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孩吃饭问题,相信很多宝妈都遭遇过下面这些难题:
1.孩子不爱吃饭,边哄边吃,还吃的少,每一次吃饭都是一场艰苦地持久战!
2.孩子挑食太严重,只爱吃那几种菜,结果导致营养不均衡......
3.每次吃饭都磨磨唧唧,喊了半天才来,总把热饭吃到冷.....
吃饭本来是一件自然、幸福的事情,可是很多孩子却极不享受。
眼看着自己家的孩子不好好吃饭,结果个头比同龄的孩子矮小,瘦弱,于是愈来愈烦心和焦虑。
其实,孩子不吃饭,除了生病的因素外,往往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孩子生理差异;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要健康、长得高、长得壮,就必须多吃饭。
然而,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胃口是不定的。有时吃多有时吃少。什么时候会饿,时间也不会那么符合我们一日三餐的规律。
所以当到了饭点,而他不饿的时候,无论家长如何苦口婆心哄劝,孩子都是不愿意吃的。
也就是说,
不是孩子不吃饭,而是你认为他该吃饭的时间点,他真不饿。
第二.家长“吃饭标准”过高。
有位家长因为孩子吃饭问题,向医生求助,结果却被医生反问:“你究竟想让孩子吃多少饭呢?”
家长认真的回复:“育儿书中写着必须吃完一碗呢!”可惜书中的结论并不完全适用于自己的小孩。
生活中像这样的家长并不少见,他们会根据育儿书、生活经验、同龄孩子相比较,来得出一些所谓的“吃饭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
也就是说,不是孩子不吃饭,而是家长“吃饭标准”实在是太高了。
应该根据孩子日常的进食情况,做出最符合实际的判断,这才是最适合孩子的结果。
《正面管教》一书中曾提到一个结论——
如果你总是在孩子面前指责他们的一个缺点,那最终孩子也会朝着相应的方向发展。
即如果你总是批评孩子不爱吃饭,那么久而久之他们真的会变成不爱吃饭。
与其总是去强调这种负面影响,不如通过日常行动去帮助孩子爱上吃饭。
娇妈根据自身带孩子的经验,总结了下面10个方法,希望对有“孩子吃饭困扰”的家长们有些许帮助:
1、在食物色彩、形状上做出改变
孩子比任何大人都更依赖视角效果。
因此,家长可以在食物色彩搭配和花样方面下功夫。
例如,花式早餐——花卷、鸡蛋卷、蛋糕、鸡蛋羹等等。
或者利用一些餐饮工具把饭菜做成有趣的、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
2、坚持饮食多样化
有些家长不太擅长做饭,或者嫌麻烦,做来做去就那么几道菜。而这些菜可能家长爱吃,孩子却未必爱吃。
因此,家长要尽可能地饮食多样化,尽可能一日三餐食物多样。
一方面,可以从中了解孩子爱吃什么,另一方面,饮食多样更容易让营养均衡。
3、增强用餐仪式感
《孤独的美食家》中说:
仪式感,会增加人的食欲。
所以,家长们可以通过教给孩子餐桌礼仪来增强孩子吃饭的食欲。比如吃饭前,可以让孩子帮忙摆餐具,端饭菜,甚至可以要求“大人没有动碗筷,小孩子不可以先吃”等。
4、准备一套精致餐具
一套宝宝专属的餐具,一套他最爱的餐具,会增加进食的热情。
所以,家长可以带孩子去超市挑选属于自己的餐具。
当然,如果宝宝突然想用大人的餐具,家长也别拒绝。毕竟,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爱上吃饭。
5、一日三餐要规律化
饮食习惯越是不规律,就越容易厌食。
因此,家长尽管工作很忙,也要尽量让一家人的饮食时间规律化。
另外在就餐时间前后,不要为孩子提供过多的零食,以免影响正餐的进食量。
6、鼓励饭后散步
饭后散步有利于帮助肠胃蠕动,促进消化。
所以,可以组织饭后一家人到小区花园走走,一方面,可以帮助消化,另一方面,可以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
7、家长要热爱食物,做好榜样
董卿曾说:“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也就要求父母要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不挑食、不浪费食物。
8、营造良好的餐桌氛围
见过很多家长,特别喜欢在吃饭的时候与孩子谈一些严肃的话题,比如学习成绩、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等。
殊不知,当餐桌氛围过于紧张、压抑时,会让人神经紧张、消化功能减弱,造成食欲不振,甚至会厌恶靠近餐桌。
所以,尽量要营造良好的餐桌氛围。可以在餐桌上分享一些彼此遇到的趣事或分享自己对社会、娱乐时事的见解等。
9、建立良好进餐规则
教育专家李玫瑾曾说过:
“如果孩子吃饭不积极,不用刻意等待,等到饭点一过,餐盘收走,饿到下一顿,孩子就不会再不认真吃饭”。
这种进餐规则虽然让人觉得“狠心”,但这并不是消极地惩罚孩子,而是让孩子明白,良好的进餐规则是需要遵守的,不能总把饭含在嘴里,或者慢慢悠悠,不把吃饭当一回事。
10、给孩子科普食物的功能
让孩子吃一颗青菜,简直比登天还难。
或许,你可以尝试给孩子科普每种食物的功能。比如,当孩子便秘时,你就告诉他:“蔬菜和水果里有很多纤维素,多吃这些东西就不容易便秘哦!”
这种解说,是在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引导,能让孩子对他不喜欢的食物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和理解,更能让他根据自身生理的需求去做出改变和合理抉择。
陈美龄在《我把三个儿子送进了斯坦福》一书中曾分享过一种“食育”概念,非常值得家长们借鉴。
即食物教育,让孩子更好的理解为什么要感恩食物,好好吃饭,珍惜食物。
陈美龄说,孩子小的时候,她就会经常告诉他们一些当今世界正发生的社会时事。如:
在苏丹,一个失去父亲后沦为儿童兵的十二岁男孩被母亲卖掉;一个从柬埔寨被带到泰国,被迫从事卖淫的十一岁女孩;菲律宾街头流浪儿悲惨的每一天······
她之所以会跟孩子们说这些故事,是因为即便孩子年龄尚小,可也能从中了解到这些国外的孩子有多不容易。并且,也能切身感受到自己的幸运。
而正因为这种教育,她的三个孩子从不浪费食物,也不浪费其他物品。
在这个物欲横流、物质文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其实我们的孩子更需要这种教育。
因此,希望父母们重视
“食育”
,通过世界的某些角落的现实,去让孩子懂得——
“感谢有饭吃”、“感谢有水”、“感谢有电”、“感谢生命”,永远保持一颗“托您的福”的感恩心,成长为不忘对周遭常怀感谢之情的孩子。
﹌END﹌
-图片来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作者-
嗨,我是娇娇妈,专注于服务数百万妈妈的家庭教育平台。我的文,偶尔理性冷静、偶尔温暖深情。但愿,我们相识后,你懂自己也懂孩子。娇娇妈(ID:jiaojiaoma8)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