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是最好的课堂
眼前是最好的教科书
即日起
南安市教育局推出
《战“疫”微课堂》系列栏目
选取多个主题
陪伴孩子们
在战“疫”中学习与成长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时期,儿童青少年可能出现一定的焦虑、冲突、压抑、沉迷电子产品等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基于全国多地心理援助热线和相关媒体集中反映的当下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典型心理调适问题,
教育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
组织专家进行了针对性解答,为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提供参考。
一起来听↓↓↓
孩子的具体表现
心神不宁,总是很紧张、很担忧;
花了大量时间在手机、电视上,生怕漏掉一点关于疫情的信息;
不断担心自己或家人是否在某个场所接触到病毒;
总怀疑自己的防护措施不够到位,不敢出门,也不让家人出门;
情绪波动大,脾气变差,很容易与家人争吵;
身体上出现一些不适,如头疼、胃疼,睡眠不好、食欲改变等;
做平时喜欢的事也提不起精神等。
专家解答
在突发的疫情面前感到担心、谨慎是很自然的,且这些担忧对我们有积极的保护作用,能使人对疫情保持警惕,远离危害的环境;但过分焦虑不但无助于抵抗病毒,反而有损我们的身心健康。家长可以:
(1)减少孩子与疫情负面信息“风暴”的接触。
过度吸收、夸大负面消息会带来不稳定感和不安全感。家长首先要做好示范和自我管理的作用,科学地看待并向孩子沟通关于疫情的知识。做到不把疫情夸张化,做好自身的防疫卫生工作,减少外出和社交,保持卫生清洁。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减少孩子在疫情信息中的暴露度,帮助孩子把“随时看新闻”改成只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段,从权威媒体了解疫情进展、学习防疫知识,其它时间回到与家人的生活中。
(2)觉察自己的情绪,坐下来坦诚沟通和回应孩子的情绪感受。
家长首先要觉察和接纳自己针对疫情所引发的不同情绪,了解疫情对自身行为上的影响。同时,家长在接纳自身情绪的基础上,对孩子的情绪感受做出回应。可以告诉孩子,正常的担心和紧张是有保护作用的,全家人会一起认真做好防护,彼此照顾。通过这样的回应,让孩子感觉自己的情绪是正常的,也是能表达的;引导孩子认识这是自我保护的反应。
(3)通过多种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舒缓情绪。
可以让孩子通过看书、看电影、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也可以自由书写或自由涂鸦。如,让孩子挑选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感觉舒服的音乐,不用想太多,拿起本子凭感觉写下去或画下去,从而达到舒缓情绪、放松心情的目的。
(4)主动与孩子讨论,引导孩子以“积极”的视角看问题。
让孩子问自己,他所担心的事情是否100%一定会发生,和孩子一起探讨关于疾病治愈率、医疗方法的发展、新的药物等方面的信息,降低孩子的担忧,引导孩子有一个积极的认知和期待。
(5)和孩子一起运用各类放松和艺术表达的方式,改善不良情绪。
如简单的“腹式呼吸法”“肌肉伸展法”等各类放松手段可以有效调节情绪。网上可以很便捷地获得相关视频,可对照练习。还可以让孩子通过艺术表达,例如绘画的方式,画出若干种想象人类战胜病毒的方式,或者是战胜病毒以后的美好生活。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孩子增加掌控感,同时对未来充满希望。
(6)针对本身有情绪问题(如抑郁倾向等)的孩子,家长要注意做好孩子状况的监测和治疗辅助工作。
本身有一定情绪问题的孩子,疫情期间可能会体验到更大的情绪压力。建议家长除了从以上几点着手帮助孩子之外,还要做好孩子每日状况的观察,尽量安抚稳定孩子的情绪。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极端行为(如自杀想法或意图、自残行为)请尽快联系医生、咨询师寻求支持;务必遵医嘱用药,坚持咨询和治疗不间断。
孩子的具体表现
学习主动性差,缺乏动力,需要反复催促和提醒;
学习不认真,精力不集中,或边学边玩;
难以按照计划学习,拖沓;
担心自己不能适应网上学习形式,不能得到老师的及时指导;
担心居家学习效率不高导致成绩下降,造成烦躁和焦虑;
自责自己不够努力,内心矛盾等。
专家解答
家庭环境确实与学校环境有很大不同,一时不适应居家条件下的学习生活是很正常的。但孩子也有非常强大的适应变化和灵活调整的能力。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商讨解决方案,创造特殊的居家学习方式。家长可以:
(1)首先家长要调整对孩子过于理想化的期待。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最好每天主动学习、不用提醒,自律性特别高,但在当前特殊时期,居家环境中可能只有较少的孩子能做到,如果带着太高期待,可能会带来更多冲突。家长可以先换位思考,将对孩子的期待调整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要把这段时间看做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好机会,不要只看到学习一个方面,也要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2)用提建议的方式与孩子共同科学划分学习任务、安排学习时间。
无论多大的孩子都希望得到平等和尊重,在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安排上,家长可以用“我建议你可以如何做”的方式指导,而不是“你必须怎么做”的说法。有些孩子拖延是因为任务太大太多,不愿意开始,帮助其将大任务分解,提高完成任务的信心。引导科学安排时间:黄金时间给难点、易错点,大块时间给重点,零碎时间安排上具体的记忆任务。每完成一个学习目标,无论大小,可以有适当的激励,比如一小包零食或者10-15分钟的娱乐。
(3)帮助孩子用身体的行动带动大脑变化,克服拖延。
鼓励孩子从选择一个最能实现的简单动作开始,例如翻开书本、拿出纸笔开始写字、做几个深蹲起……通过行为示范(例如家长也可以一起和孩子同步进入工作学习的状态),陪孩子一起面对畏难的情绪或者是拖延的行为。提醒孩子,“万事开头难”,做一件事最困难的部分往往不是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而是真的开始去做这件事。所以当身体开始行动起来时,大脑就逐渐被唤醒了以往的链接,逐渐能重回规律的学习状态。
(4)对于担忧居家学习影响学习的孩子,首先肯定孩子积极的动机,并给予鼓励。
认可孩子有想要好好学习的意愿,表明自己可以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真的理解自己,认可自己。从一小步做起,正向鼓励孩子。和孩子一起设定目标,开始的几天任务和目标要比较容易达到,如从5分钟,到10分钟,15分钟,20分钟,逐步推进,让孩子觉得自己还是有能力做到的。
(5)帮助孩子设置学习时间和空间。不要高估孩子的自控力,注意的一个特点就是会被当下最显著的信息吸引,这是人的本能。
与孩子约定好专地专用、专时专用:选择家里宽敞明亮的一块场地作为固定学习空间,安排出学习的整段时间,桌面只摆放当下需要用的学习资料,其它学习资料或无关的东西都先收起来;这个时间内避免玩手机、上厕所、吃水果等无关行为(家长要信任孩子,不打断、不打扰)。另外家长也要管理好自己,不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打麻将、唱歌、开大音量看电视等。
(6)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时间感。
提醒孩子在开始一项学习任务前,先预估所需花费时间,过程中计时,完成后核查实际花费时间与预估花费时间,反思其中误差的原因。反复练习,对自己完成作业的能力了解会越清晰、时间感更准确,计划更可能实现。
(7)树立学业仪式感,网络平台促学习。
相比传统课堂授课,在家里进行网络课程学习有更多的自主权。为了更好的投入网课学习,家长可以帮孩子在心理和物理空间上创设“仪式感”。可以利用闹钟设定“上课铃”和“下课铃”,帮助孩子找到上课的感觉;还可以让孩子和同学约定在一个时间段学习,安排独立学习和线上讨论等不同环节,创设共同学习的氛围。
孩子的具体表现
孩子天天宅家,父母要管束的时间和事情大大增多(比如作息时间、饮食习惯、电子设备使用时间、学习效率、对疫情的态度等),增加了发生冲突的机会;
有些家长在家上班,此外还要在家监督学习,要管生活,还要陪耍,家长压力大;
特殊时期,家长可能比平时更“唠叨”,孩子可能比平时更“叛逆”,稍有分歧就容易情绪过激;
冲突发生时,孩子采取激烈地反抗或者用沉默、敷衍“冷对抗”等。
专家解答
无论是正面冲突还是消极回避都无助于解决问题。如果双方确实对一些事情有矛盾,可以一起开动脑洞、协商解决。家长可以:
(1)按下冲突暂停按钮。
家长如果处在气头上,难以控制想要爆发的时候,先给自己喊个暂停,想想自己为什么会生气。等自己和孩子的情绪都平静下来后,换一种方式更好地去和孩子沟通。可以试着用“刚刚发生了……,我感觉到……,我希望……”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样的方式更加客观、准确,更有利于孩子理解。
(2)家长要给予孩子自主的空间。
家长可以尝试着改变自己和孩子的互动方式,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去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更要注意尊重他们对独立和独处的需求,多商量,少管制。
(3)通过协商讨论解决亲子间的不一致情况。
针对家长和孩子对学习或其他要求和期待不一致的情况,可以尝试使用家庭例会的方式来共同讨论,鼓励彼此自由表达观点和需求,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慢慢培养孩子自我表达、学会倾听他人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亲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可以互相表达真实的感受和情绪,彼此坦诚沟通。
(4)寻找沟通顺畅的有效经验,留下一些谈心的时间。
亲子之间一定会有一些时刻是沟通比较顺利、彼此尊重的状态,回顾一下那个时候家长做了什么,孩子做了什么,下次沟通的时候再用这些方法。每天睡前留一点时间,以尊重、真诚的态度,和孩子聊天谈心,是增进亲子之间相互了解的难得机会。
孩子的具体表现
作息不规律,早上不起晚上不睡;
懒散,活动少,总是坐着不动;
因为不能出去玩耍娱乐、锻炼身体而心情压抑;
由于缺乏运动导致精神不够振奋等。
专家解答
居家生活不像在学校,有明确的规则和时间节奏,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在没有外界规定的情况下,重新找到规律,并发挥自身有更强大的约束力,重新找到满意的生活节奏。家长可以:
(1)共同制定时间表,全家互相监督。
全家人一起商量讨论并列出每日的家庭作息时间表,明确起床、睡眠、三餐时间等,家长更是要首先做出示范,按照作息表来进行活动。帮助孩子尽量把生活按照疫情发生以前的样子进行还原。制定了之后,每天就按照计划表来执行,并且为每天的执行计划做自我肯定和针对计划的些许调整,逐步形成在家的生活规律。
(2)设定“每日运动专属时间”。
每天可以有1个小时左右的专属运动时间,在运动时间里,家长可以和孩子做一些游戏性运动,如木头人、三个字等;或者一起做广播操、垫上运动;也可以让孩子做小老师教家长做运动等。
(3)在睡眠时间上,适当允许孩子多睡一会。
小学生最好每天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利用居家这段时间,可以让孩子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增强免疫力。
(4)使孩子在家里也能获得“沉浸体验”。
当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会比较平和愉快,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出兴趣图谱,每天给他一点时间自由的探究感兴趣的事,如做手工、画画、亲子游戏、室内运动、制作美食、打理植物等,让孩子沉浸其中。
(5)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庭管理角色,也多参与家务劳动。
孩子们都喜欢自己做主的感觉,让孩子自己选择在家里的角色,如卫生监督员、饮食搭配员、运动教练等,将所有要完成的家务列一个清单,让家庭成员们各自认领力所能及的内容。把家务分配给孩子,让孩子有事可做的同时,也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
孩子的具体表现
几乎时时刻刻都抱着手机;
长时间打游戏或刷剧;
因为父母妨碍使用电子产品而大发脾气;
自己也觉得时间太长,但控制不住自己等。
专家解答
在家的确给玩电子产品制造了充分的条件,而电子游戏等可以让人放松、暂时摆脱不可控的生活和焦虑的情绪。适当地玩游戏可以调节身心,但被电子游戏“诱惑”,则容易陷入成瘾的怪圈。家长可以:
(1)家长先停止刻板思维。
很多家长往往看到孩子拿着手机,就觉得孩子一定在玩游戏,却从没思考过手机对于孩子的意义;同样是“沉迷”手机游戏,有些孩子是喜欢游戏中即时满足的刺激、有些是为了寻找共同话题获得同伴认同。同样是玩手机,有些孩子用来玩微信微博等满足社交需求、有些用来追星来获得自我价值感。家长要有耐心去观察和理解手机对于孩子的意义,思考怎样能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获得这些满足。
(2)与孩子协商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总时长。
平等的和孩子讨论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总量多少是合理的。与孩子确定好双方都认可的规则,明确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段、时长和内容。在使用的次数、每次使用时间上让孩子有一定的自主决策权。孩子可能一下难以缩短很长时间,可以从缩短五分钟十分钟开始做起,只要孩子做到,就及时给予肯定。
(3)指导孩子逐步提高抵御游戏成瘾的“功力”。
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在玩游戏前做一个“预案”。比如,在开始游戏前,先白纸黑字的写一下希望玩游戏的时间长度,同时写一下如果玩游戏超过了这个时间长度,自己可能会得到一些什么样的“后果”。在形成了这样的契约并坚决落实的前提下,让自己玩的放心,也玩的开心。另外,如果要应对网络平台游戏广告的攻势,可以让孩子试着先把网络平台上的学习内容下载到电脑上,或者把学习的软件专门安装到只有学习内容的设备上,做到游戏和学习的界限分明,从外部环境上控制被分心的可能性。
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4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