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紧急呼吁:非必要不离省(市)坚持五育并举 优化教育生态 多地紧急呼吁:非必要不离省(市)坚持五育并举 优化教育生态多地紧急呼吁:非必要不离省(市)坚持五育并举 优化教育生态

多地紧急呼吁:非必要不离省(市)坚持五育并举 优化教育生态

星期六

7月31日

多地紧急呼吁:非必要不离省(市)!

今天(7月31日)中午,广州市卫生健康委通过官方微信公号向广州市民发出警示信,呼吁市民非必要不出省;近期有外地旅居史的市民返穗后,主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市民需主动向社区报备;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当佩戴口罩就近就医;加强个人防护,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除了广州之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9省市发出“非必要不出省、不离市”的提醒。(新安晚报)

坚持五育并举优化教育生态

7月28日至29日,副省长王翠凤深入亳州市基层中小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调研教育工作。调研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落实“双减”任务,加快智慧学校建设,着力培育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教育生态,切实提高群众教育获得感。省政府副秘书长左俊,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赵振华陪同调研。(安徽省教育厅)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2021年重点从9方面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开展评价

近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2021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专门就2021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作出部署。(教育部)

教育部公示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经单位推荐、网络审核、会议审议等程序,教育部公示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拟立项项目1012个,公示期为2021年7月29日至8月4日。

(教育部)

池州市电动自行车10月20日前上牌免费!

为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有效减少交通违法行为,保护电动自行车所有人合法权益,坚决遏制和预防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的发生,维护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推出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工作的通告。(池州日报)

规范电动自行车生产和销售

(一)

本市范围内,不符合新国标、未取得CCC认证证书的电动自行车不得出厂、销售;

(二)

销售时要主动如实告知车辆真实情况,不得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三)

依法严查生产、销售不符合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和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等行为。

开展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工作

(一)

登记上牌范围

1、符合新国标、未办理登记的在用电动自行车,常态进行登记上牌;

2、符合《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以下简称“旧国标”)、未办理登记的在用电动自行车,在

2021年12月31日之前按规定办理登记上牌;

3、对2019年4月15日之前购买的不符合新、旧国家标准,不能办理电动自行车牌证的在用电动自行车,进行临时通行备案,发放临时信息牌。

设置3年过渡期,过渡期截止至2024年8月20日。

过渡期内,使用临时通行备案信息牌的电动自行车允许上路通行;

过渡期满后,使用临时通行备案信息牌的电动自行车不得在本市道路通行。

(二)时间安排

2021年8月20日至2021年10月20日,将免除市民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的牌证费(共享电动自行车除外);2021年10月21日起,将按规定收取登记上牌费用;

2021年10月21日起,公安机关将加强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检查管理,对上路通行未按规定办理登记上牌的电动车,要求车主办理登记上牌,并依法给予处罚。

(三)办理方式

车主可自行选择线上或线下办理,经审核通过后,到指定地点领取、安装号牌。

具体办理流程及网点请关注“池州公安交警在线”微信公众号。

规范电动自行车通行秩序管理

(一)

依法严查电动自行车无牌上路、闯红灯、越线停车、逆向行驶、占用机动车道行驶、非法安装遮阳篷、在人行横道线骑行、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

(二)

根据“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对骑乘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安全头盔行为加大检查力度,及时纠正、教育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规范佩戴安全头盔;

(三)

严管严控共享电动自行车和外卖、配送电动自行车,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其他事项

(一)

各级文明单位要模范带头执行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上牌和驾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的规定,教育引导本单位工作人员争当文明交通先行者;

(二)

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积极发动社区力量做好辖区居民教育引导工作,动员辖区居民主动进行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骑乘电动车佩戴安全头盔;

(三)

各级机关、企事业团体、学校要严格单位出入管理,对电动自行车未安装号牌、驾乘人员未佩戴安全头盔的,不得进出单位办公区;

(四)

公安机关交警部门查处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将适时在媒体曝光,并将信息抄告市文明办;

(五)

2021年10月20日免费登记上牌工作结束后,购买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应当及时到交警上牌点申请登记上牌。

2021年12月31日后,非国标电动车不再办理登记上牌;

(六)

广大市民购车前,须查看所购电动自行车的

CCC认证证书、车辆出厂合格证明

等材料,经销商拒绝提供的,请勿购买。2019年4月15日后购买的非标车辆,消费者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和司法途径进行维权;

(七)

鼓励电动自行车车主购买非机动车专业险。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2岁宝宝秀奥运体操动作

近日,安徽合肥,龚女士的2岁宝宝滑着滑板车,她本想拍个视频发给家人看看宝宝身体状况,没想到小宝宝滑着滑着突然把腿伸很高,她也很吃惊。龚女士说,最近,孩子外婆特别关注奥运会,有时带着孩子一起观看比赛,正好近几天晚上是体操项目的比赛,孩子看了也特别兴奋,在家人的保护下,尝试做体操空翻的动作,最后还会来个获得冠军的领奖动作。

(新浪安徽)

抗洪救灾一线,这群“00后”已长成大人模样!

近日,

河南多地遭到暴雨袭击,在抢险救灾一线,无数青少年挺身而出,守护河南、保卫家乡!面对困难,他们用行动诠释报效祖国的初心,展现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中国教育报)

如何帮助青少年远离“网络成瘾”?支招了!

网络媒体在满足青少年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青少年作为网络成瘾的高发群体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令家长老师们头疼不已。究竟如何界定网络成瘾?如何理解诱发网络成瘾的因素?家长可以采取什么措施预防网络成瘾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池州共青团)

什么是网络成瘾?

对某种事物成瘾,意味着即使知道某个行为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人们仍然持续地重复这种行为。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少年常见病及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系统”定义,

当平均每天用于非工作学习目的的上网时间≥4小时且至少同时出现下列情形中的4条,即有网络成瘾倾向。

经常上网,即使不上网,脑中也一直浮现与网络有关的事情;

一旦不能上网,就感到不舒服或不愿意干别的事,上网之后可以缓解;

为得到满足感增加上网时间;

因为上网而对其他娱乐活动(爱好、会见朋友等)失去了兴趣;

多次想停止上网,但总不能控制自己;

因为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

向家长或老师、同学隐瞒自己上网的事实;

明知会导致睡眠不足、上课迟到、与父母争执等负面后果,还是继续上网;

为了逃避现实、摆脱自己的困境或郁闷、无助、焦虑情绪而上网。

由此可见

,网络成瘾的人不仅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络活动上,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无法完成正常的学习、社交和生活,在心理上更是感到痛苦和不适,甚至可能危及身体健康。虽然,他们也会告诉自己不要沉迷网络,但却无济于事,失去了对生活的控制力。

为什么青少年会沉迷网络?

网络成瘾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首先基于青少年本身对网络成瘾的易感性。网络交往的自由性、虚幻性、广泛性符合青少年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矛盾期,自我意识迅猛增长与社会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情感激荡要求释放与外部表露趋向内隐的矛盾,加之学习任务重、长期受家庭、学校的管制,渴望独立但还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经常出现阻障,易受焦虑、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的困扰,决定了他们对网络成瘾的易感性。

除此之外,临床研究发现繁重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不通达、缺乏社会支持以及放纵的教育方式都容易导致他们对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产生了易感性。

繁重的学习压力。

受社会竞争压力的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压力也日益剧增,各类辅导班和考试严重挤占了孩子的课余时间,心灵脆弱,情绪起伏大,心理创伤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试图通过网络活动来丰富生活,体验自我实现后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克服内心自卑、增强自信,久而久之,将网络变成了自己的精神寄托。

人际关系不通达。

有些成瘾的孩子一开始并不是因为十分喜欢才接触网络,而是因为对人际交往,学校生活,社会活动的处理上出现困难的结果,为缓解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其选择用网络人际代替现实人际来应对社交恐惧,但长期沉迷于网络又会使其脱离现实社会加重其社交恐惧程度,如此恶性循环造成网络成瘾。

缺乏社会支持。

较少的社会支持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青少年时期对被认可、被重视、得到尊重的需求十分突出,但他们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因此,很容易转向网络寻求社会支持。病态使用网络者很少将网络作为搜索信息的工具,而是在网络上寻找社会支持,或是寻求性满足和利用网络创造新人格面具。

教育方式放纵。

现在许多父母都工作繁忙,生活节奏飞快,没有时间和耐心顾及孩子的课余生活,有的甚至在孩子还在幼儿阶段就把手机随便抛给孩子玩,以此来减少孩子哭闹的频率。孩子从小就无节制的接触这些电子产品并从心理上产生依赖,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将很难纠正。还有的孩子处于青春叛逆期,学习压力日益增大,但是自制力却跟不上,这时候如果父母和老师放任不管,孩子很有可能为了逃避学习而被网络吸引,从而沉迷其中。

面对网络成瘾

家长能做什么呢?

1.树立良好的榜样,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言传不如身教,在和孩子相处的同时,父母及其他家人要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探讨,学习知识,或玩其他的游戏。

2.多注意孩子的生活,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要高质量的陪伴孩子,人在心在,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把心用在孩子的身上,了解孩子的心中的所想所需,而不是一边玩电子产品一边和孩子交谈,孩子会觉得不被重视。

3.培养孩子正确的观念。

引导孩子树立其他兴趣爱好,不要用电子产品强化孩子的内心,要培养孩子对于网络的自控能力,同时引导孩子对大自然、美术、音乐等爱好,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4.培养孩子的自身控制力及对网络危害的认知。

要适当通过网络引导孩子使用网络交友、学习知识、娱乐等,也不能一味的禁止,物极必反,否则孩子一旦离开父母就会如脱缰的野马似的沉溺于网络。要和孩子约法三章,建立规则,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市文化和旅游局:加强暑期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监管

为营造我市健康、安全、文明的暑期文化市场环境,市文化和旅游局采取措施强化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市场监管,行动开展以来,共出动检查人员248人次,检查网络文化经营场所537家次,发放创城手册及宣传资料2000余份,查处未实名登记网吧3家。

市文化和旅游局细化监管职责,实现监管过程“零距离”。

实现主城区24家网吧网格化管理,由执法人员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定期巡查,领导督查。

同时,与公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在网吧显著位置公开网吧责任人、社区联系人和举报电话并接受社会监督,形成群管群治、齐抓共管格局。

(池州日报)

本期编辑:章辰

《安徽启蒙狗》法律顾问:何振国(安徽九华律师事务所)

重要提示

安徽首个未成年人综合线上服务平台

池州“青春沐童”正式上线啦

点击下图进入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