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纵观历史上的迁移,无非就是迁徙利大于弊,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而去迁移,以闯关东为例:
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公元1855年,一场罕见的水灾袭击了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大水冲垮了大运河,漕运不得不改道海上。依靠漕运生存的人们不得不面临严重的生计困难,加上晚清时期的各种苛捐杂税,进入土地相对辽阔,人烟相对稀少的关外地区,成了当时破产农民的一个自我救赎的主要途径。
闯关东的人以山东人和河北人居多,从清初到民国年间,内地闯关东的人数达到了3000万人次,多数是因自然灾害和战乱而迫于生计的人们。他们主动或者被迫到关外闯荡,从内地到关东需要克服种种困难,不是漂洋过海,就是跋山涉水。他们钻山林、涉河流、挨饥饿、斗野兽、避土匪……突破重重险阻,最终来到关东大地上为了生存而谋生……
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固守一亩三分田,要到新世界去努力与开拓,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晚清、民国),战火纷飞,灾害频发,每一个闯关东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在21世纪的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这些当时闯关东的主要发祥地,却又各自成为了东北人(即旧社会所说的关外人)
大家熟知的名人:
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在关外的冰天雪地之中抵抗日本侵略者。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
张作霖,东北军大军阀,是袁世凯之后的三大军阀之一最高领导人,祖籍河北大城县,道光年间,其祖辈进入关外,起先移居在盘锦市大洼县,后在奉天(今沈阳)定居下来,后来胆大包天敢软禁蒋介石的少帅张学良也出生在那里。
知乎上关于逃离河北的话题不绝于耳,虽然迁移的规模远远不如当年闯关东那样,但是越来越多的河北年轻人背井离乡却是客观发生的不争事实,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迫使河北人要用“逃离”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家乡呢?
河北的性格特色
相比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川菜、鲁菜、粤菜等八大菜系,京津的相声文化、百乐门、上海滩、浦东新区、川渝的美景、美女、四川的宜居养老和火锅、浙江的阿里巴巴、杭州西湖、
温州的炒房团、山西的煤老板、东北的二人转、
陕西西安的兵马俑、肉夹馍,黑龙江的大米,辽宁的二人转、江浙福建广东沿海发达的民营经济......
那么河北人的特色是什么?
除了空气污染,我想河北人自己都回答不上来吧,
实在想不出河北的什么特色,虽然我就是河北人,
所以河北人的特色就是没有特色。
河北不是互撕严重的省份,因为河北根本没有认同感啊。没有认同感和共情,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互撕。河北的内里就是一个交流虽然没有问题但是互相没什么交流的省份。说不好听就是有点分崩离析,基本上河北省就是各走各的路,大家都希望你别拖累我,我也不怎么想帮助你,大致就是这样。
如果你问一个其他省份的人,你对河北人怎么看,我估计百分之九十的人会说,没印象。
河北,这个省份,只能这么说,没有让人记住的名片类的东西。
“河北人”的形象传播度,在中国各省之中几乎是最弱的。说起山东人、河南人、山西人、四川人等,都会有一个大致的性格判断(虽然未必准确),但对于河北人,外人却很难有一个清晰的印象。网络上也常看到这样的说法:河北人形象模糊,几乎没有特点。网上甚至还有这样的顺口溜:“东北虎,西北狼;河北人,小绵羊。”是形容河北人太老实,甚至性格绵软。
曾几何时,河北人也曾是个性鲜明,在历史上有口皆碑的。
人们常说“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这话最早出自唐代韩愈的《送董邵南序》。韩愈此言,自有其历史依据。在他撰此文之前,唐贞观年间修纂完成的《隋书·地理志》中就说,燕赵一带“俗重气侠”、“自古言勇也者,皆出幽并”。幽并,即古幽州、并州,地域大致包括今天河北中北部到山西太原一带。再早,东汉末年,曹操之子诗人曹植就有诗云:“君是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这句话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大侠乔峰身上得到最为鲜活的体现。金庸在书里借段誉之口说乔峰道:“好一条大汉!要数天下第一大丈夫真英雄者,唯乔峰一人而已,这定是燕赵北国的慷慨悲歌之士。不论江南或是大理,都不会有这等人物。包不同自吹自擂什么英气勃勃,似这条大汉,才称得上英气勃勃四字!”小说为虚拟,但却是历史的写照。
战国七雄,河北的燕、赵居其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燕昭王招贤纳士,均是一代英主,各自成就了赵国、燕国的强盛一时。赵将廉颇,虽年老而尚令强秦为之胆寒;燕将秦开,大破东胡,取辽东千里之地,极界越过今鸭绿江达于朝鲜,奠定我中华辽东版图。
但要说真正具有“慷慨悲歌”味道的,还得是荆轲在易水(今河北易县境)辞别燕太子丹,往刺秦王,高渐离为之击筑,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慷慨豪情的河北人,还具备“忠义”的品格。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河北人有其二,刘备、张飞皆为今河北涿州人(关羽为山西人)
当然还有实际上可算他们的四弟——白马银枪的赵云赵子龙,常山真定即今河北正定人。
晋时名将、军事家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击水中流,又是何等豪情万丈,他们分别是今河北涞水、无极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今河北涿州人),清末两江总督张之洞(今河北南皮人),那也是响当当的河北汉子。
《水浒传》玉麒麟-邯郸卢俊义
邢台的打虎英雄武松
河北人的性格我真的描述不了,只能举例大家所熟知的人物来参考:
唐山的姜文、姜武、赵丽蓉、马季;清河的崔永元,邢台的王宝强,保定的陈佩斯、郭晶晶;廊坊的赵丽颖;沧州的冯巩、局座张绍忠;石家庄的康辉、邓伦和周冬雨。
放眼元代以前,北京没有成为政治文化中心,河北豪杰辈出,人才灿如星河,他们是全国重点关注的对象。官方正史《隋书》对“河北人”有明确的评价,文化名流韩愈、苏东坡等人对“河北人”钦赞有加。
中国台湾的中国文化大学出的一套中国历代名人分布图显示,北京建都前后那段时间,是明显的分水岭:唐宋两朝,河北名人分布密集,元代河北名人数量开始下降,到了明清就更少了。随着元明清三代定都北京,各路精英进入北京,再伴随着天津作为港口城市逐渐崛起,曾经风光无限的河北人,渐渐失去了曾经拥有的话语权,星光日益暗淡。长期生活在天子脚下,潜移默化中,曾经个性鲜明、充满血性的河北人,性格中慢慢多了一些顺从、精明、平庸。面对显耀油滑的北京人、精明嘴溜的天津人,河北人则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河北人也渐渐成了低调、神秘、透明的存在,没了特点。政界、商界、运动、娱乐圈......大家耳熟能详的越来越少。
听过一个说法,加上老河北人,约占北京人的三分之一。可是在北京,东北人很多,河南人很多,山东人很多,还有湖南帮、湖北帮、陕西乡党,河北人总是让人感觉不到。
河北人为什么缺乏省籍意识?
地方感可以分出层次,有对一个村庄、一个小镇的地方感,有对一个城市的地方感,还有对一个省的地方感,可称之为“省感”。河北人虽然对家乡感情很深,很依恋,这从那些文学作品可以看出。但是河北人对于整个河北省却形不成整体意识。我们知道比国家低一级的是省级行政区。如果在国家层面上讨论问题,我们大都有“省籍意识”,即在内心深处认同自己是哪一个省的人。在网络上省籍意识表现得最为明显,地域攻击从反面证明了省籍意识的存在。
河北人没有“省感”。河北人对于整个河北省形不成整体意识,我们往往是在离开河北后才意识到自己的“河北人”身份。这种在内心深处认同自己是哪一个省的人的“省籍意识”,在如今的网络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地域攻击就是从反面的一个最好证明,但你会发现很少有别省人攻击整体上的“河北人”
破碎的历史,复杂的时空,行政区划的频变,京津的强势掩盖,交织在一起,造成了河北人几乎没有什么“省感”,也不利于河北人的形象传播,而中国其他省份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特殊的历史情结与地理格局,让河北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省份。然而,对于公众来说:它的名字,那么耳熟;它的特征,又那么模糊。
近代河北简史
1928年河北开始作为省名,当时民国政府首都在南京,原本的直隶省名不副实,故而改名为河北省。
1952年撤销平原省,将武安、涉县、临漳三县划归河北,撤销察哈尔省,将其原察南、察北两个专区划归河北。
1956年撤销热河省,将它原来大部分辖区划归河北省。
1958年,原本属于河北省的顺义、延庆、平谷、通县、房山、密云、怀柔、大兴等县划归北京市
1973年,原本属于河北省的蓟县、宝坻、武清、静海、宁河五个县划归天津市
,至此才形成河北省现在的样子。
全国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省
和中国拥有最多人口的广东省、文化地域上被认为是亲兄弟的东北三省、经济实力雄厚的长三角、珠三角各省,有着全国名酒茅台的贵州省、彩云之南的云南省、朝圣之地的西藏自治区等不同,河北省在全国各省市中的存在感极低,这件事,应该是毫无争议的。
百度一下“河北存在感”的关键字,你能得到近320万条相关信息……从来没有哪个省,会有这么强的存在感焦虑!
就好像我们遇到山东人都知道孔孟之乡,遇到山西人都知道聊陈醋面食,提到陕西就知道秦始皇兵马俑……可说到河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河北甚至都不配称作省,不应该单独划省,这不是我说的,这是2019年阅兵式群众方队表明的,每个省都有花车,河北没有,只有雄安的花车
河北为什么没有存在感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因为河北没有统一的地域、文化、方言、菜系......
河北省有全国最齐全的地貌景观,也有着最明显的贫富分化,还有着支离破碎、迥然不同的文化风俗,河北不像河南,中国怎么看河南,世界就怎么看中国,河北是没有历史意义上的姓名的,他就像广大底层的中国人一样,出现在历史,淹没在历史,没有大的波澜,只有小的水花,而这一点微末的水花也只存在于被需要和被索取之中。
支离破碎的河北省土
河北不是联邦,而是邦联。联邦是大家至少还有一个共同目的,但是邦联就有点强行生搬硬凑了,今天的河北其实是一个拼凑的省份,集合了原来的直隶省,察哈尔省,热河省,还有临近内蒙古,山西,山东等部分区域在一起的省份,内部文化,语言,民俗太杂了,没有办法统一。
河北省地域版图的独特性(或者可以说包容性)在地图上最易体现。
看河北一个省的区域范围图,可同时获得三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地图信息(忘了雄安,应该是4个)
就一个省的空间而言,河北省的版图太奇葩了:没有中心,呈半环状环绕着北京和天津。若说河北版图没有中心似乎也不对,它有一个心——“大三香”(由河北廊坊市大厂、三河、香河三县组成,简称“大三香”,是中国最大飞地),但这颗心却被内嵌于河北心脏的北京、天津两大中央直辖市所
包裹,且没有一丝血脉与河北相连。
我们是夹心饼干北三县的,别说石家庄了,对廊坊都觉得太远了。。。
不明就里的人,一看地图会觉得河北真厉害,竟然在北京和天津的境内开出一块飞地来。其实恰恰相反:原本“大三香”是和河北连在一起的,但是北京和天津不断地把河北的县划为己有,最后剩下的就是“大三香”这一块。北京这么大是因为它不断地从河北要水的结果,从河北要水的最好方式就是连水库一起要来,原属于河北的几个县划归北京,主要是因为它们有水,有水库,如怀柔水库、密云水库、平谷海子水库、延庆官厅水库。“大三香”之地因为没水,所以就被剩下了。
这样复杂的行政区划关系世界罕见,也注定了京津冀三者之间的纠缠。对于河北而言,环京津二市的格局大大削弱了其省内空间联系的整体性,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沿海,河北省东临渤海的海岸线也是不连续的。要想让生活在这样版图下的河北人有“省籍意识”很难。
很难想象,被京津包围着的“大三香”人,以及被横斩于京津之北的张家口人、承德人、唐山人,他们和外界的联系,不是指向北京、天津,而是石家庄,也很难想象他们会把情感的寄托越过北京、天津放到石家庄。环北京、天津周边的河北人,都希望这两个直辖市把他们接纳。燕郊人在写信的时候,地址不写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而是写“北京东燕郊”。
颠沛流离、一直流浪的省会
省籍意识和存在感的形成需要有一个核心,靠这个核心把有关这个省的自然和人文的一切凝聚起来。这个核心理所当然地是省会。
但是对于河北的省会石家庄来说,大概只能露出一个迷之微笑了
:从民国初年到1968年的50多年时间里,省会辗转于保定、天津、北京等市之间竟然搬迁了有11次之多,翻书一样的频繁搬迁,使得河北勇夺全国省会更换次数最多的省份,石家庄更是除了海口之外最年轻的省会。
省会的绣球最后落在太行山脚下的一隅,一个缺乏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新兴工业城市——石家庄,让人们出乎意料。说到省会,这个常被外省人戏称为“天下第一大庄”的省会,在它充当河北省会也就五十年的时间里,察哈尔省会张家口,热河省会承德,历史名城保定,经济支柱唐山,疗养圣地秦皇岛、历史古都邯郸……哪个城市都不服它[捂脸.j
pg]
也就只能靠在报道中必自称的“省会石家庄市”来凸显一下自己的地位,这让河北人很难从内心深处认同这个省会,想依靠它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来推动河北的“扬名之旅”基本不可能。
不好意思,上错图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北石家庄人,我觉得不仅仅是石家庄,甚至河北都是存在感低,至于是不是省会我觉得没啥太大的区别。毕竟全省得不断的“割地”给北京和天津——比如我们熟知的河北著名笑星赵丽蓉老师,出生于河北省宝坻县,现在的百科显示她已经是天津人了(宝坻县划给了天津,成了天津市宝坻区)!你今天是河北人,明天可能就是天津甚至北京人,你说,河北还能有什么存在感?所以,把河北分了吧,给北京点,给天津点,然后拉倒吧。
各市独自的文化圈和朋友圈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中央实力无法碾压地方,名义上的大汉天子其实调不动军阀了,小军阀依靠附近的大军阀,就像清朝的吴三桂雄踞一方,民国时期的国民政府,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冯玉祥、王家烈等将领名义上听蒋介石总统的调遣,可是能不能调遣的动呢?红军四渡赤水、长征的胜利就已经证明了,百万大军竟然围不住几万人的红军,内部派系林立各自打着各自的小算盘。
河北省可以说是一个分裂的省份,其本身是由直隶(河北中南部)、察哈尔(张家口)、热河(承德)七拼八凑而来。自从本来顶天立地燕赵男儿突然间打折了脊梁,由于京、津两大直辖市对河北版图的割裂,造成河北省相当分散。河北几乎变成了由冀北、冀东、冀中、冀南四块独立区域生硬拼凑、名存实亡的联合体,这四块区域平日不太相关也鲜有交集,
就像失散多年的同父异母的兄弟,要说没感情吧,毕竟都是冀家人,要说有感情吧,一辈子几乎老死不相往来。
七零八落的组成当然无法促使这个省份一体化快速发展,反而陷入了官僚集团的内斗:唐山人掌权时大力发展曹妃甸,石家庄人掌权时大力发展省会,中央调来官员时又努力打造雄安。朝令夕改,一曝十寒,根本谈不上发展。
在河北省内,秦皇岛和东北地域、文化更接近些;
唐山的GDP比石家庄高,而且拥有沿海的优势,也成了一个小型区域中心城市;
张家口、承德一起充当北京后花园;
沧州与天津是闺蜜;
廊坊地处京津之间,京津对其影响力远超河北省;
保定坚守自己历史上“直隶总督府”的地位;
省会石家庄辐射范围只有冀中南的衡水、邢台、邯郸以及山西的阳泉几座城市(这几个
想抱京大哥的腿摸不到,只能跟着庄混)看他们更惨,
则不得已的加入了以河南郑州为首的中原城市群,
因此很多人也调侃河北是首都的附庸十一个市联合地区,根本没有独立的省格。
北边的兄弟投向了晋蒙辽,南边的朋友转向了鲁豫,要问我们去哪里相会,那么北京欢迎你。
在京津强大的虹吸效应下,经济上出现了环京津贫困带,而贫困带就是河北的大多数风貌。常说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但现在慷慨不起来,也许徒留悲歌了吧。新中国的河北省就像是首都的陪嫁,像是一个小姐的丫鬟,予取予求,从不反抗。文化上是四分五裂,各有特色:
从地震废墟里重新崛起的唐山,GDP总量和人均都是省内最高,曾经申报天津自贸区曹妃甸片区,以前曹妃甸不可一世,要和天津一较高下,烂尾之后现实多了,和天津港高低搭配才是未来。去产能是钢铁产量世界第三的唐山的另一考验。唐山底子还是有的,毕竟是以前四大工业基地之一京津唐的唐,历史遗产是包袱还是资源,这很考验姿势水平。曾经引领了一个
属于河北风味喜剧小品时代的唐山人赵丽蓉老师
,而随着赵老师的去世,唐山喜剧再也没能夺回它在春晚舞台霸主的地位,河北巨大的文化流量也随之烟消云散。
原属于热河省省会的
承德市
,是全国普通话采集中心的属地,坐拥避暑山庄世界文化遗产和坝上草原,占了河北近一半的森林草原,又是历史文化名城,
给北京的中产当周末度假地
,毕竟前清的皇帝们都知道避暑来承德。少数民族满族的主要聚集区,无论是
民风民俗还是饮食习惯都倾向于东北文化圈
,一道燕山成为它和中原文化圈的分界。
它的邻居
张家口,原来是察哈尔省的省会,如今抱紧北京和体总一心准备冬奥会
,发展体育和旅游产业,开始变的炙手可热,但是同
属于山西晋地文化圈
的它,同样和河北省其他城市格格不入,语言上,曾经戏称为逃过日本鬼子监察的张家口方言也带了晋语区的特色。
扼守天下第一关的秦皇岛在血缘也和东三省更近一些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燕山大学与哈工大一脉相承,
秦皇岛有离北京最近的度假海岸
,隔着渤海湾与大连遥遥相望,每年四分之一夏都的体面,也让它在冀东地区多了几分不显山露水的神气,这使其在建国后取代了承德的地位,毕竟游泳取代了狩猎,这也让其成为全国唯一协办过奥运和亚运的地级市。此外秦皇岛陆上交通是连接关内外的咽喉,海上交通是重要的能源输出港,依托交通优势,东北运来的粮食,海上运来的大豆使秦皇岛成为北方最大的粮油加工地。
飞地廊坊,已经从本质意义上失去了河北的标签,夹在京津中间
,是平儿和贾琏的爱情,有实无名。
河北省内面积最小的一个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是全省最高的。廊坊有一块飞地,我们叫它北三县,比较有名的燕郊就是三河市下面的一个镇。本地人
对市的认同感不高。比如新中国成立后永清隶属的市就换过5次,最开始永清隶属于天津,后来永固霸合并,隶属于霸州,后来隶属于天津地区,再后来隶属于廊坊;固安换过4次,之前隶属于保定,后来隶属于通县(现在的北京市通州区),再后来归天津地区,最后归廊坊地区。市经常换,因此喜欢说自己是哪个县来的,而不是说来自廊坊。
就这地理位置,
睡城房地产
已经为廊坊积累起了第一桶金,房价很高,小小县城一两万一平米。
燕郊作为京东市区之外的河北小镇,是河北离天安门最近的地方。距离的优势和远低于北京的房价,让几十万在北京工作的人,选择住在这个小镇,职、住的分离导致每天数十万人钟摆式地往来于北京与燕郊之间,
燕郊这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最终却以“睡城”而闻名。清晨天未明,燕郊上班族的队伍已排成长龙等待进京。
燕郊的上班族,早晨天未亮,在寒风中等待去往北京市区的公交车。
傍晚天渐暗,规模庞大的离京队伍
,从郎家园公交站返回燕郊
华贸天桥下,这里聚集了815、816、817等多趟开往燕郊的公交线路。从郎家园出发到燕郊的公交车几乎每趟都排着长队,漫长的等待,智能手机成了消磨时间最好的工具。动车开通后,此景依旧。
快车间隔不到半分钟就有车进站,分为坐席和立席两个等候区,在晚高峰时刻,坐席区的乘客共排了8列,并且队尾都已排到了几十米开外的报刊亭,有些心急的乘客,在等待了两三趟车没有上去后,直接翻过了坐席栏杆,从立席上车一路站回燕郊。
很多人选择租住在燕郊的原因很简单:租金低!
保定作为曾经的河北省省会,是全国辖县最多的地级市,河北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保定石家庄人口均在千万以上),GDP总量不过3000亿,人均GDP全省倒数第二,
京津保的保不如京津的一个区
,所以雄安新区真的是要平地起高楼,这里唯一突出的资源可能就是白洋淀的水,这水也不是本地的,非常依赖南水北调。除了驴肉火烧还是郭老板嘴里的常客,剩下的,只有每年雾霾天气上热搜时才和邢台、石家庄抱成一团。
武术之乡沧州,火锅鸡和六合拳也打不出嵩山少林寺的威名
,杂技之乡吴桥,两千多年的历史也只是迟迟在18年挂了省级非遗的名字,还有喜来乐的铁狮子头,经济在河北11市里排中上。黄骅港的水正如沧州的铁狮子,镇住的是新中国的海上运营,但是仍旧沉默无声。
衡水GDP总量全省最低,仅以
一所衡水中学,一己之力抬高了整个河北省高考的分数线
,衡水也更是依靠自己的教育品牌,振兴了全市经济,教育兴国、文化强国的政策贯彻的如此彻底,远远超过了衡水老白干的美名。
人均GDP最低,王宝强先生的故乡,河北省最硬核的城市,
每年pm2.5的数值都能位列全国第一
,邢台人民在对抗工业污染这件事情上充分做到了舍我其谁。
邯郸,赵国故都,作为成语之都,很有历史底蕴,3000年不曾改名。邯郸出美女也出帅哥,但是都夭折在了河北高考的分数线上,成语大市的美名也只能去故纸堆里寻觅了。
别的省份就算有内斗,就算彼此瞧不上,可是大家都认同是同省同乡,而河北不会,别说什么内斗了,大家都懒得搭理彼此,因为压根儿就没觉得同属一省,彼此不认识的陌生人而已。
说个小的事,沧州到石家庄的火车,是要走山东德州的,可是开车俩小时就能到天津......你能体会这种神奇的感觉吗?也许你觉得这种小事说明不了什么,但是却能说明一点,我们去别的地方比去省会更方便更有效呀。现在高铁公路是有了,但是距离感却积存下来啦。就像沧州一般说自己是天津人,从来没感觉过石家庄的存在。
假设一个廊坊人在外地别人问他是哪里人?一般都说是北京人;秦皇岛北戴河有点和东北靠近,保定现在都说自己是雄安人;张家口因为奥运对自己认同感强了;也就唐山人对自己城市认同感强,总之河北很分裂,每个地方都不喜欢自己是河北的,都觉得自己有更高的身份。拿临近河南来说,河南人得了大病一般都是去郑州,河北人来说一般都是去北京,天津。如此何谈河北省内的凝聚力和存在感?
没有统一的方言
尴尬的地域定位不能怨孩子嫌妈丑,贵宾嫌家贫。河北没有统一的方言特点,被北京和天津分成了好几片,新中国成立后还经历过区域的重新划分,各自跟着辐射范围的口音和风俗特点,而哪种方言能代表一个省,首先想到的是省会,而河北有点尴尬:
石家庄市区是普通话;
郊区方言是冀鲁官话石济片,这不是山东话吗?
张家口方言是晋语张呼片,是山西话,晋语区还有邯郸西部;
环首都一带基本可以算是帝都外挂,说的都是北京官话,例如承德、廊坊;
承德话是北京官话怀承片,中国普通话标准音标采集地,也是全世界被讲得最多的“方言”了吧。
1956年,国家语音工作人员曾先后两次来到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金沟屯镇金沟屯村进行普通话标准音采集。普通话是根据从滦平采集的语音来最后定的标准。
邯郸、邢台部分说中原官话河南话;
秦皇岛说东北官话;
沧州话更像德州话和天津话的混合型;
只有保定廊坊唐山一线分布的是冀鲁官话保唐片,是河北省内强势方言,京津个别县也是保唐话,难怪一提到河北话就想起了河北风味喜剧的小品女王赵丽蓉老师,代表河北的方言只能选保、唐了。
媒体老师们书写河北的语言也贫瘠的可怕:魔幻和透明出现得如此高频,就好像河北的存在是一件哈利.波特里的隐形衣,而河北人一旦接受了这个外壳,马上就失去了地域特征,固然乐得自在,但彼此之间也很难找到集体认同。
没有让人惊艳的美食
身为河北人却没看到过有人讨论河北美食,所以想来问问,然而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回答,且非常扎心——“因为真没有”。
《舌尖上的中国3》热播,虽然口碑崩盘,但“舌尖”这个IP依然是很多吃货心中的美食标杆和美食地图,然而纵观三季,河北省只在其中露面过1次,介绍的是张家口的口蘑。
相较之下,浙江提到过10多次、四川9次以上、广东新疆各7次、江苏有6次等等,所涉及包括西湖醋鱼、烟熏腊肉、牛肉丸火锅、大盘鸡……你会发现它们的画风跟河北也不太一样,这些地方菜看着就色香味俱全,让人流口水,而河北“口蘑”明显只是个原料,很难直观地勾起人们的兴趣。
在街上走走你就会发现,它们还不如“正宗安徽牛肉板面”在街上开的店多、知名度高。
不过搞笑的是,安徽根本就没有牛肉板面。
安徽板面起源于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一般直接简称为太和板面,但是本地人基本吃的都是羊肉板面,只是因为传到北方后,吃羊肉比较少,为了迁就当地口味,才把羊肉换成了牛肉。
这样看来,好像可以把“正宗安徽牛肉板面”列成河北特色美食,非常合适(“正宗”两个字绝不能少)。
河北缺乏丰富的美食体系,全靠驴肉火烧一个小吃苦苦支撑对外形象输出。而这对于用舌头感知天下的中国人来说,基本很难青史留名。
驴肉火烧当然也是有门派的,最著名的目前是两派:河间派和保定派。
从地理环境上来看,过于复杂的地形,也造成了河北各地饮食差异极大。
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河北是中国唯一一个兼有沙漠、高原、草原、森林、山地、平原、湖泊、海滨地貌景观的省份,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坝上高原、燕山、太行山地和河北平原。
从吃莜面的张家口,产杏仁露的承德,到种板栗的唐山,养皮皮虾的秦皇岛,再到做火烧的保定,酿丛台酒的邯郸,卖君乐宝的石家庄,
任何单一的城市都无法代表全河北省,而用任何一个城市的特色菜作代表,其他城市也都不服,毕竟我大河北内部大家毫无认同感啊。
正如《中国国家地理·河北专辑》中引用过一句话所言:“跟其他兄弟省份相比,我们河北人有这样一个尴尬的境遇:全国有各种各样的同乡会组织,却几乎没有‘河北同乡会’;现实中,我们甚至说不清‘河北话’‘河北菜’的概念”。行政面积划分的频繁变迁中,很难肯定地说哪一块地方是固定属于河北省的,更加很难说哪种菜是“河北特色美食”。其实河北菜无人问津的境况也是河北省自己的缩影,整个河北省都没什么存在感,又怎么能奢求有人关心河北还有什么特色美食呢?
惨烈、看不到希望的教育
倒数第一的教育资源
说到教育,河北的高考难度之大,录取率之低,不敢说全国最难吧,但说在全国第一梯队里面肯定没人反对!
说到高校,全国没有一个省份比河北更惨!河北没有一所好高校,甚至比隔壁已经很委屈的河南更少。河北省最惨的莫过于,
河北没有985、
没有双一流,唯一
一个211(河北工大),校址
却是在天津,河北出钱给工大,工大毕业生毕业后全留在天津了,河北花钱给天津培养人才,对河北的经济没什么贡献[捂脸.jpg]
华电是直属于教育部管辖的,他的行政关系直接对接北京,说句不好听的,要不是北京地贵,天津又不愿意接,哪里会来河北建校区。
对于更多的河北学生来说,河北的好大学实在是少得可怜。从河工大向下,燕山大学和河北大学都只是勉强挤进了全国前100的高校,连前70都没有摸到过。远的不说,比比隔壁的北京和天津好学校扎堆,就足够让人一把辛酸泪了。
其实河北以前也有重点大学,比如说号称东方康奈尔大学的唐山交通大学。他的实力如何?从东方康内尔这个名字可见一斑,兰州交大赫赫有名,被美国认可谓中国质量最好的13所大学之一,竟然只是唐山交大的兰州分校!北京交通大学,新竹交通大学,都是源自唐山交大。各个院系,被拆成十多块,支援清华大学、天大、中国地质大学、河海大学等十多所大学,剩下的部分搬到四川,变成西南交大。
还有河北农大,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内蒙古农大都有河北农大血统。
河北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有的只是被广大高知口头还不错,心里看不起的双非院校,
河北学子一生的任务,是考出去,永远不是留下来
“教育工厂”、大学生“兵工厂”
清华北大是绝大多数考生的梦想,每一年能考生清华北大的人在某些重点学校中都是凤毛麟角,都是重大的新闻。
而在这所高中考上清华北大,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
2016年高考,河北省文理状元河北衡水中学包揽。
省文科、理科前10,衡中各占9名。
理状元724分,文状元706分。
理科710分以上32人,占全省的84.2%;
理科700分以上86人,占全省的54.8%;
理科650分以上1115人,占全省的23.1%:
文科670分以上20人,占全省的76.9%;
文科650分以上102人,占全省的50.2%;
文理科600分以上3145人,其中一中2311人;
本一上线率92.44%。
2017年,这里有
174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
41名同学被香港大学等港校录取,
2100余人被“985工程”高校录取,
3900余人被“211工程”高校录取,
121名学生被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录取,
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都超过了吉林、广西、黑龙江、天津、新疆、内蒙古、贵州、甘肃、云南、宁夏、青海、海南、西藏,共计13个省。这就是-中国学科竞赛500强
中学排行榜中第一的学校,衡水中学。
一所高中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超过了13个省考上的人数
众所周知,高考是普通人跨越阶层唯一的、最便捷的途径,青春年少的花样年华与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往死里学,你只能选一个,正所谓我拿青春赌明天,河北考生唯一拥有的筹码只有青春。
没有人生来就甘于平凡,为了冲破壁垒,普通人也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出了衡水中学这样的超级教育机器。
衡水是最能体现河北的挣扎与奋进的地方,阶层固化这件事或许有,但衡水模式根本不会对此多置一词,只会默默地再加两套题。多年来,衡水中学以其军事化的管理和
流水线式教学法名震江湖。
如果把中国的高考界比作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那么,衡中绝对是
少林派一般的存在,也就只有湖北黄冈、安徽毛坦厂出来的学生勉强有资格望其
项背!
而衡中的本质、衡水中学的强,其实并不是因为教育理念或者教育思路有什么特别之处,几乎仅仅得益于强制化的管理,
秘诀就是把学生做题的潜力挖掘到极致:学生连等待打饭的时间都要被利用做题,吃饭的时间都受到严格控制,以便服务于做题训练。
这与其说是吃饭,不如说是学生加工流水线中的一个环节——流水线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确量入产出,而在这个生活学习一体化的工厂,吃饭亦是如此。河北教育厅官员称,衡水充其量只是一个大学生的加工厂。
作为一名教师的视角,对这样的教学管理模式,内心里则充满着矛盾和纠结:
一方面,衡中的集中化管理方式对提升成绩有用,保证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时间,对于许多学生和家长而言,进入这样的学校能够确保他们的孩子不在高中时段“学坏”,考上好大学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在作为战争的高考面前,这样的管理模式自然能更胜一筹;
高考宣言:“清华北大,在我脚下”
你有没有这样的勇气喊出这句话呢?
另一方面,“衡中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离原本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能力教育渐行渐远,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而言,这难免形成一种“摧残”。超级中学能加工出很多清华、北大的学生,但是,中学教育的本质已被它扼杀。从这种高强压训练中走出来的学生,一些进入大学后幸运的顿悟了,重新得到启蒙;不幸的则落入彷徨、空虚之中,或者重新寻找人生的意义。当然,最遗憾的是我们的大学,不知不觉变成了高级加工厂,它们只是继续着新一轮的产业加工。
对于工作于这样的学校的老师而言,敬业精神、职业精神要远远高于家庭的幸福与时间的自由,陪陪孩子和亲人,基本都成了奢望。
河北其他地方的一些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则一边向衡水学习,一边向省里写信举报。
光一个反人类的衡水中学就侵占了省内一半以上的名额,你700分都很难进北大!
而作为家长视角,本该释放天性的花样年华,哪个家长想让孩子变成考试机器,去跟“不要命的疯子军团”较劲,参加这无意义的“军备竞赛”?没办法,你被大环境胁迫着活成了你曾经最讨厌的样子,不得不去逼迫孩子重蹈你的覆辙。
衡水中学并非特例,
在许多高中学校的教育办学理念中,“衡水模式”远远比“素质教育”四个字更具有魔力。半军事化的管理、超负荷的作业量、“三点一线”式的生活路线,以及像“今日疯狂,明日辉煌”这样的具有蛊惑力的备考标语,让人不寒而栗。而超高的升学率,又成为许多高中的学习对象,在我国的北方如衡水中学这样的“大学生加工厂”并非只有一家,而是有许多家。
尤其是在撤点并校之后,这类超级中学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衡水中学这个校门似乎在全国都很普及,莫非是量产的?
很多学校慕名来学习考察衡中模式,回去之后便奔着“军事化”、“集中营化”的路子大步前进。那时,周边的许多高中都在走这样的路子。不只是在学习衡水中学严酷的学习制度,还包括休息与起床制度、内务与卫生制度,更包括“前胸贴后背”式的跑操制度……
衡水中学作息时间表
时间安排到极致,
“好孩子们”的残酷青春
真实的衡水中学一天
时间安排到极致
在2016年高考中取得698分的齐培轩,放弃了已经获得自招名额的浙江大学,被中科大赫赫有名的物理系录取。
698分是在全国大多数考生眼中金字塔尖的分数,但用齐培轩自己的话说,在神话般的衡水中学,她不过是普通的一员。因为衡水中学的平均高考分数惊人,每年光是考上清华北大的,光荣榜都要贴满近百米的围墙。学校所有的学生都能考上一本,而上了一本却没有考上211院校的,在衡中中学绝对算是拖后腿的“差生”。
真实的衡水中学一天——时间安排到极致
清晨5点40,齐培轩和她的同学们已经被宿舍的起床铃喊醒!几乎没有人来得及洗漱,穿好衣服带上课本,就要冲向操场。
如果说衡水中学的起床集合像军队风格,那么接下来的“操前读”绝对是独创——在每个人到达操场,等待整队的几分钟间隙里,每个学生都会拿一本语文或英语书,大声的在操场上朗读。
操前读结束,紧接着就是跑操,为保证每个学生的精神状态,跑操是每天必修的功课。
跑操结束时,也才清晨6点左右,此时齐培轩他们要立刻赶往教室,开始真正的“晨读”。晨读大约有半小时的时间,老师们会把这半个小时安排的非常充实。
晨读在6点35左右结束,接下来是早饭时间,衡中学生吃早饭也是壮观的景象——因为到的晚需要排队,而排队无疑会耽误学习的时间,所以学生们几乎都是蜂拥的跑去食堂。
7点35下早自习,7点40就开始上第一堂课。“这短短的五分钟,却是我们难得的自由时间,到这个时候大家才有时间去刷牙洗脸,或者抓紧时间去上个厕所”,齐培轩笑着说。
上午一共5节课,除了一个20分钟的大课间,其他课间都只有5分钟,老师们经常延迟2分钟左右下课,因此课间也只够匆忙上个厕所。而中间20分钟的大课间,学校当然也不会浪费——全校学生都要去操场跑操。
上午的课程在12点结束,但是并不能直接去吃饭,学生们依然要留在教室自习20分钟,12点20准时出教室,去食堂吃午餐——吃饭的景象比早餐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走出教室到吃完饭回到宿舍,也只有20分钟的时间。
衡水中学对午休的要求也非比寻常,12点40的时候必须回到宿舍,12点43必须躺在床上,12点45必须睡觉——哪怕没有午休习惯,哪怕睡不着,也必须闭眼安静的躺着。
下午1点50,全部学生要到达教室,开始课前的“每日一歌”,大家齐声高唱励志歌曲。
下午的课从2点10分正式开始,依然是五节课。在衡中,老师强调“净学习时间”,也就是高效专注的学习时间。大家都知道,听课是最重要的“净学习时间”,老师不会为了你讲第二遍。
6点半下课吃晚饭,6点40有个看新闻的时间段,这是除了教室外面的书报杂志台之外,学生们在学校唯一获取外界新闻的途径。
7点10分是正式的晚自习,一共3节,前两节是学科自习,必须自习指定的科目,也会有老师前来辅导和监督,当然依然有精确到分钟的任务安排。
9点40最后一节自习课结束,但随后的10分钟,仍然要求继续在教室学习,一分钟都不能浪费。
9点50准时出教室回到宿舍,10点08必须躺好,10点10必须睡觉。
这短短的8分钟,也仅够洗漱和换衣服,偶尔想家的时候,齐培轩也只能用这个时间给家里打个短暂的电话。
一天结束了,第二天依然是5:40的早起,一天一天的循环往复,齐培轩就是这样度过了三年。
从清晨5点半到晚上10点10分,时间安排精确到分钟,学生几乎没有一丝闲暇,学习生活按部就班,流水线一样的学习。
联想到不久前的一个新闻,学生们在备考期间集体去打吊瓶,为的是增加营养。在那个壮观的场景中,我分明看到饲养场里的小鸡伸出头来啄米,进食、补营养是多么地整齐划一。你需要什么营养、身体特质如何,都已经无关紧要,最紧要的是,加工流水线已经将生活异化,它需要的是各种流水线式的效率,是要不假思索地把进补营养变成工业化养殖模式。
站在市场的角度讲,“衡水模式”的出现,并非偶然。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之下,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衡水模式”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当地方政府、教育局、学校、老师、家长与学生全部把高考的成绩看作是成功的标志。
无意批判“衡水模式”,对于许多家长与学生而言,“衡水模式”帮助他们实现了一般教学模式不能完成的大学梦想。而且,对于正在走“衡水模式”高中学校的学生而言,本人也没有任何偏见。只是想说,是当下的社会不公加剧了公众对于高考的公平渴望,白岩松的那句“没有高考,你们拼得过富二代吗”并非没有道理,所以,能到衡水上学的学生,也都是抱着一考定终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来的,是将高考当成一场战争来打的,是战争,就需要有军事化的备战状态,
所以完全能够接受这种外人看来相当变态的教育模式,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其实外人并没有什么置喙的空间。
许多河北考生而言,能够考上大学比什么这素质那素质都重要。这就是“衡水模式”走俏的真正原因。当高考背负上太多的社会期盼,作为“大学生加工厂”的“衡水模式”就不会消失。即便教育部门的一纸政令可以让衡水中学多放两天假,也难以从根本上阻挡“衡水模式”的流行。
军事化的管理、功利主义的学习方式和超高的考分,是衡水中学的三块招牌。这类学校当然和所谓的素质教育基本没有什么关系,它们存在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为轰轰烈烈的高考再添上一把柴,不断地把河北考生的分数线推的更高。
正如冷战时期美苏双方的军备竞赛一样,衡水中学的学生们,其实就是成为了这种军备竞赛的牺牲品。他们的高考成绩之优,已经超出了高考选拔人才的本意,真正应该让人感到悲哀的,他们只是在与自己的同学们形成恶性竞争。在中国高招体系基本以省级单位为划分的框架内,衡中顶级学生的超高分也只能起到抢占本省其他学生上好大学的位置。最典型的就是每一年衡水中学的高分人数。同样的全国一卷,2016年,衡中理科考上700分的总人数相当于剩下八省上700的总人数。同样以上大学难著称的河南理科状元那一年放在河北只能排第45名;山西状元则只能排在250名开外,基本无缘清北。
只是苦了河北的孩子们,较其他省份而言,
他们想要考个好大学,需要付出比其他省份考生高出数倍的努力,却根本得不到相匹配的回报。
更为严重的是精英与底层教育资源的分界越来越大,好学校还真不是想上就能上的。
以石家庄为例,重点小学的生源中,通过择校费和赞助费入学的孩子往往在四分之一以上,他们往往能够在此后的学生生涯中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最终成为高考战场上的优胜者。据统计,2013年,河北全省考上清北的170人中,有78%是干部、私营业主、高级职员家庭的孩子,普通工农的孩子只占了20%。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增大。
不要看衡中的孩子们每天过着士兵一样的生活还乐在其中就觉得他们是苦孩子。恰恰相反,和更广大农村的学生比起来,衡中的学生结构已经相当偏精英了。2014年,河北霸州、南皮、涉县等县的农村初中辍学率都在2.2%以上,实际辍学率更高。这些人,根本连高中的边都还没摸到,就已经告别这场竞争了。
211、985学校的学生,我不知道他们的能力是否真的很高,但是有证在手就比普通学校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敲开知名大公司录取大门的机会,留在北上广深杭等一线城市的机会,进而也为下一代赢在起跑线的机会,也就是常说的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京津冀JingJinJi
大树底下不长草
讲个笑话:河北省会在北京,安徽省会在南京,江苏省会在上海
再讲个笑话:曾经北京、天津都归我管,如今我归北京、天津管
量燕赵之物力,结京津之欢心;
无怨无悔,努力建设京津;
新中国成立后,河北是最委屈的。
新中国的河北省就像是首都的陪嫁,像是一个小姐的丫鬟,予取予求,从不反抗。
首说政治。以前并没有河北这个省,只有直隶。清末以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是疆臣之首,北京只是顺天府,北洋大臣驻地在天津。半个多世纪以来,
河北的资源都是往北京、天津聚集的,但突然间俩核心被挖走了
,河北的只好怅然若失的在保定和石家庄之间徘徊,最后落在了根本不适合、也从来没有做过省会的石家庄。
要是山东试试被挖走济南和青岛,广东被挖走深圳和广州,湖北被挖走武汉、川渝被挖走成都、重庆等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那个省已然没有了灵魂、没有了传承。
这也很好理解啊:北京、天津在河北省里面“挖出一大块儿”,然后雄安又搞出一块,然后自己就成了东部的西部省份。
看看中国的版图,哪个省版图中间缺一块,外环单独命名为一个省,把包子馅去了还问包子这种食物跟馒头一个味?你说哪个省,有河北省如此的“空虚”?
河北中心的黑洞
有一个说法叫做“北京的发展就快把河北吸干了”,其实并不夸张,是有数据支撑的。
上图的每一个点代表了一个行业。横坐标表示上海该行业从1998年至2007年的产出增加率减去全国该行业的产出增加率,即某行业减去全国平均水平后的「相对增长率」。纵坐标表示浙江的「相对增长率」。
上图表示,
上海如果某一行业的发展比全国平均多快1%,那么浙江在该行业的发展会比全国平均多快0.15%
,相关系数在1%上显著。这是区域经济学中很典型的图,中心城市在某行业的发展使该行业在周边城市也获得了进步。
这是正常情况,说明中心城市明显带动周围城市发展。
上图则是北京的情况
北京如果某一行业的发展比全国平均多快1%,那么河北在该行业的发展会比全国平均多慢0.12%,相关系数显著性接近10%。也就是说任何行业,只要北京发展了,河北就一定不能发展
,只有北京完全不要的行业,河北才有发展的机会。在如此临近的两个地方,竞争关系竟然如此不讲道理,这在全世界几乎都闻所未闻。
如此带来的巨大的贫富差距问题悬而未决,甚至出现一墙之隔的两个村庄景象完全不同的现象。人民网就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个故事,题为:
《北京河北两村庄一墙之隔,养老金相差七倍》
河北省沫水县速(qu,三声)家磨村,跨过村东头的一条马路,就是北京。路东的房山区郑家磨村,是村民们
多年来艳羡的对象:
这边饮水靠打井,那边自来水通到户;
这边护林苗木补贴一亩才300元,那边3500元;
这边村支书月工资400多,那边1200多;
这边每月养老金55元,那边涨到了350元……
一路之隔,恍若两个世界。蘧家磨村的村民们每次谈起路东的人家,总不免唏嘘。
蘧家磨村开裂的村墙上还印着大大的扶贫
一墙之隔的北京
郑家磨则已经有LED灯等现代设施
中国超级城市的人口已经爆炸。很难,也不允许任由它继续增长下去。所以最近几年北京上海纷纷出台了人口调控政策,政府也使出浑身解数希望把外地穷人,本地穷人甚至是本地老人骗出这些超级城市。可以预见的是,以后想要进入这些超级城市将会越来越难。
在北京从教育到医疗再到发展机会都远远不是河北可比的,于是乎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就是永远逃不开的阶级。
《钢的琴》中曾经对上世纪90年代,大工业时代国企改制前后的河北有一个精准的描述,有一则影评中这样写道:
“砖墙、烟囱、下岗、厂
房、硬碰硬、俄罗斯老歌、生锈的车间、失落的包工头、不卑不亢的父亲、埋在机床里的文艺梦,满含情怀,以及底层的、穷途末路似的智慧。一个阶级的倒掉,工厂之子的挽歌。比想象更荒诞的,是他们那个卑微的梦。”
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真的真的就是在唱着他们的生活状态,是他们内心呐喊的真实写照。
朋克风的生存环境
曾经一篇“
我站在河北看着北京,就好像在看另一个世界”火遍网络
有个北京朋友看完《银翼杀手》以后,
未来世界赛博朋克的风格刻画,
大腿一拍,说这不就是每年秋冬从我家望出去的情形吗?
于是他拍了这两张照片,还真特馍的像。
以前抱怨,现在一边抱怨一边生产艺术,也算是比较魔幻现实的一件事了。不过英国卫报公布的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座城市,你当然找不到北京,却能找到四座中国城市。
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
无一例外,全部都位于中国河北。
大气污染,夺走孩子关于蓝天的记忆
2014年各月全国空气质量排名后十位的城市中,河北城市上榜次数最多。能源的大量消耗和工业的迅猛发展,让河北成为大气污染的重灾区。图为邯郸市,烟囱林立,触目惊心,工厂与住宅区之间几乎没有一墙之隔。浓烟之下玩耍的孩童让人感觉当地人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空气状况。其实,他们一定也是无奈的。摄影/卢广|绿色和平
想到之前在北京跟一个广告片的拍摄。
那天是个雾霾天,很夸张的那种,夸张到我从上海过去立马开始咳嗽,咳出来的痰都是黑的。就这样的天里,片方有个北京大哥午饭时候说。“可算给我逃回北京了。”“我前两天在河北,头都是炸的。”“NB啊,工业朋克,像地狱一样。”
北京的雾霾就像当年笼罩在伦敦上空的薄雾一样终年不散,可每当污染指数爆表后,总能迎来那么几天云开天晴看太阳的时候。
前年是讨论雾霾讨论地最凶的时候,12月17日,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为26,很难想象半个月前这里还是一个PM2.5指数破千的黑暗之都。半个月前的12月1日,北京污染指数飙升到一个天文数字:出租上,办公楼里,地铁站下,到处都是雾霾。从景山上望不着故宫,站在长安街上看不到毛主席。一夜之间,偌大的北京城似乎再没有一处适合人类居住。
当时朋友圈甚至还打起了一场公关大战:
A公司首先秀出了小米空气净化器,配之以“真正走心”的文案,称自己公司是真正具有人文关怀的公司,关心员工身体,值得一生陪伴。
B公司赶紧跟进,宣布12月1日放假一天:“健康比工作重要”。
最后C公司跳出来,明明白白地在工资单上加了一则“雾霾费”,说自己给的才是员工真正所想的。
大爷大妈在雾霾中坚持锻炼,画面酷似寂静岭,极为朋克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它会放晴的,不让工厂开业也好,禁止汽车上街也好,“APEC蓝”,“阅兵蓝”也好,总之每次轰轰烈烈的一波关注过后,我们有一万种方法让北京的雾霾在一夜之间消失。
北京就是这样,毕竟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首都,在万千目光的注视之下,表现总不会太差。但在一些我们根本不会注意到的地方,更多让人不得不一声叹息的故事正在上演着。
从北京出发,往南再开50公里就进入河北的地头。
这是中国最重要的粗工业大省。数据显示,一直到2013年,河北省的生铁,粗粮和钢材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但同样也是数据显示,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也多分布在此。
唐山是中国最重要的产钢基地,实际钢产量能占到我国钢产量的四分之一,如果加上邯郸和秦皇岛,还要高得多。而又有一个大型钢厂排污能抵得上百万辆汽车的说法,所以污染会特别严重。
当然不只是钢铁,比如沧州除了钢铁还有煤炭,保定是能源产业,石家庄和邯郸主要是重化工。还有比如北京的一些企业,虽然税是交给北京的,但工厂都在河北的唐山。比如首钢,在石景山的生产线停产以后,首钢对北京几乎不造成污染,但在河北就不一样了。
总之河北的产业结构就是这样了,转型是需要极大能量的一件事,短期很难完成。当然看干巴巴的数据不够直观,可以看看图了解一下。
高耸入云的烟囱日夜不停,灯火通明如同不夜城
华北平原上的农民还在耕地的已经很少了,迁安市松汀村农民几十年如一日的呼吸着工业废气
工业朋克风格的背后,是永远阴沉的天空
因为收入问题,他们在这里生长,在这里生活
最后再在这里死去
“很多树都死了,房间窗户也不敢开,鼻炎咽炎都是”一个村民这样说。
“年轻人都走了,走得了的走不了的都走了。留下我们在这实在是走不了”另一名村民说道。
甚至河北省省会石家庄的情况也是一样。2013年,石家庄轻度污染以上的天数为322天。市民甚至因为石家庄空气太差将当地环保局告上法庭,结果自然是不了了之。
“知道过去一年大部分时间都被雾霾困扰是什么感觉吗?连新鲜空气都成了稀缺品,正常呼吸变得很奢侈。”一个石家庄市民说。在2013年一共153个“重污染”天数后,有市民这样抱怨道:
“还不如预警一下没有污染的天数。预警污染天数有什么用”
这些年,河北政府也挣扎过,也做过努力,也关停过不少工厂,也好转过一段时间。但雾霾依旧。居民对雾霾从一开始的愤怒到渐渐习惯,最后甚至有个河北的朋友说他现在到了没有雾霾的地方反而不习惯了。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目前中国有三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江浙沪、珠三角粤港澳:
长三角的江浙沪的各省市经济发展都不错;
珠三角的广东、深圳、中国澳门、中国香港也很平衡;
唯有京津冀,河北为了首都甘(被)做(迫)绿叶。
上海外溢,北京吸血。
长三角的中心是上海,上海是经济中心,资源满了总会有外溢的一天;而京津冀的中心是北京,北京是政治中心,没有什么高端完善的经济链条,而且首都对资源的容纳量远远超过一个区域中心城市,所以会一直吸河北的血,用河北的资源。
举个例子。众所周知,国家级新区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省份的经济发动机,对于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河北最初上报的国家级新区是正定新区,由于正定在政经版图中的特殊地位,大部分人对正定信心满满。然而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横空出世,标志着河北省打造正定新区的计划最终失败。
雄安新区位于保定,然而以保定的实力根本无法撑起一个“千年大计”,所以雄安新区的实际管辖权在北京。事实上,雄安新区出现时中央所给的理由便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管委会由中央直接认命,河北省根本无权插手从这个角度来看,河北省已经完全沦为北京的政治护城河,被北京牵着鼻子走,一切形式的自我发展都不会成功。
老师说过河北是灯下黑,说上海是太阳照亮周边、温暖周边!北京是黑洞、资源别跑、全他妈给你吸过来。
一直觉得,河北的角色就是:京津缺什么,河北就狗腿子似的,送什么,全心全意无偿发展京津;被周边的两个直辖市当成仓库和垃圾站,需要什么就从河北拿,不要什么就往河北扔。在改善环境的这些年,为什么就河北没什么效果?
京津冀协同发展,改开以来40多年了,这个政策是2014年才提出的政策,距今仅仅6年。
重点在哪里自己看吧
北京:不要着急等我成为世界第一城我绝对帮你,你看我这么讲义气,你再多帮我点吧。
天津:北京那么好,你和他多要点,你看你都帮他那么多了,我还穷你再多帮我点吧。
改开以来,河北发展不光要解决自己的问题,还得解决别人的问题。甚至有时候为了别人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发展来满足周边需求。有北京和天津在身边,河北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好学校都搬到北京天津去,大工厂都从北京天津搬过来,整天喊着京津冀一体化,是的,北京、天津是收财的地方,河北是丢垃圾的地方,还想好?打着京津冀三个字,突然发现jing,jin,ji,好了,到河北这越来越少了。
她就像一个憨厚的穷亲戚,勤勤恳恳地给两个富亲戚干活,有什么好的都给他们,脏活累活都自己扛着,指望着他们能帮衬自己一下,可是两个富亲戚拿到好处和资源了,又嫌弃这个穷亲戚又脏又穷,但又担心以后没人给自己干活,就弄一些“政策”安慰一下。
而河北看到北京和天津愿意和自己玩了,就以为能和他们一样了,又继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干活了。
雾霾刚刷爆网络的那年,媒体拉出来一份排行榜,发现雾霾最严重的前十个城市,有八九个都在河北境内,又把河北拉出来一通批。
至于河北为什么空气污染严重,除了河北人谁在乎?
河北有用的时候,就把三高两低的产业迁移进来,没用的时候就是「低端人口产出区」。
省长:我们不惜GDP为代价,也要保卫北京的蓝天。
听到了没,保卫的是北京的蓝天,不是河北的,
为了首都的青山绿水,河北人做点牺牲吧,于是退耕还林,单一个张家口就累计退耕还林500多万亩。
张家口退耕还林
为了首都没有雾霾,河北人做点牺牲吧,于是2017年河北将压减钢铁产能3186万吨,廊坊、保定、张家口钢铁产加快了退出。
因为处于上风口,北京人民要喝水,所以张家口、承德就不能发展工业,唐唐一国首都,居然有环首都贫困带!
有人是这么评价河北的:“河北维稳为主,环境次之,经济爱发展不发展”
,对于石家庄的评价则是“大树底下不长草”,
奶妈要什么发展?出自河北人自己的吐槽和自黑。
其实你爱让我像谁,扮演什么角色我都会,快不快乐我无所谓,为了你开心我忘记了累不累。
北京得病,河北吃药,相信河北各个城市都是有怨言的
,大河北就是伪装成省级行政区的贫困带,还是环状的。
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这样的“雷锋”放眼全国打着灯笼也找不着了吧?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做过这样的提议——
“当然河北也可以支援北京减霾,比如讲河北将电力多输入一些到北京,北京减少天然气的燃烧排放。”
是的你没看错,这样一个污染严重、依赖重工业、清洁能源禀赋不足的省份,
每年要将大量优质清洁能源优先供给北京
。每到冬季寒流时,北京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就会猛增,河北的管道气就会立即压减200多万立方米,以保证北京天然气供应。
与其对应的是,石家庄市不止一次重申,如果能将市辖区能源结构全部转换成天然气,燃煤污染就会明显减弱。为了争取到更多天然气,石家庄市市长曾率队进京跑“气”,可效果不佳。
稀缺的教育和人才资源
北方有名的大学几乎全在京津地区,恶性循环就是人才流失严重。身处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包围之中的河北,在挽留顶尖人才的问题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了,轻轻松松就被北京、天津挖走了。每年河北最优秀的高考考生主要向北京流动,优秀的高校教师也很容易被北京的学术圈和产业界挖走,陷入优质教育资源更加缺乏的怪圈中,河北引进人才之难,估计和西部差不多吧。
除了财政支出不够使,河北的基础设施和创富环境也很难让人才有长期停留的兴趣。即使是高校教师,因为孩子的升学问题或者父母的医疗保健被迫离开河北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情。教师和优质生源越离开,河北高校的水平越是难以提升,高考也就变得越发惨烈。
五十四所驻地在石家庄,(五十四所是什么,可以查百度)想引进几个c9的博士,人家不来。最后五十四所没办法,在天津和河北工业一起注册了一个分公司,人家才来了。为什么?这家公司能给办天津户口。
河北能拿出手的就只有被外国军队称为“中国西点”——石家庄陆军学院,
目的是为保护京畿提供军事人才
对全国发展来说,河北不敢说做了多少贡献,但对于两个直辖市,真的是「量河北之物力,结两市之欢心」。
因为存在感的缺失,又频频向首都“输血”,帮首都减负,让河北人普遍都有着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奉献精神,和敢于自黑的乐观主义生活态度,
最能感到河北人宽厚的大概就是北京的官员了(普通土著们倒是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但河北的他们呢?他们接受了首都瞧不上的淘汰工业,背锅了污染问题。每次北京有什么活动,河北所有企业全部关停。污染是工厂排放的,工厂停了倒闭了,失业人员增多,就容易生事端,另一方面工厂倒了GDP也都会受到影响。
别说工厂了,一有情况,连修车的,烧烤的,开饭店的都得关门为环保开路,姐们是街道的,每年总有在某些人家门外值夜的机会。某年APEC在杭州开,浙江人民感受到麻烦了吧,河北这种事,每年好几次,这还怎么发展?
吸引环保的高新科技公司,资本型的金融公司总部?隔壁就是北京天津,为啥要来你河北呢?新的产业发展不起来,就吸收不了旧产业的劳动力,硬生生砍掉旧生产力,平添失业率,没有高新产业,本地青年学个程序员毕业了,在河北能挣多少钱呢?去北京能挣多少呢?所以人才也走了……
河北人民是英雄的、是智慧的、是勤劳的,他们的根就在这里,而这块根,也就快不在了。
更可悲的一个事实是,就像利比亚,伊拉克的恐怖行动发生多少次也最多是报纸上一句新闻,东方明珠只会为巴黎暴恐案受害者亮起红黄蓝一样。只有来自北京的抱怨会被全国听到,而河北污染再严重,你也很难听到河北的声音。
在天子脚下享用地位与名声,却也被不动声色地拉走资源,默默为首都保驾护航,河北就像绿叶一样衬托北京格外鲜艳,很难想象:上海若在北京的周边,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说白了,存在感,对河北人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没有就没有吧!
人们在这里安稳度日,生活在云里雾里,看不清楚当下,也没想要看清未来,如果不是没办法,鬼才愿意回来伺候两位主子
雾霾一片的河北上空
河北人民的胸(无)怀(奈)
1996年夏天,河北的上空漏了个口子。
我在京石高速上通过车窗向外望,隔壁的京广线铁路桥,几乎要被桥下的滹沱河水漫过——全省境内,每秒钟有3万多立方米洪水穿过这条连接南北中国的动脉。在那个银河倒泄的八月,仅河北南部滏阳河的上游,一天就降下了一年多的雨量。
幸运的是,这片自古便是冲积而成的平原有着天然排洪渠道,伴着西高东低的地形,华北平原上的河流多发端于太行山脉,再东流汇入渤海。而河北的大城市多处于河道之间的扇形平原上,因此并不容易遭受严重水灾。
(河北地势图及海河流域图)
不幸的是,这些天然河流基本都会汇入海河后再入海,而海河在入海前还要流经直辖市天津。如果河北任由洪水流向下游,则必将危及天津,1917年和1939年天津两次被淹,1963年,天津被洪水围困数月。
更别提京广、京九、京沪三条铁路及京港澳高速等南北动脉,以及华北油田向北京市区数百万市民供气的设施,都在洪水的威胁范围内。如此一来,
每当太行山脉下起暴雨,对于河北都是一次政治任务
比如1963年8月11日,国务院批示:“河北省人委要做出各河下泄的具体方案……如果堵口无效时,在坚决保卫天津市和津浦铁路安全的条件下,有计划地引导溃水下泄,缩小它的危害范围。”
所谓“引水下泄”,即当水势威胁到京津等重要目标单位时,河北需要自觉扒开大堤,将洪水在河北省内不重要的低洼地段消化掉。早在1956年汛期时,河北便“为确保滹沱河北大堤的安全,扒口泄洪,下游深泽、安平、饶阳、献县全部被淹。”
滹沱河北大堤,是水利部钦点的国家I级堤防。即便北大堤离北京市区还有近200公里,但那象征着首都的方向,不容有任何闪失。于是,对于河北人而言,生在一河两岸,则天命完全不同。
以下为1996年夏天发生在河北的一些人和事——
宁可自己受淹,也要确保京津——滹沱河作证:河北人民讲大局。
坚持“四保”原则:一保京津;二保干线铁路;三保油田;最后保自己。
北大堤是京津的重要屏障,必须死保硬守。南大堤维系着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也要保。但两者发生矛盾,宁可牺牲自己,也要确保京津。“死保北大堤,力保南大堤”,展现了河北人民的胸怀。
“薄弱环节在南大堤,但我们把人力物力的重点放在北大堤。”衡水市委书记白润璋一开始就摆出一副死保北大堤的
。8月7日,南大堤决口,接到增援请求的白润璋含泪决定:继续向北大堤调集1.5万名民工。“我们掂得出北大堤的分量。”
——《人民日报》:《燕赵抗天歌——河北军民抗洪抢险纪实》
这2000名民工全是滞洪区内被水围困的群众。他们清楚,大堤越坚固,堵截的洪水越多,家乡就淹得越重。他们更懂得,如果大堤保不住,洪水在宁晋泊留不住,就会冲向下游的天津市,那样国家的损失就更大。他们没有一丝埋怨,整整奋战了十几个小时,用自己粗糙的双手保住了大堤;
但他们的家乡已完全淹没在洪水中。
——新华社:《河北人民的胸怀──燕赵儿女抗洪水保京津纪实》
为了保证泄洪畅通,减少北大堤的压力。县委县政府下令,将滹沱河行洪道扒开两个宽150米的口子,放水分洪,减少洪水对北大堤的冲击。泛区人们无怨无悔地说:“只要能保住京津,保住铁路,保住油田,我们做出牺牲,值得!”
——沧州党史网:《1996年献县抗洪救灾纪实》
献县人民知道:家淹了不要紧,泛区滞洪就是挨淹的。可是北大堤万万开不得,开了北大堤淹没天津市,北京市也会被洪水包围。“我们的责任就是死保北大堤”。
“抡起了大锤,来打桩,先保京津,后保家乡,就算家乡保不了,也保京津无祸殃。”随着一声声悲壮的号子响,一根根木桩打入地下,他们泪水不流肚里咽,砸牢了北大堤同时也砸毁了堤南自己的家园。
——沧州市政府网站:《献县“96•8”抗洪救灾大事记》
由于河北的防汛抗洪做到了讲政治保大局,河北的抗洪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得到北京人民和天津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中直机关为河北捐款900多万元、北京市送来500万救灾款、天津市送来540万救灾款。
——河北省水利厅:《关于“96•8”抗洪抢险中讲政治的思考》
96年洪水印象深刻,开始说保卫石家庄,把周边的县都给淹了,我家的地和养鸡场也淹了,
那时候我的家乡还有不少土房子,只要遇到洪水准塌,政府把所有闸口关了,不能淹北京,不能淹天津,那时候十几个人挤在一个砖房房顶上三天三夜。
后来听说改成保卫京津了,准备把石家庄淹了。
98河北抗洪总体方针:一保北京天津(首都不能淹了)二保铁路干线(首都不能断了路)三保大中城市(终于轮到自己了)四保大型厂矿(你妹的不都在京津么)五保河道水库。没了,那人呢咋么办?后来才知道,把水都放自己家里了,滞洪区,泄洪区,都淹了。
最终,这场洪水使得全省1691万人口、2316万亩农田受灾,造成456亿元损失。河北省以水库移民和泄洪区居民的无家可归为代价,“胜利完成”了时任省委书记程维高在滹沱河北大堤上做动员讲话时,喊出的“四保”口号。
21年后,知乎网友SoninggaZhang在回答“有什么关于河北的冷知识?”时,写下了一段博得4000多点赞的吐槽——
量河北之物力,结京津之欢心,这也算是河北的一种无奈
,在首都旁边,政治因素占的比重太多。河北没有凝聚力,这些直接空降过来的外省官员,只关心血染的红顶戴,河北只是临时停靠站,哪会真心实意地关心老百姓的生活,在这干几年,只要跪舔上边老大哥、不出什么差错就可以升上去了,真想问它一句,河北人是不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邻省,不管好赖,却真切能感受的到当地领导为了自己省,自己市的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河北年轻人的扎心独白
知乎上几乎清一色想要离开的河北年轻人
土生土长的邢台人,大学在天津读的
(没错,就河北唯一的那个211),说实话,上学和工作的时候,邢台因为空气问题没少遭同学和同事调侃。
在杭州、中山、成都、珠海都待过,现跟对象来到云南特别不发达的一个县级市,说实话对家乡谈不上多热爱。
当时念书的时候一直很郁闷,为什么河北省的高考分数这么高,上个好大学得考六百多分。即便610+又能怎么样,却只能上一个好一点的二本大学。在成都工作的时候,感觉各方面都比邢台好太多了,闲适的生活节奏、葱郁的环境、清新的空气、靓丽的川妹子......真是巴适得很。
工作了几年,结婚生子,但对家乡,对父母亲人的想念依然如故。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他乡容不下肉身,故乡安放不了灵魂,从此便有了远方,有了漂泊,也只有每次过年的时候,才能够携妻带子回到久违的故乡,同老家的父母亲人团聚。虽然不得已离开了故土,但起码以后自己的娃不用在河北高考内卷中苦苦挣扎了。
可能河北的一本线现在比之前低很多了。但要上双一流,依然很难,只能不停的做题,做题,再做题......
至于开头的河北是不是回不去的省份,如果能有钱多事儿少离家近的工作,有个好的生活环境和良性的高考考试氛围,谁愿意离开家乡呢?
你说发展吧,京津奶妈经济不发达,北上广深机会不多吗?
你说养老吧,春秋风沙大,夏天晒,冬天雾霾,云南、海南不香吗?
你说下一代吧,河北高考出名的变态。
除了高考,空气这些老生常谈的,我选择不回去有以下几个原因:
1、极低的工资和不匹配的房价
河北省作为一个东部沿海省份(唉,说这个心里有些羞愧,有外地朋友曾经惊奇地问:咦,河北沿海?),却有着中部省份的收入水平,以公务员工资举例吧:
比如入职一年的小白,
如果在财税系统,河北县某税务局,入职1年,月平均工资(岗位工资+津贴-扣完保险后的入卡工资)2700,无车补;
如果在政法系统,沧州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警支队,入职1年,月工资3600多,年底奖金9000多;
如果在监狱系统,邢台隆尧监狱,入职1年,专科,月平均工资(岗位工资+津贴-扣完保险后入卡工资)3500左右。(以上举例来自华图教育网站)
事业编制,工作满20年,研究生学历,每月到卡3300,年终绩效工资10K,另外还有精神文明奖9.6K,绩效奖6K,创城奖3K,有五险一金。其他收入.......不好意思,没啦。
这还是地市级单位,如果在下县工资更低啦,精神文明奖5K--3K之间,绩效奖、创城奖,大哥不好意思,没听说过哈。
河北房价便宜吗?
物价、房价向京津看齐,然而一月工资3k;
虽然我们河北的工资给的低,但是我们的房价不低啊
石家庄14K,廊坊14K,沧州、廊坊、张家口10K以上,唐山、秦皇岛9K以上,注意这是均价、均价、均价,重要的事说三遍,小白看看自己的工资表,望望房价,咽了一下口水。
2、法不下限的环境
像征地补偿就没按过国家标准,各个层级一层一层下来,到农民手里的,就没多少了。
总感觉河北人民是最像鲁迅笔下的中国人,最具有奴性被欺压却无法反抗的人们。经济也是污染企业为主官商腐蚀严重。
3、人情社会,上个班(非私营)各种找关系。
同学媳妇去年刨腹产,出院以后去报销保险费用,每次去都少一个证明,你说神奇不神奇,就少一个,去了三次,每次六十块钱油钱,最主要太当误事了,第三次去就已经十二月了,再不报销就过期了。找了大爷的孙女婿,都不需要证件就给我报销了,我都不用过去人,钱给我送家里了。
4、看不到出路的未来这个大家都懂,北京的“后花园”嘛,东西随便拿,垃圾随便扔省会尚且如此,张家口的人民不是得哭死,张家口在北京上风向,水源地上游,发展就不要想了,搞搞旅游业吧,不过,生活环境应该挺好的吧,我一直想去坝上草原,塞罕坝那边骑行,可是没高铁~北京去张家口有高铁,作为省会的石家庄去兄弟城市却没高铁,找谁说理去……
河北的产业支柱是钢铁,
网上盛传个段子,世界钢铁产量第一是中国,第二是河北,第三是唐山,第四是瞒报产能以后的唐山......哈哈。
其实除了唐钢,河北还有首钢,邯钢,邢钢等等,这几年因为环境治理,好多钢铁企业去产能,日子不好过啦。
2019年全国GDP排名,河北第13名,我记得十年前,河北一直在7、8名左右噢。
经济落后导致人才外流,河北大学生毕业,首选目的地当然是北京啦,离河北最近的发达地区嘛,
其次天津及其他省外二线城市,
至于省会石家庄?唉,老大你倒是赶快引进几个高科技企业,把人才留住啊。
可是现在进京人才,眼巴巴望着北京户口,难弄啊!
除非考全国公务员(北京公务员考试就别考虑了,没你的份儿,只允许北京市户口的或者北京市区高校应届毕业生),或者拼杀进有户口指标的企业。
我现在在的云南小地方吧虽然经济不发达,但是空气好,适合养老。节奏也慢,高考分数要的又低。我以后有孩子她也能轻松点不好吗?
我在河北待了快二十年,说实在的,没体会到经济发展,人民素质提升,也没体会到啥福利便利。
因为高考,我初中6点早读,高中5点40早读。课件五分钟,吃饭20分钟,一个月休一次假。
等上了大学,哦,室友天津蓝印户口比我低大几十分,早晨七点半早读,7点多就下晚自习了。
真的失望,也不想我孩子步我后尘。
另外,中山对于广东来说也是小地方,但是人民素质都蛮高的,
杭州更不用说了。
地域黑老黑河南人,我平时坐飞机都从新郑走,河南发展就是快啊,新郑机场到火车站有城际,方便又快。去年去济南看中超,济南也比我们强太多,紧挨着我们的山东河南,看看人家都发展成啥样了,待在河北我图啥?图他高考分数高还是图他雾霾大?
上几张云南天气吧,等过几年我把父母接过去,不知道和这个地方还有多少联系
知乎上关于逃离河北的话题下,几乎清一色的吐槽、抱怨和逃离
问:河北这个省份最大的悲剧是什么呀?
答:离天堂太远,离北京太近
类似的问题
问:墨西哥这个国家最大的悲剧是什么呀?
答: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
问:什么叫京津冀协同发展?
答:北京吃肉,天津喝汤,河北刷碗。。。
等什么时候
河北人都走光了
那就好了
那时候就会有人想起来
哦!原来河北人也是人!
其实压根就没有什么河北,
察哈尔(张家口)
热河(承德)
北三县(和爱(挨)着北京的廊坊)
直隶(保定府)
邯郸、邢台、衡水、雄安新区和一个叫做石家的庄
火车拉来的城市
我是石家庄人,现在工作多年,有儿有女了走不了了,但看到自己孩子看到石家庄的高考状态,看到这个城市未来不可期的发展,不忍心让孩子从小在这种环境下活着,如果可以再年轻一次,我会离开这边。
有一说一,我石家庄的,听万青的杀死那个石家庄人都给我听哭了,很无力又很真实。听懂了《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就读懂了石家庄人的无奈。
我是石家庄人,这个地方怎么说呢?我感觉身边有太多被杀死的石家庄人了,正如那首杀死那个石家庄人里唱的。
说实话在石家庄上班族,月薪5000算很不错的了,有钱的人另说。房价物价是真滴高,去年买的房,二环外的一片荒地,1.4w一平,125平的房子首付了30%,然后我需要每个月还6600+的房贷,对于大学刚毕业农村的我正如雪上加霜,我感觉我死在了我的23岁,如同一个被杀死的石家庄人。
唉…我从小到大没出过石家庄,大学保定四年又回来了……现在想想也是太没有朝气了
作为一个石家庄人,我必须要说,河北石家庄以南才认为自己是河北人,剩下都对这个省没归属感。石家庄以北省会明明是北京。
讲道理,我这个石家庄人表示,石家庄的存在感真的低的可怕。唯一让大家记住我的,就是我晒出来了我们家测的PM2.5指数超过了1000。
以及我一直没学会石家庄方言,甚至怀疑都没有方言。真的贼羡慕重庆成都广州东北的同学,一口特色家乡话真的让人嫉妒啊!
第二次被同学关注并同情,是看到当年河北高考录取分数线的时候,我那年2016年,分数高的我这辈子都不会忘。
清华709
北大705
复旦701
上交701
700分上不了清北复交,这不是段子!
我也挺服气河北的领导的,净干坑自家兄弟的活计。过年我这边的亲戚在啄么着把孩子户口搞甘肃或是新疆那边,不为别的,就为以后高考可以轻快些,不用费劲吧啦苦读十几年,还不上不了好大学。
我表弟702分上不了清华,别人都不信(河北特色,700上不了清北)[飙泪笑][飙泪笑]
作为河北的高中生越看越难受,加油孩子,我很后悔当时没好好学习留在了省内大学,我正在努力考研考出河北。只有河北人才知道的艰难,河北太淳朴了,一心一意为孩子前程,还记得农民频道一个广告,一个农民望着骑自行车上学的儿子,告诉他这是用两千斤麦子换来的学费,你要好好学习。我觉得这是河北大多数农民家庭的写照。知识改变命运,是河北人唯一的出路。为了以后自己的孩子不在河北高考,千万不要回来,为我河北默哀三分钟
河北最严的衡水二中学生来了,表示成功逃脱,还因为高考留下的阴影,选择了经济不是很好的天津当安家处[捂脸](当然比河北的城市还是强几条街的)
我是衡水中学老师,我觉得衡中的这个模式我也不能评论具体好坏,因为结合自己的出身家境以及个人能力,我觉得三年的苦读对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换来一辈子的阶级改变是非常值的,读书是很多人改变命运最好的方式,目前看来985、211的学生毕业后明显普遍比没读过书以及普通本科的好很多。
但是我却不希望我未来的孩子去衡中读书,因为太辛苦了,我更希望他能在素质教育下快乐成长,比如北京很多高中,人大附中。
衡中模式是河北省是整体推崇的,就连县里的普通高中都在学衡中模式,辛辛苦苦三年,但全校能考上重点大学的屈指可数,省内也没有重点大学,作为河北考生真的挺绝望的。
石家庄二中的,感觉衡水模式真的已经渗透到整个省份了,河北的孩子们都不容易啊。河北好多学校都是衡水模式,太可怕了,感觉河北高考有点军备竞赛的感觉了,每个学校都疯狂扩充军备(从严管理)导致河北分数居高不下,只能通过更加努力的学习来换取靠前的省内排名,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中学生来了,好不容易高考考出去,不想再回来让自己的下一代继续面对高得离谱的分数线了。
我衡水人以后只要能出河北省绝对不会在河北省待着一个衡水中学把河北的分提上去了好多好多,其他成绩一般的学生该怎么去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凭什么在其他地方普通的分就可以上一个好学校河北的考生就不可以?
难过现在我是一个石家庄某区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学校,也开始了,孩子疯了,被逼疯了
对,同为河北人,河北分数线真的被衡中提的很高,对普通高中压力有点大,在河北考好一点的一本在别的省份211可以上了
有钱的都把孩子送出国混留学龄了,这次国外疫情大爆发,炸出了数万名十多岁就留学英国的小留学生
往期文章节选
当下中国最好的生意
寒门是否还能出贵子?
散装的江苏,逗逼的十三太保
《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到底在唱什么
我们都有过青春,你的梦想还在吗?
据说这是大多数中国家庭的轮回
北京,中国最早“醒”来的城市!
我们都想成为钟跃民,却最终都活成了李奎勇!
影视剧中那些看似荒唐却最真实的房地产观
长征路上的戏剧性转折:毛主席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的永远18岁~~~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2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