑血管杀手”的帽子扣在猪油上,这种结果更多还是跟人们不健康的生活、饮食方式有关。
诚然,
猪油的饱和脂肪含量高,但含有饱和脂肪的食物却不止猪油啊!
我们每天吃进肚子里的肉蛋奶,甚至食用油,都含有饱和脂肪。
很多时候,可能还轮不到猪油出场,大家摄入的饱和脂肪含量就超标了。
给一个参考数据,大家可以对照看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
每天吃饱和脂肪的量不应超过总热量的10%。
如果每天摄取2000千卡的热量,则饱和脂肪控制在20克以内,换算成猪油就是
50克
左右。
其次,关于饱和脂肪摄入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两者的关联也
一直存在着争议:
2017年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报道,总脂肪、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和心肌梗死风险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而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我们不必将猪油当做洪水猛兽,偶尔口馋,吃点猪油满足下“口腹之欲”是没问题的。
但如果本身已有
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病患者
,还是要严控脂肪摄入量的,猪油能不吃就不吃。
猪油比植物油好?真相是......
猪油除了背着“心脑血管杀手”的锅外,网上还盛传着另一种说法:猪油比植物油更健康。
这是因为植物油在高温下更容易产生不少有害物质,而猪油的烟点相对较高。
相较之下,猪油这类动物油在高温烹饪时能减少反式脂肪的生成,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这话的确没错,
煎炸食物时,更适合选择耐高温、烟点更高的猪油。
猪油并不是煎炸时唯一的最佳选择
,只要控制好烹饪温度,并选择合适的植物油,如橄榄油,也是能够减少有害物产生的。
当然,
煎炸食物还是要少吃为宜。
偶尔吃一两次解解馋也是可以的,但若是一周来好几次,那甭管你用的是植物油还是动物油,身体也禁不起你折腾啊,肥胖、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等自然会找上门。
吃油不仅要了解每种油的特点,还要从摄入量做控制。下面,就教大家两招如何健康吃油~
如何才能健康用油?
1、油要换着吃
对于健康人来说,与其每天纠结植物油健康还是猪油健康,还不如
学会交替用油,同时把控好每天吃油量
,这才是对健康最有利的保障。
动物性和植物性油脂中所含的脂肪酸的种类不同,其营养特点也不同,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同。
建议大家
以植物油为主,多种类油搭配使用
,才能更均衡地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
简而言之,不必过度追捧或信奉某一种油,“雨露均沾”才是正确之道。
2、做不同的菜,用不同的油
不同的油其耐热性也不一样,烹饪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油温有高低,因此建议大家做不同的菜,最好用不同的油。
爆炒、煎炸:猪油、牛油
爆炒、煎炸温度高,用猪油、牛油比较好,耐热性很高,不易产生反式脂肪。
炒菜:大豆油、花生油
清炒的时候,用油温度在180℃~200℃左右,可以放大豆油、花生油,耐热性高。
凉拌:亚麻籽油、橄榄油
相对于爆炒、清炒,凉拌则推荐用亚麻籽油、橄榄油等耐热性差点的植物油。
总而言之,不论是动物油还是植物油,都可以吃,但都应当适量吃。养成良好的用油习惯,不仅吃得更舒服,也吃得更健康。
你喜欢猪油拌饭吗?
平时做饭用的植物油多,还是猪油多?
↓↓↓
在留言区分享一下吧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
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
转载须得授权,侵权必究
编辑:鱼跃
你的好友都在看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2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