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父母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激励孩子的无穷动力,但是如何培养孩子对某一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全球知名脑科学家、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尼尔·西格尔提出了概念“开放式大脑”,拥有
开放式大脑的孩子,能自觉又主动地投入生活学习,真诚、充分地做自己。本文中,外滩君将这一理念梳理出来,并给到家长具体的实操方式,希望可以对养育孩子有新的理解。
注:文末有小测试,测一测孩子是否具有开放式大脑。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李臻编丨Jane
春节假期
,外滩君精选往期好文
与大家共度佳节
今年高考后,留守女孩钟芳蓉以676分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消息,引发热议。
但她的母亲却表示“我们不懂什么专业赚钱。我们尊重她的选择,她有权利去选择她自己喜欢的。”
钟芳蓉则更痛快,“选择专业只用几分钟,但我会坚持很久。”
从她的回答中,外滩君捕捉到了一个关键词
“兴趣”
我们常说,
自驱力
是学习的关键,兴趣是自驱力的前提。
有了兴趣,孩子就不用催,他会主动做。
可问题在于,现在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报了一堆兴趣班,最终没一个坚持的
学习了没多久,就又拿起了手机
看似读了半天书,一问却也啥没读进去
写作业还要一直盯着才行
道理家长都懂,但是
到底怎么做才能帮孩子发现兴趣、找到自驱力呢?
外滩君最近读到了一本书
《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
,讲的就是这件事。
作者:[美]丹尼尔·西格尔/[美]蒂娜·佩恩·布赖森
出版社:湛庐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
这本书的作者是全球知名脑科学家
丹尼尔·西格尔
。他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临床教授,哈佛大学医学博士,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儿童心理治疗及家长咨询经验。
丹尼尔·西格尔
在书中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那些自觉又主动的孩子是因为他们具有开放式大脑。
开放式大脑是指孩子能意识到他们是谁,他们会成为谁,意识到他们有能力克服失望和挫败,从而自觉选择富有意义的生活。
家长通过为孩子们提供空间、机会和工具,培养开放式大脑,孩子就能
自觉又主动地投入生活,真诚、充分地做自己。
开放式大脑包含四个特质:
平衡力:
管理情绪和行为的能力,让孩子不容易失去理智。
复原力:
当生活中出现不可避免的问题和挑战时,重新振作的能力
洞察力:
能够审视和了解自己,并基于自己的见解做出明智决定,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共情力:
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关心他人,并在适当的时候采取行动,改善状况。
表面来看这四个特质似乎与学习完全无关,但深入了解下去你会发现,同时具备这几项能力的孩子,自我学习能力超强,学什么都特别快,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
开放式大脑VS防御式大脑
当然在提出开放式大脑的同时,丹尼尔还提出了一个
相对的概念——防御式大脑。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丹尼尔创造了两个词“上层脑”和“下层脑”,
他把孩子发展中的大脑比作正在建造的楼房,有“楼上”和“楼下”。
上层脑与下层脑“楼房”示意
“楼下”代表了“下层脑”,对应着防御式大脑,它是
大脑比较原始的部分
——脑干和边缘系统,它们位于大脑中较低的位置,从颈部上方到鼻梁。
它负责一些最基本的神经和心理运作,包括强烈的情绪波动、本能地抗拒,以及一些基本的生理功能,比如消化和呼吸。
下层脑运转得非常快,大部分时候我们根本意识不到它在工作。在某些情况下,它会导致我们做出不假思索的冲动反应,因为
本能的、低等的反应通常是自动的过程,就发生在“楼下”。
“楼上”代表了“上层脑”,对应着开放式大脑,它由大脑皮层构成,大脑皮层是大脑的最外层,从前额延伸到后脑勺,就像半圆屋顶盖在下层脑上。
有了上层脑,我们才能够提前做计划,能考虑后果,解决难题,进行多角度思考,
完成和大脑执行功能有关的复杂认知活动。我们日常能够体验到的意识活动大多数都来自上层脑的心理过程。
防御式大脑表现为:
反应性、恐惧、刻板、封闭,担心犯错。
只关注外在成就和目标,不重视内在尝试和探索。
有可能获得荣誉和外在成功,但严格遵守传统规则,维持现状,变得擅长取悦别人损害了好奇心和乐趣。
相反,开放式大脑表现为:
灵活、好奇、坚韧、愿意尝试新事物,甚至愿意犯错
对这个世界、人际关系有开放的态度,有助于社会交往,有助于理解自己
具备内在指南针,能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激发整个大脑,充分实现其潜能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楼下”的下层脑是出生开始就自带的。而“楼上”的上层脑则是随着儿童的成长和成熟,逐渐完善。
直到25岁左右,上层脑的建设工程才算基本完成。
当孩子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发展沉着冷静的能力时,也就是学习从防御式大脑成长为开放式大脑。
开放式大脑的四个特质
作为养育者,父母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养育和爱孩子,同时帮助他们建立并强化上层脑。
帮助的方式最初是由父母来做孩子的“外部上层脑”,直到他自己的脑“上楼”发展成熟。
当孩子情绪失控或无理取闹时,家长需要保持自己的耐心,因为情绪化是大脑自然的反应,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完成,他还不能控制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开放式大脑的体验,这些体验有助于发展上层脑的各种功能,平衡下层脑的功能,由此塑造孩子的大脑,使它趋向整合。
也就是说,
如果父母后天没有对“楼上”的上层脑很好地“装修”,那么孩子将无法形成开放式大脑。
“健康心智餐盘”塑造开放式大脑
不过,丹尼尔在书中谈到,
想要培养孩子形成开放式大脑,不能单独培养某一个脑区,而是要进行整合脑的培养。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支持的研究项目——人类连接组项目(HumanConnectomeProject),召集生物学家、内科医生、计算机科学家和物理学家,对人类大脑进行大量研究。
该项目研究了1200多个健康的人类大脑,得出的重要发现之一是,人们在生活中追求各种积极的目标——如快乐、身心健康、学业事业成功和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等——
整合的大脑是达成积极目标的首要因子。
该研究还揭示了不同脑区彼此相连的程度。
这就意味着,
如果你希望孩子感受到人生的成就感,成长的有意义,最重要的就是帮助他们整合大脑。
丹尼尔用首字母缩略词FACES来描述整合脑的特征。
整合脑特征图
那么怎样连接大脑的各部分呢?
丹尼尔联合组织咨询届领导戴维·罗克(DavidRock)提出了
健康心智餐盘(HealthyMindPlatter),其中包括7种日常心智活动:
1、专注时间
当孩子为实现目标而专心致志时,他们在努力构建大脑中的深层联结。
2、玩耍时间
当孩子随性而富有创意,顽皮地感受新体验时,他们在构建大脑中的新联结。
3、联结时间
当孩子和他人面对面交往时,当他们欣赏大自然,感受与大自然的联系时,他们在激活和加强大脑中的关系回路。
4、运动时间
当孩子在运动时,尤其是有氧运动,大脑很多方面得到强化。
5、内省时间
当孩子静静地内省,聚焦于自己的感觉、想法、情感时,大脑会得到更好地整合。
6、放松时间
当孩子没有明确目标,思绪漫无目的地游荡,或者只是放松时,他们在帮助大脑充电。
7、睡眠时间
当大脑得到它所需要的休息时,孩子在巩固白天学到的东西,让大脑得以恢复。
这7种日常心智活动构成了全套“心智营养餐”,这是让大脑功能达到最佳,人际关系达到最佳状态所需的营养。
因此培养孩子开放式大脑的一大策略就是:
保证孩子的日常安排里有健康心智餐盘中的各种成分。
每天给孩子提供、进行这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在促进他们的大脑整合,使他们的大脑能够实现协调和平衡。这些重要的心智活动能够增强大脑内部的连接,增强他的人际网络,增强他与周围世界的联结。
例如,孩子在学校里已经有了大量的专注时间、玩耍时间和联结时间;上舞蹈课或体育课时,他们享受了运动时间。
但当查看一周的日程安排时,你可能会发现孩子没有足够的放松时间或内省时间,或者睡眠时间不足,这时就要补上这部分。
不过在这7条里,丹尼尔只出了睡眠时间的建议,其他活动都没有具体的时长建议。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而且需求会随年龄变化而改变。
睡眠时间建议图表
健康心智餐盘的重要意义在于让父母了解全部有益心智的活动,认识到它们就像身体所需的基础营养物质,并尽可能保证孩子的心智饮食中有适当的成分,至少每天都有一点。
就像家长都不希望孩子每天都只吃比萨一样,我们也不应该只给他们安排专注活动的时间,而导致睡觉时间减少。
不过,在高压的学习环境下,父母有时很难不随大流。削减课外辅导班、不和别的孩子对比、允许孩子按自己的方向发展,这些行为会让父母感到焦虑。
丹尼尔的建议是尝试着让自己超越狭隘的成功的定义,和孩子的学校谈一谈作业负担,停止对所谓的“成功”的孜孜以求,采取对孩子、对家庭最好的做法——给孩子一盘健康的“心智营养餐”。
开放式父母VS防御式父母
在《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这本书中,丹尼尔还十分强调父母的自我成长,他认为培养开放式大脑不仅仅是给孩子规划就够了,更多的是一种言传身教,父母的心态是什么样的,孩子就会成长成什么样。
也就是说一个防御式大脑的父母,很难培养出一个开放式大脑的孩子。
丹尼尔在书中谈到,很多父母在找他咨询时,他都会反问家长们一些问题,例如:
你是否给孩子安排了满满的日程,以至于没时间和朋友兄弟们在一起?
你是否因为工作太忙,没有和家人孩子一起吃晚饭?
你有没有总对孩子说“快点、快点”?
你是不是工作很忙,压力很大?
你和孩子亲子互动时,是否表现出不用心、不耐烦?
如果以上这些问题是肯定的,那么则说明你自己是一个防御式大脑的父母。
因此丹尼尔在每个章节后,都专门设计了一小节,针对父母成长的部分,按照开放式大脑的4个特质,分别给家长建议如何做个开放式大脑的父母。
1、平衡力
同样拿出给孩子的健康心智餐盘,依照自己的现实情况,想一想哪些有益健康的心智活动总是被忽略。
评估生活的平衡程度有一定的帮助,了解自己缺失什么,都能对个人目前未得到满足的需求有所认知,至少为你提供了思考未来如何更好地满足它们的机会。这样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才能提供帮助。
2、复原力
复原力就是指在逆境中自我调节的能力。父母培养复原力也是构建开放式大脑的一步。
当家长在做这件事时,你不仅在努力地使自己镇定自若,还在示范开放式大脑的态度,示范用复原力应对挑战,这将让孩子受益匪浅。
所有人都可以终身成长,构建这些心理力量和美好感受之间的神经回路的过程就像一段旅程,
父母享受其中,孩子才能享受其中。
3、洞察力
成为开放式父母还有一点是要提升自己的洞察力。洞察自己什么时候会产生挫败感、恐惧、或愤怒。只有这样你才可以转换视角,带着目的性对情绪作出更好的反应。
不仅要洞察当下正在发生什么,还要洞察过去发生了什么
,很多父母常常在担忧原生家庭的影响:“如果我的父母很糟糕,我也会成为糟糕的父母吗?”担忧是否注定会重复上一辈犯过的错误。
但科学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绝对不是。
原生家庭的确会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和我们教养孩子的方式,但是比童年经历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它的理解和反思。
当我们对记忆和童年经历的影响有了清晰的洞察,我们就可以自由地为自己、为孩子构建新的未来。
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理解了生活的意义,就能把自己从过去经历的牢笼中解放出来,获得洞察力,这有助于我们创造我们渴望的当下和未来。
4、共情力
提升自己的共情力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对自己的共情,也有研究者称之为“自我同情”。
父母可以学着对自己好一点,支持自己,不要对自己太苛刻。
善待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起到示范作用,使他们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方式。对自己共情是一种积极态度,这不是不自律或降低自我要求。
研究者克里斯汀·奈弗(KristinNeff)提出了
自我同情的三个重要的方面:留心、关爱、知道自己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
在培养自我共情的三要素时,你会形成对内的友善和同情,并可以教给孩子。这就是用开放式大脑的方法培养持续一生的对自我的共情。
(上下滑动进行测试)
测试:孩子的大脑是开放式大脑,还是防御式大脑?
1.当孩子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却没有人主动邀请他时,他可能会怎么想?
A.根本没有人喜欢我,我太可怜了
B.他们不来找我玩,我才不理他们呢
C.我也许可以去问问能不能和他们一起玩
D.他们居然都不邀请我,简直太过分了
2.当孩子考试成绩低于自己的预期时,他的表现如何?
A.伤心得大哭,觉得自己太差了
B.不在乎成绩,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C.有点儿意外,会去找同学或老师请教错在哪儿
D.非常生气,抱怨出题或评分不合理
3.朋友们邀请你的孩子去滑冰,但是他却并不擅长,这时他会怎么做?
A.找一个理由拒绝邀请
B.直接跟朋友们说自己不喜欢滑冰,换成玩别的才会去
C.勉强接受邀请,但自己不滑,只在一旁看朋友们滑
D.接受邀请,告诉朋友们自己不太会滑冰,请他们教自己
4.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时,比如比赛输了,他是什么表现?(多选)
A.伤心得哭一会儿,能自己恢复平静
B.大哭,大喊大叫,甚至摔东西,完全不能自己恢复平静
C.非常沮丧,不说话,不理任何人,甚至躲避别人的目光
D.会通过深呼吸或自我安慰等方法控制情绪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外滩教育
“开放式大脑”
获取测试答案
Tips:今天是情人节,三条文章分享了爱情教育的话题,帮助父母处理孩子的“早恋“难题~
关注外滩教育
3500+
篇优质文章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